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

採訪組組員:釋果定、釋慧月、孫惠珠、潘鳴珮、江曉音、林素有、陳晏蓉、劉于禎

  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迄今已舉辦十三屆,感謝受訪來賓於會議期間撥空接受採訪,使採訪內容呈現多元面向的觀點。

傳燈法師(妙心寺、大行寺住持)

  印順導師研討會已經是第十三屆了,以往都是道師兄(傳道法師)代表來參加,今年我有緣來參加。第一次接觸導師思想是在民國51年,當時我到福嚴佛學院唸書,印順導師是我們的班導師,有時也會幫我們上些課程,無形中受到導師風範行誼的潛移默化。導師雖然已滅度,但法身常在,我相信無論是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宏印法師或妙雲蘭若、福嚴佛學院,將會不間斷地推廣導師人間佛教思想與理念。

  道師兄未出家前,就常常深入佛法。出家後,到台北靜修十年,比我們更契入佛法教理。他的學養及為佛教、為眾生的付出,都是我難以企及的。他一生弘揚佛法,並以導師思想做為他行菩薩道的依據。雖然道師兄突然示寂,個人也突然地被推舉為妙心寺第五任住持,內心深覺任重而道遠,但是佛法要繼續傳承不間斷,因此妙心寺仍會秉持佛陀正法以及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理念,繼續推動弘法教育工作。

果暉法師(法鼓山副住持)

  像這樣的國際學術會議,非常有意義,因為學者都是從國內外前來參加,平常各忙各的,很難得會聚在一堂。在這裡,可以從不同研究學者的風範與智慧中學習,包括學者本人也是。像我這次,受到貴單位的邀請、研究、發表,進而深入這樣的一個主題,所以收穫最大的是發表人本身。我非常感謝大會作這樣的安排,謝謝。

蔡伯郎(法鼓文理學院副校長)

  我在就讀東海哲學系碩士班時開始接觸佛教唯識學,最早閱讀到的導師著作應是《攝大乘論講記》。後來隨著對於佛學的興趣,對於導師的著作接觸也就越來越多,特別是《大乘起信論講記》、《唯識學探源》、《性空學探源》等都曾深刻、仔細地閱讀過,並獲得很大啟發。後來在大學教授佛學的課程,也常使用導師的書籍作為教材,一直覺得導師的著作是很好的佛學教材,不論是在整體思想的呈現或是內容份量上,都極為合適。其中《如來藏之研究》、《印度佛教史》以及《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都是我使用過並覺得非常適當的教科書,整體來說,個人認為印順導師的作品無論是在教學上,或是對佛學基底的建構是非常有幫助的。

  基於對唯識學的興趣,也必然會閱讀到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瑜伽行派的論書,玄奘大師的翻譯著作,就整體翻譯的質、量來說,可說都是最佳的,因此我在研究上基本都是以玄奘所翻譯的作品為主,再輔以其他諸如真諦等論師之翻譯以茲比較。玄奘法師之求法精神,以及對於整個中國佛教之傳布、貢獻的偉大,無須我再多言,他放棄一切,冒死前往印度去求法,歷盡艱辛,九死一生,且不為名利供養所誘,幾次以絕食明求法、弘法之志,此非常人所能及。此外,其在異域印度可以完成如此偉大的學術成就,獲得譽載五天竺的殊榮,也是非常令人讚嘆、敬佩的。對我個人來說,玄奘法師無疑是位典範性的人物,是崇敬、效法的對象。

  佛教原本就不應只是學術性的理論,它是以生命實踐為出發的一種學問,因此,在佛教教學的體系中,除了經論研讀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化的體證與在言行上的展現,純粹理論之教說的感動遠比不上實際生命上的實踐與體現。佛教的教理、教說知道的再多,若無法體用於自身與眾生之上,則其所學不免仍是未得真諦的。

  人間佛教是體現佛教淑世精神具體之道,若能適當地推展,定然對於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豐富有遠大的貢獻,如此自然亦能獲得整體社會的認同與支持。然而如何去推展佛教精神,使其發揮淑世功能,則是關鍵所在。個人認為,或許不須刻意強調佛教宗教性教義的部分,而是應著重於悲心的培養,淨化自我內在的心心所,並使其由內而外自然地發動、運用,如此佛教始得有其意義在,其對社會與自我本身也才有所助益。若純粹只是以法說法、只落在言說上面,那麼佛法將變得空洞而無法讓人感動,進而失去其生命力,甚至產生出諸多的紛擾、弊端,而無法使人認同乃至信受。

