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阿含經》與菩薩法的思想對照(上)

釋界定

 

前言

 

《阿含經》不僅擁有豐富的早期佛教思想,甚至蘊含了為數甚多的菩薩法思想。雖然這些思想可能僅僅是雛形,然而通過這些輪廓我們不難發現大乘佛教思想的源頭。無論是早期佛教經典還是中後期的大乘經典,既然同為佛說,只能視為佛陀的善巧施設。因此,將阿含經中的菩薩法進行挖掘和整理,顯得十分必要。

為了從整體上把握阿含菩薩法思想脈絡,本文共列七個小節進行分別敘述。第一節為「諸法皆如」,其主旨為「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即諸法本來如此,既不是上天安排,也不是人為創造,而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是。第二節為「不墮二邊」,即佛陀的圓教精神乃在於離二邊而行中道,此即為「如實正觀」。第三節為「假名安立」,經中教誡我們當行「真實禪」而遠離「強良禪」。真實禪的核心即不執著於禪修所緣,捨離一切境,最後連「捨」本身也要捨棄,「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經),這與《金剛經》的「不生法相」完全契合。第四節為「不住捨」,「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最後連「涅槃」這個念想本身也要捨掉。這是佛教實修較高層次,與大乘的「應無所住」遙相呼應。第五節為「阿羅漢不等於佛」。針對長期以來對阿羅漢果位的置疑或貶低,在《雜阿含經》的第75經以及第684二經中,對此問題予以正面而客觀的回答,即「阿羅漢不等於佛」,佛的無師自證、教誡聲聞及五力十力等,均為阿羅漢所不及。在本章第六節中,更進一步闡述了「眾生本淨」的阿含思想,認為「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主張不能「有行所持」「為法所持」。第七節為「菩薩發心」,重點突出了「平等佈施」、「無相佈施」以及佈施的三輪體空。由具足四法本,進而修行六度,便能「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成佛)。

本文在闡述阿含的菩薩法思想時,也列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乘經典,並將二者進行適當的對比。誠然,作為早期佛教經典,阿含經將自我身心的解脫(自利)作為根本宗旨(兼顧利他),而大乘菩薩法則將重點放在上求下化(兼顧自利,重點是下化,即利他)上面,因此二者在側重點上有著一定的差異。

 

 

第一節 諸法皆如

  「諸法皆如」的「如」,可理解為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萬法雖有不同之屬性,然其均以空為實體,皆為因緣和合所致,此即《雜阿含經》「因緣經」裡所說的因緣有法及緣生法,「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都是隨順而起。正因為諸法皆如,故佛陀教誡我們既不求前際,也不求後際,當下的用功辦道才最為要緊。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因緣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緣生法[1]。雲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3]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謂說我見所、說眾生見、說壽命見忌諱吉慶見[4],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對應經典

1.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20經「緣經」

2.參考《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

3.《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3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緣生之法,則如來之降世與否,都常住法爾。

2.法爾如是。本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並非是因緣法的發明創造者。正如經中所說: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永遠是不變的,諸法的運行規律也是永遠不變的。對於這個問題,佛陀在《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9經也坦誠地說: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3.三世不可求,三見不可著。本經闡述了聖弟子不求前際(過去世)、不求後際(未來世)的觀點,而應心不猶豫,不著我見、眾生見、壽命見。這種觀點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遙相呼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可以說,這也是本經與菩薩法相通之處的切實展現。

4.法爾自然。法爾,是指諸法的本來狀態;自然,是指不假他力造作的存在。《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一:「何謂法爾?謂法應如是,不可改易,不可詰,是法爾義。」《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法爾亦二:一諸緣起法,有佛無佛,性從緣起。二真如法界,性自平等。」前者乃就一切諸法作解釋,後者是就真如法作說明。亦即前者是一切諸法,法爾如是,因緣而起;後者是無為法性,本來法爾平等。

5.緣起中道。由於不知道因緣法,外道產生了五花八門的邪見。佛陀發現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沒有恆常的自我,肉體敗壞後還是會由於因緣而輪迴;身體和心理是交互影響的、互相緣生的,不能單獨存在,也不是有個「靈魂」作為恒常的自我。知道緣起緣滅的中道,就不會落入這些邪見,也才能確實地對症下藥,斷除因緣的鎖鏈而解脫輪迴。

 

第二節 不墮二邊

世人執於二邊,取諸境界,執著於有無、對錯、苦樂、斷常、增損等二邊;而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為什麼會產生不同?原因在於佛陀觀察世界是「正觀」,而世人由於沉迷於顛倒夢想,觀察世界往往是顛倒的(並非說世人一切都是錯誤的)。若從修行者的角度說,執著於某一殊勝法門,或執於大小乘之辯,是否也是在執著於某一邊呢?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闡陀經》節選):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二、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第90經「闡陀經」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難為長老闡陀說世尊之圓教精神乃在於離二邊而行中道。

