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與佛國淨土接軌的禪修之道

——性廣法師107嘉義妙雲蘭若人間佛教止觀研習出堂開示

整理:鄭靜明           修潤:釋耀行

 

一、修行是一個被累積出來的過程

本期「人間佛教止觀研習營」課程主要教授「界分別」和「安般念」。主法性廣法師長期指導禪修,與學員互動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帶領學員每日誦戒,以「戒德」為基礎,緊扣「定」、「慧」的學習。法師分享自己每天誦戒並在三寶前虔誠發願的心得:「那原本看似嘮嘮叨叨的戒文,會透過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觸動內心嶄新的感動,久之繁冗而碎碎唸的戒文,便會經由每日的憶持轉化為記憶,能在日常生活與禪修中自然的發揮戒德的力量。」修行是一個需要被累積出來的過程,姑且不說其緩慢,大乘經典成佛之道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這「阿僧祇劫」是個怎麼樣的概念?「無量」!不但無量,還需要三個無量!代表它是一段漫長的修行時間。而「漫長」又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有不耐煩想趕快完成的念頭,就會覺得時間漫長。

禪修期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你真正專心時其實不太會感覺到時間的存在,只有在你想方設法想尋求一條比較快速的捷徑時,那才是「真計較」。印順導師曾經提出:「通論解脫道,經於種熟脫」的概念,佛法的修行無論是聲聞、緣覺或菩薩,一定是要經歷下種、醞釀成熟,才能獲得解脫。我們應怎樣解讀這個「種、熟、脫」的概念?根據經典記載:彌勒菩薩比釋迦佛陀早40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釋迦佛陀以精進、勇猛、刻苦、堅毅的苦行先得道成佛。彌勒菩薩累生累劫以歡喜讚嘆佛陀的樂修,被授記在未來的時空解脫成佛。所以光是「隨喜讚嘆」就可以成佛!彌勒菩薩經典中對佛陀的讚嘆,真可說是句句精彩、步步到位,把佛陀的功德、智慧、善巧都讚嘆得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卻常常連讚嘆別人都隨便而沒有誠意,所以彌勒菩薩真的不容易。在此法師鼓勵學員皆以彌勒菩薩為榜樣,時時「給人歡喜、給人快樂」。

修「慈心禪」會讓我們有歡喜快樂的覺受,但是修行的次第應該是先祝福自己健康快樂,之後再祝福幫助別人。在修行的道路上,過去七佛從迦葉佛到釋迦牟尼佛我們都沒有跟上,古德偈語「佛在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生; 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我們在過往諸佛交接之際都沒能趕上在得度名單上,這次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跟得上以修「慈」為主軸的彌勒佛。在當代佛教的禪修中慈心的開發有被重視與強調的趨勢,包括以修解脫道為主的南傳禪法以及其他各佛教派系,都相當重視慈心的修行。菩薩道修行的主軸強調「大悲為上首」,在跟眾生的相處中法師發現,如果稱讚反而會讓對方自以為是而不肯求取上進,於是就會轉變方式改以較嚴厲的言語與之互動。從鏡像原理來看,為什麼一個人會招感出嚴峻的一個上方能量?我們應該警覺如何改變自己,而不是將溝通的修道之門關閉。法師強調「成佛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我們還是要有「空性的智慧」來面對這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空性智慧的前提下,「有與無」不過就是因緣所生法,我們可以回憶自己過去因執著「有與無」而識別到的「苦與樂」究竟在哪裡?其實只要我們每一刻都能專心清楚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苦與樂」確實是如幻似化,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沒一個永恒不變的我在裡面。

二、慈心是化解自他憂惱的良藥

禪修最後一天,課程安排「慈心禪」的修學,之所以將慈心禪規劃在最後一天練習,主要是考量大家因靜坐所產生的疼痛;如果學員大半都處於靜坐都坐不住的身心情況下,又如何能具備帶給他人快樂的能力?法師說:「沒有能力讓自己身心輕安,就沒有條件帶給別人快樂。」所以課程先透過鬆肩抬胯的準備功夫,讓學員完成身體調柔的前方便,在大家身體都準備好的情況下,慈心禪的修習才能導引我們去發覺:原來自己的心可以發揮這麼龐大的力量。如此大家才能得到修習慈心禪的最佳效益。法師建議學員平時在家可以每日清晨修習15-20分鐘的慈心禪,讓「四無量心」在潔淨的法跟慈悲的善德中影響自己今天和他人的互動,如果當日會見到一些令自己擔心掛念的眾生,不要讓自己想幫助對方排除障礙的心轉化成憂惱悲傷,因為憂惱悲傷其實起因於自己的瞋心跟貪愛,這些負面情緒都可以透過「與樂、拔苦,隨喜與平等捨」的四無量心修行而得到化解

