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花蓮慈善寺佛七側記

陳俊銘

102.3.3

‧性廣法師奉達瑩長老尼慈諭主持佛七暨八關齋戒,於本日上午抵達花蓮市慈善寺。晚上正式入堂,首日一百六十位僧俗二眾參與盛會,大殿為之滿座。

灑淨後,性廣法師入堂開示,讚歎敬佩達瑩長老尼領眾有方,期勉大眾珍惜善因緣,隨後說明佛七期間注意事項,並從淨土外相、教理、人心等多重角度,簡要為大家說明《阿彌陀經》大意。最後鼓勵道:「日日好過與否,全在自己一念之間。好壞皆是因緣自作,只要把握時間勤修三學、滅三毒,則能日日是好日。若能如此心行合一地用功,必定心想事成,當生必可成就。」

對於性廣法師絕妙的精彩開示,大眾莫不翹足引領,歡喜雀躍。

102.3.4

‧本日下午開示,性廣法師顧及有些學員白天要工作、只能晚上來,因此續說上午之隨機說法。上午達瑩長老尼談起要成就一場殊勝法會,其工作之繁瑣,難以言喻,而勸勉弟子當勤精進。性廣法師說:

從慈善寺出家眾之莊嚴、在家眾之虔敬,即可看出達瑩長老尼是福慧俱全的長者,大眾當效法長老尼轉法輪、弘正法之精神,也同樣成為佛法之實踐者。共修是事相上的修行,而工作也是在修行,真正的道場是實在的做、實在的修,工作就是在實踐淨土。極樂世界的道場在人間,沒有人間的淨土,那有佛國的極樂,因此大眾在達瑩長老尼座下依教奉行、弘法利生,這正是淨土的預演。

‧晚上,大殿為之滿座,有一百四十位佛子受教聆聽。性廣法師開示聖者與凡夫之別,在於一顆無有掛礙的心,聖者心無罣礙,故能究竟涅槃;並舉佛陀食糜乳而成道、食毒菇而涅槃的故事,說明何謂心無罣礙、無分別執著,而凡夫被煩惱妄心所牽絆,又緊緊抓住煩惱妄心不放,是故不能成辦解脫。續說明《金剛經》所云「云何降服其心,云何安住其心」,來佐證念佛法門行解之鑰,並提及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來加強眾人之理解。

念佛當念到行住坐臥皆佛號,用這一句佛號來收攝煩惱妄心。不過這樣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念佛之功德,學佛之言行,行護念眾生之種種善行,將自己的善念發揮到極致。如此之念佛,能降煩惱妄心,增長善根,開啟智慧,你就是未來佛。

此番別出機杼的開示,令受教弟子如旱苗得雨,得大法喜。

102.3.5

‧午齋時過堂,性廣法師說明應有的威儀相與清淨心,過堂正是修行的好時機,雖然使用不鏽鋼餐具難免會碰出聲音,不過心有多清淨,齋堂就有多安靜。法師也告誡齋堂應注意的儀節,大眾受教,心懷慚愧。

下午開示,性廣法師講到佛陀如海似山般的偉大,念佛要念到心如大海般的器度,包容一切;似高山般的穩重,信心不移。法師又說:「佛法不是宿命論,是因果論,並取《阿含經》與《金剛經》為喻,萬法如夢幻泡影,所以無自性、是空,因為無自性空,所以一切都可以改變,因為可以改變,所以我們不宜執著過去種種,要努力改變一切不好的習性,化煩惱為菩提。學佛人信因果,不信宿命,因此學佛人的前途充滿光明。」最後,性廣法師結語:「念佛人應以一句佛號念到底,斷除三毒,清淨的身語意才能感應極樂莊嚴。」

經過前幾堂的開示熱身,晚上正式進入講經主題:《阿彌陀經》。雖然是消文釋意地講解,但是性廣法師善於取材經典故事或生活情事,旁徵博引而談笑風生,連老菩薩都聽得百般稱快,大殿裡笑聲連連。性廣法師說:「想修好善根福德因緣,就要先學好做人,從最簡單的做起,說好話、做好事,多看別人的好、認自己的錯、常懷感恩。」開示結束前,再次嘉勉大眾:「遇到逆因緣就要轉正念,感恩逆因緣給我機會修福德。」

