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觀十一相破我執
——「阿含」導讀(六)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正一  修潤│釋耀行

 

一、從知道到做到就是修行
  理論上大家似乎理解,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構造出來的一合相,總在不斷變化中。可是理解歸理解,因為洞察力和覺知都不夠,所以對於五蘊,總是不自覺的認為它是可以恒常的,特別是離苦得樂的目標,希望苦恒常不降臨于我,樂恒常降臨於我。以此類推,所以怎麼可能認為都是苦呢?希望有樂且樂不可支。在這種情況下,五蘊加在一起的一合相,我們就認為它是我,這樣一種心情對凡夫來講是不可避免的。何故不見真實?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對五蘊的透視力不足,本能的去抓住五蘊,在這種趨勢下,使得我們以自我為中心去跟別人互動。但不一定都在跟人較勁爭勝負。什麼情況下最有可能?這段經文描述的就是那些宗教師。當然社會上有很多被製造出來的競爭場域,或者是我們自己主動投入的,人類思維似乎就在「我勝、我等、我劣」的較勁過程中繼續進步。在社會的運作是正常的,可是令輸屢那感到詫異的是,宗教領域本來是看破放下,為什麼也甘願較勁呢?舍利弗尊者與輸屢那的一番問答,讓輸屢那理解「何故」和「何所計」。
  顯然那種一合相讓我們不得不有錯覺,以為可以尋求某一種永恆,或者即便知道它的無常,可是拉長一點點讓我們去享受快樂,盡可能回避痛苦,以自我為中心一直不斷在做這個事情,那就是「何故」。宗教師們,其中的沙門修道者應該放下世俗的欲貪,投入到宗教領域去尋求真理。但是沒有想到,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也去想我不如你,我比你強諸如此類的。
  這一點佛教界也不遑多讓,我是男的你是女的,我是男性就高你一等,我是比丘你是比丘尼,就高你一等,我是出家你是在家,就高你一等。所以真正要透視,那個嘴臉是不好看的,而且發現這是愚癡的,但那是談何容易的事情。所以不意外的,宗教師作為凡夫俗子,似乎也是如此不可避免的在「我勝、我等、我劣」之中。
  那「何所計」呢?到底是執著於哪些產生這樣的現象,這就涉及到更多更強的透視力。所以這樣一番問答後,舍利弗緊接著就帶出了這段話。
  「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這段話常常在《阿含經》中出現,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字,奇特的是這樣的關鍵字經中並沒有特別解釋,每次都是這樣標準的套裝句型。所以在這裡不得不停下來給大家做點說明。
  從字面上看,「過去、未來、現在」是時間上的觀察,可是那不是在觀察時間,而是在觀察時間流逝過程中的色、受、想、行、識法。「內」跟「外」是在空間上劃出一條界限,自己內部和自己外部對比的觀察。「粗」跟「細」是品質上的;「好」跟「醜」是樣貌上的;「遠」跟「近」是距離上的。主要是觀察它「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從「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直到「若遠、若近」,透過這些觀察我們確實已經知道,這些五蘊的內容不是我,可是並不是離開五蘊另外去找個大我,也不是我在五蘊之中,好像我在指揮五蘊運動。
  那麼到底在哪個點上你認為有個我?理論上可以講得很清楚,就是色不是我,受、想、行、識不是我。因為如果有我,那我就可以自主控制場面,可是如果隨時都在不穩定中,那就找不到哪一個叫做我。在世間我們可以看到色法,色法可以讓我們捕捉到,受、想、行、識的念頭就更快速了,我們就在這個地方產生一種我的感覺,那種感覺非常強烈,一點都沒有什麼神秘的,你我現在就緊緊抓住自我。
