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慧思「法華三昧」之「大乘頓覺法門」研究(上)

性廣法師

一、前言

中國大乘佛教的法義與修行,向來有「偏圓之辨」與「頓漸之爭」的論諍,此中之圓教宗義,以依本法華一乘實相的天台圓教最為包羅完備;而頓契行法,則屬強調直下悟入的禪宗頓悟法門,廣為後世所知。然而,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慧思禪師(515-577),對此「圓」、「頓」二義,無論是在教理的思想開創與禪法的實修體證,皆有深入而獨到的成就。

慧思禪師的三觀三智與法華圓教的思想,由其高弟智顗大師踵其後而光大之,在圓教義理的部份,後人累積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其所高度讚揚並實修有得的「大乘頓覺」 法門──「法華三昧」,則學界殊少從止觀實修的面向加以討論。本文擬從法門特性的角度,剖析慧思所提倡「法華三昧」的意涵,並對此號稱玄妙高深,「一切世間難信法門」的「大乘頓覺法門」,探究其在實修上所需具備的條件為何?

分析的角度從四個面向進行:一、慧思個人的實修經歷,二、經典文獻的依據,三、慧思「法華三昧」的修行要件,四、從修行理論到實修成果的具體內容,總結慧思所倡之大乘頓覺法門的特色。論述脈絡的考量是:佛教宗門中的功夫論,皆源於立教祖師親身行證的體驗,故探究慧思「法華三昧」的止觀思想,自當從其本身的修行經歷開始考察;而其慧思的修行思想,又有不廢經教的學風,故再從經論的依據,剖析其中的思想根源。最後,並回歸到法門實踐的角度,討論慧思之修行成果,除了檢視其修行理論與實踐成果之間的密合度,並總結此一「大乘頓覺法門」之特色。

二、慧思禪師之修行歷程與成就

有關慧思禪修的經歷與證量,在其自述一生行道事蹟與發願內容之《立誓願文》中, 並無詳述。惟將智顗、荊溪等天台門人所說,以及道宣在《續高僧傳》「慧思傳」 中之記載,再徵諸慧思所著禪籍,如《法華安樂行義》 與《諸法無諍三昧》 等之內容,其中之修行過程與思想則若合符節,故在此據以為討論的文獻依據。

傳中記載:慧思少時即以「弘恕慈育」而知名閭里,因夢梵僧勸慰而捨俗。出家以來,戒行清淨且持誦精勤,並於數年間,持誦法華經,累積千遍,故感得瑞相多方現前。至於慧思全心投入禪修的主緣,乃是閱讀《妙勝定經》中讚歎修禪功德,故爾發心學禪。

慧思禪修的經歷與成就,在此分為四個階段: 一、修得色、無色界之禪定力;二、證入法華三昧,旁通聲聞禪法;三、以大小乘定慧方法,用為自修與教學之依據;四、六根清淨,證鐵輪位。以下分別說明:

(一)得色無色定,調心治禪病

慧思在第一階段的修學經歷與成果,是獲得甚深禪定力,並能善巧調心,以除身患。

據文獻記載:慧思初時雖亦精勤辦道,然於初二夏中,並未多有所得。然而這段時間的修行,仍有兩個成就可堪敘述:一是獲得色、無色禪定境界,二是善巧調心,以治禪病。於此再細分為三個過程。如云:

始三七日,發少靜觀,見一生來善惡業相;因此驚嗟,倍復勇猛,遂動八觸,發本初禪。自此禪障忽起,四肢緩弱,不勝行步,身不隨心。即自觀察:「我今病者,皆從業生,業由心起,本無外境。反見心源,業非可得,身如雲影,相有體空。」如是觀已,顛倒想滅,心性清淨,所苦消除。又發空定,心境廓然。

1、發八觸得初禪力

慧思開始修學禪修時,曾於二十一日的用功之後,生起八觸 之相,並開發出靜定覺照之力,而得以觀見己身一生以來所造之種種善惡業行相狀。在驚訝感喟之餘,乃益加勇猛進道,並引動八觸,證入初禪境界。

