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修行其實很簡單

——大年初四,昭慧、性廣法師開示錄

陳晏蓉記.釋傳法潤

  今年大年初四(2月11日),共修會第四組信眾依往年慣例,集體回院拜年,烹煮豐盛年菜供眾。餐後,大家齊聚於齋堂,敦請昭慧法師、性廣法師作佛法開示。是日正好青年營召開籌備會,因此各校佛學社團的青年朋友們,也歡喜在場聆聽。

青年營的新進展

  昭慧法師先作開場白:

  歡迎台大、師大、輔大、玄大佛學社團的同學們來到弘誓!今年青年營將有多所大專社團共同舉辦,這個殊勝的因緣,是因光持師父為了碩士論文的撰寫,行南走北採訪佛學社團的老社友,串聯起很多過去的歷史記憶,結識了各社團的老幹新枝,而讓本屆青年營有了很大的進展。

  我們舉辦青年營,是為了要讓佛法向下扎根,我向來就不主張它必須屬於弘誓。我沒有想要擴展弘誓學院的意圖,也從不想要設置什麼分別院。弘誓維持小而美的道風——小而美,就不需要那麼大的能量盤。有意義的事,有人做就好,在哪裡做不重要,只要讓那裡的眾生因你們而得到幸福快樂,這樣就夠了。

  青年營以往都是由玄大同學主辦,今年跨越了大學的藩籬,由各大學的同學一起來籌辦,非常難能可貴。相信在各位年輕人的活力參與之下,將來會有更多年輕人來參加,一起來推展大專學佛的理想,這是非常值得歡喜的事情!

身體健康是共通語言

  因為性廣法師目前大都在山上靜修,難得逢年過節回來學院,因此昭慧法師請性廣法師先作開示。性廣法師講到:

  我先講「鬆肩抬胯」,因在座有些人沒聽過,那我快速給大家一個概念。我近年一直在推廣鬆肩抬胯,它的效果是——帶給所有人健康,它的特色是——有佛法的學理依據。大家在經典中都看過「四大」——地、水、火、風,也就是物質的四個基本元素。依諸行無常,它必然會變化。當身體不好時,透過正確的方法,能讓它變好;若不照顧身體,它會變壞。而照顧身體的方法,我教的是「鬆肩抬胯」,這個功法的學理,我是從四大——「色法」的物質原理中提煉出來的。

  其次,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好些朋友都有在做,今天有青年朋友在場,我就從幾個角度來探討。首先,健康是所有人的共同語言,你可以說不要學佛,但是你不可以說你不要健康。無論是哪個宗教、哪個學派、哪個宗派,其共同的語言就是「身體健康」,它是所有人類共同的基本願望。而做了這個功法,能讓自己的身體健康。

  其次,佛學社團該如何推廣?如果你說:「我們來學佛」,對方可能回說「不想學佛!」你說「我們來行善」,對方可能回說「不想行善!」但如果你說:「我們來讓身體健康」,對方一定會說「好,我想!」而且現在年輕人讀書、上網、滑手機,搞到腰酸背痛,已有不少人靠鬆肩抬胯治好。現場就讀逢甲大學一年級的芯葓,她曾因為背書包使得肩膀緊繃僵硬,是做了鬆肩之後改善的。所以社團該如何推廣出去?我提個建議,就跟對方講他所需要的身體健康,然後告訴他方法——鬆肩抬胯。如此一來,大家會來參加你這個社團,因為大家對健康是「有興趣、有緣份、有需要」的,這是一個共通的基本語言。

簡單有效的自我療癒

  鬆肩抬胯的動作非常簡單,可以在幾秒中立刻學會,基礎功僅三個動作。第一個動作:上下拉肩;第二個動作:內外擴肩;第三個動作:抬胯。這三個動作,學會不需要一分鐘,可以立刻教會別人。它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立刻做立刻有效,隨便做隨便有效,加減做加減有效,認真做很有效,標準做完全徹底有效。

  再談另一個角度:你如何幫助人家?你要幫助人家什麼?不就是幫助人家身體健康嗎?但你不需要帶他去看中、西醫,不需推拿、針灸、指壓按摩……這些都不需要!你只要教他「自己做」,你不必動手,不必去找醫生。

