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思想碰撞的智慧之光──綜合座談引言與精采發言摘錄

謄稿:潘鳴珮、江曉音、潘雅惠,修潤:陳悅萱

「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綜合座談引言

主持人傳道法師介紹引言人

各位來賓大家好!今天的四位引言人都是我長年的老朋友,套句現代的流行話,更都是我「前衛的革命同志」!最左邊的是佛教弘誓學院院長性廣法師,也是昭慧法師的學生,從反挫魚開始,我們就經常一起從事社會運動了。雖然她們兩位在輩份上比我低,但昭慧法師是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性廣法師擔任第三、四屆理事長,我則是第五、六屆理事長,所以在行政方面,她們可說是我的前輩。

最右手邊的是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江教授,相信在座沒有人不認識他,他的思考非常銳利且深刻,對於佛教史及現代佛教發展的脈動都相當地敏銳。有一句批評台灣人的話:「好騙、難教、易信人,貪財、怕死、愛面子。」不僅是台灣的古諺,日本總督也曾這麼說,所以若沒有江教授這個大榔頭,狠狠敲下去的鏗鐺一聲,醒都醒不過來。只要有江教授在場,肯定能夠激發出很多的問題及火花。

最後是我們尊敬的藍吉富教授,《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總主編,多年以來我對他有很深的感謝之情。如果不是藍教授願意承擔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今天大家就看不到《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更不用說《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了,接下來大概可以出版《台灣佛教辭典》,無論是對信仰或學術研究,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具書。

此外藍老師善長佛教史料學,傳統對提婆達多的評價一般都是大惡人,國內外也很少人研究他,但最先提出提婆達多非但不是大惡人,而且還具有很多優點的是印順導師,藍教授則據此深入研究,並蒐集許多史料,寫了一本很有系統的專書,讓外國人都非常驚訝、讚嘆。

四位引言人各有專長,現在就請他們各做十分鐘的發言,保留多一點的時間讓大家互動,首先請性廣法師!

性廣法師

謝謝傳道法師以及其他三位發表人,這裡輩份最高的是藍老師,本來我想一定會從藍老師開始發言,所以沒有心理準備,後來被通知要先講,不好意思!

從肯定一切三學增上的三昧法門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從印順導師的思想脈絡來看,他非常肯定修行在人間。人間是成佛最主要的證所緣境,得為人身是一種福報,也是我們要珍惜的,所以任何修行都應當回歸到「我們在人間要做什麼?」接下來我從自己的專長範圍及喜好來談,也就是從戒定慧三學來談修行。

天台二祖慧思大師曾經提過一個觀念──「諸法無諍三昧」,據昭慧法師的研究,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無諍」始終都涵蓋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修行者的心與世間是沒有對立、沒有諍論的。」縱然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有種種討論,但這些討論都是為了要得到對真理最佳的理解,並不是對立或爭執。從這個前提出發,正如剛剛何日生教授提到「門是進入目的的一個方便」,因此對於所有的法門,我們都應該從「這個法門能不能讓我們在修行上得到戒定慧三學的增上?」的角度來抉擇。

對於「戒學」要問:「這個法門能提供一種什麼樣的道德情感、倫理反思,以及倫理規範的自我約定?」對於「定學」則要問:「這個法門能不能讓心專注?」譬如念佛法門,若心念能藉由念佛得到專注力,就是得到念佛三昧。所有的三昧法門,無論從那一個門進去,慈濟的利益眾生也好,在禪堂、水邊、林下的安靜環境也好,只要能進入心念安靜的境界,就都是定學的完成。慧學是訓練敏銳的觀察以及對法最好的抉擇,觀察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對自我身心的觀察,能觀察到無常、空、無我;另一是對世間的觀察,能透過觀察而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

其實我們選擇佛法、選擇某個宗派做為自己的信仰,無非是要讓自己的心得到平靜與安寧,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諍論呢?因為一個宗教或一個教派,倘若它不斷地強調自己有什麼樣的特色、自己如何是最好的,自然就會引起對立和諍論。但每個人修學的因緣不同,例如我自己開始學佛,接觸的就是念佛法門,多年非常純淨地念佛,使我直到現在始終對於念佛、對於淨土有著美好的回憶,只是念到後來,很多的問題不能解決,所以才接觸印順導師思想。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雖然已經接觸印順導師思想這麼多年了,但還是念佛法門讓我的心得到安頓。

