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生命尊嚴的競爭力

主講:釋昭慧
        時間:2012年2月4日
           地點:台北耕莘文教院
           記錄:陳悅萱

本次「生命尊嚴的競爭力」座談會,總編輯吳信如小姐給我兩個主題:「佛陀是理財專家」、「佛陀是全球化企業傑出 CEO」。當我接到邀請時,曾經對這個題目思考了很久:生命的尊嚴能透過競爭力而得到嗎?

台灣社會強調競爭力,學術場域更是如此。我個人在大學擔任學術主管,深知在全球大學排行榜的迷思下,政府「扶強不扶弱」的教育政策,使得資源總是保留給強者,而任由弱者被淘汰出局。學校面對這樣的情勢,學生亦然,弱勢家庭的孩子想接受大學教育,必須靠打工或貸款,以支付高昂的學費,往往未出社會就已一身是債。

受資本主義掌控的經濟社會,一切採取量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產出、最多的利潤,來衡量個體的價值。經濟動物譬如養雞場裡的飼料雞、賽馬場上的賽馬,無不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遭到無情的對待、殘酷的飼養或訓練。一匹不論贏過多少賽場的名駒,一旦受傷或是年老,失去利用價值時,下場就是成為馬肉罐頭。當我看到這些局面,就已知道,在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下討生活的人,其實與動物的命運相去無幾。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競爭及退場機制是必要的手段,但是身為學校的學術主管,對於失敗者的退場,我們似乎只能用「鋸箭法」──假裝沒看到。這不僅是當事者的失敗,也是我們良心的失敗。因此如何在標榜競爭的環境裡,讓一個經營如同企業的大學順利運作而不被市場機制吞沒,對我而言實在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其中犧牲掉的,往往也是生命的尊嚴。在量化競爭力的迷思下,我實在看不到生命的尊嚴在哪裡。

回到信如給我的題目內容:「佛陀是全球化企業的傑出CEO」。佛陀滅度以來,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年了,佛教依然興盛,而且早就不只侷限於印度,所以「全球化企業的傑出CEO」,佛陀可說是當之無愧。但是,佛教的永續經營並不是來自利用人性,而是從對人性的透視中提昇人性。或許必須透過競爭,才能迫使那些懈怠、軟弱或自我放逐的人進步,但如果一個人已經到了自我放逐的地步,競爭只會令其更快走上絕路。所以,除了競爭之外,難道沒有其他能讓人向上提昇的方法嗎?

佛教所強調的核心價值,不是競爭力,也不是扶強抑弱,而是共榮共感,以佛法的術語來說,便是「同體大悲」,將身邊看得到、接觸得到的有緣人,都當成家人一般地看顧他、提攜他。這個力量看起來很偉大,但其實就是來自每個人都具足的良心,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遠離痛苦、得到快樂,都有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自然能感知他人也一樣想遠離痛苦、得到快樂,這在佛家,就叫做「自通之法」。

強調從培養競爭力中得到尊嚴,這仍停留在生命本能追求自身安樂的層次,還不是「同體大悲」的佛法核心價值。但佛陀洞觀世間種種現象背後的因緣網絡,深知生命有許多種層次,一昧強調「利他」或許陳義過高,會令某些人裹足不前,因此並不否定基本層次的「利己」需求,甚且教導眾人那些獲致當前或未來安樂的方法。

在《雜阿含經》中,一位印度教祭司家庭的年輕人(婆羅門)向佛陀請教:如何能得到當前及來生的利益與安樂?佛陀很務實地教了他四個能獲致現世利益與安樂的要件:第一要有專業技能,打好專業知識的基礎。第二要守護好錢財,不要被國王、盜賊、水火等災劫奪去。既然不宜被國王奪去,因此在民主時代,雖然沒有國王,但我們也要懂得節稅之道。而錢財要防止災劫掠奪,這是要我們有風險管理的意識。第三要結交人品正直的上司、僚屬或朋友,不要讓邪惡的朋友帶著我們花天酒地,或是作不當的投資理財;第四要收支平衡,量入為出,量出為入,不要吝嗇,也不要揮霍。

