弘誓雙月刊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大會引言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

主講人:釋昭慧

一、前言

諸位法師、諸位學界先進、諸位貴賓、諸位居士:大家好!

  這次的「大會引言」,由我來負責擔綱,有一段原委。起先是想邀請同樣在台灣提倡「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來這裡做一個「人間佛教經驗分享」之類的專題演講,但是星雲大師這段時間要出國,無法蒞會演講。後來仔細想想,研討會中的論文,是針對特殊主題而作論述的,那麼個人就不妨在大會之初,與大家分享一個綜合性的主題:在整個時空座標之中,全面回顧印公思想的意義。從民初的中國佛教,到戰後的台灣佛教,擴而大之,到當今的華人佛教,乃至於時下的佛教學界,印公導師的著作,對它們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這個影響必然有因有緣,個人想針對於此,做一個綜合性的論述。

     導師的等身著作,涵蓋的面向是非常廣大的,在這短短的五十分鐘裡,要談他的思想綱要,以及他對佛教的重大影響和成就,這對於個人而言,是一個重大考驗。

二、舉行研討會之緣起及意義

  這一次的研討會,訂名為「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理由是:做為一位傑出的宗教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內涵或宗教精神要發揚廣大,是一定要有後繼人等「薪火傳承」的。

  佛陀在世時,建立了僧團,僧團所被賦予的使命:就是「令正法久住」。同樣的,印順導師的思想輪廓,從民國三十一年寫《印度之佛教》,業已具體勾勒出來,以後更逐步以各種專書及文論,具體呈現其「人間佛教」的理想,至今已著作等身。我們在受法乳深恩之餘,是否也應當仁不讓,以「做一個『人間佛教』的傳人」自期呢?

  由於他的思想顛覆傳統,自然深具爭議性,而受到佛教界的許多抵制,甚至於也有後學晚輩提出不同的看法。這次的研討會,很有意義的是,也有文章提出教界其他人對導師思想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有對立的、不同的、批判性的看法,未必不好,而且經常會激盪出真理的火花。我常想:喜歡印順導師思想的人,幾乎都帶有一點批判精神;因為具有批判精神,所以才能夠接受他老人家對於傳統見解和制度的批判。

  帶著這樣的批判精神,如果也能夠有印順導師的「緣起」智慧,願意聽聽其他不同的聲音,衡量這些聲音到底有理還是無理?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不也是好事一樁嗎?這裡沒有一言堂;黨同伐異,不是我們的目的。學問進步,道業有成,應該才是我們共同的期許,也是導師一向對我們的期勉。

  因此,印順導師思想的整體回顧,對於這個研討會而言,是其中一半的意義,而這也是我們「從思想化為行動」的活水源頭。其次,另一半的意義是:我們也應該共同討論:未來薪火傳承的工作,該怎麼走下去?作為印順導師思想主軸的「人間佛教」——「人菩薩行」,這樣的理論,在當今時代,面對佛教,面對社會,應該如何在實務上有所開展?在思想面,我們需要再作闡發;在行動面,我們也需要踏實交出成績單。所以這次的研討會,把握住「理論」與「實踐」這兩個主軸:對印順導師思想,作一回顧與前瞻。

   不祇是為了報答印公老人的法乳深恩,即便是為了報答三寶恩與眾生恩,我們都應以更宏觀的眼光,前瞻未來的台灣佛教、華人佛教,乃至於世界佛教之「人間」性格,並以行動證明:「人菩薩行」,不是故紙陳言,不只是經典中遙遠的故事,也並不是從太虛大師到印順導師不切實際的熱情理想,而是我們生命中的實證經驗。我想:這一自我期許,必當鼓舞當今每一位弘揚印順導師思想的佛弟子。

  藍吉富老師認為:可以形成一個「印順學派」。我以為:這樣的學派,它應該要蘊釀更成熟的思想;而且如果這個學派真的形成,如果它的成員具足印順導師的智慧,它可能也會同步解構「學派」的觀念,而不以「一宗一派」劃地自限。因為它會在「契應真理」的前提下,自我超越,以突破時代的限制,恰如其份地「契應機宜」。就像印順導師,他面對著太虛大師「問政而不干治」的思想,提出了批判和抉擇;但是台灣佛教如今又面對著社會空前的變局,從戒嚴到解嚴,民主運動已有成果,全民的政治參與異常熱烈,社會運動也非常蓬勃,陸續在台灣打造新制度,蘊釀新思潮。如果這時候的「人間佛教」,只是停留在學術殿堂與莊嚴的佛堂裡,而沒有以它豐富的生命力,帶動社會的新思潮,建構更公平良好的新制度,共同打造「人間淨土」,我相信這樣離印順導師的理想,是非常遙遠的。

三、薪火相傳者的責任

(一)以批判的精神回顧與前瞻 

既然印順導師批評與挑戰了傳統,那麼也必須公平的接受當代臺灣佛教其他聲音的批評與挑戰,而作如理如法的回應。所以他曾經也很磊落地將這些回應,結集成《法海微波》一書。面對這些批評的聲音,我們這些印順導師思想的研討者、弘傳者,要負擔怎樣的角色?是不是要像傳統佛教的某些人,成為思想控制的「法西斯」?——我們知道:很多傳統佛教的道場、學院,甚至大專佛學社團,是不准將印順導師的著作擺上書架的,他們以消音的方式,來取代真理的辨解。

