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第二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

第二場論文研討會發言紀錄主講人:悟殷法師

《部派佛教系列》(上編)

回應人:郭忠生老師
紀錄:德涵法師


悟殷法師: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午安!首先感謝主辦單位,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對印公導師表達我對他的敬意,也感謝昭慧法師的指導,更感謝竹山明善寺長期對後學的照顧,使後學能安身立命。

「部派佛教」,是「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中介點,在佛教的發展史上,佔有關鍵性的地位。然在佛教史上,從和合一味的原始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之間的過程,卻是一段相當模糊的歷史。而且,部派佛教在次第發展中形成,學派在不斷分化而互相交流下,形成了無邊異義及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要理解部派佛教思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後學研究部派佛教之時,也曾經被論師們彼此諍論的議題所困,他們何以會有如此的諍論呢?由於自己在摸索的過程中,曾經困苦過,因此嘗思惟一個問題:要理解部派佛教,真的是那麼辛苦的事嗎?

幸運的是:印公導師在民國二十九年撰寫的《唯識學探源》,民國三十一年撰寫的《印度之佛教》,就一針見血的提出:學派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為說明、建立有情業果相續生命緣起問題。由此發展出二條思想路線:「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印公導師在紛繁的部派學說中,抓出學派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的兩大動脈,這是印公導師的創見!而且這是研讀部派思想的捷徑。我們只要依循著導師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的創見去理解部派佛教、學派的無邊諍議,都能紛然灑落無遺。進一步說,依循著這二條脈絡去研究印度、中國的佛教思想史、大乘三系或中國大乘八宗,也可以一目了然。

在此想和與會大眾分享我研讀部派佛教的心得。

印公導師指出:學派分裂,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有情業果相續的問題。由此發展出的兩條路線,是本於佛法的特質與實踐性。佛法的特質在緣起法,有情生死流轉與涅槃解脫,是依於緣起法則。佛教進而闡明:眾生從生死流轉到涅槃還滅,必須遵循著八正道而到達究竟的境地。倘若能掌握緣起教法的根本原則和實踐性,探求部派論師們的思想,他們無不著眼於業果相續和生命緣起的問題。論師們不是無聊,更不是宣耀自家學問,而是眉毛拖地(比喻慈悲)的,關懷著生命本質,立足於佛教的實踐性而著述。

「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是如何說明的?現在就以部派佛教最根本思想的分歧—有部的三世實有論和大眾部的現在實有論,來分析它。

有部安立三世實有的最根本信念,是立足在「自性實有」上。自性實有如何建立三世實有?有部說:一切有為法,是恆住自性,不增不減,三世一如;因緣和合,從法體上現起作用,是有生有滅的,由此建立三世差別。作用現起是現在,作用過去就是過去,作用未現起是未來。作用由法體而現起,可說是從屬於法體的。既然法體是自性實有,不增不減,三世一如,那麼從屬於法體的作用也是實有的,因此達到一切有為法都是三世實有的結論。由此三世實有的思想,建立了眾生從流轉到解脫的生命論以及認識論。

有部在自性實有的根本信念上,又主張「剎那生滅不能轉變差別」。其有為法體是恆住自性,沒有轉變差別;作用是剎那生滅,沒有轉變差別;而心法是剎那生滅法,也沒有轉變差別。若如此,有情如何建立生命的移轉?有部提出:在有情的五蘊相續和合上,建立假名補特伽羅,作為前生與後世移轉的依據。

另外,從認識論的觀點上說明。如我看見性廣法師,他是五蘊和合的,可是他所依的一一蘊是真實的,所以我所緣到的,還是實有——依實立假。

大眾部、分別說部,是現在實有論者。其理論依據是:有為法體是無為。有為法的自性,是真如,是無為,自性上而起的生滅,才是有為。因此,其時間觀是現在無為實有。如此,有情如何從前生轉到後世呢?他們認為:「剎那生滅亦有轉變差別」,且「一剎那有前生後滅二時」,如說「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故以「一心」相續作為有情前生到後世的移轉依據。而其認識論,亦與有部有所差異。有部認為:如觀貪不善根,是觀過去?還是現在?還是未來?此一定是觀過去與未來。過去與未來,能成為我們所觀的,因此一定是實有的。但不能觀現在,若觀現在,能觀、所觀,一剎那就有二心,然有情不能一剎那二心並起。又大眾、分別說部主過未體無,而過去與未來既然能成為我們的所緣,因此,「無」亦可成為我們所認識的。

進一步,我們來看時間觀與業力的關係。先要理解什麼是業力?簡單的來說,當我觸對外境,或者閉起眼睛,思前念後,由於內心的推動,而引起身口行為的動作,當下就引起潛力的存在,或稱生活的遺痕,這就是業力。從內心推動,加上身口行為,所以,業力是色心合作的。人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也是色心和合的。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業力造作以後,它是如何與有情發生關係呢?

