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論宗教定義中的──本質論與功能論
兼以探求《阿含經》中佛教之宗教本質

釋性廣

論述章節大綱﹕
1.何謂「宗教」﹖—「本質論」與「功能論」的探討
  1.1.法性與法相—「本質」為宗教的「親因緣」
  1.2.宗教本質與神(或神聖)
  1.3.宗教的本質─人類意識活動的內容
2.佛教的「宗教」本質
  2.1.佛陀求道的因緣
  2.2.佛陀對生命的思維與覺證
3.結論

壹、引言:

1.探討的動機:
考察西方宗教學的研究,對「宗教」定義的說明,約有二種立場:一是從其本質(Substantive definitions)的認定中出發;二是以宗教的功能(function)中對社會層面的影響,甚至是心理活動的內容而討論。本文擬從對宗教這一「法」的見解,來探討這二種立場的優劣得失,進而釐清一己對宗教的了解與對宗教定義的看法。

2.兼述佛教宗教本質,與引據《阿含經》教之理由:
有鑑於根源與浸染於基督文化土壤的西方,其對於宗教的了解或肯定、否定,或多或少受到一神思想的影響,有時很難理解或接納佛教無神、自力的「宗教」觀,所以想進而闡明佛陀自證覺知的,不共西方宗教有神觀的特色。
佛教與民族宗教的成因不同,它不是部落、種族共同累積的文化成果,而是釋迦佛陀的創見發明。在佛教流傳人類社會歷千百年的傳承中,出現了許多的經典與衍生的教義;然而論述其根本精神,還是要追溯到佛陀體證緣起法後的教說,這些資料被整理於早期的經典中,故本文對於佛陀宗教意識本懷的掘發,亦以《阿含經》教的記載為主要的引證資料。

貳、論述:

1.何謂「宗教」?—「本質論」與「功能論」的探討
宗教學之研究肇始於西方,其詞之語源(religion)從拉丁文而來,原義為「人對神聖的敬仰、義務和尊崇,以及對神人之間的結合和重歸於和好」。其後學說經百年來之輾轉演化,諸家學派各擅勝場,對於宗教之定義則歧義紛陳,宗教學中「神」之觀念日漸式微。
概括而言,西方宗教學對於宗教的討論可分類為二方向:一是本質論,探討宗教本質之內容而下定義;故有以「神」為本質,或擴大意象而以「神聖(的宗教經驗)」為宗教之本質者。二是(社會)功能論,著眼於宗教在人類社會所發揮的功能,重視宗教與社會間的互動關係,並進而分析它的影響;這可以宗教社會學的研究發展為例證。
就研究意義而言,「本質論」分析宗教「是什麼?」;「功能論」則說明宗教「能做什麼?」。其實本質與功能各是宗教的面相之一,然若深究其所以然,則不能不對「宗教」——這一引生吾人心意認識的「法」,對它做自性與共相的討論。舉例而言:一群人向國父遺像行禮,和一群人對著神像行禮,為什麼認定後者是宗教行為,而前者不是?其判別的標準,牽涉了行為本質中不共它法的特色,這「不共」是屬構成宗教的「親因緣」(主要條件)部份;而其諸如安定社會、提供認知等的功能,則屬於宗教與它法共有的「次要因緣」(助緣)部份。質是之故,若單從功能而論宗教,竊以為關顧不能周延,今且進而申論:

  1.1.法性的探討與法相的界定—「本質」為宗教的「親因緣」

一切法的存在與生起,皆是依於因緣而有的,這是佛法看待世間事物的基本觀念。但若是泛談一切有因有果,世人亦未嘗不說(如西哲亞理斯多德的四因說),但只有佛法徹底的說到:凡是存在的,皆從眾緣而生,決無非緣生者,所以也就不認為有一「存有」,其能推動萬物運動,而本身卻是不運動的「第一不動原動者」(the First Unmoved Mover)。因為緣生,所以稱「無自性、空」——沒有單獨、恆存、不變的個體,故此「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當佛教進入思想體系化的時代(部派佛教),對於「因緣」開始作進一步的討論,探討「因緣」(構成一法的條件)的種類與數目,說一切有部學者將種種因緣,精練為「四緣」—親因緣(主要條件)、次第緣、緣緣、增上緣(能生它法之勝用者稱之,或可簡說為一法的功用)。而一般的解釋是,親切的、主要的條件是「因」﹔疏遠的、次要的條件是「緣」。本文為化約名相觀念故,可大要說明:以一般的解釋為主,「親因緣」是「因」﹔「增上緣」是「緣」。
「法」有物質的(色法),有心識活動的(心法),在《成唯識論》中有云:「法謂軌持」,是「軌生他解,任持自性」之意;意即凡有它特有的性相,能引發一定的認識,就名為「法」(註1 )。若套用哲學概念的解釋方式,「心法」這種概念─法─是次性而非初性,它是心識所知的境界,對它的了解也由心識認知的活動而來。 「宗教」這一「法」,被心識活動所認知,也應符合這一條件。
佛教對「法」的詮釋是:是通透一切法的原則─緣生無自性;而眾生在對一一法產生認知時,法亦有「任持自性」而來的必然結果——「自相不失」。所以「宗教」是「法」,在其「自相不失」方面,就是「因」—親因緣(為人類精神活動所認知的對象)、主要條件,與「緣」—增上緣、次要條件。就「宗教」而言,凡能為人的認識能力所認知而做類別的歸納者,一定有宗教特殊而不與它法共有的特質﹔而宗教的相狀與功用等其它面向,則或有與它法相類似者。
故宗教以其本質而自明,此為親因緣;而儀式、經典、司職,及因之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等是共相,乍視或與他法相似。若以功能而論宗教,偏取其法相之一,不過是就其增上緣——「用」的觀點談問題,而忽略了主要的條件。功能論在宗教的社會對應方面,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對於「什麼樣的形式才算是宗教」,也就是在宗教的認定上,有其模糊和嵌隔之處。
有此認知,則能明白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將中國儒家類歸為宗教,乃著眼於其功能,視彼於中國文化中之廟堂、典籍、儒生信仰及對社會之影響等共相外觀所下的結論所致。一般人對此歸類多做保留,且儒者們也很難首肯。這就是只著重於宗教的功能,忽略了對它主因特質的把握時,所會產生的問題。一些學者,在對「宗教與信仰」、「宗教與法術」、「宗教與世俗虔誠」做界定時,也常須要面對這些問題。
持功能論者之立場,常隱含有:一、認為信仰之對象或終極境界不可知,吾人只能探究它所發揮的影響。二、認為宗教經驗皆為自欺欺人之幻想,雖或肯定宗教在時代過渡階段的任務,但主張宗教將會被進步的理想社會所淘汰。最鮮明的莫過於馬克斯社會主義,他對宗教所下的批判內容,堪稱為「反宗教」的代表。
故吾人認為,先從本質而論宗教,明確地辨別此法的親因緣—宗教的本質;再進一步顧及此法的增上緣—宗教的共相,涵蓋宗教表現於世間的外貌,及所引生的功能(如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等等)。這或許會是較周延的,了解宗教、研究宗教的方法。本文即以這樣的觀點,進一步討論宗教的本質。

  1.2.宗教本質與神(或神聖)

對於宗教本質的認知,德國宗教學者弗里德里希.海勒爾(Friedrich Heiler, 1892-1967)是以「神」為主。而納坦.瑟德布洛姆(Nathan Soderblom 1866-1931)和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1869-1937)則主張對「神聖」的宗教經驗是宗教的本質。
其實「宗教」的本質並不必然和「神」或「神聖物」連結在一起,衡諸世間的諸多宗教實例是如此,徵以無神論的佛教更是如此。故應進一步探討:建立神或神聖觀念的心理因素為何?此種心理因素有必然導致傾向於神(的救贖)嗎?後者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西方宗教學對宗教的理解與定義,若不能超越神人關係,則常陷入定義不能周延一切人類宗教的難題——除非不承認佛教是宗教,而待之以「教外別傳」的處理。

  1.3. 宗教的本質─人類意識活動的內容

既然宗教是人類心識活動的作用,我們且來探討觸發它生起的因緣是甚麼。「羅伊斯(Royce,J.)贊成一開始就把宗教同生存的焦慮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種生存的焦慮即純粹來自做人本身,以及應付生活中種種問題的不安或憂慮。在《存在的勇氣》(The Courage To Be)一書中,保羅‧蒂里希(Paul Tillich)總結了引生宗教意識的重點,並指出人們體驗過的主要幾種生存的焦慮:無法避免死亡的憂慮,對生命的無意義和無目的性的恐懼,以及對於我們自身行為後果的關注。」(註2)
人類的意識覺知「生命有限性」的狀況,是一個開端,但其進一步產生的思維結果,則大有差異。總結而說,可歸納為三種:一、否認局限性,二、迴避局限性,三、接受局限性三種;每一種選擇都可以採取宗教或非宗教的形式。徵諸人類各類宗教的教說主張,則也能包含在其中的三種分類中。將人生有限性的意解和趨向,建立在有神信仰的宗教,隱約透露出:祈求以神的助力而達到超越有限性的希望。它是發展的趨向之一,但不是所有宗教發展的必然結論;徵諸佛教的教義內容就是一個明證。
費爾巴哈(L.Feuerbach)也提到了這個宗教意識發展的心理根源,但人本主義或存在主義者,則傾向於接受人生有限性的現實,並多半主張人可以為自己的生活發現意義或者創造意義。
佛法的特色是「與局限性共存」,並進一步去發現:原來渴求完美和無限是無知和病根,透徹覺知法變遷不住的真相——無常,放捨對自我的強烈執取——無我,才能解除因無知而引生的無謂的傷痛。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者的接受,有時是不得不然的無力和無耐,且轉移而再創生命的另一番意義,難免有移情之嫌。

