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下)

性廣法師

四、慧思「法華三昧」思想──以《法華安樂行義》為主

(一)「法華三昧」原初內容

做為眾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的「法華三昧」,典出於《法華經》,然並無特別說明具體的修行方法;而在鳩摩羅什所譯之《思維略要法》一書中,曾略說此「法華三昧觀法」。 所說內容是引導初學藉由持誦《法華經》文句而體解經義,並且透過淨心攝念,以得三昧力現前;文中並以感召「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現身前來護持」之勝相現前,做為修行此三昧成就的印證。

依於大乘三昧法門的原始立義,是菩薩行者投入一種法門,並得一種法門的「三昧」──純熟此法,定心成就;因眾生無邊,故法門無量。依於此義以論「法華三昧」之修行,筆者認為,應是藉由持誦《法華經》經文以增長信心,開發義解的方法。

此一論斷,亦可證諸慧思所說。如云:「復次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知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顧身命,若行成就,即見普賢金剛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 慧思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中所說內容,提出持誦經文的「文字有相」之修行方法;這不是攝念專一,修習禪定以得三昧,而是以心口憶持念誦經文為修行的方法。此一散心位上持誦經句的修行方法,是以得到普賢菩薩現前的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判準;也就是依於信願行門而修,以感召勝相做為修行成就的大乘三昧法門。

(二)慧思「法華三昧」思想

相對於《法華經》中對於「法華三昧」的略提名目,與《思維略要法》之簡述「法華三昧觀法」,慧思在《法華安樂行義》中對於「法華三昧」修行方法的闡述,則完整演繹了大乘菩薩所應具足修學的道品與學行;也為後來智顗完具天台圓教之根本行法──「法華三昧」,奠定了學理基礎與主要內容。

其重點及所含寓意,以下分別說明:

1、利根所修:捨「次第方便」修「不次第法」

慧思強調《法華經》所說,此乃「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之法門,故勸發勤學「法華三昧」。此法門不似「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而是演繹「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經文之義,故學行法華之利根菩薩的修行方法,是:「正直捨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 而且在過程中,「亦不斷煩惱,若證法華經,畢竟成佛道。」

佛教傳統的修行,講求循序漸進,次第增上,善巧引導眾生依序學法,從初淺以至於高深,次第斷除種種粗細無明,以登至圓滿解脫之境;此一原則,無論在聲聞法,還是菩薩道,都是如此。如《雜阿含經》云:

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

解脫道中,佛陀先開示喜捨財貨、淨身口意以感召天福之人天善法,在此基礎上,進修徹知染著五欲過患的危險與過失,並指引遠離塵患,淨除煩惱的清淨道法。
在菩薩行中,則說:

「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悋,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經文中闡述菩薩依次進修六波羅蜜的原則,是具足前一波羅蜜,為發起後一波羅蜜的有力因依,也就是從布施開始,修於捨心,進以修持淨戒;為護戒德,須能忍辱;以忍辱法,生精進力;依於勤行不懈,修持禪定,以正定力,開發真慧,如此次第生起六波羅蜜菩薩道品。

除了指出次第學法的重要,並且強調不重次第修行的過失,如云:

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經中以遵照良醫方法以有效治病之例,喻說次第修行之益。並提醒若有不隨佛法教,不次第修行,將有修道無成之弊;而此一過失,並非道法的本身,而是因為壞亂法次所導致的惡果。

依於佛法修行必需循序漸進,依次而學的原則,則慧思所說此一「不次第行」的「法華三昧」法門,又當如何理解?筆者認為,可以從「根性分別」來加以討論。原來,此一法門是「利根菩薩」所修,並非聲聞與大乘鈍根人所能預聞。以下分析之:

慧思指出:

從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聲聞及鈍根菩薩,方便道中次第修學。不從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薩,正直捨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證法華三昧,眾果悉具足。

引文中所說:「方便道」中的「方便」,又作善巧、權變,意為巧妙地因應、施設與安排。佛教經論中常用此一概念,意涵有多種,在教法施設中的「方便道」,是指因應眾生各種不同根性,故有各類教化方法之善權安立。對於因聲聞行人與鈍根菩薩所施設的「方便道」教法,慧思援引「正直捨方便」經文,提倡「利根」之「法華菩薩」,「不修次第行」,待得「法華三昧」成就,則「眾果悉具足」。

