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佛陀觀(四)

 

肆、佛智

一、智與識
《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主張世尊「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註36〕。此中,「一剎那心了一切法」,這是約佛的「心王了別法」說,而「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是約「智慧解知法」說〔註37〕。「心王了別法」,是約識所識說;「智慧解知法」,是約智所知說。如此,首先應分別何者是智慧?何者是識?兩者有何差別?據《中阿含》卷五十八(舍利弗問,大拘絺羅答)云:

智慧者說智慧,何者是智慧?……知知,是故說智慧。知何等耶?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如是。故說智慧。……識者說識,何者識耶?識識,是故說識。識何等耶?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別得施設耶?……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中阿含》卷五八,大正1.790中--下)

  從以上《中阿含》大拘絺羅和舍利弗的問答,可知智是能知,識是能識(了別),兩者不可分別施設,因為「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
而《大毘婆沙論》時代,部派間有各種異說,如在心王了別法方面:大眾部認為: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因為「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法密部認為心心所法能了「相應」,因為「慧等能了相應受等」。化地部以為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因為「慧有兩種,俱時而生:一相應,二不相應。相應慧知不相應者,不相應慧知相應者」故。犢子部則以「補特伽羅」能了諸法,因為「補特伽羅能知非智」〔註38〕。而有部的說法是:諸心心所不了「自性、相應、俱有,補特伽羅性不可得」,亦即是:一剎那智不知「自性、俱有、相應諸法」,要二剎那方能知一切法〔註39〕。同樣的,有部認為(一剎那)識亦不能了一切法。如說:

頗有一識了一切法耶?答:無。若此識生一切法非我,此識何所不了?答:不了自性,及此相應、俱有法。(大正27.44下)

  由《大毘婆沙論》的解說,可知有部是:一剎那智和識,都不了自性、相應及俱有法,要第二剎那,方能了知一切法。為何不知自性?因為「勿為因果」,「非境界」故。如世間現見「指端不自觸,刀刃不自割,瞳子不自見,壯士不自負」(大正27.43上),所以自性不知自性。為何不知相應諸法?因為「同一所緣,俱時轉故」。如「多人集在一處,或同觀下,或共觀空,理必不能互相見面,心心所法亦如是」,所以不能知相應諸法(大正27.43下)。為何不知俱有諸法?因為「極相近故」。如「籌霑取安繕那藥,置於眼中,極相近故,眼不能見,此亦如是」,故不能緣知俱有諸法(大正27.43下)。
雖然,有部主張一剎那智和識,都不能了一切法,但是他們認為智和識,是有各別自體的;雖然有各別自體,但是所緣是相同的;也是俱時生的〔註40〕。
大眾部「智等能了為自性」,「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據《異部宗輪論述記》,窺基法師解釋佛「一剎那心了一切法」,認為:「除佛,餘心雖緣共相,一剎那心亦緣自性,能了一切法,然不能證了其差別」;而佛陀「經多劫陶練其心,了一切心無過佛者,故佛一剎那心,能了一切法差別自性,而能證知」。這是和其他部派的差別所在〔註41〕。解釋「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認為:「佛慧一剎那時與心相應,亦能解知諸法皆盡,圓滿慧故;至解脫道金剛道後一念之間,即能解知諸法自性,不假相續方知法盡,皆亦解知慧自性故」〔註42〕。
由以上窺基法師的解釋,也是以大眾部「心心所法能了自性」為基點,所以認為佛陀的一剎那心、相應般若慧,都能了知一切法。而有部是心心所法不能了自性、相應、俱有諸法,所以佛陀一剎那心、以及相應般若慧,不能了一切法,必須等第二剎那心,方能了知一切法。
這裡值得留意的是,大眾部不僅佛陀「一剎那心了一切法」,而且「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大正49.15下)。亦即證得初果的聖者,在一剎那心頃,就能緣、能了心心所法的自性,這都是基於「智等能了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燈能照為自性,故能照自他」(大正27.42下)的觀點而必然達成的結論。而有部認為一剎那心不了一切法,心不能了知自性,是因為「自性不與自性相應」(大正49.16中)故。
這兩種說法,都影響後來的大乘佛法。如唯識系的安慧、難陀(火辨)、陳那、護法,關於唯識——心境有無的見解,共有一分、二分、三分、四分說〔註43〕。依印順導師的看法:之所以有這種差別,是因為「瑜伽唯識學,淵源於說一切有部及經部,堅守『指不自指,刀不自割』的原則,否認一剎那中,心能自知」。但是其中陳那的三分,和護法的四分說,除了「堅守『心不自知』的原則,其實是融攝了大眾部所說:心能知他,也能自知的意義」。亦即「三分、四分,是為了論究心識自知而引起的」〔註44〕。

