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論師的「時間」觀(二)

釋悟殷

參、三世實有

        部派佛教時代,過現未三世,是實有還是假有,是當時諍論的焦點之一。學派中,主張「三世實有」的,是說一切有部學系(包括犢子、說轉部)、化地部末宗,以及〔大眾部的〕案達羅學派等。主張「過未體無、現在實有」的,是大眾、分別說系,以及經部譬喻師學派。

        據印公導師的研究,學派之所以形成「三世實有」和「現在實有」兩大陣營,那是因為:時間本就含有相續性與剎那性的兩面。若從過去看到現在、看到未來的是相續論;從未來看到現在、看到過去的是剎那論。在法的剎那單位上,考慮其未生以前、滅了以後是什麼狀況?是否存在?對這未生(未來)及已滅(過去)之是有是無,各有側重,就形成了「三世實有」與「過未無體」兩大陣營了。

        然以「三世有」與「現在有」來說,大眾部系中,有主張三世有的;上座部系中(如分別說部系)也有主張現在有的。由此顯見學派分裂之初,並未以三世有或現在有,作為自部宗義。不過,「三世有」與「現在有」,在紛紜的學派思想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派間往往因時間觀的安立不同,而形成無邊異議。這種情形,並反應於所造的論書中。故本節即依據《識身足論》、《大毘婆沙論》,以及《俱舍論》等的記載,歸納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理由,以見三世實有論的根本學理依據。

一、《識身足論》主的問難

        《識身足論》的作者,傳說是佛滅百年中的提婆設摩。印公導師直從《識身足論》本身的思想作探討,而主張本論深受《發智論》的影響,且思想極為圓熟精密,很可能是成書於西元一世紀初左右。

        《識身足論》中,論主評破二家:「沙門目連」的「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以及「補特伽羅論者」的「諦義勝義,補特伽羅可得可證,現有等有,是故定有補特伽羅」。其中,評破「沙門目連」的「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為有」部分,論主以「三世實有」的立場,以四項學理評破:

(一)、二心不能並生:如觀貪不善根,是觀過去、未來,還是現在?論主認為:一定是觀過去、未來的貪。若觀現在,則同時有能觀、所觀,那是一時二心並生了;而一有情身一剎那不可能心並生。又,既然過未可以成為觀的對象,可見是實有的(大正26.531上--中)!

(二)、業與異熟果不能同時:有情造業而感異熟果,那是業滅而感果,不可能是現在造業現在感果。若說現在,則是非前非後亦造業亦感此業異熟了(531中)!

(三)、識起定有所緣境:佛說「了別」名為識,如了別色、聲、香、味、觸、法,故識起必有所緣境。而過去、未來的,可以觀察,可以了別,所以過去、未來是實有(535上--中)。

(四)、成就的可以不現前:如有學聖者,雖現起纏心,還是成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535中--下)。無學阿羅漢聖者,身在欲界,雖入滅盡定,還是成就少欲、羞慚、觸食、意思食、識食。信等五根與少欲等諸法雖不現前而可成就,由此肯定:它們必是過去、未來實有之法(535下--536下)。

二、《大毘婆沙論》主的問難

        說一切有部是主張「過去未來體亦實有,現在是有為」(大正27.116下)的三世實有學派。《大毘婆沙論》中,論主為了成立自宗的三世實有論,作了許多論題,用來破斥「無過去、未來,現在是無為法論」的主張。然而遺憾的是,論主都未標明主張現在無為實有論的學派名稱。不過,從餘論可知:大眾、分別說部就是主張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的學派。雖然論主未標學派名稱,然從論主再三羅列論門以評斥其說來看,這顯示了:當時有部的大本營——北印,「現在實有」學派,似乎已成為有部強勢的對手,有部思想受到強烈的挑戰,北印已經不再是有部一枝獨秀了,因而激起有部學者護法的意識。

        然而探察有部成立「三世實有」學說的主要意趣,實含藏著佛弟子最關心的問題——修行、斷煩惱、證解脫,以及業果相續、生命緣起等問題(從論主的問難中,透露出了訊息),故婆沙論主不惜以諸多篇幅,指出「現在有論」違理背教的過失,以成立有部正義。以致「三世有」與「現在有」成為當時教界激烈論諍的熱門話題。