  我相信,做為一個「人間佛教」的薪火傳承者,應該要有這樣的胸襟與雅量,接受任何的批評與挑戰,並做確當的回應——這是薪火傳承者的第一個責任。沒有批判精神與「不強人以從己」的心胸器度,就無法深入印公思想的精髓。

(二)開創寬廣的思想與行動面 

  其次,在思想方面,我們所做的,不應止於回應批評與挑戰,那未免還太消極被動;我們應在印公學術成就的基礎上,做更深刻、更寬廣的思想開創工作,這是薪火傳承者的第二個責任。

       印順導師的思想,以及他治學的方法論,一以貫之,都來自「緣起」的正觀。由於深層的緣起正觀,使得他肯定佛陀教法的本質──「緣起」,以及銜接「緣起」與「性空」的中觀深義。由此出發,出入古今中外諸家思想,而作正法的抉擇,這是不囿於「尋根情感」與「民族情感」的。所以我曾說:「導師在治佛學或教史的過程中,『依於本質的佛法』而作抉擇,可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批判者,並不拘執於『民族主義』或『原始佛教』的情結。」

     對導師而言,在他那個時代,以他所擁有的條件,他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也就是說,他的身體孱弱,周遭又沒有很良好的研究環境;因為「先知寂寞」,也沒有很多的追隨者;在客觀的環境中,又因為某些政治禁忌與教界敵意,而受到打壓。在那樣的處境中,他可以得到今天的學術成果,已屬奇跡!

(三)超越先知──契理而又契機的闡發

     從導師的自傳與文章所流露出來的心情,我們可以發現:這位老人家,雖然身體孱弱,但是卻充滿著為法為眾生的熱情。由於時節因緣所限,他只能默默地著書立說,甚至曾經遺憾地說:「我與現代的中國佛教距離越來越遠了」,這也透露了他的深刻無奈。我們相信:如果沒有這些時節因緣的局限,如果他身邊多幾位有大悲、大智、大勇的同願同行者,他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力,還會不祇於此。但是這些無奈,也使得他斷然從「外弘」回復到「內修」的生活,寫出了更多更精采而廣度深度兼具的創作,更方便了我們這些後學者,讓我們得以在這雄厚的教史與教理研究基礎上,堅固正見,並繼續邁進。

  我們除了尊重、珍惜導師的研究成果之外,在這個成果的基礎上,當然也有責任繼續邁進。無論是在法義上、思想上、制度上,或修持上,我們應該要有契理而又契機的,進一步的闡發和創意呢。這相當程度的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悲心與勇氣,因為印公已經是佛教思想中的先知——「至德難為繼」,先知的睿智,本來就是很難以超越的;而在前人的基礎上邁進,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為什麼呢?因為因緣環境不同,就會開展出佛教和社會不同的風貌,我們不能期待所有「標準答案」,都在前人的口袋裡,所以,在印公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契理而又契機的闡發與研究,就是弟子、門生與私淑艾者報答老人的最好禮物!

     然而除了做研究、寫文章,不斷的累積更多的學術成果之外,我們是不是也要在行動面,證實「人間佛教」這條路走得下去?而且是不是也要以行動證實:這條路走下去,對於心性有所提昇;對於人群,有更和諧、安樂、清淨的功能;對於整個社會,能夠發揮仁慈、公平與正義的理想?否則,我們就不能怪人從事功的展現,以批評「人間佛教」的理想不切實際。

        這類的批評,會激起我們的義憤;但是義憤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只有以行動證明「答案不然」;以行動證明:印公導師這位「思想的巨人」,當然可以透過他的思想,而影響到門生、弟子和私淑艾者,使他們成為「行動的巨人」。那是要拿出實力,而不能靠義氣之爭的。

  非常欣慰的是:在座除了慧瑜與慧理法師,算是在台灣第一代追隨老人家的弟子之外,傳道法師與我們在座的幾位,都已經算是第二代了,有些還是研究導師思想的第三代。第一代的男、女眾法師,有的英年早逝,其他也各化一方,導師曾慨歎「學友星散」,甚至慨嘆「老來無知音」。再來就看我們第二代親近導師的僧信二眾,看在台灣社會與台灣佛教,能不能做出一些成績來,能不能盡心培養第三代更多思想的接棒者?這是我們須要很嚴肅地自我面對的問題,而不是爭義氣的問題。畢竟我們耗盡了一生的心血,所為何來?如果只是在爭一個勝負,以做為一個佛弟子的心胸,豈不是層次太低了嗎?