  我早年幫人處理過身體痛楚,例如第二屆青年營的前一天晚上,有五位青年感冒了,肌肉僵硬緊繃,我趕快幫他們揉推按摩,身體的痛處雖然有好轉,但我卻快累垮了。所以我跟他們說,我設計了簡單的功法,希望大家自己做,為什麼呢?如果今天我幫大家調理,效果好到立竿見影,那會讓你們養成懶惰心,心裡會想:給廣師父弄一弄就會好!那我這樣叫做害了你們,讓你們從此有恃無恐,從此懶惰、懈怠、放逸,你就會糟蹋自己的身體。所以,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自己做」。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親近善知識是為了開啟好的觀念,給我們好的方法,而不是讓我們養成懶惰、依賴的不好習性。所以逐漸地,縱使我有這能力,但我不幫人調整身體,而是教人自己調整身體的方法。

  早年我設計的動作還稍微複雜,現在只是幾個動作,卻效果很好!鬆肩抬胯是我在千迴百轉中親身實驗、體驗,才把這套功法設計出來、確定下來的,是我多年來親身實驗的心血結晶!所以從此以後,你們的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就有學生說,才做二十幾下就好了,直呼太神奇!我推廣這個方法,希望大家養成「自己做」——對於「法」「念茲在茲、勤勞精進」的好習慣。

助人的工作很輕鬆

  所以要幫助人身體健康,第一、教他做。第二、當他情緒困擾起煩惱時,我們陪伴、聆聽、安慰。但一直陪伴、聆聽、安慰,不是辦法。我在南部教禪修時曾說,當你情緒不好時,我可以送你三張招待券,第一次我聽、我陪伴、安慰鼓勵你;但是所有心念運作的種種,都留在身體會以色法來呈現,所以你既然那麼憂鬱,既然那麼憤世嫉俗,既然認為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你,而你又超越不了,那麼在你身上一定會留下病痛!此時二話不說——鬆肩抬胯!甩啊甩啊,鬱結就甩開了!

  第二次碰面我問他:有沒有做?沒有……好,沒關係,第二張招待券再送你,繼續陪伴、傾聽、安慰……沒關係,你可能忘記了,我再教你。

  第三次見面,我再問有沒有做?沒有!沒關係,你還有第三張招待券,請你愛惜使用,我可以再陪伴、傾聽、安慰,但請你接下來要做。

  第四次碰到,有沒有做?沒做!好,那馬上來做鬆肩抬胯,其他的不必多說!鬆肩抬胯沒做好,什麼都不必說了——自己的病要自己救!

  也有人因夫妻、婆媳問題而生煩惱,一直找師父陪伴安慰,可是講到後來,他只是要找人吐苦水,只是想找人發洩,自己並沒有想要進步。問題是,把感覺變成語言講出來,它是一種強化的過程,所以遇到不順利,怎麼辦?只有懺悔,想辦法解決問題!抱怨是沒有用的,懷恨在心是沒有用的!

  再者,為何與人產生爭執?就是意見各異。只要你肯認錯,對方說的你都說對,就沒得吵了。所以,心理輔導要輔導到何時?讓各家學派去做吧,但至少我做一個區塊——所有心裡的不舒服對身體產生的負面影響,請你持續做鬆肩抬胯來消除。

  所以,要讓人心裡快樂,就用三張招待券、教鬆肩抬胯。教人先去做鬆肩抬胯,身體、心裡鬆開了,再一起分享、討論。接下來你會發現,你助人的工作,變得很輕鬆!幫助人的工作,千萬別做到後來連自己都受不了,像有一次我去新加坡,好些同行的人都不太舒服,我就幫大家調整,一天下來,我自己都累倒了。有位仁心仁術的醫師,他調理一位癌症患者,內心殷切地幫助他,可是弄到自己喉嚨都失聲了。所以,助人應該是輕鬆愉快的,教人做鬆肩抬胯,對他很有效,你也不會累。

