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人間佛教的回顧與展望(之四)

人間佛教是菩薩道的正常道

宣方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時間:2017.7.22
地點:廣州大佛寺
主辦:廣州大佛寺與中山大學哲學系佛教研究中心
講座:「太虛之光」系列講座首場
整理:昆明佛學研究會

人間佛教是菩薩道的正常道

  接下來我們將會講到太虛思想和印順思想的區別。我們說過太虛的思想是非常重視契合時代、契合眾生的根基,強調契機的這個方面。印順「人間佛教」思想不光強調契機,更是契理的,這個就是菩薩道的正道。現在就有一種很奇怪的論調,說「人間佛教」佛教是根本,人間是語境,所以說人間是對治的,佛法是根本的。好像人間佛教只是個不得已而提倡的方便法門,最後還是要揚棄和超越的。這種論調還能蠱惑一批佛弟子,但實際上印順導師的這個判教已經說明了,「人間佛教」其實是菩薩道的正常道。只要佛教存在於人間一天,我們就應該弘揚人間佛教。

  印順導師在他的《成佛之道》裡面講,真正菩薩的正常道,就是龍樹菩薩所講的,是難行能行,要從人生的正行,生發菩提心,修廣大的慈悲行,以澄明自己的空性見,這樣來趣入菩薩道,才是人間正道。如果以念佛、修淨土等種種法門趣向於大乘道的,在龍樹那裡叫做易行道,是更方便的一個道路。但是龍樹菩薩曾明確的說,易行道是為那些心智缺弱、勇氣不足、力量不夠的人準備的。易行道,易行而難成。佛法是講因果的,如是因如是果,難度小了,不是說就更容易達到。把難度的坡度降下來,但是你要走、要花的時間只會更多。

  印順導師對於他老師思想的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大經大論,從《阿含經》、《般若經》、《涅槃經》,從龍樹的《大智度論》,從這些大經大論中找出證明「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是祖師大德、佛菩薩的本懷。這個是怎麼證明的呢,接下來我們會說。他強調佛法是不能夠有「發明」的,只能夠有「發現」。所以不能說是太虛大師發明了「人生佛教」,不能說他創造了「人生佛教」的理論,在宗教裡這是不可以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思想,就是把佛陀的本懷給它呈現出來。

  剛才我們講過,在太虛大師的思想裡頭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沒有解決掉的教理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人乘行果怎麼能到佛乘去?人乘就是人乘,是世間法,沒有佛法的不共特點。人乘怎麼能夠到佛乘去呢?兩者的性質不一樣。

  印順導師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要搞清楚大乘佛法的修學實質。什麼叫做大乘?有人說我是大乘行者,南傳的不是大乘行者。跟這個沒關係。你要成為大乘的行者,在大乘的修行當中一定要具備三個要素:要有信願,發菩提心;要有慈悲,廣大的利他行;要有智慧,空性慧(空性見)。信、悲、智,或者說信願、慈悲、智慧,或者說菩提心、慈悲行、空性見,這三個東西必須要同時具足才是大乘的菩薩道。否則無論你再說自己是大乘,什麼「我在大乘的佛教傳統裡頭出的家」,「我皈依的是大乘的法師」,那你就是大乘了嗎?不是。按照太虛大師的說法,那樣你只是名義上的大乘,在你的心量上還不是。也許你會說,我不會管那麼多,生死事大,我就是要了生死,那麼你頂多算是發了聲聞乘的心。你說我皈依了佛法,就是希望我的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能夠興旺發財,最好生生世世都做富翁。這個佛教也允許,並不會認為你這是錯誤的想法,但是你這個只是增上的發心,連解脫道都沒有達到,只是共世間的發心。

