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西方環境倫理思想評介

Rolston論大自然中的價值——一個整全生態系統的環境倫理觀點

釋性廣‧釋昭慧

壹、引言

  「維護自然環境」之所以在當代成為熱切討論的話題,應是人類有鑑於科技進步與工商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之後,亟欲尋求解決之道而有以致之。當代西方學界針對環境問題所做的種種倫理思考,以大地倫理、系統價值理論、深層生態學,及新興的女性主義生態哲學等,最具代表性。而因為深層生態學採取了東方文化的自然哲學觀點,所以較為佛教界之所熟知。

本文介紹的便是著名的環境倫理學者羅爾斯頓(Holmes Rolston III)的理論,他採取進化與創造觀點,從「非人類中心」立場,來肯定大自然有其自存、客觀的價值,以建立其自然生態的「系統價值」理論。

一、作者簡介

Holmes Rolston III(1932~)為國際著名的環境倫理學家,曾經研究過物理學、生物學、神學與科學哲學,擔任過牧師。自1975年發表〈存在著一種生態倫理嗎?〉的學術論文以來,其思想即引起廣泛之注意,現為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哲學系終身榮譽教授。羅氏出版過諸多環境倫理學專著,如:《科學與宗教:一個批評性的反應》(1983)、《哲學走向荒野》(1986)、《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1988)、《保護自然環境》(1994);其中《環境倫理學》一書尤為著稱。

二、本文參考版本

1. Holmes Rolston III, Environmental Ethics : Values in and Duties to the Natural Worl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以下引文將簡稱E.。

2. Holmes Rolston III, ‘Environmental Ethics : Values in and Duties to the Natural World’ (From:Edited by Earl R. Winkler and Ferrold R. Coombs, Applied Ethics : a Reader[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first published 1993] pp.271~292)。以下引文將簡稱ER.

3.王瑞香譯: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以下引文將簡稱T.。

4.楊通進譯: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以下引文將簡稱C.。

Rolston III所著《環境倫理學》一書共九章,第七至九章係將「環境價值理論」實際應用於公共政策、企業倫理等,屬於實用層面之探索,本文主要依據前揭第二項《應用倫理學文摘》所引,著眼於前六章,因為這一部分的陳述,才是作者環境價值理論最重要的章節。

三、論據與大意

核心概念:肯定「自然的價值」,從而導引出「人類(對自然)應盡義務」之結論。

章節大意:一至五章:環繞「義務」的基本概念,討論人類對高等動物、有機生命、瀕危物種、生態系統等應有的對待之道;第六章依於前五章的討論基礎,建立環境倫理學的理論——大自然的系統價值(價值在整體自然生態中)。第七至九章則將「環境價值理論」實際應用於公共政策、企業倫理等實用層面中。

本書不僅建構了環境倫理學的理論,也針對實踐部份,加以詳盡的說明,它以哲學的思辨方式闡述了自然的客觀價值,依此推論出人對大自然應負的義務,以及應有的態度;並進一步將其理論系統應用於政策抉擇、商業活動和個人生活領域中,並提出環境倫理與現實生活相互結合的具體途徑和實踐原則。較諸西方眾多環境倫理學的單篇議題和論述,本書涵蓋範圍的完整與討論議題的豐富,是無與倫比的。它帶引吾人全面了解並關懷環境倫理的諸多面向,是一部相當值得精讀的環境倫理學經典之作。

原著序文中,作者表示:吾人尚未擁有一套適合這個地球及其生物群落的倫理學,所以他在著作中,依次擴展倫理學關懷的範圍,進以探索自然界所擁有的價值。先於「導論」中,簡要說明自然界的價值以及人類應有的順從自然之道(第一章);其次,論述人類面對有感動物、生物體、物種、生態系等多重層次的大自然,應予尊重(第二~五章)。從以上的討論基礎,他重新審視生態系統的完整與多樣,創造與進化,以提出環境倫理學的理論——自然生態的「系統性價值」(第六章)。作者認為:環境倫理學與價值理論,必須被應用於我們的社會抉擇與公共政策(第七章),以及工商企業之上(第八章)。本書並以一個整全的世界觀作結,將人類定位為這個進化歷史中,多層次生態上,適意的居住者(第九章)。

