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十二緣起中三世意義的解析

釋見岸

高雄法印講堂住持/佛教弘誓學院推廣部主任

一、前言

  十年前,南傳佛教的修行法門在台灣逐漸興盛,不僅是普遍學習禪法,更有許多的著作受重視與流傳,佛使比丘的《生活中的緣起》即是其一。此書中力陳「緣起沒有貫通三世」,而且認為「如果抱持著緣起是延續三世的觀念,就好像茶帝比丘一樣,將成為一個持有常見的人。1」其所主要提出的理由大約有:一、在緣起的語言中,沒有結生識,緣起中的「識支」指的是六識,結生識是後期論著中才提到,不是佛陀的意思。二、「行支」指的是身口意三業,並非「福行、非福行與不動行」。三、緣起無法在胎兒及嬰兒的身上成立。四、將緣起解釋為三世是承認有一個輪迴主體,是梵我見。並將以上諸說之始作俑者歸於覺音尊者的《清淨道論》,因為此論的解說,使緣起脫離了巴利經文的原義,讓普羅大眾誤解了緣起。此書出版之後,有心繫原始佛教者,即依此書的觀點,反對十二緣起的三世說,更有甚者,以此做為抨擊大乘非佛說的根據。

  然而佛陀對於緣起十二支的解說,真的只是認識論的範疇,沒有談到生命論的部份嗎?如果將十二因緣貫通三世來解說,就一定表示承認有一個輪迴的主體,而變成常見嗎?本文將以北傳阿含經為主,對十二因緣的教說再做一次整理。

二、生命論與認識論

〈一〉名色是指五蘊根身或六塵境

  十二因緣是單純的認識論,還是包含了生命論?其中主要的問題應該是:識支如何界定?是指前六識?還是內在更深層的、在六識之外的有取識?要談這個問題必須涉及名色的定義。

        世尊探究世間苦因,往前逆推至識,即因識而有生命,乃至種種的認識,如《雜阿含經》卷十二,二八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2

  本經中,佛陀是以人的老死苦為緣而作正思維,從整體生命的最大苦迫──生、老死中進入正觀,並非只是單緣某一事件,或某一煩惱心所而觸發如此的思維,所以可以說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經文說明了愛、取的煩惱染著,是苦迫產生之因緣,而愛、取是從六入緣外境而觸發的,此逆推思維至識為止。在這觀察的內容中,名色指的是什麼呢?

  水野弘元的《佛教教理研究》中,說到名色可以指「六塵境」,他所依據的經典是巴利《中部》148的《六六經》,從中列舉佛陀所說: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等,應與六根、六境、六識的內容相同3。與《六六經》相同的經文是北傳《中阿含經》86《說處經》,然而細讀此經,其主要內容是:佛陀要阿難為諸年少比丘說五盛陰、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更樂身、六覺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之後為說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並繼續說四念處、四正斷等。如此能令年少比丘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4

  若觀察經文所述說的次序與內容,似乎不一定要把名色當做六境解釋,也可以說名色就是第一個說的五盛陰。印順導師雖然也認為名色可以當做外境,不過他所依據的是《雜阿含經》的:「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5」用這段經文說明:「識與名色,是主觀客觀的對立,經過感覺機關六入的聯合,才能產生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6」問題是這段經文所說的「二緣生六觸入處」,與佛陀常說的「根、境、識和合觸」的三因緣不同。若是「識身」之身,是「積聚」之意,則單純指前六識,「外有名色」指六境,如何說明感覺機關的六入?若是「識身」有包含「根」與「識」二者,因此名色也可以說是外六塵了。

  再者,我們從《雜阿含經》卷十二中,可以看出佛陀所說的名色,其實有其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含:

  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7

  名色之義,明顯的是指五蘊身,不僅如此,六入也是名色的說明,如《長阿含經》卷十云:

  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答曰:無也。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8

