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領眾札記》之四 ――「現前毗尼」與「輾轉相諫」(中)

◇釋昭慧

       初組學團之時,由於學眾未立刻適應「現前毗尼」的規制,所以有些失敗的案例,可與讀者分享。讀這些案例時,我們不要誤以為學眾不好,其實他們都是非常善良的一群修道人,只因論議事情未謹守「現前毗尼」的規制,所以不免因偏見而處斷不當。換句話說:換了你我任何一人,倘若不能養成「不對人做缺席審判」的習慣,與人共住共事,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的問題。

       記得學團中有一某甲學僧,因對某乙師長非常恭敬承事,而被某丙學僧詮釋成「對某乙師長特別有緣」。這「特別有緣」在佛門中往往是「不正常感情」之諱辭,某丙學僧將其觀察心得與週遭學僧討論之後,其他同學有的立刻相信了,有的雖然存疑,但也就不免從此一角度對某甲加以觀察。要觀察,總可以在事相上找到依稀彷彿的資料而加以證成。果然,某丁學僧說:他有一次看到某甲為某乙老師縫補長衫,「嘴角掛著幸福的微笑」(其實他可能是正在想到好笑的事情而忍不住發笑而已)。某戊學僧則提到一點:某乙當香燈時,可能因為初入佛門,不慣早起,總是遲幾分鐘才起板;沒想到某晨他竟然準點起板,令同學反而吃驚了。於是某戊忽然想起來:某乙老師昨晚才回到常住過夜,莫非某甲為了表現自己的勤快給老師看,所以才殷勤到一反常態,準時起床?(其實連某甲本人也對他那日準時起床的原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點點滴滴,一經背後論議,儼然揣測成為實相,學僧們終於按捺不住,在會議中舉發當事人某甲的過失,以諸例證質疑他是否確實對某甲師長「特別有緣」?某甲否認這種指責,他們就罵他「狡辯」;某甲迫於形勢,只好求懺悔,表情當然不會這麼心悅誠服,同學們又指責他「虛偽」。我既知其情已,告誡學僧:不要以為如此開會業已符合「現前毗尼」的程序,因為他們已在會前事先整合過意見,所以集體共識形成強勢意見,也就難免在形勢上用眾口爍金的力量「屈打成招」了!我以自己在生活中受到某甲細心照料做為明證:最起碼某甲學生對我也是一樣恭敬,並非對某乙老師「情有獨鍾」的。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即使會警惕自己:不要因他人的看法而對某人流於先入為主的成見,但也難免還是會受到這些看法的暗示,而特別觀察某人的相關行跡。這種觀察,其實已不尋常,因為倘若沒有先入為主的資訊影響,我們是不可能從這個角度特意觀察某人的。偏是由於心理暗示的緣故,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又很有可能對所見到的片段畫面加以詮釋(這在戒律上叫做「於異分事中取片」),而進一步證成他人看法的真實不虛。譬若有人認為某甲貢高,我聞言後,縱使不予置信,但倘若有一天某甲從我面前走過,看也不看我一眼,我可能立刻要同意他「確實非常貢高」了!其實他可能只是心不在焉,沒看到我,所以沒打招呼而已。

        譬若有人告訴我某乙懶惰,我雖不予置信,但改天出坡(大眾作務)時若沒看到他出來參加,心裡可能已犯嘀咕了;待到巡寮時,見他躺在床上,以前可能還會想到問他是否身體不適,現在因為對其「懶惰」有疑,可能問他的內容會是:「大眾都在出坡,為何躲在房間?」語調和態度也就不那麼和善了。若我心平氣和地垂詢,他可能還會告訴我:不出坡的原因在於病苦難忍,但是見我態度如此,他可能也要反彈,而沒好氣地應聲:「不為什麼,只是不想!」試問:戲演到這裡,我還能不相信他「確實懶惰」嗎?但是事情真象卻有可能是:他一點也不懶,只是病而已!佛法重在「如實觀」,而落實在生活中,在人際認知與交往的過程中,明瞭實相的「如實觀」又談何容易!