102.3.6

‧午齋,廣師父補充過堂儀節,要求先用完餐者,切莫四處張望,可以閉目默念佛號,做到二六時中都溶入念佛意境之中。下午開示,性廣法師一上座,大殿就傳來手機鈴聲,引起小小躁動,法師當下機會教育:「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除了佛祖打給你的電話才接,否則請關手機,這也是在修福德。」隨後講解持名念佛、觀相念佛,並強調:「念佛人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就是修忍辱。念佛不但嘴巴念出來,更要做出來,也就是除了有相修行,還要實相修行。修忍辱等同修智慧光明,像日光遍照一切而照破煩惱三毒,這就是感應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性廣法師也引用典故解說八苦,並幽默地問:「壽命如何求得?欲知詳情,下回分曉!」來段章回小說了。

晚上,欲求添壽延命的一百六十條生命,眼巴巴地期待性廣法師升座說法。法師分曉:「人活到中壯年,正是智慧正豐之時,若不能服務社會,行布施之道,那便是種浪費。所以,念佛人不可求速速往生,應求添壽,以弘法渡世。添壽的方法,即是修六波羅蜜、斷三毒等種種善行,如此當可同時增長色身壽命與法身壽命。」性廣法師的傾囊相授,令眾人銘感五內,達瑩長老尼說:「廣師父的腹中滿是法寶,大家要儘量挖寶!」

講到《阿彌陀經》,性廣法師說:「欲求淨土之果,先問娑婆之因。極樂世界乃是淨業行人共業所感而成就的,所以大眾要勤精進,累積往生淨土資糧,將善行修到極致,提昇自己的九品蓮位。」

102.3.7

‧上午花蓮發生5.6級地震,正值午齋,眾人平靜地唱誦臨齋儀,性廣法師隨機開示:「佛七莊嚴,連地牛都起身讚嘆!修行人事遇逆境,應往正向思考。過堂是修行人必修的功課,也就是修威儀相:龍含珠、鳳點頭、碗就口,修不貪與惜福。」

佛法說:四大平衡,身體就健康。下午性廣法師為大眾說明,念佛可以增進身體健康之理。

念佛會在身體內產生頻率震動,這是清淨能量的提升,而色身是過去所造業以成,五蘊身心是過往心念與業行之所感集,而身、心是互相感應的,身正則心正、心正則身正,念佛人心正身正,因此身體必然會健康。故《阿彌陀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性廣法師舉玄奘大師、鳩摩羅什、諸葛亮等典故演說八苦,說古道今、信手取材,別出心裁的講經風格,令老菩薩笑逐顏開,頻頻點頭回應。

晚上大堂開示,性廣法師見大眾身心越來越輕安,面相越來越莊嚴,表示讚嘆。引《華嚴經》:「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來曉諭修彌陀法門之要領──信、解、行、證並重。修淨土第一個道場,就是自身,首要就是先修口業,所有的善惡業都從口出,所以大眾念佛要念到心靜、平和、歡喜、放下;要發往生淨土的大願,要腳踏實地去做,因為淨土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是日有仰慕性廣法師之師嚴道尊的居士,遠自台北來慈善寺掛單、聽法。參與法會的信眾也逐日增加,龍天護法、僧信大眾熙熙融融。

102.3.8

‧下午,陽光普照,性廣法師陞座即解說:「日頭豔火無量光,修行人心頭之火、瞋恨之火如何消?在寺裏有約束力,離開寺院如何自律?」大眾正在思量,法師提醒大眾:「過堂的時候,達瑩長老尼親自為大家添飯加菜,一位慈悲的長者如此護念大眾,大眾該當更加用功來報三寶恩、師長恩。」進而又說:「孝順天下之父母如同自己的父母,善待天下之親眷如同自己的親眷」、「發心修行時,無論順逆境現前,都要如理作意,不貪不瞋。若順境現前,表示過去世你是修慈悲的人;若逆境現前,表示過去世你修完慈悲,現在得修智慧。」

