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聖果觀(一)

釋悟殷

壹、前言

依著佛陀的教法,佛弟子如法修行,斷煩惱,契證解脫。由斷八十八使(或說「斷三結」),證得預流果,而後隨著煩惱分分減少,稱為二果、三果,乃至煩惱究竟斷除,稱為阿羅漢果。從預流果至阿羅漢果,一般稱為「四沙門果」。行者從斷三結證初果,即超凡入聖,進入聖者之流。所以四沙門果,都是聖者之果位。
部派佛教中,有關「聖果」的論題,如預流者有退、無退?阿羅漢有退、無退?沙門果有為、無為?住五識退或意識退?等等,有種種異說,且諍論得非常激烈。本文〈論師的聖果觀〉,即採取《異部宗輪論》、《大毘婆沙論》之資料,探究有關「聖果」的內容,以及相關論題之學派諍議,藉以窺見部派佛教時代,論師們心目中的聖者風貌,以及背後的思想內涵。
本文大分為七節。
第一節,論「大天五事」。西元前三世紀中,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代,大眾系的大天,提出了「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正27.511下)的學說,一時掀起了驚濤駭浪,震驚了整個教界。大天贏得了掌聲,也被披上了異樣的色彩。尤其是以阿羅漢為究竟的上座系——說一切有部,更是對他深惡痛絕——大天被形容為壞事作盡,理應擯出僧團,乃至入無間地獄受苦的惡魔。作為一位受到阿育王崇敬,被派往摩醯沙曼陀羅(今南印賣索爾)弘化一方的的一代大師,何以竟是如此德行?既然大天是犯了三無間罪,而應擯出僧團的惡魔,何以亦有諸多部派,奉行大天的五事學說?尚幸印公導師從經論的記載、歷來大德的描述,淘鍊澄淨,還給大天應有的清白與肯定!筆者以為:大天五事的風波,其實正呈現了部派間不同的聖果觀。
第二節,預流果有退、無退?行者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證得初果,預入聖流。像這樣已斷三界見所斷煩惱(見惑),晉昇聖者之流的學人,是否還會因現起煩惱而退失聖果?是否會造作無間罪以外之惡事?部派佛教中仍有諍議。大眾部主張「預流者有退義」(大正49.15下),有部是「預流者無退義」(16中)。大眾部說「入正性離生時,可說斷一切結」(15下);以「正性離生」為離煩惱,證得聖性義,一般說是見道位(初果——預流果)。既然證初果可斷一切結(煩惱),已得四證淨,「亦得靜慮」(16上),何以它還要主張「預流者有退義」、「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15下)呢?
有部說「世第一法定不可退」(16中),因世第一法心心所無間,馬上引入正性離生,進證初果;而初果聖者,則已斷盡三界見所斷煩惱。所以世第一法、初果都不可退。如此,有部和大眾部的說法,大相逕庭。然而,有部說預流者無退,是否真正不退?也還是值得討論的!
第三節,阿羅漢有退、無退?大眾部認為前三果有退,而「阿羅漢無退義」(大正49.15下)。有部則認為初果無退,二、三果乃至「阿羅漢有退義」(16中)。行者斷盡三界見道、修道煩惱,證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果,是應斷已斷,應證已證,是聲聞的究極果位。有部認為初果聖者已不再退墮了,何以二、三果有退,乃至阿羅漢亦有退呢?論者的解說是:時解脫阿羅漢由於五種因緣,引起煩惱現前,故還會退墮。已斷盡煩惱的阿羅漢,猶可現起煩惱退,那麼,佛也是阿羅漢,佛陀是否也會退?又大眾部承襲大天「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15下)等學說,可見它是承認阿羅漢的功德不夠圓滿,猶有缺失的。既然如此,何以它卻說阿羅漢無退呢?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問題。
第四節,經部師之「預流者無退、阿羅漢亦無退」。西元二、三世紀間,有部內之持經譬喻師,脫離了有部,獨立為經部譬喻師學派。經部同於有部,說預流者無退,這是站在「位」不退,轉根有退的角度說。至於阿羅漢,經部師說:時解脫阿羅漢有退,不時解脫阿羅漢無退。如此,則大同於有部說。不過,若詳細分別,有部認為時解脫尚會起煩惱退,經部師認為只是退失「現法樂住」,故實質上還是不同。有部、經部,同樣說預流者位不退,轉根有退,何以一主會起煩惱退,一說只是退失現法樂住,其主要癥結何在?這也是值得探討的。
第五節,阿羅漢與業。阿羅漢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聖者,何以「猶受故業」?何以「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還要「增長福業」(大正49.16中)?本節將一一討論。
第六節,齊頂阿羅漢。齊頂阿羅漢,是化地部的主張。他以為生在非非想處天的三果聖者,彼處無聖道現前,但是將要命終時,能斷盡煩惱,證阿羅漢果,然後入滅。有部反對這種主張,認為生在非非想處天的三果聖者,是依無所有處之無漏聖道,斷煩惱得解脫的,因煩惱必依定力滅除故。
第七節,輯錄《大毘婆沙論》中,有關阿羅漢的論題。以阿羅漢為中心,為究極聖果的有部,於《婆沙論》中,常出現與阿羅漢有關的話題。本節輯錄:一、阿羅漢行五法,令他相續煩惱不起。二、不時解脫阿羅漢具足願智。三、阿羅漢的隨心轉戒。四、阿羅漢住無記心入涅槃。五、無有在家阿羅漢等。本節輯錄這五個特殊議題,藉以輔釋論師之聖果觀。