  所以,什麼是大乘?大乘的根本在於這三個要素「信願」、「慈悲」、「智慧」。我們大乘佛法經常講的,什麼是發菩提心,這個信願當中就是要悲智雙運的。所以,我們學佛就不離這兩樣東西,你要積累自己的福德,要積累自己的智慧。從自利的方面來說,是福慧雙修;從利他的方面來說,是悲智雙運。而且大乘佛法區別於小乘的最根本的地方在於什麼?在於慈悲。龍樹菩薩的著作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當你修慈悲和修智慧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怎麼辦?龍樹菩薩在回答時,斬釘截鐵地說,我們一定要先保證慈悲,因為慈悲是大乘佛法發菩提心的根本。

  我們知道修大乘菩提心的七個修習階段,為什麼是從知母念母恩開始?這是悲心的一個基礎,從知母念恩報恩,從這裡開始。慈悲是大乘佛法不共的特質。如果你偏重於修慈悲(注意是偏重,不是偏廢),智慧沒有修成,沒關係,五戒十善能保證你下輩子不失人身,還可以繼續修菩薩道。但你說你把解脫智慧修成就了,成為一個解脫的阿羅漢了,慈悲不具足,這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叫做焦芽敗種。因為這不是大乘的根器。這就是為什麼阿羅漢會尊敬一位初發大乘心的凡夫:我發起了菩提心,我還是有很多的煩惱,我什麼本事都沒有,但是我以凡夫身,悲心增上,力行菩薩道。神通廣大的阿羅漢,為什麼會尊敬這樣的大心凡夫呢?就是因為大乘佛法的那個「大」,體現在什麼地方?大乘的大,意思是涵容大、殊勝大,就突出體現在這種不共二乘的慈悲大心。

  所以,大乘佛法沒有自己特殊的法門,並不是說只有某種、某類方法才是大乘佛法,而別的不是。大乘佛法是不捨一切世間善法的,「一切世間微妙善法都是佛法」。但是什麼時候這些世間善法只是世間善法,什麼時候它是微妙的大乘佛法呢?就是看有沒有這三心。

  回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原來在太虛大師那裡,他說的是人乘行果,人乘行果這種表達是有些模糊的,不一定是大乘,但如果你發的是凡夫菩薩心,修人菩薩行,就已經是大乘了。

  比如說,大家來大佛寺做慈善,做義工,我們都尊稱你們為義工菩薩,那麼什麼情況下這個稱呼大家當之無愧呢?就是看你發的是人乘的增上善心,還是凡夫菩薩的菩提心。當然,人乘的心也很好,沒有什麼不好,老老實實承認就好了。

  前段時間,我在潮州講課的時候,一位居士跟我講,他們去峨眉山拜佛。她就在佛前祈禱:「佛啊,保佑我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事業有成。」旁邊同去的居士就趕緊拉拉她說,「怎麼可以這樣發心呢?你應該跟佛陀說,保佑世界和平、眾生安寧。你不該說求身體健康什麼的。」她就問我,「宣方老師,我這樣求有錯嗎?」我說,這當然沒錯,我們首先要真實發心。六祖大師說,真心、直心是道場,就是要真實發心。我現在發的願,就是要家人健康,這沒有什麼不好。要知道即使佛世時,大部分人向佛陀請教的問題也不是說「您看我要怎樣才能解脫」,真想求解脫那樣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在律典中看到的情形,絕大多數的人向佛陀請教的問題也是「佛陀,我怎樣能保證這輩子幸福?」「佛陀,我怎樣能保證下輩子幸福?」這個就是五乘共法中人天乘的發心。這個沒有問題,但是不究竟,這只是發一個增上善心。

  假如你說,我來做慈善,不是為了自己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積累福報,而是希望這個成為我的解脫資糧,能夠早日了生死。那麼恭喜你,你發的是更高的心,你發的是解脫心。不過,按照太虛大師的判教,這個還不是佛法的根本。大乘佛法的根本是什麼?不是說要自己求安樂、求解脫呀,是讓眾生得度,是「自未得度先度他」。這個是《涅槃經》裡面講的,是菩薩的發心。所以假如我來這裡做慈善,不是為了給自己求福報,也不是為自己積累解脫的資糧,而純粹就是完全的利他,是三輪體空的,就是不忍心看到眾生受苦,是希望大家都能夠離苦得樂,這種偉大的發心,就是菩薩發心。這樣,你積累的就是菩提資糧。