        《大毘婆沙論》中,論主破斥「現在實有」學說的論題相當多,筆者不擬一一介紹,此處只舉卷七十六,有部論師的五個問難,以見諍議的關鍵點。

(一)、問難:若過未非實,則無成就、不成就性:

        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應無成就及不成就。如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無有成就及不成就。過去、未來法亦應爾,既有成就及不成就,故知實有過去、未來。(大正27.393上;796上--中)

        論主說:如果過去、未來都非實有,則沒有所謂「成就」、「不成就」了。言下之意是:若成就、不成就沒有實體,行者就無修道、斷煩惱、證解脫、入涅槃的可能。

        何以論主用「無成就及不成就」來責難過未體無論者呢?主因是:「成就、不成就」,是有部論師特重的論門之一,大多用在三世上說,而且,是有部凡聖縛解差異的建立處。所以,「成就、不成就」論題,牽涉到有部的根本學理;而這學理,還是源於有部主張「不相應行法」有實體的關係。

(二)、問難業力感果的問題:

        若有異熟因在現在世時,彼所得果,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若言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果同時,如是便違伽他所說:「作惡不即受,非如乳成酪,猶灰覆火上,愚蹈久方燒。」若言彼果不在三世,彼應無果,以異熟果非無為故;若無果者,因亦應無,如第二頭,第三手等。若有異熟果在現在世時,彼所酬因,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若言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果同時,如是便違前所引頌。若言彼因不在三世,彼應無因,以異熟因非無為故;若無因者,果亦應無,如第二頭、第三手等。(大正27.393上--中)

        有情造作的異熟因在現在,他感得的異熟果在那一世?說過去,說未來,表示有過去,有未來;說現在,則異熟因果同時,就與「因果不同時」的頌文相違;若說不在三世,那是無果了,異熟因不是無為法,何以無果呢!又若說有情所得的異熟果報在現在,這是那一世的異熟因所感呢?說過去、未來、現在,或不在三世,同樣的都說不通。所以,若非三世實有,有情的業力(因)業果就無法建立了。

(三)、問難無出家受具:

        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應無出家受具戒義。如有頌言:「若執無過去,應無過去佛;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大正27.393中)

        有部論師認為:若無過去,就沒有過去佛;如此,也就沒有出家受具事。考二世體無論者認為:過去是曾有,未來是當有,都非實有,並非指稱沒有所謂的「過去事」,何以有部論師以「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的理由來問難!而且,有部以為:文頌是不了義的,不可作為佛法的定論,何以自己卻以文頌作為教量呢?

        筆者以為:這是二者基本時間觀念的不同所致。原來有部是以「觀待」前後而安立三世差別。現在是「觀過去未來」而施設的(大正27.393中,394中),離開過未不成現在,故責難二世體無論者「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而二世體無論者主張現在實有,過未是依現在而安立,離開現在則無所謂的過未。不過,依據印公導師的研究:「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是世友尊者所造的文頌。若果真如此,則有部以世友尊者頌證成三世實有,不免犯了依自師承而不極成的論理過失!

(四)、問難正知虛誑語:

        若過去未來非實有,應出家眾皆有正知而虛誑語。如有頌言:「若執無過去,而言歲少多,彼應日日增,正知虛誑語。」(大正27.393中)

        有部論師質疑二世體無論者:「應出家眾皆有正知而虛誑語」。這問題,牽涉到二者思想的歧異。有部認為:不正知是「非理所引慧」。雖然虛誑語皆從不正知而起,但說虛誑語的人是正知彼事,卻隨自意故作妄語(顛倒說),因此妄語者實是「正知而妄語」。分別論者則以為:既然不正知是非理所引慧,那麼,由非理所引慧所發的虛誑語,當然是從不正知而引起的,所以「無有正知而妄語者」(大正27.222上--下)。

