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法與法門的抉擇

——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

張沛寧 筆錄   釋耀行修潤

 

一、法門無量誓願學

 

修學佛法要掌握一個基本原則實修實修就要提出一個法門,法是方法,門是方位、通路。慈航堂大殿非常莊嚴,有東、西南三個門,都能進到慈航堂,法門就是這個概念;然而重點在於進入,而不是從哪個門進入。有人打電話給師父,說他要進到慈航堂,師父根據他們出發的位置指示,有的人從東門、有的人從西門,也有的人從南門。大家進到大殿之後討論起從哪裡來,發現每個人都不一樣,師父給的指示也不同,有的是先往前走到底再左轉,有的是先右轉再走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因為空間很大,出發點不同,而身在其中的人是難以窺得全貌的。當一個領域大到無可度量,便很難輕易的全面理解其內涵,如同盲人摸象的故事,只能觸及片段而無法摸到全體,有人摸到腿說大象像柱子,有人摸到尾巴則說大象像繩子。如果經驗只侷限於個人,卻沒有鳥瞰全局、掌握全部的資訊,指點他人時就會亂了方針,甚至明明別人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卻還只憑個人經驗而糾正錯誤。

回歸到法門,法是方法,門是方位、通路,重要的是斷煩惱得解脫,那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的法門?我們總說「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什麼呢?因為眾生根基不同,出發點不一樣,學這麼多法門,是幫助自己也幫助眾生;如果不能掌握全局,我們所有的爭執都叫「門戶之見」,抱著自己的門罵別人,霸道的要求別人要走跟你一樣的門,卻不知道這中間隔了一條河,從對方的出發點來看根本此路不通,要怎麼走呢?

 

二、佛法的必修課

 

現在很多的爭執都是門戶之見,但我們提出「戒慧」三學不在其中;三學是學佛者修學的根,三學不是法門,法門和每個人的根基有關,三學則是大家都必學的基礎。「戒」有出家戒、在家戒、沙彌戒、具足戒;為什麼受各種不同的戒?因為根基、出發點不同,但是無論如何都要持戒。修「定」的法門就更多了,「三昧、止、奢摩他」,這一類通通在講定,如果沒有把它搞清楚簡直是互相打架,還打得一點意義都沒有,如同拿著美鈔在台灣的菜市場買東西,雖然是有價的貨幣卻無法成功交易。四禪八定說明定的淺深層次,所以在很多的經論裡,三個學門可以特別學、很深入的學,把細節弄清楚,學了以後才比較能自己判定,和他人分享,甚至是教學。

以念佛為例,慈航堂的大殿叫彌陀清淨殿,念佛可以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定」,我們的心以一個所對象念到一心不亂得三昧,定就放光得感應。花開見佛悟無生,即是智慧,當你念佛念到悟無生的階段,就進入「慧」學。念佛有沒有持戒?理論上念佛似乎就只是念佛,但當你今天很生氣的時候,因為長年念佛的習慣而說:「那個人真的很阿彌陀佛。」這不就是用一句佛號來清淨口業嗎?就是用念佛來持戒呀!雖然念佛並不等於持戒,但只要一心念佛念到實,是能一舉多得的。

這樣來看學佛反而是簡單的,人事卻是很困難的;如果你賣吃的,你要想怎麼成本低又健康又好吃,讓顧客願意上門、願意掏錢出來買,這不是容易的事。相比起來學佛既簡單又透徹,透徹到深層的根源,從以簡馭繁來講我們抓住根源,從適應根基來講則有各式各樣的法門,從那麼多要學的東西中提取出三學。念佛三昧讓你專注的對象是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得念佛三昧,透過念佛得身口意清淨,等同十戒;透過念佛得一心不亂,等同修定;透過念佛往生淨土,花開見佛悟無生,到這個階段還要增上開智慧。從這樣來看,念佛這個法門也能讓我們修戒、定、慧三學,不管是念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可以,佛與佛從來都不會計較,只有人跟人才會計較,我念的佛比較好,你念的不好。我們既不用跟人比較,也不需要被別人指指點點就喪失信心。

 

三、諸法無諍,殊途同歸

 

天台二祖慧思大師曾經提過「諸法無諍」,所有的法門彼此之間沒有對立、沒有爭執,是人們不了解,而對其他法門產生質疑或喪失信心,這是不必要的。到餐廳去,有的人吃飯,有的人吃麵,每個人點了不同的食物,但同樣是要解決飢餓的問題,就像我們修各種不同的法門,都是要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斷煩惱、證涅槃的願望都是一樣的。佛陀曾教導弟子修四念處,分別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從三學、三善根、三菩提進展到四念處,有法寶增上的意義。

