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答友人「《禪七開示錄》讀後感」覆函

釋昭慧

  您說:「經書人人得而閱之,教師之可貴在貢獻其心得、技巧、體悟及見證也。如此方不致令初學自習者不得其門而入,並對已有基礎者有所裨益。」這方面我或可代性廣法師作一回答。

  一、就我們的教學經驗來看,經書義理深奧,很少人看得懂;倘若沒有經過教師的詮釋,讓學員產生對經書內容的熟悉感與研讀興趣,許多學佛者是一輩子也無緣深入經藏的。所以禪觀教學,不可略過經書的內容。

  二、在禪堂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境界(體悟及見證),最缺乏的就是正確的觀念。禪七其實是在為初學或久學卻遇瓶頸的人,打下未來長遠的修道基礎,因此在禪七期間,每晚作大堂開示,不斷地作觀念的宣導,對學員是有切身幫助的。即使這樣,都還未必能讓部分學員,逐漸改變某些錯誤而頑強的煩惱慣性。倘若沒有大堂開示,那就更嚴重了。有的把小小境界作大大膨脹;有的遇到修行的瓶頸就如喪考妣;有的甚至將自己的煩惱垃圾,倒給其他學員,讓別人飽受干擾。

所以自古以來,禪七教學都必須輔以開示,等到個人已有禪修基礎與正確知見了,

那麼他們自己靜修即可,根本就不必參加禪七。

  三、對參加者而言,他們一般在最後一天作心得分享時,都常提到:最珍惜的就是每晚的大堂開示。因為每一種禪法的技巧,十幾分鐘就可傳授完畢。在佛教中,這方面的論典與書籍非常的多。但是技巧背後的原理與運用之妙,才是禪師最須著力教學的重點。

  四、禪七期間,禪法之一般技巧傳授,只有十幾分鐘。但倘若涉及個人體悟的指導與經驗分享,就不宜放在禪七開示錄,而必須在小參室面授機宜。因為禪七開示錄是普遍性的觀念教學,而修禪法門、技巧,還是得因應個人的根性與瓶頸,而作微調性的教學,以及對症下藥的提撕,以免差之毫釐則失之千里。

  屬於個人教學部分,因為涉及學員身心的個人隱私,因此依禪堂倫理,禪師不宜在大眾中廣為宣傳。更且一旦拿到大眾中說,會讓其餘人生起心理的暗示作用,於是原來沒這類問題的,也在自我暗示的情況下,強化了某些問題。

  五、每個人的體悟及見證,是在小參室中一對一作師生對談的。為何禪師謹慎不公開教導呢?因為有許多情緒不穩定的人,一聽到別人已修到了些許禪境,會倍加焦慮,擔心自己進度落後,於是反而更加修不上去。有些得到了小小禪境體會,但心性卻還不夠成熟的人,則因在公開場合宣講其體悟,往往張狂乃至自我膨脹。因此禪師必須細膩地照顧所有的學員,對體悟及見證的陳述,要非常謹慎小心。

  六、因此初學者最好還是直接參加一次完整的禪七,而不是直接依開示錄來自習,以免漏掉了技巧教學與個別指導的重頭戲。不但如此,就我所知,許多已有很好的禪修基礎者,也還是來參加性廣法師所主持的禪七,因為他們遇到境界無法突破的瓶頸時,無法訴諸哪本書,而是要在一對一小參時,禪師衡量其修學狀況而發現問題癥結,再建議其作技巧上的微調。這些資料,當然都不可能登錄在禪七開示錄。

  安般念是梵文an?pana的音譯,意譯即入出息,與吐納的技巧有同有異,其完整之內容與技巧背後的原理非常豐富,只以短箋在匆促之間,所述必不完整,?假以時日,或可當面法談。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