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銘鏤於心,生生世世的發願……
                                                                        釋慧理
 
 
                                                                                      
慧理法師
 南投竹山人
  民國28年出生
  民國47年出家
 

成長背景與求學過程

竹山,是我土生土長的故鄉;家鄉的純樸、家庭的和樂,讓我的成長過程一路喜悅順遂。由於祖母、母親長年虔誠信佛,加上長輩待人仁厚的身教,自童稚始已啟發著我的悲心。
竹山國小畢業時,六年級四個班級甄選了十位女同學,由班導師領隊投考台中女中,放榜日只錄取了我一位;數日後本地縣立竹山初中招生,我亦上榜了。註冊時,雙親考量未滿十二歲的我,向來體質差,心律不整又常鬧腸胃病,勸我就讀本地竹中,早晚照顧得到,每天上下學共步行四十分鐘,是鍛鍊體魄的好機會。三年後,果真健康多了,不但未曾請過病假,品學俱優的獎狀、禮品比起小學更為優厚呢!
初中畢業當晚,全家在佛堂之旁小客廳為我的畢業而慶祝。之後大家各自發表未來的希望,輪到我發言的時候,我請求雙親與兩位兄長,支持我進入台中佛學院求學;二哥立即說:「不反對你要研習佛法,只求你別那麼快落髮」,我答:「我是為了追求真理而去,即使要落髮,也要學習出家生活是否適應,請二哥放心吧!」我自認是幸福的孩子,然而從弟弟突然離我永別;父親熱心幫助朋友卻遭拖累、好心沒好報;還有外公與母親禮佛甚為虔誠、長年誦持金剛經,有什麼意義呢?許多的疑問無法得到解答,所以機會來了,我一定要把握。

 新竹女眾佛學院導師的身教與言教

台中寶覺寺佛學書院的「佛法概論」課程,為我開啟了對於三寶正確的認識,作者「印順導師」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上。三年後的初秋,因楊白衣老師的鼓勵,我幸運考上了新竹女眾佛學院。第二學期院方為了服飾與威儀,學生以出家尼眾為限,帶髪的同學歡迎旁聽,四十七年正月初六我懇請導師為我剃度,三年半前所發的願,終於兌現了!感恩導師兼院長的慈悲成就了我的志願。
當時佛學院的教師有:副院長演培法師、續明法師、妙峰法師(教務主任)、印海法師、常覺法師等;只有國文老師是外聘的。三個學年的課程從淺到深,按部就班介紹根本佛教的基礎佛學、部派佛教,乃至大乘佛教三大系的思想以及三學的修學過程,台賢、空有等皆有均衡的指導,法師諄諄善誘,有始有終。同學們受整個學風所薰陶,大家都能謹守本分,一心向學。法師們上完了課就直接回山上(步行約十五分鐘),同學如有疑問,規定兩人到客廳請教;甚至連每天早上打掃山路且同時享受芬多精的同學,也必雙人成行。林蔭夾道,翠綠的山巒,環繞著山上的福嚴精舍,山下的壹同寺,古樸幽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還有訓導主任(住持),另特從香港請來的監學老師「慧瑩法師」,她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不論上課、出坡、上殿,甚至偶有特殊情況都會有師長指導。每當晚自修之後熄燈了,整座學院鴉雀無聲,正是同學們在寢室靜坐襌思的好時刻。規律如法的團體生活、無掛礙的安心修學。我們十分感恩智德圓滿的導師,為我們選聘了那麼優良的師資陣容。「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四十餘位同學皆回到常住協助師長恆轉法輪;本著學院所修學的純正法義,接引各種根機的信眾契入正信正見。
記得有一次導師下山來巡視,發覺書桌下有少數同學的書本旁邊多了一個奶油罐,詢問後始知同學們有的胃病常復發,於是私下加奶油於飯內即可不藥而癒。為此,導師即靜靜地自掏腰包買花生油(因為壹同寺為了辦學,經濟的負擔已不輕,不忍心加重),午飯時行堂直接在每位同學飯碗上加一湯匙,至此書桌下的奶油罐不見了,而同學們的身體有胃病者也普遍地好多了!同學們受持沙彌尼戒,過午不食,於上「中國佛教史略」的時侯,導師在課堂上說:「妳們有部份同學學習發心持午是好事,若是身體不能適應的話,也不必勉強。我本身很慚愧,沒有做到。」其實導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始終是一碗爛糊糊的萬年菜,要是我們能夠學到他的甘之如飴才是真功夫。導師實在謙虛!處處讓學眾自尊、自重、自愛。每次巡堂的時候導師不曾在慧瑜與我(我倆是導師的剃度弟子)的書桌旁停下來特別關心,因此養成我們獨立自強的性格。導師常說徒弟與學生一視同仁,沒有分別。
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慈心悲懷的續明法師每星期撥出閉關的寶貴時間從窗口為同學上「異部宗輪論」,導師上「中國佛教史略」,多數同學考試的成績都不太理想,甚感慚愧。上課時導師安慰我們說:「凡事用心盡力就好,上課聽後多思惟多了解,不必花太多時間寫筆記。好好學習自然會慢慢進步!」畢業後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發現導師心平如鏡,契理又契機。