邱敏捷(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傳道法師對人間佛教的弘化與實踐上,最具特色之處在於,他很重視本土,比如說,他對台灣文化很重視,不會忽略自己本土化的一些歷史文物。他收集了一些佛教歷史文物、藝術品、他覺得這是對本土文化資產的珍惜,也把它當作一個教材來教化眾生。

  因為人間佛教講「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此地就是此時你所居住的環境,所以第二重視的環保這部分,師父41歲時與宏印法師辦了環保學術研討會之後,到他走的前一年,還計畫籌辦環保、保育的議題與活動。他對環保是關心的、非常徹底的,因為菩薩的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其實跟環境保育有很大的關係。

  師父希望他所住持的道場,是一個人間佛教的道場,一個附近居民、社區都可以一起來受薰陶的道場。他常舉辦成長講座,也聘請各方面的專家,來講授一些現代社會需要知道的社會議題,比如輻射、手機的使用、基地台的設立、高壓電等等健康的議題,也邀請一些特殊教育專家、殘障人士,比如在台灣很有名的劉大潭來演講激勵大眾。他關心的議題都很具體,而且是當代的。我覺得師父不是活在象牙塔裏面的人物,他就是很實際地,佛教就是關懷人間,人間就是一個佛教的道場,他秉持這個理念,而且去貫徹。

  另外,師父很注重生活中的學習,不只是書本中的知識,他走到哪裡就學到哪裡。常說:可以增長學問的都要看、要印證,可是要去看之前,要先讀書,以讀書為貴。師父常講一句話:「欲濟學問之道,以遊歷為先;預收遊歷之效,以讀書為貴。」

  我在編《年譜》的時間很匆促,最大的困難是,很多東西都捨不得去割愛,都想要把它都收進來與公開,可是實際上是有困難的,所以在割捨時很難決定。我在編的過程裡面,是希望把它編得有可讀性,所以我挑的有師父的文章、著作、有書信、有日記、有別人寫他的文章,所以有幾個東西交錯起來,就不會覺得很死板。然後他批評人很幽默、很俏皮,我就會想要留著,有些人說:你把這些編進去,師父會不會得罪人?我說師父不怕得罪人,就沒有刪。所以資料很多很豐富,要取捨是比較難的。

  另外一個困難就是書信,公開必須要取得對方的同意書,有些人在國外、也根本不認識,其實他們問師父的問題都很好,可是因為沒有取得同意書,只好刪掉。但是我很執著地把蘇雪林的信都收錄進來,因為師父生前跟我說希望公開,所以我拼命去簽約,找學生打字,一個一個字校對,因為有一些字較草學生看不懂。因為在師父生前我就答應他編年譜了,且師父的早期作品都有給我,我在他生前已經編好四十幾萬字,我曾經想把它給師父看,但怕他辛苦,就沒給他看。現在已經編好出版,我答應師父的工作已完成了,責任也了了,其實也都是靠大家的幫忙。其中有一些不同的意見,我覺得這都可以接受,只要有機會,我會再介紹其他師父遺留下來的資料。

劉嘉誠(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

  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在台灣已經形成一個共識,這是很可喜的現象。從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到印順導師提出人間佛教,等於是要扭轉過去佛教過於世俗化,也就是鬼化的現象,好像佛教只度死不度生。所以太虛大師開始提出人生佛教,印順導師又把它發揚到人間佛教,強調六道輪迴中的人間道是一個上升或下墮的關鍵點,也就是人菩薩行。

  以前我們講菩薩道,好像都沒有落實到人間,不是那些聖位菩薩、就是鬼神菩薩,沒有回歸到人。而人間佛教思想的貢獻,就是把菩薩行跟現實社會結合在一起,跟我們的倫理道德結合在一起。我相當的期待,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與人菩薩行理念,能透過這樣的研討會,將這樣的思想傳承、發揚下去,這對台灣應該會有相當好的影響。

  今天有三位發表人,其中一位提到印順導師判定大乘三系的內容,另外兩位是大陸的學者,代表大陸現在對導師的思想也有在涉獵、研究,這是個可喜的現象。只是他們應該是從中國傳統儒家的觀點,如牟宗三這個系統來看佛教,而印順導師是站在佛教的立場來看佛教。因此舉辦研討會是相當有意義的,讓他們不再從新儒家的觀點來了解佛教,而是從印順、太虛這個系統來理解佛教。這場研討會對兩岸導師思想研究者的交流,我認為有很正面的幫助。

