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一部游心法海的「對話史」——印順導師思想真義(二)

主講:昭慧法師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地點:現代禪象山社區中觀書院

紀錄:釋淨音

前言

        本文第一篇已於上(68)期本刊刊出,有讀者表示:李元松老師既然在本次講座中說:「如果我發現是錯誤的話,我會非常樂意昭告天下,告訴人們說:『我李元松犯錯了!我在過去十四、五年,對印公導師某些意見、某些看法的不表贊同,是我錯解了導師的思想,或是我沒有看到導師思想的全貌。』我很希望、也很樂意能有這樣的發現,能有這樣的進步。」可見得:李老師後來應該已經改變了他的信念。

        但筆者以為,單憑李老師這段話,只是表達作為一個「執弟子禮」的後生晚輩,基於對印公導師感情上的認同,願意不預設任何立場地聽取導師思想的內容,但不足以證明,他的思想有了根本的轉變。此所以最後他還是回歸到彌陀本願、淨土法門,而不是率領現代禪子弟走向直入大乘的「人菩薩行」。

        基於一向「求同存異」的信念,因此對於李老師與現代禪師友的選擇,筆者衷心祝福他們!讀者當然可以就自己的理念,來對這種選擇提出價值判斷,但就史實而言,則必須還原真相。故此補充「前言」如上。


        昭慧法師:

與國際學界的學術對話

        此外,導師處在學院而非寺院的環境之中,由於學院中國際佛學研究的資訊比較發達,這也給他很大的幫助。在閱藏一年半後,他去到武昌佛學院,研究三論宗注疏,當時他還是認為三論宗就等於中觀學。就在那時,他接觸到了日本學者的著作[1],而這群日本學者,如高楠順次郎、南條文雄、木村泰賢等,都因其傑出的學術成就而夙負盛名。

        明治維新時代,日本依於當前東、西方複雜的政治形勢,已經知道不能單純依賴漢文化而立足於世間,所以他們派遣大量留學生到西方留學。一部份留學生,在歐洲學習易於傳統研究方法的佛學研究。歐洲有他們的研究傳統,過去研究聖經的希臘文、希伯來文與拉丁文版本,打了很好的語言學、文獻學研究基礎。

        十八世紀以後,西方人陸續在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和南亞殖民。為了殖民的方便,他們必須理解當地的文化。除了統治者之外,西方教士為了要把基督宗教傳到殖民地,也必須知己知彼。這兩種西方人來到亞洲,部分投入了佛教的研究,而他們要進到異文化圈,一定要先從語言開始了解,所以他們在作佛教研究時,學語文,編字典,作版本的校勘與解讀,建立起一套很好的文獻學研究模式。這套模式突破了很多傳統研究的盲點,他們發現傳統佛教的許多內容,其實來自文化的影響,或是個人的見地,而不見得等同於佛法。

        這套研究方法,對釐清佛教史的真象雖有幫助,但是對於信眾,難免帶來了信仰的衝擊。例如:他們認為大乘經確實是西元前後才出現的,大乘佛教的佛陀觀已有泛神論的傾向;淨土思想的來源,也有古亞非地區與太陽神崇拜影響的成份。

        高楠等日本學者的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印順導師看了這些書籍以後,雖然不是完全贊同他們的見地,但是發現,研究佛學還是不能閉門造車,近、現代的史學研究法,有其值得參考的重大價值。

        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不足,一般反應有兩種,一種是假裝不知道別人很好,假裝問題不存在。第二種就是虛心檢討,如果真的有所不足,就力圖改進。導師屬於後者,他逐漸改變自己,不祇是在學院裏與少數佛教內部的義理學者對話,他已經意會到,要面對教外學者所拋出來的問題,並給予回應。更重要的是,他接受了史學研究法,並在當代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印度佛教史的研究。而他自學佛以來就放在心裡的疑情:「佛法與現實佛教落差的原因何在?」也就從這「通古今之變」的學問中,提供了豐富的線索。

