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大毘婆沙論》中的分別論師之思想與風格(中)

釋悟殷

【接續七十四期】

  陸、諸法攝他性

  相攝,是阿毘達磨論者論究的主題之一1。佛陀說法,常出現名雖異而內容相同的法,阿毘達磨論者把它歸納起來,化繁為簡,統攝為一法,成為相攝門。相攝中,又分為他性攝與自性攝。然在探究諸法究竟是自性攝,抑是他性攝時,學派出現了不同意見。如《大毘婆沙論》說:

  有說:諸法攝他性,非自性攝,如分別論者。……為止彼意,顯一切法皆攝自性,是勝義攝。(大正27.306中--下,308中,550上,841中)

  論中,分別論者列舉四個聖教量及一個世俗言論,證成諸法決定只攝他性,不攝自性。從分別論者所舉聖教及世俗言說的內容2,可知:所謂他性攝,是能夠統攝不同體性的法,如信、進、念、定、慧五根,每一根的體性不同,慧根卻能攝其餘四根;或如縷攝衣服;或如在家者說:我能攝田宅、財寶、僮僕等。體性不同,卻能為他所攝,故諸法決定是他性攝。

  有部論師認為:一切諸法皆自性攝,是勝義攝;若持攝他性是勝義者,則有如下過失:

  一法自性,應是一切法。一法生時,一切法應生;一法滅時,一切法應滅。復有別失:應見苦所斷,即見集、滅、道、修所斷攝3。斷見苦所斷時,見集所斷等煩惱亦應斷。若爾,修後諸對治道應成無用。勿有此過,故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大正27.306下)

  有部論師的意思是︰諸法決定是各攝自性,非他性攝。倘若諸法能攝他性的話,則一法的自性,即應是一切法;又如以斷煩惱來說,豈不是斷了五部煩惱中的見苦所斷煩惱,即是斷了見集、滅、道及修所斷煩惱了。果真如此,則修後對治道豈不是多餘的?因此,批評分別論者所舉聖教:「是不了義,依假名說,有別意趣」;會通分別論者所引世俗言論:縷攝衣服,是依任持義,假說攝名;在家者說能攝田等,是依饒益義,並非勝義攝4。然何以諸法各攝自性呢?有部論師說:

  自性於自性,是有、是實、是可得,故說名為攝。……自性於自性,非增非減,故名為攝。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手捻衣等。然彼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故名為攝。於執持義,立以攝名,故勝義攝唯攝自性。(大正27.308上)

  由此,說明了分別論者和有部論師的諍論點,最主要的是:有部論師以三世實有——「自性實有」的學理,強調諸法唯是自性相攝。從他質難分別論者的內容中,即透露出這個訊息。如有部論師說:

  攝他性者,待時、待因而立攝名,非究竟攝。待時者,謂有時能攝,有時不攝。待因者,謂有因能攝,有因不攝,故非究竟。如有頌言:「有因故起愛,有因故起憎,世間無無因,而起愛憎者。」攝自性者,不待時、因而有攝義,是究竟攝。不待時者,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不待因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大正27.307上)

  「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就是「三世實有」的根本學理:諸法「各住自性」,自性「實有」(大正27.42中,200上);諸法「自性羸劣,不得自在,依怙於他」(283中);必待因緣,「得勢時生,失勢時滅」(200上)。諸法自性實有,非因緣和合而有,自相安住而不變,三世一如、不增不減。因此,有部論師主張「諸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

  同時,有部論師質難分別論者執著「他性攝」,將有之過難是:「斷見苦所斷時,見集所斷等煩惱亦應斷。若爾,修後諸對治道應成無用」。由此亦說明有部論師主張自性攝的主要目的:觀諸法自性漸次以達解脫。故有部論師勸勉行者:「若欲觀察一切法者,應先觀彼自性攝義」(大正27.307上)。何故觀察諸法自性能達解脫呢?有部論師說:觀察諸法自性時,除去我想及一合想,修習法想、別想易滿故5。如說:

  總觀一切有為之法,猶如沙摶,風飄散壞,由此便得空解脫門相似種子;觀有為法空非我故,便於生死深不願樂,由此復得無願解脫門相似種子;彼於生死不願樂故,便於涅槃深心願樂,由此復得無相解脫門相似種子。彼於如是三三摩地,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依上發慧,離三界染,得三菩提,證永寂滅。(大正27.307上)

  因為觀察諸法自性攝時,能獲得以上之勝利功德,因此有部論師強調諸法自性攝非他性攝。這樣,又與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初衷相應,都是出自於佛教的實踐性。不過,最值得留意的是:有部論師發揮「一切法皆攝自性,是勝義攝」的思想,將影響其學派往「假實二諦」發展,而不同於過往的「事理二諦」了6

  柒、信等五根唯是無漏

  信、進、念、定、慧等五根,是有漏法,還是無漏法?學派間有諍論。據《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說「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大正49.15下);有部說「有世間正見,有世間信根」(16中);化地部則說「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17上)。此中,大眾部與化地部說「無世間信根」,顯然是主張「信根是無漏」的;有部說「有世間信根」,自然是主張「信根通於有漏」。如《大毘婆沙論》記載著:分別論者主張「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而舊阿毘達磨師、經部師(即持經譬喻師)、及有部論師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大正27.7下);犢子部則不但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也說「信等五根,是自性善」(8中)。以下,從學派的對論中,說明各宗意見及其諍議點。

  一、分別論者與有部論師對論「信等五根是有漏,還是無漏」

  論究信等五根是有漏,或是無漏?是根源於聖道修行而來的課題:世第一法,以何為等無間緣入正性離生?有部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犢子部等,認為「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有部與犢子部斷惑證真的修行次第中,世第一法,是四加行位之一7;由於尚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成為聖者,故還是凡夫位。凡夫未有無漏法,世第一法是外凡位,世第一法又以五根為自性,故信等五根定是通於有漏的。分別論者則主張:一切凡夫都不成就信等五根,唯聖者成就,故信等五根定是出世無漏的。如《大毘婆沙論》說:

  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論主〕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大正27.7下;《雜阿含》652經,大正2.183上--中)

  分別論者依據聖教量: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多修習故,諸漏永盡,成為阿羅漢;若全無信等五根者,則住外異生品中。既然異生皆不成就信等五根,而異生又未有聖無漏慧,故信等五根「唯是無漏」的了。

  有部論師不同意分別論者的主張,指陳分別論者違反聖教,論中共列舉四經:一、如契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是沒、是味、是過患、是出離,未能超此天、人、世間,及魔、梵等,乃至未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非無漏法,可作如是品類觀察,故信等五根必通於有漏,若執信等唯是無漏,就違背聖教8。分別論者答言:世尊此中說「自相觀」,如必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而集起故,此是觀無漏是「集」自相;要未知當知根沒,已知根起,已知根沒,具知根起9,此為觀「沒」自相;雖是愛所緣,但不為愛所繫縛,此為觀「味」自相;觀無漏是無常故,則是觀無漏是「過患」自相;而契經說:「般涅槃時,一切有為皆悉棄捨。」此涅槃時必棄捨故,此為觀無漏是「出離」自相(大正27.7下--8上)。二、契經說:「有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軟根者」。三、契經說:「我昔未轉正法輪時,曾以佛眼觀諸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有利、中、軟諸根差別,善容貌,善調伏,薄塵垢,若不聞法,退失勝利信等五根。」倘若信等五根唯是無漏的話,應利根者是阿羅漢,中根者是不還,軟根即是一來、預流。果真如此,則世尊未轉法輪時應已名轉,一切聖者於諸世間已充滿,復轉法輪豈不是無用了嗎(大正27.8上)?分別論者答道:此中「根」名,說所依處,不說根體,於我宗並不相背!四、有部論師再破分別論者「根是所依處」:違背契經,如經說:「我說二十二根,所謂眼根等。」[10]此經豈亦說根所依?而且,二經「根」聲無異,一說根體,一說所依,非所極成,是自妄執。是故應許:信等五根,亦通有漏(大正27.8上)。