引文中所說慧思「發本初禪」之定力,湛然記曰:「遂動八觸,發根本禪。」 再對照智顗所云:「從根本初禪,而修乃至超越禪。方得阿羅漢果。」 故此時慧思所得之定力,是色界的初禪力。

「初禪」,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定心的分類中,屬於色界四禪定的第一階──初禪。這是遠離貪、瞋、疑、惛眠、掉悔等「五蓋」──五種欲界麤弊的心理狀態,而升進到光明淨潔之色界禪心的境界。其中的第一階──初禪,因生起覺、觀、喜、樂、心一境性等淨心五禪支的功德,故稱為「離生喜樂」──脫「離」麤弊五蓋的欲界濁苦,而得「生」發身心靜淨之「喜樂」的初禪定樂。在佛教的禪修過程中,得入初禪,是修習定學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表示當人的心志,已能專念調柔,靜定安止,對於進修高深定力與開啟覺觀智慧的可能,將大為提高。

2、善調心治禪定障

慧思初學禪時,雖然在廿一日的短時間中,就能證入初禪定力;唯因尚未能熟諳修行正理,遂因禪起障,導致「身不隨心,四肢緩弱,不勝行步。」也就是心色不通,意不持身,致使肌力遲滯羸弱,不堪舉止行動。

於此情狀,慧思則能善巧擇法,思惟對策,即自觀察:己身所有行為造作──行業,其實皆是心為主導,不干外境;若能返溯心源意本,則知業相幻假之本質;此身如雲似影,乃境相緣生幻有而體性真際本空。

3、除身苦入於空定

慧思因以如上善巧返觀造業心源,故能滅除意念之顛倒想,覺心性清淨,進以消除眾多身苦病患。至此,進一步證得「空定」。 此境之實義為何?筆者推斷為是「空無邊處定」之定力。理由如下:

(1)符合修定次第進境。首先,從修定的次第昇進以觀,若能入於色界禪心,又能不為淨色所執,則將能有進一步昇進的可能。依此理以觀慧思禪修經歷,其已入於(色界)初禪,而又能善巧觀察心意之運轉,不為淨色所惑而能去除禪病,則將能超越色界禪力對於微細淨色的執持,故能昇入無色界之「空定」禪境,體會身心廓然無欲無(淨色)執之境界。

「空定」可以泛指無色界之四空定,如經中所云:「吾見四禪及諸空定,靡不照達。」 然而一般多專指四無色界的第一階──空無邊定力, 若從上下文意判斷,慧思此時所得,應為「空無邊處定力」──空定。

(2)從僧傳之記載可知。原來,慧思一生學行乃能定慧等持,「因讀《妙勝定經》歎禪功德,便爾發心,修尋定友」 而發心修禪,一生所有慧觀悟境與安處橫逆,應有得力於早年修學禪定有成。僧傳中云:「又發空定,心境廓然。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慧思雖然得「空定」,然而仍慚愧於結夏期間,不能有所成就,此乃是不滿足於禪定之所得,故發勇猛,進求慧悟,而終能悟入法華三昧。故可知此時慧思所得之「空定」,應為定境,而尚非觀諸法實相之「空觀」。

(3)智顗對此名義之解說。再徵諸智顗對此「空定」境界之說明,是禪者在色界定的基礎上,進而思維色法之粗濁、繫縛,將心念從取(淨)色轉向繫意於「無色」、「空」──「空間」的無礙、無限,以去除念想對於色法之取執與感知的修定方法。當定力純熟增上,則能得入此超越色法質礙所產生的定止無染、虛空靜寂之精神境界──空定。故云:「緣空得定,不復見色;心得脫色,如鳥出籠,是名空定。」 也就是心緣「空(間)」而得空定,則心就能脫離對於色法的執取,也就去除了色法的負累,有如牢鳥脫籠而得自由。又如:「觸發之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 亦即發起空定之時,感覺有如脫落色身般輕鬆悅意。

總之,在第一階段,慧思禪修所獲得的成果,是達到無色界的空定力,期間並曾引發靜定,覺觀一生以來善惡行業之相;並於稍罹禪病時,能善觀心源,伏想去患。

(二)證法華三昧,通聲聞禪境

第二階段的禪修成就是證入「法華三昧」,並以此證量基礎,旁通暢達諸多禪修法門境界。如云:

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背捨、陰、入,便自通徹,不由他悟。
引文中敘述,慧思雖修得入禪之定力,並曾以空觀溯本心源而去除病障,惟於此夏中,無再有進境。值此境況,慧思慨嘆因己身之昏沉而空度光陰,故深感慚愧。可知此時慧思不以曾得無色界之甚深禪定而自滿,仍一心勤求佛法不共世間之智觀進境;終於在一日禪修過後,於放身倚壁而未至之間,於一念之頃,證得「法華三昧」之殊勝大乘三昧境界,並能自然旁通暢達諸多禪法。

「法華三昧」是大乘經中所載諸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有關於慧思所證之「法華三昧」的內容與意涵,將於第四節中詳述。引文中記述慧思在修得甚深禪定的基礎上,進證大乘三昧境界,並能通達諸多聲聞禪法。引文中所述之四項禪修所緣境,皆是《阿含經》以來聲聞乘重要的禪修法門與觀智所緣,如:「十六特勝」 是以持息念(安般念)為基礎,進修定慧二學的禪修法門。「背捨」,即「八背捨」, 這是依於色、無色界之八種禪定力道,進而「背」棄清淨五欲境,而「捨」離染著貪執的禪法,故名之。「陰」,新譯為「蘊」,是聚合、積集之義,意為眾多物事聚集一起之有為法,主要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入」,新譯為「處」,由根與境相涉入而生識,稱之為入,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之十二入(十二處)。「陰」、「入」是從心理活動與感官組合的角度,覺觀有情生命狀態之緣生緣滅,無有實體,是破除我執的重要禪修法門。

總結此階段思禪師之修證成就,可以分為兩項:一、是證入「法華三昧」,二、是以此大乘三昧力而能無師自悟地旁通暢達諸多聲聞禪法。若依後來智顗所分之藏、通、別、圓四教行法內容,亦即是藏、通二教重要之基本禪修法門。

(三)謁名德印證,傳三乘禪法

第三階段是慧思在習禪有成之後,以一己修行心得訪謁諮稟當時的大德名匠,並得到他們的認可與隨喜。爾後更數數修習,用以純熟增益先前所得之禪境,因此聲名遠揚,前來求法之生徒眾多,故慧思參酌經教所說之大小乘諸多定慧法門,以為自修與授徒之經典依據。如云:

後往鑒最等師,述己所證,皆蒙隨喜。研練逾久,前觀轉增,名行遠聞,四方欽德。學徒日盛,機悟寔繁,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揚引喻,用攝自他

慧思所參訪之大德,說有「鑒、最」等二師;其中「鑒師」之事跡不詳,而「最師」則《佛祖統紀》中載為「九師傳法說」之第二師。 有關慧思咨稟禪德時賢之舉,志磐指出當時之修禪者,常有相互咨參之舉,而所修法門內容,則諸師各有不同。

在取得重要修行成果後的階段,慧思安住於所得,而更以數習久鍊之功,以增上穩固一己觀智體證之力;因慧思修禪有得,使聲名遠揚而來學者眾。值得注意的是,慧思自學與教他,皆立本於經教中所載之大小乘定慧法門,用以為自修與度人之根據。此一依經教以傳禪法,重圓頓而不廢基礎(即聲聞禪法)的學風,在後來智顗所開展的法華圓教止觀中,亦被完整地繼承與全面地發揚開來。

(四)信力根清淨,證入鐵輪位

慧思一生修行勤謹,深入法華三昧而兼通大小二乘定慧之學,不但禪境高邁,觀智深遠,且果證不凡;在《高僧傳》中記載,其自述所得證量為「十信鐵輪位」。如云:

吾是十信鐵輪位耳!時以事驗,解行高明,根識清淨。

天台圓教之修行道次,依經論所說,立有五十二階,並配以「六即佛位」;其中「十信位」即是入最初十位所應修之十種心念內容。此十種心稱為「十信」,乃取其十心內容能助成行者深信之願力,故稱之。行者入於十信位時,能斷三界之見思二惑,得六根清淨,三觀圓融,智覺益明,能發相似初住以上真證智慧,故又稱「十信相似道」。