        考二者的諍議點在於:「無明」與「不正知」是同體還是異體的問題。分別論者認為:無明皆與不正知相應,故妄語者皆因無明所纏,以致失念不正知而妄語。而有部則主張:「無明」與「不正知」有各別實體,妄語是明明正知彼事,卻隨著自己的執見而故作妄語。因此,有部質難說:若過去未來體非實有,則「應出家眾皆有正知而虛誑語」,其意涵是表示:這樣就違反你自宗的宗義(無有正知而妄語)了!故應該是三世實有才對。

(五)、問難「現在」是不能獨立存在的:

        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彼現在世應亦是無,觀過去未來施設現在故。若無三世,便無有為;若無有為,亦無無為,觀有為法立無為故。若無有為、無為,應無一切法;若無一切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如是便成大邪見者。勿有斯過,故知實有過去未來。(大正27.393中)

        論主說「觀過去未來施設現在」故,若果過去未來非實有者,則「現在世應亦是無」。這是源於有部論師「觀待前後以安立三世」的思想。如《大毘婆沙論》說:

        諸有為法,觀過去現在故施設未來,不觀未來故施設未來,無第四世故。觀未來現在故施設過去,不觀過去施設過去,無第四世故。觀過去未來故施設現在,不觀現在故施設現在,無第四世故。如是名為三世差別。依此建立諸行行義,由此行義,世義得成。(大正27.394中)

        有部由觀待前後安立三世,成立了「行義是世義」(大正27.393下)的學理,時間只是有為法的活動,現在是觀待過去未來而有,離了過去未來,則沒有所謂的現在。而且,時間是依有為法的生滅而安立的,故無別實體可言?顯然婆沙論主是以世友宗義,依作用而安立三世的。這裡,論主以「觀待法」成立了過未實有學說,而在破斥大眾部「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論」(大正27.47中)時,亦運用這觀待法,證成「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為有部正義(大正27.49中--50上)。

        《婆沙論》中,有部論主以五難質疑「二世體無論」的過錯,證成了三世實有學說的合理性。至於「現在無為實有」方面,有部論主基於「行義是世義」的學理,也主張現在世非無為法,因它是「因緣生故,有作用故」(大正27.393中),所以一定是有為法;若說無為,則非因緣生法了。

三、《俱舍論》的二教二理

        據世親《俱舍論》記載,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理由是:

        論曰:三世實有。所以者何?由契經中世尊說故。謂世尊說:「芘芻當知:若過去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眾,於過去色勤修厭捨;以過去色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眾,於過去色勤修厭捨。若未來色非有,不應多聞聖弟子眾,於未來色勤斷欣求;以未來色是有故,應多聞聖弟子眾,於未來色勤斷欣求。」又具二緣,識方生故。謂契經說:「識二緣生。其二者何?謂眼及色,廣說〔耳及聲……身及觸〕乃至意及諸法。」若去來世非實有者,能緣彼識應闕二緣。已依聖教證去來有,當依正理證有去來:以識起時必有境故。謂必有境,識乃得生,無則不生,其理決定。若去來世境體無實,是則應有無所緣識;所緣無故,識亦應無。又已謝業有當果故。謂若實無過去體者,善惡二業當果應無,非果生時有現因在。由此教理,毘婆沙師定立去來二世實有。(大正29.104中)

        有部論師舉教證及理證,安立「去來二世實有」說。此中教證有二:一、以多聞聖弟子勤修厭捨「過去色」,勤斷欣求「未來色」的《阿含經》教,證明過去、未來是實有的,才是佛陀教說的真義。二、以「識二緣生」的《阿含經》教,說明識的生起,必待二緣:所依根,所緣境。認識必有實在對象(境),既然過去未來境都可以被心識所識知,顯然過未法一定是實有的。

        理證也有二:一、「識起時必有境故」。這是從認識上考察:識以了別為其特性,識生起時,必有所緣境,境是識生起的所緣緣。這個理由,和前面「識二緣生」的聖教有連帶關係。有部認為:識的生起,一定要有二種緣:所依根、所緣境,缺了就不能生起。認識必要有實在對象(境),既然過去未來法都可以認識得到,所以一定是實有的。二、「已謝業有當果故」。這是從因果上考察: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現在法剎那過去,不能就說沒有;沒有怎能感果?經說:過去滅壞而非即無。所以過去法應該是有。既然過去是有,故未來應該也可類推為有。因而《俱舍論》說:

        若自謂是說一切有宗,決定應許實有去來世,以說世皆是實有故,許是說一切有宗。謂若有人說三世實有,方許彼是說一切有宗。若人唯說有現在世,及過去世未與果業,說無未來及過去世已與果業,彼可許為分別說部。(大正29.104中)

        這裡,明確的說到:主張有「過去世未與果業」的,與主張「無未來及過去世已與果業」的,都是「分別說部」。據《異部宗輪論》及《大毘婆沙論》記載,飲光部主張「若業果已熟則無,業果未熟則有」;而飲光部是從分別說部系分流出來的學派。所以,與主張「無未來及過去世」的,都可說是「分別說部」。而「說一切有宗」,則決定是主張「三世實有」的。如此,顯然的,「三世有」和「現在有」,即是有部和分別說部思想分野的標幟了。

四、結語

        歸納《識身足論》、《大毘婆沙論》、《俱舍論》等有部的說辭,就可得知有部成立三世實有的主要理由了。其中,有當果故(因果論),識起必緣實境(認識論),是《識身足論》等三論共有的理由。而實有成就、不成就性(成就的可以不現前),二心不能並生,則是《識身足論》、《大毘婆沙論》共同的意見。

        另外,尚值得留意的是,「行義是世義」——時間是有為法。在《大毘婆沙論》裡,有部奉世友的「位異」說為宗依——依作用生滅安立三世差別。一切法在未生起以前,已經存在,是未來有;剎那生起,現有作用,是現在有;剎那滅去,還是存在,是過去有。法體是恆有的,無增減而不變易的,三世差別是法體上作用的生滅。由於「一切法各住自性」(大正27.42中,200上),「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307上)。所以,諸法自性是實有,非因緣和合而有,自相安住而不變,是三世一如:現在有,過去、未來也是有。

        這樣,一切法「自性實有」,是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最根本的依據了。如此,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重要理由,就共有五項:自性實有,以及前面四項(有當果故,識起必緣實境,實有成就、不成就性,二心不能並生)。而這五項理由中,筆者以為:諸法「自性實有」,自相安住而不變,應該是三世實有論最重要、最根本的信念;否則,就無法成立三世實有論。而其餘四項,還都是立足於自性實有的立場,而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而已;尤其是成就、不成就,在三世有下發展,且成為有部特殊的論門之一。不過,總的來說,有部成立三世實有的五項理由,不僅是有部根本的學理,也是「三世有」和「現在有」根本思想的分歧點。這一部分,下一節再作說明。

肆、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

        主張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的學派,是大眾、分別說系。如《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主張「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大正49.16上),化地部本宗主張「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大正49.16下)。

        此中,具有諍議性的,是化地部本宗主張「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這句話,由標號的不同,可作不同的詮釋。如標「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可以解釋為「現在」及「無為法」都是實有。如說「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則是說「現在」是實有,且是「無為法」了。然據《大毘婆沙論》記載,當時的確有主張:「過去、未來無實體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大正27.65中,116下)的,但論主未說學派名。而印公導師在《印度佛教思想史》說:「過去、未來無實體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這是現在有說,應屬於大眾、分別說系。說現在有而是無為的,似乎非常特殊!從大眾部分化出的北道派說:色等(有為)法的自性,是真如、無為(南傳58.372)。這正是「現在實有而是無為」;無為是有為的自性,如如不異,依自性而起用,有生有滅,才是有為。這與說轉部的根本蘊是常,同一意義,不同的是三世有與現在有而已。由導師的解說可知:《婆沙論》中,主張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論的,就是大眾、分別說系下的學派了。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大眾部及分別說部系漢譯的論書不多,文獻資料缺佚,故其建立現在無為實有的理由,只能從反對者(三世實有論者)的問難中,得到部分訊息。故本節即以〔上一節所述〕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重要理由:自性實有,有當果故,識起必緣實境故,實有成就、不成就性,二心不能並生等,藉由「過未體無論」者對「三世實有論」問難的迴響,以明過未體無論的根本學理。