杜保瑞(台大哲學研究所教授)

  有機會參加這次的研討會,非常的愉快!我是台大哲學研究所的,很早就知道印順導師的著作,相當欽佩印順導師是二十世紀傑出的論師、高僧。我自己在作佛學閱讀跟論文寫作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依據牟宗三、方東美、唐君毅三位大家的介紹來讀取資料,不過當我心中有疑的時候,印順導師的書籍會給我一個精確合理的解答。

  我這次發表的文章,牟宗三先生曾經站在支那內學院唯識學的意見,來判定「如來藏」和「般若」的見解;後來印順導師因為這個問題,對「如來藏」和「般若」的理論架構,做了清楚的界定。我很高興的是,導師的看法解決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所以我就把它寫了下來。

  在論文發表會上,侯坤宏老師說:印順導師是不守中國的,也不守印度的,而是守佛學的本身。沒錯,這話說的對!守中國或守印度都是後來學者自己的偏見,後來的學者會因為自己研究某一期的東西,刻意地強調而批評其他的經論,造成後學者理解上的困惑,而印順導師重新將佛學經論的意思,做了非常清楚的澄清,這個是巨大的貢獻!

楊維中(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在南京大學讀書期間,看遍印順導師所有的著作,無論我自己或帶研究生做研究,會要求仔細閱讀導師全部的著作,因為不管對修行或是對學術界的研究或閱讀,都有很大的受益。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以「唯識無境」來反思人與自然間的關係。中國文化對於大自然多以敬畏之心對待,所以雖有適度的利用,但是有神威的部份就不會動,這樣的話自然和人類是協調的。而西方文化的基督宗教認為,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為人服務的,人是上帝最先的創造物,因此自然就被人類無窮盡地索取利用。至於佛教怎麼看呢?以唯識的立場來看,自然界本身就是自然界,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是我們給他投射一個定義。例如科學講自然中有「食物鏈」,所以豬、人之間有吃與被吃的食物鏈關係存在;實際上,這是人類投射給自然物質的標籤,而按照唯識無境的說法,這是人自身設定的。

  最近幾十年來,地球與人的關係已經發生逆轉,已經出現許多的災難,這都是人類濫用科技所引發的後果,所以現在要反思的是,佛教裡說眾生是平等的,包括任何一個宇宙、器世間,你都必須要尊重,不能夠無限度開掘並且讓它惡化。近年西方也提出生態倫理學,那些反對皮草的環境主義者、生態主義者,他們有些生態倫理的觀點跟佛法反而比較接近。

  研討會至今已經十三屆了,很不容易的,印順導師的思想是廣博的,我們各方面的研究是無窮盡的,希望印順導師研討會能繼續堅持下去。

張蘭石(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自己在大學時期參加過佛學社,當時研讀到導師的書籍,但沒有深刻的體會,一直到後來讀宗教碩士班、研究佛教哲學時,才深刻感受到導師思想的精深。而最大的影響與啟發在於,導師對中觀的思維,不只是紙面上的文字,更富含他一生的人格與抉擇,讓我深受感動。

  導師是一位文人,為我們提供了思想的泉源與人生的示範,在整個佛法的實踐,尤其導師思想中的佛法實踐,是可以有更多元的展現的。我個人認為昭慧法師是一個重要的例子,她將導師思想做了更精彩、更鮮明的示範。然而,很多人都會講人間佛教,但講到後來與導師思想是背道而馳的;相反的,有些人表面上看似沒在走人間佛教,但確實踐了無自性、中觀的道理。真理會越辯越明,人們會越來越了解,什麼是真正的人間佛教精神。

  我相信導師是從古自今佛學成就相當厥偉的大師,相信將來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投入研讀與研究,大家會越來越重視導師思想,將導師思想視為最具系統、完整的佛學體系。

劉見成(弘光科技大學教授)

  印順導師研討會已經辦了十三屆,主辦方經驗非常的豐富,整個空間的設置非常好,尤其在這個「無諍講堂」,是一個口和無諍、對事論理的空間,我看到有慈濟的、有不同立場的交流,大家各言其所見,互相觀摩、互相增長,非常的棒。

勞海新(香港妙華佛學會)

