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三皈五戒」

——離苦之根本

 

性廣法師講授  釋耀行整理

 

 

 

一、學佛的基礎

 

三皈五戒是學佛的基礎,我們覺得戒條少而簡單,大家應該都懂,可是裡面有一些觀念需要跟大家提醒。首先學佛是為了什麼?從終極目標來講是為了得到快樂,可許多人受戒的時候都會害怕。你怕什麼?從五戒來講,第一條戒:不得殺人。不受戒你能殺人嗎?你不能殺;不受戒你能偷竊嗎?你不能偷竊。所以如果以受五戒來講,就是不學佛不受戒,你也應當遵守人世間的基本倫常,道德規範。

我們為什麼要受戒?你說我怕受菩薩戒,因為裡面有很多條文,人家罵我們,我們生氣,人家來道歉了我們又不可以不原諒,有東西又不能不給人等等。關於菩薩戒昭慧法師演繹說明得非常好,有些事是基本義務你不得不做,但有些是超義務,做更好不做沒有人會要求你。為什麼沒有人要求的我們還要做呢?我簡單的歸納,希望用最直白的語言讓大家快速的瞭解。

三皈依,皈依了你就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你受了五戒,就能夠保障你所做的,不會為未來招受苦果。你守了五戒,你就不會被抓去關牢房。你受了菩薩戒,小人會越來越少,貴人會越來越多。貴人怎麼修?菩薩戒就在教我們。這樣會不會有點踴躍?所以一定要受戒。自從把舉辦戒會的消息宣佈之後,有些學員很踴躍說:跟著昭慧法師那麼多年,你們終於要傳戒了。

其實我們以前是這樣想的,佛教界有人做的事情我們就隨喜功德,不一定自己要做。到處有戒會,「三歸、五戒、菩薩戒」,有戒會你們就去受。但是有些學員真的是大家共同行菩薩道的法眷情誼,他們會說:「師父!跟你們那麼多年,就是希望親從你們處得到菩薩戒。」我說:「如果講大菩薩,昭慧法師絕對是一尊。」所以在她那麼忙的時間當中,我們殷勤的勸請,懇求她撥一點時間給我們,這個因緣也就成熟了。消息傳開後,有些人歡喜,有些人膽怯害怕,又愛又怕受傷害。我就勸他們,趕快受菩薩戒,最好受菩薩戒。為什麼?修你生命中的貴人。

 

二、如何離苦得樂?

 

我們先從一個主題開始,就是離苦得樂。你不要說來受戒好害怕,這個戒,叫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仔細分析起來,就知道戒是讓我們得快樂得解脫,讓我們得福報的,所以整個的主軸是離苦得樂。如何才能離苦得樂?

第一,皈依三寶。皈依三寶為什麼會離苦得樂?我要怎麼做才能夠離苦得樂?那你一定要請教高明的人,請教已經在離苦得樂這條路上得到成果的人。這裡提供兩份教材,一是〈三皈五戒文〉、〈慈悲觀文〉,第二個是《五戒修學述要》。三皈文裡面,「我皈依佛」,我為什麼要回轉?我為什麼要投向?我為什麼要依靠佛陀?因為佛陀指引我究竟解脫,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一般說求佛保佑,你如果沒有做好事,佛怎麼保佑你。

如果有甲、乙兩人,某甲偷了某乙的東西,然後通緝在案潛逃在外,某甲就去求佛保佑,希望我不要被抓到,如果你能保佑我的話,我偷了一千塊錢要不然分點給你。聽我這樣講你會覺得很搞笑,其實我們很多人做壞事然後跟佛祈求要保佑,不就是拉佛合夥做生意然後坐地分贓。你做了壞事,你竟然可以求佛保佑那佛陀能保佑你嗎?如果佛陀能夠保佑你的惡行、惡心成就,他會是聖者嗎?他是大公無私的嗎?所以你不要賄賂佛陀。佛陀是我們的老師,他告訴我們,想要得到幸福快樂圓滿的人生,你應當怎麼做。學了以後你就知道,你做了應該做的,就可以得到幸福快樂圓滿的生命。所以我們皈依佛,我們傾聽佛陀的教誨,佛陀是指引我們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的導師。

