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人間佛教禪法之解脫知見(上)

釋性廣講‧劉潔芬筆錄

時間:2011年12月2日

地點:香港妙華佛學會

 

  這次的講座,是在「人間佛教禪法」的主題下,做兩個面向的闡述,第一是佛法對世間的基本觀點,也是聲聞與菩薩共同的知見,名曰「解脫知見」。第二是大乘佛法特有的菩薩心行與定慧內容,稱之「大乘三昧」。

一、知道了,就要去實踐,對生命才有幫助

  佛陀所傳授的殊勝教法,不只是空談抽象的概念與高懸的理論,更教導確實可行的方法,以引導眾生從缺陷與殘缺,憂惱與擾動中,走向清淨、安樂與圓滿的境地。所以學佛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的聽聞,而要知解與實修並重,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是為:「解行並重」。

   譬如當我們受了風寒,以致發燒、疼痛,身體不適時,我們會去看醫生。但是光只是聽聞醫生診斷病症,卻不遵從醫囑而治療,則身體是不能恢復健康的。學佛也是同樣的道理,若只是停留在理論的聽聞,但卻不實修與親證,那又怎能得到法的受用呢!

  所以,弘揚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也不能停留在想法與觀念,而更需有實際的利生作為。

二、同在人間,心態不一

  印順導師曾自述其治學,志在掘發佛陀本懷,以闡揚淳正的佛法真義。故以一生治學心得,提出:「佛(法)在人間!」、「人間佛教」的學佛意旨與弘法方向。

  乍聞「人間佛教」,可能會產生的疑問是:「人間法有甚麼好特別重視的?我們每一個人,不都存活在此『人間』嗎?」「只局限在『人間』,而不舉揚他方聖境或特殊能力,會不會忽略了佛法的超越性,淺化了佛法的神聖性?」!乍聽之下,想到我們生存在此「人間」,無論氣候寒暑,居處環境,總是多有殘缺,平時日以繼夜重覆著吃喝拉撒睡的種種生理需求,更要從事學習與勞務,要面對家庭與工作,……,總也是煩擾多,清閒少。這如此不圓滿的環境,庸凡人生的平常事,怎麼會是佛法所重視的呢?

  然而,以上所舉對於「人間佛教」的一些質疑,其實大都是浮面接觸所容易產生的誤解。殊不知「人間佛教」所強調的「此人、此地、此時」的佛法,在契機的對治意義上,有矯正當時學佛風氣的特性。故強調修學或弘揚佛法,不可只是重視祭鬼與度亡,而忽略了人類自身品德的淨化;不要一味的否定此地,企求他方,而忽略了人間環境的改善。進而言之,在契理的佛法真義上,更以《阿含經》中說:「諸佛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的經文,肯定「人間」為有情修道的正境,將修行的重心與慈悲的關懷,重新聚焦到現實的人間,即此人身而修練之,即此方土而淨化之。所以,學佛不能棄絕人事,荒殆現實;人生的種種煩惱,就是修學對治的重點,人間的所有缺陷,即為戮力改善的對象,此乃「人間佛教」的意義。

三、「解脫知見」是超越世間的正見

  從修行的角度以觀,人間佛教的具體修行內容,涵蓋兩個面向:一是「解脫知見」,也就是對於世間諸法的流轉與還滅,有正確的觀念;二是「大乘三昧」,也就是秉持慈悲的菩薩精神,從事各種利生工作,並在專心投入中,證入三昧(等持)的境界。從表面上來看,所有的人都身處於此「人間」,但是因為懷有清淨無執的信念,並且認為幫助他人與改善環境,方為大乘佛法修行的正道,此乃菩薩入世精神的大乘佛教之精髓。

