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 論師的聖果觀(四)

釋悟殷

伍、經部師之預流果無退,阿羅漢亦無退

  經部師之前身,是有部持經譬喻師,於西元二、三世紀間,脫離了有部,獨立成為經部譬喻師學派。此一學派主張:預流果無退,阿羅漢亦無退(大正29.129下--130上),會退的是二、三果聖者(711下)。

  經部師的「定無退預流果」,是說聖果位不退,但還是承認根性會退,因為退法種性者修練根,所得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之種性會退;原先即住思法等者則不會退(大正29.129下)。這種說法,同於有部論師。而「阿羅漢亦無退」,是說阿羅漢不會退失阿羅漢果位,但會退失「現法樂住」。如《俱舍論》言:

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如何由教?經言:「苾芻!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而不說退阿羅漢果,但說退失現法樂住。」經言:「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若謂有退,由經說有「時愛解脫」,我亦許然。但應觀察彼之所退,為應果性,為靜慮等。……由此證知,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然由利等擾亂過失,有餘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則無退失。……如何由理?若阿羅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治道已生,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此道未生,未能永拔煩惱種,故應非漏盡;若非漏盡,寧說為應[指阿羅漢]!是名由理。(《俱舍論》,大正29.130上—下)

  由上引文,可知經部師說「阿羅漢亦無退義」,是指不動種性阿羅漢而言。因不動種性阿羅漢已斷盡煩惱,已拔除煩惱種子,不會再現起煩惱而退了。但是時解脫阿羅漢(退法乃至堪達法)有退,退的是「根本靜慮等持」,也就是「所證之現法樂住」未常時現前;然「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所以聖果位是不退的。

  雖然經部說阿羅漢無退,但是細分來說,亦可以說阿羅漢有退;因時解脫阿羅漢有退故。如此,似乎和有部相同:他們同樣認為不動種性阿羅漢不退,會退的是時解脫阿羅漢;時解脫在三種退中,有已得、未得、受用退(大正27.315下,大正29.130上)。但是,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所以認為時解脫阿羅漢若遇退緣,已斷的煩惱還會現起而退。經部師是過未無體的「現在實有論」者,阿羅漢已斷盡煩惱,煩惱種子已去除,所以不可能再現起煩惱退。退,是退失根本靜慮——所證之現法樂住,因現法樂住要待時方現前故(大正29.130上)。有部說「時解脫有退」,是還會現起煩惱退;經部說「時解脫有退」,是退失現法樂住,這是他們思想上最根本的不同點。無怪乎《順正理論》主要以甚多篇幅破斥經部師說(大正29.711下--716上,破上座說,716上--718中)。

  經部師認為預流者無退,阿羅漢亦無退,一來、不還果有退。為何有此差別?《順正理論》說:

       經主意作如是言:「阿羅漢果亦無有退,一來、不還,世俗道得,容有退義。」引經證言:「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初、後二果,但由聖慧斷惑而證,故無退理。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順正理論》,大正29.711下)

  經部師認為:二、三果是由世俗道所證得的,故容許有退;初、後果由聖道力得(聖慧斷惑),所以無退。世俗道所證得的二、三果,也稱為「假名果」;初、後果由聖道力得,故稱「實義果」(大正27.340下)。何以世俗道力能證得二、三果?據《異部宗輪論》,有部認為「若先已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及不還果」(大正49.16中)。這是說,行者入正性離生——見道(初果),由聖道力,已離三界見所斷斷(見道所斷煩惱)。若以聖道力,離三界見所斷斷,及以世俗道力,離欲界修所斷斷(修道所斷惑)前五、六品染,名一來果;若以聖道力,離三界見所斷斷,及以世俗道力,離欲界修所斷斷前九品染,名不還果(大正27.340中--下)。然則,二、三果雖說是世俗道得,實是由聖道力和世俗道力相雜的作用。依偏重而言,二、三果由世俗道得;實際上,證二、三果還是要具足無漏聖道力的。

陸、阿羅漢與業

  《異部宗輪論》說:有部主張「有阿羅漢猶受故業」,「有阿羅漢增長福業」,「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大正49.16中)。證得阿羅漢者,應斷的煩惱已斷,應證的智慧已證,所以經上說阿羅漢是:「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大正2.10下)。然而何以煩惱已盡,已捨罪福,自知不受後有的阿羅漢,還會受故業報?又如何使其增長福業?復次,十二緣起支中,那些隨阿羅漢轉?以下擬分別探討之;至於詳細的「業」說,將於拙作〈論師的業力觀〉中進一步作討論。