身念處的基本功——鬆肩抬胯

  除了讓身體健康,我們還要禪修。為什麼要禪修?讓心能更穩定、讓心更清淨,得定、得慧。無論開發見法的智慧,開發穿越生死的智慧,圓成涅槃的智慧,這些都是以「身念處」作為基礎。「身念處」的基本功——「鬆肩抬胯」,讓你神清氣爽、神采奕奕、精神飽滿,能輕鬆愉快地助人。如果身體不健康,靜坐、修行就會有障礙,所以不要跟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從以上幾個角度來看鬆肩抬胯,是一法治萬病,從頭治到腳,從內治到外,它有相當多的效果,比如:梅尼爾氏症、頭暈目眩、骨刺的真實改善實例,還有腎絲球炎患者吃類固醇的藥,竟然沒有副作用,連醫生都驚訝。這個方法是要自己做的,所以不會養成依賴,而且效果、學理清清楚楚,一點神祕都沒有!縱然幫他人做心理輔導,也會相當輕鬆。所以這套功法值得推廣、應該推廣、要認真推廣。希望大家不要「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去」!

  大家跟著我們學佛那麼多年,鬆肩抬胯為何沒做?為何沒靜坐?為何沒持戒?為何還不清淨?佛法還有好多珍貴的內容,我希望下次跟你們見面時,講的是如何入禪定、如何開發智慧、如何幫助眾生,希望我們的話題不要老是在鬆肩抬胯而開展不了!如果你們不做,我真的不知道要跟你們說些什麼!所以各位,跟我見面的門票掌握在你們自己的手裡,而不是我要挑選跟誰在一起。

  不論學哪一法門、讀哪一派的思想,都很好,但人有我慢、我執,都認為自己的最好而沒有交集。所以我把它拉到最基礎——身體健康。若你說你喜歡游泳,沒關係,只要你能得到健康,不一定要做鬆肩抬胯,我主要是要你能得到健康。但游泳會限於場地,鬆肩抬胯卻不限,而且效果非常好。

  法門為何起門戶之見?人所信仰的抽象理則,或是未來才能兌現的理想,當現在都還沒辦法去確定時,彼此難免就會互相比較、爭執。有個學生問我,修淨土法門可以做鬆肩抬胯嗎?當然可以!我並沒有要跟阿彌陀佛搶信徒啊!如果你身體不健康,可以邊唸佛、邊做鬆肩抬胯啊。如果你的身體健康,覺得不需要做,我更有《十六觀經》教理的基礎,教你如何修到日輪光,放光明然後入定。接下來,你要確定你往生淨土的品位,三類九品是步步高升的,你還能跟阿彌陀佛說好你要何時往生。如果諸佛國土都有我們的同道,我們法界遊子四處去,相約去彼此的淨土遊歷,那真是太好了!

  適值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此祝大家: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六時吉祥,圓證菩提!

調身的原則——四大平衡

  性廣法師精闢扼要的開示,懇切地諄諄叮嚀,大眾鼓掌感恩。接著,昭慧法師接續性廣法師的主題,分享她做鬆肩抬胯的效果與體會,說明「調身」的原則——讓「四大回復平衡」。法師說到:

  我因為工作量很大,常連睡眠時間都不夠,長期下來感覺身體很勞損,做了鬆肩抬胯之後,發現同樣運轉24小時,現在很像加滿了油,輕輕一踩就上路了,而不會像以前引擎一直空轉,感覺有很大的差別。

  當身體某處緊繃、酸痛,那表示該處的四大不均衡,因地大增盛,所以會硬、粗、重。若用心念觀想的力量,把那處的地大鬆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全身有很多地方都不均衡,而自己的觀力沒那麼強,怎麼辦呢?就先從「身念處」開始。念身,正念正知,把念頭放在身體,將心安住在色法、色聚上,然後一直做鬆肩抬胯。

  雙肩、兩胯四大關節,牽動全身大部分的肌肉,所以重複做鬆肩抬胯,會讓肌肉產生韌性,全身肌肉被這樣帶著帶著,逐漸變得鬆、柔、綿、軟。慢慢做,不急不緩,不要想趕快衝個數,否則會讓全身肌肉都緊繃。只有四個關節用力,其他部位都放鬆。它並不是國民體操,就只是簡單將關節拉開而已,其他肌肉都放鬆,只是被關節帶動起來。

  人體的骨骼由肌肉決定位置,在做的過程中,雙肩、兩胯四大關節鬆開以後,就牽動其他部位,從中央到末稍,一節一節慢慢鬆開。它是有學理基礎的,性廣法師學過太極拳、瑜伽、外丹功……等等功法,他把它們化繁為簡、去蕪存菁,所謂「大道至簡」,透過鬆肩抬胯,很均勻地讓四大慢慢恢復平衡。