有部認為業力是無表色,是法處所攝色。無表色是色法,而無色界無色,無心定無心,有情業果如何相續?有部說「命根依二法轉」,無色界有情依心轉,無心定有情依色轉。大眾部依心立我,唱「唯心心所有異熟因異熟果」,業因業果建立在心心所法上。在有情是色心相依不離的聖教之下,必然會說「無色界有色」,「無心定有心」;且其主張「四空處無為」,就是無色界有色的思想。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色法有質礙和變礙的定義。那無表色是否具足這二種定義?如果沒有,它就不是色法;如果有,那麼,有情的業力,如何相續?豈不是出現了困境?同樣的,心法有覺知與能緣的作用,若業力是心心所法,是否有能緣與覺知的作用呢?學派在此都要有圓滿說明的地方,由於時間的關係,在此不再詳加贅述。

接著,說明部派佛教的時間觀與解脫的關係。由凡夫眾生修行而達到聖位,凡夫從未有無漏慧,那最初一念的無漏慧從何而來?有部立足於自性實有的思想,認  為有的不能成為沒有,沒有的也不能成為有。凡夫眾生未來無漏法早已具足,只是未現前而已,只要靠著現在有漏的加行善把它引生出來即可。現在實有論者的大眾、分別說部,主張心性本淨。眾生是心性本淨,而現今被客塵所染,客塵是隨眠,而心性本淨就是未來的無漏因。但是,如果未來早已具足無漏法(有部),為何我們還是凡夫而不是聖者?其凡聖的分野點在那?有部立足在三世實有,又建立得與非得(成就與非成就)的思想:當凡夫現起善心,沒有煩惱現前之時,因有煩惱「得」,所以還是凡夫,還會生死流轉。由於三世實有論,又建立得與非得(成就與非成就),也就因此,他心目中的阿羅漢,雖斷除煩惱,然「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所以,時解脫阿羅漢,若遇到退緣,仍然會現起煩惱退。而大眾部、分別說部主張心性是本淨的。既然心性本淨,何以還是凡夫?因為有客塵煩惱。客塵煩惱雖說是「客」,但是無始以來就有,那就是「俱生我執」,也就是阿羅漢所不斷的習氣。

以上很簡單說明心識論、解脫論與業力的關係。

現在我想要解說,我一直關切的問題是:學派思想,修道次第,以及學派風格的密切關係。大眾部的修道次第是「四諦頓現觀」,在相當於有部的世第一法位上,就廣觀一切法了,一旦如實智生,引入見道,就四諦皆能了知。而有部是「四諦漸現觀」,主張十五心見道,以正性離生分凡聖。證果的階次,端看凡夫位上斷了多少欲界所斷的煩惱而定。有直接證入初果,或直接證入二果或三果的。有部認為:凡夫可斷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見道所斷煩惱,以及修道所斷煩惱,亦即:除了非想非非想處煩惱不能斷以外,其他三界的見、修所斷煩惱,凡夫是可依世俗道與修道斷的。由此,顯示了有部是重定的學派。由於凡夫眾生可以斷煩惱,那麼,他的菩薩觀自然是:菩薩還是凡夫眾生。也就是,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的菩薩,還是凡夫,直到依第四靜慮引入正性離生,以三十四心斷去非想非非想處煩惱而成為聖者佛陀。若還沒有依著第四靜慮引入正性離生以前,都還是凡夫眾生。

大眾部則認為:以聖無漏慧斷煩惱,才是真正斷煩惱(重慧)。然凡夫眾生沒有聖無漏慧,所以凡夫眾生不能斷煩惱,頂多只能伏煩惱。所以,他們的菩薩觀是:有聖者菩薩。聖者菩薩,不起愛欲想、瞋恚想、損壞想。既然菩薩是聖者,已不起愛欲想、瞋恚想、損壞想,為何菩薩還娶妻生子?他說:「不染污心亦令有相續」。至於三世實有論者的有部,其菩薩是凡夫眾生,那麼,菩薩還娶妻生子是不成問題的,因為凡夫菩薩猶有染心,「唯染污心令有相續」。

