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人間淨土與地上神國——潘儒達先生訪談錄(上)

德發、慧昭整理 印悅潤稿

昭慧按:
        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刻於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博士學位的潘儒達先生蒞院,與筆者作深度訪談。訪談內容主要依其研究方向(台灣佛教的「人間淨土」與基督宗教的「地上神國」)而展開。潘先生係循理會基督徒,曾於校園團契擔任十四年的傳道人。後來出國進修,先至美國取得碩士學位,今在英國進修博士學位。本文經德發、慧昭居士整理,印悅法師潤稿,並於日昨臨送印刷之前,傳給筆者校訂。由於時間匆遽,修訂如有不周詳處,敬請讀者原諒,並予指教!

九二、三、十七,于尊悔樓

潘:
        我的研究範疇是有關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與對話。我觀察到,近年來台灣佛教在品質、數量上都很興盛,我發現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跟「人間佛教」觀念的提出有關係的,當然這也牽涉到「建立人間淨土」等觀念。我現在撰寫的論文可能是人間淨土,或者廣義的說法,是佛教淨土與基督教天國,在觀念上的一個比較,或是對話的可能性。我在作這一方面的研究與整理,當然需要實際瞭解台灣目前宗教對話(特別是佛教跟基督教間對話)的現況,及兩邊的宗教領袖,或是神職人員與僧侶、一般信徒,對於這一個問題的看法。

        除此之外,昭慧法師您是印公導師的弟子,我拜讀過您寫的印公導師傳記《人間佛教的播種者》,我認為您應該對於印公思想是有詮釋的。我來拜訪,是想要從您這裡學習幾個方面:一是有關印公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另外一方面就是想要請您談談對基督教與佛教之間,宗教對談之議題的看法。我已經去拜訪過馬天賜神父,他非常推薦我來拜訪您、請問您,這是我主要來跟您學習的兩部份。

        先請教有關印公導師「人間佛教」的部份。有關印公導師的「人間佛教」,您覺得這個觀念,從您的角度來講,是這個時代的創新觀念,或是像他自己曾經強調的,其實這是還原原始佛教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觀念?

昭:
        本質上他還是認為:這是來自於佛陀的教法。如果說,這已完全脫離佛陀的教法,而只是他自身適應時代的觀念,我們也擔心這會是佛教世俗化的結果。但是不然,他對於這個部份,曾作過一連串嚴謹的學術探討。例如導師治印度佛教史,探索從印度到中國佛教史的若干轉換,包括思想層面,還有社會面向的這些部份——特別是思想層面,所以他確實是有思想源自「佛陀本懷」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您問它是否這個時代的創新觀念,應該這麼說:就他那個時代而言,「人間佛教」觀念的提出,確實也是一個創舉。雖然在他之前已有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但是太虛大師比較著眼於中國佛教社會裡那種「重死、祭鬼」的情形,佛教的層次停留在人死以後種種的祭祀儀式,甚至極為商業化;僧侶的素質低落,廣大社會對於僧侶的印象頗為負面,這些都是太虛大師深覺憂心的地方。所以他認為應該回歸到佛陀教法的重點,佛法是對活人講的,而不是唸給死人聽的。佛法重點在於教化活人,讓活人能夠活出豐富而有價值的生命,為此他提倡「人生佛教」。

        印順導師為什麼要提倡「人間佛教」來稍作區隔?原來在他的觀察中,發現到不但是「鬼化」的傾向值得憂心,「神化」的傾向也要反省。所謂神化,就是把佛陀加以神格化,這在印度就是如此;神格化以後,出現了與民間宗教合流的跡象。這使得佛教的本質越來越稀疏,徒重軀殼的繁複儀軌,還有一些荒誕之言,也就漸漸增加了,卒致佛法之流傳,面目全非。他覺得這個部份也應該要一併檢討,此所以他會提出「人間佛教」的看法。

        他請讀者注意,佛陀當時是如何呈現其人格典範的:他是在人間遊化的一位比丘,總是神情平和而悲心洋溢地為大眾說法,說法的對象主要是人。當然,這並不是指佛陀揀選了人,也並非如基督宗教認為人有特殊的神聖性,而是說,就主體而言,人目前知情意的層次已經進化到可以聽得懂法義,並作進一步的修持功夫了;就載體而言,人間苦樂參半的環境也較適於修道,所以人間較諸天上更為可貴。他努力把佛陀從天上又拉回到人間。