  我們的熱誠,我們的成就,不來自於與人爭勝負、較量高下,而自有它的活水源頭,那就是導師所揭櫫的,「人間佛教」的理念。這個活水源頭,啟發了我們的信心與願力,而且在實行下去之後,更實證了「人菩薩行」在人間的意義與可行性。這才是我們報答師恩的正確心態。至於是不是要形成主流學派?需不需要形成佛教學術界的霸權?我覺得那些考量都未免太「形而下」,而且與「法」不相應。

  當然,藍吉富老師站在史學者的立場,認為「印順學派已經形成」,這樣說是沒有錯的;他公平地研判:導師的思想在台灣各界,乃至於在世界各國,已經形成了某一種匯聚出來的力量,形成了非常廣面和深度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個歷史學者,定位它已慢慢形成一種學派。

  我並沒有想要顛覆藍老師的看法,只是認為:作為印順導師的弟子、門生和私淑艾者,常常要記得:導師不以「一宗一派的徒裔」自居,更沒自創宗派的企圖心。就是因為他超越宗派,而具足批判精神,才成就他今天的思想與學術成果。可是,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心胸、眼光看到這個重點,即使讀再多導師的書,也可能只是「兩腳書櫥」——吸收到了更多的佛學資訊,但沒法子轉化成為人生境界;等而下之,形成黨同伐異,就更不堪入目了!

四、印順導師思想述要

  接下來,向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印順導師的思想。在他的等身著作之中,因為討論的問題層面非常廣博,所以許多人無法掌握:他老人家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麼?於是他在八十歲那一年,寫下了由博返約的畢生思想綱要書——《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編入〔華雨集〕第四冊)。

  當他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沒有想到會活到今天——九十四歲,因為他常常覺得:他的身體非常瘦弱,可能隨時會離開人間,應該對有心追求正法的佛弟子,做一個總的提撕;而他也漸漸發現到:許多讀者確實沒有抓住他思想的要領,所以決定寫下這本小書,把他的思想作一個扼要的回顧。以「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為名,可以說是貫通他全部著作的內在精神。他在民國三十一年,就已經在文獻資料短缺的情況下,依大藏經的原始資料,以睿智拉開他的思想主軸,這就是:「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機應慎),攝取後期佛教之確當者,庶足以復興佛教而暢佛之本懷也歟!」換句話說,他的治學心得,不是即興式的「瞎子摸象」,而是來自於閱讀全藏之後,對於整個印度佛教思想發展之利弊得失,所做的敏銳觀察與抉擇。

  導師身體的孱弱,是他畢生的負擔與苦難;但是,我們也不得不說:由於他孱弱的身體,使他得以避開許多在佛教界不得不面對的應酬。因為,即使在這些場合中無法出席,也不致於受到見怪。深入三藏固然是他思想成就的重大因素,身體違和也算得上是逆增上緣,但是,他的睿智才是他有所成就的最大因素,否則,自古以來閱藏或病弱的僧眾多矣,自玄奘大師以下,我們也還沒看到哪一位閱藏的高僧大德,能因閱藏而產生像他這樣輝煌的研究成果!還有,我們別忘了:他的思想輪廓,是在寫《印度之佛教》的時代,就已經全體浮現;他也是對大乘思想提出「三系」教判,而迥異於印、中傳統、外國學者乃至他自己的恩師太虛大師之看法的第一人。那一年,他才三十七歲。

  但是,由於文獻資料不具足,所以他在戰後來到台灣,經過多年弘法和僧教育事業的努力之後,終於毅然放下一切,就《印度之佛教》的章節,以為寫作大綱,依一個一個的主題,整理出一部又一部的專書。這些專書所涉及的幅度非常廣博。從佛陀時代、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到祕密大乘,他全都做了主題研究,並有相應的專書出世。

        即使是中國佛教,雖非他著作的主軸,所佔的篇幅、頁數也不多,但從〈中國佛教史略〉之中,依然可以看到,他可以用最簡潔的文段,從佛法的本質,以及大乘佛教諸家的思想體系,而對中國自格義佛教以來的思想發展(特別是天台與華嚴、禪宗與淨土),做出最扼要而又鞭闢入裡的介紹與批判。

  他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特別提到:「真正的佛學研究者,要有深徹的反省的勇氣,探求佛法的真實而求所以適應,使佛法有利於人類,永為眾生作依怙」(頁五)。這也就是說,如果適應流俗,無論獲得再多的掌聲、再多的信徒和資源,對於佛法的久住世間,是沒有深刻幫助的。所以,他非常重視「空相應緣起」——佛法的純度。這是「契理」的一面。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導師是一位緣起論者,所以他雖重視佛法的本質,卻從來不將本質的佛法與「原始佛教」畫一個等號,他認為:即使是佛陀時代,依然受限於世間的因緣(例如:厭世的風潮、苦行的風氣、各種印度文化、社會層面的影響),因此,並不是佛陀時代所行的制度,就可以全盤複製到當今佛教社會的。他雖然尊重《阿含》與《律》,依然看得到這些原始佛教典籍之中,所流露出的契機一面,以及部派思想的傾向。所以他依龍樹所說的「四悉檀」以闡明《阿含》的多面向開展。在它闡揚真義的「第一義悉檀」之外,有一部份是為了對治外道的邪見與佛弟子的特殊煩惱,那是「對治悉檀」;有一部份是為了要鼓舞人心向上向善,也就是「為人生善悉檀」;還有一部份,是適應當時印度社會的機宜而作轉化與淨化,那就是所謂的「世間悉檀」。