或許修行都是從尋找、從迷惑開始,但無論是選擇學佛或是任何信仰,到後來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法門最終都是要滿足我們對道德情感的安頓,讓我們的心得到更大的專注,最後能夠讓我們對於世間、人我做更多的觀察,選擇最好的方法。所以我認為,「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就是對「修行在人間」的一種肯定,雖然在這個前提下可能還有很多的分歧,但只要不離戒定慧三學的總綱,還是有對話的空間的。

江燦騰教授

我們在討論之前,先來看「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中的「宗派」。台灣最難定義的就是宗派,慈濟宗、佛光宗、真佛宗都是宗,但是連宗派的內容都不清楚時,要如何談「跨宗派」呢?「人間佛教」其實是張空白支票,每一個人包括做生意的、甚至賭徒,都是在人間,所以如果不從思想史的發展來看,談「視野」就沒有意義。

按照思想史發展來看,印老的思想基本上是跟戰前整個宗教的去神秘化、宗教的社會關懷以及宗教的理性化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印順導師的著作中雖然有宗教性,可是基本上是充滿了

理性與批判性,這是他對佛教界一直在檢討的部分,如果不了解這一點,顯然就會變成大家各唱各的調。
最近韓國與香港都有學者跟我聯絡,因為韓國的僧侶走不出傳統窠臼,而韓國宗教只有統一教走得出去,因此他們派僧侶到台灣來學習慈濟、法鼓山、佛光山,但怎麼也不了解這些道場是如何運作的?讀了我的著作以後,綱領系統就清楚了,其實台灣做的也就是韓國統一教做的。香港也一樣想從我的書裡了解,如何從區域佛教來表現香港佛教的特色。國際學者從我的書入門來了解台灣佛教,我也是最先在書裡將昭慧法師、傳道法師的事業做歷史定位的,為什麼我能這樣為他們做歷史定位?因為我不僅知道台灣,也知道日本、中國大陸、甚至於世界,我是

從東亞百年來看問題的,所以我們根本要談的應該是:人間佛教的內涵究竟是什麼?
所以我一直建議傳道法師及昭慧法師,應該把論述的精華編輯成類似藏經的教學手冊,教導像在座各位這樣的信徒,如何從社會關懷的層面來實踐佛法。畢竟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佛法的實踐應該著重在社會關懷,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直強調內在修行,最後變成空洞化。沒有「社會性」的人間佛教,就是一張任誰都可以亂開的空白支票,那麼談跨宗派也就沒有意義了。

昭慧法師

謝謝主持人!謝謝台上三位先進以及各位法師、居士、女士、先生!從這些年來的宗派論戰中,我產生了很深的感觸,也因為這些感觸,讓我興起以「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做為本次研討會主題的構想。

人間佛教的定義

從趙樸初、印順導師,乃至往前追溯到太虛大師,往後到現今的慈濟、法鼓、佛光,人間佛教已經被談論得很廣泛,既然海峽兩岸都高舉著人間佛教的大蠧,那麼是否應對它下一個既不過於排他,也不至於漫無標準的精準定義呢?

國際有所謂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事實上佛教在歷史裡本來就名為「Mahaya Buddhism」,關於「Mahayama」一詞的定義,《唯摩詰經》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嚴淨國土、成熟有情」,這也是我在〈印順學與人間佛教──由無諍之辯到求同存異〉 一文中,對於人間佛教所下的定義:無論是強調個人修行或往生他方淨土,「嚴淨國土、成熟有情」都應是任何標榜人間佛教者必須遵循的最大公約數的共識。

當然,在共識之外必定有所歧出,為了避免人間佛教氾濫成災,我提出了兩個必要的倫理判準:一、是否能達到《阿含經》中的「初善、中善、後亦善」,亦即動機善良、過程手段正當、效果良好?二、是否能達到印順導師所說的「淨心第一、利他為上」?淨心也就是黃夏年教授說的「無我」,因為唯有清淨無染的心才能達到「無我」,這是我首先在定義上所作的釐清。

人間佛教的無諍之辯

其次,「人間佛教」確實出現過無諍之辯的,何以如此呢?我曾提出六大差異來解釋:

第一、學風的差異:中國的民族性一向長於融貫,如天台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便是以融貫的方式所做的判教,太虛大師也是遵循這樣的傳統,但印順導師卻長於辨異,精準分辨差別相的學風,自然凸顯了與傳統的不同。