  一般說緣六入有觸,此處說「觸由名色」,而且經文以假設語氣說:「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可見名色應該是指眾生所具有的六入,六入不過是五蘊的另一角度的解釋,都是說明五蘊身的組合。而觸與受是五蘊之一部份,所以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即是五取蘊的說明,屬於苦諦。愛、取二支,是煩惱之因緣,可以說是集諦。這七支緣起已經詳細說明此世流轉之因果。

  或許我們可以說:在《阿含經》中,名色雖有外境的意思,然而不如五蘊之意義明顯。所以「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主要是指眾生身心的相依相存,而不是單純的指了別外境的認識功能。生命論的意義即在其中呈現。

〈二〉識支是結生識或是前六識

  探討十二因緣是否有生命起源的意義時,識支的定義很重要。也就是說識支是不是等於名色中的識蘊?還是有其他的意義?以下以《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之《大因經》做一比較:

  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9

  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10

  第一段經文指出識支是前六識,也就是識蘊〈陰〉;《大因經》之內容是將識分作三種性質:一是入胎之識,二是住胎之識,三是出胎後之識。第一、二種重在識任持名色,第三種之識除了任持名色之外,做主要有認識外境之作用。

  佛使比丘之意見是:「將緣起解釋為三世輪迴的人〈就連《清淨道論》也如此解說〉,就得把識解釋為結生識〈patisandhi-vinnana〉,而導致後期的論著也把識解釋成結生識,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用六識來解釋三世輪迴。連解釋的人都相信有來生,所以就會把識解釋為結生識。11」這段話透露出一個邏輯:因為相信有來生、有三世輪迴者,才會將「識支」解釋成結生識,而解釋成結生識者,是不符合經典的意義。但是從《大因經》的經文看,佛使比丘的觀點是有問題的:一、「識不入母胎,無名色成此身」,此一意義不就是論師所說的「結生識」?名詞也許是覺音論師所創,但意義絕對經典中已有的。二、雖然佛陀說無我,但不表示沒有來生,生命會有輪迴一向是佛陀的教導。如《大因經》中說:

  阿難!於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念彼眾生如織機相鎖,如蘊蔓草,多有調亂,匆匆喧鬧,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阿難!是故知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12

  「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不就三世的意義嗎?而且「緣生有老死」,此「生」雖然可以解釋為煩惱或我執的產生,但是更有眾生生命出生的意義,絕非如《生活中的緣起》一書中說的:生是「指『我』概念的出生,只是一種感覺,而非從母胎出生。13」因為在《大因經》中清楚說到:

  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答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14

  依以上《大因經》的二段經文言,「入胎之識」與「眾生之生」有何關係呢?經文很長,以下將以簡單的表說明15
識←→名色→更樂(觸) →覺(受)→愛→受(取)→有→生→老死→純大苦陰聚
                                 ↓
                                 求
                                 ↓
                                 利→分→欲染→著→慳→家→守
→刀杖鬥爭等不善法→純大苦聚

  此關係表中的「→」符號表示前一法為後一法生起之緣,經文分成三個主題:先從「老死」開始說明其生起之緣,說到「愛」支時,轉而詳細分析有「愛」之後,所產生的種種煩惱,之後再回頭繼續說明「愛」支產生之緣是「覺」等,乃至「識」與「名色」互為因緣。此十種關係中的「識、名色」、「生、老死」,都是說明生命生起之因緣,雖未明言「過去世、未來世」,但是十(二)因緣法的三世解說的出現,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上述關於把名色定義為「六境」,水野弘元也認為原始經典中並沒有明確的經文,而一般的定義是《雜阿含經》卷十二中的「五蘊」,他推論:「或許是因為把識分成如前所述的入胎、在胎、出胎三種,所以對於與識相關連的名色,不得不加上前述這種一般的定義。16」意思是說為了說明《長阿含‧大緣方便經》中「識」的三類,所以《雜阿含經》才「不得不」加入「五蘊」的意義。但是就經典成立的過程而言,依印順導師之研究,第一次結集的成果是集成「相應修多羅」,即漢譯《雜阿含》、南傳的《相應部》,四部阿含的完成則是在第一次結集之後,第二次結集之前,那是部派還沒有分化的時代17。如果這樣的結論為學界所承認,則不論是銅鍱部所傳的《長部》,或法藏部所傳的《長阿含》,應該都是在《相應部》或《雜阿含》之後成立的,因此水野弘元的推論似乎過於勉強。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明確知道:在原始經典中名色支本就有五蘊之意,而識支也有入胎識之說,所謂生命論之十二緣起說是可以確定的18,並非如佛使比丘所說的在原始經典中找不到根據。

