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一場活潑有趣的師生交流——記學院轉型說明會

釋果定紀錄

       四月七日傍晚,昭慧法師自玄奘大學趕回本院,召開學院轉型說明會。茲先將昭慧法師前晚製作並於當日放映之文字簡報,轉錄如下:

一、不擬跟進申設研修學院原因:

       本院隨喜讚嘆研修學院之做法,但不擬跟進,原因如下:

       1. 要設立研修學院,不管在土地、財力、房屋各方面都有一定條件,會有龐大的募款壓力,往往為達到的要求而捨本逐末、放棄辦學的初衷。
       2. 教育部已開放研修學院有3分之2的非專業人士任教,其學歷在高教認定標準上恐會貶值,不及大學宗教系所的正規教育。
       3. 教育部介入評鑑,勢將導致評鑑者對學院下指導棋,恐將扭曲辦學初衷。
       4. 師資結構為符合評鑑需求,須聘足博碩士專任教師。薪資將成大額負擔。

二、學院轉型原因:

       1. 研修學院的成立,提供學歷、免學雜費的優惠,因此對無學歷做為誘因的佛學院勢必會造成衝擊,本院必須及早因應。
       2. 現代節奏快速,人們恆心與耐力不足,本院單方面認定「佛法無價」,但學生則容或認定「佛法易求」,反倒珍惜感不足。
       3. 少子化衝擊導致學院僧眾減量,就學之居士增加。
       4. 台灣在廣設大學與研究所之後,學歷取得已相對容易。因此僧教育——菩薩僧團三學增上與六度齊修的解行教育,是否要用學分制與考試、報告、論文形式來局限它,容有檢討空間。

三、轉型芻議:

       1. 把「令正法久住」的事(佛法之解行教學),交給大家來共同承擔。至於取得學歷,則屬個人之生涯規畫,本院從旁協助即可。
       2. 學院承擔部分:把握「佛法無價」與「有教無類」精神,凡佛法之解行教學,本院依然不收取學雜膳宿費。
       3. 學生承擔部分:未達30人一律不開班。
       4. 將「學制」與「學生」分別敘明:
       5. 「學制」分為非學分班與學分班兩類。

         (1)非學分班:回歸三學增上與六度齊修的修道教育,禪修、經論或專題研修課程,儘量集中到暑期舉行,且不受限於學分制與考試、報告、論文形式。

         (2)學分班:與玄奘大學推廣學分班接軌。分為兩種:

           A.假日班:30人以上則開班,每週開二日,每日六節課。
           B.非假日班(即原專修部與研究部):30人以上開班,否則停班。專修部自99級起實施,但不溯及既往。

       6. 「學生」部分將「修學佛法」與「求取學歷」分別處理:

         (1)「修學佛法」之資糧,由學院供應。

         (2)學歷之取得則屬個人的事,學院從旁爭取「學分認證」以為協助。

         (3)針對考入玄奘大學宗教系所之本院學分班或非學分班僧眾,本院量力提供權利與義務對等之獎學金制。領取獎學金者需參加慈恩精舍(於玄奘大學旁)或本學院之課誦,或作每日3小時之工讀服務,細則另訂。

         (4)簡介玄奘大學入學制:(略)

       法師說明結束後,進行師生交流。這是一場成功的說明會。法師針對文字簡報的每一點,都詳細述明原委。針對同學的問題,也耐心地逐一解答。例如:

       1.為什麼一定要滿30個人才開班?

       課程能不能延續下去,不應該只是院方的事。當院方已盡責招生之後,同學們也要一同努力。如果各位同學珍惜聞法的機會,就要多找一些人前來聞法,不能只是以逸待勞,等著聞法,爾後同學們要努力宣揚在課程中所獲致的法益,讓更多親朋好友獲得聽聞正法的機會。

       我不求家大業大,因此可沒要求聞法人數無限成長。但求學還是要有一定的士氣,倘若班上人數過少,大家士氣低弱,到頭來開班反倒成了學院的枷鎖。

       依佛陀說法的精神而言,佛法應由學法者求法而得,斷無說法者倒過來拜託你們聞法的道理。因此我認為,學院要回歸佛陀說法的精神:讓求法者對聞法生起珍惜感,而不要有一種錯覺,認定「法師永遠都會說法,因此我什麼時候來學法都沒關係。」這種錯覺,會讓人對求法失去殷重心,不但自己沒有強烈的就學動機,更不會關心有沒有其他人前來聞法。

       以我過往的弘法熱誠,面對一個人,我也一樣可以說法不輟。但如今我年歲已長,只能以生命的有限歲月,做最大效益的發揮。這時我就要注意:人數過少的班級,值不值得我賣命奉陪。

