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四念處禪觀(五)

性廣法師 開示

陳 玉 芬 整理
時間: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禪七第二日之三)
地點:雙林寺 

         心的特性是攀緣,法的特性是生滅。生滅的法,來了就走!可是當它生起時,心卻開始攀緣它,與之糾纏不清,它就成為障礙,引生更多的煩惱。諸法生起的當下,心保持正念正知,不與污染相應,那麼它來了就走,生起了就滅去,對你是不會有干擾的。

         以上弘誓通訊第三一期(1998年2月)刊登, 標為「四念處禪觀之四」。

不與純一不雜,勤行不退

  「精進」是什麼?「精」者純一不雜,「進」者勤行不退。「純一不雜」,用之於安般念的修持時,就是不要被身上任何苦受、樂受的感覺所吸引,一直念住於呼吸,靜靜的覺知,靜靜的觀察;「勤行不退」就是,你不能只練習一分鐘、十分鐘,或只是一小時,你一天也是如此,兩天也是如此,三天也是如此,十天、一年都是如此。那麼,所累積出的正念正知的力量,就會無限的強大,能封鎖所有的妄念,徹底的摧毀所有的煩惱。

  煩惱若不以正念正知去對治,不但不會自己走掉,有時反而會越來越強烈。一個人若心念能時時放在正念正知中,不與境相相應,那麼所有的覺受——無論是苦受或樂受,都只是他觀察覺知的對象,不會再是起愛著、瞋惱心,進而造作身口意三業的因緣。比如覺知腳痛時,只是靜靜的觀察,不起瞋惱心,也不生起意欲排除痛楚的念頭而移動雙腳。

  我們也應該慶幸,並給自己打打氣,能夠聽聞佛法,也能有機會修持,反覆練習面對煩惱、超越煩惱的能力,這是何等幸運的事!不至於臨到了四大分離的時候,對病苦的瞋惱、對生命的執著都湧了上來,人也都以經躺在醫院裡了,一切準備、練習的機會都沒有,就要面臨考驗,那是多麼悲慘的境況呀!所以大家能夠在這裡修持就是福報,好好把握反覆練習以對治煩惱的機會!所有的感覺都有一個特性:生起了就會消失,不理會它,不與它相應,就不會成為你的障礙!請大家記住這個原則。

萬法緣起,無常故苦

  接下來我們開始每天例行的佛法開示。釋迦牟尼佛應化在娑婆世間,他觀察到眾生生命中的許多苦難,為了尋找出離苦得樂的方法,離開王宮,以無比的智慧與精進之力修持,終於達到究竟解脫的境界。佛陀證道以後,剛開始時並不想說法,他內心懷疑,他所體悟到的法,有誰能瞭解呢?佛陀所顧慮的,並非佛法太艱深而不能理解,而是它太單純了,以致於令人難以相信!但是因佛陀的慈悲心,他終於決定說法,向眾生指出一條解脫的方法和道路。

  佛陀實觀世間萬法的存在皆是因緣而起(純粹只是條件聚合而生滅),所以是無常(不會永遠常住不變)、無我(沒有主宰操控者)的,若能真實了知苦、集、滅、道這四種真諦(真理),就能通往解脫的道路。

  「苦諦」是對這個世間實觀後所得的結論。此中的「苦」,並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痛苦而已,而是「無常故苦」,是因為不能了悟,並坦然接受萬事無常變化的實相;心中總是渴望那本來就會變化的事物不要變化,本來就會趨向死亡的生命常存不滅,是這一份愚癡焦渴、緊捉不捨讓我們痛苦。有人說佛法太消極、太悲觀了!怎麼會呢?實際覺觀諸法實相,則不進退失據;放捨焦著愚癡,故徹底解脫苦難,這與悲觀、樂觀一點都扯不上關係。

  世間是苦,苦從那裡來?無非是從眾生對於自身的錯誤執取而來。佛法指出:眾生寶愛珍視,錯執為「我」的身心,不過是五蘊——五種質素,依緣而生的短暫聚合而已(蘊者,積聚;同類相聚義)。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人的身體,就是這五種物質與精神的組合。

