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懷念佛門諍友——林端教授

釋昭慧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

乍聞林端理事長因心肌梗塞而往生的消息,筆者確實沒有對他「送別」的心理準備。

事出突然,想必他也沒有揮別此世的心理準備——包括對親人的若干傾訴,對學系與學生的若干期許,對台灣宗教學會的若干會務,乃至對台灣佛教、台灣社會的若干針砭。但我確信,長期浸淫於佛法智慧,而又理性、豁達如林教授者,必已在揮別此世的當下,欣然奔赴無量光明的淨土,走向喜樂自在的新人生!

與林教授的結緣,大都不涉及私誼,而是來自「公義」的省思與聲援。回顧那一連串的互動,幾乎都集中在民國八十九年(西元二○○○年)。在那以後,彼此也較少交集,直到前(二○一一)年台灣宗教學會第六、七屆理事長交接,彼此纔又有了一些會務方面的互動。

首先是林教授在「反賭博合法化」議題方面的大力聲援。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間,研考會倡議於金門、馬祖設置觀光賭場。當其時,關懷生命協會發起「反賭博合法化」運動,林教授依於社會學的專業堅持與社會觀察的敏銳覺知,在媒體上公開表達了他的看法(可惜筆者當時並未將林教授的投書予以存檔,因此遍尋不著)。
在這以後,只要是筆者為了「反賭博合法化」而找他共襄盛舉,無論是發起聯署、拜會黨團還是出席記者會,只要他抽得出空來,都會慨允支持。

其次是針對佛門「僧俗不平等」與「性別不平等」現象的觀察與批判。

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十九日,林教授於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發揚人文精神,建立「僧俗平等」人間淨土〉的投書,指出:臺灣佛教界的一舉一動,是世人觀瞻的焦點,而同樣的,人們也會保有一個較高的期許,因此他以「春秋責備賢者」的敬謹態度,對僧俗之間的不平等的大禮,直指那是「佛門內規的價值與法國大革命以來的自然法價值(人們生而平等),兩相對立」。

寬厚的林教授,並未依「自然法價值」來否定「佛門內規」,而是回歸到佛陀教旨:「佛教是一個不拜偶像、反對『生人崇拜』的偉大宗教」,然後針對這不合情理、不合時宜的「佛門內規」,提出了剴切的建言:

「在一個公開的儀式中,而且向全世界公開展示的記者會裡,其實按照世俗平等的禮儀,行九十度鞠躬就夠了。佛教要走出去,要走向人群,走向世界,就應該不拘泥於佛門內規,更何況是一個不合時宜、頗具爭議性的儀軌。」

這些針砭之言深得我心,因為筆者一向對僧俗乃至僧尼的不平等現象,也是概「不買單」的。因此翌(八月二十)日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回應文:〈回歸佛法正義,眾生一律平等〉,指出:考諸經典,這有違佛陀的「平等」教法;考諸現實,這對於佛教的正常發展或僧侶的修道心性,只有負面的影響。

由於文中也一併提到「僧尼關係」,於是翌(八月二十一)日,林教授又迅速地發表了〈社會潮流在變,禮儀法度也可改變〉一文,認為這樣的一個僧/尼不平等的地位,是當今台灣佛教界必須要認真面對的問題。他依慈濟、香光與關懷生命協會比丘尼眾的表現,而盛讚「台灣比丘尼專業化、現代化和自主化的程度,領袖群倫」,公允評議云:「如果比丘尼在台灣如此勞苦功高,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堅持僧高於尼的陳規呢?」

他並指出了一個跨宗教性別正義合作的大方向:「近年來,西方『女性主義神學』挑戰基督宗教,正與台灣現代化比丘尼的社會實踐能力,東西輝映,共同挑戰傳統宗教倫理裡過時的性別歧視。」

最後,他依然是以「春秋責備賢者」的心情,苦口婆心地提出了諍言:「台灣佛教要成為世界人文精神的根據地,我們就有必要在佛教倫理的現代化工作上多作努力,以促使相關工作能夠事半功倍,真正走向世界。」

至當年十二月七日,他還在親聆一場我的演講之後,與他的博士生蔡博方先生,共同署名致函給筆者,從法解釋學(狹義的法學)與法律社會學的觀點,針對筆者的「廢除八敬法」主張,提供了一些回饋的意見。筆者也逐一作了函覆。這些內容,都已徵得他的同意,而置入拙著《千載沉吟》一書之中,作為這個時代提倡「佛門性別正義」的論述與見證。

如今林教授已然遠颺淨域,筆者也已漸近「耳順」之年,卻依然為「反賭博合法化運動」,以及佛門倫理中「正義」與「平等」的訴求而奮戰不懈,而且確實已經走向了他所預期的方向——「東西輝映,共同挑戰傳統宗教倫理裡過時的性別歧視」。也因此格外感念這位可敬的佛門諍友,以及這些可貴的空谷蛩音,因茲摘錄片段,分享如上,用資緬懷林教授立德、立言的不朽事蹟!

一○二、二、十四(農曆正月初五)于景英樓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