  首先說明,「人間佛教」的「解脫知見」,即是共三乘的佛法基礎知見,也可以說是佛法的出世思想。所謂「出世」,不是背離、否定世間,而是當能不懷預設立場,依照世間的實際情狀,作正確的觀照──如實正觀諸法實相時,就能發現其間的無常、無我相,故而能出離執著世間的顛倒想。對於世間的特性,佛法總攝為三個基本原理,也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三法印。意為:一切有為造作之世相,都處於變動轉化中;此不穩固、不安定的生滅情狀,又皆隨因緣條件的湊合、離散而成毀、生滅,非個人意志所能任意轉移更易,故曰「無我」──非我所能主宰。然則此變動流轉,聚散短暫,假合幻化的現實,從一體的反向來觀察,就可以發現,此變動差別,也即是寂靜平等的;此種種差別將歸於平等,變動則趨於平靜,曰:涅槃寂靜。舉例以喻:有如海水與波浪之間的關係,海水因刮風而起波浪,風若停息,則波浪──海水自然歸於平靜,波浪與海水乃是一體的動靜二面相。而且海水的平靜,無需待風平浪靜之時,即於此波浪互相激盪推移的當下──無常、無我之法,此海水的本然即是寧靜的。有情眾生在無常的生死流轉中,亦是如此;貧富貴賤,好醜差別,人我是非,即於此動亂流轉、萬千差別之中,亦應要能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靜。我人若欲解脫此一苦樂貧富間雜,變動流轉不居的處境,唯有徹觀諸法實相,並逆向操作,斷除我人堅牢執著的煩惱情障,引導行為走入正軌,即能達到涅槃寂靜的境地,也就得到了生死苦痛的解脫。

  能建立對世間種種現象的正確認知,我人方有解決苦惱現狀的可能,而這也是佛法的基本觀念,稱為「解脫知見」。如《雜阿含經》中所云:「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以上所引經文,指出透過對於五蘊的正確觀察、覺知,會對於無常、無我的世間相生起無執的遠離,以此解脫知見,則能入於涅槃,不再受輪迴之苦。

  以闡述「解脫之見」為主的解脫道內容,是大乘共聲聞的三乘共法。「共」是共同,「共法」意指三者都相同的基本觀念。比如大學課程,不論選擇商業、建築、法律或人文等培養專業能力的不同科系,都有共同的必修科目,譬如語文、倫理與邏輯訓練等等。同理,在佛法中,「解脫知見」是大乘和聲聞行人共同要學習的內容。

  所以,我們學習以大乘精神為主「人間佛教」思想,也需要了解一切佛法的基礎觀念──「解脫知見」,因此我們這次的演講,也以此內容做為開始。

四、人為何會痛苦?

  佛法所說的「解脫知見」,有幾個大的主軸與核心。

  首先,佛陀指出:人活著,為什麼覺得痛苦?能覺知痛苦,則一定是有一個能夠感知的主體。舉例,譬如我們現在坐在課堂裡,外面的情境,我們都不知道;所以,室外的溫度再冷再熱,對我們而言,一點也沒有感覺,沒有關係,也就不會生起對彼情境的苦樂感受。又如,如果我們沒有眼睛可以看,沒有耳朵可以聽、沒有身體可以感知,那麼,就不會與之產生種種互動,不會感知這個世界的種種情狀,也就不會產生許多憂悲惱苦的身心狀態。所以,擁有感覺、感知的基本能力,是我們覺知世間的根本。

  然而,有了感知的能力,也不過就是能知曉外在環境的情況,比如感知氣溫的冷熱,經歷人事的聚散等等。這些隨時間而生滅變易的自然現象,為何會引生我們種種苦樂憂喜的感受?乃至於覺得苦多樂少,難聚易散的心理情緒?如果感知也不過就是感知,則有了感覺,也不一定會產生痛苦。會對於境界產生感知情緒,乃是因為把這種種感知材料收集起來,對於喜歡與厭惡的種種事物,以挑揀分別,愛執憎恨的心念,而逐愛避苦。更從中生發許多強制的意念,追逐的欲望,也就是這種種身心的貪執與心意的起落,導致了痛苦產生。

  眾生所執取的痛苦,有多少數量?而其間又有多少差別?佛經將眾生所有的無邊苦惱,歸納為八類,也就是我們都熟知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蘊熾盛苦。而其中又以「五蘊熾盛」為主因。我人之色(身體)、受(感受)、想(思惟)、行(意志)與識(認知)等五種組合成素──「五蘊」,又稱「五取蘊」,所以強調「取」,乃因身心自體並非即是繫縛,而生死流轉也是諸法的必然,這些種種會成為苦迫的因素,真正的問題則是在於「愛染」,因有愛染心而取執不能如我意的各種境界,也就產生了苦,故稱「五取蘊」。佛法對於「愛」的剖析極深而疏義很廣,簡要言之,那是一種如膠漆一樣粘黏而不易擺脫的心理狀態與抓取慣性。眾生愛染的對象與執著的樣貌,有種種不同,然最主要的是對於自己──身心自體的染著。

  「愛」又不僅只為粘縛,而且是熾熱的,逼切的與緊張的,故經中常稱為「渴愛」與「欲愛」等。從染愛自體說,這是眾生生存意欲的根源,依此而稱「有情」;由此愛執力而急急的追求,緊緊的抓住,故名為「取」。想要脫困,則須有正確的「解脫知見」,也就是對於因愛而繫縛的根源,以及其在三世時間、十方空間流轉的因緣果報,有徹底的了知。

五、佛陀是病死的嗎?

