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僧俗皆凡人——回應《人間佛教的僧俗倫理》一文

Spring           

         日前收到86期《弘誓雙月刊》,看到昭慧法師所發表的「人間佛教的僧俗倫理」這篇文章,心中頗有感觸,因為佛教界,不但男女不平等,有時僧俗也不平等,而這正是我不喜歡涉足道場,也不太和法師打交道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常說:「幸好我認識佛法在先,接觸佛教在後,否則我大概還在佛門外徘徊。」

        其實,談到僧俗之間的相處,相信大部分的在家弟子都不會反對「敬僧莫訶僧,亦莫衡量僧,隨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這樣的說法1,尤其在目前崇尚仰信的台灣社會裡,一般在家信眾無論是出自護法的熱誠,或是基於布施培福的信念,在日常互動形式的表現上,對出家法師總是充滿著恭敬、禮讓與服務之情,這在其他宗教中是很少見的。

        然而,在家弟子畢竟是血氣之軀,有時碰到不合情理的「僧事」,他們的情緒和思想也需要發洩的出口,如果只能概括承受、隱忍不發、背後議論,或索性一走了之,這樣對僧俗二眾成熟人格的養成是好事嗎?2雖然佛法強調「依法不依人」、「自依止、法依止、無餘依止」,但是法與人可以一分為二嗎?擴大觀之,如果出家僧眾與在家信眾之間的關係一直往疏離、扭曲的方向走去,甚至因此而演變到對佛法各唱各調、各自解讀的地步,這樣難道不會危及佛陀正法的繼承與延續,乃至整體佛教的健全發展嗎?

        這些問題說來真是既尖銳又敏感,也夠複雜,善觀者、學術研究者與博學多聞者,或許可以從佛教既有的傳統制度與教理下手,也可以從宗教傳統的發展與形成方式切入,更可以從社會、文化、乃至人性的層面進行思考,但無論探討的向度為何,最好是以人間佛陀的歷史蹤跡與最初流傳的經律聖典為基礎,以免各憑所見,偏執一方,甚至擴大解讀,導致悖離佛陀的本懷。至於對我這個在家的「佛法實踐者」而言,大概只能就經驗現象的觀察去處理一些涉及僧俗互動的問題,一方面是自省,另一方面則是喚起大家對相關議題的重視與深思。

        有一次到某地參加禪修營,抵達禪修中心的第一天傍晚,我就為了「僧俗是否平等」之事,讓一位來自台灣的青壯輩比丘尼踢到鐵板,因為她竟然對我說:「出家人的社會地位高於在家人…」,我聽了之後,簡直匪夷所思,便不客氣地回了她幾句,她或許沒有碰過這麼「兇」的在家人,也或許是自知理虧,此後都不太敢來招惹我。儘管如此,站在人性的立場,我還是覺得有些沉重和惋惜,因為她其實蠻善良、熱心的,只是被積非成是的階級成見和強烈的控制欲矇昏了頭。

        事後,有關僧俗互動的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因為當時參加共修的室友之一就是一位在泰國出家的Machi,她是一位來自東南亞的華人,年近六十,我雖然約略理解、也同情她的生命處境,卻無法認同她那種「不斷攀緣,不斷測試他人底限」的生存模式,但是礙於她是出家人,也不便多做反應,最後我只好把她定位成一個「在卑與亢之間辛苦掙扎的寂寞老太太」,因為唯有如此, 我才能跳脫道德批判,以平衡和慈悲的心情看待她。此外,我也曾自問:如果生活條件相同(例如,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物質環境清苦,在女性地位相對低落的年代中成長,半百出家後又困居在僧團社會的邊緣地位,以及經常得看人臉色度日等等),當置身於「修行路遙心色衰,資糧薄怯人情冷」的生命處境時,自己有能力發展出更好的生存模式嗎?我的答案是「不確定」,正因為自知不確定,所以瞋怒與疑惑之心也跟著止息了。

        不過,為了嘉惠後人,在禪修營結束前夕,我還是很認真地向禪修中心反應,建議他們以後儘量不要把出家人和在家人安排在同一個寮房,因為那樣對在家人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真希望他們有聽進去。後來,一位信根堅定、個性老實的禪修者也向我提到她個人的經驗,她說:當禪修進行到只剩二十天左右時,禪修中心重新安排寮房,她一聽到自己得搬去和法師同住,竟然擔心到連續兩支香都坐不下去,因為她怕萬一不小心得罪法師,會有不好的果報纏身。

        照理說,僧俗二眾同是佛弟子,也同是希望透過佛法來提升心靈品質、淨化生命境界的世間凡人,在修行的路上原本應該互相增上、和合共存才對,可是現在居然會因「宗教身分」與「職能分工」的差異3,以至於在日常的互動上呈現如此緊張與不安的狀態,認真想來,實在讓人覺得有些荒謬和悲哀?