貳、內容述介

一、導言

1.環境倫理的兩個基本理論:

(1)「人類中心」的環境倫理學:
屬於一種傳統道德(traditional moral)的擴張主義(expansionism)。——這是以人類為中心,而朝向完全道德認知方向擴張的倫理學。

(2)「非人類中心」的環境倫理學:
Rolston即屬之,這是一種以生態科學為基礎的環境倫理學觀點。

2. Rolston的觀點——非人類中心的環境倫理學:

  基於關照整體生態系統的觀點,提出:自然界本身,即擁有自有自存、客觀的「內在價值」。Rolston認為,自然界這客觀的內在價值,是「改變了傳統道德態度和信念的基本原理」。

(1)環境倫理學必需基於一個非人類的客觀觀點。
環境倫理學尋求一種與傳統倫理學脫離關聯的,超越人類文化基礎的倫理學;因為在以人類利益為前提的倫理中,「環境」是工具性、輔助性的。故吾人必須重新評估自然——包括野生的自然和與文化混合的自然——並藉此以區分責任。
只有當人類在談及環境時,不光只是想到如何利用環境,而會思及適當的尊重與義務,我們才能談論一種自成一體,而以自然為依歸的環境倫理學。(E. p.1)

(2)肯定「自然」所擁有的「價值」
人類也許是事物唯一的「衡量者」,但並不因為如此,人類就是事物唯一的「衡量標準」。再者,也不因為「價值感」是吾人所經驗的,故吾人所賦與事物的價值就只是主觀的。人類主觀的對事物採取擁有或評價的態度,雖然無可避免,然自然的客觀性問題仍然存在。故作者主張:吾人的倫理思考必須更深入地,將自然的「價值」從主觀的人類經驗,擴展至客觀的存在事物。
在環境倫理學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價值」,作者從「價值」中推引出「義務」。此中的「價值」,是採取一種非人文觀點的「價值」;我們珍視自然之美的存在,即是一種善,當我們從「自然實然」進入「自然的善」時,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便成為一種道德關係。由道德產生義務,就這價值論上的意義而言,作者認為,吾人應該順從自然,並將保存其價值列入我們實踐的目標。
當有能力擔負責任的人遇到大自然的自存價值時,便必須有適當的(即正確的)的行為。維護這個價值是一種道德——對的行為就是道德,錯的行為就是不道德。

二、高等動物——人類對有感覺生物的義務

隨著科技文明的進展,人類對環境造成許多破壞,以致於引生了諸如物種滅絕、海洋生態系破壞、酸雨以及臭氧層破洞等環境問題,這些是人類的祖先所不曾經歷的議題。然而另一方面,較諸現代人,人類祖先的生活與野生動物、豢養動物有更密切的關係,所以有關於動物倫理的議題,早從古代就已有之,而且一直延續至今。「傳統倫理學對動物的看法相當簡單,即:你可以為了需要而使用動物,但是不要造成牠們不必要的痛苦。」(E. p.45)

由於受到近年來環境保護與動物保護議題的影響,倫理學界出現了重新評估「人類對有感覺生物的義務」的討論。

1.對非人類動物的道德考量

近幾十年來,人們賦予動物更多的道德考量,其原因除了動物科學知識的增加之外,主要是因為,在醫藥、工業領域中,動物實驗日益頻繁,也日益殘酷。於此Rolston提到,修正過後的宗教信仰認為:「動物沒有不朽的靈魂,但人類或許也一樣沒有;更也許,並非有靈魂的生物,才必須給予道德上的考慮。」

2.正確對待動物的行為

在這方面,Rolston檢討了幾個有關動物倫理概念的觀點,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即是以「正確(right)對待動物的行為」來取代動物「權利(right)」的觀念。

「動物權」的觀念常被保護動物人士引用,他們主張,非人類動物也有某些「自然權利」,而保護動物的某些福祉,則是人類必須行使的義務。然而作者指出:「權利」觀念源於近代西方,它與「國家公民」的概念最有關聯,如法律明令規定:公民有投票的法定權利等;而除此之外,人當然亦有諸如不應被殺害的「自然權利」。由此引伸,彼等強調,賦予動物的,應是類同人類的自然權利。但若說動物有自然權利,則並不意謂這些權利是原本存在於自然界的;且當此一觀念實際應用起來,並將之從高等動物推及較低等物種時,便顯得其間的界限愈益含糊而不適當。可知權利是與合法的要求及權益一起存在的,但在野生自然界裏,並無權益與法律地位的侵犯可言。