第二,我們為什麼皈依法?佛陀為什麼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所說的不但切實有效,而且正確無誤。佛陀體證了宇宙的真理,瞭解了因果的規律,親自證悟諸法實相,還提供操作的方法,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成果。我們皈依佛其實是皈依法。可是法在哪裡?法充斥在天地中,充斥在空氣中,你不會就看不懂,不知道,所以要有人指點迷津,然後指出這個訣竅在哪裡。所以法還是由佛來彰顯。

舉個例子,我們每天都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我就說這個太陽日升、日落,升跟落好像都是太陽在動。可是西方的天文學家、科學家就去觀察,觀察到後來發現,是我們在動太陽沒有動,可見日升、日落符合凡夫錯誤的日常經驗。這就像有人告訴我們地球繞著太陽轉,可每天站在那邊看太陽這樣,看月亮這樣,從不覺得是我在動,總覺得是它在動。所以,人類錯誤的感官知識,是需要被一再矯正提醒跟改過的,雖然它是常識,但常識是錯的。學佛也是這樣,我聽佛的話,佛陀告訴我這是錯的,你就要改變你的觀念,慢慢去修,所以皈依佛。法是什麼?它是通向慈悲與智慧的道路,人有了慈悲有了智慧一定會離苦得樂順向解脫,所以皈依法。

佛陀不在了,佛陀說的法被記錄下來,在每一個不同的時空中,法的精神是永遠不變的,只是對應於不同的環境,法的確要有不同的表達。這兩件事情是每一個時代的佛弟子都需要做的工作。第一,在浩瀚無窮文化積累的經典中找出法的真實精神;第二,在當下時空踐行適應現代生活環境操作的那些內容。

例如:我們接下來講到的五戒,其中有條不得偷盜戒,犯偷盜戒的標準是盜五錢。五錢是什麼概念?原來佛陀當時在制戒的時候,有佛弟子犯偷盜戒,如何判輕、判重?有佛弟子就回答說,我們這個國家的法律,五錢以上就是死罪,佛陀因此說偷盜五錢犯重。現在時空來到台灣,到底什麼是重罪?這個五錢的概念就需要在這個時空中,被我們再思維再理解,然後做出切實明確可遵循的一些內容,這是我們當代佛弟子的責任。

僧伽是什麼?為什麼要皈依僧?「僧」,謂清淨和合,住持正法。大家向佛陀學習修學正法。以專業來講,在座在家居士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工作,你們的工作是不是就是你們的專業。你們把一天當中最主要的時間、最重要的時間,乃至於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你們的工作專業上。所以當你想要學佛的時候,你應當去請教這個領域裡面的專業人士。「僧伽」,傳統說「住持正法」,如果用現在大家能瞭解的語言,就是這個領域裡面的專業人士。你就跟他請教,你用八個小時上班的時間,他用八個小時乃至十個小時,十二個小時或是十四個小時,專門把佛陀所說的,穿透時空永不改變的宇宙實相和真理,以及如何在每一個變換時空中,應當改變、應該修正、應該適應的那些法保存下。又能夠和當代對話,能夠引導人心之思潮。

再來,自己要修煉,不能光說不練。所以我常常跟一些在家眾,尤其出家眾學生說:我們不要空口說白話,空口說白話就像在開空頭支票。你不能說修行多好,然後你自己都不修。這不行,這樣欺騙社會是違背善良風俗。你體悟不深,經典的文字照搬照念,就像一個答錄機,講出來的語言都沒有辦法感動自己,如何勸得了別人。古老的經典你把它拿過來,你沒有投注力量,講出來的話就沒有力量。所以清淨和合的「僧伽」是可以皈依的,因為他是真實在實踐法、理解法、保證法、傳播法的專業人士,我們人生要離苦得樂,就是要皈依三寶。

 

三、為什麼要受五戒?

