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說(上)
【續上期】
唐玄奘大師譯 日慧法師講

二、出經義

示般若波羅蜜多所通達義

        據上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諸法空相以觀,則諸法實相畢竟空中,是無所有、盡相,無有一法可得。依此,觀自在菩薩說: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此諸教示,准前所說的六相所相諸法空相,此中,不生不滅二相,遍此中所舉的一切法,如說「是故空中無色」,乃至「無苦、集、滅、道」,謂色自性空不生不滅,故色無所有不可得,乃至苦、集、滅、道亦如是說。不垢、不淨二相,雖亦遍蘊、處、界等三聚法,及四種聖諦法,不過,亦可看作,它乃側重十二有支而立。謂無明、愛、取三煩惱雜染,行、有二業雜染,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生雜染(或作苦雜染),一一皆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是故說空中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說世間生死名流轉,說世間生死盡名還滅,諸法空相中,無如是流轉、還滅事;以此,立不垢、不淨相。不增、不減二相,則似是側重在四諦法輪的畢竟空而立的。如前說,諸佛轉法輪,說法度眾生出生死得涅槃,而眾生界不減;不說法,不度眾生,眾生界亦不增,以畢竟空中,無佛無眾生,無說法人,亦無所說之法;三界苦無所有,煩惱、業等集亦無所有,亦無苦滅之涅槃及斷煩惱、業之道,故於此中,立不增不減相。如《般若經‧四諦品》說15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用苦聖諦得度?用苦智得度?用集聖諦得度?用集智得度?用滅聖諦得度?用滅智得度?用道聖諦得度?用道智得度?佛告須菩提:非苦聖諦得度,亦非苦智得度,乃至非道聖諦得度,亦非道智得度。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我說即是涅槃。不以苦聖諦,不以集、滅、道聖諦,亦不以苦智,不以集、滅、道智得涅槃。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四聖諦平等?須菩提!若無苦,無苦智;無集,無集智;無滅,無滅智;無道,無道智,是名四聖諦平等。

       試想:四聖諦既然平等,若世間苦、集,若出世間滅、道,於平等空相中,何增、減之有?

  又,《思益梵天所問經》說16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所說四聖諦,何等是真聖諦?
梵天!苦不名為聖諦,苦集不名為聖諦,苦滅不名為聖諦,苦滅道不名為聖諦……當知聖諦,非苦,非集,非滅,非道。聖諦者,知苦無生,是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是名集聖諦;於畢竟滅法中,知無生無滅,是名滅聖諦。於一切法平等,以不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諦。

        以上所引經教,都充分地說明了諸法實相中無四聖諦之義。此外,也連帶地說明有支緣起及還滅亦復如此。因有支緣起是苦、集諦,有支還滅是滅、道諦。至於單獨指苦諦的蘊、處、界等,自然也不在話下。所謂蘊、處、界等都指苦諦者,即所謂的蘊自性是苦,界性如毒蛇,處是苦生門,這些都是苦相,苦諦所攝。

  觀自在菩薩續後又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說法至此,乃總結上來所說義。謂:四諦法既無,則通達四諦之智亦無。四諦智無,則所謂用四諦智得涅槃,此涅槃亦無所得。如《中論》說17:無得亦無至,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名涅槃。

        復次,這裏說「無得」,不唯說涅槃無所得,亦說生死無所得,以生死、涅槃是相待成立的。又,上來所說的蘊、處、界,十二有支緣起,苦、集二諦都是說生死不可得;生死尚不可得,那有涅槃可得?生死、涅槃無差別故。《中論》又說18:涅槃之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釐差別。

  又,《思益梵天所問經》另有「不可得」義說19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若如來於法無所得者,有何利益說如來得菩提名為佛。佛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我所說法,若有為若無為,是法為實為虛妄耶?梵天言:是法虛妄非實。於汝意云何?若法虛妄非實,是法為有為無?梵天言:世尊!若法虛妄,是法不應說有,不應說無。於汝意云何?若法非有非無,是法有得者不?梵天言:無有得者。梵天!如來坐道場時,惟得虛妄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

        這段經教,對無所得義,解釋頗深,宜善思之!

        總上所說,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所通達的諸法實相第一義空而說,學者,應依此說去理解、去悟入。緣起實相的第一義是不可說的,這裏仍以名言說,是世俗諦,非第一義。第一義是離一切思量、言說戲論的;為欲令知第一義,也是非依世俗諦言說不可的。

        觀自在菩薩從「色不異空」說起,到「以無所得故」止,是一氣貫下,不可分割的。

        談到這裏,為了想把緣起性空,說得更淺近一些,擬引《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菩薩「能斷眾生種種見纏及諸煩惱」這句經,所說的一個故事,作為分析的憑藉。論說20:如佛在時,三人為伯、仲、季,聞毘耶離國淫女人,名菴羅婆利;舍婆提有淫女人,名須蔓那;王舍城淫女人,名優缽羅槃那。有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人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中夢與從事。覺已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淫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是耶?」

        於是,往到 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 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種種為此三人,方便巧說諸法空,是時,三人即得阿埤跋致。

        這故事,兄弟三人,應有三個夢,這裏,姑取伯氏一人之夢來說。夢中,至少有兩人,一男一女。有了人,必有人活動的一片天地。所以,整個夢境,也是一個世界。假定伯氏這個夢是很清楚的,則夢中世界,夢中人、物,夢中際遇,做夢的人,在夢境中,必和醒境一樣的真實,不會知道自己是在做夢。這一點,應該是被肯定的。

        佛法中,夢也是緣起法,今擬套用緣起性空的理趣,對這個夢提出幾句審問。       

夢,不由自性有,或不由自體有,是嗎?
夢,自體無所有,畢竟空,此中,無有少法乃至一剎那、一微塵可得;夢的實相就是如此,是嗎?
夢,雖無所有,畢竟空,然不能說無夢,是嗎?
夢中諸法,既以無自性的空性而有,則是無自性法生無自性法;空法生空法,是嗎?
夢,雖是空法生空法,空法非不可有,是嗎?
夢中雖有諸法,但我人卻不見有一法生,一法滅,有一法來,一法去,垢、淨、增、減等都不見有,是嗎?

        《智度論》在這裏說,夢從念生;餘處也說,諸法從憶想分別生,然不能說,這是唯心論。無相法輪系諸經論,不許一切諸法實有,心法無例外。這樣,心法的存有,且不能成立,還談什麼諸法唯心造之唯心論呢?更何況色、心……等諸緣起法,如何緣起,且不可說;經中說六相緣起,是緣起諸法,空相之相,這緣起相是寂滅諸戲論的,如何可以論議說?今說諸法唯心,豈非賸語?不過,若說心是緣起諸法的主導或作者,用以遮諸法自作、他作、共作、大自在天作等邪見,則非不可。唯應知這是依世諦說,非第一義。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