三、十二因緣可以貫通三世

  當識支是指結生識時,此識從何形成?為何入此胎不入彼胎?因為有這個問題的提出,進而推論出生死輪迴之因,如《雜阿含經》卷十,二六六經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比丘: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19

  五蘊身產生的因緣,是無明與貪愛。有人會說:經中所說的「長夜輪迴」,是指內心的煩惱反覆生滅,無明與貪愛指得是現在對於六境的無知與執取。這種說法只是說到一部份而已,如果識、名色、六入、觸之關係是重在認識論的話,或許可以如此解釋。但是從《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九三七經中,可以知道「長夜輪迴」明確指的是生生世世的輪迴,是生命的流轉,今詳細列出經文如下:

  諸比丘!於意云何,恒水洪流趣於大海,中間恒水為多?汝等本來長夜生死輪轉,破壞身體流血為多?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其身破壞流血甚多,多於恒水百千萬倍。佛告比丘:置此恒水,乃至四大海水為多?汝等長夜輪轉生死,其身破壞血流為多?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說義,我等長夜輪轉生死,其身破壞流血甚多,踰四大海水也。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長夜輪轉生死,所出身血甚多無數,過於恒水及四大海。所以者何?汝於長夜,曾生象中,或截耳、鼻、頭、尾、四足,其血無量。或受馬身、駝、驢、牛、犬諸禽獸類,斷截耳、鼻、頭、足四體,其血無量。汝等長夜或為賊盜,為人所害,斷截頭、足、耳、鼻,分離四體,其血無量。汝等長夜身壞命終,棄於塚間,膿壞流血,其數無量。或墮地獄、畜生、餓鬼,身壞命終,其流血出亦復無量。20

  經文中很清楚的說出眾生輪迴於六道中,因為受生為畜生及人,死時所流之之血多過於四大海水,故稱長夜輪迴,從此處已經可以看出佛陀對三世輪迴的見解。從生命論的觀點言,因為生命是從過去世到此生,由此生到來生,因此緣起網絡逆推到識支之後,不能不再進一步思維,得出「入胎之結生識是以過去之無明與行業為緣而形成」的結論。當眾生因為無明顛倒的障礙,對外境生起我見、我愛、我慢等煩惱,進而產生愛染與執取,便發起身、語、意行,行為之後留存一個潛在的力量,感召未來的存有果報體,這便是結生識之因緣。所以我們每日的所言所行,如果都是充滿愛取的執著,都與無明相應,不僅煩惱現前,生滅不已,也留下力量影響未來的受生。識、名色等是苦諦,無明與行則是集諦,如果能夠如實觀察此二集因,離貪愛、無明,便能達解脫之境,未來不再受生。

  雖然說結生識〈大眾部稱為根本識〉是延續生命的力量,但不表示它是永恆不變的。如上所述結生識之內涵是來自吾人每日的身語意行,行業是因緣生滅的,但是會留下未來存有果報的力量〈也可稱為業力〉,行為時時造作,所以業力也是時時在改變。也就是說結生識是不離無常、無我的法則,在不斷演變、相攝相拒中,任持生命,推動未來的受生。