  所以,導師從來沒有呼籲「回歸原始佛教時代」的口號,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不贊同「復古派」的原因。一切去取抉擇,來自於他的緣起正觀。因為他認為佛法流傳於世間,無論是思想還是制度,都是世諦流佈。龍樹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第一義是超越言語思惟的,是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怎樣證得第一義?這當然還是要靠世俗諦作為溝通的橋樑。

  佛陀所證得的正法離言說相,但他還是必須運用語言來傳佈教導,以期追隨者能夠像他一樣證入正法;同樣的,佛弟子們代代相傳,依然是要仰仗世間的語言與概念以為橋樑,以弘佈佛陀的教法。不但如此,佛弟子們也要有些行為規範,這些規範逐漸形成了配套措施完整的制度,這套制度當然也不是憑空而來,自有其基本原理;而且這個原理,一定也是符合「緣起」正理的。所以印順導師很簡潔地說:一定要「依法以攝僧」。

  僧眾共住要能夠清淨和合,一定是要有「法」為依憑;如果與「法」不相應,縱使它可以壯大,可以普及,可是它終究會帶來困擾。因為凡是與清淨法不相應,與無明、我見、我愛、我慢相應的,它必然會產生後遺症,產生生命的重大苦惱。

五、印順導師在當代佛教史中之重大成就與影響

(一)制度方面──尊重阿含與律的時代意義

  因此,在思想和制度方面,他雖然尊重、珍惜《阿含》與《律》,但是他並不是不加擇法而全盤接納的。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他批判大迦葉面對戒律的態度。這是律典中有名的公案:佛陀滅度以後,大迦葉當主席,主持五百人的結集大會;在座的多聞者──阿難,因為是佛陀的侍者,而又多聞強記,所以主持法的結集。他說他親從佛聞:「小小戒可捨」(或譯作「雜碎戒可捨」)。

  當時大迦葉是採取質疑態度的。他認為:如果「小小戒可捨」,那麼哪些可捨?如何有個定準?我們的戒律,可歸納成五篇七聚(八類)。如果你說:最輕的那一類可以捨,別人也許可以說:「我認為第七類也可以捨」;如果你說:第七類以下可捨,別人也許可以說:「第六類也應該可以捨」;如果我認為第六類以下可以捨,人家可能會向我抗議說:「第五類也應該捨。」這樣是「伊於胡厎」的。最後大迦葉下了結論:「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主席如此裁決,大家沒有異議,阿難顯然成了少數。

     但是,導師不會因為那是律典裡的記載,是律典裡的主流思想,而就接納它;相反的,他提出了強而有力的批判。因為他認為:制度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它既是世俗諦,就一定會隨「諸行無常」法則以運轉;當時空因緣不同的時候,怎麼可能照本宣科呢?所以他固然重視戒律,卻反對那種瑣碎嚴苛的教條主義。

  同樣地,今天在座的,有許多出家法師,我們必然也會面對相同的處境——縱使再有心想要當大迦葉的追隨者,對所有佛所制定的戒律,想要一體從同,輕重等持,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到,實際的困局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而那絕對不是律家所說的,因為「時丁末法,障重罪深」,而是因為:時空背景都不同了,有些隨時空因緣而制的規範,已經不切實際,甚或不敷使用。

       以後者為例:當代社會中,有許多的新事物出現;人際關係的模式,也有重大的轉變。僧團適值當代社會,總不能「不食人間煙火」(而且集集大地震這一震,再「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家人,也不得不從山林中震垮的廢墟走了出來)。於是,我們面對迥然不同於佛陀時代,乃至民初時代的新局面,這樣的新局面,有太多的新事物,無可避免地進入到僧團之中,哪些不妨礙修道?哪些會妨礙修道?哪些對於僧團秩序不構成干擾?哪些卻可能形成妨礙?乃至於我們相應於社會所做的言行,哪些可能會受到世間譏嫌?哪些可能不會?這些都須要我們重新反省思考,而且不容自由心證。

  但是不容自由心證,我們又如何反省?這不是矛盾嗎?不然!原來,反省與批判,還是立基於「緣起」的正觀。也就是說,印順導師所說的:「掌握佛法的本質」,就變成在制度面作抉擇時的依憑。看到「依法以攝僧」的深義,然後制度的精神,才會在當今社會活絡起來。於是我們才能進一步問道:在今天,應該如何維持制戒的精神,而同樣達到預期的效果?

  有些非屬佛陀時代的事物,如今天的網際網路,應該如何規範僧眾的網路倫理?還有,各種傳媒都非常發達,僧尼是不是可以看電視節目?不能則已,如果能,那麼,哪些節目才適合收看?這些都是嶄新的課題,不可能期待佛陀在兩千六百年前就幫我們制好。如果認為佛陀已預先幫我們制好,那麼佛陀就不是緣起論者,而成了「全知全能」的神,佛教就會由緣起論與無神論,而變質為有神論與創造論。