  因此,大小乘的區別,不在於你是做什麼事情,而在於你以怎樣的發心來做事情。不是說你在禪堂裡禪修,你就是小乘;而我在這裡做慈善事業,我就是大乘,或就是共世間的。這個是很荒唐的見解!大小乘的區別在於你的發心。你在禪堂裡坐著,你說只為自己求安樂,只為自己求解脫,你照樣不是大乘的行者;你去做很多的慈善事業,水災、地震的時候,人家沒得住了、沒得吃了,你去給人家送上熱茶熱飯,送去被子。然後他們那幫人就說這個做的是世間的慈善事業,這樣的人很可惡,以大乘自命,卻連一點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四攝精神都沒有,說得嚴重些,他是在斷別人的菩提種子。但是你要清楚自己發的是什麼心,如果只是想著只為自己積累福報,那麼這的確只是人天乘的發心,人家批評你就沒錯;你是為了自己的解脫積累資糧,那麼這個是求解脫、聲聞乘的發心;你是為了行菩薩道,不為自己得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那麼你就是菩薩的發心。

  同樣一件事情,因不同發心而不一樣。現在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五戒十善就只是人乘法。我們現在應該明白過來,不是在事項上區別是大乘、小乘還是人天乘,而是在你的發心上區別。菩薩行者也要做這些事情,佛陀證悟以後,照樣去關懷照顧他生病的弟子。他看到一個生病的比丘沒人照顧,當然他會批評那個比丘,「你看你前世不修利他,不修佈施,不去做慈善的事情,所以你現在病苦的時候就沒有人照顧你」。但是批評完以後,佛陀他也照樣去照顧這個患病比丘,難道佛陀做的也是世間的慈善事業嗎?不是。發心不同,做同樣的慈善是有區別的。所以大家要明白,這個觀念如果不搞清楚,我們就會對「人間佛教」有許多的誤會,認為「人間佛教」搞的就是人天乘,認為「人間佛教」搞的就世俗化。

  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人間佛教」是必然要走進人群中去,利及眾生的。是不是有人批評你世俗化了,你就不走入到人間去了呢?那豈不是又走回到天乘傳統的老路上去了。所以走入人間是沒問題的,問題是我們秉持著怎樣的心態走入人間,這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佛法上面要端正自己的知見,要在戒定慧的這個修學上面獲得自利,自己要得到法喜,要有定力,要能保持正見,安住在正法上面。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做世間利樂人天的事業時,不至於混濫大乘和人乘,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太虛印順思想一脈相承

  所以,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絕對不是像有些人批評的那樣「孤取人間」,更不是像有人批評的那樣把佛教世俗化,變成了人天乘。相反,它恰恰是要對治世俗化的毛病、矛盾,對治有人對太虛大師理論的誤解。太虛大師在他理想還未實現,59歲的時候就不幸夭折了,沒有盡展他的懷抱,深化他的理想。

  在太虛大師所有的學生當中,印順導師是最能理解太虛大師思想的,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是聖嚴長老說的。這話說得非常有根據。最近出現這樣一些爭議風波之後,讓我覺得驚訝,感覺現在阿貓阿狗都可以批評大德,於是就去翻看相關歷史記載。當年太虛大師門下所有的弟子,都一致推崇印順導師。比如說閩南佛學院的院長、太虛大師門下非常傑出的幾大金剛之一的大醒法師就說:某位教界很有名氣的長老,全部文章著作加起來,都頂不上印順導師一篇文章的份量。就這麼推崇!

