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正觀法如是——因緣相應教

 第三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

釋昭慧講‧釋耀行記

 

隨順「無常觀」

100.7.23

  導論完畢,接著進入「因緣相應」的教學,首先做概論的分析。延續「蘊相應教」、「處相應教」,「因緣相應教」的重要功課首先在於隨順「無常觀」。其次,從「因緣相應教」中可以發現,隨順「無常觀」不是固定的「十二支緣起」,「十二支緣起」固然是非常完整的陳述,但有時僅從其中拈出五支、十支加以解說,能令我們對於「十二緣起」的體會更加精確。因為一般講到「十二緣起」,往往就想到三世兩重因果,而且固定就是那十二支,其實佛說緣起是非常活潑的,在整個敘述的過程中,需要講到幾支就是幾支,講幾支也不會短少了什麼,因為他已經完整陳述了。

  除了隨順「無常觀」外,在「因緣相應」中有一門功課很重要,那就是後來在中觀學中所產生的「四門不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因緣相應」裏面就提到了緣起法,從「老、病、死、憂、悲、惱、苦」往上追朔到「五蘊」,它是自作的、是他作的、是自他共作的,還是無因無緣而作的?在這方面做了仔細分析,這是「因緣相應」中的第三門功課。

  「因緣相應」的第四門功課就是「空相應教」。「蘊相應教」的重點放在無常、苦,兼而談空、無我,到了「處相應教」就已經有了「第一義空經」,告訴我們「空相應教」的內容。在「因緣相應」中進一步將「空相應教」提煉出來做完整的分析,從俗數法到第一義法,這也是後來龍樹特別提到的「世俗」與「勝義」二諦教法。

  在聖證解脫的部分,還特別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教法,就是從「法住智」到「涅槃智」的問題,這可以說是「因緣相應教」的重頭戲。要達到從凡情到聖境,由愚癡無聞凡夫到多聞聖弟子,這中間的架構就是古仙人道(八聖道),所以在「因緣相應」中也帶到了「八聖道」,雖然「八聖道」內涵的完整陳述還是在「道品頌」中。

  卷十二,第283經講到了五支緣起的內容,特別強調要隨順「無常觀」,提醒我們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第284經在五支緣起的基礎上,開展成十支緣起,在味著繫縛後直接切入到繫縛,到底在繫縛什麼?其實就是我們最在意的「名色」,「名色」穩固產生「六入」、「觸」作為介面,來網羅自己想要的內容。法師於此分析:就生命而言,肉體當然是會爛壞的,可是隨著我們對於「名色」的追逐,死亡以後立刻「識」緣「名色」,而「識」入母胎,又開始增長廣大,這樣一生又一生流轉生死,無有盡期。

  本經與前面283經純粹講到對某個煩惱所繫法產生味著的力道,是不一樣的。因為如果當下對那個境界起味著,趁它還初小軟弱時,可以想辦法立刻將它截掉,可是一旦已經形成了我們的「名色」(生命體),要想輕易放舍,是不容易的。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撼動它呢?有的,那就是「無常觀」。同樣去觀「名色」法的生滅,然後產生離欲;從「生滅」觀到它的滅滅不已,才能產生捨,這樣就能夠從根源上讓「識」不再去驅使、追逐「名色」,徹底不受後有。

  第285經,佛陀以油燈燃燒需要不斷增添膏油和拉長燈芯,來形容眾生對於色(肉體)的味著特深,一旦執取而耽溺它的滋味,就會增長「愛」,乃至「取」,於是就有種種苦生,所以根源還是放在攝取、味著,且是不斷的增長味著。在此令人好奇的是:如果以攝取、味著來譬喻燈油與燈柱,那麼孰是油、孰是柱呢?其實那個「色」就類似燈油,令人不斷渴求增長,燈柱就像是「愛」、「取」、「有」等一連串的牽引,從而令生命的燭光恆久不熄、流轉不休。