亦即,慧思依因應學人鈍、利根性之不同,分有「次第行」與「不次第行」,前者是二乘聲聞與鈍根菩薩所修,於此是依於道品,次第修學昇進。後者之「不次第行」是善德深厚,根性猛利之「利根菩薩」,乃捨去為權巧接引鈍根之方便教法,而直接「修法華行,不行二乘路」,逕取於真實,「畢竟成佛道」。

2、智覺為首:從有相法到無相行

慧思指出,《法華經》之「法華三昧」,為《普賢勸發品》中所說之「有相行」。其方法並不專修禪定,亦不得等持──三昧力,而是於或行或住中,精勤勇猛,專心受持法華經文;並且以得見普賢菩薩乘六牙象王立於其前之勝相,做為修法成就的判準。在此基礎上,得眼根清淨,見十方諸佛,並依次入於三種陀羅尼, 具足菩薩一切種慧,得佛眼清淨。此法門或一生得,至遲則極三生而入。以其依於經典文字,故稱「(文字)有相行」。

慧思另外提出「法華三昧」的「無相行」修法,題為「安樂行」。此中:「安」是於一切法中,心意穩固不動搖;「樂」是歷一切順逆境皆能安忍,而不為五蘊苦樂覺受所侵擾;「行」是自利利他之行。並指出「安樂行」即是「無相行」,此乃「三昧」法之真義,因其能於「一切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也。」

此「法華三昧」無相行,並分有四種安樂行法, 此四法的核心,圍繞在成就生忍、法忍與無生法忍等三忍之修行。「忍」有忍耐、安忍與忍(認)可之意,是對於外在好壞環境,身心強弱狀況與甚深法義,無論順逆境界,苦樂覺受,學法遲速,皆能平心悅意,安住受持,行止得宜,並能入於甚深中道智慧,於諸神通聖境,心住不動。

須特別指出的是,有關於慈悲忍辱之義,慧思認為:菩薩秉於慈心,謙行軟語,護念眾生,都無打罵之行;然為調伏剛惡眾生,或以粗言責罵,乃為令彼慚愧得發善心故,亦為成就忍德。故特別說明:

諸菩薩但觀眾生有利益處,即使調伏,為護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言軟語。……不得專執世俗忍,……將護惡人,不能治罰,令其長惡,惱亂善人,敗壞正法。

在此菩薩忍辱地中,於法無所行,而觀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等諸法如實相,皆真如本性,無本末生滅,無煩惱解脫……。

從大乘三昧修法的特性以觀,「法華三昧」之「有相行」,是依於信願行而修的法門,其成就之時程,雖云或一生得具,至遲三生,然以得見普賢菩薩勝相做為入此三昧前方便的印證,其判準門檻亦為不低。此一內容應是《法華經》之「法華三昧」的原初義。至於「無相行」,則以深觀諸法實相,無所住而能發一切神通,這是以智覺行而修之三昧法門。

此一以智覺為主的法門,是利根人所修;利根行者因善德深廣,資糧厚植,其修「有相行」,則能感得勝相現前,其修「無相行」,則慧眼無礙,觸處皆得。

3、三昧成就:以一三昧通達無量三昧

依大乘三昧法門之利生本義,其法門之所以有無量數,是因應眾生無邊與煩惱無盡,故有利生之無量三昧的演化。然而慧思於此「法華三昧無相行」中,則以觀諸法實相所生之力用,總攝所有道品德目,以入於此三昧之中。如云:

菩薩住此無名三昧,雖無所住而能發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此一思想,亦有經典之依據,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云:

一切法中得無礙智見,即得無量三昧門現在前。

亦即,若能有空性平等之中道實智,廣觀諸法無礙,則能善入諸境,而得無量三昧現前。

又如《華嚴經》中云:

捨一切欲,離生喜樂清淨次第,入於正受而無所染;燒滅煩惱,生無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於無量諸三昧門,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淨禪波羅蜜。

