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大乘佛法」乃事理之必然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佛法」發展到「大乘佛法」,亦即「大乘佛法」之產生、形成,縱然學界已有諸多見解,但此一問題實不容易回答,如印順法師表示有三大困難:一、文獻不足:古印度人不重歷史,相關史料不完整、不明確。二、問題太廣:涉及的範圍非常豐富博雜,研究者難以面面俱到。三、研究者的意見不一:不同研究進路不同答案,如一般學者(非佛弟子)以神學、哲學觀念來研究,佛弟子有重視律制、法義、信仰、在家的等不同。1

  這就好像一個刑事案件發生了,因為證據不足而歧見紛紜,成為不解真相實情的「懸案」,得不到水落石出的一天。我們只能藉各種蛛絲馬跡去推測、猜想可能的過程,卻不足以對事實作正確描述(或者還原事實),而只能試著拼湊、重建彼時景況。

  事證、物證不足,人證又不可靠,此時「理證」成為重要依據;印順法師之論述「大乘佛法」興起可以說特重「理證」。

  印順法師表示從「佛法」發展到「大乘佛法」,主要的動力是「佛涅槃以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這句話簡單明瞭又關鍵扼要,雖然一開始不易讓人領會,因為一般認為「大乘佛法」是佛所說,如果「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成立,豈不是佛弟子建構(虛構)、想像出來的?

  「大乘佛法」關乎佛弟子宗教意識的延展發揮,如我在〈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一文所說:

原始佛法以「滅苦」為核心關懷,「苦」是一種確切的身心體驗,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像;既要超越痛苦,即要回歸身心(五蘊)觀照,這和(他力)宗教未必有直接關係。但進入到大乘佛法,可說是走向「宗教化」的運動,此時不再只是「自力」,到了後期大乘更強調「他力」,可知(大乘)佛教和多數宗教發展歷程是很接近的。

  「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分別表現在信願、慈悲和智慧三個面向上。信願上強調對佛的遺體、遺物、遺跡等事相上的崇敬,包括造舍利塔等種種莊嚴供養,強化信仰認同,再而引發理想的佛陀觀,認為佛無所不在,形成十方佛與十方淨土說,進而於十方佛前懺悔,以及發願往生他方淨土等重信的菩薩行。

  在慈悲上,「大乘佛法」的興起亦因對於苦難眾生的不忍不捨,發願在生死中拔濟眾生;亦即佛入滅後不會就此離我們遠去,而卻有廣大無邊法門救度眾生離苦得樂出生死海。在智慧上,「大乘佛法」不過是「佛法」義理進一步開展,一脈相承地體現出「佛法」(如「緣起」)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可知,「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體現在佛的信願、慈悲、智慧之三德圓滿上,因懷念這三德引發無限的嚮往追求。2

  總之,「佛法」推進到「大乘佛法」乃事理之必然,不管就信願、慈悲或智慧向度,「佛法」都將會(也必須)朝此方向展開。縱然事證史料不足,但在「理證」上卻是「可想而知」,甚至是「想當然爾」,而印順法師之直指問題核心著實令人歎服。

 

註1: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10-11。
註2:詳參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a3-a4。拙文〈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亦曾表示:「印順法師認定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可知他並不完全從史料遺跡來論述或推斷大乘起源,而是就一原理、原則總括而論;即大乘興起與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關,致使佛法從理性、實證的義理與修行風格,進展到重感性、重玄想的傾向,不斷擴大崇仰面向,包括景仰佛陀智慧圓滿(智增上)及崇敬佛陀悲濟眾生的偉大(悲增上),進而推動大乘佛教的開展。如此,印老以「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來說明大乘興起的主要動力,此觀點可說是更高一層次的推斷,乃是哲學或宗教哲學之後設(meta)觀照,而教界、學界似忽略此一向度,印順導師卻強調這面向的重要。」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