  太虛大師的法身舍利,是他生前就指定要印順導師等幾個人來編。印順導師提出來的一些對太虛大師著作編撰的調整意見,太虛大師完全都接受。而且太虛大師說,現在佛教就需要有像印順導師這樣特立獨行、有獨到見解的人,有思想高度的人。為此,還專門作出表彰。太虛、印順師生之間,很多具體的佛教知見不同,甚至在對整體佛教的判攝上也不同,但在推進人間佛教建設上,兩者可謂莫逆於心、一脈相承。

  我們再看漢院編的太虛大師紀念文集裡,他的那些學生寫的文章。像漢藏教理院裡面的法尊法師,可以說是虛大師晚年在漢藏教理院最重要的助手,也是大師門下非常傑出的弟子,他寫的關於懷念太虛大師的文章很長,也能夠對太虛大師的功績有很深入的瞭解。法尊法師的紀念文章,也是圍繞著太虛大師所說的「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這兩句話,闡述大師救教運動、整理僧伽制度、創辦僧教育機關、從事世界佛教運動、組織學會教會、籌辦菩薩學處等種種事功,可謂不離宗趣,但就是沒有特別地去講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而印順導師在太虛大師過世之後,只寫了短短的幾行字,裡頭就把太虛大師思想的精髓抓出來了。他說太虛大師是「以凡夫身行菩薩行」。大師就是大師,短短幾句話,就把太虛大師最核心的思想提煉出來。在太虛大師過世七周年、十周年、二十周年的時候,他都寫了情真意切的長篇文章來紀念,而且把太虛大師的思想特色給大家原原本本地揭示出來。

  聖嚴長老就講,「印順導師是現代佛教的世界級偉人,堪稱為『人間佛教之父』,此一思想雖是釋迦佛化世的本懷,之所以能夠形成今日佛教世界的一大思潮及一大運動」,印順導師的理論論述居功至偉。他還說,印順導師是他一生學佛的指路明燈,他的所有成績與印順導師的指導是離不開的。他強調,「我們中國的現代佛教,由於有了印順長老,已從傳統走向現代,已從寺院推展到社會。」聖嚴長老認為他的佛教思想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有莫大的關係。

  比較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對印順導師持嚴厲批判、甚至肆意淩辱的人,他們斷章起義引用聖嚴長老的話,說太虛大師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是不同的,就故意只引用這一句。而不言聖嚴長老對印順導師高度的推崇。大家可以看一下,聖嚴長老的著作當中提到印順導師的有三百多處,可以說是高度推崇。但是這些話他們都不引,只引剛才那句話,拿這個來說太虛大師是對的,印順導師是錯的,引導我們產生這樣的錯覺。

  但是通過剛才的講解,大家應該已經明白,對於「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思想來說,離開太虛大師就沒有這個偉大的構想,離開印順導師就沒有嚴密的教理論證,師生兩人在這點上是分不開的。應該說印順導師是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印順導師的歷史定位

  我們今天之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很多人對當今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有不滿,這些不滿裡頭有沒有合理的成分呢?有,比如他們批評佛教出現世俗化的一些傾向,這個在兩岸佛教當中的確存在。有些道場把「人間佛教」當做一塊遮羞布,實際上行的是世俗化的佛教。但是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之後,我們怎樣來分析原因呢?當代中國大陸佛教世俗化的現象,它的問題是我們堅持「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所導致的嗎?還是背離「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思想才產生的呢?

  至少在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理論裡就可以看到,它是強調大乘菩薩行,是一定要具備信願、慈悲、智慧三者,特別是具備空性的智慧、利他的大悲行才可以的。不是標榜「人間佛教」,就是「人間佛教」。有時候「人間佛教」會成為一塊遮羞布,但是你不能把遮羞布的問題,就當做是「人間佛教」理論的問題。

  記得在2005年的時候,我跟一位臺灣的大德憂心忡忡地討論這個問題:很多打著「人間佛教」旗號的道場,他們做的是世俗化的事業。我覺得「人間佛教」應該廓清,正本清源一下,免得被人利用。但是,這位高僧大德非常睿智,也非常尖銳地指出來,他說:「你擔心『人間佛教』成為一塊遮羞布,那麼佛教不是一塊更巨大的遮羞布嗎?」這使我猛醒。我覺得這就像太虛大師那個時代所批評的一樣,傳統佛教的沒落致使其中藏汙納垢,「人間佛教」就是要對治這個問題,就是要正本清源。