後來由智顗發展完成之圓教六即位中,判定此位乃從「觀行即」中歷五品弟子位,圓理成事有得,進而發諸陀羅尼三昧力,而得六根清淨,相似佛位之圓淨,故稱「相似位」。如云:
由觀行故,得有相似,發得初品,止是圓信;二品讀誦,扶助信心;三品說法,亦助信心,此三皆乘急戒緩;四品少戒急;五品事理俱急,進發諸三昧陀羅尼,得六根清淨,入鐵輪位也。
有關慧思所證「十信鐵輪位」之證量,為圓教之「清淨六根」,入此位能發相似於佛之三身功德;唯因仍具煩惱性,未斷無明,只是「相似即」佛。然準此與藏教論究行位高低,則「三藏菩薩全不斷惑,望圓教五品,……三藏佛位,斷見思盡,望六根清淨位。」 再者,圓教相似即位相當於「藏、通二教之佛位,別教之菩薩位;其中更勝於別教十信位,而同於其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賢位。」

三、大乘三昧法門之特德

《高僧傳》中云,慧思於長期苦修之後,「霍爾開悟」,證得「法華三昧」。此法門之名目出自《法華經》,經中說這是菩薩所證的種種三昧境界之一,屬於大乘菩薩所修得的殊勝功德。 然而對此三昧法門的具體修行方法,以及所證得境界的內容,經中並無特別說明。

對照慧思所著《法華安樂行義》以及智顗所著《法華三昧懺儀》二書內容,發現「法華三昧」行法的內容與意涵,經過慧思師徒二人的努力,將之從眾多大乘三昧法門之一,提顯其重要性,並擴大增廣成為包羅而具全的天台圓教主要修行法門。在分析慧思所說「法華三昧」之內容與特色之前,先討論大乘三昧行法的精神與特色,以了解經典所說「法華三昧」之原初意涵。茲說明如下:

(一)道品心要:定慧二行以利生為主

佛陀的教法可以大分為戒定慧三類,此三學總攝弟子的修學綱領,其中的戒學是道德理則與倫理規範;在良善行為的基礎上,再修習攝念專一,增上心力的定學;以此輔佐覺觀力,以開發洞徹諸法實相的甚深智慧,如此方能斷煩惱,破我執,解除因無明所造成的輪迴生死與無邊憂苦。

此一三學綱領貫通三乘,為聲聞與大乘行人所共學;故以利他為先的菩薩道,同樣必須學此「三學」科目;亦即度化眾生必須有清淨的身口、專志的心力與洞徹的智慧。此一原則,具體呈現在菩薩「六波羅蜜」道品中的「戒波羅蜜」、「禪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學門之中。
須注意的是,大乘學行的特德與重心,是利濟眾生的無邊悲願,故其三學內容更蘊涵了利他的精神。如「禪波羅蜜」――大乘定學,就不是重視「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自修,也不再局限於得到色、無色界禪的寂止定境,而是重視增上心力以增強助益眾生的能力,故云:「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 又如:「云何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化眾生?……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淨禪波羅蜜。」

再如「般若波羅蜜」――大乘慧學,就不止是證入無常、空、無我的解脫觀智,而更要習學一切利生的法門。如云:「知貪欲增、知瞋恚增、知愚癡增,又知等分分別學地,於一念中,悉知眾生心心所行,能知眾生諸所希望,能知一切諸法真實,解達諸佛深智慧力,普知一切諸法界門;是名清淨智波羅蜜。」 由以上的引文可知,菩薩行者所修之慧學,主要在向外觀察,洞覺眾生之煩惱與業習,進而幫助彼等清除盡淨,以離苦得樂。

(二)法門數量:眾生無邊故法門無量

以出離心為主的聲聞法之定慧二學的內容,如其代表典籍《清淨道論》中所整理,定學有四十業處,觀智之階次則為五清淨十六階智。而發菩提心以利益眾生之大乘佛法,其所應修學之「三昧法門」,其數則為「無量」。如云:「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 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 略說有一百零八種,廣說則三昧法門無量數。