(一)自性實有

        有部「三世實有」的安立,是把諸法分為法體與作用。諸法「各住自性」,法體恆有;因緣和合所現起的作用,則生滅無常。三世之差別在於作用的起滅上。剎那生滅之現在法是實有;未來法已有,但尚未有作用;過去法也還是有,但作用已經滅了。大眾、分別說系「現在無為實有」的安立,則是把諸法分為理則與事相。無為法——理則性,是生滅有為法的自性,是如如不異,超三世而恆有的;依理則性(無為)而起的作用,是有生有滅的(事相)。一切法剎那剎那恆住,如如不異,沒有三世差別,無常生滅的,只是假相而已。

        因此,有部是依恆住自性的法體上之作用,以體用義來說明三世;而大眾、分別說系是依常住不變的理則性,以理事義來說明三世。

        那麼,法體與作用是一、是異呢?有部論師說:不可定說是一、是異。如有漏法,一一體上有無常等眾多義相,故不可定說是一、是異;此法體與作用的關係,也是這樣不可說是一、是異(大正27.394下)。而大眾、分別說部系則認為:法體是念念恆住,作用只是法的假相,是虛妄性的。這樣,法體(理則)與作用(事相)的關係,近於本體起現象。不過,有部的法體恆住自性,大眾部的法體是常住無為,雖然時間觀的安立容有不同,但論究到一一法的自性(法體),都出現了是恆、是常的傾向,這對後期的大乘佛教起了深遠的影響。

(二)有當果

        自作自受的業報說,是佛教緣起說的重要內容之一;佛教之所以形成學派的急遽分化,絕對與「安立業果相續生命緣起」的課題有關。有部以為:若過未無體,業果就無法建立。然而這種說法,是有部的宗見,過未體無論者,自有建立業果相續的依據。如《大毘婆沙論》說,大眾部主張:「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大正27.96上)。而且,即使同是奉行三世實有論,業果相續的建立也不盡相同。如有部譬喻師即主張:「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身語意業,皆是一思」(587上)。大眾部(包括分別說部)及譬喻師,把業因業果建立在心心所法上,由一心相續轉變差別,以成立業果輪迴說(這部分,筆者於〈論師的業力觀〉,有較詳細的說明)。

        至於有情造業以後,如何和有情身心相續發生關係呢?大眾、分別說部認為:善惡業剎那剎那過去,業力也並未消失。如說:

        僧祇、曇無德(法藏)、譬喻,明現在業謝過去,體是無,而有曾有義,是故得果。(大正42.118上)

        於佛法中,若有若無,皆方便說,為示罪福業因緣故,非第一義。如以因緣說有眾生,去來亦爾。依過去意者,是方便依,不如人依壁等;亦明心生不依於神,因先心故後心即生。業力亦爾,佛知是業雖滅,而能與果作因,不言定知,如字在紙。罪業亦爾,以此身造業,是業雖滅,果報不失。(大正32.255下)

        此身造業,業雖過去,但這是「曾有」的。曾經現有的東西,它雖滅了,但影響有情身心的力量還是存在,「如字在紙」般,清清楚楚的紀錄著,因緣成熟,就能引起果報。這是說:過未是無體的,眾生所造的業,剎那過去,即轉化為潛在的動能,不離眾生的身心相續中,故而「此身造業,是業雖滅,果報不失」。

        至於主張「過未體無、現在有為實有」的經部譬喻師則說:「即過去業能生當果,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令當果生」(大正29.106上)。過去所造的業,雖然剎那滅了,但它是曾經現有的東西,已成就在眾生的相續中,如外種子,潛存著能生性,因緣成熟了,自然感果。這種子能生當果的「譬喻」,在《順正理論》中有進一步的詮釋:

        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能生當果。業相續者,謂業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異而生,名為轉變。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異餘轉變,故名差別」(大正29.629中)。