  接著,我們以釋迦佛陀求道與證悟的經歷,來說明愛執生苦與斷惑解脫的不同。

  釋迦佛陀出生於王家,享用最好的物質生活,得到父母與眾人的許多疼愛;然而這樣的生活,佛陀並不戀著,反而是常有不愜於心的沉思。據經典記載,佛陀年少時曾因出遊四城門,見到眾生老病死的憂惱苦迫,而有許多的觸動。

  有一次年少時的佛陀乘馬車出遊,在道途中見到一個老人。

  他問駕車的車夫:「啊!這是誰?看他皮皺髮稀,腿顫身搖,行動遲緩的樣子。」

  車夫答:「王子!這是老人!」

  佛陀再問:「那我以後也會像他一樣地老去嗎?」

  車夫回答:「會啊!縱然您貴為王子,但是與我們一樣,有一天也是會老去的。」

  佛陀聽了,當下心中沉吟,無心再繼續遊賞。

  再過一段時間,年少的佛陀又外出到另一城門遊觀,這次碰到一個倒臥在道途中的病人。

  他問駕車的車夫:「啊!這是誰?看他面赤氣喘,體瘦身弱,痛苦呻吟的樣子。」

  車夫答:「王子!這是病人!」

  佛問:「我以後也會像他一樣生病嗎?」

  車夫回答:「是啊!縱然您貴為王子,但是也不能免除病痛的侵擾。」

  年少的佛陀聽了,當下心意觸動,無心再繼續遊賞。

  又過了一段時間,年少的佛陀再出城遊賞,這次碰到的是個送葬的隊伍。

  他問駕車的車夫:「啊!橫臥在擔架上的是誰?他一動也不動,而旁邊的人又是如此的悲悽哭泣!」 車夫答「王子!這是死去的人,旁邊是一些送葬的親友!」

  佛問:「我以後也會如此的死去嗎?」

  車夫回答:「是啊!王子!任何人都不能避免於死亡!」

  年少的佛陀聽了,內心憮然,無心遊賞。

  釋迦佛陀年少時的在俗生活,雖身處皇家勝妙的五欲之樂,然而內心對於生死無常,老病有時的生命現象,常有疑惑,時而沉思,更想探究生命的真義,尋找遠離所有苦惱的方法。終於在盛年棄俗出家,經歷靜心禪定與嚴格苦行的參訪修學,終於在菩提樹下,以自知自覺的甚深智慧,照見諸法實相,徹知生死輪迴的根本,並究竟斷除,證入無上圓滿的涅槃境界!一般就是俗稱:佛陀成道了!

  成道之後的佛陀,以四十年時間「轉法輪」,他不辭辛勞,僕僕風塵,盡心盡力地,願將所證知的真理與解脫苦惱的方法傳授給世人。

  我們來探討佛陀一生的經歷:從表面上看起來,佛陀八十歲時,色身也衰老了。他說:「現在,我的身體就像用了八十年的舊車,一切都衰朽了。」是的,我們可以想像:開了八十年的車子,一定是破舊不堪,可能是所有組件都搖晃不穩,嘰喳作響,就只有喇叭不響了!

  佛陀晚年臨入滅前,與幾位隨行弟子遊方到波婆城,遇到打鐵工人純陀,誤用有毒的菇類供養,佛陀吃了之後,嚴重腹瀉。這時,他知道自己在人間的時間不多了,就跟阿難和幾位留侍在身邊的弟子說:「我們到拘尸那羅去吧!我與這世間的因緣已盡,將在彼處入滅!」佛陀在幾位弟子的隨侍下,於拘尸那羅城的娑羅雙樹之間,證般涅槃。

  我請問各位同學呀!「佛陀年輕時,因為想要解決老病死的苦惱而出家修道,也證道成佛。但是,佛陀老年時,與所有眾生一樣,也老了,病了,離開了人間。那佛陀到底有沒有解脫老病死的苦惱呢?佛陀也老,病了,然後佛陀也病死了,對嗎?」

  (同學們點頭)什麼?大家都點頭啊!你們都說佛陀是病死的呀!

