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釋果定、釋淨弘、釋修慧、林碧津、孫惠珠、翁雪晴、蔡環如

        第十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傳道法師七秩壽慶」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採訪小組專訪部份與會學者,有關新書或論文發表之延伸觀點,以及與會來賓對「印順學派」的觀察與參加感言,將內容整理分享予讀者。採訪小組擬定的訪問題目如下:


一、主題訪談:

1、在研討印順導師思想中,那一部份對您的影響最大?
2、您覺得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對台灣佛教發展影響最大的部份。
3、人間佛教理念的推動與落實,對台灣本土的實際影響為何?您有何期待?
4、人間佛教行者如何在菩薩道與解脫道上,自他兼利相濟並行?
5、就您的立場,如何落實「此時、此地、此人」的人間佛教的淨土理念?
6、請問,傳道法師落實人間佛教的諸多教化中,您對哪部份印象最深刻?
7、您認為,傳道法師源源不絕的弘化動力來自哪裡?


二、其他:

1、請問您為何想來參加這一次的研討會?
2、請問您這次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心得與感想。
3、對於這次的研討會,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者專訪

■邱敏捷教授(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問:您覺得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如何影響台灣佛教的發展? 

答:
        導師的「人間佛教」受到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啟發,將人間佛教思想做了徹底的釐清與闡述,而導師的後學願意去弘揚它,於是在台灣佛教界有了它的地位與影響。慈濟立了慈濟宗門,證嚴法師也是導師的弟子,這是歷史的事實,雖沒有很實際地弘揚導師的思想,但從人間佛教的精神──為佛教、為眾生來看,慈濟的菩薩道精神其實跟導師思想是有某種吻合的。可以說,人間佛教的特色與精神,提升了佛教在台灣的地位,而導師的思想發揮了不可抹滅的影響。


問:您在進行二十幾位導師弟子、門生的訪談中,有何感想?這本書未來研究的方向?

答:
        我發現,弘揚導師思想的道場,幾乎都跟弘誓學院與福嚴佛學院有淵源,這是可以追蹤調查的方向。例如慈善寺的法師們,除了早期在福嚴佛學院就讀過,後來幾乎都在弘誓學院;又如德山寺、明善寺老一輩的師父,都在福嚴佛學院學習過,故都有機會學習、弘揚導師的思想。這本《「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是記錄目前的現況,其實印順導師早期的學生也是我想要論述的重點,包括仁俊老法師、演培法師、妙欽長老、續明法師等。這些法師如何闡揚導師的思想,也是印順學派要加以建構、論述的。今天黃運喜教授提到,慧日講堂早期「普賢佛學會」的相關人等,其實是建構印順學派很好的資料,?得將其發展與演變作個記錄。

        其實,這書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像繼如法師有提到,曾在美國某道場聽到導師的思想。這些道場的弘揚情形如何,因遠在國外無法作調查。所以弘揚導師思想的道場,一定還有我不知道的、沒有訪談到的,也希望知道的人可以分享給大家。有些法師本來在傳統道場熏習,讀到導師的思想之後,對他們的佛教信仰,在法義上的體會,生命的轉折與影響都很大。例如傳道、寬謙、致中、悟殷法師等,他們都很清楚這麼表示。

        在訪談當中,我也有很大的受益,這些法師、居士大德、學者專家們,對導師的思想各有領受。譬如性廣、見岸法師,他們都認為在研讀導師著作時,對於「定的無分別」與「慧的無分別」這部分,要確實地去掌握它。這些都是我受益的地方。 

■侯坤宏教授(國史館纂修)

問: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就歷史背景與成因來看,有歷史的必然與偶然,您詮釋這個「必然」為歷史演進的一個總趨勢,由「物極必反」所致。請您談談,漢傳佛教「人生佛教」的出現,其「必然」趨勢的形成,具備了哪些條件?

答:
        這應從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演變來看。清末西方列強入侵,武力瓜分中國,也帶來西方文化。接受到新轉變的,是整個大中國及無數人民,佛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比例並不是特別大。不過,當時中國佛教非常沒落,吸鴉片、喝酒、娶妻、寺院內龍蛇雜處,這些現象對當時出家人或旁觀者而言,是正常的。後來,由於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以及一些佛教界人士與國外交流,尤其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在學術上跟進西方潮流,透過這些交流,慢慢讓一些中國僧人開始反省。同時也與當時的台灣佛教有關,太虛大師去日本之後,來到日本殖民地台灣的佛學院參訪,刺激他在武昌辦佛學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本土興起辛亥革命、武昌革命,繼而北閥所帶來一波波政治、文化、社會等劇烈的變動。佛教界的出家人或居士,如楊仁山在南京成立金陵刻經處,匯聚很多一流人士,面對佛教界衰微的種種問題,因應的做法油然而生。從文獻中可見,有的建議弘法、出版刊物,有的建議慈善救濟,甚至採用當時最新的流通方式──錄製唱片等。所以我認為,即便沒有太虛大師的改革,也有可能往這方向發展。只是「人生佛教」是一面明顯的旗幟,簡明扼要,好帶動、清楚地宣傳。

問:太虛大師是具有革命思想?還是僅倡導人生佛教?其思想之成因,是參考了當時日本佛教,還是純粹認為佛教有這樣的需要?