  所以不能把結生識看作是靈魂或是真我,因為它是輪迴的主要因緣,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而且結生識是以無明與行為因緣。生命會流轉三世是不變的事實,吾人是否會產生常見,不是在於認不認定這個輪迴的事實,而是在於對生命輪迴的理解中,是否一直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自我的主體存在。如果能把握住無常、無我的原則,知道我們的業力是不斷地改變,也不是有一個固定形態或存在某一處,業力不過就是在許多生滅的業行當中,相對延續下來的力量,它可以由煩惱流轉而產生,也可以因為煩惱斷除而解脫。

  因此,荼帝比丘會受到佛的呵斥,不是因為他認為有一個延續生命的結生識,而是他把識當作生死根本21,而忽略了識是來自於無明與愛結〈行〉的因緣,無明與愛結才是生死根本22,我們不能誤會這段經文,認為佛陀未曾說結生識,或是未來沒有受生。

四、結語

  對於世間因果的觀察,佛陀教導可從現生苦之因緣,進而觀察三世苦之因果,若能如是知見十二緣起則是聖道,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八四六經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次經亦如是說,差別者,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聖弟子如實知見。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23

  十二因緣的學習,重點在於從中觀察、覺知苦迫之根源,不落常見,亦不生斷滅見,能在生活中如實知見「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真諦,在緣起法的智慧中,步步斷除煩惱,分分得到解脫。解脫是整個生命的圓成,對於生命當有深入且宏觀的態度,不能只將視野停留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知的能力,能知苦、修因,進一步逆轉生命的輪迴。所以在《俱舍論》卷九中,將緣起分成四類差別: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分位緣起、遠續緣起24。即是從每一個行為就具有十二支的生滅,到一生一世之間的十二支作用,以及長夜生死流轉的十二緣起,這樣的分類說明了在生命是輪迴不已的事實中,不論輪迴的時間長短,是一生或無數生,都是在因緣輾轉相依的過程中完成的。所以十二因緣的探討,從世尊在世,一直到部派佛教時期,在不違背佛陀根本教義──緣起的法則之下,一步一步地建立完善的解說,並非一人一時的創作。

2004.12.1修訂于無相精舍

[參考書目]
1.大正藏第1,2冊。
2.冠導本《俱舍論》。
3.演培法師《俱舍論頌講記》,台北:天華,民81年。
4.印順導師《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民81年。
5.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民81年。
6.昭慧法師《初期唯識思想》,台北:法界,民90年。
7.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文化,民89年。
8.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東初,民82年。
9.菩提比丘英編,尋法比丘中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民89年。

註釋

[1]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嘉義市:香光書鄉,民84),p.146。
[2] 大正2,p.82。
[3]《佛教教理研究》,pp.43~45。
[4] 大正1,p.562。
[5] 大正2,pp.83下~84上。
[6] 見《唯識學探源》p.21,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38。
[7] 大正2,p.85a。
[8] 《大緣方便經》,大正1,p.62。
[9] 《 雜阿含經》卷十二,298經,大正2,p.85。
[10] 《大因經》,大正1,p.579中。另外,《大緣方便經》也有相同之經文:「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大正1,p.62〉
[11] 《生活中的緣起》pp.77~78。
[12] 大正1,p.578下。
[13] 《生活中的緣起》p.88。
[14] 同上註。
[15] 詳細經文見《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大正1,pp..578中~580上。
[16] 《佛教教理研究》,p.46。
[17] 詳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一章。
[18] 在印順導師之著作中,將此十二因緣的經文解析為二種意義:一是認識論,二是生理學的分析。詳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238 ~ 239。另《唯識學探源》pp.15~21,亦有相同說明。
[19] 大正2,p.69。
[20] 大正2,p.240。
[21] 《中阿含經》卷54,201經,荼帝比丘認為世尊說:「今此識。往生不更異耶。」被佛陀糾正。佛陀再次強調:「我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詳見大正2,pp.766下~767。
[22] 《大因經》的後段經文,也一再反覆論析沒有一見為神(我)。〈大正1,p.580〉
[23] 大正2,p.216。
[24] 冠導本《俱舍論》〈一〉,p.402。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