  有部論師質難分別論者違反四個聖教,證成己宗之「信等五根亦通有漏」,才合乎佛法正義。對於分別論者所舉聖教(如前「若有五根增上猛利,……住外異生品。」),即解釋為︰信等五根,實通有漏。彼經一向說無漏者,乃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11。又異生總有內、外二種:不斷善根,說名為內;斷善根者,說名為外。彼經意說:「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名為斷善根者。」故信等五根通於有漏,才是聖教真義(大正27.8上--中)。

  以上,分別論者與有部論師之對論「信等五根是有漏或是無漏」,二者諍論的焦點,筆者以為:在於二者學派風格及修行現觀次第的不同。從三方面來說明:一、分別論者說「 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凡夫眾生未有聖無漏慧,故不成就信等五根,說明了分別論者是重慧的學派。真正的智慧,是藉由聖道斷煩惱所證得的無漏慧;凡夫眾生的世俗有漏慧,並不是真正的智慧。二、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以及有部論師說「依無漏根建立聖者有差別故」,說明了有部以正性離生(見道)分凡聖;聖者又依三無漏根安立聖位之差別12。世第一法既以五根為自性,當然信等五根通於有漏了。三、分別論者用「自相觀」來解釋會通有部論師(第一經)的聖教難,有部論師仍是不認同,而說:

  彼言非理。所以者何?謂此經說:「我若於此信等五根,未如實知是集、沒、味、過患、出離,未能證得諸漏永盡無上菩提。」非自相觀能見諸漏,故彼所說決定非理。由此五根非唯無漏。(大正27.8上)

  「非自相觀能見諸漏」,正說明了有部論師的修行現觀次第是「四聖諦漸現觀」(大正49.16中),現觀諦時必然是觀諸法的共相,如《大毘婆沙論》說:

  分別一物相者,是分別自相。分別多物相者,是分別共相。……復次,十六行相所不攝慧,多分別自相;十六行相所攝慧,唯分別共相。復次,別觀智諸諦慧,名分別自相;總觀諸諦慧,名分別共相。(大正27.217上)

問:現觀諦時為觀自相、為觀共相?……答:應作是說:觀於共相。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觀少分共相,然自、共相,差別無邊。且地大種,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三大種;名共相者,一切地界皆堅相故。大種造色合成色蘊,如是色蘊,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四蘊;名共相者,謂色皆有變礙相故。即五取蘊合成苦諦,如是苦諦,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三諦;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有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大正27.405上--中)13

  有部論師是「四聖諦漸現觀」論者,「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中)。行者先思惟欲界苦諦,如實了知後,再思惟色、無色界苦(集、滅、道,亦同),依次證入。緣四聖諦,起十六行相14。此十六行相,是四諦的共相,蘊、處、界等,則是自相。因此,四諦漸現觀,是依四諦理(共相),作四諦十六行相觀,依次證入才得解脫。所以有部論師說「非自相觀能見諸漏」,「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有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就是立本於「四諦漸現觀」的修觀次第而言。而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大正27.405中),是有部論師不贊同「四諦頓現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分別論者正是主張「四聖諦頓現觀」的學派15。這一點,應該是二者意見不同的關鍵所在。

  二、有部論師與犢子部對論「五根是否自性善」

  有部論師主張依無漏根以建立賢聖差別,信等五根在異生身,故通於有漏;犢子部亦主張「信等五根通於有漏」,又說:

  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為自性。唯此五根是自性善,餘雜此故亦得善名。由此五根,建立一切賢聖差別,不由餘根。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俱解脫;從此減下,成慧解脫;次復減下成身證;次復減下成見至;次復減下成信解;次復減下成隨法行;次復減下成隨信行。」(大正27.8中;《雜阿含》653經,大正2.183中)?