  所以只是概念上理解,哪裡能觀照到它不是我呢?就像我們現在很平安的聽課,很理性的在理解彼此講話的內容,如果忽然間來了一場天搖地動的七級大地震,你我一定都是寒毛直豎,心臟不斷跳動收縮,非常恐懼。那時候你就知道,我們就認為那個色法是我,否則反正死的人不是我,這個色法怎麼樣都與我無關。所以知道到做到就是不容易,而當從知道開始到做到,這個就叫做修行。

二、活在當下,如實正觀
  怎樣才能從色、受、想、行、識中洞察無我?對於如此強烈執著於自我的人,要鬆動一種對自我強烈的執著,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這邊的十一相都是在教我們,當你觀察的時候,這些項目就是可以著力的地方。回過頭來檢視這些項目,「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就是或,你或者在觀察過去,或者在觀察未來,或者觀察現在,或者在觀察你自己的內身,或者在觀察外身,或者在觀察你所觀察內容的粗相。例如:觀察表皮,有時候觀細相竟然觀察到了骨髓,可能有時候觀察到的是好相,以外身來講,我們觀察佛像就是在觀察好相。有時候可能在觀察醜相,很多僧侶到墳地觀察屍體,那就是醜相。那麼近距離觀察乃至於遠距離洞察這些項目,你要知道所觀察的內容「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
  這個技巧知道了要怎麼做呢?當然有一些原則。從時間上是要觀察過去、未來還是觀察現在?於是就會在心裡生起常常聽到的句子「活在當下」。佛弟子們經常說要活在當下,因佛教的影響,世俗人也朗朗上口要活在當下。為什麼要說活在當下?因為我們常活在過去、未來。吃一餐飯的時候,照理應該在當下咀嚼食物吞咽食物。可是你會發現你的心神是散亂的,一邊嚼咽食物一邊想到過去或者剛才發生的事情,或者想著未來發生的事情,明天要做的事情諸如此類的。我們其實經常是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很少活在當下。
  所以這些善知識們就建議我們活在當下。因為你的每一個當下都活在過去,等於沒有好好真實的活。可是活在當下真實的目標,就是要理解當下所有發生的事情,不僅是外在發生的,更重要的是往內觀發現清楚明白,我現在的色法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的受、想、行、識在怎樣運轉,這就是不簡單的功課。假設我們能夠把心思拉回到現在,當然有個好處,就是我們是如實正觀現在發生的事情,屬於過去和未來的不是如實正觀,是我憶念想像起來的。
  各位不要看「憶念、想像、觀察」是三個不同的字,其實也代表我們心裡的運作模式是不同的。憶念是把過去的某些影像捕捉,或者捕捉過去的某些音聲畫面來重新播放。對於未來是屬於想像的功能,因為未來還沒有發生。少數人有特殊的體質,可以覺知到未來的某一個畫面,就像現在發生在眼前。這種就另當別論,畢竟這是少數人。對於一般人而言未來是未知的,所以就是透過想像去構思,去構作所謂的未來。
  「憶念」跟「想像」當然在我們的生命中是有需求的,而且也是重要的,受、想、行、識中的「想」就是想像。就是把看到、聽到的相構作起來,這些相通過構作再去排列組合後想像。所以「想」的就不是「觀」的,你我想出來的畫面經過我們的排列組合和推理,不見得就是如實正觀,不見得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不要說未來的我們不知道,就算是過去的我們也有想像。就像你看到有個人黑著臉,可是你不要立刻加入想像,因為這就只是一個畫面,這個畫面你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暫時把它放著不知道。當然會引起你的情緒,這時你就回過頭來往外去觀察,觀察到底是怎麼回事。再來你也可以問他:是我惹了你嗎?你是哪裡不舒服嗎?這樣很多事情就可以當下化解,而不是放在心裡去想像它。所以佛家訓練培養我們如實正觀的能力,像「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要觀察到過去不容易,要觀察到未來不容易,那只是憶念跟想像。