 

皈依了以後就能離苦得樂嗎?皈依只是開始,要有過程,不是結束。你到學校報名讀書,入學註冊以後就要開始學習。佛陀第一個就說五戒,持五戒不要害怕,世俗的法律跟佛法的戒律基本規則是一樣的。我們為什麼要修?因為我們要知道正確的觀念,知道哪些動作哪些行為真的不可做。孔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所以現在我們受五戒,一定要講為什麼要受五戒,乃至為什麼一定要受菩薩戒。

第一個,聽觀念,佛陀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世界中所有的東西都在動,然後有因必有果、有業必有報,所以我們在生命中感受到苦、感受到樂。那麼在因果的規律中,在造業與果報中,它有一個必然的關係,這一點請大家瞭解。你說這個我們不就瞭解了嗎。其實你們現在覺得稀鬆平常的觀念,有時候非佛教徒是不能理解的比較起來就會覺得我們真的很幸福,因為我們知道因果觀念。雖然有些人聽過因果觀念,可他是錯誤理解和錯誤詮釋。

例如:我們都說大家要相信因果,但有些人就說,因果又沒有看到,我為什麼要相信?要知道人類知識的獲得至少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親眼看到,看到這裡有一個鬧鐘我就說有,沒看到就說沒有。可是因果規律是法則,你要體會法則,它是從時間的推移比較中、觀察中得來的。因跟果是一個因推出一個果,這個果你再更深刻地去思維。觀察事物是角度問題,你可以從因來看,你也可以從果來看。你如果要看成因,那麼它跟未來有關係,如果你要把這個事情看成是果,它跟過去有關係。但是無論如何,所有的一切存在都在關係中。

第二條,法則,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你相不相信因果沒關係,因為有因必有果,好的感召好的,壞的感召壞的,當我想要得到好的時候我知道如何去做。你對於生命美好的願望如果是一個結果,你是不是可以去積累跟操作得到美好結果的這一些條件。所以想要讓人生圓滿幸福快樂,這個願望可以透過因果律而實現。如何避免惡?惡不就因惡而來,想要避免苦果,知道因果律、接受因果律,只要把不招感苦果的那些原因都做到,把感召苦果的原因都排除,不就能夠避免苦果了。世間很多觀念其實不儘然正確。例如:「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因果規律中沒有不測,不測代表你智慧不夠你測不到。人有旦夕禍福,學佛不就是要處於永恆快樂,你看極樂世界怎麼會有旦夕禍福。你說天生的我不能改變,在佛法的觀念中沒有什麼不可改變的,如果不可改變,我們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求福?

你說父母不能選。我常常講《佛陀傳》,佛陀來投胎的時候,他是不是來選父母,選一個福德、智慧、慈悲都跟他相配的。配偶、子女都能選,你把你的生命過到什麼都不能選,你就知道你很糟糕。所以,接受因果律、相信因果律、操作因果律,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好,就可以避免想避免的惡。你說因果律該不該接受。邪知、邪念告訴你沒有因果,一切都會很好,可世間的真相沒有這樣。佛陀說世間的人都在尋找快樂,而且都在追尋因果,只是透不透徹、圓不圓滿、量是廣大的還是狹小的而已。

沒有人能夠躲開因果,西方哲學也在找因果,找找找,找到第一因,這個觀念就錯了。再來,法律不是在做因果推斷嗎?醫學,現在的醫院,你一點點發燒到醫院,醫生絕對不敢直接給你開藥,他一定要給你驗血什麼的,然後根據檢查結果再給你投藥。這不就是找因果關係嗎?其實學佛離苦得樂,佛陀就是告訴我們因果法則,佛陀不需要你賄賂,需要你賄賂的也不是佛陀,佛陀只要你按照佛陀所教的做。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就是了解宇宙間的因果法則,而且修證圓滿。正如經典所言:「我已證、已知、已修、已得。」

 

四、持戒遠離惡趣

 

五戒也是要你快樂,不受五戒你也要受國家法律規範。我們為什麼選擇學佛?學佛不但是遵守法律規範,還要以正見理解、思維、持守戒律,乃至趨於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才到佛門中受戒。