大乘禪波羅蜜境界,是以無執之平等捨心,以一三昧門為基,待得修行成就,自然能以同等之三昧力,而善入於無量數之三昧法門。

筆者認為,從利生法門的學習來說,定慧力羸弱之初學者,入門之時當需全心投入,以求一門精純熟練;而待此法成就時,即能以此三昧力而暢達旁通諸門。故「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之經文本意,應是從學人長養定力之角度,而言以成就一(三昧)力而通達入於諸多三昧法,亦即:「事緣不同而三昧力等同」之義。然而若從具體內容以觀,則利生方法與項目實有多樣,不能以一法而代替所有;比如成就精神上的法布施,並不等同於完成了物質上的財布施;嫻熟某一語文而得其「三昧」;亦不能在毫無學習的情況下,就能通達另一種語言。故所謂「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其意應是:修一事緣而得三昧,則運用此三昧力再旁通它法,將能快速旁通。

筆者認為,慧思應是注意到了大乘經中所說:「以一三昧力入於諸多三昧,而非以一事緣等同於無量法緣」之理,故云「安樂行義者,眾多非一。」

4、證量判準:得「六根清淨」為成就

慧思指出「法華三昧」是「利根菩薩」所修,並根據《法華經》義,提出「六根清淨」做為修行「法華三昧」成就的判準。如云:

誦持法華經,散心精進,……不修禪定,不入三昧,……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極大遲者,三生即得。

六種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華,讀誦修行,觀法性空,知十八界,無所有性,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淨常眼。……故名眼種相妙;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首先,修行此一殊勝法門,以持誦《法華經》文為主,不專修禪定,亦不入於三昧,而是在散心中持續精進;在時間上,速則一生,至遲三生,即得具足。再者,行者誦持法華,讀誦勤修;並能徹觀法性空寂,知六根、六境與六識等十八界法,一切緣生、無自性;以其為宿植善德之利根行者,故雖「不修禪定,不入三昧」,然亦能於智覺空觀之慧力中,並有甚深禪定力生起,能具足四種法華無相安樂行法,得六神通。此一段文,對照慧思一生行道經歷,亦頗有夫子自道之況味。

此中,所謂「父母所生常眼(等六根)」,據《法華經》義中說,如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又聞諸天身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并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澁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所謂「六根清淨」,其內容是:一、得清淨眼根時,下至地獄,上至色究竟天三千大千世界之河海山林,其中所有眾生之行業因緣,果報生處,皆能得見;二、得清淨耳根時,能聽聞三千大千世界中種種語言音聲;三、得清淨鼻根時,能嗅聞三千世界種種香氣;四、得清淨舌根時,種種諸苦澀物,入其舌根,皆成上味,並能善演妙法音聲,令大眾歡喜;五、得清淨身根時,身如淨琉璃,眾生歡喜見之,……;六、得清淨意根時,從聞一偈,乃至百千萬句法音,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所有思惟言說,皆契真實,無不入法。必需特別指出的是,此洞徹幽微,鑒照十方的感知覺觀能力,並非藉由禪定之力,而是秉此「父母所生」之清淨六根,而於見聞覺知中,自然徹知三千世界諸相與眾生種種業報因緣。

以上所說,乃單純分析慧思禪師之修行證量,而天台圓教之證果品秩,則待智顗提出「六即佛位」理論,才告完成。智顗所列圓教五十二階位修道品秩,其果位名號雖與通、別教所說者相同,然其名雖同而其境有別。據智顗所判,慧思所證之「六根清淨位」,等同藏、通教之佛位,別教之聖位菩薩,故云位列「相似」於無上莊嚴佛果之位也。

五、結論

(一)慧思以修道成就,印證己身言教

以慧思一生修證之經歷與所得,對照其修行思想,則內容若合符節;如僧傳中載慧思與智顗言:「吾既身證,不勞致疑」。再檢視《法華安樂行義》所云:「《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凡是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學『法華三昧』。」對照慧思一生行道歷程,則戒行清淨(僧傳言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 ),修忍辱行(如數遇惡眾毒害,而能平心安忍),精進不懈(一生修道度眾,稍無懈怠),修學禪定,深入三昧,通達三乘諸多禪境;一生勤誦法華,唱講般若,演繹大乘圓頓義理與止觀行法;得證「六根清淨」,入鐵輪位。

由此可知,佛教義理與一般哲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思想論述多立足於功夫實踐之所得,其後乃發而為言教者;縱觀慧思禪師一生之學行與著述,亦為最佳之例證與典範。

(二)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修行要件與成就證量

修學慧思所說「大乘頓覺」法門之「法華三昧」,其所具備之要件與內容為:

1、此乃大乘利根行人所修,非聲聞與鈍根菩薩所能企及。

從實際應用以觀,則所產生之問題是:後世學人如何判定一己根性,以為選擇法門之依據?如果說聲聞解脫道是發出離心,大乘菩薩道是發菩提心,可從其發心動機與內容來加以斷定;則同是發大乘心者,又如何正確判定其鈍根、利根?就修行後之成果,用以判斷根性之方法,並無益於事前之斷定,也無法避免因錯誤評量根性,修錯法門,而導致有鈍根行者,因錯修「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之可能!