第二、印順導師直說其「不為民族情感所拘蔽,直探佛陀的本懷」。這與帶著民族情感而遵從中國佛學傳統的教界,存在著差異。

第三、導師說他「不為一宗一派之徒裔。」,與徒裔之間的學派本位或宗派本位思想不同。

第四、出自對佛法的理解不同,在大乘三系思想孰優、歷史孰先的判準上,因此而有差異。

第五、在實踐上究竟應重視此世或他方?應重視出世或入世?對佛法的信念不同,則有不同的見解。

第六、雖然都標榜「入世關懷」,但仍有行事風格上的差異,如「心淨」與「國土淨」孰優、孰先?而同以「國土淨」為優、為先的道場,對於應否介入法律與政策層面,又各有理念上的不同。

雖然我舉出了麼多的差異,然而諍辯不全然是壞的,我常說:「對立往往是對話的開始。」不同宗派接觸時產生的對立衝突,一定會互相觸痛對方,但也只有在被觸痛的同時,才有可能從「為什麼我會覺得痛?」的自我反省中,敲醒早已不自覺的慣性思考,並且跟著調整自我合理化的作法。

「跨宗派人間佛教視野」的反思

修行究竟應該隱遁山林或是走入世間?這是教界爭論已久的議題,即使都認同入世佛教,也還有路線上的不同,那麼彼此之間應如何對待呢?基本上我仍然贊同導師「捨精嚴則無貫攝」的原則,精嚴地分辨出差異後再來談貫攝,而不是含混籠統、鄉愿的「你好,我也好」,像黃教授調侃的「和諧社會嘛!」此外,貫攝也不能像中國傳統的判教方式,雖然表面上將其他看法都收攝到自己門下,看起來是不排它的包容主義,實際上但卻判他宗不了義,判自宗為了義,骨子裡結果還是我宗最好的自我主義。

因此「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並不是模糊一切,或是重新建立一個如智者大師五時八教的判教方式,我認為只要能符合前述兩個倫理判準,無論以真常唯心、虛妄唯識、性空唯名甚至天台圓教為思想根柢的人間佛教,若能各依自宗思想發展一套成就「莊嚴國土、成熟有情」的論述,而且確實又有事功的話,那麼彼此是可以在宗教對話的視野上相互欣賞的,這是我對「跨宗派的人間佛教視野」這個議題的反思。

雖然導師非常注重思想的革命,他認為沒有正確的思想,就沒有正確的行為,但反向來說,即使思想上遵隨「性空唯名」,行事卻不必然能夠「莊嚴國土、成熟有情」;而以真常唯心為根柢的思想,也不盡然如他宗所批判的,必會走向霸權的道路,例如證嚴法師,開創出來的志業不見得就是霸權;而思想上標榜精純的龍樹中觀系統,也有所謂「又紅又專」的中觀道場,內鬥得很厲害,未必能對苦難眾生有所利益。

緣自不同的因緣條件,讓每一個人生命的故事、歷史的情懷,乃至思想的訓練都不一樣,但若從上溯阿含、龍樹到印順導師的緣起性空脈絡來看,緣起中道的思想內涵就是敞開心胸,對彼此差異做更多體貼與包容的解釋,只要有一個共同的普世價值,讓大家各從世間的美好良善,趨向到一致的終點,那麼眼前的分岐,或許正是一個美好的過程,以上是我的拋磚引玉,謝謝大家!

藍吉富教授

今天的主題讓我聯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宗派問題的新思維;第二、印順導師思想或印順學派需要強化實踐性嗎?如果需要,它可以從其他宗派吸收到資源嗎?
宗派問題的新思維

我認為,現代人應該用更廣的視野來看待佛教各宗派。記得在我學生時代必修的佛教諸宗概論,講來講去都是俱舍宗、華嚴宗、天台宗等漢傳佛教宗派,至於印度、南傳、藏傳、甚至日本有什麼學派,一概略而不談。但現在的世界已經是地球村的世界了,我常常建議各學校,對初入門的學生應開設類似世界佛教史或世界佛教宗派之類的科目,除了了解本國的佛教宗派外,也了解世界的佛教概況,這樣才能擴大研究的視野,乃至擴大佛教徒吸收養份的佛教文化視野。