但這只是佛陀教導人們得到當前安樂的部分,並不能保證這樣做就能得到未來的安樂。於是婆羅門繼續追問,如何能得到未來的安樂?佛陀接著又說了四個要領,首先是要對如來有信心。古倫神父所提的三個重要原則(信、望、愛)中,也以「信」為首。當然,因為宗教的不同,信仰如來與信仰上帝並不相同,但重點不在「信」的內容,而是為什麼要以「信」為首要原則?

追求自利是生命的基本層次,佛陀沒有否定它,而且也提出了獲取自利的方法。但人之異於動物,在於再向上提昇的道德層次,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星星在天空,道德律在我的心中。」對於世間大部分人來說,要活得心安理得,就不可以做缺德或虧欠他人的事,否則良心不安,就沒有生活品質可言了。不過康德的「道德黃金律」,仍屬於世間共通的,「不敢為惡」的消極層次,當涉及到積極的「資源分享」時,就得進入到信仰層次了。因為,世間的資源有限,到底是要將資源分享他人,還是要拿來追求個人利益的極大化?這難免有分配上的問題,因此只有靠相信的力量,才能將自己有限的資源分享他人。「相信」是在「親證」前的心理狀態。佛弟子雖然未能親證「布施得福」的果報,但由於相信佛陀所說「布施」道理,因此嘗試著親力親為,做下去以後,方纔有機會親證這個道理的真實不虛。基督徒相信神的各種啟示,也是同樣的道理。

佛陀在另一部經典裡教導我們,財產的支配應當分作四份:一份做為家用,照顧好家人的經濟生活;一份拿來儲蓄,以備不時之需;一份用來投資;最後一份用來捐獻。

前三項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但是捐獻這部分不免令人卻步,因為資源只有這麼多,捐出去必然減少前三者的支配,為什麼要捐獻呢?因為,佛弟子相信佛陀所說的,布施功德的道理,雖然這仍屬於比較自利的層次,是佛陀為了引導眾生行善而作的善巧開示,但因為相信如來所言,而開始照著去做,慢慢你就會發現,愈做下去,反而愈不在意自己財富的多少。因為在做的當下,就會有無比的喜悅,這種喜悅徹骨徹髓、無量無邊。這不是在為自己創造最大的有形資財,而是心胸廣闊到視所有眾生的財富,都好像是自己的財富一般;別人致富,自己也隨喜讚歎而獲得了莫大的喜樂。視所有眾生的痛苦,也如同是自己的痛苦一般;讓眾生離苦得樂,也就宛如自己離苦得樂一般的重要。因此,富足不是讓自己擁有帳面上的永續財富,而是獲致生活中的自在喜樂,與生命品質的提昇。到此,我算是回答了信如給的題目:「佛陀是理財專家」。

最後,容我以經典裡的一則故事,為大家作個結論。有一天,佛陀的弟子阿難跟著佛陀外出,在路上看到一堆黃金,佛陀便向阿難說:「這是毒蛇!」阿難也表示同意地跟著說:「是的,這是毒蛇!」這番對話恰巧被旁邊的農夫聽到,農夫很好奇地去看,看到的竟然是一堆黃金,便非常高興地搬回家裡去了。一個一貧如洗的人,突然得到這麼一大筆財富,食衣住行種種生活立刻富足,自然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官方認定他取得了不義之財,因而將其拘捕下獄。受了許多痛苦之後,這位農夫才終於體會到:「原來這堆黃金真是毒蛇!」所以,若以不道德的方式獲取金錢、支配金錢,那麼金錢將果真如同毒蛇;但若本著良心賺取金錢、守護及支配金錢,乃至隨份隨力布施資財,那麼金錢就會是讓我們當前乃至未來,獲得安樂的良好保障!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