回應「大乘非佛說」論

        西方帝國的殖民地主要在南亞與東南亞,而這一帶的佛教採用的是梵文與巴利文典籍,因此近代西方與日本學者的佛學研究,側重梵、巴語文,對於漢譯典籍的價值,不免有所貶抑。而南傳佛教更是認定「大乘非佛說」。身為漢傳佛教的研究者與大乘佛教的信仰者,印順導師必然要面對這些尖銳的挑戰。

        學者們提出來的證據,有了文本,甚至經過辛勤的考古研究,或是精密的版本校勘,倘若還咬定對方「亂講」,這只能夠拿來當作「小孩子吵架」;充耳不聞就更是不能解決信仰危機。這時,怎樣解讀這些證據,就變得非常重要。印順導師不但選擇「接受挑戰」之一途,而且某種程度也接受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給它們做了豐富的再詮釋。導師認為,大乘有其偉大的價值,現實佛教也不能全面遵循苦行獨善的路線。所以,早年他面對「大乘非佛說」論,就已回應以「大乘是佛法」的觀點,並提醒人們注意:即使是南傳聖典,也未必都是狹義的「佛說」。晚年則更是以大部頭的專書,來探究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

        大乘佛教會在印度大陸形成風起雲湧之勢,我認為應有佛弟子的願景,以及時代思潮的因素。包括佛弟子對於僵固保守的教條主義、高高在上的僧伽主義與男尊女卑的大比丘主義之反彈與省思,也包括社會對於養尊處優卻與基層民眾脫節的僧侶之反彈與批判。有來自教內與社會的刺激,也才會產生教內有心人士的反省與改進。

        印順導師處在中國,更是感受得到大乘佛教的重要性。抗戰時期,他在漢藏教理學院授課,梁漱溟先生來院與談。梁先生以前學佛,但是後來棄佛入儒,寫了《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他對佛教思想有深刻的感情,對佛法的思辯力也非常贊賞,但認為國族垂危,民生凋敝,眼前應先顧到「此時,此地,此人」的現實需要,因此應以儒家思想為本。假使是一個本來就來自外教的人,前來挑釁佛教,也許不會引起導師這麼深刻的反思,但是為什麼思想如此傑出的人,進到佛門以後,竟然還轉而走向儒家呢?這必然帶給導師很大的衝擊。[2]

        佛教要立足於世間,不光是在知識菁英的上層,說些高妙的思想,而是要把佛教精神宏揚開來,讓廣大的社會民眾覺得,佛法對社會,對自己,確實有所幫助,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即使道理談得再高妙動聽,倘若人民覺得與民生疾苦無關,與國家命運、社會前途無關,那麼,他們可能會因「暫時用不到它」而束之高閣。

        印順導師受到了儒者的質疑,經過思考與反省,體會到倘若沒有「兼善天下」的大乘理念,佛教要立足在中國的土壤,將更為困難。古印度的沙門文化,還容忍某一些人獨善其身、終老其生,在森林曠野之中啥事不做,人民認為供養沙門就有福報,這也是一種利己主義的觀念──因為供養沙門對自己是有利益的。這種思想信念,是印度文化的一部份,但中國佛教要把這一部份的文化硬生生從原生土壤移植到中國來,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中國讀書人看待佛教,本來就把它當做是異文化,多少有些民族主義的情緒;若再看到這群出家人好吃懶做,一天到晚只在山林裏頭,除了禪修就是吃飯、睡覺,啥事不管,這是中國人很難以忍受的。也因此,佛教在中國,會出現「農禪」制度,會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提倡,這都是因應環境所作的良性調適。

        佛教傳到中國來,事實上,大、小乘經典是都陸續翻譯過來了,而且一開始也沒有強烈意會到大乘與小乘的區分,所有經典都當成「佛說」來加以處理。他們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判教」主張,以解決經典內容不同、說法差異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中國人還是選擇了大乘?這一定有它文化背景與思考慣性的因素。儒家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兼善天下」的理想,在中國文化中是主流,隱遁獨善則只是不得已的次要選擇,或是被社會所包容的生活方式而已。