Rolston的觀點是:自然本身是非關道德的,雖然它是有價值的;故利用權利的觀念來保護這個價值,似乎是牽強的。在這樣的認知下,Rolston認為,環境倫理主義者在面對文化以外的領域時,最好不要使用「權利」這個概念(因為它並不存在於自然界),而是使用「正確的(right)」這個形容詞,以討論有道德的行為者所應從事的「正確的」行為方式。

3.萬物適得其所——環境倫理不是社會倫理,並不加予我人任何修改自然的義務。

在不文明的荒野世界裏,並無權利可言,自然是嚴苛的,肉食性動物常受挨餓之苦,草食性動物常受獵殺之苦,「受苦」是有知覺的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必然遭遇。故Rolston認為,當人類與野生動物交會時,動物並無免於自然汰擇所加的痛苦之權利或福利的要求。環境倫理學接受野生自然世界裡弱肉強食的現象,並肯定自然生態。

這其中,Rolston依動物與人類文化交涉程度的多寡,提出了一個強項的倫理規則:不要踰越動物原處的自然的規則,而造成過度的受苦;和一個弱項的倫理規則:如果痛苦屬於不必要,則儘量將之減少。
在此認知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分類解析人類對待野生動物、豢養動物、工業性使用動物,以及狩獵行為等等環境倫理學的觀點。

三、生物體——人類對生物的義務

當我們將眼光從動物擴展到生物時,會發覺先前所說的,因有感動物而有的倫理考量——對方是否會痛苦?是否有感覺?——至此完全失效。故吾人不得不意會到,環境倫理學討論的是一個更寬廣的範圍。Rolston指出:至此「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關鍵性的分界,即進入從未被探所索過的,最根本的環境倫理學的起源地。」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牠們會受苦嗎?而是:它們是活生生的嗎?比「知覺」更進一步,我們要探討的是:生物是否有任何客觀價值?在人類心目中的好種與壞種,它們在倫理中的角色又是如何?

1.生物個體的客觀價值

(1)生物體是自給自足的體系
它們會生長,並對刺激作出反應;生物體是一個有生機的整體結構。

(2)生物體的自我調節與求生機制,皆可視為一個規範體系
每個生物體內都有某些動因——縱然稱不上是「意識」——在操作,並由固定的訊息監督著動因;如果缺少了訊息,生物體會瓦解為一堆散沙。生物體具有目標,雖然它並不總是看得到自己的目標。所有這些東西都由DNA承載……,它的順序結構,預先決定了生物體的未來。故Rolston指出,基因集合是一個命題的(propositional)集合。表現生命的DNA不但是個生物的集合,也是一個邏輯的集合,規範的集合。它區別了實然與應然。這並不是說,生物體是一個道德體系,因為在自然裡除了人類以外,並沒有道德行為主體。
接著,Rolston提出他的見解:因此,生物是一個價值體系、評估體系。也就是說:它會生長、繁殖、修復它的創傷,並抵制死亡。吾人可以說,生物體所追求的體質狀況,是一種被賦與價值的狀態。價值即存在於這種成就之中。

(3)在價值意義上順從自然
從上來的論述,Rolston認為,一個道德行為主體在決定其行為時,應該考慮到其行為對於其它價值體系的影響。此即:「在價值意義上順從自然」。也就是說,生物體作為一個自發的評價體系,理應博得吾人的道德注意力。

2.好種、壞種,它們那一種的好種

Rolston從區分生物體好、壞種的角度,來肯定一切生物體的自存價值。

人類一般對於生物好壞的區別,多從其「是否利益人類」的角度出發,然而就生物體的本身而言,每一個「有對它同種的好處」的東西都是「好種」,因而是有價值的;若再將角度擴充到生態系,則很難說哪個物種在整體上是壞種。所謂的「壞種」,在控制數量、共生關係、提供機會給其它物種等等方面,一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突變與怪物,也在演化生態系的試誤過程中,扮演了它的角色——藉以試探變化的環境,而完成新的生命形式。

