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天台教觀的軸心理論──「一念三千」

 

釋昭慧

 

一、前言

  隋朝以後,中國佛教開始出現本土的系統理論建構,並紛紛建立宗派。此中天台宗是第一個宗派,並且堪稱中國佛教系統理論最為完備的宗派。

  在中國諸宗派中,有的重理論(如:三論、唯識),有的重行持(如:禪、淨、密宗),兩種風格各擅勝場。而天台宗在諸宗中的最大特色,恰恰在其理論與行持兼備(解行並重),且於理論與行持兩方面都交出了亮眼成績。尤其是天台三祖智顗大師,在理論方面,以「一念三千」為軸心,建構了龐大精密的天台哲學;在修持方面,依「法華三昧」獲致禪觀妙悟,而建構了依次第與不依次第的禪學理論,特別是深具天台獨門特色的「一心三觀」,因此被高度讚譽為「教觀雙美」。

  天台學風的另一特色是,雖然以深廣高妙的解行理論見長,卻絕對不是封閉在知識象牙塔裡的學問僧,也不是孤高超拔而遺世獨立的修行僧,反之,它巧妙地連結了菁英階層的義學佛教與庶民階層的儀式佛教。影響中國佛教(乃至民間佛教)甚為深遠的經懺儀軌,就是天台宗通俗弘法的智慧結晶。

  要言之,天台宗提供了三個向度的豐富教學內容:

  一、藏、通、別、圓四種修行成聖的教、理、行、果(聖典依據、理論系統、修行內涵與聖證位階。

  二、對前後傳譯至中土的浩瀚佛典,予以統合判攝的「五時八教」論。

  三、本諸佛法核心的「緣起、性空、中道」義,掌握心念無遠弗屆的特質,以「一念三千」為軸心的實相理論。

  此中,承傳自初祖慧文(??)的,有源自《大智度論》而擴充解釋——由果德之「一心三智」溯及因地之「一心三觀」[1],有源自龍樹《中論》「四諦品」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之「緣起、性空、中道」義。智顗(538597)就這兩條線索連結起來,而創發了「三觀、三諦」的理論。

  至於承傳自二祖慧思(515577)的,有本諸《法華經》「安樂行品」而「直入佛道」的「法華三昧」,以及《法華經》「方便品」中,「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諸法實相」論。智顗依於法華三昧的修學體驗,對接慧文的「一心三觀」,而創立「四種三昧」與「圓融三諦」的止觀教學;依於《法華經》的「十如是」,加上《華嚴經》的「一切唯心」與「十法界」,以及《大智度論》的「三種世間」,遂架構出「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的天台宗實相學。

  檢核「一念三千」的概念組成,無一不源自最具權威性的初期大乘經論。智顗是一位思想卓越的宗教家,他把這些教典中的重要概念串接起來,作出綿密的組合、加乘與推演,提出了這項前所未見的核心概念。筆者認為,此中有智顗個人廣研經論(特別是《法華經》)而修學「法華三昧」的穎悟,還有他掌握「一念三千」原理而靈活運用的三個概念——「即」、「具」、「接」。

  筆者長期於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班,擔任選修課程「天台專題研討」的教學工作。本文乃個人作天台教學與研究之部分心得。筆者於教學時,運用「一念三千」之核心概念作為總線索,全面闡述智顗所建構的各項理論(如:一即一切、性具諸法、佛具性惡、一心三觀、四種三昧、十乘觀法),並以此核心概念,檢核唐、宋諸家的天台學。本文則以宏觀的角度,討論如下三個脈絡的內在邏輯:

  一、由「緣起性空」到「一心三觀」。

  二、由「一心三觀」到「一念三千」。

  三、依心念的特質,展開「即」、「具」、「接」等概念,並且充分靈活運用。

 

二、由「緣起性空」到「一心三觀」

  佛法的核心概念為「緣起」(梵:pratītya-samutpāda;巴:paicca-samuppāda),天台學中的核心概念則為「一念三千」。一念三千,可說是在「緣起、性空、中道」的基礎上,依於「一心三觀」的修行,建構「諸法實相」的知識體系。