「戒」,謂戒止、禁止。戒就是界限,你可以把戒想成界線,逾越了這一界就不在這一界了。你要當人,這就是一條界線,超過這條界線,恭喜你不用當人。超越有從上超越,也有向下墮落,超過我們叫著「増上成聖」。所以我們要保持一界,當人就要受五戒,不要常常和惡法相應,不要常常和惡人相應,不跟惡相應就是因果律。第二,善得善,惡得惡,善得福,惡得苦。第三,你的心常常往哪一個方向運作?從無形變有形,你的有形色身就是無形心念運作的成果,所以人為自己負完全的責任。你拜託別人比較難,要求自己很容易,兩個人吵架你叫她不發脾氣很難,那就和自己說不要發脾氣,你自己要求自己不發脾氣這事情就沒了。如果你都沒有辦法控制,那你為什麼要求別人,這樣兩人就會糾纏不休。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是保持在人道,就是消極的不可作為。殺人、偷盜的都往下走,所以當然應該受五戒。

再來,八關齋戒是做什麼?要為上去做準備。八關齋戒為什麼叫著「關」?關閉生死門。世間人做了壞事要抓去關,我們自己對自己比較好,所以八關齋戒一天就好。八關齋戒是把那些惡關起來,讓自己不往下面拽。傳統講受五戒有多少功德,受八關齋戒有多少功德。看到很多功德而要受,你沒有瞭解意義,你想要求功德,在操作的過程中會很辛苦,可是懂了原理以後做起來就很自然了。我們研究五戒的內容,你真實的瞭解它的意義就會主動持戒,而且持戒快樂,因為你知道持哪個戒就會在哪一界。

五戒,第一個「不殺生」。什麼叫殺生?佛陀說幾個條件:第一,對方是人;第二,「人想」,你知道對方是人;第三,你想要殺他;第四「興方便」,造作種種方法,拿刀、拿槍、下毒藥、用火燒;第五「前人命斷」,被你殺死了。這五個條件都具足你就犯了殺人戒。重點是研究背後的動機。為什麼不能殺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造成殺人的因緣出現?我們要這樣來研究這個問題,否則就變成研究殺人。

什麼是「具」?具幾個條件就成立?你想殺,種種辦法一直想一直想,前面都做到三項了,到第四個步驟了,技術不夠沒殺死,這樣不犯。但是,當你想殺人的時候,你整個的心念醞釀積累了一堆,佛法是非常重視心念運作的,所以雖然你沒有成功,可是你已經累積許多心念的惡業。因此有上、中、下品,中品不悔是殺人不死,殺天龍、鬼、神等等命斷,下品可悔,斷畜生、蚊子、螞蟻命等等。學戒如果觀念不對會出大問題。例如:師父我不敢受五戒,家裡還有蚊、蟲、蟑螂。我們要怎麼回答?殺那個不要緊,那個不算犯重戒。那你要殺什麼?殺人?如果你這麼想,五戒也好受,就是不要殺人。但是重點不能放在我殺什麼沒關係,因為那都是一個毀滅和互相抵抗的力量。「上品不可悔罪」,其中有一個「逆罪」,殺父母、阿羅漢、出佛身血,這都是逆罪,非常非常重的。父母從小把你帶大,如此疼愛你,你殺了他們,這樣的人心智是非常兇暴殘忍的。那你說殺普通人,不行,你殺的是你的同類,你跟貓、狗不同類,所以你不知道它的反應。可是你跟你的同類,他殺你你痛苦,你殺他他怎麼可能不知道痛苦。所以失心發狂的精神疾病不判他犯重戒,不是他沒有罪,而是他的心已經亂到無法自主。五戒就是研究,具足哪些條件就算犯了哪些戒。