  我們要鄭重的聲明:佛陀不是病死的,佛陀是取證涅槃!二者的不同之處,到底在哪裡呢?

六、凡夫的死亡與佛陀的涅槃

  從表相上看,病人得病而死亡,而佛陀晚年也衰老,也得病,也死亡,好像與一般人一樣!然而這是表象相同而實質大不相同!

  其中有一個最大的關鍵,是什麼?(同學答:他不怕死)

  「不怕死?」好像也對!在傳記中的佛陀,安然順處一切境界,對於老、病、死,內心沒有憂惱與恐懼,所以也能說不怕病,不怕老,不怕死。

  但是,一般有些人也會說:「我也不怕死啊!」

  告訴大家,佛陀的不怕死,不像一般的莽夫,在無知或盛怒之中衝口:「誰怕死?好漢不怕死,而我也不怕死,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因無知而不怕死的人,卻也因無明而不能免於輪迴呀。

  佛陀能不畏懼死亡,則是因為在知見上能真正了解生命從生到老到死的真相,更是徹底地斷除了情意執取的堅牢慣性,這與凡人矇眛無知的莽撞,是大不相同的。

  佛陀所徹知的世間生滅與身命流轉的實相,簡要而言,眾生有生死,器界有成毀,這是有為世間的定律,凡有造作,就有生成與壞滅的變化現象產生,這是必然的過程,不變的律則。進以觀之,這一切事物生滅聚散,變動不居的樣態,更透出了一切因緣合會,無我無主的特質。以大家現在坐著的椅子為例,表面上看來是完整的一張椅子,但事實上它是由幾塊木板的組合,是在因緣條件聚散中所產生的暫時組合,合成的前後,都不是椅子的樣態。所以,真相是:沒有常存、永恆、不變的「椅子」,可以做為我們永遠執取的對象,一切都是在因緣聚散的變動中的暫存狀態。無感知的物質存有是如此,有情識的眾生生命,也是如此。在《金剛經》中,將所有因緣合和的諸法稱為「一合相」,如「椅子」,其本質是無常、無我,這即是諸法的實相與真諦。

  凡夫在面臨死亡的時候,直接反應的心識反應,就是還想繼續活下去,也很排斥、畏懼死亡。因為「我」很想活下去,所以,「我」就緊緊的抓住命根,努力的呼吸,努力的呼吸!「我」要活!不要死!有情以不如實觀照的無明,與盲動追逐的愛執,面對生命自然的,必然的衰老、死亡的過程,總會產生不必要,無意義的排斥抗拒與憂惱痛苦。佛陀指出:對於無常、無我的「一合相」所產生的「我見」與蔓生的執著煩惱,就正是一切憂悲惱苦的根源。

  有情在這一期生命壞滅後,因為愛執的力量很堅勞強烈,所以會趨使心識再去執取另一投生的因緣,這就是輪迴生死,永無出期的成因。

  反觀佛陀,面對生命自然生滅的現象,其心境與態度與凡夫則完全不同。佛陀證悟之後,五根與心念活動的狀態,「看」就只是單純的眼根觸境而視,對於顏色也知青黃黑白,然而其間再也沒有了貪染心的執著與造業,論典將此聖者的心念,稱做「唯作心」,也就是能辨知,然無執取,所以也不再受後有──輪迴。

  已取證涅槃的佛陀,其心行純淨無執,也因為沒有了造作的因,所以也就不再召感未來的果報。淺顯地說明,也就是聖者每個觸境逢緣生起的覺知,都是與智慧──「明」相應之觸,所以不會抓取境相而造身口意業,而召感未來果報。對應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所生起的六識,都是如此的純淨、無執而不動亂,也就讓一切法自然生,自然滅。故佛陀說:「法性,法住,法界」,本爾如是!

  佛陀已經改正了種種錯誤的心態,解除了無謂的掙扎與啼哭,從無明矇昧與愛染錯執的漩渦中超脫出來;他徹底地了知法的真相,所以面對色身自然的衰老,澄徹覺照的「唯作心」,並不抓取絲毫,不再投生,故稱「涅槃」!一般指稱眾生的「死亡」,是預示其未能斷除執取的業力,所以必將再投生;相對於「生」,故云「死」。以淨智超脫了生死,不再執取與投生的聖者,盡此生而不再投生,所以不能說是「病死」,而是證「涅槃」,也就是徹底、真正地解脫了生死苦迫的境界。

七、「涅槃」的原理很簡單!