二、盡智、無生智恆隨轉
《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主張「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有部主張「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註45〕。這關乎佛陀能否二心並起的問題。
《大毘婆沙論》說:盡智,是煩惱盡身中初起智,此智生起後,遍有而不失(大正27.528下)。無生智,是煩惱已盡,不再受生死輪迴之智(528中)。《品類足論》說:盡智,是如實知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無生智,是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集異門論》說:盡智,是如實了知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不復當盡,是無生智(引自《婆沙論》,大正27.150上)。
有部認為:時解脫阿羅漢,定成就九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智〔註46〕。亦即並非一切阿羅漢皆得無生智;因諸阿羅漢中,時解脫者〔註47〕,未得無生智故。既然非一切阿羅漢皆得無生智,何故契經初皆說阿羅漢不受後有?《婆沙論》解說為:

答:有作是說:佛於經中隨有者說,而結集者通貫經初。復有說者:結集法者,皆得願智、無礙解等,殊勝功德,觀察世尊說諸經時,阿羅漢眾若有無生智者,即亦說彼不受後有;若無無生智者,即不說彼不受後有。後誦持者,不善簡別,故通誦在一切經初。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不說無生智為不受後有,故不相違。脅尊者言:若諸煩惱未斷,未遍知者,皆不說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若諸煩惱已斷,已遍知者,皆總說為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大正27.528中)

大眾部「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是說佛斷盡一切煩惱,證得解脫,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具足成就一切智。之所以主張盡智、無生智恆隨轉,乃因大眾部認為一剎那頃可以二心俱起,同時因為佛解脫智(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所以佛無「無記心」。因佛無「無記心」,故「如來答問不待思惟」,「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乃至「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等。而有部則認為「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佛陀也如是,因為一剎那頃二心不能俱起,所以盡智、無生智不能同時俱起,同時活動。佛陀有時也會進入「無記心」狀態,所以回答問題須要經過思惟,「非如來語皆為轉法輪」,乃至「佛所說經非皆了義」等。
以上,是探討有關「佛智」的問題,從中,不僅可以了解:部派對「佛智」和「佛語(言教)」的主張,有其一貫的關連性。同時,亦可體會:論師在詮釋各種問題時,每每緊扣其主軸思想,作為學理發揮的依據。吾人若能掌握其主要思想,則不管論師如何橫說豎說,總是有脈絡可尋的。如此,部派佛教的研究,就可事半功倍了!

伍、佛壽

一、捨壽、留壽
關於佛陀的壽量,大眾部主張:「諸佛壽量亦無邊際」(大正49.15中)。而有部則認為:佛的壽命有限量,然世尊「在等引位必不命終」(16中)。
大眾部認為:世尊八十歲,在拘尸那入滅,是佛化身入滅。化身出現世間,化緣畢,即入滅,而佛壽應是無量無邊的。理由是:一、因佛身是功德智慧所成就的,功德智慧應不斷增長。二、「佛化有情令生淨信,無厭足心」(大正49.15下),眾生無盡,為度無量無盡眾生,壽命亦應無量,所以說「諸佛壽量亦無邊際」。
有部認為:佛陀八十歲入滅,是歷史的事實。佛陀與常人一樣有生有死,唯一與眾不同的是捨壽、留壽行。如《遊行經》云:佛陀入滅的前三月,在毘舍離遊行,於遮婆羅塔休憩,告阿難曰:

諸有修四神足〔註48〕,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習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壽。(《遊行經》,大1.15中)。

世尊善修四神足成就,壽應過一劫,然佛陀只「以方便力,得少留壽」,三個月後,在拘尸那入涅槃。這是說:世尊壽命只有八十歲,唯一與眾不同的是:佛有自由意志下的捨壽、留壽行。
關於世尊捨壽、留壽的問題,《大毘婆沙論》曾加以論列,說明捨壽、留壽的意義,以及世尊八十入滅的原因〔註49〕。此中,比較特殊的是:《施設論》說有四種死〔註50〕,其中,第四種死是:有一類人,有長壽業,及多財業,不幸遇惡因緣而橫死。那麼,世尊亦有長壽業及多財業,八十歲時,財、壽未盡,豈不是橫死?論中解說為:

佛雖財、壽未盡故而般涅槃,然非橫死。邊際定力所成辦故,功德威勢未窮盡故。諸餘有情於命終位,威勢窮盡,佛不如是。(大正27.103中)

在有部的看法,世尊八十入滅,是捨(二十或四十)壽、留(三月)壽,雖然財、壽未盡,但不是橫死,是自由意志下的捨壽行。
接下來的問題是:既然世尊自由捨壽,那他入滅時,是在什麼狀況下?是定位?抑或散位?心是善、染、還是無記?這些問題,論師間有諍議〔註51〕。
二、無記心入滅
有部認為「在等引位必不命終」(大正49.16中),世尊是依「不動寂靜定」而般涅槃的(大正27.955中)。西方健馱羅國諸師主張:佛最後入第四靜慮,出定後,才入涅槃〔註52〕,然依據論者的解說,有部和西方健馱羅國諸師,並無有顯著不同〔註53〕,都認為世尊是出定後才入滅的。
然有部說:世尊「依不動寂靜定」入涅槃,又說阿羅漢住「無記心」入滅(大正27.953中),如此,似乎世尊、阿羅漢有所不同。事實上,「不動寂靜定」,即是「欲界無覆無記心相應定」,因相似「第四靜慮」(大正27.955中)故名之。以無記心入滅,世尊、阿羅漢並無不同。如妙音尊者說:

佛將入涅槃時,第四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欲界善心無間,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則住此心而涅槃。(大正27.955中)

又如《俱舍論》說:

死、生,唯許捨受相應,捨相應心不明利故,餘受明利,不順死生。又此二時,唯散非定,要有心位,必非無心,非在定心有死、生義。界、地別故,加行生故,能攝益故。亦非無心有死、生義,以無心位,命必無損。若所依身將欲變壞,必定還起屬所依心,然後命終,更無餘理。又無心者不能受生,以無因故,離起煩惱無受生故。雖說死有通三性心,然入涅槃,唯二無記。(大正29.56上-中)

何故唯無記得入涅槃?無記勢力微,順心斷故。(大正29.56中)

《俱舍論》說明:死和生是唯有捨受相應的;涅槃唯在出定之散心位,因定中或無心位無有死、生二事。
從以上《婆沙論》及《俱舍論》的解釋,可知佛陀依「不動寂靜定」入滅,其心即是「無覆無記心」。如此,又留下一個待解的問題。有部說:「有諸異生住善心死」(大正49.16中),何以世尊、阿羅漢卻住「無記心」入滅?為什麼不住「善心」入滅呢?
《婆沙論》者的解釋是:

唯無記心順心斷故。謂善心強盛,堅住難壞,能令餘心長時續起,於心斷不順。無記心羸劣,如朽敗種,不堅住,易壞,不能令餘心長時續起,故於心斷最為隨順。……尊者妙音說曰:「一切善心,皆是作功用起。將命終時,不能復作功用,是故〔阿羅漢〕唯住無記心而般涅槃。(大正27.953下—954上)