答:
        您提到太虛大師的革命,最近我剛完成一篇文章〈辛亥革命與佛教的關係〉,當時有很多僧人參與辛亥革命,如漢陽的歸元禪寺,寺院就是指揮所,兵器皆藏於寺內。僧人如鐵禪、蘇曼殊,皆與革命有關,太虛大師亦然。就我的理解是,透過革命運動,對太虛大師後來從事佛教的教理、教產、教制三大革命,與其革命精神的延續很有關係。當時太虛大師與國際多有接觸,甚至實地參訪,亦透過翻譯看到日本以學術角度談佛學,與傳統的解經註論大不相同。這些刺激,讓他慢慢掌握到國際佛教發展的脈絡。

問:提倡「人生佛教」,其比較明確的意涵是什麼? 

答:
        就是重視現世。以前多為亡者誦經,現在要重視活的人。另一個要點,就是要破除佛教的迷信,以及為了增加收入而強化迷信的低層部分。僧人應著重修持,用較多的道德成分帶領信眾及社會。

問:不少道場標舉「人間佛教」的旗號,根據創辦人的見解或理念而有不同發展,出現您所說的「多義性」;甚至為了接引廣大群眾,不免落於庸俗化,似乎大組織面臨的挑戰比小道場多。目前「人間佛教」的推動者,較為顯著的都是大團體。就您的觀察,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是否會與佛陀的精神愈離愈遠?

答:
        這要看領導階層,是否有對佛法核心的掌握。這個問題很重要。很多信徒是跟著教團、創辦人的理念在走,而創辦人也在考慮,要用什麼方式,以吸引更多的信眾或徒眾,來維持道場的運作。這牽涉到很複雜的層面,涉及金錢就很俗氣,但又不能缺少;是以,要如何維持純潔、神聖的那一面,是個兩難。無論如何,重點在於領導者的品格。佛教裏有轉輪聖王,具備高尚的品格,才有能力領眾。在世俗亦同,總統或是企業領導者,都需要有高潔品格和德行,方能領眾。作為標榜佛教修行的團體,這更是重要。身為佛教團體的領導不容易,一方面要兼顧世俗的運作,另一方面要維持應有的純度。因為你是佛陀的弟子啊,你是代表僧寶啊!對不對?! 

問:就您的看法,人間佛教發展的永續性,將面臨怎樣的危機?

答:
        這是一個很切身的問題,冀望出家法師、道場負責人,要好好重視這點。因為整個佛教的走向,不能靠學術界,學者是個人的,團體才有較大的力量。所以僧團有更大的責任,配合團體的力量、人脈,透過與學者的交流,集思廣益、共同思考。至於未來怎麼樣,其實是現在的問題。現在可以做到哪裏,就做到哪裏。現在還在進行的,雖有因緣變化,但可以掌握。過去的已過去,無法翻整。只要現在好好地做,未來也不會太差。 

■李瑞全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問:請您談談新儒學與天台圓教的關係。

答:牟宗三先生研究佛教,受到天台宗判教的影響,發展出他對「圓教」的觀念。天台智者大師的判教貢獻很大,其判教的目的,不在於排除異己宗派,而是要融攝佛教經典、回歸佛陀本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而牟宗三先生則是將領悟的「圓教」想法,推展到儒家、道家,甚至進一步涵蓋西方哲學與宗教。那麼,「圓教」的定準何在?牟宗三先生認為,智者大師的「圓教」判教有兩項重點:第一,是方法論的無諍,「圓」即是圓融、無所不包的意思;第二,是法的根源,也就是存有論的無諍,包含世間所有法的無諍。這兩個面向都很重要。

        至於如何達到「無諍」呢?牟宗三先生提出,哲學思考上從分解、超越分解、到非分解的論述。他認為,智者大師發揮了天台宗極具特色的理念:天台宗不是第一序的說法,第一序是藏、通、別之說,天台宗所要處理的是第二序的問題。第二序是反省、判斷、抉擇佛之本懷,第二序沒有第一序依分解而建立的表詮,而是玄妙非分解的顯示。

        牟宗三先生強調,天台宗以「即」永異諸說,例如「無明即法性」,一念無明法性心。「即」,是存有論上針對法的說明特殊之處,牟宗三先生認為,要達到圓教的境界,無論是哪個宗派,就必須體認這「詭譎相即」的關係(詭譎如無明與法性,看似對反卻相即)。我從牟宗三先生之學,一直以來從儒家哲學來探討圓教,這兩年更把重心放在如何將宋明理學圓教的義理闡釋出來,尤其針對牟宗三先生高舉的胡五峰之學。

問:有關您著力甚深的生命倫理學研究,是否能談談您觀察的角度?

答:
        生命倫理學原來是西方的學科,我一方面藉西方理論,另一方面從儒家思想探討生命倫理學。在這個領域,西方固有其傳統和歷史,而中國也還有很多沒有開發。但是中國哲學,例如儒家及道家,都對生命有一定且深刻的反省和體驗。我著重以儒家的角度來分解這項課題,寫了《儒家生命倫理學》,還有其他相關論文。而昭慧法師則從佛教理論來發展佛教倫理學,這是法師首創將佛教義理應用到現代議題,值得推崇,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研究。

■林安梧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問:江燦騰教授的新書中提到,中華漢傳佛教於1949年後的在地轉型至多元創新的現象,可否請您分享,您認為其所謂漢傳佛教的新氣象,在當今社會或未來,對於海峽對岸乃至世界佛教的影響,將會是什麼樣貌?