從古典物理學的角度觀察,因果律的前因後果有它一定的時間序,所以時空是固定的,時光不可能倒流,我們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但請問大家,我們的心念(光)是一種物質還是一種能量?當你把心念當作固定不變的東西,它就是物質,當你活看心念時,它可以是一種能量。能量是可以前後流通的,因此時光就有倒流的可行性。我們對於過往所做的一切錯事,雖然它們在宇宙中已留下負面的物質能量,但只要你能用心念將它轉換成無形的心量,這時原本不善的拉扯力量可以因此而鬆開,轉換為智慧之光,就像在火的作用下發生了熟變;由火轉變成光,以懺悔的智慧之光轉化原本不善的能量拉扯。讓我們試著以愛因斯坦量子力學的「廣義相對論」為依據來分析:如果有人(A)拿槍傷了另一個人(B),那麼請問是先有A開槍的動作之後才有B受傷的結果嗎?依古典物理學的序,確實是先有A開槍射擊的動作,之後無形的能量轉為有形的物質才讓B受到傷害。試問,有沒有可能是B先受傷,之後才出現A開槍?這不是顛倒嗎?不是應該是A先開槍,然後B才受傷的嗎?從廣義相對論的立場,確實是B先受傷之後才感招A開槍的。在佛法上這很容易理解:我們先有被人槍擊的業力,所以才會招感被槍擊的命運,因此是B先受傷,A才開槍的。

每一次的因緣際會你都要告訴自己,如果人生是一場戲,重新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一定要把戲演好。「戲沒有演好」有時並不是因為剛剛才發生的這一件事情,我們可能已經好幾生都重複著彼此對立、爭執與衝突的瞋恨戲碼,或是在彼此互相牽絆與拉扯中悲傷不捨的愛別離。這些都會在彼此內心留下非常多的撕裂跟傷痕,這些殘缺都起因於我們錯誤的認知,根深柢固地斷定所遭遇的種種人事物,將事情僵化固著了。姑且不論那些悲慘、殘酷跟刺激的情況,我們在禪修時只要靜靜地退出來觀察色法,色法不就是一直在變化的嗎?而我們怎麼會將心固著在一個時間點上?當你可以理解這個關鍵,又怎麼會在我們的心念兌換出具體人、事、物的當下,依然彼此瞋惱著對方而繼續互相鬥爭與傷害呢?或是在彼此貪婪不捨、如膠似漆的愛執中被硬生生的無常扯開。這不都是一場惡夢嗎?大家可以在禪修中靜靜的體會。每一次的相遇和機緣都是過去到現在的延續,我們都是先有傷口對方才開槍的。禪修只有在定力非常穩定的基礎上才能見到色法和名法的實相,之後我們還要帶著自己穩定的禪定力穿透時間的三世、穿透空間的四維,以自己修行的力量將過往的惡業虛空粉碎。為什麼惡業可以虛空粉碎?因為透過之前與現在一切善業的造作所堆疊出來的作用力量,會左右我們之後即將堆疊出的未來情況,所以未來將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在禪定中先見到與體會到,禪定讓我們充滿了透徹與穿透的大智慧,大家一定要耐心的練習。

三、修「三十七道品」紮下深厚的道根

上午晨誦,法師分享了修大乘菩薩道發菩提心修持「六波羅蜜」的內容;在整個禪修過程中,課程一直依著「三十七道品」為實修主軸。在此,法師幫大家再將法義做一次完整的複習。首先,在道品的七大類修行項目中,大家應先以「四念處」入手,「四念處」的修習是以自己的「身、受、心、法」做為修學的目標。接著「四正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每個人都必須由自己提起精進力。之後「四神足」:欲,勤、心、觀,在此「神足」就是「成就」,四神足的意思就是指四種能夠讓我們達成目標的原因。「欲」可以是善法欲,先有意願想要修道、得道,之後藉由反覆精進的操作而得到成就。四神足的修學可以讓我們「得定、得慧」而「知三世」,為什麼我們要知三世?因為今生即將出現的因果序是可以藉由過去世的情況進行預測的,也就是知三世讓我們有能力以宿命智的天眼得知未來。當你能串起三世因果循環的軌跡時,你不會起世間斷見跟常見的執著,而能讓諸法在「因緣生則生,因緣滅則滅」的循環下,以善法欲來累積成佛的資糧,最終達到循「有為」順向「無為」的境界。