  一般人想到「涅槃」,會認為神秘不可思議,會想到千生苦修,萬劫精進;然而「涅槃」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說起來卻是很簡單很直接的。重點是:只要我們的心念,不再習慣性地抓取境相,就能證入涅槃。

  如何涅槃?就是一口氣呼出去,心念不指揮要再吸一口氣進來;這不是呼吸現象的停止,而是愛染執取的平息。不緊緊抓住呼吸,不再掙扎求生,這就「涅槃」了!「涅槃」一點都不神秘,就是不再抓取的寂靜境界,很簡單,不是嗎!

  人類死亡的原因,無論病故還是外傷,大概可分類為缺氧、缺水與缺食等幾種,而哪一種死亡形式,時間最短?最快的應該是停止呼吸。人沒有呼吸,能活多久?只能幾分鐘!沒有氧氣的供給,幾分鐘就會死亡,無論是腦缺氧,還是心臟停止跳動,幾分鐘就沒命了!但是沒有喝水,多久會死亡?約七、八天。人只喝水,不吃飯,能活幾天?據我知道的最高紀錄,是五、六十天都還能維持。不喝水、不進食還可以活一些時間,可是不呼吸,幾分鐘就會死亡。

  大家想取證涅槃嗎?還想要有來生嗎?(有同學說想,有些說不想。)內心有不想再輪迴的意念嗎?現在就可以來測試一下,看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做到?來!我們把鼻子捏住,手不要放鬆,這時氧氣無法進入,在缺氧的過程中,心意都要保持平靜、自在、喜悅,不會因缺氧而生惱,不會鼓動吸氣的意欲與求生的想望,……,只要能撐過二十分鐘,無氧支持故生機當斷,命根必壞,只要「畢故不造新」,就可以當場在這裏證涅槃!

  生命的來去與生死,說到底,不由他人,關鍵唯在自己。不想有來生,欲證涅槃,其實原理非常簡單:只要一口氣呼出,不要再推動造作吸進來的力量,即能成辦!

  來!我們馬上試試:把鼻子捏起來,不要再吸氣!只要我們能把氣一直吐出去,而不再吸進來;心意不會有想要活下去的意欲,而強烈執取命根,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只需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可以當場在此「取證涅槃」了!

  大家可以這樣如法操作嗎?做得到嗎?哈!你們看,都沒有人能支持一段時間!這困難嗎?真是說來簡單,做來大不易呀!為什麼做不到?這是因為現在縱然了解了「涅槃」的理論,但是愛執的慣性卻是太根深蒂固,堅牢不破了!所以存活下去的意志,會引動我們「不由自主」的「呼吸」──「活下去」!

  理論知道而行動卻做不到,這是其中尚有堅牢的愛染力量在執取命根,所以一口氣往外吐,我們就慣性地一口氣吸進來。縱然命根已斷,也會在去執取另一色法來延續生命;這時,心念處於何種狀態,就會投生於何處;但總之是不會超出三界而流轉生死!所以,一切流轉業力,苦樂果報,都是我們自己的求生意願所召感。

  說到這裡,大家更應明白,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所有的遭遇,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今天所感召到的一切,無論順境、逆境,幸與不幸,都是自己心識的造作所召感來的。如果把自己的不幸怪罪別人,那也就沒有從根源去除的可能了!因為,我們將不會檢討自己,而只會怪罪是別人!反過來,若能把所有不好的遭遇,都誠懇的、徹底的承認是自己的無知與過錯,並能改過向善,那就有救了!

  須知:吵架,需要兩個人;不吵架,只需要一個人。

  吵架要怎樣才能吵得成?就是你一句來,我一句去;也就是一定要兩個人以上才會發生。然而,要不吵架,一個人就夠了;那就是看哪一個先停止!你一句惡言來,隨你!你再一句粗話來,再隨你!你更加惡劣地罵戾,一切都隨你!……。這樣看你能吵多久?累了,沒氣了,就不吵了,對不對?所以只要有一個人先停止,不相應,也就平靜了。可是,為什麼大家總是容易吵架,而且一再揪鬥不休?癥結在於彼此都不甘願,不肯臣服,最後一句的戾言總是要由自己說出!逞強到最後一句,一定是要自己說,那才會覺得是自己贏了!這樣一來就熱鬧了!我們總希望別人停止,但卻不反省由自己先停止。要求別人停止是困難的,因為嘴巴生在別人身上;別人停不停,是別人的事,我們很難如願,很難控制別人的。但是,卻可以要求自己停止!因為嘴巴長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可以指揮自己閉嘴,所以,不吵架,只有從自己開始。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也千難萬難!不是嗎!對照於「涅槃」的道理與生命輪迴不息的現狀,不也是如此嗎!