答:
        目前佛教的傳播既廣又多元,其中,漢傳佛教非常豐厚,源遠流長,有從翻譯的,到自己創作的。目前佛教經典中,可能是漢字記錄者最多,而且有關詮釋與發展,及宗派各方面亦最豐富。台灣佛教的可貴,如同江燦騰先生提及的,雙源匯流的過程中,做了許多歷史性的記錄、耙梳、詮釋工作;同時也指出,台灣近幾十年來的逆中心互動,亦即台灣影響了中國大陸。用句老話說,就是老水還潮。

        影響了中國大陸後,是否能進一步有更大的影響,這是一個挑戰。而台灣新一輩的佛教人才,能不能繼續有更大的力量?大陸佛教在經歷文化大革命後,幾乎被壓抑,我們只是將佛種傳過去,重新點燃,儒家文化亦如是。中國已非鐵幕,準備做泱泱大國,因此必須找到自己的文化傳統。佛教雖傳自印度,但中國佛教顯然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自然而然,在大陸經濟上揚之際,各方面都能得到支持,學術方面亦將愈做愈好。
        
        相對的,台灣佛教在這方面則顯然會受到限制,是否還能真正具有力量,端看下一代的人是否用心。其實最擔心的是,錯誤的認知透過政治的操作,致使台灣呈現自閉的傾向,讓下一代誤認為,兩岸在文化上沒有關聯。其實,文化不是他們的,是我們的,我們的華夏文化傳統──儒、道、佛,在台灣發展得最盛大,我們沒有理由否認。雖然佛教界還好,但政治卻影響了佛教學術界,整個佛學研究也跟著受影響。

        當台灣人放棄對華人世界具有更重要的使命,其實是自我矮化、邊緣化。台灣雖然在地緣上是邊緣,但本來可以是處於中心,而非邊緣。因為基本上,在華人社會裏,台灣的政治、社會、歷史、文化、思想、宗教的發展,其實是核心。要怎樣把握這核心,很重要!

問:目前台灣佛教的發展,除了帶到對岸,還有帶到整個世界,其可行性如何?

答:
        這是目前一直在做的事。台灣佛教早已通向中國及全世界,這點做得還不錯,但要讓它後繼有力,要本山(總部)留在台灣。台灣佛教已有大系統通向世界,目前本山也都在台灣,但未來或二十年後是否還如此?這要各方面,包括佛教界、佛學界種種因緣共同來努力,還有「修行者夠嗎?」、「佛教學問家夠嗎?」、「宣道者夠嗎?」、「真正進到生活實踐的實踐家夠嗎?」這幾個層面要具足。因為佛教在台灣現在這麼興盛,就是因為具足了這些層面。江山代有才人出,依我的觀察,佛教人才可能還好,要擔心的是經濟力的支持,若經濟力弱就不行了。

        台灣有非常多元的聲音,包含南傳及藏傳佛教也在台灣發展。在通向世界的過程中,是否會因政治因素,使得中華漢傳佛教受到限制?應該要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免除政治因素而受限。在台灣政治因素下,漢傳佛教的力量就比較大,成長比較快。

問:再延伸一點,台灣佛教界幾個大團體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人間淨土」,進入到其他異宗教、異文化領域時,被接受度或在當地開展的可能性如何?

答:
        目前可以清楚看到,接受度很高。台灣的宗教基本上與人間世界,是密切結合的。宗教在理論上,會有進一步的轉折及創造,佛教是其中之一,而在實踐上有新的發展,這是很可貴的,相信其他宗教也會跟進。像五十年前的台灣佛教,也是青燈伴古佛;產生變化,主要因素是人,幾位高僧大德的轉化。當然,也跟台灣經濟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但是,人才為最重要,中心之物首在人才,創造創新首在人才。今天佛教的發展,是令人可喜的現象。

問:現今台灣比丘尼眾的活躍度日增,地位及成就比往昔提升很多,如證嚴法師及昭慧法師。就您的觀點,印順導師思想之於台灣比丘尼各方面的開展上,有怎樣的啟發與提升?

答:
        印順導師的影響是全面的,台灣傑出比丘尼的發展與創造,我個人不認為與印順導師的思想,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它是一般性的關係。證嚴法師與昭慧法師,是一般想到台灣兩位最傑出的比丘尼,據我所知,她們對印順導師很尊敬,也讀很多他的作品;但思想上,我不認為從印順導師的思想,可看出證嚴法師的發展。它有密切的關聯性,但沒有必然性,之於昭慧法師亦然。也就是說,不能從印順導師的思想,推導出他們目前的種種社會實踐,不管是慈濟系統或弘誓學院下所發展出來的各個層面。

        我個人的觀點是,印順導師滿幸運的,他原先想的比較偏重印度佛學;而他所說的人間佛教與太虛大師說的人生佛教,並不是一樣的。太虛大師的思想較偏漢傳,但後來我們幾乎把他們兩者都連在一起。人生因緣難說,印順導師並沒有刻意讓證嚴法師與昭慧法師成為他的弟子,這都是偶然。他很有福報,有這樣傑出的弟子,而且這些傑出的弟子都是自己長出來的,不是導師親自教出來的。

■李念祖老師(小說創作家)

