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陀對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The Buddha’s Wishes for His Disciples and His Teachings)

□緬甸 帕奧禪師(Venerable Sayadaw Pha-Auk)開示
□能融法師中譯 ‧ 淨法、開恩、善戒等法師修訂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渡過他最後一次的夏安居。那個時候,佛陀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夏安居的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於忍受的背痛。

在其中一個過去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角者。那時,菩薩將對手摔在地上,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個月,這個不善行為的果報現前了。這個痛苦是因業而來。此業力量非常強猛,它一直產生影響力,直到死亡為止。所以這個病叫maranatika vedanA。這痛苦必須至死才能結束。

佛陀以他的決意(adhiTThAna)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意。首先,佛陀依色七法(rUpa sattaka)及非色七法(arUpa sattaka)的觀照1[1],進入阿羅漢果等至(arahatta phala samApatti[三摩缽底=正受或等至]2[2])。阿羅漢果等至指以涅槃為所緣,持續長時間生起的阿羅漢果心。修了這些觀法之後,佛陀進入阿羅漢果等至。由於觀照功夫的強與有力,佛陀所得的阿羅漢果等至也強而有力。從阿羅漢果等至出來後,佛陀下決意:「願從今日乃至涅槃,此病不再生起。」佛陀每天都發如此的決意(決心)。

這種果等至稱為壽行果等至(AyusaNkhAra phala samApatti)、護壽果等至(Ayu pAlaka phala samApatti)、或命行果等至(jIvita saNkhAra phala samApatti)。3[3]壽行果等至指維持壽命的果等至。護壽果等至指保護壽命的果等至。命行果等至指維持命根的果等至。佛陀每天都如此的修習。

夏安居後,佛陀四處遊方,最後到達毗舍離。在毘舍迦月(VisAkhA)月圓日之前的三個月,也就是陽曆(國曆)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支提(遮波羅塔Chapala Cetiya),佛陀決定捨棄生存的意願,此稱為捨壽行(AyusaNkhAra Ossajjana)。這是甚麼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毘舍迦月的月圓日,我將修習此果等至。月圓日後,我將不再進入這果等至。」這個決定稱為捨壽行,即捨棄生存的意願。

在同一天,當眾比丘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講堂時,佛陀向大眾宣佈他欲捨棄壽命的意願。佛陀向會中的眾比丘僧說:「諸比丘,我已告訴你們我所透視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長養(開發)它們,勤習它們。」佛陀如此的教導比丘們他親身所體驗的法。在此,佛陀也說明他對他的教法以及僧伽的期許:

第一、僧眾應將佛法透徹地學習及牢記(背)起來。但是,單靠學習及背誦是不足夠的。
第二、佛陀指示僧眾應實踐法。在巴利文這叫asevitabba。asevitabba的意思是,我們應嘗試從實踐中一再的了解法的意義。這翻譯成「實踐」。這是佛陀對法與僧伽的第二個期許。
第三、佛陀的第三個叮囑是bhAvetabba,即長養或開發。實踐法之後,我們應該繼續成長與進步。這是甚麼意思呢?當我們修習法,我們內在的思維過程將只有善法的持續,換句話說,它們是戒善法、定善法及智慧(般若)善法。這些善法必須持續不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如果一位聲聞修行者(佛陀的弟子)證得阿羅漢果,那麼,他的修習即已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應不斷的修習直到阿羅漢的果位。這是佛陀的第三個期許。要達成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必須一再的學習。所以,佛陀開示bahuli-kAtabba,即「勤習」,教導我們應該常常修習。

為什麼這些期許會出現在佛陀的思維中呢?「這是為了使純淨的教法(梵行)能夠久住。」換句話說,這是為了保護純淨的教法,使它能源遠流長。每位佛教徒都應盡力保護此正法,使它不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應透徹的將佛法牢記在心(學習及背起來)。
第二,我們應修持,透過親身體驗來了解佛法。
第三,我們應不斷的修持,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這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必須嘗試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一位不嘗試此三階段修習的人,只能稱為名譽上的佛教徒(掛名的佛教徒),而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徹底學習此三階段的修行者,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們決定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應發如此的誓願:
一、我們將嘗試學習牢記(學習及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我們將嘗試透過實際的體驗來了解佛陀的教法。
三、我們將一直修習,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如果我們有如此的誓願,那麼,我們才可說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依佛的教法而呼吸)。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做呢?這是為了大眾的福利與快樂。基於對世界眾生的慈悲,為了天神、人的福利與快樂,我們應如此的學習。如果我們依照佛陀的教法而學習,我們將能使佛法傳遞後世。我們也將能教導天人及人以下教法:
一、牢記(學習及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修習佛法,透過親身的體會來了解佛法。
三、長養、開發這些法,直到成就阿羅漢果。