犢子部舉聖教證成五根是自性善,且以五根建立賢聖之差別,不同於有部論師之依三無漏根建立賢聖差別,故有部論師質難他:

  若唯五根是自性善,所餘善法自性是何?若謂彼是「不善、無記雜五根,故亦名善」者,如是五根與彼相雜,何故不名不善、無記?然信等五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緣,一起一住,一滅一果,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但順妄情,不應正理。勿有此過,故應說言:世第一法根非根性。(大正27.8中--下)

  犢子部與有部關係密切,《大毘婆沙論》說:犢子部所立宗義,與有部「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大正27.8中)。其中,犢子部說「世第一法唯以信等五根為性」,即是不同之一(信等通於有漏、無漏則相同)。探究有部論師與犢子部的差異,實為有部論師發揮了新義,犢子部的不同,是不同於有部的新義而已。如犢子部與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等都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而《發智論》主及《大毘婆沙論》主等卻說:「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16。由此可見:阿毘達磨論師們本來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到《發智論》以後,有部論師漸傾向於以「心心所法為其自性」(大正27.9上)。故質難犢子部:信等五根與所餘法,同一所依,同一行相,乃至同一等流,同一異熟,而言「五根是自性善,餘相雜故,假立善名」,是但順妄情不是正理。有部論師言下之意是,犢子部以五根建立賢聖差別,世第一法以五根為其自性,五根是自性善,都不是正理;要以三無漏根建立賢聖差別,世第一法以心心所為自性,才是應理論者。

  三、結語

  分別說者(及大眾部),主張信等五根唯是出世、無漏的——「無世間信根」;而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以及犢子部,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信等五根通於有漏、無漏——「有世間信根」,這是二大學派根本的不同。阿毘達磨在發展中,原本持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的思想,在《發智論》以後,有部論師則採取以「心心所為自性」。有部論師思想發展的情形,印順導師的解說是:《發智論》主,從融合綜合的觀點,知道心與心是相應的,是營為同一事業的。而到《大毘婆沙論》時代,從三世有的,融合綜合的見地,推論的更詳細,最後到達了:世第一法以「五蘊為性」的毘婆沙義。而《大毘婆沙論》的五蘊為性,實本於《發智論》的思想原則發展而來17

  另外,值得順帶一提的是:持經師,與舊阿毘達磨師及犢子部,都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但《大毘婆沙論》所記載的持經譬喻師則有不同意見。如法救主張:諸心心所是思差別,故世第一法以思為自性。覺天說:諸心心所體即是心,故世第一法以心為自性(大正27.8下)。法救、覺天的說法,都被有部論師破斥。又分別論者說:世第一法,相續現前。相續總有三種:一、時相續,二、生相續,三、相似相續。世第一法雖無前二,而有相似相續。有部論師則說: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大正27.20中)。世第一法「唯一念現前」,就是有部論師主張「世第一法定不可退」(大正49.16中)的原因之一18

  捌、音聲是異熟果

  佛教的業感因果說,分為等流因果和異熟因果二種。這二種因果,《大毘婆沙論》的解釋為:等流因果,是「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的因果說;異熟因果,是「諸不善、有漏善法所招異熟,因是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的因果論19。學派中,有部論師特別發揮異熟因果論,故《大毘婆沙論》中,對於異熟因果有一番論究20。本節,只探討:「音聲是否異熟因果」的學派諍論。

  據《大毘婆沙論》記載:犢子部、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部論師則認為「一切聲非異熟果」(大正27.612下)。南傳《論事》記載:大眾部主張「聲是異熟果」(南傳58.203--205),「六處是異熟果」(南傳58.205--207)。

  依據《大毘婆沙論》,犢子部、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的理由是:

  由聖言故。如《施設論》說:「何緣菩薩感得梵音大士夫相?菩薩昔餘生中,離麤惡語,此業究竟,得梵音聲。」由此說故,彼便計:聲是異熟果。(大正27.612下)

  犢子部、分別論者依據《施設論》的記載:菩薩的梵音聲,是過去生中遠離麤惡語,今生方感得的果報,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部論師卻說:「一切聲非異熟果」。然有部論師說「依異熟果,諸法由業得,彼法是無記」,「如來善心說諸妙音、美音、和雅音、悅意音,此語是善」。於是分別論者還以有部論師自宗的主張,問難有部:若業感得之異熟果報是無記性的,則不應說如來善心所說諸妙音乃至悅意音是善的;既然說妙音等是善的,就不應說異熟果報是無記的(大正27.612下--613上)。

  這裡,有部論師有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到百劫修妙相業,得「相異熟業」時,才是真菩薩(大正27.886下--887上)。依此來說,菩薩的三十二相,應該是異熟果。菩薩的第三十二相,是「得梵音聲相」(889上),何故有部論師卻說「聲非異熟果」呢?有部論師答道:因為菩薩的梵音聲是:

  菩薩昔餘生中,造作增長感異熟果大宗葉業,由是因緣,展轉出生如來咽喉微妙大種,從此能生妙語音聲,而聲非異熟。(大正27.613上,大正26.974中)

佛於喉藏中有妙大種,能發悅意和雅梵音,如羯羅頻迦鳥;及發深遠雷震之聲,如帝釋鼓。如是音聲,具八功德:一者、深遠,二者、和雅,三者、分明,四者、悅耳,五者、入心,六者、發喜,七者、易了,八者、無厭。(大正27.889上)

  犢子部、分別論者(及大眾部)與有部論師,一主音聲是異熟果,一主非異熟果,二者的諍論點在於:犢子部、分別論者認為:菩薩妙音聲,是由離麤惡語感得的異熟報。有部以為:由異熟業,生咽喉微妙大種(異熟果);由此大種,才發出妙語音聲。因此,分別論者所引的《施設論》文,有部論師解說是:依展轉因,作如是說,然一切聲非異熟果(大正27.613上)。

  雖然有部論師一致主張聲音不是異熟果報,但是論師在論究「何故諸聲非異熟果」的理由時,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論說:

  問:何故諸聲非異熟果?〔1〕或有說者:聲屬第三傳。謂最初業生諸大種,大種生聲;聲屬第三,故非異熟果。〔2〕復有說者:聲屬第五傳。謂初業生異熟大種,異熟大種生長養大種,長養大種生等流大種,從此等流大種生聲;聲屬第五,故非異熟果。〔3〕復有說者:聲隨欲轉,非異熟法可隨欲轉。〔4〕復有說者:聲復生聲,非從異熟復生異熟。〔5〕復有說者:聲是現在加行所發,異熟果是先業所起。〔6〕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7〕復有說者:聲有三種,謂善、不善、無記。異熟果唯無記。〔8〕有說:若聲是異熟者,生可愛趣,應一切時出如意聲;生非可愛趣,應一切時出不如意聲。現見有時與此相違,是故聲非異熟。〔9〕復有說者:聲有間斷,異熟色無間斷,是故聲非異熟。(大正27.613上,〔〕號裡數字,為筆者加入)

  論中,共有九種說法,論主並未評斷何者為正義。而且,即使有情所發聲是何處的大種所造?論師間仍是異說紛紜,有說是喉邊大種造,有說心邊大種造,有說是臍邊大種造,而論主認為︰若總的說來,聲音是一切身支大種所造;若別說的話,輕小聲是喉邊大種造,叱吒哮吼號叫等聲音,是遍身大種所造(大正27.664上)。雖然如是,如前面引文,論師說:「菩薩昔餘生中,造作增長感異熟果大宗葉業,由是因緣,展轉出生如來咽喉微妙大種」。由此看來,在九種說法中,或許前二說是有部正義;然其餘七種說法,還是合乎於有部學理,只是偏向異熟果的某一特點發揮罷了21

  另外,有部論師又說:菩薩由二因緣,發願求佛大士夫相微妙梵音:一、由曾見,二、由曾聞22。在「曾聞」部分,論師說:菩薩聽聞如來以梵音聲宣說正法,深心愛樂歡喜,誓願受此正因:以持戒等諸功德迴向,願於未來亦能如是。由此意樂,復以:

  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承事供養父母師長同梵行者,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又勤淨除二種業道,謂粗惡語,及雜穢語。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此梵音,摧伏一切外道他論。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由此言詞,映奪一切世俗異論。(大正27.613中)