  佛弟子修習止觀的時候,也是從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觀察,特別是現在的色法而不是過去、未來,因為那是觀不到的,是憶念、想像的。我們觀察當下的受、想、行、識,它的無常、無我不單是認知而是覺悟。色法的觀察有可能觀察到過去色,觀察到未來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什麼樣的情況下能觀察到過去色、未來色?「宿命通」可以讓我們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天眼通」可以觀見自己未來會發生什麼,於是我們就會朝著神通的方向去理解。可是這裡是在如實正觀,重點不是在修神通。
  如果不是在修神通,那麼過去和未來何以能夠觀到?於是我們只能先學習觀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當觀心越來越專注微細,對現在的色法肉體去做掃描的時候,體悟到現在這個狀態跟過去某些發生的事情在連接。觀智成就的時候,甚至可以觀察到現在發生的色、受、行、識這些畫面,如何影響到未來,未來會發生什麼。這不是想像未來發生什麼,是已經觀測到未來會發生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跟專心修神通,修到有宿命通、天眼通是不一樣的。

三、牽動我們情緒的好、醜相
  再來,「內」跟「外」,內是指身內,外指身外。身外之物沒有身內重要,所以先觀內身而不是外身,目標清楚就知道要鎖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有一些教學可能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曾經台灣有位知名的禪師,很多人趨之若鶩的跟他學習,我的一位學生告訴我他要去學習,我很隨喜功德的歡迎他去。回來我問他都學些什麼,他告訴我那位禪師教他們觀察無常。怎麼觀察無常?就是去看、去聽,落葉飄下來了,有鳥叫的聲音,有風吹的聲音,種種聲音生起了滅去了。
  這樣的觀察當然你可以觀得很清楚,但是你的目標在哪裡?如果你的目標是離苦得樂,觀察那些風聲,聽風聲的生起和滅去,觀察樹葉的生起和滅去,跟我離苦得樂的目標有何干係。我告訴他這樣的觀察不是如實正觀,因為即使你終於知道了聲音的飄忽,從這裡面知道了無常,可是這不是我們所關心的,它本身是不是無常我們根本不介意。
  所以一定要先鎖定在內身,這是我們最在意的。「若內、若外」也有觀外身的,首先讓自己的觀力反覆增強,操作的時候往內觀,組織,器官,肌肉,骨髓全部一清二楚,然後轉向觀察前面那個人的內五蘊,這時就是去觀外在的五蘊。
  「粗」跟「細」,修學初期我們的專注力不夠,這種情況下觀察到很細是不可能的。有時候自認為觀察到很細,其實已經加入了念頭,甚至想像,這不是如實正觀。例如:我們都聽過觀呼吸,觀呼吸當然是培養定力、慧力的好方法,我們的呼吸隨著心,心越粗呼吸就越粗,心越細呼吸也就越細。同樣的也隨著我們的身,靜止狀態時呼吸就比較平穩,在身心跟呼吸的聯動中,我們可以體悟到原來呼吸是無常的,受到身心情境的影響。無我的,不能夠自我做主也不能控制情境,因緣生法,跟外在的身心條件,情境條件呈現出來的。這樣觀察呼吸才是如實正觀。
  許多禪者修學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們說觀呼吸的時候頭發脹,或者胸悶得喘不過氣來,很多人因此擔心會走火入魔。其實如實正觀,根本就不會有走火入魔的問題,問題發生在哪裡呢?就是不能體會「若粗、若細」,你只要如實正觀,你的心不需要去強化它。