在原著中,Rolston總結上來所說,而從「客觀的生命相對於主觀的生命」的角度,談到環境倫理學對於生物體「價值」的判準,以批判兩種錯誤的「價值觀」:一、站在人類利益或主觀的立場而給予生物體「價值」,二、對生物體作價值性的心理投射。Rolston主張,「價值」自存於生物體中,不是人類任何主觀心情與意欲的附帶品。(E. pp.106~125)

四、岌岌可危的生命——人類對瀕危物種的義務

前面的探索,已逐漸將我們帶入一個較不熟悉的倫理領域,現在作者更要將大家引到一個幾乎完全未被探查的地帶。在過去,人類很少有能力摧毀物種,然而現在的情況不同,根據《公元二○○○年全球報告》(Globa 2000 Report)的估計,若目前的趨勢無法逆轉,在十年內地球的物種將大量喪失(多達百分之二十)。於今,人類對物種已有認識能力,並能提供必要的協助,或造成致命的毀滅。所以,或許我們沒有義務去維持或改變一個物種自然滅絕的情況,然而我們絕對有義務不為惡——也就是去避免造成物種的人為滅絕。

Rolston指出,物種是生態的資源者與平衡者,然而現今生態系的危險,已呈現等比級數的增加,故吾人應以全球視野,來珍惜我們所棲息的地球,並肩負起維護物種的義務。

1.特定的生命種類

在思考人類對物種的職責之前,得先處理科學上對物種界定的困難,也就是說,在科學上想單一、精確地界定物種,是很困難的。故作者認為:對物種的特性,需要採取多元的全面觀。況且討論對物種的倫理問題,我們所需要知道的是:物種是客觀地存在於演化的生態系裏的生命型態,它是有動力的自然種類,表現在生物體上的,是像密碼一般存在基因流中,並且被環境之所模塑。

Rolston著眼於整個物種生態的平衡和完整,故不認同以科學上對物種分類項目的高低標準,來做為保護物種的門檻。「是在『種』的層次加以保護?還是在『科』的層次上加以保護?」的討論,是無意義的。吾人必須將生態系——一切新種形成的脈絡——連同物種一起保護;否則,被當做表徵的物種,將在縮減(不再具足生態系聯絡網的整體圖像)中瓦解。

故Rolston強調,人類應該保存的不是僅僅作為形態的物種,而是造型(物種形成)的過程。

2.對物種的職責

尤其當考慮到瀕危物種時,Rolston主張,有時應凌駕於人類對人或個別動物的職責,而對瀕危物種提供保護。他並提出一個明顯對比的例子,即:保護一百萬個現存的物種,可能比繁殖一百萬個人更重要——就目前熱帶森林的破壞速度來看,這樣的抉擇並不牽強。在一個演化的生態系中,並非只有個體是要緊的;物種也是重要的,因為它是一個有動力的生命形式,藉由有秩序的基因流而長期維繫下來。雖然物種不是道德主體,但它卻是特定的生物形態——這是一種價值,我們也應該將道德關懷,更廣泛地推及其他物種(因為物種發展的層次不同,從而關懷強度也不會全部相同)。

尤其是牽涉到因人為而物種滅絕的問題,Rolston指出,每一項人為物種滅絕的行為,都是對於整體生態生命的扼殺——都是超級殺生,它殺了形態(物種),已大大超出了殺死個體的層次。至此,從環境倫理的眼光來看,人類所應盡的義務,已經不僅只是與個人或少數人有關,而已逐漸拉高到對整體物種的層次。

3.個體與物種

Rolston強調,對於物種的義務並不是針對一個類別或一個範疇,也不是針對聚集的或平均的有感生物之利益,而是針對一條生命的延續線。故有關於物種的倫理,立基於(整體)物種大於個體利益的原則,從而產生一個信念:物種應該延續下去。

針對上來的信念,Rolston所持的理由是:沒有一個個體的生命可以逃過死滅的結局,然而物種卻可以。物種藉著一個又一個的個體,一再重製自己,來延續它自己的種類;它藉著個體生死的替換,而維持其整體的長久存在。

物種不是個體,也沒有自我,但個別性、主體性,也不是「義務」對象的全部。吾人對於物種的考量,應該超越以任何個別生物體為焦點的倫理觀。所以Rolston主張:以生物學作為基礎知識的倫理觀,應將義務動態地附著在物種層次的生命形式上。若是如此,則保護整體的生命形式,是比保護個體的完整性,來得更為重要的。