「上品不可悔罪」,什麼是上品?什麼是犯根本?可以懺悔的是哪些?哪些不算?例如:你看到「無殺心誤致死」,公車司機開車撞了人,建高樓磚頭從高處掉落砸死人,這些就不犯根本,但是「世間果報不失」。世間的處罰還是有的,過失就有過失的罪,惡意就有惡意的罪。還有「狂亂壞心」,他已經失去對正常事物的感知能力,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在這一界了,所作所為與這一界無關,但這是很大的過失。傳統的講戒提供這幾個面向讓我們去瞭解,可是你不知道戒律的精神,持起來就會感覺蠻難的。

怎麼個難法?以殺人來講,知道他是人,起了殺心,用種種方法殺死了。人是為了離苦得樂,我們就算有理由也不能做殺人的事情,經典中長壽王本生故事就是這樣,從因果來講,能夠體會因果道理,你就不用以仇報仇,以怨報怨,因果會去找他。放下和原諒從消極來講,保身免禍不墮因果,不和他糾纏更好地在後頭,升天、斷煩惱、得解脫、出三界。所以無論怎麼樣,一定要持戒,如果你不想原諒敵人,你怎能不善待自己和他糾纏不清。

(一)五戒

我們講三皈五戒,主軸是因果律,主要的目標是離苦得樂。因果律有很多細節,所以叫我們不可殺生,不可偷盜,不可邪淫,不可妄語,不可飲酒。

1. 不殺生

一個人處於什麼情況下會殺人,一般是仇人。我連仇人也不可以殺嗎?因果的規律告訴你不要,不要跟他糾纏不清。宇宙的因果規律,凡你所做的事情就是一個反作用力回來,物理上是這樣,心理也是這樣。你恨一個人恨到去殺他,你知道那個恨的力量有多強,如果你殺我我殺你,還有個結束的時候嗎?沒有,這就叫輪回。所以學佛人彼此間的怨結,乃至於很深的情愛糾纏,誰先停止誰先解脫。佛陀說不要訴苦,在因果規律中,凡所有苦都因為惡,懺悔你的惡,跟誰訴苦。碰到事情要反省自己。為什麼我們兩個人的緣分糾纏那麼多年?為什麼我要把你當心上人念著、想著,然後生生世世相見。持戒就不跟你糾纏了。

殺人可不可以懺悔?佛經言:「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在因果規律中,你跟他之間那個力量出去了你逃不掉。消災沒用,懺悔沒用,寫牌位沒用,通通都沒用。懺悔是我不要再這樣你要知道你做的那些行為,對什麼有用?對什麼沒用?從你跟對方的怨結來講,對方願不願意原諒你?你去罵了他,殺了他,傷害他,然後你到佛前一直懺悔、一直懺悔、一直懺悔。這樣有沒有用?對於你改革心性來講有用,對於你跟他的怨結來講,做了就做了,要不要原諒你是他。

犯了起懺悔心,只要願意當下改過,永遠有機會脫離這個漩渦,佛法給我們永恆的希望。例如:央掘魔羅,遇到一個不好的老師叫他殺人,殺了999個,那個殺業重到要下地獄。 他殺太多人最後要殺父母了,因為要湊足一千個人數,殺了媽媽不但是重罪,還是逆罪。可是他的因緣成熟了,佛陀就過去,佛陀在前面走,他看到佛陀就想殺他,佛陀以神足神通力跟他永遠保持一個距離,看得到、抓不到、殺不到。央掘魔羅就在後面追著跑,跑得快佛陀跟他保持等距,跑累了汗流浹背慢下來,佛陀還是在他前面。後來他急了就跟佛陀說:「你停下來,你停下來!」佛陀停下來回頭跟他說:「我已經停下來了,你還沒有停止。」央掘魔羅說:「你什麼意思?」佛陀說:「我已經停止了傷害眾生的心,你還沒有停止,還在傷害眾生。我的心充滿了慈悲、善意,我只想幫助眾生,你沒有。」央掘魔羅聽了當下善根成熟,內心非常感動,隨後跟佛陀請法。佛陀說:「善來比丘!」央掘魔羅成為出家人,為什麼跟他講「善來比丘」?因為過去生有佈施僧伽,歡喜把自己擁有的給眾生,見到善知識見到法的時候,快速具足一切修道的因緣,所以佛陀要我們常佈施。