 妙雲護關春秋

吳大海居士當年是佛教會理事長,他帶導師來看蘭若這塊山坡地,自動供養台幣伍千元作為整地工資。為了不增加台北信眾經濟負擔,導師將建國北路的房屋賣出去,將錢拿到嘉義啟建妙雲蘭若。
護關的時候,我負責香燈、知客;採購及炊事由法潤(後出家為慧潤法師)擔當,慧瑞法師則擔任監工和侍者工作。新開發的地方,萬事待興,經濟又拮据,所以凡事盡量以不花錢為原則。如下陣豪雨,地上就出現一個個窟窿,我們非得盡速扛石、扛土填實它不可,否則新砌的石岸會被沖跨。至於環境的整理,請示過導師後我們便著手在關房外庭後面種植七棵梅花以紀念虛大師。佛殿前的玄關左右龍柏、扁柏相間種一排(猶如龍天護法在護衛),桂花、含笑十來棵培植在前庭草坪上,既可供佛又能製桂花茶餉客。當花季來臨時,一進山門即花香樸鼻,身心清爽怡悅,至今這些樹齡都半百了。
 導師閉關的生活起居固定如時鐘,直至晚年亦如是。護關的時候,早上四點半起板,我們在大殿、導師在關房內做早課(約五十分鐘),早上六點送早餐、午餐十一點半、藥石下午六點整,藥石前會在關房內的小蘭花園照顧蘭花(約四十盆)是導師舒展活動的時間。導師閉關的時間特別珍貴,但仍於每星期日下午兩點到四點在關房內打開圓窗讓居士們請教法義。晚課結束、休息十分鐘,導師會準時打開圓窗從七點半到八點二十分為我們講課,八點半導師就止靜了。當時導師為我們上的教材就是《成佛之道》,以第四章三乘共法與第五章大乘不共法為主(尤其著重大乘三系的思想),導師有時會問我們有沒有疑問?偶爾有問題,導師當場即答覆。從此之後,我們閱藏就很清楚,對大乘三系思想的體系也不再覺得是互相矛盾了!
在此想到很有趣的一件事,就是五十三年春導師閉關前曾跟我們說:「妳們今天發心護關啊,等我出關的時候再帶妳們去阿里山。」結果成了空頭支票。一直到三十年後,導師九十歲那年又回到蘭若小住,性瀅法師趁著幾位師兄弟回來探望導師之際,想辦法鼓勵導師帶我們去阿里山一遊,慈祥的導師不忍拂興、因此應允;結果,導師就在阿里山的慈雲寺首站休息,讓我們這一群隨著菩妙長老到山上走走就下山了。導師曾對我們開示過「不要為了遊玩而遊玩」(老人家的確是如此)。九十八歲的導師回來蘭若小住期間,除了禪思、經行及開示佛法之外,總是手不釋卷。每次看《妙雲集》的時候還一字一句找錯別字,老人家的細心、認真,哪裡是我們學得到的呢?