一、有阿羅漢猶受故業

  有情造業,自作自受。「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正24.94上),這是最一般的說法。但是何以斷盡煩惱,不受後有的阿羅漢,也如一般有情,猶受故業?《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五,有二則阿羅漢猶受故業的事緣〔註26〕。有部律典,亦多處說到證得阿羅漢果之佛弟子,仍遭受故業罪報,乃至世尊都不例外〔註27〕。類似於有部「阿羅漢猶受故業」的說法,分別說部系的化地部,亦說是「宿對因緣」(大正22.1中)。而大眾部則解說是示現世間,啟示後學。如世尊身體不和,耆舊童子曰:

聞世尊不和,可服下藥,世尊雖不須,為眾生故,願受此藥。使來世眾生開視法明,病者受藥,施者得福。(大正22.481上)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阿羅漢猶受故業,但是由於阿羅漢已得聖道,縱使身體受苦,也不同於凡夫眾生所受業苦。如目犍連尊者被外道毆打,遍體鱗傷,肢節爛碎,僅餘殘命,是時尊者尚能「以神通力,息除苦痛」(大正24.288中)。嗢缽羅色尊者(蓮華色),被提婆達多打破頭顱,然尊者體悟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遂以種種神變,入無餘依涅槃(大正24.148上)。又世尊於鞞蘭若安居,三月食馬麥,阿難悲苦啼泣,念言:世尊三大祇劫,修諸善品,何以食斯馬食粗麥?世尊云:「如來凡所入口,皆為甘美,百味中勝」(大正24.47上,大正23.99中)。如上所述,可知已證聖果的阿羅漢,內心解脫自在,俱解脫阿羅漢如目犍連者,甚至具足深定神通之力,雖然仍受故業罪報,但是已不同於凡夫眾生所受苦楚。如此解說,方符合「自作自受」的業報理論,修道解脫也才不至於唐捐其功。

  二、有阿羅漢增長福業

  部派之中,有部主張「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安達羅派也說「有阿羅漢積集福業」(南傳58.311);但是化地部就主張「無阿羅漢增長福業」(大正49.16中,17上)。

  阿羅漢如何使福業增長?據《大毘婆沙論》說:

       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以資生之具等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即能轉招富異熟果。(大正27.656下)
 
       據論文,阿羅漢由布施、發願、入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這即是阿羅漢「增長福業」的情形。何以由布施資身具、發願、入定,能轉招富異熟業?論中引契經證成:

       為捨壽行,以衣缽等施僧別人,依契經說。謂世尊說:諸福業事略有三種:一、施性福業事,二、戒性福業事,三、修性福業事。於施性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感大富果。……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與僧;若施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故於僧眾或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大正27.656下) 

       三種福業事中,由布施之功德,可以感富果;而阿羅漢由布施、發願、入定之力,能轉去壽異熟業,變為富異熟業。此富異熟業,是由什麼力量引發呢?有說由施,有說由定,論主說:

       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富果故。雖數入定,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富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令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大正27.657上)

       有部論者認為:諸阿羅漢由布施、發願、修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壽異熟業,即轉能招富異熟果」,所以說「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同樣的,由布施、發願、修定的思業力量,「能招富異熟業,即轉能招壽異熟果」,所以阿羅漢也能增長「壽業」(大正27.656上)。

  與有部相反,化地部認為:「無阿羅漢增長福業」,如《婆沙論》所說的布施、發願、修定等思業力量,是不能增長阿羅漢的福業的。羅漢的留壽、捨壽,是由過去的業力,不是現在的思業力量,因為阿羅漢已斷盡一切煩惱,不再能令福業增長。

  安達羅派說「有阿羅漢積集福業」,是就阿羅漢若布施衣食等資身之物,禮拜支提(塔)、獻華鬘、塗香、乃至右繞支提等而言,認為這都是積集福業的事。而《論事》論主則認為:若阿羅漢猶有積集福業事,那麼,也應有積集非福業事;而阿羅漢是已捨離罪福者,所以不應說阿羅漢有積集福業事(南傳58.311--313)。

  有部說阿羅漢由布施、發願、入定之力量,能增長阿羅漢的福業,這是阿羅漢可轉異熟業說。阿羅漢可轉業,《婆沙論》中引《施設論》云:

       頗有不受順後次〔次來生〕受異熟業,而受順現法〔現生〕受業及順次生〔來生〕受業異熟現前耶?答:有。謂順後次受業異熟不現在前,順現法受業及順次生受業異熟現前。此要證得阿羅漢果,方有是事,非不得者。

       問:有學、異生,亦應有如是事,何故彼〔施設〕論但說阿羅漢耶?答:唯阿羅漢有勝定慧薰修身,故有如是能,有學、異生無如是事。復次,唯阿羅漢能善知自業有近有遠,有可轉有不可轉;諸可轉者,以修力轉之,若不可轉者,引現前受,無後有故。……有餘師說:有業前生雖受異熟而有餘殘,今時證得阿羅漢果,以勝修力及決擇力,引現前受。唯阿羅漢有如是能,故彼偏說。(大正27.103中--下)

  論者說唯阿羅漢能善了知業力可轉、不可轉,「可轉者,以修力轉之,若不可轉者,引現前受,無後有故」。世友尊者也說:若證得阿羅漢果,由殊勝定慧薰修身故,能引地獄苦事人中受,此非諸有學及諸異生之所能(大正27.100上)。這都是「有阿羅漢猶受故業」的另類說明。然而阿羅漢何以能知業力可轉、不可轉呢?論主說:因為阿羅漢已成就「願智」〔註28〕的緣故。而願智唯有不時解脫阿羅漢,已「於定得自在,及相續不為煩惱所持」(大正27.896中),方能現起。所以,唯不時解脫阿羅漢可轉業力,時解脫者不能。然論主說業力有可轉的,有不可轉的,與譬喻師「以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大正27.593中,359中,774上),有程度上的不同。

  阿羅漢已斷、已證,已捨罪福,何以須求福業增長?據《增一阿含經》記載:阿那律聽法時睡眠,被佛呵斥,發憤精進,終日不眠,致雙眼失明。由於眼根已壞,雖得天眼,而欲以凡常之法縫衣時,因無法穿針引線,故呼求幫助。是時,世尊慈護,與縫衣服。阿那律言:「向所稱說者,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我貫針。」世尊言:

       「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是謂六。阿那律!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阿那律曰:「如來身者,真法之身,復欲更求何法?如來已度生死苦海,又脫愛著,然今日故為求福之道。」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說,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若當眾生知罪惡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終不墮三惡趣;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故罪墜墮三惡趣中。」爾時,世尊便說此偈:「世間所有力,遊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經》,大正2.719中)

  世尊為盲比丘穿針縫衣,龍樹《大智度論》亦有記載。世尊說:功德果報甚深難量,我向求無厭足,故得以成佛,於今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論中問:

       問:如佛嘗斷一切善法中欲,今云何言欲無減?答:言斷一切善法中欲者,是未得欲得,得已欲增。佛無如是欲,佛一切功德具足,無不得者,亦無增益。今言欲者,如先說佛雖具得一切功德,欲心猶不息……佛智慧火亦如是,燒一切煩惱,照諸法已,智慧相應欲亦不盡。復次,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未盡,故欲度不息。(《大智度論》,大正25.249中)

  綜合以上諸說,有部「有阿羅漢增長福業」,是否可能演變成如《增一阿含》所說的「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或是否有演變成如《大智度論》所說的,「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未盡,故欲度不息」之可能?筆者不得而知,不過,當時部派中的說假部,已說「由福故得聖道」(大正49.16上),安達羅學派也已以布施、禮拜、供養佛塔,為積集福業事了!

  三、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

  《婆沙論》說:「一切有情皆具有十二支緣起,從無始來乃至證得無學果位」;「三界皆具十二有支」(大正27.118上,下)。所以,緣起遍三界,三界有情皆具有十二支。凡夫眾生,流轉生死,具有十二支,然而無學聖者斷盡一切煩惱,不受後有,是否仍具足十二緣起支?有部說「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大正49.16中)。那麼,是那幾支隨阿羅漢轉呢?