        就我個人有限的觀察來看,我認為,僧俗之間的互動之所以變得棘手,除了歸咎於部分僧侶的錯誤心態與知見外,有時在家居士也得負一部分責任,例如:因為貪求功德(也可能是情感無依),所以對法師提供過多的服務與方便,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便把一些法師給寵壞了;因為急功近利,認為供養成就越高或名氣越大的法師,功德越大,所以會對處在不同地位或職務的法師們大小眼,無形中強化了四眾之間的階級意識與競爭壓力;因為被錯誤的宗教觀念所束縛,或是因為個性軟弱又缺乏承擔,所以即使面對不合情理的對待和要求,甚至吃了大悶虧,也不敢吭聲,唯恐不小心得罪法師,將來會有不好的果報。

        歸根究底,這一切都是源自於人性的自私,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夠永遠處於最安全、最舒適,乃至最有利的狀態。而自私的背後往往是一顆充滿怖畏的心,怕老怕病怕死,怕窮怕譏怕毀…,簡而言之,就是怕自己的身心受到損害,怕自己因此而受苦,甚至怕自己苦得沒完沒了。

        人之所以心懷怖畏,從表相看,有時是因為能力不足,碰到問題時,無法想像出「自保」以外的解決方案。所謂的能力,包括道德想像力和問題解決力,前者是指對自他生命處境的想像力;後者則是指對於兩難困境和一般人我利益衝突的解決力。有時是因為心理需求尚未發展到自尊的層次,還在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愛與歸屬需求的層次之間掙扎4。有時是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在教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福利等制度比較健全的社會裡,由於個人的匱乏性需求(Deficit needs;D-needs)容易得到滿足,人民對於生活中的不確定感比較不會心生恐懼,自然容易展現無私的行為。例如,同樣是收養小孩,歐美人士和華人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比較不會拒收心智障礙和肢體障礙的小孩,但是後者卻往往只願意收養健康可愛的小孩,之所以如此,除了涉及宗教與文化信念外,也跟社會支持系統的健全與否有關,不能完全歸咎於道德因素。事實上,所有我們認為的好道德、好品格也都必須種植在健康、平衡的組織環境裡,才比較容易生根、發芽、成長、茁壯。

        由深層觀之,人之所以會心懷怖畏,最根本的原因當然來自對生命實相的無知,以致無法超越。依佛法的角度來看,身心是無常生滅、隨緣轉化的現象,沒有固定的宿命,也沒有不變的身分,更沒有階級之分,個人的生命境界與輪迴趣向完全取決於業行,只要改變業行,遠離貪瞋癡,就能扭轉命運,投生到相應的境界中。同理,眾生在無始的生死輪迴中,難免會因造作惡業而遭逢貧病交迫、流離失所,或為人輕賤的困境,並且對此產生佈畏,從此世到他世,一直潛藏在心意識中,如果沒有加以對治、超越,遇境逢緣便容易因畏懼而生慳貪,吝於布施利他。然而,也正因為吝於布施利他,所以欠缺福德資糧,臨命終時無福可倚,只能隨業飄流,進而在生命流轉的過程中常常擔心受怕,唯恐匱乏。因此佛陀才會說:「怖畏無行施,常得不施怖,怖畏於饑渴,慳吝從怖生。此世及他世,常癡饑渴畏,死則不隨死,獨往無資糧。」5在此,布施不單只是指物質資源的分享(財施),還包括正義的伸張、情感的同理、身語的和悅(無畏施),以及觀念的啟迪、導正、散播(法施)。