由此,說明了學派修道次第,學派思想,以及學派風格(重定或重慧)三者是緊密結合的。

上來簡單的說明自己修學部派佛教的方法與心得。末學認為:若能遵循著印公導師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的二大軌則,順著這二大軌則思想發展的自然趨勢,研讀部派應可事半功倍;而且,不要忘了論師們作論立說,確是為了圓滿說明有情業果相續生命緣起——是佛教的終極關懷,而此終極關懷,正是立本於佛教的緣起正見及其實踐性。此一方法,是研讀部派佛教的捷徑。

謝謝大家!

回應人—郭忠生老師:
看到本書,內心有一些感觸,最近就我所知:很少人研究部派佛教。印公導師很早之時,對印度佛教的流變,判攝為五期,而前三期是:聲聞為本的解脫同歸、傾向菩薩的聲聞分流、菩薩為本的大小兼暢等。這三期,不管是大乘或小乘,在我們所理解的觀念,這演變中,是不脫離部派佛教的。但要研究部派佛教,最大的問題,好像名詞很多,有關的著作很少,又加上有時有一些既存的觀念,限制我們對部派的理解。其實研究部派佛教是一條很艱辛的一條路,我們很高興有人花費很大的心力研究部派佛教。

古代大德並不是坐在冷氣房的書桌前寫出論書來的,所以沒有所謂「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古代大德對世間法的分類不是靠想像出來的。我想悟殷法師在報告之時,大家一定會覺得:為何名相那麼多,而連接不起來。同樣一個觀念,在不同的論書與論師,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形。我個人認為她是一位相當難得的法師。

在  座不要認為論師們無聊,而不食人間煙火,整天做想像的問題。或許你們會覺得無聊,可是有時覺得他們是苦中作樂,又有時覺得他們觀察細膩。譬如部派論師會去研究人的鼻子為何是一個,而眼睛要二個?為何人會長出白頭髮?

在這裏,我想提出:三世實有,為何會有三世?既然法體常存,就應沒有時間觀念才對。部派佛教從一個問題,以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如果所有的觀念都在三世實有,那三世實有的三世,已經界定我們對問題的了解。其實本來在說一切有部,認為時間是假法,既然是假法,就不把時間立為諸法之一,但到大乘百法就把時間立為不相應行法了。

厚觀法師:
請問悟殷法師,在您的大作第十九頁倒數第三行,引用「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我想確認一下您這裏所說的是說一切有部對二乘的主張,還是有部對菩薩觀的看法?如果是主張二乘果位的話,二乘斷見惑已經是聖位,若能斷修惑,已經是修道位,應該是有學聖者!如果是指菩薩的話,是那些時候斷這些惑?是不是最後三十四心?如果是的話,與聲聞什麼時候斷惑有那些不同?

悟殷法師:
關於凡夫是否能斷見道與修道的煩惱,在有部學說有一些轉折,在《大毘婆娑論》時代,有部認為異生能斷見道和修道的煩惱,而這正是有部和犢子部不同的地方。《大毘婆娑論》(大正27.8中/-13)記載著有部與犢子部的不同。其中提到:凡夫眾生是不是能斷見道所斷的煩惱?而關於有部的主張:異生是不是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非想非非想處惑)?《婆娑論》至少有三處(大正27.264下,465上,741下)。有部最主要的關鍵,是以見道分凡聖(正性離生)。凡夫眾生可依世俗道和修道,斷去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的見道所斷與修道所斷煩惱,除非想非非想處惑,只要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都是凡夫異生。

有部是重定的學派,他說外道能得五通,引發神通必須依四根本靜慮,但外道沒有無漏慧;他也反對分別論者的齊首補特伽羅。「齊首補特伽羅」,是生到非想非非想處的三果聖者,有部認為此聖者要依著無所有處的聖無漏慧斷煩惱,才證得阿羅漢。而分別論者(化地部)是重慧學派,主張有「齊首補特伽羅」。認為生到非想非非想處的三果聖者,在他生命終了時,自然斷去煩惱成為阿羅漢。

廣淨法師:
請問悟殷法師,「四空處無為」如何跨越到「無色界有色」呢?