       我這個人一向只有「陽謀」而沒有「陰謀」。有何策略性考量,我一定會向各位「講清楚,說明白」。因此坦白說,30人開班,就是要給各位做功課,把你們是否積極求法,與學院是否開班的命運,綁在一起。(聽眾鬨堂大笑)

       再者,以我現在的時間、體力,已難以兼顧玄奘大學宗教系與佛教弘誓學院。有時上午在大學上課,下午趕回學院上課,就體力而言,也已不勝負荷。如果學院運轉時,學生有基本人數,我還願意捨命陪君子;但倘若人數逐漸下滑,我一定會壯士斷腕。

       坦白說,我更重視玄奘大學宗教系,我有讓宗教系運轉下去的使命感。畢竟玄奘大學是佛教界的龐大心血之所繫,已有數十億元的資金投入。由於少子化、研修學院逐一成立等等艱困的高教環境,宗教系已面對著招生的巨大挑戰。但它代表的是玄奘大學的核心價值,我有義務讓它運轉下去,必須全力以赴。

       相對而言,弘誓倘若停開佛學院形式的課程,我比較沒那麼大的壓力。因為本院並不會因辦或不辦專修部或研究部,就不講述佛法。這裡終究是一個修道、弘法的道場,法輪依然會運轉下去,我們會持續舉辦戒、定、慧三學增上的課程,但未必是佛學院的型式。

       2.可不可以將課程開得較有趣而貼近生活?

       例如:「佛學概論」就不如「佛法與人生」來得有趣;「禪學概論」就不如「禪與生活實踐」來得吸引人。可否效法某些大道場,講學內容方面不妨轉型得更生動淺白,或是增加有趣實用的課程。

       課程名稱是配合玄奘宗教系而訂立的,為的是保障一些想要就讀大學,抵免學分的同學權益。在不違反佛法本質的情況下,要將名稱改得淺顯有趣,我也樂見其成。只是要將課程內容都講得生動淺白,這就要視老師們的風格而不可強求。

       有趣實用的課程很好,但目前常住大眾都已工作超負荷,我不忍只是出一張嘴來忙死他們。因此倘有同學發心要來推動這類活動,我一定隨喜功德,本院場地乃至物資,都可儘量配合。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學院的長處與特質,要發揮這些長處,而不宜邯鄲學步,看到別人辦什麼,就趕著辦什麼。學院的完整課程,是佛法的系統性教學,這原本就是曲高和寡的事,不可能迎合所有大眾的口味。

       記得我剛到輔大上課,學生竟然問我:可不可以像林清玄一樣,多講一些故事。我還算是較常接觸社會脈動,時常要在新聞時段的十幾秒內講完一個概念或觀點,然而一旦長期講課,依然一時無法擺脫學究氣。直到完成《佛教倫理學》的時候,我已能儘量減少專業術語,用淺白文字來談述深奧的佛法。你想如何可能讓金字塔頂端的學者型老師,突然搖身一變,成了通俗弘法的行家?

       研究部宏空法師建議:是否可於課堂結束之前唱一段佛曲或梵唄? 音樂有讓人輕鬆而收攝人心的作用。

       研究部融德法師表示:我起先擔心法師要讓學院課程的內容轉型,聽完才放心下來,原來法師說的是「學制轉型」。本院有許多同學來自大型道場,那些生活化、通俗化的佛法,在大型道場時時都聽得到,我們會選擇弘誓,就是因為深感不足,想深入佛法義理。因此我讚同法師所說:要發揮學院的長處。

       研究部慧融法師表示:我到學院已讀了八年,就是因為感覺學院的課程好,讓我很得受用。 由於常住職事因素,經常來去匆忙。目前各道場住眾少,想必許多師父可能都有類似的情形,想過來讀書並不容易。我很想上假日班的課,但是常住找人代理職事可能會有困難。希望學院集中上課的方式,能夠繼續維持。

       校友會會長定持法師發言表示:我從香港遠道而來,就是因為喜歡弘誓的道風,為了聽法師的課程而來的。別的道場有多大,信徒有多少,那是是別人的事,我贊同學院要繼續發揮所長,我們也要盡心力維持學院的運作。

       這場說明會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方才結束。本院教師慧璉、清德、如戒、德涵、德檍、圓貌法師等,也都到會聆聽。師生齊聚一堂,過程輕鬆愉快,由於法師的言詞幽默,大眾笑聲不斷。座談會果然產生了良好的效應,許多同學擔心課程開設不成,擔心專修部到此為止,紛紛熱心地向好友推介本院課程,積極加入了招生行列。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