        為什麼梁漱溟要掉頭離開佛教,應該就是對那種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的獨善式佛教感到不耐,認為眼前中國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人民的安定溫飽都已成了問題,這個時候談「解脫」,實在太不務實了。這就是「兼善天下」的文化思維。因此,作為中國知識份子的印順導師,面對南傳佛教與當代學者有關「大乘非佛說」的質疑時,雖然沒有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而加以情緒性反擊,卻依然把握住「兼善天下」的主調,正面肯定著大乘佛教令眾生離苦得樂的理想,認為它有著不可磨滅且聲聞佛教所無可替代的價值。

        他回應「大乘非佛說」的質疑時,沒有採取信仰人士的方式——將它們一律訴諸「邪說」而不予理會,或是來個「互相不承認」就了事。試想,如果南傳認為:「我們是正,你們是邪」。北傳則認為:「我們是大,你們是小」。那除了情緒的張力以外,又有什麼本事說服對方?徒然製造彼此的緊張關係而已。但有些人對「大乘非佛說」之類的質疑充耳不聞,或是誡止信眾閱讀這些書籍,這也未免是掩耳盜鈴。一旦信眾有因緣接觸到了這類說法,或者被別人問到了相關問題,思想依然會受到衝擊,倘若沒有強而有力的回應,來破解這些質疑,試問他們又當如何依原有信仰來安身立命?

        所以,印順導師沒有採取不理它、回罵它或告訴信眾「這些都是邪知邪見」的方式,他反而採取了正面回應的態度。至於回應的內容,他也沒有採取古德「證明大乘經是佛親口宣說」的方式,因為「大乘非佛說」這種質疑,早在古印度就吵翻了天,若依這種方式來回應,怕依然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立敵共許」的方法論

        西元前後,大乘經典出現的時候,部派佛教並沒有消失,一直到二世紀至四世紀,龍樹、無著與世親,分別作為中觀、唯識學派的三大偉大論師,他們全都還是在部派佛教的僧團中出家,並且受過阿毗達磨的學術訓練,部派佛教顯然不但沒有消失,而且相當強勢。那麼,部派學者又如何可能坐任大乘佛教「彈偏斥小」呢?他們當然也會反擊大乘學說。他們攻擊大乘的理由,大概就是:大乘經典來路不明,出現得很晚,顯然不是佛說。

        龍樹與無著,一個是中觀學派的開山祖師,一個是唯識學派的開山祖師,由於兩人有特殊的代表性,因此我特別舉兩位論師作為例子。他們的因應之道分為兩途——我先講這部分,好讓各位對照著看,導師又是如何面對同樣問題的。

        第一、龍樹把大乘傳說中,有關於大乘經如何結集出來的故事撿集出來,用以證明佛滅之後,大乘經也有結集,結集人士則有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菩薩及阿難等大阿羅漢。傳說是世親所造的《金剛仙論》則更進一步說,結集地點不在王舍城七葉窟,而是在鐵圍山外。鐵圍山在哪裡?並沒有對照遺址可得。這就讓人感覺,好像是信仰與想像中創造出來的神話空間。他們所提供出來的結集證據,當然不能說服聲聞學者來改變「大乘非佛說」的偏見。

        另外一種方式,是龍樹與無著的最大利器。他們本諸《阿含》,從《阿含經》裡尋求一個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可以溝通的基準點(因明學稱之為「立敵共許」)。所以,各位不妨注意,龍樹也好,無著也好,他們要證成大乘或是學派理論時,都會先引證《阿含經》;龍樹的《中論》,無著的《攝大乘論》,莫不如此。

        作者寫書,就要預設自己在與讀者對話的情境,作者不是在跟空氣對話。龍樹寫《中論》,很明顯的,是在與部派佛教對話。他是運用緣起論,透過辯證法,邏輯性地推衍出「緣起、性空、假名、中道」的結論。無著也是一樣,他為了要證明阿賴耶識的存在,引用的是《阿含經》而非大乘經。這是他們高超的地方,他們先共許了《阿含經》的權威性,這可以作為各自學派正當性的基礎。