  此中,值得留意的有二:一、以「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此種說法,與有部論師所信奉之《四梵住經》:「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大正27.425下)23,以及「經營窣堵波、毘訶羅、僧伽藍等佛法僧事」,為阿羅漢「住持佛法」項目之一(大正27.895中):都顯示了當時北印度建塔、造像,及以香花音樂等供養的風氣;同時,也說明了有部論師的意趣——建塔供養塔可得廣大果。二、論師說:「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這說法,與分別論者主張「音聲是異熟果」有何差異呢?世尊說:「若我住世,有於我所恭敬供養,及涅槃後乃至千歲,於我馱都(塔),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我說若住平等之心,感異熟果平等平等。」有部就曾依此契經作為聖教量,證成己宗論義(大正27.585上)。這樣一來,有部論師豈不是前後矛盾了嗎!筆者以為:這裡,必須溯源到:有部論師是三世實有論者。三世實有最根本的學理,是「自性實有」:聲音由大種所造,大種是能造色,聲音是所造色,而色之極微(即色之自性)是實有的24。故有部論師之主張「聲音非異熟果」,是探源到聲音是由大種所造,而言「聲非異熟果」,大種才是異熟果;分別論者等則是從離麤惡語方可招感得美妙音聲,直接就聲音本身來說,「聲是異熟果」。