接下來,大家都怕他,他出去托缽沒人給他飯吃,遠遠看到就用石頭丟他。他知道這是自己的惡業,所以他要忍受。在因果規律中,佛陀第一層保護了他,可是人民不原諒他,打他到頭破血流,連缽都破了,托不到食物。他想這是我自己的業,所以就每天忍耐。有一次出去托缽,碰到一個婦人難產,佛陀讓他去跟那個孕婦祝福。他說:「我又不是醫生,給人家討厭成這樣,我還祝福?」佛陀說:「我教你,你就去說『如實語,真實語』。」Mantraw,我們現在都把它翻譯成咒語,其實就是真實語。佛陀說:「你就跟孕婦祝福說:『自從在如來法王座下出家,我沒有講過謊話,今天我祝福你母子平安。』」央掘魔羅如佛所教,對孕婦言真實語,小孩生下來母子平安,大家很高興。央掘魔羅也因此成為孕婦、初生嬰兒的保護神。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殺人,一定是兩個糾纏不清,糾纏到很恐怖。「今世冤,前世不冤」,這是一個原則。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仔細想,就說你看到今生你很冤枉,如果你知道前生你的作為,一點都不冤枉。重點是你要看到過去生。人家對我們不好有幾個可能,在因果律中一定你過去對人家不好,這是鐵的定律,所以不要怨恨別人對你不好。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殺人?如果你能殺人而不殺人,不就有功德嗎。這個功德來自哪裡?脫離惡業的糾纏。所以一定要持戒,這是保護自己的。再來,就算人家真的那麼對不起你,你還可以在佛前發願說,無論被人怎樣不禮貌、不平等、不公道的對待,我也永遠不對他起惡念,永遠不報復。經典上說:「施予眾生無有恐怖。」

2. 不偷盜

不偷盜,不是你的東西你去拿,自己拿,叫別人幫你拿,用各種方法詐騙等等。

偷盜有六個條件:

「他物」,不是你的,是別人的「他物想」,知道是別人的。如果不知道拿了叫著誤用、誤拿;

「起盜心」,想拿來「興方便」,採用各種方法;「值五錢」,五錢是過去佛陀制戒時的法律,那時候盜五錢就判重,以現在來講,偷到多大的數目犯死刑?沒有。所以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不犯重。可是在因果規律中,所有拿來的東西,不是屬於自己的都要還回去,而且還有加上利息。所以你拿人家的做什麼?早晚要還的,因果可畏。「離本處」,這個東西在這裡,知道是別人的想要拿到它,用手去拿,物品離開它原來的位置。

接下來,什麼叫著「開緣」?認為別人是要給你的,以為是你自己的,「己物想」「親厚想」,家裡人,自己親人的,給它拿來用一下;「暫用想」,我拿了以後,用完不久就還回去;「無主想」,不知道這個是有人的,你就可以拿來用。反正不是你的,你拿了通通都要還,時空改變了以後連本帶利,這是基本原則。

3. 不邪淫

男女交合就叫著淫行。什麼是「不淨」?我們講一界跟一界,人道眾生中男女行淫是這一界的特色。你停留在這一界,你為什麼會在這一界?至少你有這樣的一個特色,所以儒家才會講「食色性也」。甚至還有人說,你們出家人、修道人很奇怪,不結婚,不過婚姻生活,太壓抑會心理變態。這你可以理解,因為這些人生命中的視野就只有這一界,他也沒有上一界。我們為什麼在欲界?就是過去我們的因緣是依欲望而來,依色、聲、香、味、觸,具體的顯現是財、色、名、食、睡,就是眼想要見好色,耳想要聽好聲,我們的心執著在欲望中。