2.二邊。二邊是指偏離中道的兩種極端。亦即相對立的兩種立場而與佛法之中道立場相違者。例如︰苦樂二邊、有無二邊、斷常二邊、增損二邊等。本經中重點闡述的為有無二邊。《般若燈論》卷九根據《寶積經》所說釋曰:云何教授?如佛告迦旃延,世間多有依止二邊,謂若有若無,有深智者不著有無,(中略)是故佛教迦旃延中,若有若無,二邊俱遮是正道理。《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說:有及非有二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許多人執著於世間的有,認為自己的靈魂、或造物主、或萬物,可以永恆的存在。這種見解,稱為常見世間有。也有人執著於世間的無,這種見解稱為斷見世間無。佛陀告訴我們,無論是執於世間有還是世間無都不能解脫,要觀世間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為了知世間是因緣而生,所以不執著;因為了知世間會因緣而滅,所以不執著。故佛陀說: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3.中道。中道,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大寶積經》卷一一二說: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大、小二乘之各宗均以之為弘法的基本態度。然而關於此語所指的內容,諸宗的解釋並不盡同。早期經典所說,多以遠離外道凡夫苦樂二邊行之真正行法為中道,而其真正行法即佛所說的八正道,主張修八正道以遠離邊邪,俾使行者產生眼智明覺,乃至到達涅槃。

4.如實正觀。正因為眾生的執著於於二邊,才產生了許多不正確的知見,即「十四無記」:「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雜阿含經》卷七第168經)對於這十四個問題,佛陀一律不予回答。如何正確地看待十四無記的問題?正如本經所說的那樣: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於二邊,說於於中道。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關於佛教對於十四無記的看法,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第106經、卷十六第408經、卷三十二第905經、卷三十四第962經,《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0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5.兩種無常。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世間無常,佛教也認為世間無常呀?其實兩者字面雖相同,實際的意義卻大不一樣。十四無記所說的世間無常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屬於斷滅論;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而非有一個主體、大我。故兩種無常,含義卻相去甚遠。

 

第三節 假名安立

◎本節提要

「真實禪」與「強良禪」處於對應關係,「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這是佛陀的教誡。什麼叫真實禪?就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五蓋)而求正受」。如何修真實禪呢?就是比丘無論身處何境,「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因為他知道一切境界無非都是假名安立,只是因緣和合而方有種種名,其實並無自體可言。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6經「詵陀迦旃延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5]深谷精捨。

爾時,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6],如強良馬[7],繫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穀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8];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

「詵陀!若真生馬[9]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10]、伊濕波羅[11]、波闍波提[12]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13]住於佛後,執扇扇佛。時,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云何比丘禪,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禪?』」

佛說此經時,詵陀迦旃延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跋迦利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14]

佛說此經已,跋迦利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對應經典

1.《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

2.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1〈依止品1〉第11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佛告詵陀迦旃延:比丘應不貪欲,如實修持出離,如良馬之不貪糧食,唯念駕乘之事那樣。

2.強良馬與真生馬。二馬表現迥異:強良馬從來不念「所應作」和「所不應作」,把自己的使命目標拋於腦後,卻「但念穀草」;而真生馬卻「不念水草」,只念「駕乘之事」,因為供人駕乘才是本分要務。相比之下,強良禪也是如此,在習禪時不是去思惟解脫,而是以貪欲心思惟,「心常馳騁」,無有定心。真實禪卻完全相反,不念貪欲,「住於出離如實知」,時刻將解脫目標牢記於心。

3.真實禪。本經提到「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真實禪是先依於禪修所緣,然後進一步超越、不執著於禪修所緣而修習禪定。這種觀點在《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2」第75經;《淨不動道經》中也曾予以闡述:「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4.假名安立。本經的另譯本為《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經,更明確了「假名安立」的觀點:

薄迦梨白佛言:「何比丘修諸禪定,不依四大及四無色,乃至不依覺觀之想?(中略)……而修諸禪?」佛陀回答:「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想,水火風種、及四無色、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於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

經中提到了「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而是「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這與大乘空宗思想可謂不期而遇。《金剛經》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其中的「不生法相」,與本經中的「悉伏彼想」「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的表述相呼應。

第四節 不住

◎本節提要

  「捨」是一種不執著,即遠離昏沉之沉沒與掉舉之躁切,保持平靜、平等的一種精神狀態。《俱舍論》卷四:「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品類足論》卷三:「捨云何?謂身平等、心平等,身正直、心正直,無警覺、寂靜住,是名為捨。」而唯識認為精進及無貪、無嗔、無癡四法能令心遠離掉舉等障,使住於寂靜,即名為捨。在本節中談到了三種觀點,即淨不動道、淨無所有處道以及淨無想道,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捨」。而真正的涅槃妙境是連「捨」的本身也要捨棄掉,「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這種「不住捨」的主張,已屬大乘菩薩的修習範疇了。

 

一、經典選讀

 

◎《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15]節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16]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17],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18]、嗔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

(中略)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世尊!比丘行如是,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此事不定,或有得者,或有不得。」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有所受[19],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為何所受?」

世尊告曰:「阿難!行[20]中有餘,謂有想無想處[21],於有中第一,彼比丘受[22]。」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受餘行耶?」

世尊告曰:「阿難!如是比丘受餘行也。」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23]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無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