晚上開示,性廣法師淺近詮釋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基礎修行方法。同時,對於白天上班不能全程參與者,性廣法師希望他們能盡量參加每天第一支香、第四支香,其他在工作崗位的時間,可以修「說好話、做好事、看別人的好、認自己的錯、感恩」等等善行,雖無佛號事相,卻以佛心佛行達致「無相念佛」。
性廣法師以日常經驗之事詮釋深奧佛法,感動滿場佛友,眾人或點頭稱是,或會心一笑,或暗自懺悔,在熱烈掌聲中結束今日的佛七開示。

102.3.9

‧幾天下來,每逢過堂時段,性廣法師總是殷殷提醒大眾:對於喜歡吃的食物是順緣,當不起貪心,要知足感恩;不喜歡吃的食物是逆緣,當歡喜受而不起瞋心;不論是順境、逆境,皆可讓我們產生智慧。

下午的大堂開示,性廣法師從極樂世界的環境、諸眾生與教育制度,演繹到娑婆世界的人倫因果關係,說明應該如何修念佛法門,並以解脫道和菩薩道之修持同異,勉勵大眾用功,爭取上品蓮位,花開見佛。

晚上為大眾傳授八關齋戒,二百戒子共燃一瓣心香。懺悔往昔所做,虔敬持守八戒,得清淨戒體,決心改過前非。性廣法師開示:

佛法重視現在與未來,過去已逝,修行人要懺悔,不要後悔,後悔過去會阻礙進步,應從現在展望未來。投生娑婆世界的因緣,有業力與願力,業力是被動的,身不由己,願力是主動的,擁有選擇能力。所以,念佛人當修種種善行,懺悔得安樂,心向三寶,養成好習性,逆境歡喜受、順境要感恩,如此必能修得人生的主動權。

102.3.10

‧參加佛七暨八關齋戒的人數逐日增加,至圓滿日已達到二百四十五人。性廣法師功成不居,讚嘆法會的圓滿,是因達瑩長老尼之悲心大願、常住師父們的辛苦、志工的奉獻以及信眾的虔誠,感召龍天善神臨空護法,讓慈善寺形成更強大的能量場,眾人道心如旭日升天。

中午十一時,寺方向水產業購得待宰殺的泥鰍兩千五百尾,由性廣法師主持放生儀規,後運到河濱放生,泥鰍歡游激起波光粼粼,眾人誦唸佛號送泥鰍回家。

下午,性廣法師陞座說法:「念佛人的修行目標在淨土,道場在人間、在自己的心,把自己的身心修得一片光明,在娑婆具足無量功德,則極樂世界的蓮品必高。蓮位有九品之別,下品修自己,中品學習教導眾生,上品帶領眾生修行。大眾應反求諸己,當下在人間即能創造淨土。」

晚上,廣師父做總結開示:

佛陀修禪定至非想非非想定,乃至六年苦行,都認為不究竟,最後終於體悟因緣法而成道。念佛人要學佛所覺悟的真理、實踐的方法,實際地修行以印證真理,理論和實際要一致。《阿彌陀經》內容看起來都是事相,但是念佛人要從事相去體會理則,瞭解淨土的莊嚴是如何修得的。九品蓮花就在那裡,要不要修全在自己,極樂世界之所以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因為那是超越快樂和痛苦的境界,是寂滅涅槃;「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就在你心裡。念佛人要轉念來修「現法樂」,遇逆因緣皆轉念、感恩。生時樂生;死而無畏。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未知真相,對自己所擁有的又放不下,因此應當培養正見,實際修行,則必能超脫生死、上品上生。

最後,廣師父提醒大眾:「修行不是只有在殿堂之中,佛七結束後,才是修行的開始。」

最後舉行大迴向,大眾叩謝師恩,跪請性廣法師再續法緣,期待明年佛七再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