        有情造業剎那滅了,而當下就留下了能生果的功能性,含在後念剎那剎那不斷的相續之中。這功能性不斷地相續轉變,時機成熟時,引發殊勝的功能,就感得愛非愛的果報。總之,有部以為唯有「三世實有」,才能圓滿詮釋有情業果相續的難題。而大眾、分別說部,及經部等過未無體論者,則以「曾有」、「如字在紙」、「種子」等,來說明有情前後業果相續的關係。故即使過去未來都無實體,業果相續的建立還是不成問題的,並無三世實有論者所責難的過失。

(三)所緣境

        有部以為:識生起必有所緣境,真實的境相是識生起的所緣緣。過未法既能成為認識,故過未都是實有。然而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論者卻說:「有無所緣心」,如「緣過去和未來」(大正26.535上)。過去、未來雖非實有,卻能成為所緣,可見所緣並不一定要實有。然則所緣境是否實有?有部與大眾、分別說部等意見正好相反。另外,有部中的持經譬喻師,亦贊同「有緣無智論」。如《大毘婆沙論》說:

        有執:有緣無智,如譬喻者。彼作是說:若緣幻事、健達縛城、及旋火輪、鹿愛等智,皆緣無境。(大正27.228中,558上)

        尚是奉行三世實有論的持經譬喻師,卻說識可以緣到幻事、健達縛城等,可見大多學派的看法,還是認為:識的生起,不一定都緣慮實境;非實之境,也可以成為我們認識的對象。

        學派有關「所緣境是否實有」之諍,牽涉到學派對於「假實」的認知差異。有部以三世實有(一切法恆住自性)的立場,主張「有」有二種:一、「實物有」,是蘊界等一一諸法的真實自性。二、「施設有」,是諸法自性上和合施設的假法(大正27.42上--中)。此「施設有」,從諸法自性和合施設上,可說是無自性的假法;但從依「實物有」而施設——依實立假——來說,還是實法。因此,有部說:見聞覺知的外境是有;如看到一個人,人雖是五蘊和合的假法,但一一蘊是真實的,故所緣境是實有。而有部譬喻師雖然也是依實立假論者,但他直從所緣境是和合施設的假法上,說所緣境非實有。

(四)成就、不成就性

        成就、不成就,是有部重要的論門之一,也是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重要學理。有部論師認為:「成就、不成就性」定有實體;否則即有凡聖縛解無法分野的困境。《識身足論》及《大毘婆沙論》中,有部的問難,未見二世體無論者的回應,反而是同屬有部的譬喻師,提出了「無實成就、不成就性」的意見。如說:

        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彼說:有情不離諸法,說名成就,離諸法時,名不成就,俱假施設。如五指合,假說為拳,離即非拳,此亦如是。契經說:「有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成就性是實有者,成就輪寶、神珠寶故,應法性壞。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象寶及馬寶故,復應趣壞。所以者何?亦是旁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寶故,復應身壞。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臣故,復應業壞。所以者何?君、臣雜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實有。(大正27.479上--中;796中)

        譬喻者以為:離開諸法,並無所謂「成就」的法存在。如捲指為拳,非離指而有拳。又如契經說「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成就有實性,則有「法性壞」、「趣壞」、「身壞」、「業壞」等過失。故成就、不成就是無實性的假法。譬喻師大德法救也說:「世俗有情不離諸法,假說成就;勝義中無成就性」(大正27.480中)。

        面對譬喻者的「無實成就、不成就性論」,有部論主則舉四個聖教量及一個過難,質疑譬喻者違理背教,並證成己宗的「實有成就、不成就性論」才符合聖教又無過難。而對於譬喻者所引〔轉輪王成就七寶〕的聖教,有部論主則以「自在」來會通:經說「轉輪王成就七寶」,是轉輪王於自所得的七寶,攝御「自在」;由此攝御自在,假說為「成就」,實際上不是「已得未捨」的成就(大正27.796下;479中,)。而且,若無「成就、不成就性」,有情就無斷煩惱證解脫的可能,修行就唐捐其功了。因為聖道斷煩惱,是「但斷繫得,證離繫得,令諸煩惱不成就起,說名為斷」(大正27.796下--797上,)故。

        「成就」,與不相應行法的「得」相近。故有部論師與持經譬喻師,兩者的諍議點,主要是源於對「不相應行」的認知不同。有部主張「不相應行實有」,必然說「成就、不成就實有」;同理,譬喻者以為「不相應行非實有」,故自然會說「無實成就、不成就性」。