其實,即使像臺灣這樣小小的彈丸之地,都有各個宗派的宗教活動:有專門用日文唸「南無妙法蓮華經」的日蓮宗系統,也有國父紀念館藏傳佛教法器展覽中男女菩薩的雙身像,甚至還有南傳佛教倡言的「大乘佛教非佛說」,很多人因為從不曾見過,往往就非常地怪異狐疑。其實佛教的範圍很廣大,擴大視野來認識全世界的佛教,對於佛教入門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佛學院之外,佛教徒、研究者都應如此。早期我在大陸參加學術會議,發表的幾乎清一色是禪宗,好像中國只有禪宗,不過我發現現在一些大陸朋友的研究領域,已經都擴大了。
強化印順學派實踐性的參考

印順法師的思想及著作流傳得那麼廣,但除了建構印順學派之外,有沒有可能更進一步發展為「印順宗」呢?雖然導師從不把自己侷限為宗派的徒裔,也不走宗派詮釋佛學的路線,但他還是建構了一套思想體系,但是我認為,「不為一宗一派之徒裔」,與「能不能發展成為印順宗」是不相牴觸的,而且導師的思想體系也確實足以讓後代人建構出新的宗義。證嚴上人看到《無量義經》的經文便大受感動,因而開創了現在的慈濟志業,那麼印順法師龐大的著作裡,那麼多精闢的見解,為什麼不能成為宗派教義的根底呢?

雖然印順法師從來沒有開宗立派的企圖,但對後代人來說卻是可能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再問:「如果要建構一個宗派,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在實踐上缺少什麼嗎?」恐怕這是印順導師諸多的傳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不過昭慧法師、性廣法師、傳道法師在實踐方面都做了很多,我只在這裡再提出幾個跨宗派、或其他國家的例子給大家做參考。

一、斯里蘭卡的Sarvodaya Shramadana運動:

這是二十世紀中葉,由一位斯里蘭卡在家醫生開啟的大眾覺醒運動,他以南傳佛教非常重視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精神,做為實踐的基礎,一個村莊繼一個村莊的推動,到了二十世紀末期,整個斯里蘭卡兩萬多個村莊中,大約已經有八千多個村莊加入這個運動了。我們都知道,南傳佛教的出家眾是非常保守閉塞的,保守到連錢都不能碰,但一位在家眾仍然可以成就這樣的覺醒運動。南傳佛教都已經往前跨這麼一大步了,反觀印順導師的傳人,能從這當中學到什麼呢?

二、越南一行禪師的戒律改革:

剛剛楊曾文教授問到有關慈濟「十戒」的問題,從何日生先生的回應可以看出,慈濟的「十戒」有依據舊的戒律往前推動的痕跡。越南一行禪師的戒律改革,同樣也是依據舊戒律的精神,加以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不只不准吃檳榔,甚至也不准打電動遊戲,所以往後慈濟宗的「十戒」裡,說不定也會規定「不准上網到三點」吧!(聽眾大笑)

以印順學學理為基礎發揮其實踐性

我曾以宋代四明知禮的《修懺要旨》為範本,將天台宗的懺法放入課程中。四明知禮與慈雲遵式都是精研大乘佛理的古德,經由他們的發揮,將經懺法會的儀軌演變成一套類似宗教劇本的演練,提供給信徒們做為實踐上的參考。所以,天台宗的懺法並非如大家所詬病的只是交錢、寫個牌位的趕經懺而已,其實有深厚的大乘佛理基礎的。對很多不習慣研讀佛經的信眾來說,拜佛唱讚的法會是很重要的。因此當我們思考如何將導師思想付諸實踐時,不妨也考慮:「如何在印順學的思想基礎上,建構一套法會儀軌?」或許可以請性廣法師編一套「人間佛教經懺儀軌」,保存舊經懺的優點、革除其缺點,提供信眾一個實踐的法門,不也很好嗎?

此外,藏傳佛教雖然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問題,但有很強的學理作為實踐基礎,也是其優點,譬如噶舉派的竹清嘉錯仁波切,完全以學理為基礎,將證悟空性的次第編成一本書《空,大自在的微笑》。導師在著作中多次提到法性、證入實相,所以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或傳道法師,將來是不是也有可能將如何自證空性、證入法性,編成一個類似的實踐體系呢?