接下來「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比起「四神足」的修學除了多一個「信根」的差異之外,其他大致相同。這些重複出現的根與力道品其目標就是為了培養我們的「道根」;修行必須先紮下深厚的道根,之後才能發揮力量。在我們色身上的道根就是與四大中,風界相關的精進力。禪修課程的功法設計之所以讓學員持續練習「撐者踩」,目的就是要將色身中四大的地、水、火、風藉由持續的練習轉換為心念;地大化為信德,風大化為精進力,水大化為慈悲、包容、忍耐與接納,火大化為智慧之光;如此持續讓有形轉化為無形,色法變化為名法,而終能得到「生根發力」的效果。

法師表示︰「身體筋膜透過精進向下紮根的功夫沒鍛練出來之前,身體的健康狀況不會透徹完整。」這套鬆肩抬跨功法的基礎理論是性廣法師親自實修的體會,它其實並非前無古人來自法師的獨創,其基本動作我們可以在國民體操、太極拳、瑜伽、八極拳基本步伐、張志通大師外丹功等運動中見到類似的操作招術,差異只在於法師是利用佛學「地、水、火、風」的四大理論來進行詮釋。所以反覆練習是這套功法最重要的關鍵,也是它修習的要點,如果我們想要讓色身的任何一大增強,並且讓它持續擔當身體的一個重要角色,唯有透過反覆的練習才能達成目標。此外法師亦將功法的「數」計算出來,估計每日操作的時間大約介於1-1.5小時,法師強調如果我們願意這樣投資身體,色身會給我們最佳的回饋。

其後「七覺知」是與「五蓋」的修學互相呼應的,唯有降伏五蓋才能生七覺知。最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都是清淨的身口,三十七道品以解脫道做為修行目標時,會鼓勵修行者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所以聲聞行者的處事風範常是少欲知足,自己精進用功。但菩薩道修持六波羅蜜,所修的內容是「大悲為上首,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就不能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在晨誦的《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一章「舉田較勝」中記載︰「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大正藏T37P.676b)菩薩道修持六波羅蜜應「平等佈施」。《四十二章經》的經文最後峰迴路轉回到「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在此我們的解讀必須有所轉換不可誤會,所謂「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並不是什麼都不念、什麼都不修、什麼都不做,而是因為已經向上修到另一個「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宗境界,所以能念、住、修、證自在。在佛法流傳的過程中有一種「即生成佛」的思想,希望趕快得道成就,當我們有這種想趕快成就的概念時,它其實就是一種好逸惡勞與不耐久修的瞋惱、焦急與貪小便宜的心態。所以《四十二章經》經文最後又回到布施給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那其實已經是超越了「數」的概念而達到「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更高境界了。

禪宗有時是非常猛烈的,當我們的心一直向上比較,禪師就一刀砍下讓你無法繼續計較,而回歸平等布施、等念怨親。我們必須要能欣賞禪宗的教化風格、看到它的優點。每個地方的在地佛教其實都具有當地傳承文化背景的優點跟缺點,台灣佛教經過大乘禪宗的洗禮,相較於其他的傳承擁有較高的平等觀念,對應於各傳承不同的修行風貌,我們應該要互相尊重並吸取彼此的優點跟長處,而面對各傳承內因在地風俗習慣所夾雜的殘缺部分,則留待各派系自我反省跟約束。

四、行「六波羅蜜」累積成佛的資糧

大家以三十七道品自我淨化時,在菩薩道「布施波羅蜜」的修行上,我們絕對是以眾生為布施對象,不該把善待自己視為一種布施。透過布施,我們一方面修福報一方面捨慳貪,而能與眾生廣結善緣。

接下來「持戒波羅蜜」,大乘菩薩道在戒德上的修行又可區分為兩面,不單是消極的止惡,並且應該積極的行善。至此,法師鼓勵所有受過菩薩戒的學員應該時常誦戒,意念思維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違菩薩戒律,何者是菩薩所當行?何者是菩薩所不當行?透過反覆的誦戒,菩薩才能自我反省而如法懺悔還復清淨。