五蘊和合,構成生命

  「色蘊」指所有物質的組合。物質的特性是有體積而佔據空間;人體中的骨骼、肌肉、臟腑等器官,都是有質礙、佔有空間的,這些都是物質的聚合——色蘊。「受蘊」,受是感受,對於境界而生起種種苦樂的情緒。比如當我們專心觀察鼻下人中處空氣的進出時,會因氣息接觸皮膚而產生感覺,粗糙短促的呼吸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綿密細長的呼吸常伴隨愉悅的感覺,這就是受蘊,它的特質是「領(受接)納」境界而生起苦受、樂受、捨(不苦不樂)受等的覺受。「想蘊」,「想」的定義是「取像」,是我人的認識作用;認知境界時,心攝取境相而構成概念,進而安立種種名言。「行蘊」,「行」的定義是「造作」,即心的意志作用,觸境引生心思(思心所)的審慮、決斷,而發以身、語的行為。「識蘊」,「識」是對於境界明了識別的功能;前面所說的受、想、行三蘊,雖然也是內心因應於境界所起的反應活動,但是它們也是被識所了知的(這在回憶、反省的觀察中得知),所以若嚴格的說認知功能,應就是指「識蘊」。
我們就用同學在禪修的真實經驗作比喻:在禪堂中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座位,不可能一個位子的空間能同時坐著兩位同學,這是因為眾生五蘊中色蘊的特質。當同學們靜坐一段時間以後,有些人的腿開始痛、麻,情緒也因之而開始起伏—這是(苦)受蘊。你感覺疼痛的部位像針在刺,火在燒;但那只是心對於境界的攝取構相,進而安立名言,並不是真實的針和火讓你痛苦,這是想蘊的作用;也有時因為攝心得力,產生輕鬆舒適的樂受,覺得自己的身體開始膨脹飄浮起來了;這也是受蘊和想蘊的作用。

觸境生思,審慮決斷

  而心的「行蘊」是如何運作的呢?當覺知腿痛時,心中立刻生起一堆亂七八糟的想頭(想蘊)︰「啊!好痛喔!這種要人命的姿式不好,再這樣坐下去,腳會斷掉的!氣血不通,我的腳會殘廢的!腳這麼痛,怎麼能只是觀察而不移動?管它,先挪挪腿,舒展一下再坐。」於是你移動身體,試圖讓腳舒適,這就是「行蘊」——觸境引生心思的審慮、決斷,進而發為身、語的行為。境相是客觀的存在,因之而生起的情緒、認知和處理方式,則因人而異,這不同之處的關鍵,在於每個人過往不同的業習所致。

  為什麼一個人在禪修中遇到了身心的痛苦時,會生起「完蛋了!要死掉了!」的心念呢?為什麼又總是趨樂避苦,一點苦也不能承擔呢?這就是個人的業習!這種人的個性大都習慣將情境誇大,凡事往壞處想,形成心中的憂慮,這是他過往行業的累積。而有些人對於禪修中的身心困頓,是這樣處理的,他會說︰「啊,很好!聽說越痛就是越有進步。」雖然痛苦很強烈,但是他生起歡喜心,因為他認為這是進步的象徵,或正是觀察的好機會,這是凡事都往好處想的樂觀個性。我也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在禪修中使盡無比的蠻力,咬緊牙關與腿痛搏鬥,連我在「敬畏」之餘,要他稍做休息,他都不肯。這是多麼堅毅剛強的業習呀!所以境況是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將我人面對境界、因應境界的處理方式導向淨善,才是重要。

  五蘊中最後是「識蘊」,我們內心的活動與作用是非常複雜的,前面所說的受、想、行,佛法稱之為心所(造作);而內心的統覺作用,稱之為「心」,「心」從認識境界的了別作用而言,稱之為「識」,識是受、想、行蘊的統覺。

生滅循於自然法則

  在生死中輪迴的眾生,就是這五蘊在運作。五蘊是誰的?沒有智慧的人會說:「是我的。這是我的身體,我在痛;這是我的情緒,我正高興;我能思考,我能行動,是我!是我!」真是這樣嗎?你應當暫時放下想當然爾的慣性思考業習,靜心下來觀察。回想看看,從早上坐到現在,身體是不是出現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覺受?疼痛的部位是否也轉移了許多地方?心裡是不是浮現起各式各樣的念頭?就只是一天,就已經發生了那麼多的變化,出現那麼多的花樣,你直接覺知到了色身與心念是無常的事實!