如果我們如此的做,諸天神及人將能得到此世界中的利益和快樂,直到證入涅槃。如果我們不將佛法牢記於心,不修持佛法,那麼,我們要如何教導天神與人們學習佛的教法呢?我們對這些法尚且不能了解,又如何指導這些天神與人呢?因此,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我們就應該將這些佛法牢記於心,以實際行動來實踐、長養開發它們,直到達成阿羅漢果的境界。

您對佛陀的教法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呢?

在註釋裡有一句話:「真正的三寶信徒能有虔誠的表現。」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是一位真正的信徒。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真、徹底的學習這些教法,修習它們,毫不間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入滅前的重要遺教。如果我們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教法學習。如果我們對我們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的,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也就是世尊佛陀的教誨。

那麼,這些法是甚麼呢?它們是: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五根(paJcindriyAni)
五力(paJca balAni)
七覺支(satta bojjhanga)
八聖道(ariyo aTThaN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 dhammA)。在三藏中,佛陀依聞法者的不同根性,以不同的方法教導三十七菩提分法。總結三藏所說的法,不外三十七菩提分法。更精簡的說,只有八聖道。再更簡要的說,則只是戒、定、慧三學。

在修學的開始,我們應學習戒。不知道戒,我們無法淨化我們的德行。我們必須學習禪定(奢摩他samatha)以控制心使之專一。如果不知道禪定的修習方法,那要如何進入定(samAdhi)的訓練呢?如果我們不學習定的訓練,我們要如何控制我們的心呢?有了這些基礎,我們才能進一步學習慧(paJJA)的訓練。沒有慧的訓練,我們的智慧又如何得以開展呢?

為了淨化我們的德行,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第二,我們必須實踐及長養這些法,直到成就阿羅漢果為止。
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多次如此的勉勵弟子們:「這些是戒行,這些是禪定,這些是智慧,其結果是極好的。透過戒行而完整開發所得的定是極好的,其結果是極好的。透過定而完整開發出來的智慧是極好的;由智慧而完整開發的心是遠離慾望、有(或存在)、邪見及無明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我們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我們的心,那專一的心(定心)的力量是美妙的。這樣的心能透視色的真實相。色法由許多色聚(極微的粒子)組成,這些色聚可能比原子還小。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專一的心也能透視名的實相;專一的心能透視它們的因緣;專一的心能透視名、色、因緣的生滅法。這種透視的能力即稱為智慧,這種智慧的開展是因以戒為基礎的定而產生的。專一的心與智慧是一種心力,此心力能引導我們證入涅槃,破除所有執著、惡法及煩惱痛苦。

每個人都有心。當心透過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完整開發時,它將產生透視的智慧,使人從慾望與輪迴中解脫出來。但是,這個定必須以戒為根本。對於在家居士,五戒的修持是重要的。五戒如下: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使用麻醉物品。

以上五戒是所有佛教徒所必須學習的。如果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佛教徒或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已「被破壞」了。一位佛教徒也應避免非正命(邪命)的生活方式。佛教徒不應以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誹謗、粗惡語、綺語的手段來取得財富。同樣的,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非正命的生意:武器、人口、屠殺動物、麻醉物品(煙酒)及毒品的買賣。

戒行對佛教徒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只是為了達成涅槃,也為了死後能往生善趣。一個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是不容易得生善趣的。這是因為在臨終時刻,所曾做過的惡行將出現、縈迴在他的腦海。他們將以這些惡行為心的所緣,而死後多往生四惡趣中的一趣。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平和亦是重要的。沒有戒行的淨化,一個人無法從周遭環境中得到快樂與安詳。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敵人所圍繞。一個有許多敵人的人是無法得到快樂的。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

「如果一個人能活一百年,但是無戒無定,還不如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由定而開發的心,可產生能見涅槃的大智慧,能了斷輪迴,息滅所有惡法及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依戒而修習止禪與觀禪。那就是,我們必須修習大念處(MahAsatipaTThAna Bhavana,亦即四念處)。四念處為:
一、身隨念處(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身
二、受隨念處(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受
三、心隨念處(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心
四、法隨念處(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於法

