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緣起應斷支」與「胚胎幹細胞研究」訪談側記——昭慧法師答Lokamitra與Jennifer

陳悅萱整理


一、「十二緣起應斷支」的法義討論

  九十六年七月八日下午,印度龍樹學院創辦人世友先生與游祥洲、陳枚槐教授伉儷在邱鴻鈞、周聰明居士陪同下,蒞院拜會昭慧法師,昭慧法師邀請世友先生於十一月舉辦之「宗教文化與性別倫理」研討會發表論文,談安貝卡博士對佛教女性議題之看法,或是印度佛教性別問題現況。

  傍晚時在慈暉台茶敘,提到對十二緣起支的看法時,世友先生從其師承系統,認為「受」支是關鍵,應要先斷「受」,游老師則認為從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提到的「無明相應觸」來看,應該要先斷「觸」。

  昭慧法師於是根據《雜阿含經》,說明這兩個答案都沒有錯,此中牽涉到漸修與頓修的不同要領。她解釋道:從「蘊相應教」來看:「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故『苦』」,『苦』即是苦受,要觀到「苦」,才能厭、離欲、滅,才能趨於見道、修道及解脫,因此關鍵確實是在觀「受」。然而從「處相應教」的兩個層次來看,第一個層次守護根門,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否則根、境、識和合而生「觸」,接下來就會生「受」,再生「愛、取」,所以對一般人來講,寧願「不見可欲,其心不亂」。但是「處相應教」還有更深的層次,以六根為觀照重點,是要在根、境、識三和合生觸的當下,就能觀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不實而生,生已即滅。」這也是《雜阿含經》中「勝義空經」的內容。

 

二、「胚胎幹細胞研究」之佛法觀點

  九十六年七月十九日下午,中大哲研所李瑞全所長與中大前校長劉全生的女兒劉安華(Jennifer A. Liu)來訪。劉安華曾是李瑞全所長的學生,目前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研究有關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問題,特來詢問有關幹細胞研究之佛法觀點。

  昭慧法師向其分析:佛教分胎藏為八位,精卵和合雖然就是生命的開始,但是畢竟屬於前階段,大致來說,精卵和合一個月內,軀幹尚未長成。科學家所設定摘取幹細胞的時限,是受精十四天之內,是時胚胎還沒有神經傳導功能,因此沒有覺知痛苦的能力。

  但這並不表示:佛教因此熱烈贊成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十四天內的胚胎,因為還沒有痛的覺受,所以不能把摘除胚胎幹細胞,拿來跟殺害七、八月的胎兒或成人相比,但生命畢竟是有很強烈的生之欲求,摘除胚胎幹細胞,終止了胚胎的生命,對這個生命還是會帶來震撼的。因此以佛教觀點,不致於強烈地將摘除胚胎幹細胞看作是「殺人」,但是也不主張這是「完全不涉及殺生」的行為。

  此外,昭慧法師也從佛教倫理學的「中道」原則,分析該如何面對這個議題: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例如動物實驗,這些被用來實驗的貓、狗、猿猴等動物,比起一團胚胎幹細胞,覺知痛苦的感受能力更強,但世俗一般對胚胎幹細胞的價值還非常重視,對動物實驗卻大都抱持無所謂的態度。以佛法的角度來看,兩者都不?得鼓勵;然而從覺知能力或痛覺的程度來說,殘忍的動物實驗帶給動物的痛苦,遠甚於胚胎幹細胞所承受的壓力。所以或許動物實驗的倫理問題,較諸胚胎幹細胞會更為嚴重,這是佛法與世俗不同的看法。

  不論動物實驗或胚胎幹細胞的研究,法師認為:從佛法的中道立場來看,不妨永遠都表示反對,以給予從事相關工作的科學家一定的道德壓力。因為一旦須要面對反對壓力,科學家才會認真思考替代方案。例如胚胎幹細胞研究,因為面對強大的倫理爭議,才不得不絞盡腦汁來想:是否可能用成體幹細胞來取代?或能否從臍帶血、胎盤組織等來擷取幹細胞?可是動物實驗一向都被認為理所當然,道德壓力不夠大,科學界自然就毫不在意,也不願費心思考替代方案。

  因此以佛教倫理學看待任何一個應用議題,除了護生的理念之外,還要顧及中道原則:「在諸多因緣裡,選取相對最好的方案。」在運動過程中,永遠不能只有「零」及「一百」,例如動物實驗及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不能因為達不到最理想的目標,就什麼都不做,相對來說,能做到多少就算多少,永遠給予壓力,讓他們良心不安,這就是中道智慧。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