菩薩戒是大乘行儀、機鋒峻烈,殺活自在,如果大家細看瑜伽菩薩戒本內容便會發現:菩薩在造作「救眾殺人」的道根並不是以「利多」為核心價值;或執著於少數與多數之間的價值差異,菩薩是以「慈悲」為核心價值,因不忍對方墮地獄受無間大苦的悲心,而行非梵行殺他以代受無間地獄之苦。菩薩「救眾殺人」的邏輯如果是基於「利益或數的價值差異」,很容易讓人陷入「效益主意」的無限比較追逐之中。但生命是無價的,並不會因為是多數就具備了較高的價值,而可以讓少數犧牲,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無價而不可替代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就不能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而要善開方便法門,不拘流俗,具足般若空性智慧的善巧。

接下來「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跟眾生的互動,有人罵你、羞辱你、傷害你、毀謗你,菩薩就持忍辱波羅蜜。佛陀過去生曾做過忍辱仙人,在經典中有大量修持忍辱波羅蜜的偉大記載,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盡量學習,直到忍不下去時就來練習鬆肩抬跨功法讓色身柔軟,色身柔軟之後,忍耐的功夫可以得到加強,就可以再持續忍辱波羅蜜的修行。忍辱是菩薩道的特德,《大智度論》記載:「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修行慈心圓滿時,慈心的功德可以讓我們不受刀傷、燒傷、中毒等等的危害。《增壹阿含》〈清信女品〉第二記載:「我弟子中第一優婆斯,供養如來,所謂摩利夫人是。……行守護業,難陀母優婆斯是。得信解脫,照曜優婆斯是。」其中行守護業的難陀母優婆斯曾在廚房烹調食物供養僧團時,被嫉妒之女潑了滾燙的熱油,但因難陀母已修得慈心圓滿,潑下的熱油在她慈心三昧中,有如蓮葉上的水珠紛紛轉落消失而去,難陀母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傷。

慈心圓滿的功德可以保護我們不受傷害,如果我們不時會被他人傷到、燙到、燒到,這是我們自己的慈心修習還不夠圓满的結果,不應該怪罪他人惡心。因為以瞋恨心面對於他人的惡行,代表受者與作者齊等,沒有資格抱怨對方的造作。修慈心的功德可以讓我們自我保護,不受驚嚇、不受傷害,受人與非人的敬愛,雖未能得到究竟智,但已可因修慈功德獲得安詳往生的利益。修慈心的必備條件包括色身柔軟、支撐、穩固、推動,暖流、輕安等等,當我們的色身都準備好,心念就更容易安住,慈心讓我們較容易得到禪修的利益,所以禪修營將慈心觀的修習配置在課程尾端。

接下來「精進」,精進的修學是通前三度的;藉由精進布施、精進持戒、精進忍辱而完成精進波羅蜜的修學。之後「禪波羅蜜」,禪定亦可分為兩個面向,一方面在定中修行四禪八定,一方面在動中修行利生三昧。大家還是要把握原則,先修自己讓心清淨,之後才有能力利益眾生。

南傳解脫道的道次地是依三十七道品起修,先依安般念修學禪定到四禪,再依阿毗達摩修觀智到見色法、見名法、見緣起,之後入行捨,而能次地證得涅盤。行菩薩道發菩提心不但要有定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掌握法的智慧。在有了這些修學的名相之後大家便可開始實修,親自體會法、品嘗法、修學法、印證法。然而眾生的苦難卻無法等待我們先修到四禪之後再開始利益,如果修到阿羅漢果就已經不受後有了,又如何能再利益眾生?所以在修道次第上,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差別是在觀智的修行達到入行捨之後,大乘菩薩不驅策自己的觀智證果,而讓自己停在行捨智忍而不證。

五、四大不調勤練功法

行菩薩道就是要發心歡喜而行,如果因做事而心生起「怨憎」,會將一件好事情做到全無功德,還會累積諸多罪業,那就不要做。性廣法師強調菩薩道的修行要能「同願同行」,不同願者千萬不要勉強拉,勉強的結果常常會讓「同願同行」變質成「同怨同刑」。「同怨同刑」就是兩顆互相怨恨的心被牢牢得關在一起受刑,雖然身體沒在一起,心卻如受刑般緊緊的和對方綁在一起,就像被判了無期徒刑;於是見人便提起對方、提起對方就心懷怨恨,即使多年之後心還是依然憎恨著對方。

法師建議趕快給自己寫一摺「特赦令」保釋出獄。所以喜歡埋怨與抱怨的人在身心交感的運作原理中,容易因為心所揪住的惡念引發色身的病痛,這些病痛不也就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嗎?瞋惱的火燒得烏煙瘴氣,流動的水黏結出一堆髒東西,硬粗重的地卻發生骨質疏鬆的現象,可支持的風反而無力推動……等等,所以大乘菩薩道還是鼓勵修行者應學習利益眾生的種種三昧。

