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少了「哀矜勿喜」之情

釋昭慧

  要說狩獵是特定族群的「傳統文化」,依然難窺人類社會演進之全豹。究實而言,何嘗有一族群,不曾經歷狩獵採集、茹毛飲血的歲月?然而「傳統文化」必須與時具進,力求趨近人道精神,這是族群內部良心人士責無旁貸的事。其他族群人士一旦置喙,容易被煽動起同讎敵愾的族群情緒,卒至焦點全盤模糊。

  任何一種殺戮,都會給有感知力的生命帶來痛苦與傷害。因此,要筆者說出「贊成狩獵」的話,殊為困難。我們只能同情理解:人們受限於環境因緣,容或須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求山的子民全面禁獵,就如要求海的子民全面禁漁一般,實屬奢求。職是之故,筆者不會跑到漁村去抗議漁民捕魚,也不會跑到市場去抗議肉販賣肉,自亦不會跑到山林部落去抗議原民狩獵。

  更何況,我們既不可能要求天下素食,則依市場供需法則,自必會有一群人從事與「殺生」相關的行業,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依佛法以觀,「不殺生」之規範,我們只能「中道而行」,亦即:在有限的因緣條件之下,盡己所能以護念生靈,而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禁制殺生」。

  然而殺戮行為在文明社會中,即使不得已而為之,總是對受戮生命抱持「哀矜而勿喜」的憐憫之心;由於殺戮易增暴戾不祥之氣,因此常被謹慎地放在隱晦的處所(如刑場或屠宰場)或蕭瑟的時節(如清晨或秋季)以進行之。動物保護法無法規定「不得宰殺動物」,卻明文規定「不得公開宰殺動物」,原因在此。

  「狩獵」這種殺戮行為,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往往因其被視作某些族群的「傳統文化」,而相形淡化了它血腥的一面,甚至成了炫耀雄性暴力的「賣點」,這就令人對受戮生命「哀矜勿喜」的感覺益形鈍化。此從媒體在刊載(公開射獵或宰殺野生動物的)血腥畫面之時,百無避忌,可見一斑。

  狩獵在台灣,從原民裹腹需求、祭祀需要的「傳統文化」,一轉而訴諸全民的旅遊娛樂、商業賣點,何以如此每下愈況?原因是,殺戮行為被美化了,人們的感官被血腥畫面刺激到麻木了,對受苦生命,也就少了那份「哀矜勿喜」之情!

九四、一、十九凌晨,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四年元月二十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釋昭慧專欄】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