  此一對生命的執著與緊緊抓住不放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它也是從己身發出來的!如是!問題從何處生來,就要從何處解決;要取證涅槃,就要直接針對己身的強烈愛執,施以強力之矯治,以期徹底斷除!

  舉個例子:種植於土地上的植物,能由根部吸取水與養份,所以能存活長久。然而一但截根,轉置瓶中,縱然同樣施與水份,然而沒有了樹根,也就只能短暫存活了。同理,何謂聖者的「有餘涅槃」?其斬斷愛執命根力量的境界,就如同斷根的花朵,一但斷根,再也存活不了多久;唯色身尚有生機,只待其衰敗期至,就會滅而不生。什麼是「無餘涅槃」?就是證入涅槃時,其色身生機亦同時斷滅,以斷無明愛取的同時,亦不再留存──沒有餘留生命存活的能力,故稱之。所以,「涅槃」是指心意無染執,徹底斷除生死輪迴的狀態;至於色身餘留之自然生機,則可有亦可無。

  取證涅槃的原理與方法,現在都知道了,它其實很簡單,只要鬆動、斷除心意中「想要活下去」的力量,也就得涅槃了!這也是「解脫知見」主要的操作原理。

八、「解脫知見」是如實觀察「我」之真相

  佛陀在菩提樹下,到底覺知了什麼?證悟到什麼?

  要了解它,還是要回到人的核心問題,也就是從我人是如何緊緊抓住命根之處說起。

(一)苦惱的根源,來自我執

  先舉個例子:你們隨身都帶著提包與手機,是吧?當講座結束,下課了,你轉身要走,卻有人叫說:「喂!這裡怎麼有個包包呀?」

  「啊!是我的。」你會轉身回來取。

  所以,當有人問:「這是誰的提包?」若自己根本沒有帶提包來,那就頭都不用回,很瀟灑地走了!

  當有人問:「這是誰的手機?」你就想:「我有手機!」就會回頭看看是不是我的。

  同理,為什麼我們會對生命緊緊抓住不放?那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我的」生命的緣故。

  又如前幾年以美國雷曼兄弟銀行為禍因的金融海嘯,那次的金融風暴,你們有沒有受到影響?(有些同學答有,有些同學答沒有。)有些有,有些沒有?是吧!對於沒有被波及的同學來說,想到這事件,大都心情平靜,沒有特別的感覺;反過來,對於被嚴重波及而損失大量金錢的人來說,一想到它,就思緒擾動,心痛不已!為何同一事件,而卻有許多不同心情,主要的原因都在於「我」有否受影響呀!

  再舉例,大家有沒有察覺,我們在公共場合面對大眾時,多半是客客氣氣的。為什麼在外面,對別人比較客氣,回家就放鬆恣意呢?為什麼對家人諸多苛求,老是認為:「妳是我太太,怎能不聽我的話!」「你是我兒子,怎麼可以不順服!」對外人客氣,對家人霸氣,其中的關鍵就在這「我的」與「不是我的」的認知差別呀!

  對於生命的執著亦是如此!為什麼我們捨不得離開?為什麼不肯走?是因為我們覺得無法將「我」以及「我所」擁有的都帶走!

  「我的」,佛法稱為「我所」,也就是自認為「我所擁有」的一切。心念一但生起「我」與「我所」的念想,則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的問題就層出不窮了!所以,「我」是種種痛苦與煩惱產生的主要根源!經典中歸納出「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苦,再再都因有「我」而產生。

  佛陀在菩提樹的覺悟,就是徹底地觀察到: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痛苦,不能覺悟、解脫與自在,都是因為這個「我執」──執著「我」與「我所」在作祟。因此,要覺悟,就須從了知「我」的本質開始。