 

二、對應經典

南傳《中部尼柯耶》「天臂品1」第106經《不動利益經》。

 

三、經典解讀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指出一切之欲、色、欲想、色想都是無常、虛偽,為妄言,為魔餌,為生無量的惡不善之法的本源。假若能善觀,就能淨不動、淨無所有處想、淨無想處而次第升進,以至於捨我、我所之本有。但如果執著於「捨」的話,就不得又執著此捨的話,就不得般涅槃(因法執)。

2.淨不動道。在談及「淨不動道」時,佛陀闡述了三方面觀點。(1)欲。佛陀教導我們,「欲」本身是無常的、虛偽、虛妄不實,屬於愚癡之法。只要涉及到「欲」,不管其是現世還是後世,均為魔的境界,都是魔王蠱惑眾生的誘餌。因此我們在修行時,需要用心觀照「欲」的本質,時時攝伏己心。在此基礎上禪定,就會成就一切智慧。(2)色。色的本身也是無常、虛幻不實,同樣屬於愚癡之法。一切色相皆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構成,無有實體,是苦滅之法。(3)欲想。無論是現世還是後世欲想,一切的一切,均為無常之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心就會逐步清淨下來,此為「淨不動道」。

3.淨無所有處道。(1)不管是現世、後世的欲想(色想),所有皆為無常苦滅之法,皆歸於滅。(2)既然色為無常、空,那麼據此可推演出世間皆為空,皆是我們心識的顯現,是無我、無我所的,因為世間也是終歸消亡的。(3)由於「我」是物質與精神的綜合體,因而「我」也是「假如」、「非我」。我們修行的目的,既不是為了「他」,也不是為了「我」,一切都是不真實、不究竟的,沒有「自我」或「實我」的存在。

4.淨無想道。無論是現世之欲(色、欲想、色想、不動之想),還是後世之欲(色、欲想、色想、無所有處想),這一切之想,無是無常法。如果能作此念,就會證得無想處。

5.無餘涅槃。針對佛陀主張的三種觀點,阿難提出疑問:假如比丘按照上面所指示的去做,也就是所謂「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如果有的話,就需全部捨棄。如果比丘做到這些,是不是就一定會證得涅槃?佛陀回答是:未必。佛陀認為,對於「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到最後也要全部捨棄。就是說,僅僅樹立「無我」、「無常」、「空無」、「假有」這些觀念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很容易執著於這些念想。最後連這些念想本身也要統統捨棄,即既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無」,不著二邊。只有如此,才能證得無餘涅槃。

  6.不住捨。本經中強調連「捨」也不能執著:「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可以說,到最後連「涅槃」這個概念或念想本身也要「捨」掉——這是佛教實修上較高的層次,完全契合大乘空宗思想。例如《雜阿含經》卷十一:「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可見作為早期經典的阿含經在諸多思想上,與大乘菩薩法確有許多相通之處。



[1] 緣生法:依緣(條件)而生的事物。

[2] 法住、法界:真理是穩固的、真理維持其特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

[3] 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是穩固的、真理是空的、真理是真實(真如)的,真理自然就是這樣(並非由誰所訂立),真理不離開真實,真理無異於真實。法不離如,指正法(緣起法)的無誤差性;法不異如,即正法(緣起法)的無例外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真實性、特定條件性、無誤性、無例外性」。

[4] 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吉慶見:四種邪見,即執著於我的見解、執著於眾生實有的見解、執著於壽命長短的見解以及執著於無益解脫的吉凶禁忌

[5] 那梨聚落:村落名,位於跋耆國拘利村至毗捨離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羅林

[6] 強良禪:與「真實禪」相對,強橫的修定,在本經中指隨五蓋而修禪定,無法解脫。「強良」通「強梁」, 指剛強橫暴。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調馬禪」。

[7] 強良馬:指「未被調伏之馬」,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野馬」。

[8] 正受:音譯為「三摩缽底」,字面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

[9] 真生馬:已被調伏的純種馬,品質優良之馬。《別譯雜阿含經》第151經作「善乘馬」。

[10] 天主:指「三十三天之天王;帝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帝釋天」。

[11] 伊濕波羅:為音譯,即「自在天」,「梵天」的異名。

[12] 波闍波提:即「生主神」,古印度信仰中的神。

[13] 跋迦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

[14] 詵陀迦旃延比丘遠離塵垢,(中略),心得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經文。

[15] 淨不動道經:高麗藏原作「中阿含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等二十字。

[16] 欲為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不動利益經》譯作「欲為無常、空虛、虛偽、愚癡法。諸比丘!是為誑而愚者之浮言。」

[17]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切現世之欲想,一切來世之欲想」。

[18] 增伺:又作貪伺,指貪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貪欲」。

[19] 受:此處指「取」,取著之意。

[20] 行:指心行。

[21] 有想無想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非想非非想處」。

[22] 於有中第一,彼比丘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比丘取著最勝之取著,其最勝之取著,即非想非非想處」。

[23] 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不喜其捨,不歡迎、不執著時,識不對此依止,彼無取著。阿難!比丘行無取著,為般涅槃地」。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