2.佛教的「宗教」本質

  2.1.佛陀對生命困境的思維

佛教源從釋迦牟尼對於世間真相的了悟,臻至生命境界的圓成而發展,這與神造世界或自然神論的宗教起源說,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釋迦佛陀生於印度剎帝利階級,為迦毗羅衛城之王儲,少時生活富裕優越,受過良好教育,但是並不以此為滿足;反而自述少年時嘗出城觀耕與遊行,因途中所見聞之景象,對所有生命的普同經驗——生、老、病、死,有很深刻的感觸與思維。佛教經典中,記載了佛陀對生命必然困境的思維,敘述了佛法如何看待生命的局限性,進而如何超越的過程。以下就聖典的記載,來探討佛教宗教意識中的本質。經中對此事之描述是:
「路旁見耕人,墾壤殺諸蟲,其心生悲惻,痛踰刺貫心。又見彼農夫,勤苦形枯悴,蓬髮而流汗,塵土坌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仁慈,極生憐憫心。」(註3)
這種生命的有限與困窘,雖尚未降臨其身,然仍引起佛陀深刻的思維,對眾生遭苦臨難的困頓興起無限的悲懷!又於遊觀四城門外,見眾生生老病死之慘狀,而有「人生好景無常,終歸於滅」之嘆!

  2.2.佛陀的覺證

面對生命的悲懷,佛陀並不依靠外力或求神幫助,而是針對人生實相,做務實的觀察和覺知,指出痛苦的根源不在於人生的有限性和境界變動不居,世相本然如此;痛苦的生起來自於人類奢望那會滅的不要滅,會變的不要變,這種非分而又永不可能得到的奢求之心,才是痛苦真正的根源。徹底解除了這份對生命焦渴似的癡求,當下體現放捨的輕鬆與無執的自由,才有究竟解脫的可能。因為充分地理解到依賴型的信仰和非份式的祈求,真正是人性中「有求、貪求」的無知,故摒除之而坦然接受有限性並與之共存;意識到絕對沒有任何可以依賴的事物,放棄宗教—神—的安慰、安全和保証,超脫了一切,這才真正完成了一切。
在阿含經中,佛陀曾自述覺知生命局限性——病、老、死,並進而超越的思維: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如法自有,凡夫見惡。若我憎惡,不度此法;我不宜然,亦有是法。彼如是行,知法離生,無病少壯,為壽貢高。斷諸貢高,見無欲安,彼如是覺,無怖於欲,得無有想,行淨梵行。」(註4)

3.結論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古往今來、各個民族中,皆有宗教信仰的存在,可見宗教在人類社會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是因為它關懷的主題觸及了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註5),也為之提供了答案。然而對宗教從事於專門的研究與理論的說明,卻是近百年間宗教學者的努力;筆者研讀宗教學,除了試圖了解一些學者的看法之外,也想從佛法的觀點,對一些已提出的理論作整理,這是本文前半部的寫作心理背景。
而後半部則承續對「法」——宗教本質的關懷,引證佛陀教法的特色。佛陀的覺悟與解脫,是對生命的流轉——(十二)緣起——有清楚而全然的觀照,從而打破緣起的鎖鍊所達到的境界,然後基於為眾生拔除苦難的大悲心而開展其對解脫方法的教說。今限於篇幅,僅就其宗教意識的本質,做經典上的引述和說明,以釐清佛法共(宗教意識的發生)與不共(宗教境界的體會與究竟完成)世學的特色所在。
附註

1. 此中「自性」與「共相」之關係,非主要條件與次要條件之主從關係,「宗教」此法的體、面,是渾融一體而不可分的。若分主從,則易產生「本質」是宗教定義的唯一要素,其餘都是附加的認知,這樣決斷的觀點正是「諸法無我」法則所要極力避免的。
2.Mary Jo Meadow Richard D.Kahoe著,陳麟書等譯﹔《宗教心理學─個人生活中的宗教》(《Psychology of Religion,Religion in Individual Lives》),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一刷,pp.4─5。
3《佛所行讚》卷一,大正大藏經第四冊,pp.8c。
4《中阿含經》卷九,〈柔軟經〉,大正藏第一冊阿含部,pp.607c-608a。
5引田立克(P.Tillich)語Ultimate Concern(終極關懷)的中文譯名,所指的對象是中外古今普同的人性經驗。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