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分享生命故事,認識佛教真義

  【記者蔡明宏/新竹報導】

  昭慧法師於十月十三日與本校師生分享她的生命故事,從學佛因緣、出家後的心路歷程,談到修行的體悟,以智慧化解了無明煩惱,讓同學了解佛教修行的真義。

  昭慧法師首先道出她接觸佛法的因緣:民國六十六年參加佛光山的大專同學夏令營時,發現出家眾可以很活潑可愛,也能言善道,打破了以往對出家眾的刻板印象,知道他們並不是在一般所想像的,在紅塵中受到挫折,才選擇逃避,「遁」入空門。

  在那次的營隊中,她也發現正信的佛法竟是理性思考,佛教並不鼓勵盲目的迷信跟從,反而要求人增長思惟判斷的能力,這對正在大學追求理性思考的她有很大的攝受力。這一次的機緣,讓她開始歡喜信受佛法,大量閱讀佛書、佛經,後來在民國六十七年就皈依佛門,並選擇出家。

  為了釐清同學們對素食的誤解,昭慧法師表示,佛教素食的真義是慈悲心,動機來自不忍心傷害眾生。剛吃素時,也許還會想到肉食,但久而久之,不但不想吃肉,甚至會對肉食的氣味感到噁心,這時才體會到:人的感官是弔詭的,我們自認為感官給我們正確的訊息,其實它只是在提供慣性的訊息;就如同老煙槍吞雲吐霧,樂不可支,不抽煙的旁人卻被嗆到苦不堪言。

  修行的最大考驗,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戀慕紅塵」,反而是習慣了飲食起居的清淨無染,很難適應紅塵濁惡。佛教修行要悲智雙運,但清淨修行的生活卻往往與利益眾生的場域,有著很大的落差。原來,修道人往往太習慣於清淨、自在的環境,渡化眾生是源自「不忍眾生苦」的悲憫心,然而世間的一切苦難,卻總是離不開污穢的。例如水災、火災和空難現場,各種重病惡疾,往往是一片狼藉臭穢。假使修道人習於清淨無染的生活,遇到這種無法適應的場景,就逃之夭夭,那怎麼能幫助眾生呢?於是就得常勉勵自己:不可被感官的另一種慣性之所折伏、羈絆——這是法師修道過程中的深刻感受。

  法師並分享她作社會關懷時的種種心得,包括無比的專注力,以及放下自我而無怨無悔地邁向正確目標的堅持力。聽講的同學恍然大悟,原來修行不僅是敲鐘念佛,更需要心的體悟與境的轉化。

  學生輔導中心表示,本校有不少學、經歷豐碩的學者,今年舉辦了「教師生涯故事座談會」,特別邀請校內的老師分享成長的心路歷程;本校宗教學系昭慧法師在十月十三日率先開講,跟大家分享生活經驗。

  
——刊於九十四年十一月十日《玄奘月刊》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