更具體的例子是:對瀕危物種的照顧,高於對個體的關切,也凌駕過對人類某些利益的考量。例如:漁民應該忍受打魚權利被削減,以保護瀕危的鱷魚。

4.物種與生態系

作者進一步指出,合適的棲息地對物種是必要的;物種的完整健全,必須與生態體系整合在一起。由物種而環境,形成生態複合體,其價值是提供物種生存的自然背景,故物種必須在其生存的原處加以保存。人類應該開放眼界,承擔起對其他物種以及構成物種的地球生態系之義務。

5.對瀕危物種的倫理

離開自然棲息地而被人類豢養的物種,因不再受制於自然汰擇,人類所擁有的只是「產品」,而非「過程」,在此意義上,牠們無法被(自然)保存,也無需被保存了。

人類並不負有慈善的義務以保存稀有物種,使其不受自然的滅絕;然而人類確實有不為惡的義務,避免造成物種的人為滅絕。

五、生態系——人類對生態系的義務

從前面層層的討論,我們終於導引出一個為地球及其生命家庭——即生態系——而存在的邏輯與倫理,也就是探討人類對於生態系所應負擔的義務。

1.合作與鬥爭

上來所說的生物體,是一個合作以求生存的模型;然而現在所討論的生態系,在表象上則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叢林。當道德主體的人類,遇到無關乎道德的動植物時,對稱的互惠、合作等概念,便派不上用場,而且如果進一步「譴責」自然生態間物種為生存而鬥爭、掠食的行為是「殘暴的」、「破壞的」,更是犯了在範疇上歸類的謬誤。Rolston提議,應將所有生物視為生態系的部份,它們令人讚嘆地結合為一個整體;生態系在競爭者之間達成了一個平衡。

萬物均奮力使自己極大化,然而物種的自體擴張,在生態系中則受到遏制,並在其中產生多樣而又必然的穩定性。生態系即以其中物種間的競爭,而呈現動態平衡的價值,物種間因競爭產生的汰擇壓力,使掠奪與被掠奪的雙方皆有利益。

故Rolston指出:生態系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批判機制,它的辯證性維持高度的汰擇壓力,它豐富了定點的合適度,發展出各居其所的和諧物種,並具有足夠的遏制力。雖然並非所有生物體的需求,都能於其中得到滿足,然而它卻能滿足夠多的需求,以使物種長久存活,是故對此平衡而和諧的群落,吾人負有義務。

2.群體(生態系)與個體(物種)

就集體而言,生態群落的利益是個體利益的總合,這其中有連結在一起的複雜生命。倘若說,生物體是一種生存單位,然則生態系又何嘗不是?生態系是一個周延的、關鍵性的生存單位,沒有它,生物體便無法生存。

個體的好處與權利(即它們的興旺,自由發展)也只有放在生態系中,才能得到提昇;個體的福祉會被這體系的集體創生力量之所提昇,個體也是附屬在這個力量中的。在此前提下,作者認為,當人類進入這個現場時,他們應該在這方面遵循自然。

3.工具性的,內在的以及系統的價值

此中所謂「工具性價值」,是利用某種東西,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內在性價值」則是毋需涉及其他附帶考慮,其事物本身自然具備的價值。過去,「自然」一直被認為只具備對人類有利的工具性價值,而唯有人類才有內在價值,然而Rolston卻認為,此類觀點應該修正。每一個生物體的生存,其所賴以生存的一切,對他而言都有工具性價值;而任一生命體一方面內在地自我衛護,一方面外求工具以生存中,其自體的內在價值,其與他體間有互動關係的互為工具價值,這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已同時客觀地存在於生態系中了。

Rolston說,生態系是一張網,在這裡面,內在性價值之所在,是被交織在工具性價值的網絡中的。就此而言,生態系是「價值的持有者」。討論至此,作者引出了第三個概念:即「系統的價值」。它不僅只是含攝於個體中,更是分散在整個生態系的。「系統的價值」不只是部份價值的總合而已,它的重要在於「生產過程」,它的產品是被組合到工具性關係裡的內在性價值。