  在制度面,導師有很多的抉擇,無法在此一一細說;一言以蔽之,這些思想言論,都還是放在「依法以攝僧」的脈絡上的。而他更大的功力,則是思想面的抉擇。

(二)思想方面──把握緣起深義,多說緣起,少說性空

  依《印度之佛教》以為基礎,他先撰《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以探討《阿含經》與《廣律》的形式與內容,然後又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來探討部派佛教(以有部系為主)的思想與著作。有關於大乘佛教的部份,他寫下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敘述西元前五十年到西元兩百年之間的初期大乘思想,但是往上追溯到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往下也開啟了對中後期大乘的一些批判與質疑。所以緊接著他又寫出《如來藏之研究》,並對祕密大乘,撰為小冊《修定—修心與唯心‧祕密乘》(收入〔華雨集〕第三冊)而加以批判。晚年他甚至於重寫一次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思想史》)

  一般人都認為,導師是一位三論學者,但他公開否認;一般人又認為他是宗本於性空大乘,這一點,他是不否認的,但是他也不是毫無異議地全盤接納。所以,他寫了《空之探究》,從佛教思想史的角度,抉擇瑜伽行派以前的佛教空義思想。

  除了這些專書以外,他的〔妙雲集〕出書更早,分成講記、專論,以及一般性的文章。整個〔妙雲集〕二十三冊,是研究導師思想所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晚年之後,老人也把一些過去所寫,而還沒有結集成書的文章,輯為〔華雨集〕五冊。

  隨手一舉,就是這麼多作品;而這樣也還是沒有全部列出他的著作。著述是如此豐富,而且涵蓋面也相當廣大,但是,「吾道一以貫之」,他還是用「緣起」正觀的批判精神,從原始佛教一直鳥瞰到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乃至於南傳佛教。

  其間他對於所有時空座標中流變的佛法,都做了系列批判和反省。所以我前面會說:作為一個具足批判精神的睿智者,他是不受限於尋根情感或民族情感的。但是,諸位也不要認為他特別苛責中國佛教,如果看完他所有的著作,你會發現:他對印度佛教變質發展所作的批判,其實也是非常嚴峻的。

  以印度後期大乘佛教(祕密大乘)為主流,所發展出來的西藏佛教,由於咒術、儀軌及修法,有違於質樸而「自依止、法依止」的佛法本質,加了更多「世間悉檀」的成份,他當然會有最為嚴厲的批判;縱使是對自認為代表「原始佛教」的南傳佛教,他也非常不以為然。當他出入於世界佛學三大系而做批判時,我不認為他存有民族意識或是宗派意識,甚至我也不覺得他一定是全然站在龍樹的立場,來品評諸家。

  與其說他是完全站在龍樹的立場,不如說他更是站在「緣起」的立場。也因為立基於「緣起」而作正觀,所以他多說「緣起」。他曾告訴我:對初學者,他是多說緣起,少說性空的;因為契理之外,還要契機。縱使龍樹的性空論極為契理,但是,這是不是契應於一般初學者或鈍根行人呢?他的考慮,是非常細密深刻的!

  這些年來,我在研究佛法的過程中,也深深感覺到:任何時候,無論是談佛法深義,還是戒律思想,或是就著世間學科的分類方式,來談談「佛教觀點」的倫理學、心理學、法律學與政治學,如果能夠把握「緣起」的思維脈絡以作發揮,這是準沒有錯的。相反地,如果一開始就講性空,有些時候會覺得機教無法相扣。因為真就有人,會因為對「空」的浮面認識,而成為撥無因果的惡取空者。

(三)稱讚初期大乘的菩薩精神

  在重視契機的同時,印順導師不得不要求吾人:要「以古為鑑」,以記取那些曾經在「契機」的考量下,失去「契理」意義的歷史教訓。於是,連初期大乘,是他最為推崇的典範,他也都還是殷殷告誡:「梵化之機應慎」。

  當然,印老人對初期大乘的人菩薩行,還是稱讚備致的。他不認為神學式的整理或玄學性的思考,是大乘的精義所在;相反的,他強調大乘的菩薩願行。所以他在《印度之佛教》〈自序〉中說過:他讚歎龍樹,是因為龍樹所說的菩薩:第一、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所以菩薩精神是「忘己為人」。其次、人性的軟弱,使得重自力的佛法,慢慢滑向他力的易行道,龍樹的揀擇是: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由他,所以菩薩精神是「盡其在我」;第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而菩薩的悲心,卻是無限無量,所以菩薩精神是「任重致遠」。

  既然如此,他對大乘趨向「天乘化」的發展,「急證精神」的復活,必然是會加以批判的。例如:「梵化之機」,其中除了滑向鬼神化、密咒化的密教之外,就是提倡他方淨土的易行道。他從龍樹的「志性怯弱」說,以及無著的「別時意趣」論,來加以抉擇,認為菩薩的真精神,在於自依止、法依止而無限不已的利他行,這顛覆了傳統根深柢固的他力淨土思想。

  特別是「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菩薩精神任重致遠」的這種說法,提醒了我們人性的矛盾。他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談到,這種矛盾的心理,使得大乘修行人一方面覺得:如果很快就成佛,那佛菩薩也不顯得偉大;可是如果很慢才成佛,又擔心自己經不起考驗。在這個情況之下,整個大乘佛教滑向簡易、快速、方便。

  大乘佛教是偉大的,它豐富而尊貴的生命力,遠非聲聞佛教所能望其項背。它在悲心大願的交綜之下,宛若江河大海,澎湃洶湧,波瀾壯闊。但是如果沒有緣起性空的深觀,稍一不慎,就必然會夾雜大量的泥沙而下。所以印公特別提示信願、慈悲與空慧具足的「菩薩三要門」,以避免與遠離般若空慧的戀世心行有所渾淆。