既然「善心強盛,堅住難壞」,何以又說「有諸異生住善心死」?有部認為:異生,由欲界死,若還生欲界時,有住善、住惡,或住無記死的。若欲界命終,上生色、無色界,則有住善或住無記死的。若「在三界善心死時,信〔進、念、定、慧〕等五根,必皆具有」(大正29.17上)。異生之所以住「善心」死,是因為:

有情將命終時,為當生故,極作意力,令善心起,勿我當墮諸非愛趣。有情求趣當來異熟果器,故將命終時,以極加行,令善心起。(大正27.953下)
在《婆沙論》者的意念中,世尊、阿羅漢,是生死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以是住「無記心」入滅;而異生因為生死未了,在三界中,有住善、惡
、無記心死的,然也有異生臨死時,為求趣當來善趣,由加行、作意力,令善心生起,所以說:「有諸異生住善心死」。~未完待續~
 


    
註36:《異部宗輪論》,大正49.15下。
註37:《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445上。
註38:《大毘婆沙論》,大正27.42下。
註39:1.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無。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答:不知自性,及此相應、俱有法。(大正27.42下)
2.頗二剎那頃知一切法耶?答:有。謂此(世俗)智初剎那頃,除其自性、相應、俱有,餘悉能知。第二剎那,亦知前自性、相應、俱有法故。(大正27.43上)
註40:有部認為識與智:其體各別;俱緣十二處;俱能總緣一切法;俱緣自相、共相;俱緣同分、不同分境;俱緣三世及非世境;俱緣五蘊及非蘊境;俱緣自、他相續;俱緣內、外處;俱緣有漏、無漏;俱緣有為、無為;俱通二支(行緣識),但隨強說;有俱時生等(大正27.44中)。
註41:《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444下。
註42:《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445上。
註43:安慧立唯一分,難陀立二分,陳那立三分,護法立四分。(《成唯識論述記》,大正43.320下)
註44: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p.337--341。
註45:《異部宗輪論》,大正49.15下;16中。
註46:1.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俱舍論》,大正29.134下)時解脫阿羅漢,定成就九智,謂前九智;不時解脫,定成就十智,謂加無生智(138中)。
2.問:何等阿羅漢唯修盡智、無學正見二無漏慧?何等阿羅漢具修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三無漏慧?答:a.心善解脫阿羅漢,修二無漏慧;心慧俱善解脫阿羅漢,修三無漏慧。b.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狹小之阿羅漢,修二無漏慧;廣大者,俱修三。c.奢摩他行阿羅漢,修二無漏慧;毘缽舍那行阿羅漢,俱修三。d.修止為先而入聖道之阿羅漢,修二無漏慧;修觀為先阿羅漢,俱修三。e.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阿羅漢,修二無漏慧;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阿羅漢,俱修三。……f.以滅道智盡三界結者,唯修二;以苦集智盡三界結者,俱修三。g.時愛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大正27.527上--下,a~g為筆者所加,以方便讀者分項)。
註47:時解脫阿羅漢:彼之解脫待時以得,故名時解脫。反之,不待時而得解脫者,名不時解脫阿羅漢。待時者,有得好衣時,得好食時,得好臥具時,得好處所時,得好說法時,得好補特伽羅時等(大正27.525上)。