(二)剖析「我所」的本質

  何謂「我」與「我所」?我們先從「我所」的意涵來探討。當我們說:「這件東西是我的」時,是意指此物為我所擁有,我能操控與支配它。

  好!依於此意,則請問:(我的)身體是不是「我的」呢?如果是!那就表示身體為我所擁有,我能掌控它,是吧!但是我們沒有要它長皺紋,現黑斑,也不願意它生病、老化呀!為何件件不能如願?為何「我的」身體要病就病,要老就老,要死就死,一樣也由不得我們?如此不能掌控,不聽從我們指揮,不如我所願的「身體」,又怎麼能說它是「我的」呢!不但色身如此,心意活動的內容,也是不聽我們的指揮,遇事或緊張,或沮喪,或惱怒,件件不能作主,般般由不得我!更且,我們也常為親自生養的孩子不聽話而氣惱;從內向外層層推演思維:從我身、己心,親眷家人,到朋友、陌生人,又有誰是由我們掌控,聽從我們指揮的呢?一個都沒有!思維至此,再也不能認為世間有哪一件事物屬於「我」,是「我的」;所以,「無我」才是世間的真相,「我執」──執著有「我」,是錯誤的認知,是一種邪思。

  世間人在本來不屬於「我」,將「非我」之事物與境相,錯執為「有我」,故引生種種無謂的煩惱!在事相上:我們直覺心念屬於「我」,身體從屬於我,一但變化、壞滅,也就產生痛苦。生養多年的孩子屬於「我」,一不聽話、不孝順,我們就瞋惱、怨懟。嫁娶而得的配偶隸屬於「我」,不配合,他有外遇,我則痛不逾生。……這一切憂惱苦痛的本質,源自於不能正知事物非我、非我所的實相所引生。

(三)觀察「我」的真相

  進而觀察,所謂的「我」是為何物?「我」,不過就是一堆物質與精神活動的組合物──「一合相」。

  在經典中,佛陀從各個角度,多種面向,解析「我」的本質,指出「我」乃因緣生,假名、無自性、空的真諦。

  粗略以觀,所謂的「我」,是由物質(色)與精神(心)合成的組合體;更從心理活動,生理功能與物理特性的不同角度來觀察,說為五蘊、六處與六界。無論是劃分為兩種、五種還是六種,從顯相的色法特性來說,它們都在時間的移易與空間的轉換中,呈現顏色、亮度、大小、輕重等不同的樣態,時時變化,不曾停留;從隱秘的心法以觀,則只是總總收集、攝持與統領的意識功能,與一堆善惡心念的對境生滅,它們緣生即滅,無有自性。

  分析至此,我們從理論上已經知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道理,但是請問各位:我們在一次又一次六根觸六境而起六識的感知過程中,是不是都感覺有一個「我」在主動的觀看、聽聞與思維,我們一直都無法身證親知:唯有因緣生滅,緣起無我的境界。我們只是在理論概念上說「無我」,但是在意識上總是認為有一個「我」的統覺與慣性的狀態中,是不能證入涅槃的;因為那只是觀念上的思維,而在生命的直觀裡,「我見」卻如影隨形,恆恆時,常常時地伴隨生起,一但觸境則生愛,則起貪、瞋、癡、慢、疑,也就引生顛倒夢想,輪迴不已。

  那個「我」的統覺,在哪裡出現呢?佛陀指出:是在一切以能知心識觸對所知境相的當下,在觸、作意、受、想、思的五遍行心所作用中,「我見」的邪思,一定伴隨出現。

九、觀智的意義與次第

  針對眾生錯誤的邪見與牢強愛執的慣性,佛陀教導我們要先得正見,再斷貪愛;前者是確立正確的解脫知見,後者是矯治頑強的貪愛習性。

(一)觀智的內容

  想要得到正見因緣法相的甚深智慧,首先要有禪定力的輔佐,進而開發徹底而周延的覺觀力道。所觀察的對象,則是直接以苦惱的根源──我執,依於次第,作正確、如實的觀察。

  對於觀察「我」的觀智內容,可以再分析為「橫向」與「縱向」的觀察面向。以下分別說明:

     A.橫向觀察

  橫向觀察,也就是先不管有情生命在時空中,不斷生滅變化的過程與樣態,而作基本組合成素的簡擇與觀察。譬如某人現在三十歲,就按照三十歲此時的他,觀察其五蘊、六處、六界,破除其執著有「我」的無明妄想。對有為法的組合因素,作橫向的觀察,也就是對於一一法的自相與共相的觀察。如諸色、心法的一一自相,五蘊、六處、六界的法的自相,以及「無常、空、無我」的法的共相。觀察於此,可以了知一切都是依因緣乍生還滅,不能掌控,無有「我」。以眼根觸色塵,生眼識起意想為例,真相是:是從眼見色而生起對於境相的認識作用,其本質是因緣所生法,無有(眼)根、(色塵)境與(眼)識等三個條件的組合,是不能生起認識的。然而眾生不肯如實觀察,卻習慣地墮入顛倒妄想的泥淖,產生了一個「我」的錯覺;進而許多無益的愛執與無邊的煩惱,也因之而生起。其實在聖者的淨智中,這是多麼可笑又可悲的妄執與幻想。

  雖然對於因緣做橫向的觀察,已能確知無我的出世正見,然生命的流轉樣貌,更在時間的三時相與空間的十方位中,以因緣果報的方式呈現。也因為眾生愛染「我執」的生命慣性非常頑強牢固,所以佛陀再教導從縱向來觀察。

     B.縱向觀察

  縱向觀察,亦即觀察一一法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三時相──十二緣起相,唯是因緣前後輾轉相生的時間幻象;再觀察趨生上下四方的空間相──六道輪迴。有為法的生滅現象,在觀察中,會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時相來做對比與理解;也就是說,因為有為法的生滅現象,而有時間概念的產生。無論是無情器界還是有情眾生的遷流變化,都是如此。這樣相對時空觀,與古典物理學中,牛頓認為的絕對時間觀,的確大不相同。

  有情生命一直處於活動中,從投胎受孕到成長,到壯年、中年、;老年到死亡,這是我們所能看到、知道的。但是還有不易見,不知道的下一生的投生,乃至千生萬劫的頭出頭沒,生死輪迴,變動不已的樣態。

  如果我們能對有情生命,在時間三時相與空間十方位中,做深徹而周延的如實觀察,則將能深畏因果,親證緣起性空,無有顛倒妄想,脫離憂悲苦惱。

(二)修觀的次第

  修學觀慧需有次第,如此方能循序漸進,積功累德。

  以對象的特性來說,物質的樣態與心理的活動,哪一個比較容易觀察?(同學答:物質)對!是有形有相的物質比較容易觀察。

  大家想想看:我在講台上站著,你們能看見我的身形姿式,但卻不能知道我心念思慮的內容,是吧!一個人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躺著,我們都很容易從外表,得知這個人姿勢的變化。可是,心念的起伏,從表相是看不到的。所以,若論觀察的先後次序,則物質比較容易觀察,心念不易觀察。從佛陀所教導的「身、受、心、法」四念處的禪修所緣,就顯示了從粗顯到微細,從單純到廣博的觀察要領與次第。

  佛陀教導我們次第的觀察,從明顯以至於細微。因為色法─物質明顯且變化較慢,名法─意念起伏隱微而快速,先從色法開始觀察,再進而觀察名法。如果能依序而不躐等,正確而不偏邪,如實覺觀而不預設成見地觀察,漸漸的,「我」的主觀臆想就沒有了!也就能體證到經典所說的境界:「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三)生活的態度:平靜隨緣,不造新殃

  當我們能修行到正見諸法實相,覺證緣起無我的觀智,此時雖然尚未能斷盡愛執,究竟生死;然而因為已有親嘗法味,親證法性的功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平靜面對一切順逆因緣,時時保持正念,做自己當下該做的正善之事,而不再趨策身口意三業,造下感召來生苦果的深重惡業。

  我在台灣認識一位學員,是中年的母親,丈夫已過逝,單親輔養一個男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然母親敬信三寶,慈祥勤儉;男孩也很有善根,聰敏而孝順。幾年前,這位母親罹患癌病,幾經痛苦的開刀與化療,男孩則在工作與照顧母親之間奔忙。他們母子與我們學院親善,而法緣深厚,所以大眾師父也常去探望問候。近日見他病情轉壞,大家心中不免憮然。

  依佛法知見,因緣聚散,生死無常,是世間法的必然理則;生時隨喜相聚,死則平靜體觀法爾如是,那麼,我人就不會因為生離死別而悲傷哭泣,痛苦不堪。只是,道理雖然明擺在這裡,一般人不免也說得容易,做到很難!

【未完待續】

  ──原刊於2012年第二季《妙華會訊》

 

 

 

1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六,第一二四經,《大正藏》冊2,頁40b。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