問:寫作《千手觀音》這本著作的因緣,及著書過程中最大的感受。

答:
        為什麼《千手經》會在我手中呢?我將回應改成回相,以小說方式呈現,使讀者接觸到《千手經》,進一步去研習而修行。法應該是普遍的法則,佛陀說所有的正法都是佛法,千手觀音的法相承襲佛陀慈悲的精神;而六度的第一課「布施」,也是最難的一課。菩薩的布施並不是捐錢、求功德,而是一種佛法修行的真正高度,所以我想將千手觀音「布施」的訊息傳給大家。

        年過五十,對人生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讓自己收心,在簡單、純粹的環境中生活,這是我在人生階段的調適。著書三年時間裡,我什麼事都不作,只有專心寫這本書。所以,很感謝太太擔起生活家計,讓我無後顧之憂。若我有任何殊榮、掌聲,也是因為我太太的支持力量而有的。本人很感謝昭慧法師,這裡人才濟濟,使我獲益良多,也更謹慎接下來要做的任務。我想繼而研究敦煌學或到韓國研究密教,要將《千手經》的內容,還原唐朝《千手經》的原貌,或許還需要三年的時間,請大家拭目以待。

■陳玉女教授(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問:請問您從事佛教兩性議題研究的動機,以及導師思想對您的啟發。

答:
        我在求學過程中,參加過一些佛教活動,因此產生疑惑和訝異,包括:為什麼要拜佛、禮佛,為什麼要早起、出坡、戒律的規定等等。在疑惑中,我開始尋求突破,最重要的轉捩點,是參加了白雲法師主持的禪七,另外就是閱讀了導師的著作,改變了我對佛教的看法。其中,導師對佛教史地的考證,突破了傳統上對佛教傳入中國及某些制式思想,更在研究方法上給我刺激。原來,流行於世間的佛教,是可以去懷疑、批判的。加上常常聽傳道法師針對一些議題的批判觀點,幫助我領略到,原先對佛教思想及其發展的認識,需要重新思考。這樣的思考,甚至影響我到日本求學。求學期間,我的研究多偏向歷史性,而非思想上的,之後投入明清社會經濟史的研究,讓我思考如何和想深入的佛教歷史,連結在一起。

        很多人研究佛學,是專注在思想上,好像只有這樣才是修行,而佛教歷史或社會議題的部分,似乎就與修行離得很遠了。不過我卻認為,佛法慧命的延續,必須有社會各種條件的聚合,甚至包括經濟因素,因此我把社會經濟領域拉進佛教歷史來討論,佛教社會史也就成為歷年來我所關懷的面向。

        我今天所提出有關兩性的議題,是我對佛教與社會的觀察:既然有這麼多的女信眾,她們的信仰與修行,為什麼很難在文獻中看到?這部分,我們可以從語錄、碑文去瞭解,而本文是針對語錄做的研究。很多人都認為,禪宗的理念是兩性平等的,在這樣的觀念薰陶下,我們會停留在傳統的框框中,忽略了長久以來,兩性不平等在佛教規制中一直是存在的,也讓佛教的開展受到了侷限。其實,縱使是十分開放的禪宗,它的教義仍然是固定化,所用的公案也是樣板式的、反覆操作的結果。無形中,我們被灌輸了制式的想法,對佛教的思考失去新的動力,我們不再去反思,哪些觀念是舊的沉痾,而沉痾一旦沒有去除,佛法慧命可能因此而逐漸萎縮。這個課題,需要更多人去關懷。

問:回應傳道法師在會議中所提到的女性自覺,您身在學術界,而學術界的生態是男女不甚平衡的,請問您如何以自己的角色發揮影響力,幫助女性提升自覺?

答:
        學術存在的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度。很多人認為,學術研究是躲在象牙塔裡;其實,學術研究有提供社會應用及思考的價值。我投入佛教社會史的研究,最主要的動機就是,希望能刺激、影響佛教、周遭人士,對相關社會課題進行省思。我沒有踏入出家、直接修行的路線,而是以這樣的方式,或許可以稱為廣義的弘法,作觀念上的糾正。例如,我曾經寫過,寺院不應該鼓勵信眾蓋寺院,因為它對環境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佛教界卻常以功德為理由,積極鼓勵信眾蓋寺院。但是,究竟什麼是「功德」?沒有人再去反思:「功德」是有形的,還是有它更深層的涵意?任何深入的探討,都必須多方面接觸,才能挖掘它正面的意義,提供社會一個省思的機會。我認為的自覺,正是透過類似課題的研究,幫助更多人也進行同樣的反思。

來賓迴響

■藍吉富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這次研討會是一次成功而且溫馨的研討會。不只是所有參與者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也是尊崇印公思想的同願同行者的聚會,並且也共同為弘揚人間佛教的健將──傳道法師祝壽。整體所展現的氣氛,不只有學術內涵,而且溫馨、感人。這次研討會,應該可以視為印公辭世之後,「印順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因為邱敏捷教授的大作《「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就在研討會上舉行新書發表會。這部著作是由國科會批准的研究成果,結集成書後,學術界對「印順學派」的印象、注意力及討論,相信會更為聚焦。

        在這次研討會中,我內心中感受深刻的幾件事,如下列:

1、傳道法師之受到大家的敬重,是「實至名歸」的。

2、昭慧法師所展現的恢宏氣度,性廣法師在融貫大小乘禪法方面的用心,也都令人印象甚深。

3、印公思想對很多教界、學界人士而言,是發自肺腑地心悅誠服。在台灣,很多人在推廣印公思想時,都是自動自發的。古人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印公辭世之後,教界、學界對「印順學」的自動宣揚,正凸顯了這句成語的另一層意義。

