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性平運動的修持觀照

——《人生雜誌》「菩提道上的女性修行者」專輯

 

訪談時間:2020410

訪談地點:佛教弘誓學院

採訪整理:何筱淇

 

 

前言:

劍拔弩張的性別平等運動,在昭慧法師看來是場很好的修行,人若對歧視的苦難保持沉默,如用麻木的心修行,豈能成佛?

 

我生在都是女兒的家庭,父母對我們非常疼愛,早年的經驗裡,我沒有明顯感受身為女性而被歧視的問題,第一次感覺到性別歧視,是出家以後跟師父的相處。

性別壓迫的自覺

我的師父非常強調父權,每當我不願順從時,他會數落我說:「就衝著我是男性、你是女性,我是比丘、你是比丘尼,我是師父、你是徒弟,你都得聽我的!」這與我的家庭教育、大學的平等觀念截然不同,我反駁他:「即便您是師父,我是徒弟,容或我應聽您的,為什麼只因您是男性或比丘,我就必須聽您的?」他甚至採用肢體暴力,試圖讓我因恐懼而屈服。

我不但沒有屈服,還常常表達不同看法,在他看來,這就叫做「頂嘴」。可是當時我的佛法訓練不及師父,也感念師父對我有剃度之恩,於是我說服自己繼續忍耐,一直到妹妹罹患思覺失調症,需要我照顧,而師父卻要求我在僧團跟家人之間做出選擇,我只能選擇離開僧團。

剛離開時,我是很沒自信的,因為覺得,連跟自己的師父都相處不好,我出來以後還有希望嗎?但很出乎意料之外,我發現自己其實人緣很好。終於,我閱讀到了印順導師的書,那是以前師父不允許我們看的「禁書」,所以傳統佛教對導師的開明思想,確乎是戒慎恐懼的。師父重視戒條,且常拿戒條來壓制我們,但導師卻教導我們,如何用佛法看待戒條深層的制戒原理,並依此原理檢核各種假「持戒」之名的不合理要求,我的困惑在他的書中解開,而我也主動地去認識這位師長。

導師對我的恩惠,就是培養我正確的判斷力。我明白了戒條可在「無常」與「無我」的法則下進行檢視。有的可能因情境變化而變得不適用,甚至產生副作用,即是所謂的「無常」法則。此外,我們必須抽離「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檢視這些戒條是否會帶來「利他」或「令正法久住」的良善效果,若某些戒條只對特定的人有利,比如男性、當事人,卻對其他人,如女性、非當事人構成傷害,那就不符合「無我」的精神。

佛陀每次制戒,都是因為有人犯錯,他會先向當事人問明事情的原委,並依「令正法久住」等十項利益去制戒,所以並不是佛陀說了算,當然也不會是師父說的算,看待佛教的戒律,要避免淪落於教條主義,不要因為某些不合理的規制來自律典,就無條件遵行,也不要因為時代改變了,就對律制全不理睬,我們應該「離此二邊而行中道」,依「令正法久住」與「護生」的核心精神來奉行戒律,這是我從研讀導師的著作所得到的啟發。

回想起出家前,我的人生真無苦難可言,在跟師父的相處中,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苦」。忍耐家暴並不是報恩,那樣只會不斷助長家暴的習性,累積種種怨憎。但我還是對這些既往因緣,充滿著感恩之情。過去,雖然也能同理別人受到的傷害,例如燒燙傷、刀劍傷等,但經過這樣的歷練,讓我有更大的同理心,去覺察人與人在細微的互動中,所承受「看不見」的傷害,並了解到:要杜絕性別歧視的問題,必須從根源著手。

佛門中的性別歧視

我曾聽說,一所佛教所辦的學校,在舉行浴佛節活動時,志工指揮大家:「讓師兄先走,師姊走後面。」我覺得非常荒謬,為什麼女性非得走在男性後面不可?難道他們的女校長也要走在男司機的後面嗎?有位比丘聽了我的分析,請我不要這麼在意社會的「階級秩序」,我義正詞嚴告訴他,等到社會也不在意「性別秩序」的時候,我就不在意階級秩序。其實,我不欣賞階級意識,只是要提醒一點:我們沒有理由高抬「性別秩序」,而忽略了年齡、資歷、職位、貢獻度等等優位秩序的考量!

我記得有次出席一個佛教節目的邀訪,那位主持人說,她要「先訪問全部的比丘,再換訪問比丘尼」,我立即抗議,並要求交錯訪問。比丘與比丘尼交錯受訪不是很好嗎?

她立即從善如流。就這樣,我在佛教界,只要看到性別尊卑的不合理安排,就會立刻反應,盡我所能地力挽狂瀾。因為我相信,一定要有所反應,情況才會有所改善。

所以,在我所領導的僧團裡,站或坐的位置,都不可能有「比丘在比丘尼之前、男居士在女居士之前」的順位安排。你只要細膩觀察這種現象,就知道「魔鬼藏在細節裡」,那些「性別秩序」一再操作於每一個細節,形成人們頑強而固著的性別尊卑觀念,所以我們不能在這些細節上置之不理。