門票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性廣法師再說到:

  台灣人口老化日益嚴重,所以大家自己要做,讓自己身體健康;也照顧自己的父母,教他們做。靜坐、拜佛、念佛、誦經都非常好,但效果現在不能看見,所以往往不能持續,可是鬆肩抬胯效果立竿見影,隨時做、有空就做,這就是念茲在茲於善法。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非常感動,它說:「佛陀是為了願意修行的人而來到人間,所以當人們都不願意修行的時候,佛陀不會在人間!」佛陀入滅時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迄」,跟我有緣份的人,能斷煩惱、得解脫的人,我工作都做完了,在臨入涅槃的那天晚上還度一位弟子證阿羅漢。「其未度者,亦皆已做得度因緣」,接下來就是彌勒菩薩的事了。過去那麼多佛,所有弟子都跟祂成道了,我們卻到現在還沒成就!所以接下來,我們這一批是彌勒佛的弟子,大家努力吧!

  我沒佛陀那麼偉大,我跟你們見面,是因為你們願意用功、願意發心、願意護持三寶。如果你們不願意用功,我也不願意見你們,時間有限,我應該把時間去見願意用功的人,所以見我的門票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昭慧法師接著表示,性廣法師如此「棒喝」大家,是希望帶著大家的法身慧命成長,但站在菩薩學團的立場,還是非常感謝大家長期的協助,推動各項文化教育工作、讓法輪常轉,一整年下來也非常忙碌。性廣法師是給大家一個善意的壓力,希望大家更用功,以鬆肩抬胯作為健身、調心的基礎。

修道是要心甘情願的

  兩位師長的開示,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開放提問。志工楊美蘭居士問:每個月一次的共修,有些人不守時或缺席不到,該如何要求準時來參加共修?昭慧法師回應:

  修道是要心甘情願的。學團對住眾的「準時」要求,非常嚴格,課誦只要遲到一分鍾,就罰拜佛20拜,但是竟然還有學眾累積到兩、三千拜。你就知道,這種習性是生命中很難改的,因為它不會立刻讓人致死,所以就會放逸這樣的習性。對出家眾,我即便從嚴規定,不準時的習性尚且難改,因此對於居士們,倘若要求過嚴,恐怕反而會讓他們打退堂鼓。因此,初階段不妨獎勵「準時到場」的精進居士,以鼓勵其他居士見賢思齊。

  我們也希望大家準時來參加共修,但是居士學佛的基礎點,跟僧團住眾不一樣,不能太過嚴厲,要用方法激勵他向上、向善之心。我個人不好大喜功,沒有希望滿坑滿谷的人,只希望透過共修讓大家互相增長精進心,所以在這新的一年,希望各組的輔導法師、組長,能把各組帶起來,讓共修能維持一定的水平。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宋鴻康居士問,身為居士,平日該如何修持,面對無常來臨才不會措手不及?昭慧法師回答:

  在家居士及出家眾,都一樣要面對「生活」——面對自己的身體、面對自己的心情。俗云:「一年學佛,佛在眼前;三年學佛,佛在西天。」一開始很精進、很勇猛,後來慢慢懈怠,散漫心生起,生活中柴米油鹽、人際關係的紛擾,各種各樣的誘惑,慢慢就把佛法推開了。等到再想到佛法時,通常是自己或至親好友的無常到來,才又想到佛法,從塵封的櫃子裡撿出來用。可是,為什麼平時不用它呢?修行的理想雖好,可是生活還是要過啊,除非你將佛法融入到生活,否則矛盾一定不斷發生。

  即便出家的生活亦然,很多師父說都「沒時間修行」,每天要課誦、出坡、執事、靜坐……,但是,這些難道不是修行嗎?那你認為修行是什麼?是因為你對修行有某種幻象,認為做這些事耽誤了我,讓我「沒辦法修行」。我常舉個例子,某天有位碩士生為了畢業論文,來學院跟我請教,談完接近午齋時間了,我問他要不要一起用餐,他說下午要上班得趕回去,我不忍心他在大太陽下走路去等公車,也不忍心耽誤同學午餐去送他,於是我就開車載他到中壢火車站。途中他問我:「法師,像你這麼忙,你怎麼修行?」我跟他說:「你今天來找我,我沒拿你的諮詢費,也不介意你論文中有沒有感謝我,也不介意你將我的意見融化成為你的。當要吃飯時我請你吃飯,當你不需要吃飯時,我開車載你去坐車,我沒有想從你得到任何回饋,我這不就是在修行嗎?那你覺得修行是什麼呢?」

  當我們無私地去為對方著想、為對方付出時,這就是在修菩薩行!修行不是遠在天邊的事,性廣法師說:「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讓自己身體的機器運轉順暢,發揮最大的能量,然後安身立命、安家立業、幫助眾生。」秉持這個主軸,那麼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都是在修行,生活中你才會有法喜!