■林建德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次為傳道法師辦祝壽會,我的貢獻其實很小;當初只是單純地提到為法師慶祝,找一些學者或他的學生、朋友寫一些文章,如此而已。我此一想法,得到昭慧法師及藍吉富教授的首肯,於是我便幫忙找學者,也幫忙聯絡,最後大會手冊給我「執行長」的頭銜,說實話我是有點意外的。

        不過,我很願意為印順導師思想盡一份心力,就像昭慧法師所說的,具有薪火相傳或者接棒、輪流的意義。我想,只要我的能力、時間可以,資源也夠的話,我願意未來有機會來參與協辦,甚至主辦。當然,這需要客觀環境的配合,包括我服務的學校慈濟大學有意願,而且也獲得慈濟基金會的協助,如此因緣就較為具足。我覺得,如果慈濟能夠把印順導師的思想,作為未來發展的參考,成為一份資糧或資源來正視和善用,這對慈濟將會大有裨益。如邱敏捷教授所著《「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中,體方法師提到:如果慈濟真的照導師的思想來推廣,那力量不得了,佛教的機會也大了。我很認同這句話。事實上,我也常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想許多人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們期待因緣條件的具足與成熟。

        導師思想很大的特色是在於:觀念的釐清、方向的指引,以及信心的強化,其中也包括修行的教導;而這些都是所有接觸導師思想、喜歡導師思想者的共同感受。換言之,佛教修行何去何從,導師給了個藍圖,讓佛教的信仰者、修行者,以及任何想追隨佛陀教法的人,有一張脈絡清晰的路線圖。如昭慧法師所說,導師是提燈點路的人,對初學者──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有這樣深刻的感受。而如此方向的指引,是有重大意義的。

        此外,過去讀印老的書,大部份是在理論上的疏通、觀念上的改變,但在行為上一直難以落實到生活中。在我到慈濟之後,彷彿促成了導師思想與證嚴上人之間在我身上的連結。過去導師給我思想上的啟迪,可是我在行為上常常是依然故我;但到了慈濟,我發現慈濟人不見得懂很多佛理,可能也沒接觸導師思想,但是很多慈濟人,他們的宗教情操、宗教情懷,都有著動人的特質,而這是我們這些作佛學研究的人,所不及的。自己只能說「慚愧」而已,而這也讓我有自我反省的機會。

        因此,對我而言,從受到導師思想影響後,再到慈濟感染進一步的入世實踐,我的心不時受到震盪,覺得佛教徒的立身行事,應該就要像這樣。先前我都忽略這個部份,到慈濟後才正式給我一種警醒。而且也回頭來反觀印順導師,導師不只是讀書人,我覺得他那種修行的態度、風範,還有他的宗教感、宗教性也都很強;如果只把他當作佛教學者,可說只抓到導師的一面而已,事實上他的宗教心、道心,其實更為強烈。所以,我們不單只是在觀念上和理論上作探求,在具體的行為上也要能夠調整跟改變,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能縮短,如此才能抓到導師思想的精要。

        特別是在慈濟,像我要教佛學,這部份感受也很深。在慈濟要談理論、要說佛法,如果你做得太少,說服不了什麼人;若你講話要有影響力,你的行為表現反而更重要。因此我的一些朋友會疑惑,就我過去哲學系的背景、傾向與思惟方式,怎麼會在一個處處強調紀律、秩序,以及重視規範的團體中一直待下去?不可諱言,有些學者到慈濟來會很不適應的,因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慈濟有一套理想,而若以我過去的讀書人習氣,我也會不適應的。但慢慢的,我覺得這就是修行,修行不正是時時反觀自己,調伏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更柔軟,而更像一個佛教徒。雖然性格與習氣不是一天造就的,但只要保持自我提醒、覺知的習慣,慢慢就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我在慈濟的一種學習與收穫。

        事實上,我覺得導師也是一個「很慈濟」的人,慈濟就是他的一顆悲心、願力和關懷。包括這次祝壽的主角傳道法師,他也是把自己奉獻出去的人,令人覺得可敬、可佩!

■見岸法師(高雄法印講堂住持)

        親近傳道法師也有十年,有幾點印象十分深刻:

1、平易近人:長者不嫌晚輩不懂事而不教導,他對每個人都視為同參道友,完全沒有長者的架子。

2、觀機逗教:長老以過人的智慧,觀察我們的問題所在,用各種適宜的譬喻指導,耐心地開示。

3、平等心:長老力行僧俗平等、男女平等、老幼平等,具體而自然地在他言行生活中隨緣示現。長老依眾生的根性說法,親  和貼切、令人歡喜,這也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

4、入世而不媚俗,隨緣而不求緣,積極而不好大喜功。長老融入驚瀾社會、落實人間佛教,但不庸俗。努力公益,隨順因緣,完成人間菩薩行者應做的事。長老更歡喜讚嘆共願同行的人。

5、護念後學:長老十分熱心、經常提攜後學,給我們許多增上的機會。他這份懇切,栽培、護念後學的心,令我很感動。

        參加印順導師思想研習很多次,但這次有特別的意義──為傳道法師祝壽,我感到很殊勝,尤其是由比丘尼僧團所主辦。在這次祝壽研討會中,我們感受到昭慧法師對傳道法師這般謙虛、有學、德行具足的長老,所示意的尊敬。昭慧法師以實際行動,打破了有些人以為法師對教界比丘長老不恭敬的誤解。