  這些年我推廣的法門首要即是「無諍」,沒有對立,也不要有門戶之見,重要的是三善根能不能增長,能不能斷除三惡根,甚至斷除所有的根,才能斷輪迴得解脫。佛陀教導身念處,大家都渴望身體健康,運動的各種方法都是達到身體健康的法門,相信身體健康應該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標;就像你可以說念阿彌陀佛比念藥師佛相應,但你總不能說不要念佛,不要行善吧!你可以說喜歡打高爾夫球、喜歡游泳,但你不會說不要健康。

  有些人對於法的整體輪廓無法掌握和了解時,常常喜歡製造對立,互相批評,又容易在過程中產生競爭,在體的基礎上總覺得,我的比別人的好,這實在是很浪費時間。我雖然推廣鬆肩抬胯的功法,但從來不排斥其他運動;我是為了推廣健康,而不是推廣某一種運動。之所以專注在鬆肩抬胯上,是因為他不受器材、場地的限制,輕便好帶,隨時隨地都能做,也不會干擾到其他人。

  好幾年前流行拍手功,我不否認這個對身體好,但容易吵到別人。有一次我到花蓮講課,當地的師父在凌晨四、五點帶我到附近的自然公園賞景,山明水秀下走著走著傳來拍手聲,所有寧靜的環境都被破壞了,非常擾人安寧,自己做起來也不好意思。曾有一個學生跟我分享,有一種運動是擠眉弄眼的,將臉部表情用到極致,做起來好像也很有用,禪修的時候做運動,他卻自己躲起來面對一棵大樹做,因為怕別人看到很難看。所以我才想了一套功法,可以面對大眾,不干擾他人,又不受空間、器材的限制,希望能達到推廣健康的目標。

  健康是每個人共同的願望,無論你在家、出家,學佛、不學佛,想求解脫還是求增上生,每個人都要健康,所以我們要推廣佛法,就從每個人基本的要求——「健康」開始。在我心裡,學任何法門都很好,只要掌握住:勤修戒、定、慧,所學的法門,滿足戒德清淨,心意專注,智覺開發的要求,修持的過程中要身、口、意三業都清淨,一定要降伏淨化惡根,增長善根,進而斷除生死輪迴之根,所有的法門都要滿足這些。

 

四、身強體健事半功倍

 

我們修學佛陀教導的身念處,將健康的效果帶進來是沒有衝突的。鬆肩抬胯——動到身體的四個重要大關節,即四樞紐、四末梢;樞紐是肩跟胯,末梢是掌跟腳,把四樞紐和四末梢處理完,身體就能達到基本的健康,在健康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談持戒,才會容易。

戒和飲食有關,人可能因為亂吃而不健康,又因為不健康而更想亂吃,變成惡性循環。身體健康之後,口腹之慾才能漸漸減少。舉個例子,我現在習慣晚上不吃,但並沒有特別向大眾說我持午,有時候參加活動或講座很難嚴格的持午,但在吃過午餐後就禁食,感覺很清爽,還能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但有些學員體力不好,胃不好不能多吃,只能少量多餐,因為腸胃疲弱的消化與吸收能力,妨礙了晚上不吃讓腸胃淨空,進而清淨就寢的狀態。所以一個人身體健康持戒是比較容易的,人的身體健康情緒也較不容易失控,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互為因果,若常常不能控制情緒,也會把身體弄壞。健康可以成為修學佛法的基礎,所以我們從這裡開始。

任何一個宗派都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來學習他們專修的法門,甚至即便不是佛教徒也希望自己身體健康,所以鬆肩抬胯是超越一切法門的。超越性和普遍性在佛經中叫做法住、法位,此法常駐,是恆常不變的。佛陀早年的教法教弟子觀呼吸,觀身不淨,觀四大。每個人都有呼吸,身體都會腐爛,沒洗澡會發臭,每個人的身體組成都一樣,所以每個人都能學佛。

但是到了念佛法門,可能就會有人告訴你,他不信佛,所以不念佛,因此從增長善根來講,佛弟子念佛當然很好,但是念佛法門的超越性、普遍性,就沒有觀呼吸這麼強。有一種禪修法門從緬甸傳過來,為了要推廣給沒有信仰的人,乃至於推廣到西方的基督社會、伊斯蘭社會,所以特別標榜不念佛、非宗教。但當它傳到台灣時,跟一些佛教道場借場地,來參加的幾乎都是佛教徒,為了要凸顯它不念佛、非宗教的特質,而把道場的佛像遮起來,這就太矯枉過正了。當我們在強調某些堅持時,要思考這些堅持,是否還在最初的因緣中,西方社會需要強調不念佛、非宗教,但在台灣的社會文化,甚至是佛寺中還有這個必要嗎?人們應該思考,自己的堅持所源何處,才不會入魔。三學的經、律、論就是在分析討論抉擇我們所學的法門,我可以就你們所修持的法門來說明如何修戒、定、慧。

 

五、認識法門中的戒、定、慧

 