  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我不可能幫你設計一套你的生活要如何過,你只要抓住一個要領:在面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心想:有沒有對對方有利益?有沒有體會到對方的心情?我的心念、動機夠不夠純淨?當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體貼別人、利益別人,這就是在修行——修菩薩行。

  或許你會問:這樣修,何時才能進入四禪八定呢?其實,菩薩的百八三昧,不一定都深入四禪八定,但是他時時刻刻念茲在茲,做每一件事都是在為別人著想,他就會形成一種「利他性格」——利他成為他生命中的慣性,使得他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依於慈悲心,非常專注地去注意要將事情做到完善,讓對方得到最舒適、最妥貼的照顧,時時都在無私的狀態下去幫助別人,他不知不覺中在減輕煩惱。

斷除煩惱的方法:不給它燃料

  煩惱的斷除有兩種方法:解脫道、菩薩道。解脫道的斷除方法就是四念處——觀身、受、心、法。覺知自己的煩惱,不但讓它不現前,而且沒有隨眠——潛伏的煩惱。要慢慢觀照自己,在禪堂中觀照,在經行中觀照,不斷地面對自己,面對煩惱。

  可是菩薩沒太多時間經行、禪修,時刻都在為眾生,雖然身累,但心不苦,因為慈悲與專注的緣故。菩薩藉境練心,該做的還是繼續做,慢慢培養出堪能性,承擔力越來越強大,煩惱越來越稀薄。這是我個人的收穫。

  在《瑜伽師地論》中提到,有貪行人、瞋行人、痴行人、等分行人、薄塵行人。比如,你碗裡已有那麼多東西了,你還在繼續夾,這就是「貪行人」。容易不耐煩、生氣,是「瞋行人」。有些人很無理取鬧,就是「痴行人」。眼高於頂、看不起別人,是「慢行人」。還有一種叫做「等分行人」,就是各種煩惱都差不多。另一種是「薄塵行人」。經中說見道的聖者已「遠塵離垢」,塵、垢都是形容煩惱、深細的煩惱;薄塵行人的煩惱稀薄,像灰塵一般,輕輕撢一撢就沒了。這都是宿世以來累積的。

  如何讓煩惱變成薄塵呢?修解脫道者,七生以內就已經遠塵離垢、證阿羅漢果。而菩薩行者因為生生世世都在做利他行,他就是想要幫助眾生,因此他一生一生這樣走,煩惱塵垢就越來越稀薄,雖然他沒在禪堂久坐,可是他每一個生活的當下都念茲在茲——為別人著想,把心放在利益別人之上,煩惱少了燃料,就會越稀薄。因為人越在意自己,就越會苦惱,煩惱就增生;反向操作,煩惱就會稀薄。

  因此,每天我們都要想:「如何讓周遭的生命離苦得樂」,這就是菩薩道的修行。例如,如果你的工作是賣燈具,你每次賣出燈具時,就在心裡祝福消費者驅除黑暗,得大光明。例如我的妹夫溫益鑫居士,他的嗜好是中古車及園藝,幫很多人買了便宜又好開的車子,常來幫學院修剪樹木,他的嗜好就是幫助別人快樂。這就是在修行。

  所以,居士面對自己的生活,時常如此操作,將來必能成為薄塵行人。此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你的心充滿光明,與驢胎馬腹不相應、頻率不相當,根本不可能被吸引過去。身心越光明潔淨,自然就往光明處去,往淨土、往天界去,自然與黑暗不相應,又何必擔心無常到來會投生驢胎馬腹呢?