  而身心的這些變化,是誰在主導呢?是你嗎?那又為什麼當你要你的心念只是專注於呼吸,不要再有別的思慮時,它老是不聽你的話呢?在禪修中,你可以觀察到身體與心念中,任何覺受、任何想頭的生起與滅去,都會循著一個自然的軌則——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並不受你的操控,這就是法無我的真諦。可惜一般人都不願意靜心觀察,老是覺得有一個常恆不變的我,而這些不必要的無明妄想與顛倒執著,就是我們產生痛苦輪迴的根源。

正念正知,不做揣測

  不但對於生命的根源,有如此錯誤的認知與執取,就連日常生活中的人事因緣,也都是以慣性的無明愛執來認知與經營。比如說你曾經與某人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經驗,你很不喜歡他,早上到了辦公室,眼睛隨意一瞄,只是一個影子閃過,你的念頭起了:「這個壞蛋!」你連他的臉都還沒有看清楚咧!「他就是這樣不懷好意,哼!討厭!」然後掉頭避開。你怎麼知道他現在是善意還是惡意啊?你只是在反芻過去不愉快的記憶而已,又何嘗將當下的事實真象看得清楚明白呢!這種僵化、固定的成見,成為心智觸證真理的最大障礙。

  有些同學禪修,會有這樣的毛病:他老是覺得自己坐不好。當靜坐時間到了,他拖著疲憊、沮喪、抗拒的心走進禪堂,心想:「唉!又要開始了,又要痛了。苦啊!苦啊!」他都還沒有開始坐呢!怎麼知道等一下會痛?這就是因為心念沉溺在過去的回憶,而遠離了當下。有時候也可能連續坐了幾支好香,迫不及待地想:「靜坐時間趕快到啊!這下又可以『享受』一番了!真好!」他都還沒坐咧,怎麼知道等一下會很好?這也是陷溺在過去的回憶,而遠離了當下的心!

  一個正念正知,念住當下的心,不對未來做任何預先的揣測,也沒有任何的成見。休息時間到了就休息,用功時間到了就用功,不瞻前顧後,不顧此失彼,不對修行的前途與進度妄加揣測,亂下判斷。

期在遠離顛倒夢想

  大家不要看到蒲團就害怕,它不會咬你,上一枝香痛,並不代表下一枝香還會是一樣的痛;曾經有過的好情況,也還會有變化,禪修不在追求眼、耳、鼻、舌、身、意的新奇境界,而是訓練我們面對當前境界,遠離顛倒夢想,如實正觀。如果我們對修行的前途能不揣測、不憂慮、不貪求,那麼每一支香都是全心面對的新境界。

  我可以提供自己的靜坐經驗與大家分享,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死心,靜坐時身邊預備很多的蒲團,有高的有矮的,有硬的有軟的,有圓的有方的,當坐著坐著,腿痛起來了,這時我就想:「唉!換那個比較矮的蒲團,坐起來就不痛了,這個太高,坐起來不舒服!」可是我還有點意志力,不會馬上換蒲團,我就告訴自己:「下一支香,我一定要換那個蒲團,這個不好,不能坐,太痛了!」等到下一支香,換了一個蒲團,剛坐下來:「唉呀!這就對了嘛!早應該這樣的。」可是一陣時間過去後,腳的另一個部位開始疼痛起來了:「怎麼會這樣呢?喔!可能是方的蒲團會壓到大腿外側,方的不好、會痛,下一枝香換圓的蒲團好了!」雖然不甘心,但我還有一點自制力,換蒲團的頻率是以一枝一枝香為周期,沒有馬上換;如果馬上換,那就更精采了。
這是我過去的經驗,靜坐時身邊總會多放幾個蒲團和墊腿的毯子,換來換去,改來改去,花樣百出,但也都舒服不了多就久。長久的靜坐經驗終於累積了一個心得:各式各樣的蒲團,有各式各樣的痛法,痛法會有不同,但會痛則是必然。我死心了,不再千方百計調整姿勢,調換蒲團了。

  這下還會不會痛呢?剛開始時當然會痛,但是發現到一個現象:以前痛點的變化,都以為是因為常更換姿勢和蒲團所引起,現在安住於一個姿勢、一個蒲團,只要能不被痛楚所干擾,以堅強的念住力繼續修持,時間夠久,就會發現:身心的變化有它緣生緣滅的自然軌則,不理它,痛點也就兀自的生滅變化,而終究解除,為了趨樂避苦而干涉它,不但不能避苦,只是又從中增長顛倒夢想而已!游泳也是一樣,一個人掉入水裡,越掙扎就越往下沉,當他全然放鬆時,自然會飄浮上來,可是這麼簡單的要領,對於沒有學習過游水的人只是個空洞的理論而已,落水時要能不慌張而保住性命,還是要靠平日練習的功夫。

不以煩惱「加柴助燃」

  眾生的業果,來自對於境界的不能全然放捨,反而是千方百計、想盡辦法追求,或避免一時感官的苦樂覺受,不去清醒的覺知當前實際的境況,心被一種迫切想要逃避痛苦的焦灼熱惱所包圍;當前的痛苦,再加上想像誇大的痛苦幻象、避苦求樂的瞋惱貪求,那也就怪不得苦上加苦,永世輪迴而不得解脫了!如果能在面對困境時,只是觀察,只是覺知,不以煩惱「加柴助燃」,不再添加燃料的火堆,當所有應燃燒的都燃盡以後,火就會自然熄滅的!