系統性價值,在第六章「自然價值的觀念——環境倫理的理論」中,Rolston又稱之為「推展投射的自然」(projective nature)。當人類意識到他們存在於這樣的一個生物圈,發現自己是這個過程的產物,他們對這個生物群落裡的美麗、健全與持續,理應有所感恩。倫理學必須等到擴充到土地時,才算完全。

4. 對生態系的義務

前面已經討論到,人類對個別的動物與植物——它們是生態系中內在性價值的所在,理應承擔義務,對超越生物的物種,也要承擔義務;然而這樣是不完全的。唯有將義務擺到它們的環境裡——亦即在推出、保護、再生、改造生物群落中之所有成員的生態系統中——才是整全的倫理觀。

對於個體、物種以及生態系的義務,雖然層次不同;雖然在某些場合,對產物的義務,會凌駕於對(產生產物的)系統的義務之上,然而從深層以觀,它們是一體而不相衝突的。

六、價值理論——環境倫理的理論核心:自然價值的觀念

在此,Rolston敘述生態系下的人類,如何從價值理論的角度,對自然價值的觀念作一整體檢視。他所探討的問題是:有生命的自然與無生命的自然是否會有價值?如何地有價值?

1. 對「大自然」系統性價值的評價

當我們單獨考量一團泥土時,很難證明它有內在性價值,然而一把泥土是一個生態系構成的部份;泥土是部份,大地是全部。我們是透過部份,方能對其所組成的全部加以觀察,而看到整體的;所以泥土是吾人所尊重的系統自然中之產物,也是過程。

當我們著眼於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並將眼光拓及廣袤的宇宙時,我們將發現豐富而多產的自然,它擁有如此豐沛的能量和創造力,並在長久的演化過程中,創造出了生命和心智。但是,Rolston希望我們避免將宇宙的形成過程,與人類中心論——特別是諸如「宇宙所有事物的安排,均是為了產生人類,以及服務人類」的任何主張,扯上關聯。作者認為,這演化的結果,或許還牽涉到某些意外,但不可能全部都是意外,它應有著必然如此的發展成果,故就某種意義而言,這是自然的屬性,是系統的潛能,它在創造著演化的歷史。

Rolston指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創生萬物的自然(projective nature),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讚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生存於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創造者,故其創造性是所有價值的根基;大自然的所有創造物——無論是生物還是無生物,就它們是自然創造性的實現而言,都是有價值的。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它們會不會受苦?或它們是不是活生生的?而是:什麼東西應該受到重視!

一個在發展中的環境倫理學堅信:人類在自然中應該有更好的行事方式,應該要承認自然的完整性,接受創生萬物的大自然所創造的(自然)作品,並且要有「不對大自然(的產物)做過當的行為」的認知。

2. 生態系統中的價值判斷

於此,Rolston討論在純自然狀態中,存在物的自然價值。

(1)有關於自然的創造性

Rolston認為,自然是一個多元系統,有生命的創生力,也會有生存的反衝力——鬥爭、衰敗與死亡;然而,從系統的全貌而觀,它仍然維持著創生價值的機制。故價值判斷,可以是「對於自然」的價值判斷,然而它更是「在自然裡」的價值判斷;這是生態關係,包括主體及其所賦與價值的客體,都發生在自然環境中。也就是說,評價的代理人——「我本人」也置身於這自然場域中;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之間看似辨證的關係,其實是一種生態關係。所有的事件、主體及其評價對象,都發生在自然場景中。

評價的主體本身,也是從環境中進化出來的,傳達價值的各種器官和感覺——身體、感官、大腦、感情、意志等——都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不但創造出了做為體驗對象的世界,而且也創造出了體驗這個世界的主體。

而且,任何事件都不是突然發生,也不是因其自身而產生的,萬物都處在進化之中,在進化過程中演變。雖然創生與進化的過程,有點隨機偶發與多樣呈現,然而偶發與多樣,即是進步的發生器,這就是價值的所在;所以,價值並不僅僅存在於我們的心靈中,而是掌握在大自然的手中。大自然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步地選擇了那些有價值的事件。這種選擇,有利於進化出(吾人現在參與其中的)生態評價行為。Rolston說,雖然他不想說這是必然要發生的,然而它確實是發生了。