        另外,這次研討會也有繼往開來的意義。傳道法師是一位努力實踐人間佛教的行者,我們能有機會在研討會中探討他的思想、行誼,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他讓我們有學習的典範可以依循,也能更落實印老思想在實際生活中。

■黃文樹教授(樹德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與道師父認識已二十年之久,我常到妙心寺聽師父在菩提樹下說法,對師父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草根性強,常用台語來說法,在使用上非常活潑精準;對於母語之美,拿捏得很好,常用俚語、寓言來譬喻佛法。現在這種人才很少了。道師父待人溫和,弘法對象不分貴賤,總是毫不保留應機說法。另一方面,道師父待人用心,每當有困境、心中有問題,無法解決,而去求法時,他似乎有神通似地看穿人心,一語道破,頓時迷惘全開。

        而道師父的勇於批判,也是令人讚賞的。當代文化、政治發生的事,他認為要提出來檢討批判的,也都直言不諱;包括在出家人身上看到不合宜的行為,他也嚴肅地提出。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他對於台灣本土文化投入相當多,例如較具歷史意義的台灣文物、雕刻、石刻、圖畫、原住民的木刻、針織等等……,一般道場較不注重這些,而他是有計畫地去收藏、展覽,甚至親自介紹解說。道師父身體雖然不好,他源源不絕的弘法動力,應是繼承印公精神,想辦法讓正法宏揚出來,信念之間已超越身體的疼痛。盡自己的力量,若只有五燭光的力量,就做五燭光的事,是他常教誨我們的話。

        這次學術會議辦得非常好,幾乎沒什麼好挑剔,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無論是事先的詢問、安排、連絡、交通、住宿、活動議程的安排、物質的提供都相當用心,已經是最棒了。

■顏尚文教授(中正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我就讀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時,參與「中道學社」活動,大約在1971年,曾經參訪在臨濟寺進修的傳道法師,也承蒙法師帶我去慧日講堂向印順導師請益,指點修學方向,從此開始我對《妙雲集》的研讀歷程。導師所著《以佛法研究佛法》一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史學觀點,對我往後的佛教史研究,有很大的啟發。我的碩士論文,即在此種佛教史學觀點下完成,後來出書《隋唐佛教宗派研究》。以及我的博士論文也受到導師《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這本書的影響,後來改寫為《梁武帝》出版。

        導師對於整個佛教史,在《印度之佛教》中分為五個時期,又判分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的開展,奠立整個佛教史的架構。總之,我的佛教史研究方法,受到導師影響非常大。

        導師思想是繼承太虛法師的人生佛教而來。其背景,可以溯源到唐代會昌法難以後佛教衰微,明末四大法師的佛教改革,清末民初受到歐風美雨強大的衝擊,面臨張之洞《勸學篇》「廟產興學」運動的影響,佛教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太虛法師配合整個時代現代性的要求,提出了人生佛教,讓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印順導師繼承太虛法師的理想,在他的著作裏也很強調,以現代的語言、以漢傳大藏經為基礎,重新以現代的觀念,深入佛教的根本精神,抉擇出「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這樣人間菩薩行的理念,也在戰後的台灣佛教展開,影響到弘誓學院、傳道法師的妙心寺、厚觀法師的福嚴精舍,還有邱敏捷、侯坤宏等學術研究,逐漸建構印順學派,對於整個佛教思想史或佛教向社會的教化中,可說是百年來或明末以來,一個很大的改革與深化。

        深究整個印度到中國佛教二千五百年間,可以說,人間佛教運動的開展,既掌握住佛教義理及正法實踐的精髓,也能在現實人間、現代化社會中推廣;「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掌握了第一諦的佛理真實,又能夠契機於現代資訊化的世界。像導師門下弟子致力於出版與網路的建構,讓導師的著作可以無遠弗屆地宣揚。

        佛教的弘揚,建立在戒、定、慧三增上學的不斷增長。昭慧法師《佛教倫理學》、《律學今詮》、《佛教後設倫理學》等著作,是推廣印順學派的戒律、佛教倫理學。戒律的精神在「尊重」,比如兩性彼此間的尊重,不殺生是尊重生命;佛弟子站在佛陀本懷,然後能夠適應整個社會環境,抓住戒律原則的精神,把戒律、倫理、兩性平等、生命關懷等完整的推廣開來。

        性廣法師《人間佛教禪法──印順導師禪學思想研究》,對於人間佛教禪法的闡釋,禪修時夢境、幻境、定境、慧境等的抉擇,對修禪定有很大的幫助。邱敏捷《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侯坤宏《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的研究》,可以說是整理導師慧學上的力作。

        印順學派的發展,已經從戒、定、慧三增上學的豐碩基礎上,奠定開來。更有傳道法師「法喜能治病、悲願可延年」,建立「人菩薩行」的典範,在佛教界開「環保運動」風氣,是我學佛以來的指導與修正者,也讓我從法師身上,見證到印順學派的理想與實踐精神。傳道法師經常提及「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在當下這個時空,自己的心靈、自己與他人之間心靈的淨化和關懷,這才是平等與清淨,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基本原則,應用在平常待人處事之上。

        所以,印順學派把倫理學、戒律、禪法、慧學,人間佛教的淨化與關懷等原則,在人與人之間應對、現實生活的抉擇與實踐當中推展開來。注意每一個時空點,把握現實人間彼此尊重,自由平等,慈悲喜捨,不斷向上的精神,我想這是印順學派向社會推廣的滿重要的原則。