  這是智顗承接自天台初祖慧文的思路。首先究明「一心三觀」的三項出處:

  一、依於龍樹《中論》之「因緣所生法」偈,即「緣起、性空、中道」義而建立「三諦」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同論長行中譯作「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3]

  智顗於此印證空、假、中三重實相——三諦(《中論》原本僅有「二諦」之說)。

  二、依於《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的「中道第一義諦觀」而印證《中論》,將「二諦」擴大為「三諦」,同時建立「三觀」學說:

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4]

這是大乘菩薩行中,轉凡成聖的關鍵,所以入於初地,被稱作是「摩訶薩聖種性」。

  三、依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七的「三智一心中得」,而將果位上的三智,分別對接到因地中的三觀︰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說。先說一切種智,即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5]

  相傳北齊‧慧文讀經至此,豁然證悟圓理極致,於是授予慧思,慧思又傳予智顗,遂成天台宗的學說基礎。行者就當前一念,可以觀空諦而成就一切智,可以觀假諦而成就道種智,可以觀道第一義中諦而成就一切種智。從因至果,繫乎「一心」(能觀的心),在凡夫的因地,那是「介爾陰妄剎那之心」,到得果位,即是圓滿無缺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於是展開三惑、三觀、三智、三德的系列論述,於一念中破三惑,一心中修三觀,一念而證三智,一心而成三德,成為天台觀門要義。[6]

  智顗創發了一套完整的修行理論——「一心三觀,圓融三諦」,旨在呈現:作為修行主體的禪者,要如何在因緣生法的現象中,依於一念心而作「空、假、中」三種層次的觀照(一心三觀),從而洞察「空、假、中」三種面向的實相(圓融三諦)。也就是說,在禪觀心中,呈現空、假、中三重真實:一、就著現象界種種呈現,體悟「因緣生而無自性空」,因而達致無執、無染的意境。這是第一重真實,故名「空諦」。二、從諸法空相的體悟中,為利益眾生故,以無執、無染之心為基礎,妥善面對諸相宛然的假法——身心處境與人事因緣。這是第二重真實,故名「假諦」。三、既已無執、無染地洞察假法,由此而雙遮(不落但空、但假之二邊)以證「但中」,雙照(洞察諸法空相,兼而體悟諸相宛然)以證「圓中」,此即成就「如來」的整套觀行。

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7]

  空、假、中三觀,雖各有其修行特質與互相無法取代的功能,但都能於一心中得。所以即使只是「觀空」,也不會落入「偏空」,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假、中三諦的「圓空」,故說一空一切空。這時,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這已不僅局限於空觀,而是能即一空觀而遍三觀。

  同理,「觀假」也不會落入「偏假」,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中的「妙假」,故說一假一切假。這時,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這已不僅局限於假觀,而是能即一假觀而遍三觀。

  最後,即使只是「觀中」,也不會落入雙遮空假二邊的「但中」,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假、中三諦,這是雙照空假的「圓中」,故說一中一切中。這時,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這已不僅局限於中觀,而是能即一中觀而遍三觀。三觀悉備,三諦圓融,這就是如來勝智圓妙之行果。

 

三、由「一心三觀」到「一念三千」

(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在「一心三觀」的修行體驗過程中,智顗重視「心念」無限奧妙的特質,他把這「能觀之心」,作了全面的檢視,這心念也成了他的「所觀之境」。若論「心」與「念」在天台學脈絡中的分別,那麼,「一心」多指能觀之心,而當前所觀之心則被稱作「一念」。

  《華嚴經》的名偈「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8],諸宗援用甚廣。《華嚴經》以「工畫師」(擅長作畫的藝術家)來譬喻「心」,如云︰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9]

天台宗依於這項經證,而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作了如下解釋:心、佛、眾生三法互為能(主體)所(客體)。若舉心,則心為能造、能具,佛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若舉佛,則佛為能造、能具,心與眾生為其所造、所具;若舉眾生,則眾生為能造、能具,心與佛為其所造、所具。也就是說,三者互為主體也互為客體。