  據窺基法師《異部宗輪論述記》云:

       「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者,幾支隨轉耶?答:無明、愛、取是,或生、老死,在未來定無。若中有中得阿羅漢果,是生支方便,容許有生;若於識支不得果者,以一念故,其受支中亦得果,定不隨轉。名色、六處、觸三支中,有說:亦得果,先生已修習,今至名色識容起聖道故。若作此說,名色、六處、觸中入涅槃,名生般;受中,分有行、無行。有說:名色、六處、觸三支,猶根未明,即非但不能起聖道,無得果理。唯在受愛支之中,分三種般。若依前釋,即四支隨阿羅漢轉;後釋,即一支。其業已得果,行分攝,未得果,有分攝,更無異有支隨阿羅漢轉。(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83.457上--下)

  窺基法師意說:阿羅漢已斷盡煩惱,不受後有了,所以,定無有「無明、愛、取」三支。若有情在中有位,證得阿羅漢果,此中有是生支方便,這樣就有「生」支;又阿羅漢未涅槃前,有「老死」支,因為不受後有,所以未來定無「生、老死」。識支,是轉世投胎的主體,只是一剎那,所以無得阿羅漢果,由受支方得。所以「識」支不隨阿羅漢轉,「受」支隨轉。「名色、六處、觸」三支,有二說:一、「名色、六處、觸」,隨阿羅漢轉。因為過去生中,已修集資糧,現生至名色、六處,或觸支時,生起聖道而般涅槃——生般涅槃;在「受」中,分有行般、無行般涅槃〔註29〕。二、名色、六處、觸三支,根尚闇混昧鈍,不能起聖道,以證阿羅漢。唯有在「受」支分三種涅槃——生般、有行般、無行般,所以「受」支隨阿羅漢轉。

  至於「行、有」二支,則分為已得果和未得果二種。如《婆沙論》說:

       問:阿羅漢所造業,為名無明緣行,為名取緣有耶?答:不名無明緣行,不名取緣有,阿羅漢無「無明」,亦無「取」故。然彼業已與果者,當知攝在「行」支分中;未與果者,當知攝在「有」支分中,是彼類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攝。(大正27.126下)

       如此,已招感今羅漢身的與果業,攝在過去行支中,故不在現身中轉;未與果業,則攝在感未來果的有支中,阿羅漢已得無生,不受後有,故亦不隨轉。如此,可說「行」、「有」二支都不隨阿羅漢轉。

  總之,「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有二解:一是說十二緣起支的「生」一分、「名色、六處、觸、受支」,隨阿羅漢轉;一是只有「受」支隨阿羅漢轉。

柒、齊頂阿羅漢

  四禪八定中,經說:依七依定——初、二、三、四靜慮,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能盡諸漏。又說:比丘依四靜慮,乃至三無色定,能起智斷煩惱,修道盡漏(大正27.929中)。於是有部說:修道斷煩惱必依定滅。然而化地部卻說:「亦有齊首補特伽羅」(大正49.17上),「有諸煩惱不依定滅」(大正27.310下)。

  何謂「齊首補特伽羅」?齊首補特伽羅,即是齊頂阿羅漢。如《舍利弗阿毘曇論》云:

       云何(齊)首等人?若人未行道,若有漏、若壽命,一時俱斷;復次,斷漏無間命即斷,是名(齊)首等人。(《舍利弗阿毘曇論》,大正28.589中)

《大毘婆沙論》云:

       分別論者:有諸煩惱不依定滅。彼作是說:「若有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聖道現在前義,壽量盡時,煩惱亦盡,成阿羅漢,名為齊頂。」(大正27.310下,929中)

  分別論者——化地部,認為:斷欲界九品修惑的三果聖者,若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處無有無漏聖道生起,用以斷惑證無學果,但是將命終時,自能拔盡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亦即:三果聖者不由聖道,亦得阿羅漢果(大正27.929中),因煩惱不一定依七依定方能滅除故。

  有部論者則認為:無有「齊頂阿羅漢」。三果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是依「無所有處」之無漏聖道,得阿羅漢,因無所有處最靠近有頂故(大正27.929中)。亦即生在非想非非想處的三果,必須依無所有處起無漏聖道,斷煩惱,方能證得阿羅漢果,因煩惱必須依定才能滅除故。論中問:七依定中,以下諸地亦有鄰近下地無漏,何故不說依之盡漏,而但說生有頂者耶?論主答道:

       答:下諸地中有自地惑,上地聖道易可現前,非於下地,以下地繫善皆已捨故,聖道難起,由此無有起現前者。生有頂不爾,自地無聖道,又無上地可依,不可不由聖道而能盡漏。是故下地雖難而起,然彼聖道由因力強,非加行,暫起現前斷餘煩惱,得阿羅漢果已,設更住壽經八萬劫,終不重起,以無用故。(大正27.929中)