除了掌握法的核心和原則,也要處理幾個問題。首先,從方法上思考:甚麼生活方式能讓我們身體健康;其次,從佛法來看健康的原理是甚麼、應用的原則是甚麼。接著我們要探究,大家修學甚麼樣的法門,一開始可能以道場為主軸,或是跟隨師父所修的法門一路傳承下來。但因為每個人的根基不同、因緣不同,所以也有屬於自己的法門。我曾經說,不懂教史不妨礙解脫,但了解教史就知道很多現象都源自歷史的流傳,中國佛教宗門的堅持與傳承是比較稀薄的,所以念佛和參禪時常揉雜在一起,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

日本的宗門色彩很濃,各有利弊,非常堅持宗派能讓法門長久的傳承下來;但相對來說,所謂的宗門、法門就是在時間因緣中產生的現象,當時間流逝,環境改變,因緣不在,那這些堅持的意義又是甚麼呢?應該要與時俱進,留下法門中,好的、與時合宜的部分,汰除不好的、落伍的、過時的部分。然而若在汰選的過程中,好的部分沒被留下來,確實很可惜。曾有一陣子,我在整理一些禪宗的東西,對日本保留傳統禪宗文化的完整度,非常感動,包含建築、禪堂、衣著、法器,建築構造的設計,讓修行者睡覺、吃飯、坐禪都在同一個地方,整套看起來很有韻味,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修禪很能淨化人心。

回歸到剛剛的問題,大家認為自己修學的是甚麼法門?如果覺得模模糊糊,不要因此自卑,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中國佛教的宗派傳統很模糊,無論你學甚麼法門,只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不管是淨土法門、參禪打坐,還是人間佛教,都是一樣的目標。

有一次我到一個念佛的道場,講到定學的原理時,一位出家眾說好多年前剛到這個道場時,還是懵懂的初學者,跟著其他人打佛七,他非常專心的投入,眼睛一睜開就看見放光,身心輕安歡喜,但佛七結束後,只維持了幾個禮拜,就脫離這樣法喜的狀態。他雖然時常回憶、懷想,但他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能不能再重複,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再回到那個狀態,我告訴他定學的原理後,他才明白原來是這樣。

舉個例子,甚麼叫安靜的心?心的安靜,在佛法中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而是有程度上的差別,每個人心安靜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才會分為四禪八定,講的就是禪定的程度,如果不知道這些理論,在你快要進入禪定時,就不知道如何穩住、增上,也就不會入禪,不是你沒有能力或不曾抵達,而是不懂訣竅。假設零分是心最散亂的狀態,分數往上加心就愈安靜,零分到六十分是欲界的未到地定,六十分進入色界禪即是初禪,接著再往上增上一階一階的達到八定,如果不懂這些要怎麼入禪、入定呢?

禪定是如此,那觀智呢?人們都說要開智慧,開智慧究竟是甚麼?《心經》裡面談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當智慧達到非常深刻、深妙、深奧的狀態時,就能達到觀照五蘊都是源自無自性空的智慧,但如果連五蘊是甚麼都不知道,要怎麼見空呢?要增上智慧也是有很多學門的,念佛法門即是在悟無生的當下轉為觀智。戒、定、慧三學不僅是出家眾的修持,在家眾亦能從中得益,一個人的心入安定,做研發、推廣業務的效率當然也更好,我們今天在這裡,從你們所修持的法門出發談如何達到戒、定、慧,希望藉由這樣的討論分享讓大家都能更進步。

法理或許很深,需要慢慢分析,但方法可以很簡單,縱然不懂道理,只要願意持之以恆,自然能從中得益。比如鬆肩抬胯,第一階段是讓你的身體由僵硬變柔軟,這大概幾天就能做到;第二階段是柔軟、是堅強,讓自己強而有力,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第三階段則是養成運動的好習慣,要成為生活中的慣性就要三年以上了,耐心的堅持,一個動作三到五年,養成慣性就能達到身體常健,這方法並不難,只是要持之以恆。

就像學佛,以好習慣來取代壞習慣。又像念佛,一句阿彌陀佛念起來很簡單,不需要知道這句佛號背後有多少功德、多少智慧,只要念一句佛,但如果愈了解所念、所行的背後道理,便能更有信心、更歡喜、更堅持。然而無論你知不知道,方法都是一樣的,都是念一句佛號,法門有這樣的特色是最強而有力的。

我們要脫離輪迴,需要進入涅槃,若沒有得涅槃的準備,也要在佛法中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身體要強健,家庭要美滿,但所有的這些在因果律中是要先種善因、善行、善念才能得善果,所以我們行善。回過頭來說,涅槃難嗎?不難,連觀念都不難,之所以趨向輪迴是長久以來的慣性,要扭轉就要從基本功做起,培養念佛的習慣,在修持時,反覆回頭問自己,我的心有沒有遠離貪嗔癡?想罵人的時候就用佛號代替,把所有的念頭都扭轉成佛性的正向力量。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