  三者如何「互造、互具」?原來,這涉及「十法界」的教證。「十法界」出自《華嚴經》[10],其境界自下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一心可以緣念十法界,當然就包括了(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凡的「眾生」界,以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界,特別是十界之頂的「佛」法界。此時之心為能造、能具,佛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佛雖在十法界之首,但他並非孤懸於此頂端。反之,佛之所以為佛,當然就因其施展慈悲與智慧之心,攝受眾生,使眾生由「不覺」而「覺」,這就產生了與六凡法界的緊密連結。此時之佛為能造、能具,心(慈悲與智慧)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最後,眾生雖處在六凡之位,但依然能施展其受、想、行、識之蘊,仰祈成就佛道,而產生與佛法界的緊密連結。此時之眾生為能造、能具,心(受、想、行、識)與佛皆其所造、所具。

  相較之下,華嚴宗顯然已明確地將「心」拉到「能造」的主體地位,「佛」與「眾生」則是「所造」的客體,而且此「心」已非介爾妄心,而是如來藏自性清淨之真心。此如法藏所述:

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11]

心作佛,心佛無別;心作凡夫,心凡無別;能所依同,故云無別。[12]

顯然華嚴宗是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作為產生三乘賢聖乃至六道凡夫的依據(能造)。那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佛」與「眾生」,豈不都是如來藏心的「所造」了嗎?即此可知天台宗的「性具」思想,與華嚴宗的「性起」學說,確有根源處(心體真妄)的歧出。

(二)介爾陰妄一念

  智顗體悟到:心念有著色法所不及的特質,無論色身處於三界、五趣的任何一處,它無法改變受到當界、當趣繫縛的既成事實,唯一能脫困的是心念。即使置身在任一界、趣而受其繫縛,心念總可以在一剎那間,發射向十法界中的任一法界(上通佛法界,下達地獄界)。既然心念是入於「十法界」的關鍵性要素,那麼,要讓生命脫困而邁向圓滿佛界,就非依於心念莫屬。

  此一心念,常被稱作「介爾」,亦即短暫且微弱之義。至於後世天台學者常用到的「介爾陰妄一念」、「陰妄剎那之心」、「現前陰妄一剎那心」等術語,在天台三大部中,確實沒有出現,但也確實可以在智顗論述「一念三千」時,所定義的「一念」之中窺其端倪。畢竟,起修的都是凡夫,讓凡夫從凡轉聖,其關鍵就在把握當前一念,讓它連結到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的四聖法界(特別是佛法界),這是一股足以「向上提昇」的正能量。凡夫的一念,其性質當然是「陰妄」——依於五陰(蘊)而有虛誑的成分。但「心」的功能當然不會止於「妄」境,它既能指向佛法界,那就意味著它是成佛的關鍵性力量。

  倘若從諸法以觀,則「根根塵塵,全是無障礙法界」,十界諸法,不論是色法還是心法,都在「互具」的範圍內。但是起修之時,還是須要把握「近要」的一念,作為所觀之境。亦即,就近對現前剎那之間所起的介爾妄心而作觀照。於是,「介爾妄念」、「陰妄一剎那心」,都顯示了以「心」為所觀境的「近要」。

(三)十界互具與不思議境

  由「一心十法界」的《華嚴經》,作進一步的推論,就有了「十界互具」,這是智顗的創說,也是天台宗「一念三千」思想的基礎。「十界互具」,是指十法界並非各自懸然孤立,而是界界互具,一一界中皆具十界。這又得回到「一念」或「一心」的特質來理解它。原來,吾人在每一剎那所起的念頭,無不屬於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例如:瞋恚心起,是地獄界。貪欲心起,是餓鬼界。愚癡心起,即畜生界。競勝心起,為阿修羅界。五戒十善之念莊嚴,是為人界或欲天界。若與色、無色定心相應,即是色、無色天界。然而此心並非只能與凡夫境界相應。倘若一念厭離心起,觀「四諦」以期入滅,即是聲聞界。倘若一念厭離心起,觀「十二因緣」以期入滅,即是緣覺界。若發「四弘誓願」,行持「六度」,即是菩薩界。若緣念「覺行圓滿」的佛,即是佛界。準此,地獄有情倘若期盼「覺行圓滿」的佛,當體即地獄界而圓具佛界。佛陀已成圓滿覺,依然「大悲等流」而慈念地獄受苦有情,則當體即佛界而垂接地獄界。