       所以我常提醒同學:對他人若要發露過失,不要事先向其他學眾求證而整合意見,以免無形中形成集體互相暗示的偏見。我嚴格要求同學:對方若有重大過失,或屢諫不聽,必須在僧中舉罪;舉罪不是為了讓對方難堪,而是希望對方在大眾中如律求懺,得以恢復戒體的清淨。所以在僧團中,大家是互相助成,而不是只顧自己修持,不問他人過錯的。

       平常見人過失,應該立刻當面勸諫,不要背後加以論議。兩人的事兩人處理,不必讓第三人知道;師長亦不例外。兩人溝通不良時,可以找知法與非法、律與非律而斷事公允的師長或其他學長協助調解,但也要兩造一齊在場;我承認我耳朵很軟,聽一面之詞,是難免要產生偏見的。何況,某甲與某乙有了諍事,某甲若單獨前來訴苦,則即使他無意隱藏某乙之善,而只是因陳述事情的時間所限,至令對某乙的一百件「好」提也不提,單言此一某甲眼中之「壞」,在我已無形中把某乙的此一樁「壞」放大特寫,而不容易從整體估量某乙的優缺點了。而我,又怎能知道某甲在此事上是否有盲點與過失呢?又怎能對兩造做恰到好處的規諫或訶責呢?

    我教導學僧時,將此規制列為學僧入道後優先學習的律法。原因是:戒增上學的條目雖多,但殺盜淫妄之大戒,毀犯不易;其他遮戒與律儀,則可從生活中加以逐步鍛練。禪宗古德有云:「直心是道場。」何以故?只因心性迂曲,是修道大障,這種人不敢面對現實,不能「有如實說有,無如實說無」,所以在修道困挫之中也不容易生起如實面對問題,追求真理的勇氣,而任憑自己的虛矯或是軟弱,急速給自己塞一個答案,讓自己心安理得,讓別人無從窺見其問題真象之所在。他無法像孔子所說的:「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也。」他豈能如此透明地全體呈現在大眾之前?於是覆藏過失便成了理所當然。聞人規過,如何能不覺得刺耳?又那來子路一般「聞過則喜」的雅量?

但覆藏為何在僧律中是重大過失?原因就在於:覆藏者已喪失了在大眾威德中改過自新的機會,譬如瓶中臭物,不思倒盡洗清,卻只是密蓋嚴封,以免臭氣外洩,這是何其愚癡的舉措!而坦然發露過失,或接受勸諫而向當事人或大眾求懺悔,表面上看是「很沒面子」的事,其實這已就在調理其心,使心質直。譬如瓶中臭物,倒盡洗清,不虞其過程會散發惡臭,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而「現前毗尼」,正也與接受勸諫,發露懺悔,一樣是令心質直的學習方法,這種程序法,促使學眾對人對事,有話說在當面,而不養成當面若無其事,背後是非不斷或牢騷滿腹的習氣,這對所論及的當事人不但是一種保障,而且也是長養修道人直心的好方法。譬如大樹,其根若深深紮入土中而得其直,縱使枝椏不齊,還可慢慢修剪;倘其已從根腐爛,則縱使短期內將枝椏修剪得再光鮮,不久也終將連根枯死。

       戒增上學的輕重緩急亦復如是:「輾轉相諫」的原理不外乎是:人都在理智上承認自己是煩惱深重的一介凡夫,但落實在生活上,人卻因為自我愛執的緣故,容易看到別人之過,忽視自己之惡。所以縱使學戒認真,條文熟稔,但總容易以此衡量他人是否持好,卻不易發現自己也有瑕疵。

       為了對治於此,一人若入僧中修道,必須養成「有話直說」的習慣,恪遵「輾轉相教」的戒律精神,那麼他自可在其中學到對同道規過勸善的悲心與勇氣;他倘若有過失,也可透過學友們的指點而看到自己的盲點,接受勸諫而改過向善。譬如根柢已固,枝椏之修剪不難,整齊有序也只是早晚的事;相反地,若在學道途中,先養成當面若無其事而喜背後方人的習性,則是是非非,嘀嘀咕咕,嘮嘮叨叨,又焉能質直以待人?自己背後說人,也唯恐人背後說自己,說了又怕被輾轉傳到對方耳裡,增加對方的不快,內心永遠在「不說難過,說了後悔」的矛盾下天人交戰,又焉能平安?這就如同根柢業已腐朽,徒在威儀細行的枝枝椏椏上做些許修剪調理的工夫,焉能不障於道?


八十六年元月十五日,定稿於弘誓學苑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