甚麼是「身」(kAya)?修習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時有兩種身:色身(rUpa kAya)及名身(nAma kAya)。色身是由二十八種色組成的;名身是由心識與心所組成的。換句話說,這些都是五蘊:色蘊(rUpa khandha)、受蘊(vedanA khandha)、想蘊(saJJA khandha)、行蘊(saNkhAra khandha)及識蘊(viJJANa khandha)。

但是,修習止禪(奢摩他samatha)的所緣,例如:出入息(AnApAna)、三十二身分、屍體、四大等也稱為身(kAya)。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們也是色的密聚。例如,出入息(AnApAna)即是一群由心產生的色聚。如果我們分析這些色聚,每一色聚包含了九種色:地(地界)、水(水界)、火(火界)、風(風界)、色、香、味、食素及聲音。同樣的,骸骨也是色聚的密聚。如果它是一具無生命的骸骨,它共有五種色聚。當我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它們包含了四十四種色。

在身隨念處方面,佛陀教導兩種禪定方法:止禪(samatha)與觀禪(vipassanA)的修持。在身隨念處,佛陀提及出入息隨念(安般念AnApAnasati)、觀身三十二相(部份)、不淨觀(asubha)等。所以,如果我們在修習出入息隨念,那麼,我們即是在修持身隨念處。止禪的許多主題皆屬於身隨念處。

當瑜伽行者修習止禪成就後,他轉向觀禪的修持,識別二十八種色。在那個時候,他也還是在修持身隨念處。在修習名業處(nAma kammaTThAna)時,如果他能識別受,那是受隨念處;如果他能識別心,那是心隨念處;如果他能識別觸,那是法隨念處。但是,倘若只是識別受、識與觸,是不足夠證到透視的智慧的。因此,我們也必須識別其餘相應心所。

當我們能識別名與色之後,我們也必須識別它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這是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JANa)。有了緣攝受智之後,當我們到達觀禪的階段,我們即可「強調」色,或受,或心,或觸。所謂「強調」是指:我們不應只是識別一種法而已。我們可以強調色,但也必須同時識別名。其次,當我們識別名時,我們也應識別受、心及法。

我們可能強調受,但單是識別受是不夠的。我們也應該識別與它相應的心所,根及所緣。根及所緣是色。此道理貫穿心隨念處與法隨念處的修習。
在此,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即是觀照這些色與名的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之本質,以及它們的因緣。這些法一生起即毀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它們受著無常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的。在這些法當中並無一穩定、永久、不朽的靈魂,因此,它們是無我的。觀照這些名、色、因、果的無常、苦、無我即稱為觀禪(毘婆舍那vipassanA)、內觀(透視)的禪定。當我們在修習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即可說是在學習四念處。

  當我們學習止禪與觀禪時,換句話說,當我們在修四念處時,我們應具有堪忍力(任持力、毅力)及四正勤。這四正勤為:
一、未生惡令不生。
二、已生惡令斷除。
三、未生善令生。此包括止善法、觀善法、道善法等。
四、已生善令增長。使善法繼續生長直到成就阿羅漢果。

當我們在修習時,我們必須具備這四種力量。(如佛在菩提樹下精進修行時所發的願):「即使我的血、肉乾枯,只剩下骨與腱,我也不將放棄我的禪修。」

當我們以如此的力量修持時,我們將得四神足(四如意足)。四神足是:
一、欲(chanda):強而有力的欲求或願望,以達成涅槃。
二、勤(viriya):強而有力的精進力,以達成涅槃。
三、心(citta):強而有力的心念,以達成涅槃。
四、觀(vImamsA):強而有力的觀照智慧,以達成涅槃。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欲願,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欲願,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精進力,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精進力,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心念,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心念,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觀照智慧,我們將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觀照智慧,沒有甚麼是不能達成的。
當我們依戒而修持止禪與觀禪時,我們應具備五種控制根(有控制能力的根):
一、信(saddhA):我們對佛陀及其教法要有足夠的信心。
二、進(viriya):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精進力。
三、念(sati):我們對所緣境應保持足夠的正念。
四、? 定(samAdhi):我們必須對止與觀的所緣有足夠的專注力。止的所緣,例如:呼吸相、遍相等;觀的所緣則有名、色及因緣。
五、慧(paJJA):我們應對止與觀的所緣有足夠的透視(或觀照)智慧。
此五控制根能控制瑜伽行者的心,使之不偏離能導向涅槃的八聖道。若不具備任何一控制根,我們將無法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將無法控制我們的心。這五控制根有控制我們的心,使它不離所緣境的力量,此即是「五力」。所以,這個力量也叫作bala,願(意志)力。
當我們如此修習時,七覺支(七菩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覺支的內容如下:
一、念(sati):正念。
二、擇法(dhamma vicaya):探究法。這是觀照的智慧(觀慧)。
三、精進(viriya):精進力。
四、喜(pIti):喜悅。
五、輕安(passaddhi):輕快安穩。
六、定(samAdhi):攝心一處。
七、捨(upekkhA):平等、平靜無分別。