  導師圓寂,轉眼已經十年。期間很多人事物都隨著時間而過去。然而,我們對導師的懷念和敬仰卻是愈來愈深廣。這是要感恩在台灣乃至國外不斷努力弘揚導師思想的各方賢者大德。

  我感恩香港妙華佛學會慧瑩老法師,在港不遺餘力地弘揚導師的思想,讓我能認識到正確的佛法,找到修學導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之路。我曾跟老法師表示我真的不枉此生!回憶19年前在妙雲蘭若歸依導師,此後經常隨老法師回台灣探望導師和參訪各相關道場。這些年來使我常在佛法的喜悅中,無論生活環境的轉變,我心常念三寶。

  台灣是我慧命增長的家。與人歡喜慈悲的明聖師伯囑咐我,要多鼓勵妙華的同學回台尋根。這次來弘誓學院參加第十三屆研討會,我感恩不畏辛勞和慈悲的昭慧法師,常年不斷續辦導師思想研討會,讓老中青三代的學者和信眾能相聚一起,共同研究、交流和學習導師的思想,讓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不斷地傳承和發揚。能成就這樣難得的法會,還要感恩性廣法師、弘誓學院諸位師父和志工,和來自台灣、大陸和香港的學者,在他們寺務繁重中抽空,為法相會。

  今屆大會為紀念去年圓寂的傳道長老,特別安排開場由邱敏捷教授發表新書《傳道法師年譜》。深受敬仰的傳道長老為法忘身,致力弘揚導師的思想,踐行「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確實是導師人間佛教的前行者。

  「淨心等一,利他為上」、「為佛教,為眾生」、「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真正的修行,是無限的奉獻」,這些沒法盡錄的導師語句和著作,是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修行的寶藏。希望導師的思想能在香港和大陸不斷弘揚,讓年青的和將來的學佛者,見到光明,永遠在菩提道上,相遇共行。

黃瓊儀(澳洲國立大學音樂會系博士生)

  我在澳洲時,跟隨一位老師上導師的《成佛之道》課程,在研讀時心生法喜,雖然這位老師用廣東話講授,自己也聽不太懂廣東話,但沒想到仍然法喜充滿,而最大的啟發在於,我從《成佛之道》裡的偈頌中思維法義,當我面對人生無論是順境或逆境,我都能以偈頌來印證,也讓我對於佛法的思路非常清晰,而知道自己目前的佛法層次到哪個地方。非常感恩導師的成佛之道啟蒙了我。

  在參加研討會之前,得知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之一在於緬懷傳道法師,對於這個研討會,我歷年來都有在網上搜尋、了解,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參加並見到傳道法師一面。遺憾的是,傳道法師業已辭世,但法師所行之足跡與典範,將長久存在我們心中。

劉潔芬(香港佛教書籍、影片、活動製作人)

  導師對我最大的影響,是知道如何才是「契理」!導師以現代文字寫下七百萬言,宏觀整體佛法,全面涵蓋經、律、論、佛教史,對愈來愈少人讀得懂文言藏經的今日社會,是劃時代的重大影響,此影響無人可以取代。

  導師的每一言,對我影響都很大!佛法的核心思想、與其他宗教不同的特色。導師的一言一句,上文下理,清晰精準,要弘揚的、要澄清的,導師絕不含糊退讓,那份堅決為佛教、為眾生的情操和精神,我相信是正法久住最需要的元素。我無法如導師一般深入經藏,但我可以學習導師「不畏異端邪說,敢於維護正法」的精神。

王淑麗(與會來賓)

  這是個人第二次參加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第一次是2013年在嘉義妙雲蘭若。兩天來的學術分享,既札實又博廣,食住上受到法師與志工們的熱心關照與服務,深感身心收穫豐碩。不僅有機會親炙諸位法師、學者踏實的學養,也在優美的環境裡接受無言卻充滿潛移默化的境教。由於是學術研討會,兩天來全心投入聽講,得到許多社會議題的新知,以及對玄奘大師、普光法師、僧肇法師、印順法師諸賢聖僧更多的認識。閉幕時,性廣法師為聽不懂的人發言,很幽默親切,這似乎確是學術普化與深究無法兩全的遺憾,或許將來也可以設計多一天議程,做為信眾研討會,以學院提供的課程講座為基礎,討論信眾們的實修心得,及如何結合佛法的教導實踐出自己的人生佛教。這一天的議程設計,可以讓愈來愈多關心的信眾也有參與的機會。

  能在優美的環境裡參加充滿正能量的活動,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深深感恩這次研討會的工作人員、學者專家及尊敬的法師們,感恩昭慧法師的推動帶領。祝福弘誓學院諸位法師,常轉法輪,普惠眾生!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