昭慧法師回應

「印順學派有沒有可能成立印順宗?」、「如果可能,那麼在實踐方面缺乏了什麼?」藍老師拋出的議題很有意思。證嚴法師與導師之間的師徒感情,以及「為佛教、為眾生」的情懷,是毋庸置疑的,但她也明確表示「慈濟不是印順學派」,所以我才提出「嚴淨國土,成熟有情」做為人間佛教的最大公約數。

《中阿含經》七十九經中,迦旃延回答了有關「大心解脫」與「無量心解脫」的不同。「大心解脫」是禪定中的觀境,能從一棵樹觀到兩棵樹,再觀極大一片森林,乃至於擴大到整個國土;而「無量心解脫」則是慈悲喜捨無量心的成就。

我從這段經文中得到很大的啟發,「大」是成其為大我,眾生既然名之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情感,一旦熱情被激發起來,甚至能死生以之;對於所匯聚成的大我,凝聚的共鳴共振力量極其強大,足以取代小我的感情,讓個人在其中得到安全感、依託感。但是,無論多麼大,只要有一個限量,終究還是大心解脫,只有無我的慈悲才是穿透限量、穿透界限的無量。

印順導師以其思想深度,讓他能夠非常冷靜地看清因緣,他知道一旦設立宗派,必然產生宗門榮辱與共的情感,即使自認為「依法不依人」,但這種情感也會讓人的理性成為奴隸,為自宗做很多自圓其說的論述。這從自古以來各學派間的論諍,就看得出來,所以絕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我本身也帶有這種冷靜的性格,記得有人曾向我說:「生為弘誓人,死為弘誓魂!」我立刻回答:「你就是佛弟子,應該迴向法界,為一切眾生,千萬不要做我家門神!」其實,我是有意識地自我解構,避免凝聚成大我中那種狂熱的群眾力量。所以,以導師思想隱含的自我解構性格,我相信印順宗是很難產生的。

至於「人間佛教法會儀軌」的建構,印順導師看到懺法因神聖而走向腐化,感應到最後變成鬼魅,使得佛法平凡平實的人間性,因攙入過多鬼魅的成分而喪失,因此,導師確實有「除魅」的傾向。宣方教授談到的《懺悔感應錄》,只是幾個影片,很難從其中看清佛教的特質,但是真華法師的《參學瑣談》中,他走遍大江南北,所看到的都是讓有心之士非常痛心的現象。所以,法會的建構還是需要深刻思考,否則又會出現一個「弘誓宗」了。

但是我很贊同慈濟的歌謠,它符合當代的人間性,譬如在慈濟環保志工站,這些歌謠的唱誦有如早晚課,讓工作站就像一個道場,對當代年輕人非常有攝受力,而傳統的唱讚、拜懺,反倒不見得能攝受他們。每個世代都有那個世代的生命頻率,只要抓對頻率,讓他們的生命層次能夠提昇就夠了。

黃夏年教授認為,當年以圓瑛法師這一系作為主流的中佛會,若率先推崇、發揚太虛大師的思想,那麼掌握當今台灣佛教主導權的,很可能是中佛會,而非慈濟、法鼓、佛光等。但我認為,即使當時提出太虛大師為主綱,也還是不可能像佛光、法鼓、慈濟這樣發展,畢竟具足超級神魅的大師是不世出的。我很驚訝,臺灣就有星雲、證嚴、聖嚴法師三位,他們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讓人心悅臣服、生死以之。而中佛會只是一個從地方到中央、非常鬆散的組織,與一位大師以其光環所造就的金字塔型權力結構,兩者所產生的力量是不能相比的。

過去我也常批評慈濟,但是921大地震讓我反思,自我解構其實並不是唯一的路,我看到慈濟的力量源源不絕進入災區,但是我們頂多只能帶一些物資進去,即使進入災區,也只能侷限在一小塊地方。在此要澄清,我剛才說的「大心解脫」,並不是在嘲諷大教團,其實,大教團那種經過平時嚴格訓練,在重大災難時所展現出大江大河滾滾而下的力道,不是我們這種涓涓細流能夠做到的。

而且,有情眾生就是想要在感情上有一個依屬,所以當證嚴法師很柔和地說:「慈濟就是一個大家庭,在外頭打拼累了回來,這裡提供你們無限的溫暖。」可以想像,能讓人身心感覺多麼地安定。所以我認為,中佛會的發展與思想以誰為主無關,而是欠缺一位能攝受一群人的大師,無法形成一個從上貫徹到下的強大金字塔結構,自然也就沒有嚴謹且貫徹的強大群眾力量。

主持人傳道法師

人不可能都完美,只能在擅長的某一面發揮,無奈一般人都習慣用二分法來論斷:不是白天就是黑夜,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不是益蟲就是害蟲。至於二分的標準在哪裡?就是「對我有利或有害!」對於這類錯誤的觀念,我要說的只有一句話:「為什麼在佛菩薩的心目中,只有可憐憫的眾生,而沒有可惡的眾生?」所以我們要懂得反思。