此外,還有八聖道。那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換句話說,這是戒、定、慧三學。我們必須有系統性地修習此三學。這些法總共合起來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期望弟子們能牢記這些菩提分法,並修習它們,直到成就阿羅漢果。如果我們能如此的修習,那麼,我們也將能把這些法傳授給後代。這樣的話,我們,以及後代的眾生,都能得到此世界的快樂,直到達成涅槃。

佛陀進一步說: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皆稱為行(saNkhAra),因為它們是由各自的因緣而產生的,它們是由種種因緣組合而成;這些行(saNkhAra)是無常(anicca)的。我們不應忘記無常的本質。由於我們常常忘記無常的本質,因此我們期盼有兒子、女兒、家庭、自己等。如果我們知道無常的本質,在生命中,我們就會盡量避開他們。我們不應忘記佛陀的規勸:「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我們應精進、勇猛的奮鬥。」

佛陀又說:「如來般涅槃的日子已快到了。再過三個月,如來即將證入般涅槃。」這說明他將徹底地離開這個世界。這些話對凡夫(phuthujana)來說是令人傷心難過的話。沒有一位宗教師可以明確地預計自己的死期,唯有佛陀能夠在死亡之前知道自己的最後日子。

然後佛陀又說:「我的年壽已盡,所剩壽命短暫。」佛陀也向阿難敘述他的年老狀況:「阿難,隨著時間的過去,我一年一年地衰老,現在我的身體已經朽弱。我今年已八十歲,我的生命已用盡。阿難,就如一輛老舊的馬車,我們必須小心困難地把它組合在一起,不令它解散。同樣的,如來的身體只是靠支撐而維持著。阿難,只有當如來不理外在的所緣,息滅某些感受,證入及住於無相的定心時,他的身體才會比較舒服。」

佛陀接著說:「別離了!我將離開你們,要自己依靠自己。」這說明佛陀將入般涅槃,離大家而去。他已完成自己的皈依,直到達成阿羅漢果。因此,佛陀說:「阿難,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不向外尋求皈依;以佛法為你的島嶼,以佛法為你的皈依,不尋求其他皈依。阿難,比丘們應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皈依;以佛法為島嶼,以佛法為皈依,而不尋求其他皈依呢?」

答案是:“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 saNkappa sacittam anurakkhatha”-「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及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你自己的心。」
因此,我們應保持正念與精進。但是,正念於甚麼呢?我們應對四念處或名色保持正念。換句話說,正念於諸行。“susIla hotha bhikkhavo”是提醒比丘們:應淨化自己的戒行,應學習成為一位具足清淨戒德的比丘。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修習戒學的三種訓練:正語、正業、正命。

佛陀也說:“susamAhita saNkappa”。“susamAhita”說明我們應學習定的訓練,這包括正精進、正念、正定。“saNkappa”指慧的訓練,它包括正思惟及正見的學習。

“appamatta” 的意思是,以觀照智慧觀察諸行的無常、苦、無我的本質。“satimanto”則說明當我們修習戒學、定學及慧學時,必須要有足夠的正念。
接著佛陀又說:「勇猛精進追求法與律的人,將能超越生死的輪迴,斷絕一切痛苦。」因此,如果我們希望了斷生死輪迴,我們必須學習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持,那即是八聖道。

願大家在死亡來臨之前精進努力!

願一切眾生快樂!

本篇講稿,禪師於1998,03,05.(四月初八佛誕日)開示于新竹壹同寺,歡迎轉載,但請徵詢禪師之同意(若無法聯絡上禪師,可請弘誓文教基金會性廣法師代為轉達,電話:(03)4987325),以表對法之尊重!



1[1] a)Visuddhi Magga, Pali Text Society, pp.618-633.
b)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頁311-324。
2[2] samApatti:正受。意譯等至、正定現前。定心而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於心稱為「受」。(《佛光大辭典》,頁1989a-b。) [又《巴英辭典》:成就、達成(attainment)之意。phala samApatti = attainment of fruit.]
3[3] 又作:留多壽行果等至,留多命行果等至。(《佛光大辭典》,頁4189a。)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