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生命意義的追尋與探索——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壇引言
昭慧法師引言/釋果定記
 
930日到102日,為期三天的「2011第七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假大法學院霖澤館一樓國際會議廳舉行,主辦單位是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暨哲學系、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本次大會主題為「生命意義與臨終關懷」。昭慧法師受台大哲學系孫效智主任之邀,參加第三天下午的「生命意義的追尋與探索」論壇,主持人是台中護理專科學校周守明校長,與談人尚有佛光山永固法師、和美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劉清虔系主任(牧師)。
主持人周守明校長與永固法師、劉牧師原就很熟悉,但與昭慧法師是第一次見面,所以利用一點會前時間與法師晤談,了解法師的理念與風格。論壇開始,在主持人開場白之後,昭慧法師首先發言,發言內容摘錄如下:
 
不要看「生命意義的追尋」這個議題很大眾化,但是對我而言,是第一次在學術性場合發表這樣的題目。若從佛教教義講述完整的生命觀,也許顯得太過生硬,因此我決定先從自己的生命經驗講起:
我在緬甸出生成長,從家長的談話中,深深體會到華人在南洋社會中,長期受到的排斥與迫害,這使得小時候的我,就生起很強的愛國意識。那時爸爸選擇要回到「自由祖國」的台灣——雖然後來才得知:當時也並非真的那麼「自由」。
當時緬甸政府排華,並且嚴格管制外匯,要「投奔自由」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爸爸決定把我們帶回台灣,其代價就是要放棄所有的家產,一無所有地回到台灣,成為難民。我還記得那時,爸爸給全家每一個人打了一個金戒指套在手上,看看能不能成功通關,結果連戒指也被取了下來。因為家裡變得貧窮,面對父母的經濟壓力與憂愁,我一心想賺錢改善家計,那就是兒童與少年時期,對我而言最為重要的生命意義。
八歲回到了「自由祖國」,受到救災總會的照顧,華僑對「祖國」的孺慕與感恩之情,再加上長期黨國思想的教育洗腦,使得我當時的生命動力,就在愛國家、愛民族、復興中華文化。對於西方列強、帝國主義瓜分國土,或對於共產政權「竊據」大陸,漢字簡化、批孔揚秦等等,都有深切之痛,誓言要復興中華文化,所以聯考的第一志願,就選填師範大學國文系。現在聽起來會覺得好笑,但當時對我來說,這就是全部的生命意義。
甚至我在高中時代,還參加過中央合唱團,業師是天主教徒劉德義教授,他除了教導許多音樂賞析和音樂表現外,還教我們唱「心戰歌曲」,那就是改編自文革曲調的心戰歌謠,歌唱錄製之後,播回大陸去作「心戰」。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唱過許多抗戰歌曲,這些歌曲令人聽來慷慨激昂,但文革時代的那首歌曲殺氣騰騰,聽來更是會讓人血脈賁張。由於曲調非常特殊、動聽,因此雖然事隔四十年,整個歌曲的旋律,我竟然未曾或忘。
近些年我與大陸學者互動時,仍記掛著這首歌,對它的原始歌詞內容頗為好奇。我相信那一定是文革時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歌謠。後來天津文化局的韓學香主任來台參訪,我向她提到這首歌,將曲調並哼給她聽。她一聽確實熟悉,興奮地與我一同哼了起來。後來我就著片段記憶上網蒐尋,費了很大力氣,終於在一個部落格裡發現了那首歌,名叫「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是毛澤東作的歌詞,已被製作成MTV放在網站上供人點擊。雖然文革時代對我而言是如此陌生,而MTV鏡頭上的政治人物甚至是「萬惡共匪」,但我依然感受得到歌詞作者的顧盼自雄,豪氣干雲。
我說這段經歷的意思是,要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什麼樣的刻痕,有的操之在我,有的卻是大環境的許多因素使然。這首歌在當時算是「敵方」的歌曲,意識形態與我們風馬牛不相及,卻依著特殊曲風與動人旋律的牽引,讓我的生命中劃下了這道歷史刻痕。青年時代的我,竟從這首歌謠的唱頌中,依稀感染到文革時代人心的瘋狂與激越。
政治讓人瘋狂、激越,甚至仇視、對立。但那些情緒之所以被點燃,與生命的本質無關,卻與生命情境、歷史情懷息息相關。
後來,因為學長引我參加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因而接觸到佛學,忽然覺得,原來生命的動力,可以不需來自仇視與對立,卻依然可以產生源源不絕的奮鬥動能,那就是:平等護念所有眾生——包括友愛與敵對的眾生。這讓我開了很大的視界。
有了這佛法的人生觀作為基礎,爾後在某些因緣中,接觸到了一些反對運動人士,對我而言十分震撼!我所死生以之的意識形態,在他們眼裡都是荒謬無稽的,我所尊敬的國家領袖,在他們眼裡是不屑一顧的。我想,如果沒有受到佛法的洗禮,我也許會重新激起生命中的強大動力,為捍衛我心目中的價值而戰,再度感受到「孤臣孽子」的痛苦。
然而在學過佛法後,我超越了這樣的心境,反倒是以同理心來聆聽他們過往的生命血淚史,理解另一種迥異的意識形態,並與他們產生了誠摯的友誼。反倒是意識形態屬性與我接近的群眾,與我鮮少接觸,因此彷若是咫尺天涯。
所以,生命意義的探索,不須透過政治上的意識形態,它們往往有著入主出奴的深刻盲點。佛法讓我體會到:還是必須重新回到生命彼此間的真誠互動。在因緣變化的法則下,你將看到生命歷程的多樣性,從而體會「差異」的必然性,學習著在理智上相互瞭解,求同存異,在感情上相互欣賞,互相疼惜。在這樣充滿慈悲、智慧與涵容的心性裡,我們必將打破「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思維邏輯,會在沒有敵人的情況下壯大生命,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00.10.5 增訂於玄奘大學文學院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