        這還是導師對教內的觀察與反省,另一方面,背景環境也不容忽視,此中,來自儒者的刺激是一大因緣。例如,梁漱溟先生選擇了棄佛入儒。他對佛教不是沒有感情的;從他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學》看來,他對佛教還是有高度的推崇,但是他認為,以中國當前的國家局勢與社會民情來看,重點應該要放在拯救國家民族,讓人民改善生活。所以梁漱溟先生決定先以儒家對現世承擔的精神,來從事農村社會的改造運動。此所以他會跟印順導師提到「此時,此地,此人」的看法。這給印順導師帶來了深度的反思,試想,如果以梁漱溟先生這樣一個佛學者,最後竟還會脫離佛教而去,那是否佛教本身應該要痛切檢討呢?整個中國佛教,先不要講下焉者的生活腐化,水準低落,就是上焉者「入山唯恐不深」的隱遁獨善心態,豈不也應予反省?所以他才會思考,整個佛教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佛教本質就出了問題,還是後代佛弟子的經營理念出了問題?

        就像西方教會,有「屬靈」與「屬世」的路線之爭,佛教也是一樣。佛弟子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目前的人間是不圓滿的,生命必須面對種種痛苦。但是,到底是要立足人間,幫助社會,改善環境呢,還是覺得人間已然不可救藥了,所以一心只求自身的超越,或是要以「移民」心態,放棄本土,往生他方世界呢?這在基督宗教也好,佛教也好,都存在著路線之爭。

潘:
        人間佛教的觀念,跟佛教信仰當中的了生死、求解脫,這兩者之間是有張力衝突呢,還是事實上相輔相成?

昭:
        其實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並不是淺俗的觀念,他寫《成佛之道》,依循宗喀巴與太虛大師的判攝方式,分成下士道、中士道與上世道,也就是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他認為下者是上者的基礎,也就是說,在人間廣修福德,希望獲得人間天上的福報,這點雖然是比較「取法乎下」了些,但是,良好德性與行為的培養,本來就是中層(邁向解脫道)的基礎;同樣的,邁向解脫道所訓練出來的純淨心靈,正即是上層菩薩道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具足了純淨無私的品格,那麼他在人間打滾,貼近苦難眾生,加入改造社會的行列,才有可能維持不腐化、不變質、不退轉——不因眾生所回饋的名利權位而變質、腐化,也不會因為眾生的冷漠無情、恩將仇報等種種現象而退心。所以他會認為,這種「無私、無我」的訓練,正是上層菩薩道的基礎。下層是中層基礎,中層是上層基礎,因此彼此在德行上是不必然相互牴觸的。

        三者間相互扞格的是「發心」的不同。如果一個人開始發心,目標是朝向自我解脫,目標既然鎖定在那裡,自然就趨向於那裡。這個時候,他的心念自然會專注於自己目前的處境,一定要窮究超脫之途。重點放在這裡,所有的努力也就自然會放在這裡,他就不會去注意(或是較少注意)週遭的事情。週遭發生的事情儼然與他無關,跟他的目標也無關。相對而言,假使一個人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廣大眾生,讓廣大眾生也能朝向圓滿正覺的生命情境,重點既然在此,那麼,他就自然較能關切眾生;他的目標既然是鎖定在幫助眾生一事之上,他就會比較注意周遭所發生與眾生苦樂相關的問題。

潘:
        您剛才的意思是說,人間佛教的實踐是屬於下層的教法?

昭:
        人間佛教的實踐,是儘量在包容「多元選擇」的前提下,對那些只尋求個人此生或來世的幸福快樂,尋求生命的終極解脫,以及尋求所有眾生的圓滿成就這三種層次,都涵蓋進來的教法。也就是說,對每一個層次的理想與所成就的德行,都給予正面的鼓勵,期待他們能這樣打下良好的德行基礎。但是以人間佛教的終極目標而言,當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圓成佛道,那麼,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就不能得少為足,必須翻轉上來——從下層翻轉到中層乃至上層,以趨向於圓滿的菩薩道。有些發菩提心的人,不用這麼迂迴,從下層、中層一路翻轉上來,他可能一開始就直入菩薩道,而不是從解脫道迴入(迴小向大),這種人是大乘根性,一開始發心,就行菩薩道,志在改造社會,幫助眾生。

潘:
        所以不管是從印公導師的想法,或者是從您個人的看法,佛教的本質及佛法本身,應該是入世的,某個角度來講,過去中國佛教歷史上出世的這種表現,是扭曲了、偏離了佛法的。