  綜前所述,「即」義(「即心、即佛、即眾生」的「三無差別」論)源自《華嚴經》,至推出「十界互具」學說後,就進一步強化了天台學特色的「具」義與「接」義。因此才會有進一步的「性具」思想,以及四教中的「別接通(即通教接入別教)、圓接通(即通教接入圓教)、圓接別」(即別教接入圓教)義。

  「十界互具」恰好對治了華嚴宗思想「緣理斷九」之病。此如宋四明沙門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所述:卷上云(T46, 707b)︰

煩惱生死乃九界法,既十界互具方名圓,佛豈壞九轉九邪﹖如是方名達於非道。魔界即佛,故圓家斷證迷悟,但約染淨論之,不約善惡淨穢說也。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故但得「即」名而無「即」義也。此乃一家教觀大途。[13]

此中之「九」,指的是下九界。原來,所謂「緣理斷九」,即將「佛界」孤懸於「九界」之外,而凸顯其無上殊勝。佛法界並非「高處不勝寒」的孤高境界,佛是隨所念處而低眉垂慈,接引眾生的。佛法界被抽象化而為「真如」、「法性」或「佛性」,安坐在「九界」之上。於是,雖欲建構凡聖、迷悟皆由「真如緣起」(如地論南道派)或「法界緣起」(如華嚴宗)的「性起」之論,但是這樣一來,佛法界儼然抽離了九法界,缺乏了與「九界」連結的要素(「但得「即」名而無「即」義」),這要如何進行「覺他」大業?反之,智顗的「十界互具」論,重視的是每一念心在現象界的運作(而非僅停留在理性思辨階段),這可說是對治了「緣理斷九」之病。

  「十界互具」理論,提醒了重要的禪觀修學要領,意即:吾人修學止觀的一念心,究竟要繫緣何所?也就是,以甚麼為所緣境?依天台止觀理論,初學者必須念念緣於聖地,不可生起貪等煩惱,否則當下一念即已繫緣三惡道,更遑論來生的異熟果報。反之,倘能念念克己行善,則當下一念即已通達人天善途,也位後世種下人天福樂之因。最重要的是,倘能繫緣佛法界的相好光明、莊嚴報土,或是佛陀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殊勝功德,則當下一念已印入巍巍聖相,也為未來成佛種下了善根得度因緣。所以「十界互具」之說,不僅是「相即」原理在「一心」基礎上的擴大解釋,也是對修行人的一番策勵與警惕。

  由於「十法界」原指凡聖位階,在「十界互具」的原理下,十法界中的每一法界,皆由一心轉動,而可各具十界,這就成了一百法界。這百界都從介爾一念向惡、向善、向聖而連結出來。這也就是為何天台圓教的「十乘觀法」[14]會將「觀不思議境」放於首位,並且在所有釋經規範上,都必加入「觀心」,作為五重玄義之一。

  心,即是此中所說的「不思議境」。觀心,即「觀不思議境」。如何觀之?原來是就吾人現前的一念,觀此一念動轉於十法界,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既然萬法皆具三諦,互相融攝,豈不應是法法皆具不可思議的妙諦嗎?法法豈不也都可以當作所觀之境?何以要於諸法中特約現前一念心作為所觀之境?原來,這還是本自《華嚴經》的「一切唯心造」教旨,將現前一念視作所觀妙境。上根之人修此一法,即可圓具十界,登入初住之位。