也許曾經聽禪師講:心越細呼吸就越細,一直細到若有若無、若存若亡,甚至到最後呼吸完全停止,道家說龜息,像烏龜一樣幾乎完全沒有呼吸了,你就進入到四禪了。因此我們把若有若無、若存若亡這樣的印象放在心裡。有些禪者就想要快快去體會這些若有若無、若存若亡的感覺,當這麼去做自我要求的時候,他的身體也開始配合,呼吸就慢慢深細起來了。於是認為是進步了,可是這不是來自於他目前身心實際的水準,是他自己下指令的緣故,當他這樣下指令的時候,他的身體生理機能是沒有辦法配合的,憋氣憋久了要強大的呼吸幾口氣,否則就喘不過來,常常這樣做就開始胸悶起來。
  「若粗、若細」,你只是當一個觀眾去旁觀自己的狀態,見到粗如實知道它是粗就好了,而不是下指令說觀到細。例如:現在各位閉上眼睛,往內靜靜掃描自己的身體,這時你可以感覺到你的皮膚,哪裡緊繃哪裡放鬆,哪裡因為緊繃的原因有點酸痛。你就很清楚的知道我只能觀到我的表皮,可能沒有能力觀到肌肉,甚至於觀到骨骼,內臟。這時就不用去想像自己可以觀細,如果你的心專注寧靜不斷反覆操作,它就會由粗到細,粗你只要知道它是粗,細你只要知道它是細,這樣就夠了。
  「好」跟「醜」為什麼也要去做觀察?其實最牽動我們情緒的是好跟醜。好相讓我們愉悅,醜相讓我們不舒適,老病衰朽也是身體種種醜相出現,苦感也就跟著出現。這邊提醒我們,如實知其好如實知其醜,如實正觀就可以避免情緒的漩渦。在這樣的觀察中,學著當觀眾而不是當主角,當主角就會在意我要維持好相避開醜相,那不只是在於顏貌的美麗與醜陋,那是指好的情狀跟不好的情狀。這樣的如實正觀是在觀色、受、想、行、識,目標在能夠離苦得樂。
  醜相當然帶給我們苦,例如病相,病痛使得我們極度不舒服,當然我們覺得它是苦。可是好相是舒服的,好相讓我愉悅,那和離苦得樂有何干係?而你再去觀察,就會發現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當我們不能如實正觀的時候,面對好相我們心裡也是千變萬化。
  我常舉這樣的例子,喜歡吃的菜吃第一口的時候它是好相,等到吃第十口的時候,就發現沒有什麼苦樂的感覺了。接下來再勉強吃三天、十天、一個月,全部都吃這一道菜,那麼只要看到這道菜就非常痛苦。你會發現那個好相無常,我們的心也在無常。
  世俗人拼命避開醜相追求好相,那我們有什麼好觀?有什麼停下來的呢?原因在於無論好相還是醜相,都可以在中間看到深切的苦,離苦得樂既然是我們的目標,那麼好相也要被納入觀察,這樣才能體會如何超越這樣的苦,這就是從知道到做到的過程。
  「若好、若醜」,做觀察的時候當然要知道它是好或者是醜,不加入任何的情緒,可是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要小心。很多人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他會說他「無分別」,如實觀察「若好、若醜」是知道它好知道它醜,可是說無分別很像是對於好跟醜沒有分辨,這兩件事情一定要區隔開來。我們如實正觀的時候並不是無分別,而是要如實分別,頂多抽離自己去觀察,所以在情緒上不因其好、醜而起伏,這才是重點。
  就像前面所說,有些佛弟子搞錯了方向,把本來就不在意的外部事物拿來觀察半天,認為這是自己的禪觀成就,看到無常心裡沒有什麼情緒,所以可以無分別。可是那是自我欺騙,是因為不在意而不是無分別,所以觀「若好、若醜」亦復如是,我們要清楚它是好相還是醜相。
  許多佛弟子用錯心思,他認為自己在修學,因此如果你去陳述某一些事情做分辨的時候,他就會用一種很不屑的眼光,說你分別心太重。我們自我催眠認為我們無分別,甚至朝無分別的方向讓我們沒有感覺,這樣的訓練其實不好。要朝著這樣的方向訓練很簡單,乾脆把眼睛戳瞎,耳朵堵聾,那我們就無分別了。