        總而言之,無論是基於何種原因而自私,都是生理的、心理的、社會的與文化的因素相互激盪的結果,不能單純以道德的眼光視之,否則就會陷入攻擊與防衛的對立關係,反而使對方的態度更強化,僧俗之間的互動亦然。以我前面的經驗為例,倘若我一直執著於僧俗倫理的理想狀態(應然面)而沒有去考量處境性的個別差異(實然面),結果大概只會兩敗俱傷。

    因此,在面對日常的僧俗互動問題時,我認為比較健康而理想的解決方式應當是:不先去爭論對與錯、高與低、主與從,而是先回歸到世間層次,接受「僧俗皆凡人」這項事實,再論議彼此的差別處6,最後才談「雙方心靈所能淨化的極致為何?」7;也就是說,先從表相穿透到深層,從世間法延續到出世間法,循序探討人類本有的生存處境與生命特性,再詳究個別的差異性,並以此做為解決問題與提升生命品質的出發點,然後才慢慢進展到心靈的解脫層面。唯有如此,僧俗二眾在修行的道路上,才能恰如飛鳥凌空盤桓,視野漸開!

2007/05/05

註釋

註1:印順導師 《成佛之道》正聞出版社,2003年4月,第25~27頁

註2:在早期佛教,僧俗之間若有得罪、傷害情事發生,無論身分是僧是俗,犯錯者都必須向對方道歉,請求原諒。有關僧團的處理方式,詳細內容請參考:釋繼獻《初期佛教僧團倫理》。

註3:在《中阿含.善生經》提到僧俗之間的責任與義務如下:

「施主當以五事尊敬供養沙門梵志。云何為五?一者、不禁制門;二者、見來讚善;三者、敷設床待;四者、施設淨美豐饒飲食;五者、擁護如法。……沙門梵志亦以五事善念施主。云何為五?一者、教信、行信、念信;二者、教禁戒;三者、教博聞;四者、教布施;五者、教慧、行慧、立慧。」

註4: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人類有五大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包括水、食物、空氣等;安全需求是指免於恐懼、免於危險,以及免於被剝奪的需求;愛與歸屬需求是指結交朋友、與人交際、親密關係,以及團體歸屬等需求;自尊需求包括自信,以及受到他人認同與尊敬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級的需求,指的是個人對自我潛能的充分發揮。前四種層級屬於匱乏性質的需求,最後一種層級屬於自我成長性質的需求。此外,馬斯洛還認為,只有當低層次的需求完全滿足後,方可滿足高層次的需求,不過,由於個別差異的影響,每個人對於需求滿足的期待水準和優先序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是在前三種需求層次之間奮鬥掙扎,甚少超越。詳細內容請參考:李美華、吳凱琳譯《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商周出版,2007年4月2版;許晉福譯《人性探索家馬斯洛:心理學大師的淑世歷程》,麥格羅‧希爾出版,2000年11月

註5:《雜阿含經》大正本一二八八經

註6:在《中阿含‧何苦經》提到僧俗的苦樂差異如下:

「……在家者以不自在為苦,出家學道者以自在為苦……在家者若錢不增長、     金銀真珠琉璃水晶悉不增長、蓄牧穀米及奴婢使亦不增長,爾時在家憂愁苦戚;若出家學道者行隨其欲、行隨恚癡,爾時出家學道者憂苦戚。……在家以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不自在為樂……在家者錢增長、金銀真珠琉璃水晶皆得增長、蓄牧穀米及奴婢使亦得增長,爾時在家快樂歡喜……出家學道者行不隨其欲、行不隨恚癡,爾時出家學道快樂歡喜……」

註7:出家能証得初果乃至四果,在家能証初果乃至三果,但有部派主張在家亦能証四果──阿羅漢,亦有主張在家人若証阿羅漢,不是即日出家,便是入般涅槃(死)。請參考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導師佛學著作集》(光碟版),台北: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1999年1月15日第二版,第185~186頁。

 

延伸閱讀:

1.卓榮德指導、張碧華主編《在家學佛安樂行(上):入法流證聖果》,明和講堂,2007年2月。

2.卓榮德指導、張碧華主編《在家學佛安樂行(下):端正法人天道》,明和講堂,2007年2月。

3.阿姜查著、法園編譯群編譯《傾聽弦外之音》,法耘出版社,2005年5月。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