(2)有關於自然的破壞性

在進化過程中,少數物種的進化失敗,和大量物種的滅絕,雖然是某種退化,但也引起了重新確定進化方向的作用;真正的有序,源自表面上的無序。生態系統甚至把鬥爭和死亡當做手段,以便創造出更高級的內在價值。

生態系統是一個由多種成份組成的完整體系,在其中,物種的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彼此互換;故大自然表象上的衝突,可理解為更深層次上的相互依賴。生態系統的所有事物,都被當做某種資源來使用,而環境則被生物當作營養源與垃圾場;故生態系統是一個有價值的系統,在其中,生物與其環境相互影響。Rolston說:地球殺死自己的孩子,這似乎是一個極大的負面價值;但它這樣做,是為了孕育出更多的生命。在所有的奇蹟中,這種多產的生殖衝動是最令人驚嘆,也最有價值的。(C.p.298)

(3)生態系統中的倫理學

生態系統中,存在著某些價值:共同體的完整性、生生不息的創造性、生命的支援性等等。而大地倫理,就是建立在對此諸價值的發現之上的;人類有保護這些價值的義務。Rolston認為,這已是在人際倫理之外,將倫理學擴展到了人與大自然的對應關係。

Rolston提醒道:要將人際倫理與生態倫理分開,要將大自然理解為一個共同體,而不是某種商品;生態倫理要求減少公路建設,以便盡量減少對野生生物的不利影響。做為「有道德的捕食者」,人類應該站在整體的角度來看問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生態系統負有義務,也就是:不應破壞自然——諸如那些明顯的荒野、野生動物保護區等。作者認為,把倫理擴展到大地的做法,使人們獲得了一種更具包容力,更適應全球生態系統的能力。

當然,人類的文明發展,有時會與大地倫理發生衝突,這時作者提出的原則是,該具有一種以整體意識為基礎的責任感,例如:儘量保護生物共同體的豐富性等。

3. 對大自然審美屬性的評價

在此,作者引進一個觀點,即有關大自然的審美評價。

(1)大自然的美感屬性

Rolston認為,雖然審美觀是某種由人帶入這個世界的體驗,然而此中仍需進一步區分「審美體驗」的兩種要素:一是審美能力,二是美感屬性。前者是存在於觀察者身上的體驗能力,這是個人主觀的判斷;然而後者卻是客觀地存在於自然物身上,大自然中即自存有「美的屬性」,並不依人的主觀心理投射而有。故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自然生態系統也具有審美力,因為它能夠創造出具有美感屬性的事物。

(2)大自然中的醜亦有其系統上的價值

Rolston認為,當我們將觀察的視野擴及整個自然進化的過程時,對於自然界中的醜——諸如捕食鬥爭、死亡腐敗等——就會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它表面看來雖是局部的負面價值,瞬間的醜陋,但卻有整體的系統價值。因為沒有腐爛現象,就沒有更新;沒有捕食現象,系統過程就進化不出高級生命。

Rolston認為,環境倫理將吾人從個體主義的、自我中心的狹隘視野中解救出來,使我們關心生態系統的大美。自然中存在著醜,更重要的是:在這永恆的毀滅裡,還存在著把醜轉化為美的,恒常的轉化力量;存在著炯(entropic)為代表的破壞性力量,也存在著與之抗衡的以負炯(negentropic)為代表的積極建設性力量。衰老生命的毀滅,常常導致年輕生命的復興;無序和衰朽是創造的序曲,而永不停息的重新創造,將帶來更高級的美麗。

(3) 超越美麗,走向崇高(Beyond Beauty to the Sublime,E. pp.243~245)

Rolston提醒道:我們所嚮往的審美體驗,不是用鏡頭去捕捉的自然美景(若只是這樣,則大自然的「美」,只是觀察者的自我價值投射而已),而是一種當我們把自己遺忘於大自然的創造力之中,並與這種創造力融為一體時,所獲得的體驗。故真正的美,是創生萬物的生態系統,其中有創造的偉大,而也包含創造過程中的短暫、過渡階段的醜陋——諸如腐爛的動物屍體,畸形的生物、燒焦的土地、被熔岩流破壞的生態系統——以上這些都可被宣稱是崇高的。