(四)對中國佛教的批判

  基於這一大乘思想的基本立場,他對中國佛教當然會有所批判。他的批判,摘要有三:一、理論的特色是「至圓」;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簡」;三、修證的特色是「至頓」。這其中,「至頓」的思想特別與「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之說對反。希望能夠一世解脫、頓超三界、即身成佛,這從中國佛教到西藏佛教,幾乎是共同的趨向。

  方法至簡,使得中國佛教長久以來,在修行的次第上,沒有非常明確的解說。有一次導師對我提到:「台灣慢慢有了一股學習南傳佛教的風潮。」我當時也回應了一些自己在禪修中的體會,提到過去研讀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小止觀》等,苦於細部的修持步驟沒有著落,有些問題沒有辦法突破,導師提醒我:「即使是智者大師,他都已經提到:禪觀的方法中斷已久。他也是從經論之中摸索,然後再加上他自己的實修經驗,勉力整理出系統來的。」

  但是我們回顧中國佛教,早在鳩摩羅什譯經的時代,已經有覺賢帶來的聲聞禪法,覺賢之前,安世高也已經帶來了《安般守意經》。可是,為什麼在南傳佛教還有非常清楚的禪觀次第,而北傳佛教卻是陷入經驗傳承的斷層呢?顯然,導師已經看到:問題在於中國佛教「方法至簡」的傾向,重於頓超直入的公案問答,缺乏步驟完整的教學次第。

  有人認為他只重學問而不重修持,這是極大的誤解。頂多我們只能說:他看到好樂深定的危機,也看到正見不足而耽著神秘經驗的險惡,但他從不否認「止觀」的重要。而且,我們不要誤以為他不知道經論文獻中的修持內容。他常常引用到的各種論典,特別是《瑜伽師地論》,那裡面有北傳佛教豐富的修持方法與內容的記載;但是,這些他不一定須要全部引到著作之中。

為什麼沒有多談方法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實修內容,必須還是要有具足正見而經驗豐富的禪師,循其步驟而作指導。所以他會談些禪觀要領,而且往往一語中的,但他不會自稱禪師。

  這樣的心境,我也有所體會。這些年來追隨著導師研讀經教,可是在禪法方面,並沒有深入體證;所以只要有人問我他修禪觀身心體驗方面的問題,我都會請他請教其他的大德,或在座的性廣法師。我會在上課時依經論正義而談及修持原理及其要領,但我不好為人師,因為牽涉到切身的修持過程,最好還是要有詳熟於每一步驟的實證經驗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引領後學。

 (五)對人菩薩行的景仰

  另外一方面,導師確實也較少談及禪定內容,我4想主要是來自他對「人菩薩行」的信念——既然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我們需要在此生急速證入涅槃嗎?這種「不求急證」精神的背後,除了洋溢的悲心之外,應該還有甚深的法空智慧作為基礎。

  所以,很多人認為:印順導師強調「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的菩薩行,是違背經教的。但是,印順導師也在一次談話中提醒了筆者:在《雜阿含經》裡,談禪定的經文並不多,到了《中阿含經》,談四禪八定的內容才逐漸多了起來。

  禪定是共世間法。但是《雜阿含經》的修持方法,還是「四念處」。四念處要起修,先決條件是「正其見」而「直其行」。換句話說,要依八正道(正其見:正見、正思維。直其行:正語、正業、正命)。還有,就算是要「法隨法行」,也必不可少地要經過「親近善士、多聞熏習、如理作意」的過程。所以導師不是不重視禪觀修持,而是配合「四預流支」與「八正道」的順序,並由總體佛法來看待禪觀思想的發展及其利弊。

  導師的整個時間、思想、精神,都灌注在為中國佛教把脈——探究問題、找尋出路,自己則以「忘己為人,不求速成」而「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如果我們認為這樣的老人,一定也要有四禪八定以顯示所謂的「證量」,我想這未免也太不了解他的思想重點了。

  所以,他以龍樹所闡述的菩薩行,作為自己的榜樣。他既然「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此時我們對於他「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宣告,又何必多作質疑?如果我們能夠看到他因智慧與悲心的充沛,而能自在、無諍、淡泊、溫厚而又努力於正法的弘傳,以度過一生又一生,那麼,為他擔心有沒有「證量」的問題,就顯得有點滑稽了!那是「急求自證」者才會產生的焦慮。我想:也許「本生談」裡的釋迦菩薩,就是這種「不求急證」的典範吧!