所以,如果你不想離開這一界,至少你守這一條戒,夫妻正淫,其他不要。如果你除了夫妻正淫之外還劈腿,搞婚外情,還有很多個,那你就開始向動物界學習。人有動物的本能,把這個被動的本能拿掉以後人有覺性,動物性就往動物走,貓跟狗它們隨便交配,你不會跟它講你犯邪淫,因為對它們沒有這個概念。但是你如果犯了邪淫戒,就不保持在人界了,準備好了到動物界去,所以在家講不得邪淫。

我們要出這個界,從欲界到色界,八關齋戒還要讓我們生天,到了天就是梵行,清淨行,清淨行不需要這些。所以學佛是開了眼界,除了這一界還開天眼的眼界,開聖者的眼界,讓我們的眼睛跟思維層層上轉。所以在欲望熾盛的時候要告訴自己,那不過是我們的心在這一界內轉太久了的慣性,你覺得沒有它不行,但是如果你要越界,而且是上升的超越,那麼這一界的行為要停下來。

如果要當人,跟你好的夫妻情感等等就在人界,你要超越,而且超越是更好,就要修禪定。我常常跟大家講一定要修定,因為戒是不知道原理,不知道方法,內心欲望熾盛擾動,然後一直禁止、一直壓抑。那很可憐。可是你修禪定入定,知道上界哪一界,色界清淨色,還可以修到無色界。我們先講色界,到了色界,梵天都是清淨的,你不會有淫欲的雜思,只有無量的慈、悲、喜、舍,這叫「四梵住」。所以戒,把這個戒止,戒止是不墮這一界,你再透過禪修體會那種快樂,淫欲熾盛趕快入定,然後常常入定,常常入定。雖然你的身還在人界中,你還有一些欲望,但是你的心已經習慣於上界,你就慢慢會降低色欲、淫欲。

具體來講,「具四緣成犯」,男二處、女三處。男哪二處?大便道、小便道。女三處:大便道、小便道跟陰道。不可二處、不可三處行淫。「興染心」不是睡眠做夢,是淫欲亂心。「起方便」用種種方法交媾行淫。「輿境合」不是你的正常配偶,男女性器官結合,乃至入毛髮許。曾經有一對同志伴侶來學院,昭慧法師以佛門慈悲、智慧的心去看待她們的同志愛,其實同志跟同志也不雜交亂交,就是一對一,她們也可以守不邪淫戒,彼此堅貞、彼此承諾。

「犯戒輕重,非己妻入道」上品不可悔,不是自己的配偶。「非時」就是不應當行淫的時間。例如:八關齋戒日。還有「非處」,你到佛寺來夫妻禪修什麼的,就分開各自過清淨,夫妻再恩愛生死的時候也是自己走,沒有人陪你。那什麼叫著「下品可悔」?發心淫欲想要停止,但心念沒有力量的持戒是很痛苦的,不瞭解因果的持戒是很不甘願的。反之,瞭解因果你不會不甘願,心有力量持戒輕而易舉,開了智慧脫離因與果之間的鎖鏈。修道是在因果律中,那個因果是更超越的因果,行善得福為惡受苦,無善又無惡就不來也不去,它還是在因果規律中,但是那是超越的。什麼叫「開緣」?例如:被強暴,熟睡不自知,反正就是你的心沒有覺知,那就不能算是犯重。持不淫戒果報,生人、生天乃至佛果,人天敬重、染欲微劣堪修聖道,一層一層往上走。

4. 不妄語

「妄語」,跟事實違背的叫著妄語。什麼叫著「大妄語」?你沒有證果,你沒有修得果位,你說證得。未得四禪說得四禪,未悟道說悟道,乃至說天來、人來、魔來,什麼什麼各種人來,你有什麼感應的那個神跡都不可以講。妄語是犯根本。你為什麼會這樣說?看你的心理因素,要麼騙財,要麼騙色,要麼騙人家對你恭敬。不就是這些嗎?否則你幹嘛沒事亂說。有證境、有過人法而說尚且不可以,更何況沒有證而說。