  感官用進廢退,我們的人生是要感官明利還是要感官鈍化,感官鈍化無分別不見得是美好人生,也不見得能夠如實知見。如果修行到這樣就叫做修行的境界,那不如當石頭、木頭算了,那就最沒分別。所以這樣的觀念是錯的,因為感官就是我們如實正觀的掃描器,你只能夠培養自己的觀力越來越深、越細、越敏銳,這樣才能夠從粗到細的觀察。
  修行人希望情境單純化,單純化有助於內心深化去做禪觀的體驗,但是修行人依然活在這個世間,活在每一個當下,如果把自己弄到各方面很鈍,會變得非常無助甚至成為別人的負擔。可是很不幸的是很多修道人因為有這樣一個錯覺,認為就是要在無分別境界中,獲得某種更深更高的境界,因此讓自己很多的知識、技能各方面鈍化。這會產生某一種無助感,這種無助感使得他對別人的依賴更強。起先他認為要過一種不攀緣的生活,可是當他所有的知識技能都鈍化,感官鈍化,就越來越依賴別人,這時就是想不攀緣都做不到。
  那麼有沒有可能選擇性的觀好相或是觀醜相?此乃大哉問!我們隨遇而安,當然就是觀察現在的色、受、想、行、識,它是好就是好,是醜就知道它醜,這樣如實正觀能夠知道真相,這樣的習慣培養出來才能靠近真理,這是一個原則。
  好相跟醜相最能夠牽動我們的情緒,所以初開始修學可以在名師善知識的指導下,選擇性的觀好相或者是醜相。例如:你目前情緒如果處在非常高亢的狀態,乃至於欲念、生命力很強大,對情境的享受有很強烈的需求。這時禪師可能導引你去觀察醜相,包括內身和外身。內身的醜相包括內身的三十二身分,髮、毛、爪、齒等等一切,這些都是醜相。往內洞察自己的內在,才知道我們外表漂漂亮亮,可是內在卻髒臭不堪。這時內心對自我的戀著逐漸降下來,你就不會有那麼強烈高亢的欲貪。
  有一些修梵行的比丘對於性的欲貪很強,這時他可能要面對人生比較大的考驗。禪師會要求他去墳場觀死屍相,觀死屍的青瘀、腫脹、臭爛等等九相,就是所謂的九相觀,目的是對治對於異性的想像跟欲貪,這是設定了觀的條件。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行者都要這樣觀,因為有些人情緒不是高亢而是非常低迷,充滿著沮喪、憂愁,非常不快樂,甚至於有許多的痛苦。這時如果要對他的心理有所矯治,反倒是要觀好相,例如觀佛像。我們最痛苦的時候都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請你救苦救難,這時念觀音菩薩讓我們的心有所托的是好相,那是我們一種深切的期待跟信念所在。浮現出來的觀音菩薩慈眉善目,你的心就會被這個好相拉上去,回到一種平穩的狀態。

四、什麼觀念、什麼技巧可以讓我們學習放下
  就著這十一相去觀察色、受、想、行、識,才終於在如實正觀中,對這個牢固的一合相生厭。生厭不是很討厭的感覺,厭離跟厭惡是兩回事,不要以為我厭惡所以我厭離,你厭惡的時候可能也緊緊抓住你所厭惡的相。例如:有一個人因為某一個動作或者某一種言語,讓你對他產生很大的厭惡,經常你的制約反應就是去抓住讓你厭惡的那個部分,放在心裡嘀咕,甚至還想到要如何的反制他,所以你是在愛取之中。
  佛陀教導弟子們修不淨觀,是要讓這些比丘們能夠回歸平靜的內心,不要因為美色當前而產生了心裡的波瀾,能夠洞察到美色只是表皮的美麗,其實不過是一副骷髏。可是有比丘修學不得當,沒有如實知見,以至於對自己內身種種醜惡不淨充滿了很大的厭惡,這個厭惡使得他抓住不放,恨不得將自己的身體狠狠的甩開,於是就要自殺。要自殺可是下不了手,就找到旃陀羅幫助自己結束生命。
  這則故事在律典裡面非常有名,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很可怕的過程,精舍裡面好多人一下形成一種共振的氛圍,就像魔魘一般好多比丘都要求這麼做,於是血塗滿地腥臭不堪。居士前往看到這一幕簡直太可怕了,立刻去告訴佛陀。佛陀到了這個精舍強烈譴責這些比丘,說你們非常愚癡,怎麼可以做出這種事情。甚至為此而正式制戒「不得殺」,不得殺這個戒律其實是因為這個事故而產生的戒規。
