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世間「集」、「滅」皆因緣

釋昭慧講.耀行記

98.7.24

  卷二,第53經,佛陀向婆羅門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法師解釋,這個「集」字放在前面是動詞,放在後面是形容詞,就是有因有緣使得世間集起與滅去。在婆羅門的請求下,佛陀進一步就著五蘊來說世間的「集」,他的解釋除了前面已經講到的「苦、集、滅、味、患、離」以外,往下延展下去就是「愛、取、有、生、老、死、憂、悲、惱、苦」的十二緣起之教。

  因為愛樂於五蘊,就會執取、染著而產生業行,業行留下痕跡就是業有,就著業有排列組合,因此我們會受生到此處彼處,然後老、病、死、憂、悲、惱、苦。這就是有因有緣而世間集起,所以這個世間是以五蘊為主來談。當然,這其中包括了內色和外色,可是佛陀為什麼只談到內色呢?因為即使是外在的世間,也是透過我們這個五蘊和合相對穩定的個體去認知它的,因此世間的基礎就在於每一個人的身與心。反之,「有因有緣世間滅」,這不是要將世間毀掉,而是要讓自己不再愛染於五蘊,這樣就不再流轉生死,受諸憂、悲、惱、苦。佛陀就是這樣論因說因的。

  第54經,有婆羅門問佛:「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為諸大眾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無必無,言成必成,言壞必壞。瞿曇!於意云何?」後來佛陀通過一番問答,婆羅門接受了只有佛陀說的才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呢?法師為我們分析,因為不可能言有必有,言無必無,有是「有因有緣集世間」,無也是「有因有緣世間滅」,能夠如實見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能如實見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所以怎麼會認為有就一定有,沒有就一定沒有呢?

  另外,「言成必成,言壞必壞」,成與壞當然有一個趨勢,所以有時也能夠講大致的方向。但是要講「必」,就太誇張了,因為凡是未來法都還是有變數的。雖然就著目前的狀況,再加上個人根深蒂固頑強的習性,那麼往哪個方向大概有其趨勢。可是我們不能否認,還是有可能產生變化,包括整個大環境突然出現了一些其他因緣產生的劇烈變化,或者個人在某種苦切的對治情況下改變了習性或行為,這時未來就不見得是如原來所斷定的趨勢一般走下去。

  所以,命運還是能夠改變的,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也千萬不可認為命運百分之百不可改變。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決心、善念,那麼惡運能夠改變的有限,或者雖然沒有足夠的因緣條件而已來不及改變,但畢竟衝力減小。因此「言成必成,言壞必壞」的言論,容易令人喪失努力的意念,所以佛陀是不稱許的。可是佛陀也不會當下潑對方一盆冷水,因為對方是婆羅門傑出弟子,所以佛陀只是很婉轉地,一環扣一環地詢問對方,最後讓婆羅門知道,五蘊如果是無常變化的,怎麼可能說它一定如此、一定不如此呢?

  過去曾經講過,觀色法的過去、未來,要先觀現在法,從已知、已見現在法,看到現在的色聚是從過去的什麼因緣而來,可以穿透時間、空間去觀到過去,也可以觀到未來。所謂的觀未來主要是指,某一個起心動念或色法目前的狀態會產生什麼樣的未來趨勢,這個當然可以用天眼觀到。但是這中間但凡有足夠的時間和善念,慢慢就會改變那個趨勢。所以佛陀不主張用算命來處理自己的人生,就是擔心一旦將自己的命運說死了,人就失去了努力的動力。

  第55經,講到了五蘊的十一相,然後講到「受」,「受」也有蘊,這個「受」承受的依然是五蘊的內容。所以佛陀說,如果色是有漏的、讓人取著的,這個色在時間之流中,讓人生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心,乃至於種種煩惱之法,這就是受蘊。原來這個「受」不只是「受、想、行、識」的受,其實它含藏了取蘊的「取」,那為什麼用這「受」字來翻譯取蘊的「取」呢?其原因在於,當我們承受的當下就會產生情緒刺激而本能地立刻就在取,也就是,由「受」而「愛」而「取」幾乎是連貫的。所以當佛陀在講受蘊時,其實已經在講取蘊,這個取蘊包括了對五蘊的執取,就產生了種種的煩惱法,因此在此分別說明蘊與取蘊。

  接下來要學習卷五的內容,法師首先就《雜阿含經》的結構做了一些說明。《雜阿含經》的主體結構有三大部分,即「修多羅、祇夜、記說」。「修多羅」是以散文為主的簡潔經文,如已經學過的卷一到卷五的內容。

祇夜」是詩歌體。「記說」有兩類,1、如來記說,例如有時如來為弟子記說已經證得阿羅漢,印證某人因惡業落入惡道等。2、弟子記說,弟子間的相互論議,或者弟子向佛陀請法,以弟子為主角的內容。其實我們上面看到「蘊相應」的「修多羅」等,已經夾雜有弟子記說,但是畢竟還是在「蘊相應」的主體之中,因為這些內容大部分與佛陀的五蘊教法有關,因此就排在「蘊相應」的後面。

  該經的編集者將佛陀的教法分類,以「修多羅」為主體,因為那是比較精純的教法,「修多羅」分「蘊相應」、「處相應」、「雜因頌」三類。「雜因頌」又包括了緣起、四諦、四食、界,因為這些都與因緣法有關,所以類集在「雜因頌」中。至於「弟子記說」、「如來記說」會隨著它的性質編在其中,跟「蘊相應教」有關就插到「蘊相應教」,跟「處相應教」、「雜因頌」有關,就插到裏面去。所以從形式上看不出原來有分成「修多羅、祇夜、記說」,後來針對它的形式、內容予以細分,才有所謂的九分教或十二部經的分類。

  卷五,第103經,是很有趣的一個故事,提到一位病比丘面對自己的生死時,所呈現的對於法的體悟。法師在此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從這裏我們可以感受到,佛陀對弟子們是非常平和的,也沒有端什麼架子,有時甚至親身走到比丘面前為他說法,在《阿含經》中都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故事。但是本經的這群上座比丘,明明知道差摩比丘身得重病痛苦不堪,還要一遍遍地問,這樣的作為真是讓人搖頭。

  原來,在制度上慢慢滋長出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後,很多人變得不能用同理心去體貼別人的心、體貼人家的處境。既然病人痛苦,看護的人也疲憊不堪,這群上座比丘不能看護也就罷了,還要一遍遍要他跑路來傳話,如果真的要問病,為什麼不自己走過去問?佛陀可不是這樣!他看到病比丘沒有人照顧,就親自去看望這位病比丘,並且告訴他:平時別人有病你也從來不去看護,所以落到今天無人聞問的下場,然後幫病比丘洗身、擦身,安頓好他為他說法。

  所以,佛陀的身教不一定能複製到弟子身上,反而不知不覺在那種互動之中,上座對下座、比丘對沙彌、比丘對比丘尼、出家對在家,就出現了一種上對下的關係。表面上看不出錯在哪裏,只能說那種對他者的疼惜、護念之心不夠、粗心大意,他會隨著他的慣性在制約反應。當這種上對下的關係變成制約反應後,他會視而不見、沒有感覺,我們從這部經就可以看出端倪。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