昭:
        不能說是「扭曲」,大概只能說是不夠完整吧!我想那不只是在中國發生的問題,其實在古印度就已經有這方面的路線差異了。佛陀在世的時候,他面對的那些僧侶,大都原本就是苦行僧,希望尋求生天或解脫之道,以隱遁獨善的根性居多。那種發願要幫助眾生的菩薩根性,即使在他的弟子裡面,也是不多見的。但何以見得人數不多的反而是「佛陀本懷」的表現?何以見得多數弟子的沙門苦行風格,反而非佛本懷?這就不宜自由心證,而要回歸到佛陀本身與教法內涵來加以印證。

        佛陀的一生,呈現的就是典型的兼善風格;從他悟道以後,四十五年期間,他把全部生命歲月,拿來廣度眾生,並沒有在悟道之後,就坐著乾等入涅槃的一天。他對弟子以及廣大人民,乃至受苦動物的慈愛,溢於言表。從他自己以及一些菩薩根性弟子的表現來看,對度化眾生的重視,絕對不亞於個人解脫。當時佛陀的座下,並沒有形成入世與出世之爭,但根性的不同已經隱然浮現。佛陀當然鼓勵弟子們都與他一樣,四處遊方行腳,以佛法開導眾生,但是對於那些隱遁苦行的僧侶,他也還是接納並予尊重的,並沒有要求他們轉變過來。

潘:
        對,所以我在讀印公導師的書的時候,發現他有提到您剛才講的那個觀念。我有一個問題,我們怎麼樣從現在去看佛陀?他的弟子有入世的,有出世的;我們,或是印公導師,是以怎麼樣的根據,來作一個判斷,說入世是真的發揚了佛法的精神,而出世卻是遷就實際環境的?

昭:
        對,他確實是有這樣的一個結論。以佛陀當時座下的人數來看,也許那時印度佛教僧圍的風氣就是如此,搞不好那種隱遁出世以尋求解脫的僧侶還是多數的,像阿難、富樓那、舍利弗、目犍連等那樣熱心弘揚佛法,說不定還是少數的呢!但是若以佛陀作為一個指標來看就很清楚:佛陀從來就是如此,遊行於恆河兩岸,僕僕風塵,旨在弘法利生,而且從來沒有間斷;直到他臨涅槃前,都還為最後度化的弟子須跋陀羅而勉力說法。就在他臨涅槃前,念茲在茲的都還是最後教誡,希望弟子們依戒定慧而專力修持,並將這些教法輾轉傳佈下去。在他的心理,從來就沒有捨棄眾生的念頭,也不認為自己解脫了,就可以劃上句號了,他個人兼善天下的典範就是如此。

        他那種典範,是不是後來就沒有任何延續了呢?應該也不是。在他滅度之後,即使是偏向頭陀苦行的摩訶迦葉,也還是發願召集大眾以結集佛陀教法,避免日久忘失或是教法變質,這還不是為了佛法常住世間,好能利益眾生嗎?大體來說,到後來保守上座佔了上風,他們掌握了教典的結集權與解釋權。由於他們在觀念上傾向保守,對於比丘尼也不像佛陀那樣仁慈、開明,傾向於打壓、歧視她們;相對而言,阿難、富樓那等比丘較為仁慈而開明,卻反而是非主流派。於是佛一滅度,在結集大會上,兩者的路線矛盾立現,阿難也只好讓步求全,富樓那則抗議無效。

        這種保守主義在印度,可想而知會出現許多問題。且讓我努力拼湊印度佛教史的片段,來還原一個依稀彷彿的圖像——看起來,大乘之所以會出現在印度土壤,那不是偶然的,應該是說,面對隱遁獨善、僧伽至上、歧視女眾的保守僧團,一些有心居士和社會大眾,已開始感覺不耐煩,他們另行建構佛教流行人間的願景。所以雖然是在西元前五十年左右,大乘佛教才開始興起。其實在那之前,應已隱約浮現大乘兼善人間的思想,他們理想中兼善人間的典範,就是佛陀。

        弟子們懷念佛陀,追溯佛陀的此生行誼與過去生的風範,開始比較佛陀與其他阿羅漢的異同,這些都是在部派佛教時代就已經出現的情形。在這中間,他們比較出了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而高於阿羅漢的原因,那就是,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當時所指的菩薩,就是釋迦菩薩,而不是後來在大乘經中出現的眾多大菩薩。