貳、大天五事

阿育王時代,大眾部的大天,唱道「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正27.511下)的學說,為自己帶來毀譽參半,甚至毀多於譽的負面評價。在《大毘婆沙論》裏,說他未出家前犯三無間罪,是應該下無間地獄的惡魔(大正27.510下--512上);而在《分德功德論》裏,卻說「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其餘皆是小節」(大正25.32下)。然而,不管是「惡魔」,抑是「大士」,大天的創說,總為當時沈寂的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生命,帶來無限的生機,影響深遠。
據《異部宗輪論》記載: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多聞、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以及雪山部等,都承續「大天五事」學說,而主張「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故起」(大正49.15下--16下,南傳57.pp.221--268,東山住部亦同此說)。據《大毘婆沙論》記載:當大天提出:「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大正27.511下)的學說時,有部學者反制大天,提出了:「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大正27.511下),來否定大天的教說。他們彼此諍論什麼?以下試分別解說之。

一、餘所誘
「餘所誘」,是指阿羅漢仍會漏失不淨。據《大毘婆沙論》說:大天不正思惟,夢失不淨,弟子為師浣洗衣物時,發現了不淨,因而起疑:和尚是阿羅漢,阿羅漢諸漏已淨,如何猶有斯事?大天答說:這是天魔所擾,汝不應驚怪!何況漏失有兩種:一者煩惱漏,二者不淨漏。煩惱漏,阿羅漢已無,但猶未能免除不淨漏失。如諸羅漢雖然斷了煩惱,豈無便利、涕唾等事!且諸天魔常於佛法而生憎嫉,見修善者便往壞之,即使是阿羅漢亦被其嬈亂。我漏失是天魔所為,汝等不應有所疑怪(大正27.511上)。
大天意說阿羅漢已經斷盡了煩惱,不會再因內心煩惱的攪動而漏失不淨,但阿羅漢生長在世間,還是人數,由生理的反應,自然地會流出不淨。這就像阿羅漢一樣要穿衣、吃飯,一樣要大小便、涕唾等,是很自然的現象。又,天魔常擾亂行者修行,把不淨穢污行者,我衣服上的不淨,就是天魔所為,不是煩惱漏失。
而有部則認為:大天漏失不淨,這不淨是內心煩惱的反應。大天尚未證得阿羅漢,由於內心煩惱攪動,因而漏失不淨,為了遮掩過失,遂推說是天魔嬈亂。這是非因計因,戒禁取所攝的惡見(大正27.510中)。