  講這則律典故事是讓大家了解,觀醜相只是要對治自己內心欲貪的亢奮,可不是搞到你自己非常的厭惡。如實正觀就只是當觀眾,不斷的知道發生,知道這樣的發生是無常的,在無常變化中找不到一個自我,這樣去觀它「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對於眼前這些景象生厭就不再抓緊,因為終於知道它其實無從抓起,之所以會把它抓緊,是因為還有一種相對的穩定性。
  色身的物質性會帶來一合相的錯覺,我們很難生厭,我們強烈的保護它希望它是好的狀態,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當你能夠如實正觀的時候,終於有了一種可以把它放掉的感覺,終於知道什麼叫做放下。放下不是一個拿來教訓別人的詞彙,當人家在痛苦狀態下,你告訴他說:你就放下,你為什麼總是放不下。講這個話沒有意義,他現在就是放不下,你要教他如何放下而不是指令他放下。你要告訴他什麼觀念、什麼技巧可以讓他放下。
  這個觀念和技巧從哪裡來?「觀色,若過去、未來、現在」,「若遠、若近」。能夠觀到很細的時候,能夠觀到很清楚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不是那麼穩定的,每一瞬間,每一剎那都在變化。這個無限變化的過程中,你看不到哪一點叫做我,放掉就是生厭,那你也就離欲了,這時終於嚐到什麼叫做解脫。而且自己清楚自己在解脫,所以叫做「解脫知見」。為什麼很清楚自己有沒有解脫?因為你可以去檢核我哪些地方產生什麼樣的效應,所以可以洞察現在是在什麼樣的一個解脫的狀態之中,而不是要別人來給你授記。
  宗教界看到有一些大師,喜歡幫人授記,這位大師告訴你說:我以心驗心知道你開悟了,我知道你證果了。可是你不能因為被名師告訴你開悟了,證果了就飄起來了。你難道不知道你有沒有開悟?難道不知道你有沒有證果?難道要自我催眠開悟跟證果了嗎?證果是要去檢核每一種煩惱,是不是連根在心裡都不在映現了。
  「解脫知見」,知見的哪些內容?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又是一個常見的套裝句型。「我生已盡」是很清楚的知道不是猜到,我的生命到此就是盡頭。「梵行已立」,梵是清淨,清淨修行已經完全確立了。「所作已作」,該做的功課全部做完了,到此境界叫做阿羅漢,阿羅漢是無學,只要沒證得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有學,因為所作還未完成。「自知不受後有」,很明確的知道沒有下一生的存在,終於徹底解脫,不再輪迴到下一波的生、老、病、死種種痛苦中。
  在《阿含經》中這是重點教學,告訴我們為什麼有跟人的爭競心,為什麼有自我的驕傲感或者自我的卑劣感,自傲、自卑,我們不斷的自我衝突,自我糾結,試圖做自我的跨越。人生不斷在做這些努力,這些努力並不是不好,人總是希望精益求精,所以鼓勵自己進步這是好事,可是不要永遠停留在這個地方,因為再進步最後也全部回歸塵土。如果在這一部分想不開,對於門前冷落車馬稀,人去茶涼,到了後面一切成功都變成泡影就會失落痛苦。所以我們儘量讓人生過得非常有意義,可是也要去洞察當它回歸到無意義的時候,我們如何讓自己此生努力於一個方向,回歸到不受後有,那就是涅槃。
  在這裡舍利弗回答說:輸屢那!當知色……的這十一項,受、想、行、識的十一項如實而知,這樣就能夠達到輪迴的終止而徹底解脫。看起來好像沒有回答問題,可是效應是「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塵沙一撣就掉,垢還要用刷子刷一刷才會驅除,所以塵容易撣除垢比較難,塵跟垢都拿來形容煩惱,浮上來的煩惱是塵,還沒浮上來可是遇境逢緣會生起那個叫做垢,一般也叫隨眠。表示他當下已經遠離了表象的煩惱,以及深沉的隨時待機而動的煩惱,得到了初果所以「得法眼淨」,這是如實正觀的效果。

 


《雜阿含經》卷1,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6b13-15。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