  性廣師父接著補充道:

  法師為眾生忙到忘了自己的生死,所以她超越了生死,這是大菩薩的作略。如果你們的心對利益眾生沒有猶豫,那你就繼續做;如果你在行菩薩道中,縱然受苦也能安忍,你就繼續做。如果你猶豫恐懼、你身體不好,幫助人反讓他懶惰依賴,你還不如多做鬆肩抬胯、多禪修,以健康的身體、平穩的情緒,去帶著別人身體健康、情緒穩定。

  修行的目的是斷除貪、瞋、痴,穿海青在佛前誦經、在蒲團靜坐,是有形有相的修行。而什麼是「在生活中的修行」?就是以前你會起煩惱、會貪著,但現在你不會,對自己的因果交代,每天檢點自己、檢查自己,不跟人計較、不跟人算帳,當你改變了,環境就會跟著改變。這就是在生活中的修行。

  如果你恐慌,沒有把握下一個旅程拿到好的入場券,怎麼辦?我鼓勵你禪修,禪修有幾個次第。

  首先,鬆肩抬胯,讓身體健康、耐久坐。

  然後禪修、入禪定,入色界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接著「修觀智」,第一見色法的自相,見它的無常、空、無我相,心慢慢不執著,就是「薄塵行」,不執著貪、瞋、痴。接著「見名法」,見到你的心在因緣和合中,不抓住自己的見解才是對的,就去除了我慢。沒有我,就無自我意見可「慢」。

  然後「修緣起」,見到你的過去生。為什麼要見過去?為了要見「因果律」。在因果律中,做得好,會得到好;現在做好,是為自己的未來交代;若現在不好,是因為過去哪生做的不好。從此,確定自己今生不為惡。見因果,不但見自己,還見別人,所以產生「宿命智」,然後見未來。你現在若對行善有無力感,是你沒能力看到招感未來的好果報,所以你沒信心。如果你能見到功德越來越大,你會欣喜,不會憎恨、爭執。

  為惡是報三世的,但聖者是「速行心」,他行善是當生受報。也因為他的速行心太強,若你傷害、毀謗有修證的聖者,業果是很重的,反之果報也很大。佛陀曾看到有人因緣成熟了,他家裡很窮困,想修布施供養,佛陀當天就入滅盡定,讓身心處在非常好的狀態,然後出門托缽,大家搶著前來供養,那人只有剩菜供佛,佛陀卻也接受,使得那人當生受大善果,佛陀以此報眾生恩。很多阿羅漢弟子要讓眾生供養之前,也是讓自己處在非常好的狀態,讓眾生能以此善行得當生的大功德。反之,若毀謗聖者也會當生墮地獄。所以,我們做不好的事而不知節制,是因為沒看到因果而不懼怕。若有能力看到未來不好的果報,你現在就不敢為惡。

  有些禪修者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就不會猶豫恐懼,因為他自己已經知道,過去世縱使已確定,但未來世仍變數很大,所以繼續努力修,今生即可證果。也有禪修者受某尊佛的授記,得「種性的不退菩提」,所以他每天都很自在。所以如果你們對菩薩道惶恐,可以選擇這條讓你不恐懼的路。

  我極力推廣鬆肩抬胯的意義就是,當你幫助別人時,身體一直耗損,容易起煩惱,所以要先顧好自己的健康。每天做鬆肩抬胯,不會花太多時間,接下來你好好成就,修四禪、見名色、見緣起,習得根本定、根本智。到「行捨智」之前雖未證果,但你卻清楚明白。如果以菩薩的「百八三昧」與「利生三昧」為目標,就繼續努力幫助眾生。

  人活著只有兩件事: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對自己只有兩件事:身體健康、心清淨,帶著所有人順向解脫。再次殷切勉勵大家:鬆肩抬胯認真做,很多疾病都會改善,在這個基礎上利益眾生。健康是共同語言,定、慧是共同語言,接著你要如何幫助眾生,用何方法?那就是個人的發心與各人緣份了。

  是場精采的佛法開示,約有五十人與會聆聽,大眾法喜充滿。隨後由青年志工陳芯葒(逢甲大學),帶著大專佛學社團的同學做鬆肩抬胯,體驗四大平衡的覺受。這群年輕人很有善根,聽了兩位師長的開示非常法喜,特別索取了錄音檔,準備回去分享給其他友人。大家在參觀校園之後,歡喜告辭離去,以清淨的法喜迎接新年的到來。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