  請大家將心安靜下來,不對修行的前途生起莫名的妄想,好好的覺知色、受、想、行。佛說:「這些都是無常變化的,只因一念揀擇挑選的心,在癡心妄想中產生痛苦;明明是會生老病死的生命,卻希望他不死,明明是會變異的境界,卻認為它不會變化,痛苦就由此而生!」

放捨執境,清涼自在

  《阿含經》中有一個故事說:釋尊初成道後,在去鹿野苑度化當年追隨他的五個侍者途中,遇到一個發狂焦慮,痛苦不堪的年輕人,原來他在尋找背離他而逃走的妻子。這青年已經在路途上發狂奔走多日,焦渴與勞頓,使他非常的疲憊。佛陀對這年輕人說:「你這麼慌亂痛苦的樣子,一定是有甚麼心事吧?」年輕人回答:「是啊!我痛苦極了!」「為什麼呢?」「我太太拋棄我,跑掉了!」「哦!你認為是因為你太太拋棄你了,所以你才痛苦的嗎?」「是啊!他不要我了!」佛陀說:「不對!是因為你的心害怕失去,是這一種想要擁有的心,讓你痛苦!」

  年輕人這幾日的心情,一直膠著在失去所愛的熱惱中,乍然聽到全然不同的說法,一時也傻了眼,呆呆地望著佛陀。佛陀慈祥地對他說:「來,年輕人!你坐下,你坐下來,先不去擔憂思慮任何事;靜靜的觀察,只是靜靜的觀察自己的呼吸。」這年輕人感受到佛陀散發出來的慈悲和安祥,狂亂癡迷的心得到撫慰,他順從地坐下來,閉上眼睛,靜靜的觀察自己的呼吸。

  「對每一個生起的念頭,都只是靜靜的覺知,靜靜的看著它生起,靜靜的看著它滅去……,心能放捨對於境相的追逐,就沒有什麼能讓你痛苦。」隨著佛陀的教導,這年輕人在放捨焦著,靈光一現的剎那,遠離悲苦,感受到這許多日子以來所沒有過的輕鬆。年輕人嘗到了一點點清涼的法味,他終於知道:「原來不執著,能放捨的心是這麼的清涼自在!」

  「是的!焦灼的心產生憂悲惱苦,原因就是如此而已,再也沒有其他!」聽了佛的開示,這個年輕人非常高興,表示願意歸依清淨的佛法,佛又為他說了人天正行的五戒,年輕人頂禮佛陀,歡喜的離開了!

歸依真義,遠離妄執

  歸依三寶,並不是不勞而獲的只冀望三寶的保佑,而是學習正確的方法,明暸苦的真相是什麼。在這之前,我們的心要能有安靜下來以便於觀察覺知的能力,這時你才能親見法的真相——無常、苦、空、無我;你能夠觀察到法的實相,就能遠離所有的煩惱與妄執,這是歸依的真義!

  所以你們在這裡禪修時,不要去想還剩下幾天才能結束,偷偷的翻月曆,偷偷的數日子;不要去想下一支香的情況是會如何;也不要不舒服了就偷看時間:「哎唷!還有四十五分鐘!哎唷,還有三十分鐘!」這裡的作息,都有揵鎚的指揮,聽鐘聲、鼓聲,起板、安板;聽鈴聲進禪堂,聽板聲就到齋堂吃飯,其它的都不管。不必去理會現在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現在是星期幾?還剩下幾天?人生難得有萬緣放下來用功的福報,就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去思前想後,只是正念正知,覺知當下。你越能夠這樣子做,就越遠離焦灼、痛苦和攀緣的習氣,也就能夠嘗到點滴離執的清涼。

內外交感,互為表裡

  接下來再提醒大家,靜坐時不要愁眉苦臉,當我看了你們一臉的愁苦相時,都會覺得實在太對不起大家了,安排了這麼一個局面害你們來受苦。

  我不是喜歡看你們的笑臉,而不喜歡看你們的苦臉,而是要提醒大家:我們的身心是互相影響,內外交感的,一個面部肌肉輕鬆祥和而帶著微笑的表情,與一顆安祥愉悅的心互為表裏。
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試看:當你面部表情僵硬而緊繃時,也會感覺心情連帶的產生了負面的情緒;若是面帶微笑,也會感覺到心情的輕安鬆弛。所以雖然大家都只是靜靜地坐在這裏,但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從學生微細的面部表情中覺察到潛微的情緒反應。所以才會建議大家「以身轉境」,為自己創造一個適於修行的身心環境。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說法:一個人在二十歲以前的面貌是父母的影響——這也可以意會作是個人過往的業習因素;當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則是一個轉換的時期;而四十歲以後,我們的面相就要自己負責了。如果你見了人老是翻白眼,那麼四十歲過後,難保當別人見到時,你眼睛的眼白不會不多過黑眼球呢,因為你習慣了嘛!又比如你見了人老是撇著嘴巴,因為撇著習慣了的關係,以後便不自覺養成一個見人老是撇嘴的習慣。