此一問題,後來智顗在其《圓頓止觀》中提出解決方法,也就是提出圓教「方便法門」,為鈍根者說「五悔方便」,依於念佛之清淨信願起修;更以「廿五方便」助成禪定力道,以潔淨三業,為進道資糧。而這所有的準備,當然以「十乘觀法」中的「觀不思議境」為圓教「觀心法門」的正修方便,以此大開圓解,入於圓佛果位。

2、以清淨信願修「有相行」,持誦《法華經》;更需以智覺觀十八界、一切法空,精勤向道,耐怨安忍,以修「無相行」之四安樂行義。

3、成就甚深禪定力道,以入於「法華三昧」,能自然開發旁通聲聞諸禪定境。相對於慧思本人之禪境高深,慧思曾評其高弟智顗云:「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 筆者曾據此推斷,此一考語,亦是後來智顗大師勤修禪定,並撰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的原由之一。

4、以「六根清淨」為成就「法華三昧」之證量。

衡量慧思與智顗之根性與修道成就,則知二位大德,皆為利根菩薩,且同入此六根清淨聖量。其中:慧思自述得六根清淨,入鐵輪位;而智顗雖自謙位居五品弟子,然以其生前行誼與入寂瑞相, 知彼亦同得此一成就。

(三)總結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淨除煩惱業習,並體悟諸法實相的修行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證入淨妙圓滿佛果的瞬間、當下,則是即時、頓現的不可思議境界。「成佛」與「覺悟」,做為不經努力,漫無經心的意外成果,在「因果法則」的佛法正見中,是絕無可能,須要丟棄的邪思;所有聖者「頓悟」的故事,都例示著世人:在覺證之前,已然經歷了長久精勤修行的積功累德。如果了知「頓覺」之說,是對登入聖境時,不與前同,迥脫塵俗的一種境界上的表述,而不把它誤解為是「不經努力」或「無須修因」就可以獲得成果的特異法門;則在論究通往聖境的修行過程中,強調或區分法門的「頓」與「漸」,是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的。這在思禪師自述前時三生出家行道,此世苦心孤詣以深修禪法,用以為說法利生資糧的表述中,得到了最佳的印證。

再者,「頓覺」也並不表示其所獲得的修證體驗是不依經教,隨意的,自由心證的。「法華三昧」做為「一切世間難信」的「大乘頓覺」法門,思禪師將它的禪悟境界,嚴謹地對照傳統禪修法門的修行系統知識,尤其是《阿含經》以來聲聞經教的各類禪法;並融入自己對大乘法義全面而獨到的體會,使「法華三昧」成為深具特色而又能溝通二乘禪境義解的大乘三昧法門。

最後,對於勾勒禪法的修行步驟與次第,分類禪修所緣與解析定慧特性等,屬於禪修知見的探討與學習;某些標榜「頓覺」的法門,不是將之視為葛藤、糟粕,就是譏此為「拾人牙慧」的無益之舉而將之忽略或拋棄。然而慧思禪師則在深悟禪法有得中,以其高邁幽遂之禪境證量,分別利鈍根人之門徑,而以「諸法無諍」之原則,對舉次、不次第,也就是漸修與頓覺二門,在禪修所緣與證量上的互轉、印證,以及「禪定」做為一切慧悟基礎的重要性。慧思在此一面向的討論,則以《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為代表,限於篇幅,本文只能略述「以一三昧通無量三昧門」之意涵,至於其中禪修所緣轉向的問題,將另外撰文討論。

天台宗做為中國佛教首創宗門,思禪師所有努力與成果,無論是圓教義理的涵攝該備,止觀實修法門的系統知識與智思推理的討論工具,都為後來智顗大師建構天台圓教止觀,做了重要的學理與實修的奠基工作。

參考書目(略)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