(四)一念三千、性具實相

  推論至此,要回顧慧思對智顗的啟發。

  慧思的禪觀傳承,來自初祖慧文。如前所述,慧文由龍樹《中論》與《大智度論》而領悟「一心三觀」之理,並傳授予慧思,慧思再傳智顗,這才使智顗於慧文「一心三觀」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諦圓融」學說。

  但慧思所傳不只於此。他本人對《法華經》有所解悟,深得「法華三昧」,並且以此傳授智顗,這就助成了智顗在「十界互具」的領悟中,進而提出「一念三千」、「性具實相」的理論。慧思甚受《法華經》「方便品」中,如下經文的啟發: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15]

「十如是」,指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如是,即指如此這般的現實情狀。此中:

1.「相」是呈現於外,可以得見的樣貌,特別是眾生苦樂的表相。

2.「性」是潛存於內而不失的自性,如地、水、火、風四大,各有堅固、流動、溫熱、推撐的特質。

3.「體」包含了外相與內性的全體。

4.「力」是功能,即主體所具的潛在勢力。

5.「作」即力量產生具體運轉的顯現勢力。

6.「因」指「習因」,即能生十界果的直接原因——因果同質,故名「同類因」。

7.「緣」是即助因以感果的間接原因——依其增強感果的功能,而名「增上緣」。

8.「果」是由習因所引生的結果——依其由因流出,與因同質,故名「等流果」。

9.「報」是由善惡業所感得的苦樂報——依其「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故名「異熟果」。

10.「本末究竟等」,初如是之「相」為「本」,第九如是之「報」為「末」,由本至末的歸趣處,即是「究竟」。要以言之,由表象而內裡,由部分而整體,由潛在而顯現,由前因而後果,一切諸法之「實相」,莫不由此「十如是」而共同建構,絕無例外,故名為「等」。[16]

  慧思依此建立了由一心而開展「十如是」的實相學。智顗進而結合「十界互具」,建構出了「百界千如」學說。亦即:十界乘以十界而為「百界」,百界再乘以「十如是」而為「千如」。

  由於《大智度論》有「三種世間」之說:

能照一切世間三昧者,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眾世間。

智顗遂將「百界千如」結合「三種世間」,指出十法界莫不是在「三種世間」的範疇之中——十界凡聖,法體不外五蘊,謂之五蘊世間。由五蘊構成一一有情,產生相對穩定的個體,謂之有情世間。有情依住的山河大地、院宅房舍等外在環境,謂之器世間。「百界千如」乘以三種世間,均可於一念動轉之中統攝,因此建立了「一念三千」理論。如《摩訶止觀》說: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17]

四、結語

檢核「一念三千」的概念組成,無一不源自最具權威性的大乘經論——結合了《華嚴》的「十法界」、《法華》的「十如是」、《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與「三種世間」,智顗依於此諸教證,在「觀心」(以心念為所緣境)的不思議境中,相乘而得三千之數。

  最重要的是,智顗以其依「心」作觀,以「當前一念」為所緣境的修行工夫,以及「即」、「具」、「接」概念的靈活運用,而推出這項核心概念。依「一念三千」作為總線索,可以全面連結智顗所建構的各項理論。

「一念三千」,這是天台學的軸心思想,智顗依此為論述核心,架構了圓教龐大而精密的教、理、行、果系統理論,並且還以高度包容的視角,將各種經典的如來教法,納入「藏、通、別、圓」的判教框架,依「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相即」原理,以及《法華》「一佛乘」願景,而建構了天台特具的「性具」思想。既以「佛法界」為究竟圓滿,又依佛陀念念垂慈接引苦難眾生的「對接」原理,推論出「佛具性惡」學說,避免佛界孤懸、緣理斷九的困局。

  所謂「三千圓具」,非僅一念妄心圓具三千,諸法莫不有其「十如是」與「十界互具」在「三種世間」的層層實相,故亦可稱其圓具三千。然而,在實修觀行時,佛界諸法過於高遠,未證無從觀其實相;眾生界諸法過於廣泛,也同樣不易具體修觀,天台家才從「心、佛、眾生」的三法中,取其最易觀照的己心為所緣境,以便初學作觀。