最後「智慧」,智慧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根本智跟後得智,根本智是因禪定的修學所開發的智慧,後得智則是在利益眾生的布施中所獲得的智慧,比如我們想到美國弘法就必須要會英文才能跟當地人溝通,所以要先學習英語。所謂「菩薩於五明中求」,明代表「光明」,我們只能在光明之處才能看得見東西,在此明的意義不只是對佛法的修習所得之內明;如觀身、觀四大、觀三十二身分等等……,在此「明」是一種慧學,還包括聲明、工巧明、因明跟醫方明。「聲明」是語言學,有表達及書寫的能力,能學習掌握多少就依個人能力而異。「因明」即邏輯、推理跟判斷的能力,是理則與思辯之學。「工巧明」為生活中所需要的百工技藝,包括科學、藝術、工藝等等,學習工巧明應從認真做事下手,做事情不要不甘心,手腳才會靈巧,頭腦才會聰明,比如出家師父對法器的學習就是一種工巧明。

「醫方明」能醫治色身的病苦,利人也利己。法師早年以為醫方明的學習太過繁瑣、耗時與專業,所以認為菩薩可以放棄,只要修學四明即可,等到法師自己色身出現問題時,才發覺中、西醫均無法徹底解決自己的色身問題,於是回頭尋求佛法的救濟。法師在經典中讀到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釋禪》及《小止觀》中均有「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之說,大正藏《佛說五王經》記載:「何謂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大正藏T14P.796b)。《佛說佛醫經》亦著錄:「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風。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從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大正藏T17P.737a),《維摩詰所說經》則有︰「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大正藏T14P.544c)之說,而歸納出「眾生疾病皆起因於四大不調」,所以開始研究色身地、水、火、風四大的調御。法師說自己早期是以意念跟心念來進行色身四大的調整與平衡,但在度眾的透支下,逐漸發覺只靠心念的力量漸漸不敷使用。

經典記載虛雲老和尚曾靜坐入定七日,於出定時色身虛弱而無法正常行走,可見就算是老禪師依然會遭遇色身上的困難。但法師也說有佛弟子迦葉尊者在佛涅般之後隱居印度雞足山,入滅盡定而住世至今,要等彌勒佛出世完成衣缽的交接。性廣法師對此心生雀躍歡喜與讚嘆感動,所以經歷一翻輾轉的沉潛佛理與精進用功,終於化煩惱為菩提,推出配合動作來維持四大平衡的健康功法。這套自創的功法不但讓大家可以維持身體的四大平衡,還可以作為養生的預防醫學,常保色身處於未病狀態。但為利益眾生,菩薩於五明中求,這時法師才將醫方明作為自己修學的方向。

最後「內明」即指佛學,是佛所說的法,內明是聲聞的專修也是菩薩所應學的根礎功夫,佛法不教大家向外尋求,而教我們從自己內心探索,對佛法真理的實證開悟,大家一定要從內自修先掌握住。

法師循佛法的慧學所開衍出的養生功法不但簡單、方便並且容易執行,其內容 「什麼病?四大不調,怎麼治?鬆肩抬胯」不但有效且人人可學。法師指出未來彌勒佛出世的樂土只有「生、老、死」三苦而沒有「病苦」,所以希望大家勤習養生功法,發願能與未來佛國淨土接軌。法師強調:「縱然我們目前無法依觀呼吸得安般念修習成就而達『預知時至』,也可依養生功法的多修習,得四大平衡而能無疾安詳往生。」法師期許大家能在下一期人生旅程發願往生佛國淨土,只要大家持清淨齋戒、靜坐修習慈心、聽聞佛法、利益眾生並實踐六波羅蜜的菩薩道,依此種種持戒修行的功德迴向自己臨終能得佛菩薩放光接引,屆時佛菩薩能依每人個別的根基說法,度大家成就不退轉。所以大家在今生禪修處於穩定成長的過程中無須患得患失,不將佛陀十句佛號的慈悲願力轉為自己放逸的藉口,努力精進於自己定力與慧力的增長,依此不退轉的願力從容自在的持續修定修慧。法師最後鼓勵所有學員要決意常來人間聽聞佛法。為期七天的禪修課程在安適平順的靜坐中接近尾聲,七天下來,學員均獲得身心的安定跟平穩,在開禁之後的分組分享,對性廣法師心懷感恩並致上誠摯的謝意。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