        後學者要研究印順法師,《學佛三要》、《成佛之道》、《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是很基本的書,《妙雲集》可以隨分去看。印順導師在真常唯心、虛妄唯識、性空唯名三系,都有詳細解說。《印度之佛教》有五期的分別,可以按照這樣的判教脈絡讀下來。弘誓學院有開這些課程。所以,按照弘誓學院的規劃,繼續宏揚導師的思想,連續舉辦十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我企盼能永續下去,印順學派可以發展得很好。

        對於弘誓學院花心、花力、花錢,持續舉辦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本人非常讚嘆!慚愧自己俗務繁忙,身體也還在調養中,不能為導師與傳道法師寫文章,實在很抱歉!這麼多法師、學者、大眾參與研討會,尤其是推展人間佛教,關懷生命或是廢除八敬法,對兩性平等、人類最究極境界的追求,讓佛教能立基於現代的學術和社會之中,非常值得讚嘆!尤其第十屆研討會與傳道法師祝壽結合在一起,表示傳道法師的妙心寺,真正能把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面及教育面等做得很好,以及昭慧、性廣法師的弘誓學院,在學術、戒定慧三學等教育方面,以及實際的社會關懷面,都盡心盡力,真的很值得讚嘆!

■闞正宗教授(佛光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與傳道法師熟悉,是我在成大唸書的時候,曾經住在妙心寺兩年,在這之前都是由他的刊物來瞭解他。我自己是研究佛教史的,也喜歡作長期田野調查。我在住妙心寺期間,與國史館接洽,想為傳道法師出版口述歷史,約在2004年開始,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因深入的訪談過程,而對傳道法師人間佛教的理念,更加深刻理解。

        在傳道法師身上,我看到佛法是可以實踐的,不只是理論。傳道法師不光是在理念上契合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他也是一個行動派。在訪談中,他一直在談實踐的問題,讓我覺得受用。我也向他提出我的想法,認為人間佛教的此時、此地、此人,在全球化的架構上來看,是可以將它放大的,並非只侷限在台灣。如同慈濟的國際化,哪裡有災難就往哪裡去,不分國界。而傳道法師的想法,是先重視身邊的人、事、物,以此作為圓的中心點,再向外推展。基本上我也認同,但覺得在未來,此時、此地、此人的擴大,是必要的。

        我對傳道法師最感佩的地方,還是他實踐真理的精神。因為談理論的人太多,而實踐的人又很少。印順導師的思想提綱挈領,由實踐者去實行他的思想,而道法師的實踐背後,有一套完整的實踐理論。從內修到外弘整個實踐過程,他提出應該有的步驟,這個步驟非常平易近人、深入淺出,一般人都聽得懂,使人間佛教更為落實。

■葉瑞圻醫師(本院研究部學生、馬偕學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導師把佛法的真實與方便,釐清得很清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妙雲集》裡導師說到:正常道與方便道是佛陀的慈悲教化,切莫妄生取捨。正常道與方便道,兩者並非截然對立,全視眾生根機的適應,易行道也能讓眾生淨化提昇到正常道。記得閱讀《阿含經》時,也讀到佛陀勸導給孤獨長者,除了布施,還要修學四聖諦,讓生命導向淨化。

        瞭解導師思想的意涵,很重要!有時我們會誤解導師的話,認為導師推崇正常道,就一定只能從正覺常道下手。其實,是更要有方便善巧,懂得如何抉擇應用,而非完全捨棄易行道。同樣的,導師的淨土思想是佛法觀點的淨土,而不是像中國佛教淨土宗侷限在阿彌陀佛的淨土。導師在《淨業頌》也提到,佛法的重心在「淨」,要從戒定慧、六度來淨化自己、淨化眾生。總而言之,研讀導師的思想,需要深思,全面看待,再加以理解。

■德行法師(澎湖妙雲講堂)

        參加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已經第六年。剛開始,聽不大懂研討的內容;第二次以後,就覺得很有意思;漸漸地,也稍微聽得懂;現在則是,滿載法喜而歸。在研討會中,每每聽到學者們的研究發表,總能激發自己學習的動力及方向,對於各種不同的看法,不再茫然不知,視野也因此而漸漸寬廣。希望研討會能持續辦理,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在研討會中得到寶藏。其中讓我感動的是,有這麼一群人,願意為導師正法的流傳及發揚,不斷地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樣的悲心及精進的精神,是我所嚮往而莫能及的。能在這樣的場域中擔任志工,跟著一群菩薩前輩的足跡向前進,也是自己的福報。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也祈願自己能在因緣具足下,有再一次參與學習的機會。

■黃國清教授(南華大學宗教所助理教授)

        印順導師思想對我影響最大的部分,在於中觀、大乘,尤其是初期大乘。因為導師講的中觀,與一般學術界講的中觀不同,學術界較傾向於中論,比較像在談諸法實相的著作,而導師是要把大乘佛教的實踐精神與般若空的精神發揚出來,他非常注重《大智度論》這樣的論典,我在研究所及桃園地區也都有開這樣的課程。導師的特色就是在於,他對般若空觀並非僅是一種探討,而是與菩薩道實踐精神作一個緊密的結合。我個人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閱讀印順導師的書,一直沒停過;我在外面開的佛學課程,教本基本上都是導師的著作。因為我覺得,導師的著作有深度,應該要讓更多人來深入了解,而不只是膚淺表面的引導。