  分別論者有「齊首(頂)補特伽羅」,是說煩惱不必定由無漏聖道及根本定,才能斷除;而有部論主則認為:一定是要由無漏聖道及根本定,方能斷除。他們的歧異點,在於定、慧偏重不同的緣故。有部論師中,亦有這種情形。如

       尊者侍毘羅作如是言:……如是永斷,是聖者,非異生;是聖道能,非世俗道。所以者何?因《七依經》造此論故。彼經唯說七根本地,謂四靜慮、下三無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斷煩惱。故知唯聖者用無漏道斷。

       尊者瞿沙伐摩作如是說:……如是永斷,是聖者,亦異生;是聖道能,亦世俗道。……聖者及諸異生,依七根本及八邊地,起聖、世俗道,俱能永斷結。

〔婆沙論者:〕如是二說,俱得善通;此本論文,容二義故。(大正27.311上)

     此中,侍毘羅說:聖者唯依七根本定,無漏聖道,才能斷盡煩惱,顯示尊者是重慧者。瞿沙伐摩主張聖者、異生依七根本及八邊地,聖道、世俗道,都能盡除煩惱,表示尊者是重定者。而《婆沙論》者的意見是:「如是二說,俱得善通;此本論文,容二義故」。如此,何以有部論者質疑問難分別論者「齊首補特伽羅」之主張呢?從另一則來看:

       尊者時毘羅,偏稱讚慧;尊者寠沙伐摩,偏稱讚滅定。時毘羅作如是說:慧勝非滅定,慧有所緣,滅定無所緣故。寠沙伐摩作如是說:滅定勝非慧,滅定唯聖者有,慧通異生有故。……〔婆沙論者:〕此二所說,俱唐捐其功;於文無益,於義無益。(大正27.734下)

  此二尊者,被論主批評為「唐捐其功」,主要因為:定、慧都是佛法中的重要項目,偏於任一邊,都非所恰當。然而,若以此一角度來看分別論者之「齊頂阿羅漢」:二百卷的《婆沙論》中,破斥分別論者之「齊頂阿羅漢」的,有二個地方:一、「為遮彼執,顯無煩惱不依定滅」(310下);二、「為止彼意,顯盡〔煩惱〕非俱,必由聖道」(929中)。此二說「無煩惱不依定滅」、「盡〔煩惱〕非俱,必由聖道」,近於侍毘羅說。如此,分別論者和有部論主,亦只是各得一邊而已。所幸《婆沙論》主是「此本論文,容二義故」(311上),採取二義並容的態度,否則豈不是自相矛盾!不過,由此亦顯示所謂「無煩惱不依定滅」之「定」,是有漏,還是無漏?從《發智論》至《婆沙論》以來,並未給于明確界定〔註30〕,致有如上情況出現。

 

註釋

註26:1.有一阿羅漢在寺自染袈裟,城中失牛犢者,見衣似牛皮,染汁如血,煮札似肉,器如牛頭,以為偷牛賊,加以鞭撻,縛送王所,禁閉牢獄。由彼業力故,囚禁多時,門人無人知曉,待業力盡,方省救出。
2.有一阿羅漢未關門戶而入深靜慮,城中有離家出走之婦女投寺,藏匿彼床下,為夫捉得,疑其共作不淨,與以鞭撻,縛送王所,由業力故,囚禁多時。(大正27.654下--655中)
註27:1.阿羅漢受故業報,如神通第一之目犍連,被外道毆打(大正24.287上--289下)。
2.世尊還受故業報。如《十誦律》,大正23.98下,98中--99中,187中--188中,263上--264中。《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大正24.45上--50中,94上—97上。
註28:問:願智云何?答: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隨欲知義,發正願已,便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如願皆知隨欲知義者。(大正27.895上--中)
註29: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874中--875中。
註30:1.《發智論》:問: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答: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依未至滅;色界三十一,及無色界見所斷,或依四,或依未至滅;無色界修所斷,或依七,或依未至滅。(大正26.939中--下)
2.《大毘婆沙論》:問: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問:何故作此論?答:欲顯諸佛出現世時有勝事故。……為遮分別論者「有諸煩惱不依定滅」。……為遮彼執,顯「無煩惱不依定滅」。此中「定」者,顯對治道。謂對治道,或說為定,或說為道,或名對治,或名作意,或說為行。言雖有異,其義無別。(大正27.310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