  那麼如何使「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呢?同樣在現觀中,佛陀發現「無生則無老、病、死」,這不但是佛陀的睿智,也正是佛法不共世間的地方。在此法師提醒我們:世間大多求生,希望長生不老,可是佛陀告訴我們,有生就有老、病、死。可是「無生」又談何容易呢?因此要繼續觀照「生」是怎樣來的。結果發現,是因為「業有」,如果「業有」不存在,「生」就滅了。那「業」又是怎樣造作出來的呢?其實還是因為我們的執取,所以還是要滅除「取」。

  值得注意的是,用功要用在十二緣起支中的那個「結所繫法」、那個所取法,那就是我們觀照的下手處,我們放不下的那個地方,才是我們觀照的地方,至於那些本來就不在意的,就無所謂放下。譬如有些修行人修禪法,修到只是去觀花開花落的無常,那樣能令人解脫嗎?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而我們最大的憂惱,其實還是自己最在意的身體,或說依於「我愛」產生的「我所愛」,所以要對這些事物觀照、多觀照。

  另外要留意的是,佛陀並不是一下手就讓我們不要「愛」,那樣比較困難,但是不「取」總還是可以的。「愛」來自於接受後產生的樂受、喜受,因此會愛著,除非不接受,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根、境、識三和合而觸」,「觸」就會「受」。所以,有些人在這方面產生了焦慮、緊張,就乾脆刨根,讓自己斷眼根、耳根,不看、不聽,認為這樣就不「受」,不「受」就不「愛」。這其實是用錯了功夫,佛陀說是「不該斷的斷掉了,該斷的沒斷」。並不是眼不看、耳不聽,就可以心不護念、心不執著,因為生命強烈的自我愛,使得它會去發展別的根門,所以眼盲者往往觸覺比較敏銳,耳聾者往往眼根更明利。因此,要從「所取法」下手,去觀它的無常,徹底觀到它是滅滅不已的時候,心的愛著就自然消失了,因為你根本看不到愛的對象在哪裡,「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接續的第286經和前面的285經一樣,都告訴我們功課的下手處在「所取法」,涵蓋了我們的肉體,以及所面對的境界。還特別告訴我們對於所取法要先滅,十二緣起支從「取」支而滅,回過頭來就能看清,所取「名法」、「色法」無常的情況下,愛念冰消,不再有所渴求,然後愛盡、離欲,達到滅、捨。所以,只要任何事物是我們所取的、所在意的、抓住不放的,那就是我們要修的功課。

  如何「取」與「不取」呢?法師告訴我們,那是要養成一定的道德習慣的,道德習慣先從身行、語行來培養,知道哪些當做、哪些不當做。將佈施、持戒等基礎打穩,才有可能在意行之中去看到愛取的念頭,否則取了也覺得理所當然,不知道這中間已經產生種種的繫縛、煩惱,帶給自己與他人許多的苦惱和苦難,所以戒學要端正。

  第287經與前經不同的地方在於,前經是五支緣起,本經是十支緣起,從老、死一直上探到名、色。經中特別提到「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只要往上觀照,盡頭就在「識」,沒有再還有什麼東西導致「識」的存在。因為只要其心不死,下一期的輪迴就已經可以預期了。法師在此分析,不是沒有前生,而是那個「識」是前生跟後世的主幹。有了「識」,就會讓我們的五蘊持有,因有取識抓住五蘊不放,讓它能夠吸收養分、吸收氧氣,然後消化養分、排除廢料,從而產生強大的免疫功能。死亡就是有取識不再執取這一期名色,所以身體立刻腐爛,而有取識會繼續抓取下一期的名色。

  因此「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並不表示「識」是創造主,佛教不把這個「識」當成神,也不把它當作靈魂不滅,而只是說「識」也是無常變化的,是意識流中的主流意識,它還是屬於心法,因為除了五蘊,其餘都不是我們的經驗所能體驗的境界,佛陀說「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所以,「識」也是因緣生法的一環,論典中說它「去後來先做主翁」,可見它不是靈魂。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