除了騙財、騙色、騙人家對你恭敬,騙名聞利養之外,你會擾亂社會次序。為什麼在佛陀的戒律中聖者有也不得說?因為你有我沒有,沒有的人絕對沒有能力知道有的人有沒有,那他說有我到底是信還是不信。我如果信了,然後你告訴我說,因為我有證量、我有證境,所以我喜歡吃水蜜桃,你要拿水蜜桃供養我,然後你要拿錢來供養我。我到底要不要供養你?所以佛陀說,你有過人法都不可以說,更何況沒有過人法。這樣違背善良風俗,擾亂信仰市場。你看滿街都是活佛、上師、大師、通靈的什麼,你不知道的時候就循照因果律推理,這個叫著解悟,理解的知道。而證悟是你修證所得到之悟。

你理解因果律就是「今世冤、前世不冤」這樣就好了,又何必去問因果,今生那麼苦命你過去生一定做不好。沒有關係,現在是因也是果,你可以把它看成果,你可以把它看成因。現在不就是未來的因,你現在把善因做好,未來不就得福報,又何必問人。問人還會被騙,縱然對方是真實的,還要看解讀的能力。我們到醫院去照X光片,完全看不懂的人縱然看到了也解不到,醫生看到之後解讀不了還會去找老師,所以解讀也是一種能力。通靈的人如果騙人你就麻煩了,縱然不騙人也要看解讀能力高不高。

佛經記載,有人來僧團中請求出家,那些阿羅漢好心的幫他看,說他五百世沒善根修得很辛苦,就不想接納他了。他在外面流連徘徊很難過,佛陀進來他說求出家,後來沒多久就證阿羅漢果。大家就請問佛陀。佛陀說:「你們只看到五百世,我看到五百世的過去,他在山裡因為危難念了一聲『南無佛』,那個善根到今天成熟所以度他。」你還要不要去給人家看因果?不要。首先對方是不是騙你你不知道;第二,縱然他看到了影像,他不騙你可是解讀能力有差,你還是被他拉得團團轉。所以因果什麼時候看?自己看。禪修就是修自己看

(二)正知因果持戒清净

學佛要有智慧,人家罵你,你用因果來亂推,因為他前生罵我,所以我今生要罵他。錯,如果你是人,過去的冤結難道你不解,你要覺悟,所以怎樣都不可以罵人。別人罵你,別人殺你,別人欠你錢,因果亂推就說:沒關係是我欠他的還他。錯。我叫你心裡不要怨恨,他欠你錢你又不跟他追討,如果是今生才開始欠錢,你為什麼不跟他拿,養成他食髓知味,所以儘量跟他討錢。再來,別人殺你你要不要給他殺?你當然要跑,我學佛他沒學佛,我縱然過去殺他,他只要沒殺我,我可以繼續變好,他殺我他來生要還我,我不能讓他殺。他罵你,要不要坐在那裡讓他罵?不要。你讓他罵,不就是來生他要還你,你幹嘛要跟他糾纏在一起,惡習不可以被增長。所以今生碰到別人對你惡,你心裡不生怨恨制止他,否則他越來越惡。

我們學佛,不知因果的戒持得不甘願,沒有定力的戒持得痛苦而沒有力量。所以因果我們在不知道的時候用理來推,別人對我們不好一定我們過去不好,但讓他罵嗎?不行,制止他的惡。第一,不相應;第二,教導他;第三,修禪定。心持得有力量,再來修慧觀,看到三世因果。今生覺得冤枉嗎?知道前生就不冤了。所以持五戒不墮落,八關齋戒開始準備升天,修禪定心平安了,修觀慧第一個知道因果了,離動物道,接下來常在人天勝處,不但是做人而已,還可以做有錢人,富貴中人,健康長壽人。然後開始準備幫助眾生出三界,菩薩戒裡面一條一條都是幫助眾生的,開始為自己在成道之前,努力生產製造貴人。因為你一直都幫助人家,所以人家一定會過來幫助你,你過去的惡業縱然現前,但是有很多貴人一直來幫助,一直來幫助。

所以,你能不受五戒嗎?一定要受。能不受菩薩戒嗎?一定要受。然後我們禪修,這樣一直修上去。祝福大家!持佛清淨戒,離苦得樂。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