悟殷法師:
印公導師在《印度之佛教》第八章(p.151)說到:四空處無為是空去粗色,而其最細色是有情色心所依,此即是「無色界有色」說。詳細情形,請檢閱《印度之佛教》第八章。

悟殷補充資料:
印公導師說:「空無邊之空,即虛空。厭色界質礙物之粗障,欣虛空之淨妙。無邊空觀所成,斷生色之煩惱,離色界質礙而顯著,即無為,為有情心行之所依處。然此心所依事,是極微細之色法,故曰無色界有色。餘識無邊處等三,例此可知」。

厚觀法師:
悟殷法師,您沒有回答我剛剛的問題,我說:若在聲聞果位的話,三賢之上是聖位,您剛才所說的是菩薩異生能斷惑。我另外的問題是:在有部的系統,對於菩薩觀跟二乘修行法門,在斷惑上有什麼不同,這裏您還沒有回答。

悟殷法師:
有部是聲聞部派,不是大乘學派,他會作菩薩論題,主要牽涉當時的時代背景。例如:關於菩薩,《發智論》只說:「問:齊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在《大毘婆娑論》(大正27.886下)解釋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斷實非菩薩起菩薩增上慢故,而作斯論。」有人以一食布施,布施一楊枝,或受持一句頌,就說定當作佛。此增上慢者,是當時學派對菩薩的異說。有部面對這種異說,覺得應該給予「菩薩」以一定義。有部的菩薩觀是什麼呢?有情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還是會退墮。行者到第二阿僧祇劫滿,自知當來成佛,但不敢發言當來作佛!直至三大阿僧祇劫滿,到百劫種相好,才是真正菩薩,但這時的菩薩,還是凡夫的階段。所以他們的修道次第,我們可說是聲聞部派的修道次第。在《異部宗輪論》中說有部主張「異生能斷欲貪嗔恚」。凡夫和聖者的差別,是在「正性離生」(見道)。其實有部在那時代,並沒有嚴格區分聲聞與菩薩二者。

悟殷補充資料:
關於筆者引《大毘婆沙論》「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大正27.465上),厚觀法師問:此是說一切有部對二乘的主張,還是有部對菩薩觀的看法?如果是主張二乘果位的話,二乘斷見惑已經是聖位,若能斷修惑已經是修道位,應該是有學聖者!如果是指菩薩的話,是那些時候斷這些惑?是不是最後三十四心?如果是的話,與聲聞什麼時候斷惑有那些不同?

厚觀法師的問題是蠻深刻的,筆者覺得有再補充的必要。問題的癥結點,牽涉到有部斷惑證真的次第。以漸次斷證來說,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何故斷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異生?這源於有部以見道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四沙門果非定漸得」(大正49.16中),以及異生能以世俗道、以修道「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除有頂)」(大正27.465上)的緣故。超次證果的行者,即使斷了三界見、修二惑(除有頂),倘若未引入正性離生,都還是凡夫異生。一旦引入正性離生,就隨著已斷除多少欲界煩惱,而有證初果,直證二果、或直證三果的情形。而有部主張異生能斷見道、修道煩惱,是有部的新義。此如《品類足論》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702上)《發智論》卻說:「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930中)二者的不同,《大毘婆沙論》主解說為:《品類論》,是「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發智論》則是「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大正27.266下--267上)。論主意謂:《品類論》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是就漸次證果者而言;《發智論》說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就超越證果者而設的。這即是說:《品類論》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惑,《發智論》主張異生能斷見惑、修惑。而這也是犢子部與有部的不同:犢子部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惑(大正27.8中),是源於阿毘達磨論舊說:「八十八隨眠見所斷,十隨眠修所斷。」有部論師主張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源於阿毘達磨論新義:「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筆者於〈有部譬喻師的思想與風格〉文中,有詳細的說明,只是尚未發表而已。)

另外,有部是聲聞部派,其菩薩並非是大乘之菩薩。有部說:「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大正49.16中--下)「菩薩所有殊勝善根,謂從不淨觀乃至無生智,皆此生中依第四靜慮一坐引起。」(大正27.33上)「菩薩三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於見道中有十五心剎那,道類智時為第十六,即此名斷有頂加行,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復有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是名三十四心剎那,菩薩依此證無上覺。」(大正27.780中--下)「不退法異生,若已離無所有處染,如菩薩等,未來下八地見修所斷結定不當退。」(大正27.312上)從這幾則有部對菩薩的描述中,就可以確定有部的菩薩符合其修道次第。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