Rolston認為,他肯定大自然的美,這並不是盲目的、浪漫主義的自然觀,因為他已將科學研究的成果與自然的全部狀態都涵蓋在內,亦即:將自然的醜陋也包含其中以一併考慮。所以他認為,他所採取的是一種視野廣闊的現實主義觀察視角,也試圖超越個體主義與人本主義的觀察視野,故而看到了進化的生態系統,在向生命奔進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之美。


參、內容評議:由科學而入於神學

  Rolston所建立的環境倫理學,一環扣過一環,辯證是相當綿密的。他的偉大在於:極力對治「人類中心主義」的沉痾,苦心孤詣地說服人們:必須尊重生態系、物種與有感動物的主體性。

Rolston明顯地反對「人類中心」的主張,可說是一種「生態中心主義」,這種主張的提出,對於人類以霸權心態剝削自然,有很深刻的對治功用。為此,他尋求大自然的內在價值,以免人類只著眼於它們的工具性價值,而依人類本位的立場,任情剝削它們。

對於「整體與個體」的看法,他顯然是認為,物種與生態系之整體利益,大於個體利益。但這種意識形態上的整體主義,是否會在「顧全大局」的前提之下,對於個體生命的主體性,形成另一種剝削的局面呢?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他所受到的科學訓練,使他立足於進化論的基礎,以看待物種的演化。他雖然研究過神學,卻因其對大自然的熱愛,而「跟神學作鬥爭」。然而他的神學背景,似乎還是使他養成了某一種思維慣性,於是他終究還是將「生態系」或大自然,予以擬人化了。

他認定生態系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批判機制」,是一個「創生萬物的自然」,甚至強調大自然創生萬物的「計劃性」(projective)與「審美力」。這樣一來,就使得他從科學一躍而入於神學。經他擬人化後的「生態系」,雖不符合位格神的「上帝」屬性,卻已是不能被科學所檢證的理性神了。他進一步推論,即使是死亡、毀滅與種種醜陋的負面價值,都有著「為了孕育出更多的生命」之進化意義;自然界的生生滅滅,都是來自生態系「多產的生殖衝動」。這好似「上帝如果對你關閉了一扇窗子,祂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子」的神學論調。尤其是最後談審美經驗時,Rolston要求吾人「超越美麗,走向崇高」,這已類同中國的「天人合一」,柳宗元的「與萬化冥合」,而入於宗教的冥契經驗了。

對大自然負面價值的肯定,這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禪境固然神似,但詩中的擬人情境,畢竟是文學的修辭手法,Rolston卻意圖運用哲學語言與邏輯推理,來證成一項無法檢證的神學理論。吾人倘若對照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不難看出,Rolston與老子面對著同樣生滅無已的自然生態,同樣加以擬人化,卻解讀出了不同的答案。也許Rolston重視的是生態系中的正面價值,老子卻已嗅出生態系中負面價值的訊息,所以才會面對同樣的大自然,卻賦與不同的意象吧!

但是,所有大自然中毀滅性的負面價值,如近年一次又一次全面摧毀城市與村莊的大地震,或其他宇宙中突發而全面性的巨大災變,難道都有「孕育生命」的效果嗎?這會不會是常識經驗所無法接受的「神學迷思」呢?

還有,作者是否也已在科學訓練過程中,對於「進化論」,有了先入為主的接納態度,所以才會對大自然的演化,依進化論觀點而予以詮釋呢?演化,難道必然是呈現「進化」狀態嗎?不但個體生命的肉體與心智,在某些情境之下會出現「退化」現象;即使是瀕臨絕種危機的許多物種,也正在「退化」與「萎縮」的狀態之中。就算是Rolston所認定具有孕育生命能力的「生態系」,我們也不能預測,是否會有某些突如其來的巨大災變,導致某個區域乃至全球性的大破壞,而出現一切「歸零」的退化現象呢?

無論如何,由於創造論與進化論在西方社會一直持續著高度的緊張關係,Rolston也許無意擔任這兩者間「調和鼎鼐」的角色,卻將這兩者透過其「生態系統」理論而加以彙整,或多或少能達到「緩和神學與科學之間緊張關係」的效果。只是其所提供之答案,未必能說服教外人士與其他哲學家,也未必能獲得傳統神學界與科學界的認同罷了。

九十一年元月二十三日完稿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