【未完待續】
 


[1] 阿毘達磨論者論究的根本論題,有自相,共相,攝,相應,因緣等。
[2] 1.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於彼。然彼中心,與眾材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2.經說: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諸餘四根。然彼慧根與四根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3.經說:世尊告彼手長者言:「汝以何法攝自徒眾?徒眾云何受汝所攝?」手長者言:「世尊為我說四攝事: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我以此四攝自徒眾,徒眾由此受我所攝。」然手長者與徒眾異而說攝眾,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4.經說: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攝;正念、正定,定蘊攝。然正思惟、正精進與慧蘊異,正念與定蘊異,而說彼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5.世間說: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在家者說:我能攝田,諸畜,財寶,僮僕,家屬。出家者說:我攝徒眾,資具衣缽。如是能攝與所攝異,故知諸法皆攝他性。(大正27.306中--下)
[3] 煩惱依五部分別: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及修所斷。見苦、見集所斷煩惱有二種:遍行,不遍行。見滅、道所斷煩惱有二種:有漏緣,無漏緣。修所斷煩惱,唯不遍行。
[4] 問:若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非他性攝者,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答:所引契經,是不了義,依假名說,有別意趣。1.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於彼」者,是於任持義,假立攝聲。此任持彼,不散墜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2.經說:「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諸餘四根」者,是於方便義,假立攝聲。慧為方便,令餘四根亦速運轉,能辦大事,假立攝名,非勝義攝。3.經說:「以四攝事,攝徒眾」者,是於能引彼,令不離散,假立攝聲。由四攝事,方便誘引,假立攝名,非勝義攝。4.經說:「正思惟、正精進,亦慧蘊攝,正念亦定蘊攝」者,是於隨順義,假立攝聲。以正思惟、正精進隨順慧蘊,正念隨順定蘊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5.彼所引世俗言論:「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依任持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在家者說:能攝田等;出家者說:攝徒眾等」,依饒益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306下--307上)
[5] 除去我想及一合想,修習法想、別想易滿。謂諸有情,若有我想及一合想者,貪瞋痴等煩惱增盛;由增盛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愁歎憂苦諸災患事。若除我想及一合想,便觀色法如麵麥少聚,不久離散。觀無色法前後不俱,不久磨滅。(大正27.307上)
[6] 學派的二諦說,原先,一般都是真妄二諦與理事二諦為主,《大毘婆沙論》自宗,也說到「事理二諦」為正義(大正27.399下),而有部論師後來發展為假實二諦,這是阿毘達磨論師經「攝」的分別而發展的。如1.印順導師於《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說:有部阿毘達磨論者,經「攝」的分別,而向兩方面發展:一、假與實的分別,二、事與理的分別(頁88--89)。2.《印度佛教思想史》說:毘婆沙師以「事理二諦」為正義。……從此(《雜阿毘曇心論》)後,阿毘達磨論師以「假實二諦」為主了(頁192,198--199)。3.《性空學探源》,亦說:有部主張一切法最後的單元是實相有,一合相是假名有,這是他們固有的思想,但假名有與實相有並不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把二者配合起來,在婆沙之後(頁131)。
[7] 有部立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也稱四順決擇分善根;犢子部立「忍、名、相、世地一法」,此四位,相當於有部的四加行。
[8] 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7下;《雜阿含》651經,大正2.183上。
[9] 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三無漏根。未知當知根,是見道位;已知根,是修道位;具知根,是無學道位。(大正27.732下--733中)
[10] 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女、男、命、意、樂、苦、喜、憂、捨、信、精進、念、定、慧、未知當知、已知、具知根等。
[11] 論中,亦有說:分別論者所引經「唯說聖道。所以者何?聖者差別依聖道說,非世俗故。」(大正27.8上--中)
[12] 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三無漏根。未知當知根,是見道位;已知根,是修道位;具知根,是無學道位。(大正27.732下--733中)
[13] 「問:現觀諦時為觀自相、為觀共相?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觀自相,諸法自相差別無邊,應無觀諦得究竟者,且地自相無邊差別,觀未窮盡而便命終,況更能觀諸餘自相!若觀共相,如何四諦不頓現觀?復於何時以如實智觀諦自相?於諦自相若不能觀,云何名為現觀諦者?答:應作是說:觀於共相。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觀少分共相,……故無頓觀四聖諦義。」(大正27.405上--下)
[14] 十六行相:苦、非常、空、非我;因、集、生、緣;滅、盡、妙、離;道、如、行、出。(《大毘婆沙論》,大正27.408下)
[15] 分別論者主張「四聖諦頓現觀」,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533上。有部論師主張「四諦漸現觀」,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404中--406上。
[16] 《發智論》:「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大正26.918上;《大毘婆沙論》,大正27.7中--8中)
[17] 印順導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頁242--243。
[18] 有部論師主張「世第一法定不可退」的原因,請檢閱《大毘婆沙論》,大正27.21上--22下。筆者於〈論師的聖果觀〉,參、「預流者有退、無退」之三,「世第一法定不可退」,亦曾探討過(見《部派佛教》中編,頁255--260)。
[19] 《大毘婆沙論》,大正27.629下。
[20] 大眾部主張「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譬喻師主張「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有部論師則主張「異熟因果俱通五蘊」(大正27.96上--中)。關於各學派的業力說,筆者於〈論師的業力觀〉曾加以論述,茲不贅述。
[21] 從〔3〕聲非異熟法可隨欲轉,乃至〔9〕異熟色無間斷,都是順著有部論師對「異熟果」的定義,就某一特點而言。而〔6〕復有說者:離初靜慮染時,語表便斷;若是異熟者,應離三界染時方斷。亦是源於有部論師主張:尋伺唯欲界及初靜慮二地有(即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第二靜慮以上「無尋無伺」(大正27.269中--下,744中--下)。因為尋伺是語言之本(416中),既然第二靜慮以上無尋無伺,故定無語言。
[22] 「由曾見者,謂彼菩薩曾見諸佛處大集會,為諸有情以梵音聲宣說正法,摧伏異論,微妙深遠,具丈夫相。由曾聞者,謂彼菩薩,具聞如來以梵音聲,宣說正法,乃至具丈夫相。爾時菩薩見聞歡喜,深心愛樂,則便誓受順彼正因:我諸禁戒,梵行精進,皆當迴向,願於未來得住如是大士行類。由此意樂,復以種種上妙香花供具音樂,供養諸佛獨覺聲聞制多形像,承事供養父母師長同梵行者。修如是等殊勝福時,一一迴心此梵聲相。又勤淨除二種業道,謂粗惡語,及雜穢語。由勤淨除粗惡語故,得大士相微妙梵音;由此梵音,摧伏一切外道他論。由勤淨除雜穢語故,感得言詞威肅清亮;由此言詞,映奪一切世俗異論。譬如有人,見他處在華妙堂閣,陳列五樂歡娛自恣,聞他拊奏五樂音聲,作是思惟:我於何時當得如是處妙堂閣,陳列五樂歡娛自適?既思惟已,勤加功力。積集財寶,如其所願,皆能辦之。菩薩亦爾,由見及聞,發願求佛梵音聲相諸業。」(大正27.613中)
[23] 《四梵住經》:「佛說有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云何為四?謂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是名第二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既破壞已還令和合,是名第三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修四梵住,是名第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大正27.425下)
[24] 四大種——地、水、火、風,是能造色。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無表色,是所造色。色的極微,是「自性實有」的。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