  我們不用為釋迦菩薩擔心,當然,我們也不用為導師擔心,接下來要看的是,我們會不會為自己擔心?「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這條路是不是走得下去?我在老人的著作裡,看到了「走得下去」的關鍵,那就是:先具足「正見」和「正行」。

  今天台灣佛教的若干修行亂象是來自於不依八正道而行。許多人下手入門,不先了解緣起正見,不先檢點收束自己的行為,下手就跑去打禪七。我相信:任何一個人若呆呆坐了七天,一定也會從煩躁、不耐,慢慢歸於沉寂,這就是緣起「必趨於滅」的法則,類同於鐘擺必從擺幅極大而到終止的原理。生生滅滅的心,如果沒有其他煩惱助燃,它是法爾必趨於滅的;慢慢地,心就會止息。心止息,因為身心交感的緣故,身體就會有某一些的神祕經驗出現。但是導師提醒了我們,最可怕的就是:那是一條美麗而險惡的歧途。原來,如果沒有基本正見時,這些來自於潛意識的神祕經驗,我們如何詮釋它?這和我們的知見有關。所以他豈是不認為禪觀重要?他更憂心的是,為什麼大家不在「正見」和「正行」上好好紮下基礎?

  當他在敘述菩薩道的時候,以無著的「金剛杵喻」,來形容菩薩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的修持次第。資糧位廣觀諸法,以悲心來幫助眾生,這是金剛杵的其中一頭,比較粗大。可是緊接著,如果要從加行位邁入見道的時候,就像金剛杵,中間手握的部份,變得狹小了。這加行位的時候,是要做些什麼呢?他要深觀五蘊之身——依然還是要從「身念處」起修。不相信,大家回去可以參考《成佛之道》。待到從見道位出,修道位的後得智,才又與得以和空性相應,而起修利他的悲願大行。

  所以,導師並沒有忽略禪觀,而只是把那個位次稍稍延後。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發廣大心,培養關懷眾生的慣性,太早嘗受到禪悅的滋味。那種舒適的滋味,會令人難以自拔的。為什麼說是「逃禪」?因為世人在心靈空虛的時候,往往會逃避到五欲之樂中,暫時麻醉一下自己的感官。而禪修者如果沒有悲心大願,則往往容易耽溺在禪定喜樂中,不想出離。所以導師指那是「個人主義」,與苦難的世間沒有太多的干係!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發廣大心?

  面對苦難的世間、苦難的眾生,他認為直趨於佛道的「人菩薩行」,其可貴就在於:先在生死的洪流之中,鍛鍊身手。這個靈活的身手來自於哪裡?起步不是來自於甚深禪定,而是來自於無休無止的悲心。悲心經常是來自於事行,因為眾生有苦,看到苦難就深生不忍之情,於是不知不覺為他人分憂解勞,時空就不知不覺地在這樣分憂解勞的利他心行之中流逝。這樣的菩薩,怎麼可能擔憂他什麼時候證果?因為他所有的專注力,都放在當下苦難眾生的每一事緣上,而他的擇法能力,也展現在他對待那個事緣的智慧之中——讓自己在該一事緣中的思想、言論與行為是符合緣起正法的,讓自己純淨而不挾雜染污心地幫助眾生。在這個情況之下,自然慢慢地培養出了非常強大的,「利他」善法的串習力。

  我相信聲聞道的證果者,以及菩薩道的修行者,必然都有他們各自傾向不同的串習。他們同樣都從「觀苦」開始,可是聲聞道的觀苦,經常是「近取諸身」;但也沒有辦法說他這叫作「自私」,因為一個自私的人,是不可能證法的。只因為他觀到的就是這些——不脫於五蘊的身心,所以往往因觀自身五蘊的專注力,對於其他的一切,可以「視而不見」。在這個情況下,他養成的串習力,就是趨於寂滅、趨於涅槃,這已經算是超越凡夫的人間聖者,出污泥的蓮花,已經很值得讚歎了。

  可是,導師認為:菩薩更是宛若難得一見的優波曇華,他呈現出來的生命特質,是非常豐富而壯大的。他的豐富壯大,不是來自於個人的禪定境界,而是來自他以「空相應緣起」的智慧,以清淨無染的悲心,在觀見眾生苦難之後,不斷地與眾生為友,與眾生為伴,以消減他們的苦難。

  如果禪定這條路可以讓人「忘我」,那麼,再加入慧觀,更是可以讓人徹底的解構我執。這是解脫道的正途。但印公導師顯然確信: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行,這是什麼呢?是不斷地以深徹的菩提願、洋溢的大悲心與清淨的空性慧,來幫助眾生;而在每一個過程中,忘記自己,卻也不知不覺地成就了自己。他只看到眾生的苦難,看不到自己的需要,而漸漸在長時劫中形成菩薩的善法串習。因此,他可以走更長遠的路,而無視於所謂的「三阿僧祇劫」或無量世界,因為那些時間與空間,對他而言,並不具足意義。這樣看待菩薩道之後,試問「何時證果」的焦慮,如何會是屬於導師的呢?

  當一個菩薩的悲願智慧,已經強大而深固了,他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加行位中)摒除萬緣而起修。這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他和聲聞一樣有這些過程,而且也當然要具足四念處的禪觀訓練。雖然他同樣由「觀身」啟始,同樣觀到惑、業、苦的流轉,但是由於悲願的串習力業已養成,所以等到見道以後,緊接著在修道位,自然利他的串習會持續發生影響;面對廣大的眾生,他自然會無休無止地奮鬥下去。

  前一段時間,我正在寫《律學今詮》,有一位居士來找我,提到他在佛教界,看到很多讓他失望的人與事,他安慰自己說:「後來我想想:依法不依人啦!」我提醒他說:「我剛出家的時候,看到很多非法非律的事,也只好想:我是依法不依人啦!但是也會覺得很迷惘,因為,假使這個『法』,在人間不能出現典範,那麼這個『法』豈不是離我們很遙遠嗎?」就像說,『人菩薩行』確實很偉大,但是這樣的菩薩行,如果不可能在世間出現典範,對我又具足什麼意義?