自古以來,男尊女卑現象與觀念,在佛門中無孔不入,就像〈八敬法〉的其中一部分,早先可能是基於「師生倫理」的考量,但被沙文主義的比丘扭曲而成了性別倫理。例如:佛陀要求剛出家的女性,視資深比丘為修道的師長,尤其是那些出家前曾為宮廷貴族的女性,既然要向資深比丘學習佛法,當然應該向老師彎腰頂禮。但後來演變成即使「受具百歲」(出家受戒一百年)比丘尼,依然要迎禮「新受具比丘」,那就變質而成「吃人的禮教」。你可想像八十歲老祖母要向二十歲小孫子頂禮的畫面嗎?這完全乖背了「敬老尊賢」的人倫法則。

在性平運動中修行

我認為比丘與比丘尼之間,可依長幼年資來排序,更可互相頂禮,不宜用「性別」理由來決定要不要向對方頂禮。一個人同時具有多種身分,不是只有性別身分。華人社會很在乎「尊師重道」,那為何要依性別因素而非師生關係,來排定彼此安處的位階呢?當一位女禪師跪著向比丘說法,而該比丘也大剌剌坐著接受禪師的跪禮時,這樣的場景顯得十分荒謬,因為這只證明,在男性沙文主義洗禮下,「性別」竟然比「佛法」還重要。

修行不因男女相而有所差別,但我還是會看到男性沙文比丘,導引比丘尼自我作賤,將女性講得極其不堪。像這種女性自我矮化、自我醜化並自我詛咒的行為,我都會嚴加駁斥。

其實,我也不想天天抗議性別不平等的事兒,畢竟那幾乎是「空氣」一般無所不在的共業,我無需將自己視作女性的「救世主」。但若以我自身的利益考量,而不做任何發聲,這也不符合「無我」的精神。因此,我無須為無孔不入的「性別秩序」而產生憂惱,平時安住在快樂生活中,遇境逢緣即勸諫、糾正或喝斥「性別秩序」,算是對當事人或旁觀者的「機會教育」。

性別平等的精神,不是教女性「不尊重男性」,而是教女性與男性「尊重每一個人」。不過,有些女性在沙文主義中過得很自得其樂,她們會為自己的處境尋找有利的生活方式,我不會特別想改變她們什麼。即使是有大威德力的佛陀,也無法全面改變印度社會中男尊女卑的現象,連僧團也在佛陀滅度之後,逐漸加強對女性的控管,但我還是會針對強化性別秩序的言論與行動,持續發出逆耳忠言。

不愛、不恚、不怖、不癡

我跟道友共同創立僧團,我不會複製父權模式,甚至會極力避免父權心態。我非常清楚自己沒有一點對學眾的操控意念,例如,我會告訴他們:雖然我是師長,但不要因此而覺得,我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我希望大家在平等中互動,不要落入盲從權威的模式。有些人可能因獲得崇拜而感到高興,但我沒有這種喜好。

僧團裡難免有產生爭議的時候。我很重視程序正義,爭議發生時,先用七種滅諍法,透明化地處理諍事。律典中提示,作為羯磨主(會議主席),必須不愛、不恚、不怖、不癡,知法非法、知律非律,也就是說,絕不能刻意袒護自己偏好的人、惱害自己憎惡的人、迴避自己所畏懼的人事,或是事理不明、不重視程序正義,胡亂裁斷僧團中的諍事。

天台智者大師說,他本來能夠登入六根清淨位,但因為領眾,所以只能獲證五品弟子位。我覺得智者應是如實表達,不完全是謙虛客氣。因為處理人事難免會有情緒,六根不夠清淨是難免的。比如看到桌子髒了,我們拿抹布來擦它,桌子乾淨了,抹布卻變髒了。可是抹布上的髒污是可以被洗淨的,因此,領眾難免會有動怒、呵責的時候,但這跟累積貪、瞋、癡的煩惱與習性不相同,因為出發點是為了僧團或對方著想。只要其心端正,就是修行歷程。我常勸領眾者反觀自照,例如:對於學眾不聽諫而自行其是,我生氣,是因為事情會被對方搞砸,以至於貽害無辜或僧團群體?還是因為對方不能尊重我?如果是因為不被尊重而生氣,那就應予矯正,如此嚴謹釐清自己的動機與意念,也是一種修行。

知識是力量,它也帶給我較好的發言權利,我就有義務藉由這樣的優勢來為性別弱勢發聲,而不能因自身不受歧視或受到尊重、禮遇的優勢,坐視不顧性別弱勢的處境!

性別平等運動,有時難免會是劍拔弩張的,愛惜羽毛的人,可能不願沾鍋。但是,若只想維持自己的優雅身段與舒適待遇,而對苦難與歧視保持沉默,那樣的意念是不清淨的,相當麻木不仁。一顆麻木無感的心,在修行上是有問題的,若麻木無感可以成佛,那麼木頭、石頭理應最先成佛。

作為有情,我們照理都有對他人苦樂的覺知力,倘若選擇不發聲,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將自己訓練成了麻木無感的人。另外一種情況是,雖然心有所感,但內心有所恐懼,比如恐懼失去友誼、聲望、利益等,所以保持沉默,甚至隨俗附和,這是跟內在的恐懼妥協。無論是麻木還是恐懼,這都構成修行的心性障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心經》已很清楚說明,我們倘若不處理內在的恐懼,到最後都會成為修行的問題,離正覺的境界愈來愈遠。因此,劍拔弩張的性別平等運動,對我而言反倒是很好的修行場域。或許有人覺得我「不務正業」,但一路走來,我自知心性比以前更為純淨、勇敢而敏銳,也有了更大的承擔力,跟以前純粹做學問的我相較起來,投入平權運動後的我,其實是進步多了!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