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我不會再踏入此地一步——南傳佛教道場歧視比丘尼的痛苦見證

潘聿殊

  我以為已經淡忘這件事,畢竟事情也過去一年多了。直到日前於某一機緣下談及此事時,我那伴隨著激動的言詞傾洩而出的,是憤怒與屈辱的情緒。才讓我警醒到:「啊!原來我沒忘記此事。」它始終在我心裡佔著一個位子,一旦遇事逢緣自會展露無遺。當初我選擇作一個沉默者,如今我願將之披露,讓諸眾聞此訊息,希望這遲來的聲援能多少喚起閱者之關注與支持。

  九十五年六月底,我參加一個號稱由班迪達大師所親自指導的禪修活動(為期十天),由於是中途進入,於尚不太清楚其作息及規定的情況下,暫時採取默默觀察與隨眾作息的方式,以期早日進入狀況。當時男女二眾打坐及經行是分開的,夜晚開示時則集中於禪堂,如今已記不清楚當時之確實作息,只知第二天早上當我等到早齋板聲響完而緩緩張開眼睛時,整個禪堂幾近空無一人。我一邊整理衣裳一邊想著:「哇!這邊的人動作好快!」然後慢步跨出禪堂跟在隊伍的最後至齋堂用餐。

        到了中午,午齋板聲剛響起我即張開眼睛,整個禪堂又是幾近空無一人。那時候我的心情除了惶惑還帶著些微的憤怒:「報名參加禪修不就是希望自己於禪修上能有所增進嗎?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趕去齋堂用餐呢?」想當然爾,我又是排在隊伍的最後面。

        隔天早上,為了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接近早齋那支香,眼睛採半開的方式觀察其他禪修者。約莫過了大半個鐘頭,只見陸陸續續有人在看時間,又過了幾分鐘;開始有人相續的離開禪堂,我一看時鐘,離用齋時間尚有約十五分左右。「這些人到底要去哪裡呢?用齋時間又還沒到。」我心理想著,決定跟在她們(比丘尼及女居士)身後一探究竟。
        走了一段路,赫然發現路旁已有一小隊伍(比丘尼在前,女居士在後)在那裡排隊等候著,後到的人自然插隊而入且大都呈合掌姿勢。在這接近中午時刻,雖然微有樹蔭可供乘涼,但因時值盛夏故仍是酷熱難當的。就這樣一直等著 ……直到鐘響了隊伍仍不動地似在等待什麼,約莫又過了幾分鐘,才看到南傳比丘在前、漢傳比丘、男居士依續排列的隊伍,慢慢走過我們隊伍的前面,然後才由我們比丘尼為首的隊伍跟在後面進入齋堂。我邊走邊心裏嘀咕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女眾要提前十餘分鐘等候?又為何比丘尼要排在男居士後面呢?」禪堂裡座位之擺設亦復如是,不僅如此;甚至連小參也是分等級,佛世時所要打破的階級制度,想不到會在二千多年後的台灣重現,我簡直不敢相信這親眼所看的一切。許多疑惑在我腦裡盤旋著,這些疑惑直到第三天晚上女助理禪師重申,要女眾徹底執行先男眾十餘分鐘前合掌排列等候,並俟男眾完全通過再跟在後面的規矩;及稍後由班迪達大師開示時所提示比丘尼傳承已斷(亦即不承認有比丘尼)時才獲得解答。

        然而隨著疑團的獲釋,不但衍生更多的疑惑,更對比丘尼們所受的待遇覺得不捨與不平。疑惑的是:佛陀所創覺之佛法是以「緣起」為原理的,而其導出的結論之一為「眾生平等」的生命論。既然眾生都平等了,那同為人類不分男女眾理當亦是平等囉。為何現今所受之待遇卻如此之懸殊?若以:「比丘尼之傳承已斷絕」為理由更是不能令人信服。佛制戒的目的無非是要令「正法」與「梵行」久住,今日不管是藏傳或南傳,以為把整套南傳制度搬過來,即叫做「回歸原始佛教」的人,罔視佛世即有比丘尼存在之事實,不思如何接續已斷之比丘尼傳承、反倒用種種理由來搪塞,使得諸多女眾無法「住持正法」。

誰才是最不遵守戒律的釋迦罪人呢?

        不平與不捨的是:今日台灣眾多傑出之比丘尼發揮女性柔軟、耐苦、謙遜、持久力之特質,不管在建築寺院、教化信眾、學術、社會運動及慈善事業……種種領域,皆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並贏得社會之敬重。而今天為了求法竟遭受如此不平等的待遇,在藏紅色與灰色的僧袍、男與女外相的差別下,相同的是平等的法性與弘法利生的心。本是同根生(皆為佛弟子),相煎何太急啊?

        由於班迪達禪師與其他兩位禪師要先行離開,助理禪師事先已告知我們當天晚上要供養禪師,所以晚上聽課時大家幾乎都有備而來。連因隔天要上班想提早離開的學員也被要求供養完才能離開。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當四位禪師、三位穿粉紅色的翻譯及助理禪師一字排開來接受供養時,陣容之龐大還是挺嚇人的。

        隔天早上我要離開時,寫了一張字條丟進意見箱裡:「我現在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我不曉得緬甸的情形是怎樣,但在我們台灣,比丘尼是被社會大眾所敬重信賴的。而之所以被尊重仰賴,不僅是因為比丘尼的身分,也因尼師們不管是在寺院建設及管理、學術、社會關懷、慈善志業、文化、教育……種種領域上皆有傲人的成就,加上尼師們本自具有的女性柔軟、耐煩及綿密之持久力的特質,猶如菩薩般不但撫慰著信眾的心靈,更是社會上一股安定的力量。而今竟受如此對待,我內心感到非常悲痛,而且也不能接受這種情形在台灣發生。」離開時我回頭看了一眼,心裡想著:「我不會再踏入此地一步……。」

        我以為已經忘記這件事了,想不到我仍記住這整件事中的每一個細節。尤其是那一個個、在大太陽下合掌排列等候的比丘尼身影。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