        從這裡我們可以注意一個問題: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大論師,倘要建立學說的權威性,竟然是引用原始教典(而非大乘經),然後依此「教證」基礎,透過綿密的邏輯分析來作「理證」,以證明其大乘學說的正確性,然後才巧妙地轉接到大乘經典以引用之。例如,龍樹先於《中論》引《阿含》以證明「緣起、性空、中道」義與「二諦」義,到了《大智度論》,就大量引用大乘典籍了。無著《攝大乘論》也一樣,先援用《阿含經》來證明阿賴耶識的存在,後面談「唯識無境」時,才引用各種大乘經,以豐富其唯識學內涵。

「契理、契機」之深入考量

        論師證成大乘學說的方法,印順導師應是有所體會的,因此他面對「大乘非佛說」論,不是勉強跟人辯解,偏要說大乘經是佛陀時代的創作,反而是在聲聞經律中,尋求彼此的共識來作對話。他的時代比起古德時代又已不同,近現代文獻學研究的成果已可使用,所以他可以明確告訴南傳佛教學者說:

        第一,光講「大乘經非佛說」是不公平的,事實上,連最原始的聲聞經律,也統統都是佛滅以後才逐漸結集出現的。

        第二,佛法難道一定要由「佛說」才算數嗎?如果說法內容能夠符合緣起,符合三法印,難道由佛弟子說就不行嗎?佛弟子說的佛法,只要純度夠,豈不就是廣義的「佛說」了嗎?

        第三,佛弟子們在結集經典或書寫、流傳經典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瓶頸存在。例如,日久年深,可能部分內容已有所忘失,可能部分內容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因傳持者的素質問題,導致其對正確內容有所不知、錯知或是只有少分之知。其實,連當場耳聞書寫的內容,都有可能會發生出入,更何況是佛滅後,一代一代佛弟子憑著記憶與口耳傳承來結集經典,這中間豈可能完全沒有落差?誰又能保證原始經律裡完全沒有印度文化的滲透,沒有人類共欲的影響,百分之百是純粹佛法的本質,百分之百是佛陀的特見,而沒有印度文化滲透進去的成份呢?如果聲聞教典也不能作此保證,那又何獨苛求於大乘經?

        應該注意的是:第一,哪些大乘經的內容,在教理上站得住腳?哪些站不住腳?第二,它對人類有沒有利益?有沒有正面幫助?第三,如果聲聞佛教的價值觀是獨善思想,最起碼兼善思想比較適合社會對佛教的期待吧!現實功利的社會,總不希望養一堆只管自己不管別人的修行人,那麼,大乘行者是不是可以讓社會對佛法的善意與接納度提高呢?。

        總的來說,若就義理而言,大乘有符應佛法根本義之處;若以功效來說,大乘理想對於社會有正面的形象與效益,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大乘於千里之外?所以,導師基於「契理」與「契機」兩方面的考量,認為應該要重視大乘並發揚大乘。

        他不否認大乘經有些俯就印度神教或人類共欲的雜質,但不要忘記了,文化是無孔不入而如影隨形的,它長期塑造出印度人民的心靈,印度人民在接觸佛法時,心靈就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了,已經染上了文化的色彩,這些無論如何是不容易完全切割清楚的。大乘佛教固然如此,聲聞佛教又何嘗不然?

        所以印順導師不但不因大乘已有雜質滲染,就全面揚棄大乘,反而依史學方法爬梳個中的本質之教與權宜之教,並強調大乘正常道中,「三心六度」的深智大行。

 從《阿含講要》到《佛法概論》

        導師依龍樹與無著的方式,不但重視《阿含》與律,而且依《阿含》與律的內容,來與大乘佛教做一連結。舉例而言,他著作的《佛法概論》,原本名為《阿含講要》。《阿含經》裡,大乘的名相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他卻在講《阿含》的時候,依據它的內容,整理成總體佛法的綱領。
       
        定名為《佛法概論》,首先就讓南傳佛教無話可說,因為他把《阿含》等同於「佛法」,甚至當作佛法的全部。但是本書內容在很多地方,已經把大乘與聲聞的藩籬打掉,重新建構成一個完整的佛法體系。例如,他強調佛陀當時已受限於苦行思潮,而不能暢達菩薩道的本懷;對於泛神論傾向的大乘佛陀觀,他也予以批判,認為那是人類意欲的客觀化,佛陀的偉大在於其自覺覺他、悲智圓滿的本質與表現。