  現在大家已經意會到了這件事的重要,以後就要常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當遇到任何困難或令人不悅的情況時,都提醒自己:「先靜靜的觀察,永遠用一種輕鬆、清醒、慈和的耐心,去接受、了解當前的一切。」那麼四十歲以後,無論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經歷了多少磨難、艱難和挫折,你所散發出來的永遠會是寧靜的生命氣質,面貌也會有祥和、安穩的氣象!

  記得我曾經見過一位老人,初次見面時就因他面容中所顯露的愁苦而印象深刻,後來斷續的知道了他早年所受的苦,也就更印證了我對他的初次印象。

  有些人的面相,讓人看了討厭或煩燥,這是為什麼?大部份的原因是:他心中累積的一些煩惱,不知不覺的外射於身語二業,也聯帶引起別人的情緒反應。

三苦皆是眾生自招

  佛清楚的指出,眾生所有的苦,都是自己去招感來的。我們應該循著佛陀的教導來發現這個實相。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不安定,不恆存,它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固定的型態和模式。

  這個「法的理則」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而是能從實修的過程中,親自體會與驗證。比如在靜坐時,當痛的感覺強烈生起時,若痛感已經干擾了禪思,這時先不要移動身體,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去觀察痛的部位,當你能安靜的觀察時,會發覺痛點與痛覺也是在變化中。苦的本質是什麼?無常!

  經中將「苦」大分為三類:「苦苦」——苦受的本身是苦;如身體的病痛,當然是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壞苦」,——當快樂的境界或感覺得而復失時,凡夫心中常會生起執著愛戀,追悔好景不常的痛苦情緒。「行苦」,這對於粗心的人較難體會,因眾生趨樂避苦的習性,對於前二種苦所引生的,強烈而波動的情緒較明顯易知,而行苦是指眾生在念念生滅,在時間的遷流變化中,感受到萬事變動不居所生的苦感,它是較隱微難知的。

  苦受,我們是如此真切的感受著。眾生都在受苦,而不能見苦的真相——無常;而四聖諦中的苦諦,就是認知身心全然是苦,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接著再清楚的觀察、認清它,然後以智慧來證得苦的無常相。如此,就能夠親見苦受的本身是苦,樂受引生壞苦,覺知念念生滅、無常、相續,進而覺知到「法」遷流變化,無常無我的真義。這樣的體悟就是現見苦(的真)諦,不只是停留在聽聞或思維的階段而已!

諸法敗壞不安之相

  一般的苦惱眾生,都在白白的受苦、吃苦,而不能見苦諦;阿羅漢聖者,面對一切境界,只是覺知,觀察,在法的無常變化中見苦諦。雖然我們現在的境界太淺,但是也可以以意念的正念正知轉化心境,不再像過去一樣,碰到不如意的境界時,就馬上以貪瞋癡來與境界相應,造下更多更深的罪障,而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當困難來的時候,鼓勵並提醒自己: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敗壞不安之相,不要貪執,不要染著!更要注意遠離顛倒夢想,在苦難中培養出智慧、耐心和慈悲——看著自己因過去的無明所招感的苦報,耐心的覺知,進而超越它。

  而也因為自己曾經對於苦的體會是這麼的深刻,觀察得這麼清楚,所以也就更能夠體會眾生的苦,更能生起徹骨徹髓、無量無邊的,愍念眾生的悲心。所以苦就只是一個情況和現象,但是你到底是要讓它苦上加苦,輪轉生死呢?還是要讓它成為覺悟解脫的關鍵?這就要看我們自己的用功囉!

  今天我們的禪修功課就到這裏結束,希望今天晚上對於法的講解,以及一些修持方法的提醒,對各位同學有實際的幫助。好好的休息!明天是全新的一天,不要對明天抱持任何幻想,而應該用全新的心情來開始一天的修持,只要不瞻前顧後,顧此失彼,那麼你會覺得,其實不是那麼的困難。明天的功課還是修習安般念,繼續把自己的心,訓練得更專注、更調柔!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三寶的清淨與光明中,對於法有更深刻的體會,早日能夠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未完待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