  我們再來看學術界對「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及其對印順導師思想的評價。我的老師方立天先生,他的評價代表了學術界一致的看法,認為印順導師是繼太虛大師之後,居第一位的理論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印順導師有兩大貢獻,對於印度佛學的深入系統研究,以及對於中國佛教思想的豐富和發展。這是印順導師的歷史貢獻。

  學術界的評價,大家作為信眾可能不太關心。那麼中國佛教界主流的、官方的觀點是什麼呢?學誠法師在大約2002、2003年間在閩南佛學院學僧論文集的序裡頭,在2009年印順導師著作在大陸出版的座談會上,以及2011年印順導師舍利回歸大陸的紀念法會上,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肯定印順導師的偉大貢獻。他說,「印順導師最大的貢獻在於,他系統地論證了『人間佛教』歷史的和經典的根據,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存在的『死化』、『鬼化』、『梵化』乃至『巫化』的現象,極大地完善了『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太虛大師三大革命中的教理革命。可以說,他是中國人間佛教思想之集大成者。」這個評價非常高,代表了中國佛教協會對印順導師的認知的蓋棺論定。

  我們再去翻翻90年代印順導師回大陸的時候,大陸佛教界是怎樣來看待這位大德的?他回到閩南佛學院,當時一代大德妙湛法師是以最高的禮儀來迎接印順導師。當時因為兩岸懸隔,當代中國第一比丘尼隆蓮老法師誤以為印順導師過世了,她專門寫了兩個偈子來紀念印順導師,讚歎他對於佛教的偉大貢獻。在武昌佛學院學習過的昌明老法師,原來是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的成員,他們當年寫文章,回憶太虛大師的時候,都強調印順導師對太虛大師思想的推廣、發展和完善功不可沒。

  當時中國佛教協會的領導人趙樸初居士,我們尊敬的樸老,見到印順導師都是頂禮,非常的恭敬。當年中國佛教協會的機關刊物上,相關報導寫的都是「印順大師」如何如何。這是老一輩的長老大德們和現在僧團的領袖,我們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代表主流的佛教界對於這樣一代大德的認知。

  我們舉這些例子,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明白,現在雖然有種種的噪音出現,但是它們不代表佛教界、學術界主流的觀點。法義可以繼續討論,但是不允許有故意歪曲、誹謗、栽贓的行為。我們看到很多對於「人生佛教」批評的文章當中,這些毛病是屢見不鮮,特別是對印順導師的批評當中。所以,我們今天就特意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問題。

總結:人間佛教直入佛乘

  總結一下:「人生佛教」/「人間佛教」這個思想是太虛大師以偉大的氣魄提出來的。這個構想的確是契合佛陀本懷的,但是太虛大師沒有來得及完成,或者他的志向不在於對「人間佛教」的系統化的教理論證,他有很多「人間佛教」具體怎麼做的構想,他是一個行動家,在那裡規劃藍圖,但沒有做基礎性的教理論證工作。而印順導師就把這個基礎呈現出來了。

  因為我們大乘的行者,修行道路可以根據自己的根性有不同的抉擇:有的人是信增上的、偏重信仰的,就比較適合修淨土這樣的法門;有的是智增上的,比較適合深入經論自己來鑽研;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在於慈悲,而有一類大乘精神行者,他就是悲增上的。所以「人間佛教」就是強調要「以悲智為本」,特別要重視利他的慈悲,從這裡去開顯出人間佛教的成佛之道,就是由人間正行——具足信願、慈悲、智慧這三心的人間正行,趨向佛道。這個絕對不是人乘而已,不是世俗化,而是人間正道,是菩薩乘的康莊大道。今天我的講演當中反復要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觀點。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