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對悟殷法師「人間菩薩的活水源頭」之回應

許明銀

‧在日本,近代佛教研究的開端是來自對「大乘非佛說」的辯明(日本學者引進歐洲佛教學的成果——「大乘經典非佛說論」),故在學問上提出大乘佛教的起源問題,是在明治以後(明治元年為公元1868年)。之後,環繞大乘經典正統性的議論,雖多少有改變其趣意,卻一直持續至今日。

‧前田慧雲《大乘佛教史論》明治36年刊(1903年)——提出大乘佛教的起源來自大眾部。此「大眾部起源說」佔有日本佛教研究大約前半個世紀的定論位置。繼之,發表成果者有望月信亨、木村泰賢、赤沼智善等學者。戰後有干瀉龍祥、山田龍城、平川彰學者的優秀著作。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昭和43年刊、1968年),針對以往主要留意於思想史的研究,本書是最初嘗試從教團史的角度來究明大乘佛教的成立。其結論是形成部派佛教(小乘佛教)是出家集團(出家佛教);而另外的在家集團是以佛塔為中心形成大乘教團;且認為大乘、小乘的起源各自不同。此「在家‧佛塔起源說」取代大眾部起源說,其後至今日的三十年來,日本的學界大致把它認做是定論,近年來佛教史的入門教科書採用了此一說明。

‧歐美對大乘佛教起源的理解,這其間大約一貫地未變動,對大乘的起源未設定獨自的教團,簡單地說教團徹底限於部派,認為大乘畢竟不是作為教團存在,到底是留在教團內的學派。此「大乘佛教是教團內學派」,由近年來以碑文資料為首的考古學研究成果,進一步補強。再者,下田正弘‧東大副教授近著《涅槃經的研究——大乘經典的研究方法試論》(春秋社,1997年)。

他認為(思想研究)在最後,思想的生命不在體系性和明晰性,而是在於惹起運動的啟發性。本著作提出三點和平川說不同的結論。首先,佛塔透過印度佛教史,不問出家、在家,是被視為佛陀本身的重要存在。第二,大乘經典和小乘經典是連續地被製作,作為起源絕不被斷絕。第三,僧院型的佛教和非僧院型的佛教,不是對應出家和在家的分類,若被迫二者擇一的話,可以考慮在出家佛教內共存的、不同的二要素。

  就第一點而言,例如:做佛塔研究的法國碩學A. Bareau〝P密地探討律藏內的佛塔記述,結論認為佛塔對部派(小乘)佛教具有重要的意義。歐美的佛塔理解,基於此一研究在進行著;該態度無問題。再者,在運用考古學資料的諸學者們之間,對於把佛塔結合在家提出強烈的反駁。那不僅是歐美,日本從很早時期起也有。在現有的資料看來,對於佛塔作為事實必須承認原本是出家人參與的。

  就第二點而言,涅槃經的經典內分別存在屬於小乘和大乘的不同經典,而不能區別說前者是出家起源,後者是在家起源,由前者往後者連續地發展、加以形成。這也由以往所做的構成小乘和大乘經典的素材研究,以及由文體論的研究等成果加以支持的。

  第三點,佛教史的確可以解讀作在異質要素之間產生的運動,但是那不能以出家對在家的單純構圖含蓋,其他還有一些必須考慮的要素。首先,出家、在家的區別本身,在古代印度與現代的日本、中國和西歐近代,是必須從完全不同的觀點來處裡的,這不能等閒視之。再者,對立的要素作為起源原本不是以不相容的形態存在的,可以考慮作那在顯在化以前,兩者是形成不能區別的統一體,這是最必須留意的。在處理大乘經典之際,必須考慮以上各點。

‧初期大乘佛教,一般認為是在龍樹的時代(公元150-250年左右)以前成立的大乘佛教。作為大乘佛教,是在初期的階段者,但是那絕對不是素樸未成熟的;在這初期大乘佛教所開示的般若空思想和法華一乘的教說,或阿彌陀佛和觀音、文殊、普賢等的信仰,長久地給與後代的大乘佛教很大的影響。在中國、日本新地所形成的大乘佛教諸宗,可以說其大部分在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具有原點,也不過份。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1974年刊,昭和49年,百華苑),作者提出大乘(Mahayana)一語尚未被使用時,必須假設有「原始大乘」(a proto-Mahayana period)的存在。「原始大乘」一語為作者的造語,當時的人們稱做「菩薩道」、「佛道」;不過,靜谷氏檢討在西晉時代以前被漢譯的古譯經典,結論是在使用「大乘」一語的大乘佛教以前,雖以自己作佛為理想,但是存在了不使用「大乘」一語的大乘佛教,故對稱呼此種佛教適用「原始大乘」的新語。存在尚未稱做「大乘」階段的大乘佛教,作者認為在理論上可以預設自己的立場。哪怕簡單地說初期大乘佛教,這其中理應有最古者和最新者。本書稱此最古的大乘為「原始大乘」,和《小品般若》以後的大乘佛教區別;不過,在本書作者不是理論上考察此種「原始大乘」,而是努力於想論證在現存經典中殘存流傳「原始大乘」的經典。

‧部派佛教或許解釋為由枝末分裂產生的部派的佛教,因此,認為根本分裂以後、枝末分裂以前,乃形成部派佛教成立的前史;而以枝末分裂的開始視為開始部派佛教的開始。部派佛教的歷史是支撐印度佛教史的重要支柱之一。不幸地,只一部份傳入中國,所以我們不很關心;不過,在印度興起、發展大乘佛教之後,部派佛教仍長久地留存下來,即使比起當初的形態有很大的改觀,但是到七世紀後半期的義淨時代還保持著很大的教團勢力。

‧東京大學木村清孝教授在《華嚴經之成立》一文,以出現在《華嚴經》的地名、出現人物的地位、職位、語言學的特徵,進而華嚴經典在印度的詮釋和引用,結論認為〈入法界品〉的原型成立於南印度。但是也以採入此〈入法界品〉形式進行編纂《華嚴經》,綜合考慮各種的狀況證據認為在西域的于闐,或是其附近似乎最為妥當。(該文見《東洋學術研究》第23卷‧第1號,1984年5月,pp.212-231)。

‧《本生經》(Jataka‘誑矷^在南傳《小部經典》內,有二十二篇、五四七則;依形式、內容等異同而類形化,大體在四三五則內外的數目。其中,相當於漢譯和梵文者有一六○餘則,巴利語獨特者有二七○餘則。再者,無漢譯、梵文、西藏譯者有二○○餘則,所以《本生經》全體看做約有五○○種,該無大過。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