大乘三昧法門眾多,這是依於菩薩道需有甚深廣大的智慧,投入種種利生方法的實際需要,所以在大乘佛教的流傳中,結集出了眾多以「三昧法門」立名的經典與法門。因眾生無邊且苦惱無數,故所需之利生法門亦無量,如云:「初發菩薩心,充滿法界,無量大悲攝取眾生;發諸菩薩無量大願,究竟十方法界,無量大悲普覆眾生。於一切剎、一切劫中,修習菩薩無量諸行,無量三昧力,不捨不轉菩薩正道。」 又如:「復有無央數不可計三昧,菩薩所應學。」 行菩薩道所發之廣大心願,充遍法界,所關懷之環境乃無邊國土(剎),其所投入之時間(劫)亦為無量,於修學無量利生行時,能以三昧力平等持心,並且不捨棄、不轉變菩薩的正道。

有關菩薩所修學之無量三昧法門的特色,是以智覺與悲心為主,並且學習世間有益之學問,如說:「……菩薩……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 亦即善了分別世法與勝義之真俗二諦理,斷除煩惱慣習與邪見妄執等二種障礙,並能嫻熟語言、工技、邏輯、醫藥與正法等五種有益眾生的學問,如此涵蓋世出世間的學識與智慧,並能通達無礙,方為般若波羅蜜──大乘慧學的特德。

菩薩行者為了利濟眾生而學無量法門,當能掌握一一法門的訣竅與精髓時,也就體證了與善巧方便相應的智慧;然而此能力是藉由定力的輔助而成就的,亦即在持續修學中,以專念攝心於所緣而得等持心──三昧力具足,是為修此三昧法門而得成就,這就是菩薩道融利生於定慧二學的精神,而所應修之學門,則是不厭其多,凡是對眾生有益者,皆所當學。

(三)修證判準:世智通達為三昧成就

如上所說,大乘三昧法門的數目,經中說有無量,如前云:「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三昧。以是故說諸菩薩得諸三昧。」 以具體的定慧學門來說,則是以出世智覺的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昧」為根本,而以慈悲為懷的利濟眾生的法門為主。以「必入辯才三昧」為例,此三昧法門之名稱中,「必入辯才」是接引眾生所需的口才,「三昧」是指稱深得語言運用與造句遣詞之法的等持定力。故利生之法門無量,修學無量法門必須入於心意專念等持念──得三昧力時,法門方得成就;亦即:投入利濟眾生之事,本身即具足了智慧與禪定的修學,這即是大乘定慧二學的特色。

大乘利生法門的修習中,心意所緣的對象是種種利生的情境,數數增上其技巧的運用,直到方便成就,三昧力現前,也就是成就智力與定力時,稱為修此三昧法門而得成就。然而需要進一步分析的是,驗證修行成就的判準為何?也就是說,應以何為「判準」?也就是以甚麼標準來判定修行成就?

仍以「必入辯才三昧」為例,經中說:「必入辯才三昧者,四無礙中,辭、辯相應三昧;菩薩得是三昧,悉知眾生語言次第,及經書名字等,悉能分別無礙。」 也就是在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與辯無礙的四種說法無礙能力中,能巧妙遣詞用字,並且樂說、善說法要,引起學習者之悅意與理解。菩薩修學而入此法之三昧時,對於眾生所說語言與經文義理,都能明了分別,沒有障礙。

從以上之說明可知,認定大乘利生三昧法門的修行成就,在定力方面,是能攝心其境,並得平等持心的三昧力現前;在智慧方面,則是精微熟練度生方法之重點與訣竅,並達到實際的成效。

初期大乘佛教興起,在菩薩道修行的三昧法中,是以能徹觀緣起無我的空性智慧的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昧」為根本,並修行百八三昧,乃至無量三昧,以慈愍度眾的利生法門為基礎的大乘三昧。大乘教法在後來的流傳中,又因應信心增上的根機,而有依於念佛功德與相好的信願三昧法門的產生。依於修法內容的特性來區分,則可分為依智覺、慈悲與信願行而入的三類大乘三昧法門。

──發表於100.8.16「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學術研討會
(下期待續)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