        我們試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源源不絕的佛陀本生談故事流傳出來呢?以佛陀的風格而言,他平素與人說法,重點在於把握當前,理應不常向人說到自己過去生的種種。但是那麼多本生故事流傳出來,此中顯示的是佛教徒懷念佛陀典範的一種心情。
        佛法看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有緣的,佛陀為甚麼會較阿羅漢更為殊勝,為甚麼會得到大眾如此深切的敬仰?就佛弟子的眼光來看,這當然不是無緣無故的,應該是他過去與大眾結的法緣更深更廣,所以如是因,如是果,他成了阿羅漢所望塵莫及的佛陀。於是他們再回顧佛陀的過去生,認為他理應有非常多為眾生而犧牲奉獻的故事。這些故事未盡見得都可證明實有其事,但卻充分反應出了佛教徒的心情。後來逐漸形成的大乘運動,第一個來源就是菩薩思想,菩薩本生談的精神不但被發揚光大,而且菩薩行的具體德目,也被一一予以歸納,而成了六度、四攝之法。

        其次,大乘佛教也對僧伽主義或男性沙文主義作了反思,它以經典的形態,技巧地提高居士與女性的地位。大乘經中有居士說法,如維摩詰居士;也有女性說法,如《維摩詰經》裡嘲弄著比丘們的仙女,即身成佛的龍女,以及作獅子吼的勝鬘夫人。

        這些為居士與女性作不平之鳴的聲音,很技巧地以經典的故事形態出現了。我們現在對於傳統經典中貶抑女性與居士的片段,可以用文獻學知識來理解經典結集史,並依根本教法以透視此中之悖謬,但在古時候,佛教界重視聖教量的絕對權威,無法這樣加以辨明,於是就透過「同屬經典」的權威性喊話,對於保守僧侶自視甚高的階級意識,技巧地表達他們的不滿。從這裡來看,應該是說,佛弟子們面對僧團的保守思想,有反省,也有批判,那種批判比較含蓄,而且那些文本的東西不見得能流傳得下來,有些口耳相傳的看法,也未必能保留如初。更何況廣大信眾對於僧侶,有來自善良風俗與傳統習慣的敬愛護持,所以即使是批判,也不能夠太過露骨,於是只好巧妙地用經典的方式來流傳僧俗或男女平等的理念。從這些經典會受到廣大歡迎的情形來看,大乘運動不是突如其來的,這其實蘊釀著一股改革的風潮,從思想、制度與修持方法而做通盤的檢討,希望發揚佛陀仁慈、開明而平等的精神。但你如果想要找到很明確的文本記錄,是哪一年哪一月發生在哪裡的,那就真的很難,因為印度人就是這麼不重視歷史。

潘:
        所以就還是只能夠朝一般的源流發展來看?

昭:
        當然還可以從「緣起」教法本身推論出兼善思想。這點無暇在此細說,我的著作《佛教倫理學》,就是在南傳、藏傳所能共許的「緣起」教法上,印證大乘菩薩道的。

        總之,如何尋求根據以判斷,入世是真的發揚了佛法的精神,而出世卻是遷就實際環境的?我只能說,即使是在佛陀時代,兼善思想都不見得是那麼的「主流」,連佛陀也只能就著弟子們的根性意樂,講說人天乘與解脫道的正途,沒有特別標榜什麼叫作「大乘」。可以說,「大」是與「小」相對比較出來的概念;大乘亦復如是,是與小心小量的獨善思想對比出來的概念。佛陀樂見生命在淨化與進化的過程之中,用不同的方式,打好德行的基礎,可是如果受教者的目標就只是自己的淨化與進化,佛陀也沒有辦法強制他改變心態,只能以身作則地幫助眾生。

        可是到後來,從大眾部到大乘的《法華經》,擴大解釋說,佛陀是因為關懷眾生,愛護眾生,所以壽量無有邊際的,他只是「示現涅槃」而已,他其實早已分身無數,甚至以各種化身不斷地在各處說法。這種神乎其神的佛陀觀,就根本佛教而言,是比較不能得到證實的。佛陀提示「緣起」以為教法總綱,佛陀的肉身也必然時順應著緣起的無常法則,終歸敗壞。至於佛法要如何讓它不絕滅於人間呢?佛陀自己講得很明確,就是要說法,結戒、立說戒制度,讓僧團建全,弟子們輾轉傳佈教法。這就是佛陀的「法身不滅」,而不是以神秘奧妙的方式,與緣起法則相左,來呈現「永遠不滅」之壽量與微妙色身。

潘:
        您剛剛提到涅槃,其實也是我上個禮拜跟李元松老師稍微提到一個狀況,在佛學的思想裡,所謂涅槃是主觀上今世可以經歷到的,或說它有一個終極的境界?