註48:四神足: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足,觀摩地勝行成就神足。(大正27.725上--中)
註49:1.經說世尊留多命行,捨多壽行,其義云何?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三分壽。有作是說:諸佛世尊捨第五分壽。若說諸佛捨第三分壽者,彼說世尊釋迦牟尼佛壽量應住百二十歲,捨後四十,但受八十。問:佛出世時,此洲人壽不過百歲,何故世尊釋迦牟尼壽百二十?答:如佛色力、種性、富貴、徒眾、智見,勝餘有情,壽量亦應過眾人故。若說諸佛捨第五分壽者,彼說世尊釋迦牟尼所感壽量應住百歲,捨後二十,但受八十。問:諸佛色力、種姓、富貴、徒眾、智見,勝餘有情,何故壽量與眾人等?答:生在爾所壽量時故。由此經言捨壽行者,謂捨四十或二十歲;留命行者,謂留三月。(大正27.657中)
2.問:何故世尊留爾所命行壽行,不增減?答:諸佛事業善究竟故。齊爾所時,諸佛事業得究竟,故不增減。有說:法爾諸佛世尊唯捨唯留爾所壽命。有說:欲顯諸佛世尊不貪壽命,能早棄捨;諸餘有情貪壽命,故不能棄捨,勤求圓寂。勿有生疑,佛亦如是,故捨壽行,顯異有情;化事未終,復留三月。有說:欲顯諸佛世尊善住聖種,故捨壽行。謂如世尊於有情具深生喜足,於壽亦然。有說:世尊避衰老位,故捨壽行,所化有情事未究竟,復留三月。如鄔陀夷一時為佛按摩支體,見異常相,而白佛言:今者世尊,支體舒緩,諸根變異,容貌改常。今位尚然,況過八十?故避衰老,捨多壽行。有說:欲顯得定自在,故佛世尊留捨壽命。如世尊說: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劫或一劫餘,如意能住。有說:欲顯諸佛世尊能伏眾魔,留捨壽命。謂證無上妙菩提時,已伏二魔,謂天、煩惱。今將證入涅槃界時,又伏二魔,謂蘊及死。伏蘊魔故,捨多壽行;伏死魔故,留多命行。(大正27.657中--下)
註50:《施設論》說有四種死:一、壽盡故死,非財盡故。如有一類,有短壽業及多財業,彼於後時,壽盡故死,非財盡故。二、財盡故死,非壽盡故。如有一類,有少財業及長壽業,彼於後時,財盡故死,非壽盡故。三、壽盡故死,及財盡故。如有一類,有短壽業及少財業,彼於後時,壽盡故死,及財盡故。四、非壽盡故死,亦非財盡故,如有一類,有長壽業及多財業,彼於後時,雖財與壽二俱未盡,而遇惡緣非時而死。作彼論者,顯有橫死,故作是說。(引自《大毘婆沙論》,大正27.103中)
註51:如說世尊依「不動寂靜定」而般涅槃,此為在定?為在出定?答:出定。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契經說:世尊依不動寂靜地而般涅槃,世間眼滅。或有疑佛在定而般涅槃,欲令此疑得決定,故明佛出定而般涅槃,故作斯論。此中「不動寂靜定」者,謂有欲界無覆無記心相應定;似第四靜慮,故名不動寂靜。佛依此而涅槃。(大正27.955中)
註52:西方健馱羅國諸師作如是說:「如說世尊入第四靜慮而般涅槃,世間眼滅。」此為在定、為出定耶?答:出定。(大正27.955中)

註53:問:佛具入四靜慮而般涅槃,何故但言入第四靜慮耶?答:雖亦入前三靜慮,而非堅著,若入第四靜慮,即便堅著,故偏說之。有說:為入第四靜慮,故入前三靜慮,是故偏說。有說:前三靜慮猶如在路,第四靜慮是正所往,是故偏說。有說:佛將入涅槃時,從第四靜慮起,入第三靜慮近分;從第三靜慮近分起,入第二靜慮近分;從第二靜慮近分起,入初靜慮近分;從初靜慮近分起,欲界善心現在前;欲界善心無間,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即住此心而般涅槃。以前三靜慮,但入出近分,而非根本;第四靜慮入出根本,是故偏說。尊者妙音:佛將入涅槃時,第四靜慮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欲界善心無間,欲界無覆無記心現在前,則住此心而般涅槃。問:豈有能從第四靜慮,無間則起欲界善心耶?答:有。謂佛,非餘有情。(大正27.955中)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