  之所以認為心法易觀,這並非指「心念處」比「身念處」還來得易修,而是與「佛、眾生」比對。相形之下,心有兩項特質︰一是「近要」,二是「冥妙」。所謂「近要」,是說佛界高遠非近,眾生界廣散非要,對初學者而言,兩者都甚難觀照。而己心既「近」且「要」,因此己心易觀。所謂「冥妙」,是指心法無有質礙(冥),故能一念廣具諸法(妙)。但筆者認為,對初學觀行者而言,下手從「心」作觀,在實務上比從「身」作觀,顯然較為困難。

  由於「心」的這兩項特質,因此智顗將圓教觀行稱作「觀心」,並在釋經之時,會歸「觀心」而作詮解。後來產生了山家山外對於「心具三千」還是「色具三千」的爭論。至於所觀之心,就天台山家的正統說法,初學起修所觀,理所當然是介爾陰妄一念,絕非妙明真心。但山外派卻將此心斷定為真心,這種說法,確已偏離台家正統。

  無論如何,交錯繫心於「佛法界」與「眾生法界」,天台學透過「即」、「具」、「接」的思維,避免了「緣理斷九」的陷阱,達致圓滿法界的價值體現。



[1]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CBETAT25, pp.258c-259b,p.260b

[2] 《中論》「四諦品」,CBETAT30,p. 33b

[3] 《中論》卷四,《大正藏》冊30,頁33中。

[4]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大正藏》冊24,頁1014中。

[5]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藏》冊25,頁260中。

[6] 天台宗人認為「三智一心中得」的出處是《大智度論》,今人印順導師以為,《大智度論》其實 只有述及二智,是「二智一心中得」。如其〈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云︰「天台學者的「三智一心中得」,應該是取大品經三慧品的三智,附合於初品的「一心中得」。三慧品的三智是︰「薩婆若(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這是將二乘、菩薩、佛的智慧,約義淺深而給以不同的名稱。一切智是佛智,從小品般若以來,為大乘經所通用。大毗婆沙論卷十五正義,也說一切智是佛智。佛才是一切智者,二乘那裏能說是一切智!智論引三慧品,也說︰「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聲聞、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畫燈,但有燈名,無有燈用。」所以三慧品的三智,只是「一途方便」,顯示智慧的淺深次第而已。以二乘、菩薩、佛智的淺深次第,與「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糅合,而說「三智一心中得」,是天台宗學而不是智度論義。論說「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二智一心中得。」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29_07

[7] 智顗:《法華玄義》卷四,《大正藏》冊33,頁725

[8]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九,《大正藏》冊10,頁102中。

[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九,《大正藏》冊10,頁102上。

[10]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九,《大正藏》冊10,頁377下。

[11]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大正藏》冊45,頁507上。

[12]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正藏》冊35,頁15中。

[13] 宋.四明沙門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大正藏》冊46,頁707中。

[14] 進修初住所實際熏修的十種觀行法門,此十法能令觀行成就,運載行者至於果地,故名「十乘觀法」。詳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之二(《大正藏》冊46,頁52中。):

    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也。

[15]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藏》冊9,頁5中。

[16] 當代研究者比對其他《法華經》文獻,諸如同本漢譯、現存尼泊爾梵本、中亞出土梵本斷片、藏譯本等,指出各本對應之該段的文句均只有五項,唯獨什譯本有十種「如是」項目。詳見坂本幸男:〈法華經の教理——特に十如是の解釋と變遷について〉,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1970,頁275316印順導師舉《大智度論》卷273233對照指出,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九個項目已出現其中,所以《法華經》的十項「如是」,確有所據。」參見《中觀今論》,台北:正聞,網路版,頁146。網址: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1/yinshun01-10.html2019.12.15瀏覽。

[17] 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冊46,頁54上。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