■法寰法師(美國法源寺,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生)

        對印順導師的思想,暨嚮往,也感恩。一直以來,我都想參加這個研討會,現在就讀研究所二年級,想藉這個機會聽聽一些訊息、蒐集可參考的資料。而的確,也得到了不少啟發,聽到不同的角度切入。收穫較大的,是性廣法師的發表內容,她的智慧及佛法見地,都是後學學習敬仰的對象。她提到:「修行也要注意世間人的眼光,不能只求自己做好,而不管別人怎麼想。」這點對我的啟發很大。這也是修行過程中,很多人常犯的錯誤。修行要有自己的原則,但也要知道世間法,知道世人對我們的看法,不能自認為很有修行,按照自己的方式,反而讓人譏嫌;自認沒錯,卻讓人對佛教觀感不好。性廣法師的論文或座談,對我的啟發都很多。這次研討會辦得很成功,住眾法師與志工居士都很發心來圓滿這個活動,讓整場會議如藍吉富老師說的,很溫馨!

■宏志居士(香港妙華佛學會)

        1984年的夏天,我皈依了佛教。翌年,參與統籌天壇大佛澆鑄工程及編撰大型畫冊《山西佛教彩塑》,差點出了家。因為要為《山西佛教彩塑》撰寫二十六篇文章,每天都要翻閱《大正藏》,漸漸發現,經藏所載的,與日常所見所聞的佛法、佛教,有很多的差別。從此,我變成問題少女,到處問為什麼,但都沒有令我信服的答案。

        經過七年,工程和畫冊完成後,我決定跳出來,做佛教的局外人,重新看佛教。於是我再次報讀大學,初選藝術系,希望研讀佛教藝術,後來轉到中文系,選修哲學中的佛學課。結果,在大學裡也無法令我對佛教的種種疑問釋懷。大學畢業後,自己開辦了製作公司,很忙,將疑問及學佛擱置了!直到2004年,香港慈濟分會的周玉蓮師姐突然送我一本《印順導師傳》,當時我恰好完成各項工作,無事中開始翻看,愈看愈心跳加速!原來,我一直以來的疑問,導師在出家之初也問過了。借用證嚴法師的一句話,我終於找到生命的導航師,我必須去找導師!

        剛好周玉蓮師姐來電告知導師百歲嵩壽,在台灣新竹舉行。我馬上放下手上所有工作,買機票直飛台灣,跟隨慧瑩法師拜見導師。無法形容箇中感受,眼淚無法控制地掉下來。導師發現了不停在哭的我,一臉慈祥地看著我,在旁的明聖法師對導師說:「這位是香港的居士。不論您收不收她當徒弟,她也要當您的徒弟,那您就成全她吧!」 就這樣,我就拜了百歲導師為師,法號宏志。我答應導師,會將他的七百萬言全閱。回港之後,就從《成佛之道》讀起。

        導師的言論,讓我最感動的有二:一是立論嚴謹,媲美學者。二是以現代語言全面撰寫佛法著作,令現代人可以在文言的三藏以外,綜觀整體佛法。個人認為,這都是導師「此時、此地、此人」、「為佛教、為眾生」精神的實踐!

        個人認為,香港佛教不穩、不廣、不深。不穩,是正確穩固的佛法基礎教育太不足;不廣,是綜觀整體佛法者太少;不深,是深入體解眾生苦者太少。這三不,令香港佛教難以有實力、悲智雙運地對治眾生苦,難以以佛法淨化世道人心、平衡商業文化,難以與世界佛教和宗教對話。香港佛教亦缺乏大的僧團,團結四眾內修外弘之力薄弱。
        然而,回顧2004年,我在佛教雜誌撰寫的導師介紹,及2005年香港首次舉辦一連三天的導師思想講座「人間佛教與現代社會」,均於三天內售罄和派罄門票,可見香港探求佛法者眾。唯願佛法能於香港進一步穩、廣、深地弘揚,發熱發光!

■麥紹彬居士(香港妙華佛學會)

        二十多年前,就讀於香港能仁佛學研究所時,老師牟宗三先生便曾提及對印順導師思想的推崇,惜當時未能深入學習。婚後,在妻子何美賢為慧瑩法師弟子的因緣下,1992年,於南投永光別苑得以禮拜導師。可惜當時年輕氣盛,未曾皈依導師座下,是學問傲氣誤了我,這也是讓我終生遺憾之處。1996年,送小兒子上學後,在佛光山書局看到導師的著作《平凡的一生》,哇!讓我非常感動,也真正了解導師的了不起。我開始大量閱讀導師的書籍,開啟了我心靈轉變的契機。

        2004年,第一次來台參加在中研院舉辦的導師研討會,吸收許多寶貴資料,回去花了時間做整理。在2005年,開始在能仁佛學院開設印順導師思想課程,也向慧瑩法師建議,每年這裡辦研討會,我們盡可能來參加。甚至有一年,我自己還單槍匹馬前來,一切只想為導師思想的延續,盡分微薄的心力。

        導師的思想,幫助我與兩個兒子在相處上,更能彼此接納與包容,學習到身為父親對兒子的放下,那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是導師的思想讓我做到了。為了能在能仁佛學院之外的學校推廣導師的思想,我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待有了碩士學位後,可以在更多的學校宣揚印順導師的思想,讓更多人受益。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