  導師帶給個人以及在座許多人的啟發就是:他個人就是一個「人菩薩行」的典範。他受盡了病痛的折磨,最近幾乎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就腹瀉一次。如果有腹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瀉一、兩天就已經受不了,肛門作痛不堪了。但他已經瀉一個多月,而且種種老病苦纏身!但是,他沒有退心,坐在病榻上,還是這麼清明、自在、溫厚、仁慈。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他?我想那是無止盡的悲願力,是來自於「法」的體證與好樂。這在導師思想的追隨者——弟子、門生與私淑艾者心中,留下一個有血有肉的典範!「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他走得下去,我們當然也可以走得下去;他可以做,我們也應該可以做。他的身體那麼羸弱,都可以撐得下去,我們還年富力強,有撐不下去的道理嗎?

六、結語:弟子、門生與私淑艾者之責任──「人間佛教,薪火相傳」

        這樣的信念其實也支持著我「做做看」。當然,我們也知道: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導師寫《印度之佛教》的時代了;這個時代,我們已觸及了更多的議題。而印順導師已經留下伏筆的一些問題,我們現在也得要更赤裸裸的面對它,進一步以行動走出一個方向來。我個人原先所關心的議題是「人類霸權」不符合「眾生平等」的思想;近期最關心的則是僧團中「男性霸權」不符合「正法久住」與「眾生平等」的意義。不但形諸講學與著述,也付諸行動。我覺得導師在他那個保守的大時代裡,以一個比丘(男性)的身份,做了這麼多對女性公道的闡述,是非常難得可貴的。他跳脫了個人的身份──比丘的身份、男性的身份,而公平真誠地,如法抉擇經律對女性議題的記載。

  可是,縱使是導師的弟子、門生、私淑艾者,我依然看到:有些人是非常大男人主義的,甚至也有因我提倡兩性平等,而視我宛若寇讎的——這大概也是「近親相嫉」吧!這種對我的敵視,甚至可以「無限上綱」到:只要我贊同的,一定表示反對,即連這種反對,已經失去了一個「為佛弟子」者的基本立場,也都在所不惜!這次佛誕放假運動中,佛門中罵我最兇或表現得最冷漠的,反而是部分研究導師思想的男眾;連導師親自聯署,擔任總召集人,也無法軟化他們堅硬的心,有的甚至還說導師是「老糊塗」、被我「利用」了。相對地,向來我們所認為反對導師最力的淨土宗大師與律師,反而不因我是印公門生而加以阻撓,甚至慷慨赴會,共襄盛舉。請看:男性沙文主義,是如何地發揮著它隱微深刻的影響力。這樣充滿著階級傲慢的心智,能領會導師思想的精華,與導師的人生境界嗎?

  對於「男女平等」的課題,我們當仁不讓,應該繼印公之後,持續努力,以打破佛門的思考慣性及教條禁忌。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課題,這些會陸續展現在今明兩天的論文研討會,以及明天的座談會中,我們會陸續作開放的意見交流。  

  我相信導師思想,除了可以透過文化傳播而普及,透過僧教育與信眾教育而推廣之外,更可以在社會關懷的許多事緣中,賦與佛法「不共世間」的意義,而讓更多人產生對「法」的信心。但是,話說回來,「依法不依人」的同時,我們不要忘失「四預流支」中的第一預流支:親近善士。在這個苦難的世間,如果我們要養成菩薩道上的堪忍性,使自己在知見上、行動上永不退轉,那我們就不能忽略「善知識」的重要。

如果有緣,我希望生生世世能夠追隨印順導師,因為跟在他身邊,有「正見」以為護冑,就不會害怕「墮落」——這是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其實,在佛教裡,很長一段時間,我自己也是有一點消沉的,因為在「依法不依人」的自我安慰中,往往覺得「法」離我好遙遠!但是讀了印順導師的著作,親炙座下將近二十年之後,他的言教、身教,讓我真正地重拾起對於「法」與「律」的信心,還有,產生了對於「人菩薩行」的強大信念。我相信:「好處應該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人間佛教,薪火相傳」,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

  普賢十大願王,其中一願是「常隨佛學」。但是佛陀已經滅度了,如果我們又沒有想要往生他方淨土,要等到彌勒菩薩再來,也得再等個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但是,印順導師他終究還會再回到苦難的人間,這就讓我對佛法的久住世間,深具信心!我今生覺得最幸運的是比他晚生數十年。雖然他很遺憾在他那個時代,有利於弘傳正法的因緣太少,以致於知音稀少;可是對我們而言,生在他的年代之後,是無比幸福的一件事,因為我們已少走了許多迂迴摸索的冤枉路。所以總是希望:生生世世能夠有機會追隨導師這樣的一位大思想家,這樣一位「人菩薩行」的典範! 

 

88.10.23(轉載自本年元月第49期《妙心雜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