昭:
        這是可以現生體驗,而不一定要等到來世的。如經典所述,阿羅漢都是在生的時候就證得了阿羅漢的境界,等到此生壽終,就證入無餘涅槃;當他們壽量未斷,依身尚存之前,就名之為「有餘依涅槃」。這都是「現法涅槃」,現生親證而不待來世的。至於說,那是一個怎樣的境界?應該這樣說,那是一個「無我」的境界。一個人到達無我的境界時,會出現什麼效應呢?就是不隨無常、痛苦的世相而心緒起伏的,清涼安穩的心境。        自我愛是一種很強大的本能,推促著生命奔向業海洪流,鍊鎖不絕;一期生命中斷了,自我愛馬上就會以強大的力量,尋求下一期生命的依託之處(例如胎生眾生,會令精卵結合,以形成生命的物質基礎)。

生命延續有兩大要素,第一要素是愛力,第二要素是業力。業就是過往以來所有的善惡行為,由於生命過往的行為無量無數,要從哪裡來看他下一生是由什麼業來決定的呢?就像種子撒下來,哪些種子先成熟,就可以先萌芽,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哪些會先成熟?這也是有因有緣的,一般而言,以重大的善惡業優先成熟,感召果報;其次是頑強的行為慣性,再其次就是臨終的念頭——死亡當下的念頭倘是惡念,就比較容易與黑暗的業交感,而形成惡業先行成熟的效果;反之,若是善念,就比較容易感得善業成熟。所以臨終關懷是很重要的,幫助將亡之人,讓他的心自信、平安、喜樂,向於光明,幫助他排除沮喪、憤怒等種種負面的情緒,就比較容易鉤牽善業成熟。當然也不能夠只靠這臨終一念,因為如果平時已養成惡的習性,或是做了極為重大的惡業,也還是容易就著那些惡業與惡習而業相現前,讓將亡者臨終生起惡念,鉤牽惡業成熟而沉淪惡道的。

        所以總的來說,有兩股力量形成生命之流,一個是愛力,一個是業力。愛力可以說是動力因,業力可以說是質料因;愛力是第一序的存在,業力是第二序的存在。台灣許多佛教徒,行持重在消除業障,這是把第二序的存在拿來努力,意圖改變狀況;其實就佛陀教法來看,反而是要從第一序的動力因下手,如果形成生命的動力因不存在了,那麼,業力的質料因就沒有發揮的餘地,所以要斷除自我愛。

潘:
        就不會進輪迴了。

昭:
        對。斷我愛以後,第一序的動力因消失,第二序的質料因,就沒有發酵的餘地了。涅槃是什麼呢?有餘依涅槃是指自我愛斷除但壽量未盡、依身猶存的境界;直到入滅之前,這段時間縱使還有惡業成熟,聖者也都能不動於心,因為他再也沒有自我愛,不會出現那種抗拒逆境或貪著順境的煩惱了。到達生命終點的時候,由於沒有愛力推動,所以業的質料因就不再發生作用,「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餘蘊不續生起,故名「不受後有」。你說那是什麼境界?我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體證的人,無法用言語文字精確地揣想或形容那種境界。

        還有一點,佛教時常說到「寂滅」。佛教是一種很特殊的宗教,因為一般而言,儒家講的是「生生不已」,讚嘆生機;基督宗教也講永生。對於生,人們總是有一股強烈的嚮往之情,讚嘆不已;對死亡則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痛苦的情緒。人們確實是希望生生不息的,但是這種期待,會不會是真相呢?佛法帶引我們冷靜地認清真相:固然生是值得讚嘆的,可問題是,有生就要面對死,而人們又那麼懼怕死亡。不可能有所謂的永生,這是來自緣起法則的體會,因為,因緣和合而生者,必當因緣離散而滅,絕對沒有可能出現一個永生不滅的事相。