引用印公導師所說的話:為什麼會被世俗誘惑以致於商業化或腐化呢?不外乎兩個因素: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強、自己功力太差。

當然,還有初發心不善的、動機不良的,目的就是經過包裝的,而方法也經過行銷的。但如果動機很純,過程中的方法卻不好,那就是因為誘惑力太強或自己的工夫定力不夠。不過,我們也不便笑人家墮落,因為我們都還沒遇到境界呢!例如撿到一萬元,不缺錢的時候立刻會送去警察局招領,但是如果撿到的是二千萬,恰巧又欠地下錢莊錢,被人逼債的時候呢?那就不一定會去報案了。

發心純正──初善,中間過程不善──中不善,結果當然不善。這情猶可原,但如果初發心就不善,那就應該口誅筆伐啦!蓋棺定論,就是中國人的厚道。不一定能應該…。」每個人都有他的苦衷,也都有他的限制,人生應該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

最後,謝謝大會給我這個機會,也感謝四位引言人、大家的提問以及熱烈的回應,謝謝大家!

■昭慧法師論印順導師「三乘皆體證法空」並非源出宗喀巴

編按:尹邦志教授發表的論文〈印順法師對漢藏教理的融攝──以《中觀今論》為例〉一文中,寫道:「『三乘聖者體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印順法師的這一思想,應從宗喀巴大師那裏去尋找源泉、去求證。」引發聽眾的疑問。昭慧法師於回應時除了讚歎本文的學術貢獻之外,也談到《成佛之道》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思想差異,並論證導師「三乘皆體證法空」思想非源自宗喀巴。

「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印順導師三乘共貫思想的基礎就是性空,性空則來自於《阿含經》的苦、空、無常、非我。至於三乘差異的判別基礎,則在於心行的不同,亦即願力的不同。雖然在《平凡的一生》中,印順導師承認由於受到法尊法師的影響,才真正理解了不同於三論宗的中觀,讓他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收穫。但是,印順導師為什麼終究沒有深入藏傳佛教的體系呢?這與空義無關,而是法義判攝不同的問題。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提出的菩提道次第是一種通則,並不是密宗特有的道次第論。所以基本上,太虛大師與印順導師都接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並且在語彙表達上,轉化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與《菩提道次第廣論》最大的不同在於,《成佛之道》中對於下士道的「念死」,導師不贊同將「修念死以生厭離心」判為下士道。他認為,五乘共法屬於追求人天福樂的層次,而念死應為追求解脫的三乘共法,所以他在五乘共法中點出,應修得天人二界福樂的「三端正法」──布施、持戒、禪定,以及「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至於上士道部分,宗喀巴是中觀瑜伽行派;有關修行的奢摩他、毗婆奢那,他接受了《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及菩薩地的見解。而印順導師則直接承繼龍樹,〈大乘不共法章〉的義理係尊從龍樹的中觀見,但導師認為大乘三系是「方便轉轉勝,法空性無二。智者善貫攝,一道一清淨。」並未以中觀見去排擠其他二系,反而以緣起性空見的角度將其納入,所以在廣度上是更寬大且包容的。

關於大乘實修的部份,導師也沒有像《廣論》那樣依於《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的奢摩他、毗婆奢那,他只提出一些修行精髓,勾勒出非常值得注意的關鍵。例如,他明確主張大乘行者在修行上要依於四念處,並以身念處為先;又如「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他點明:大乘行者修禪定,不是為了生出離心,而是為了訓練強大心性來行菩薩道。這些見解都非常獨到而精闢,切中要害。

最後要提醒一點,邏輯的證成需要非常小心、周延,如果看到一個文本出現某句話,而另一文本也有的時候,不宜立刻就認定這一文本是受另一文本的影響,而必須考慮這一文本是否有受到更早思想的影響,之後再下定論。例如中國天台宗「藏通別圓」四教中的通教,「通」就是通三乘的共識──性空,所以性空是通大小乘的,在性空見的基礎下,才能接引聲聞的藏教進入別教、或進入圓教。天台大師是隋朝人,可見早在隋朝時代就有「三乘同證法空」的說法了。

因此,印順導師受到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影響無庸置疑,但若只憑兩者有類似的見地,就認為導師「三乘皆體證法空」的看法來自於《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就可能還須有更明確的文本證據。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