        由於有部把「成就」看成有實體的法,而譬喻師則認為「有情不離諸法,說名成就」,「成就」是假立而非真實獨立的法,因此彼此對立著。不過,「成就、不成就」,是有部論師特重的論門之一,大多用在三世上說。有部論師與譬喻師對論「成就、不成就」,實已透露出一個重大訊息——《大毘婆沙論》裡的有部持經譬喻師,終將揚棄三世實有,邁向過未無體的里程了。

(五)二心俱生

        有情一剎那「二心不能並生」,這是《識身論》主的問難。然這個問難,並未困擾二世體無論者,因為「二心並生」,還正是二世體無論者的主張呢!如《大毘婆沙論》記載:大眾部主張「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大正27.47中);《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末派主張「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容俱現前」(大正49.16上,)。

        然而《婆沙論》主為了破斥大眾部的「二心俱生」說,引了世友、大德等五師的意見,說明「二心俱起論」的過難,以證有情一時不能二心俱生(大正27.49下--50上)。《識身論》主同樣的列舉多個問題,以很大的篇幅質問過未體無論者:如觀貪不善根〔結縛,乃至斷諸漏等〕,是觀過去貪?未來貪?還是現在貪?若說觀過去貪,則實有過去;若說觀未來貪,則實有未來;若觀現在貪,則一剎那有能觀所觀的二心俱生,此則違反正義(大正26.531上--537上)。所以,必是三世實有,才能避免這些過失。

        有部和大眾部的諍議,在於:大眾部早期主張六識可以並起;後來又在六識外,建立一個恆常相續的細心(根本識),作為六識生起的所依。有部則以前念六識滅去,能引生後念六識的無間滅意說明:剎那過去的前念,能引生剎那後念,這叫作意根。而在這剎那剎那生滅中,它既不贊同二心俱起,也沒有在六識外建立細心。

(六)結語

        探討大眾、分別說部主張「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的學理依據,囿於大眾部及大陸本土分別說系的漢譯論書不多,故只能用「三世實有論」者的問難,藉以釐清二者根本學理上的歧異。其中,「識起必有境故」,「實有成就、不成就性」,還得應用譬喻師的意見,才得以概略的認識二者的差異。雖然《婆沙論》裡的有部譬喻師還是三世實有論的奉行者,但是藉由有部論師和譬喻師的對論,不僅說明了所謂的《婆沙論》正義,事實上只是迦濕彌羅地方的有部論師思想,並不能代表全部有部學系的思想;同時,譬喻師脫離有部,獨立成經部譬喻師學派的重要關鍵,也已呼之欲出了!

        而最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從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的理由中,可以得知:有部成立「三世實有論」,主要是為了圓滿解決有情業果相續,以及修道斷煩惱證解脫等的問題。可以說,重三世實有的有部,還是著眼於佛法的實踐性。如此一來,學派的諍論,其實就是論師們為「佛教的實踐性」奉獻心力,所留下的珍貴畫面了!

【未完待續】

     本文全篇已收錄於悟殷法師著《部派佛教系列(上編)實相篇》中,法界出版社三月底即將出版。

     悟殷法師在印順導師思想之基礎上,鑽研印度佛教史,特別長於部派佛教之學門。他將雜亂繁瑣的部派論義,提綱挈領地剖析其發展脈絡與異同關鍵,有助於讀者以簡馭繁地學習部派論義。其於本刊連載之相關論文,深受教界之重視。近將其相關著作,編為《部派佛教系列》全套四部,依次為(一)實相篇、(二)業果篇、(三)修證篇、(四)諸部論師之思想與風格。法界出版社已先將其第一、二部「實相篇」與「業果篇」付梓,列為「印順導師九秩晉六嵩壽誌慶論叢」之一。其餘三部,將陸續於兩年內修訂出版。敬請期待!

     三月三十一日上午,悟殷法師將於第二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第一場論文研討會中發表本版新書,有意參加者請參閱本刊公告,並填寫報名表,向佛教弘誓學院秘書處報名。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