        他特別強調佛陀有「故國之思」,這與他那個時代,中國面臨殖民帝國侵凌的處境應有關聯。他雖不囿於民族情感以治佛學,但是另一方面,他強烈反對學佛者棄置自己的國家於不顧,對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存亡完全無動於衷。所以他舉證云:連佛陀都不是這樣處理自己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佛陀關心他的故國,一直到迦毗羅衛行將被滅,他都不忍放捨,為「促和止戰」而盡了最大的努力。

        佛陀是自覺而覺他的,絕對不是獨善其身的。本書最後一章,導師特別比對佛陀和阿羅漢之正覺與解脫的差別。他說:佛陀是無貪、無嗔、無癡的圓滿發展,阿羅漢則只是無貪與無癡,易言之,在無瞋的德行方面,還是有所不足的。這並不是指阿羅漢猶有瞋惱(有瞋惱怎麼可以成就阿羅漢果呢),而是他瞋習可能還在。大凡世間聰明絕頂的人,總是不太耐煩別人太笨;由於他思想太敏銳,幾秒鐘可能就閃了幾十個念頭,因此言談、治學、辦事的反應都很快,對方太遲鈍,他會受不了,所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竟然猶有「瞋習」,這點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菩薩面對眾生,度化眾生,就得忍受諸如此類即使無傷大雅,也都難免讓人生氣的事。因此,倘若沒有經過在眾生中不斷磨礪的歷程,沒有依慈止瞋的身心訓練,怎麼可能磨除得掉瞋習的稜角呢?導師強調佛陀與阿羅漢在「習氣是否已斷」方面的差異,顯然即以講述《阿含》的方式,連結聲聞法義與大乘思想,再凸顯菩薩發心、行持與佛陀正覺的卓越。

        導師承認大乘的佛陀觀,受到大眾部的影響,已經飄離了歷史上現實存在的佛陀,依人類共欲,外射而為圓滿究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佛陀。可是他還是強調大乘願行的偉大,強調菩薩生生世世都在慈護心行之中,面對著各樣的眾生——愚蠢的、殘缺的、煩惱深重的、恩將仇報的——竟還不生厭捨之心;在面對自己之時,也承受著惡業成熟、病苦、災劫、死亡等等考驗。這一類經歷,在釋迦菩薩的本生談中多所敘述。菩薩這一切事行,終究是功不唐捐,最後成就了功德遠較諸阿羅漢更為殊勝的佛陀。

        《佛法概論》從頭至尾,依《阿含經》的「緣起」義來建立大乘思想,於解脫正行之外,加上三心、六度……等等菩薩心行之綱目。這可說是導師援用龍樹與無著「立敵共許」的方法,站在與對方(敵)具有共識(共許)的立場,進一步闡述大乘法義,以證成大乘的價值。

        【下期待續】


--------------------------------------------------------------------------------

[1]  「讀到了日本高楠順次郎與木村泰賢合編的『印度哲學宗教史』;木村泰賢著的『原始佛教思想論』;還有墨禪所譯的,結城令聞所著的,關於心意識的唯識思想史(書名已記不清,譯本也因戰亂而沒有出版)。這幾部書,使我探求佛法的方法,有了新的啟發。對於歷史、地理、考證,我沒有下過功夫,卻有興趣閱讀。從現實世間的一定時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與流變,漸成為我探求佛法的方針。覺得惟有這樣,才能使佛法與中國現實佛教界間的距離,正確的明白出來。」(《遊心法海六十年》,【華雨集】第五冊,頁九~十)

[2]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二十七年冬,梁漱溟氏來山,自述其學佛中止之機曰:「此時、此地、此人」。吾聞而思之,深覺不特梁氏之為然,宋明理學之出佛歸儒,亦未嘗不緣此一念也。佛教之遍十方界,盡未來際,度一切有情,心量廣大,非不善也。然不假以本末先後之辨,任重致遠之行,而競為『三生取辦』,『一生圓證』,『即身成佛』之談,事大而急功,無惑乎佛教之言高而行卑也!吾心疑甚,殊不安。」(頁一)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