二、無知
「無知」,這關係到證果的聖者有否有「自證智」的問題。傳說大天一一記別弟子證得聖果(四沙門果)。弟子覺得奇怪,問和尚:阿羅漢等應該有自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大天說:無知有兩種:一者染污,二者不染污。染污無知,阿羅漢已無;不染污無知,阿羅漢猶有。由於汝等尚有不染污無知,所以汝輩不能自知是否證果,汝等實不應懷疑,不信自己已證得果分(大正27.511中)。
有部則認為: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智見故,已離無知。大天說阿羅漢猶有無知,是撥阿羅漢無有無漏智的邪見(大正27.510中)。

三、猶豫
「猶豫」,這是阿羅漢是否有「證信」的問題。弟子問大天和尚:曾聽聞聖者有證信,已度諸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懷疑惑?大天說:諸阿羅漢也有疑惑,疑惑有兩種:一者隨眠性疑,阿羅漢已斷。二者處非處疑,阿羅漢未斷,獨覺於此而猶成就,況汝聲聞於諸諦實,不能無所疑惑,遂乃自輕(大正27.511中)!
有部認為: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道,已斷除猶豫,具足證信。大天說仍有疑惑,這是謗阿羅漢無無漏智道之邪見(大正27.510下)。

四、他令入
「他令入」,這是阿羅漢是否有「聖慧眼」的問題。大天弟子披讀經典,得知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覺知。因而問: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我等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大天說:有阿羅漢是但由他人記別,自己不能自知的。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佛若未記,彼等亦不能自知。舍利子、目犍連是世尊上首弟子,尚須佛記,汝等於此實不應窮詰」(大正27.511中)。
有部說:阿羅漢實自證得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脫。若說但由他故得度,則是謗聖道的邪見(大正27.510下)。

五、道因聲故起
「道因聲故起」,是可否由音聲得道的問題。傳言大天在夜裏數唱「苦哉苦哉」,弟子聽到,疑惑驚怪。因而問和尚:起居安否?何故夜裏呼唱「苦哉苦哉」?大天說:我稱呼聖道,汝不應怪。有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喚,命終都不現起,所以我夜裏數唱「苦哉苦哉」,是為了召喚聖道現前(大正27.511中)!
有部說:諸聖道要修方得,若說唱言苦哉能喚起聖道,是非因計因,戒禁取所攝的惡見(大正27.510下)。
以上,依據《大毘婆沙論》的記載,說明大天五事,以及有部對他的批判。《婆沙論》說:大天不僅犯三逆罪,又因創說五事,造成部派分裂(大正27.510中--512上),可說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佛教敗類。由於《大毘婆沙論》是有部論師的著作,其他的資料又缺乏,所以,大天教說的學理根據,弘揚情形,對教界的影響……等等實際情況,不得而知;我們從《大毘婆沙論》得到的訊息,可說是一面倒的負面評價。不過,從五事的內容來看,餘所誘、猶豫、無知,乃至他令入等,都是阿羅漢是否究竟的相關問題;道因聲故起,是修道方面的問題。所以,五事的創說者大天,應是有見於當時傳統佛教墨守成規,堅持以阿羅漢為中心,為究竟解脫,上不能體會世尊因機設教的方便,下而未能適應時代需求,於是創說五事,藉以跳脫傳統窠臼,發揚世尊出世本懷。大天五事的唱說,雖然遭受橫逆與非議,然在大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下,風起雲湧,遂形成一股革新思潮。
從《異部宗輪論》的記載,有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多聞部、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雪山部等九個部派(若加上東山住,共十個),奉行阿羅漢為餘所誘等五事。前八個(及東山住),都是大眾部之姐妹學派;雪山部,是說一切有部分裂出來之後的根本上座,轉名為雪山部。如此,可見大天學說相當盛行,對教界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印順導師在《唯識學探源》一書中,對大天五事有獨到的見解。如說:

真諦怪他的弟子不是羅漢,這也不致引起教理上的糾紛。《婆沙》說他毀謗羅漢沒有自證智,還有疑惑。聖者證果而沒有自覺與證信,在後代佛教思想上,沒有這種痕跡。居於大眾系領導地位的大天,也不致那樣荒唐。事實上,這是「不染無知」、「處非處疑」,阿羅漢有沒有斷的諍論。(《唯識學探源》,p.139)

羅漢有無知、有疑惑,這是指出了羅漢功德上的缺點。在以羅漢為究竟的上座面前,簡直等於誣辱,這才引起了嚴重的糾紛,促成部派的分裂;大天也被反對者描寫成惡魔。大天的呼聲,震醒了全體佛教界,獲得了新的認識,從狹隘的羅漢中心論裏解放出來。羅漢的無知未斷,還有它要做的事,才回小向大。大乘不共境、行、果的新天地,都在羅漢不斷餘習的光明下發現。(《唯識學探源》,p.139)

導師又說:大天的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都是習氣之一。而這習氣與不染污無知,對後來唯識學的種子思想,有莫大的關係(《唯識學探源》,pp.141--142)。而且,大眾部主張羅漢有無知、有猶豫,在有部論者中,亦有歧異。有的認為羅漢「雖斷而猶現行」,只有佛陀才畢竟斷。如說:

邪智有二種:一、染污,二、不染污。染污者,無明相應;不染污者,無明不相應,如於杌起人想等。染污者,聲聞、獨覺俱能斷盡,亦不現行。不染污者,聲聞、獨覺雖能斷盡,而猶現行;唯有如來畢竟不起,煩惱、習氣俱永斷故。(大正27.42中--下)聲聞、獨覺慧不猛利,雖斷煩惱而有餘習。如世常火,雖有所燒而餘灰燼。佛慧猛利,斷諸煩惱令無餘習。如劫盡火,隨所燒物,無餘灰燼。(大正27.77下)

有的則認為阿羅漢是不斷不染無知的,如說:

有餘師說:阿羅漢等亦現行痴,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大正27.78中)

由此可見:當時教界,不只大天主張羅漢功德不盡圓滿,有部論者中,亦有相同的聲音,與之相互輝映。所以,印公導師說:
大抵佛滅以後,成為上座中心的佛教,阿羅漢是無學聖者,受到非常的尊敬。到那時,比對佛的究竟圓滿,發現解脫生死的阿羅漢,還有習氣「無知」,還有種種不圓滿。綜合為五事而舉揚出來,與傳統無保留的讚歎恭敬,不免引起了諍論。由於阿羅漢不究竟,不圓滿的宣揚,使人更仰慕佛陀,歸向於佛陀。五事的宣揚者——大天,是引導佛教向大乘法演進的大師,所以《分別功德論》隱約的說:「唯大天一人是大士,其餘皆是小節」(大正25.32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372--373)。
至於大天之「道因聲故起」,也影響後代佛教的修行方法。如大眾部認為「苦能引道,苦言能助」,「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大正49.15下)。所以導師說:

內心精誠的口唱「苦哉」,因耳聽「苦哉」的聲音,能夠引起聖道。這是音聲佛事,與口到、耳到、心到的念佛一樣。大天的「道因聲故起」,只是應用這一原則。五識有離染,也就可在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時修道。所以五識有離染,是修行方法上的理論原則。「苦能引道」,是五識修道的實施方法。這一方法,在大乘佛法中,多方面予以應用。連中國禪宗的修行特色,也可從這原則而理會出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67)

以上,導師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問題中心,釐清諍論的焦點,說明了大天五事對未來教界之影響。他認為:五事的創說,促使佛教界從狹隘的羅漢中心論裏解放出來;大天不僅是大眾部弘化一方的傳教師,更是引導佛教向大乘演進的大師!他非但不是造成部派分裂的罪魁禍首,實是當時佛教思想界之先驅者。由導師別具隻眼的解說,使我們瞭解到大乘佛教思想萌芽階段,先驅者擔負著「千夫所指」之輿論壓力,以「雖千萬人吾往矣」之無畏,敲響警鐘,企圖喚醒沈睡的教界,為正法久住世間而努力。大天真是一位值得吾人致上崇高敬意的長者!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