(印順導師攝於關房窗口/妙雲蘭若文書組提供)

 緬懷一生的恩師

導師圓寂的時候,火化當天我很難過,從有形化為無形的過程,我雖了解無常,仍禁不住難過與萬分的不捨。導師雖然圓寂了,然其說過的話、教過的事,音容舉止時常湧現腦海,自自然然成為我待人處事的準則,也是自度利他的依持。彼時,我每次到關房去禮拜、瞻仰導師的尊容,一定懇請導師:「智德圓滿的導師、悲心深廣的師父,願您趕快回到人間來,苦難的人間迫切地需要您導航」。
導師當年將蘭若交付予我,幾經推辭,到了民國六十年十一月四日,導師預立遺囑後,這次是不忍心也沒有勇氣再向導師說:「不能了」,才試著學習做看看。我一向不諳人事處理、寺務管理,總是仰靠常光法師的幫忙與調解,還有住眾的包容,方能走到今日。我時刻牢記著導師的一句開示:「隨緣報三寶恩」,三寶宏恩浩瀚如海,高逾須彌,我怎報得了?自親炙以來五十多年,導師是我這一生當中思想影響我最深刻的長者;我覺得身為佛弟子,就是守本分、盡本分,將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好好地弘揚、傳承出去,這是責任也是義務,更是修行的大道。

(導師九十八歲返回蘭若之場景/妙雲蘭若文書組提供)

 擴建蘭若新大殿的心路點滴

倘若沒有經歷擴建這一程,不能體會建築辛苦的箇中滋味。雖然,蘭若的兩次建築因緣,我算是參與其中;然第一次的建築,多是由導師與其他發心居士張羅,真正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在擴建之時了!當初,因為鐵皮屋不利人居的因素,我與常光有了擴建的構想,也請示了導師,開始有了購地的計畫。波折不斷的因緣,終究購得毗鄰地,也邀請高齡九十八歲的導師回來動土。
 然而,真正的建築工程啟動,也才是重重困難的開端。這當中,我常回想若非初發心的堅持、若非大願的堅固,實在很難走得下去!一路上,要感恩的善知識、善因緣著實是「非算數所能計之」,猶記讀過散文家陳之藩的〈謝天〉一文,其中有句話寫道:「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的確,我何德何能,卻讓眾善因緣和合一處!我由衷地感恩三寶與導師的加被,感謝供養蘭若點滴的每一份善緣!
誠然,我感受最辛苦的,即是一路伴我走來的常光法師,從她來到蘭若共住,彷彿是佛菩薩為我帶來的最佳助手,三十五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從心底深處感謝她。常光法師的身體狀況一向欠佳,但是她堅毅的精神抵過病苦的折磨;每一份發心、每一份行動,都是為著三寶、為著蘭若、為著眾生,再有多大的痛楚,她不為自己說過一聲苦,連醫師把脈都驚嘆她的堪忍也充滿不捨。我常常覺得,蘭若的建築工程雖然不甚順遂,但是總能化險為夷、轉逆為順,一步一步地更上層樓,應該有很大的力量,是來自常光法師的菩薩願行!
落成啟用典禮時,接受眾長老、眾善友與信眾的祝福,我堅定立願與常光法師以及弟子們為導師思想與人間佛教的弘揚,更加努力傳承下去!仰望慈悲的佛陀,默念導師的法語,有個願不曾或忘也將永銘於心
……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

(慧理、常光法師合影於蘭若草坪/妙雲蘭若文書組提供)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