        佛陀對「生」是非常重視的。他反對人們自殺,比丘自殺是犯戒的。人們也不可以殺生,而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自我愛,一定會渴慕於生,畏懼死亡,這點應予尊重,不能傷害生命這種強烈的感情。但是另一方面,他希望有智慧的人,能夠看清「無常、無我」的真相,跳脫出來。如果不跳脫出來,將永遠只是在錯誤的期待當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無常幻滅的痛苦。這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解脫觀。就眾生而言,如果他希望自己能夠不再受到生死流轉的痛苦,那麼他就要斷除我愛。我愛斷除了以後,生的主因不出現了,次緣就會退散;因緣終止了,這個生法就會趨於寂滅。

        既然所有現象必趨於滅,那麼,眾生為什麼卻不可能自然在死亡的那一刻開始,終止生命的輪迴呢?因為眾生還有我愛,有我愛就有貪瞋癡煩惱以製造種種之業。所以生命會在兩方面都不斷「加料」,我愛的動力因繼續增強,業力的質料因繼續增多。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有生者必趨於滅,生命卻在生生不已的過程中,滅滅不已,而不能一滅永滅。就像是一爐炭火,本來它即使再怎麼旺盛,只要炭料燒完了,就會趨於熄滅;可是我愛與業,就像不斷增加到爐子裡面的柴薪、炭料,以及吹灌於爐中的氧氣,讓那一爐火永遠熾燃,無法停熄。

潘:
        這樣說來,我愛的消除比業的消除更為重要。然而我愛的消除,從某個角度來講,好像是一個消極的作為,這跟人間佛教的積極性似有差距,這個差距是怎麼銜接的?

昭:
        應該這麼說,一個有我愛的人,他很難完全擺脫自己的立場去考量眾生的處境。我雖然對基督宗教不是很懂,但是因為自己教宗教倫理學,慢慢也就關切到基督宗教一些爭議性問題。例如,起先我也不太懂「因信稱義」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才發現到,基督宗教的一些修道者,體會生命根源擺脫不掉的煩惱(姑名之為「原罪」),一個帶著罪性的人,即使是做很多的善事,擁有良好的德行,也無法免除來自德行的驕傲;如果他認為自己是因其德行而獲救,那麼他的驕傲將不會終止。因信稱義,其實是讓人切斷來自德行的驕傲,相信自己之所以得救,完全來自於上帝白白的恩典,不是來自於自己的德行。要完完全全地把高抬自己的心都消溶掉,這就是基督宗教努力消解自我的一種方式。

        佛教的基礎教理不來自上帝,但佛教徒一樣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觀察少數令人欽敬的典範人物,姑且名之為菩薩,他們把自己置之度外,只為苦難眾生而無休無止地努力,這就是少分、多分消除我愛的力量使然。相對而言,你也可以看到很多昔日共同為社會正義而奮鬥的友人,一旦擁有了權力或是名利,就開始變質了。依佛法看,一般凡夫很難完全斷絕對名利、權位的渴慕;如果沒有德行,就不能感召到福緣;有了德行,固然可以感召福緣,但可能又會因此而讓我們對自己頗為滿意。一個人的心如果沒有經過淨化的鍛煉,即使未因權力或名利而變質,也很難不出現類似「德行的驕傲」那麼隱微深刻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方才會說,解脫道的德行可以成為菩薩道的基礎(可是發心卻是扞格的)。也就是說,一個人越是受過斷除我愛的訓練,那麼他面對世間,就越是能夠把自己放開來,純然無私地擁抱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不是意圖征服眾生,讓眾生臣服於我,擁戴於我,歡喜於我。這兩者表面上好像都是在擁抱眾生,其實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解脫道所成就的「無我」,正好也就是菩薩道的重大德行基礎。倘若沒有這個德行基礎,他就與世間一般慈善家或社會改造人士一樣,可能到了某一個情境,還是會捲入到自己的私欲裡,無法超越。

潘:
        您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真能消除自我愛的時候,他才能夠真正毫無保留的去關懷眾生。

昭:
        毫無染污的,那種染污很細微。昨天我與學生交談,有一位學生提到,如果一個人有某些缺陷,往往會讓人家不能服他。我就立刻糾正他的觀念,我告訴他,這個要人「服我」的念頭都不可以生起;當你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時,若想到這樣別人才會服我,這種念頭還是不夠純淨的。應該要這樣:我希望幫助眾生,我很疼惜眾生,卻沒有一點期待他們服我這個人的心,這樣才是無染污的。如果我雖然關心他,也疼惜他,並打點他的一切,卻希望他能因此而服我,那時我的重心還是在「我」。起初的念頭不過是一點點的微細差別,可是到後來就會形成重大的差距。
 【未完待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