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花蓮慈善寺佛學班雜記

            陳俊銘(慈善寺佛學班學員)

緣起
花蓮市慈善寺住持上達下瑩長老尼承繼印順導師「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精神,而行願讓信眾素養向上提升,免除外道迷信的崇拜,主張一定要先改變信眾邪見思想,因此,每每於共修法會中,要求常住師父說法一則,長老尼再總結提要;平時,長老尼亦不忘對信徒耳提面命,導之以正見,望子成龍的心態溢於言表;不寧唯是,長老尼更遠至弘誓學院,延請佛教界之崑山片玉上昭下慧大法師與上性下廣大法師前來慈善寺開班授課。倆位大法師本願「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教學」的精神,同情花蓮是窮鄉僻壤的邊地山城,信徒需款孔急似地對正法的企盼,而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移駕慈善寺,灑甘露法水灌溉此地凡桃俗李。
佛學班至今已第四屆第六期了,師父達瑩長老尼表示,只要因緣具足,佛學班會一直舉辦下去。

昭慧法師開課《中阿含經》研讀
昭慧法師之所以選擇《中阿含經》,乃因為《中阿含經》經文不長不短,內容述及八正道、十二因緣、四禪、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緣起等部派佛教教義,闡述善惡因果報應,常以寓言故事啟發人們。佛經說:「佛陀應眾生根機而說法」,法師依循這樣的原則,認為《中阿含經》「契合慈善寺信徒根機」而說之;再者,佛教因眾生根器不同而有千差萬別的攝受法門,《中阿含經》以止惡揚善為宗旨,此止惡包括了制止身、語惡行及淨化內心的煩惱,更進一步的表示持戒與修定的實習。印順導師歸類為破斥猶豫之對治悉檀,《中阿含經》正是對治我輩愚癡無明最適宜的一部經典。

上課前後
我參加佛學班以前,曾瀏覽《阿含經》之一分,當時只知道從文字表面去「唸經」,覺得《阿含經》文風樸實,內容記述人間佛陀的事跡,不像大乘經典豪華莊嚴,佛菩薩都高來飛去地顯神通,未能探究其法義精髓。自從聆聽了昭慧法師的課後,慢慢地,我了解「研讀」《阿含經》,思惟與實踐才是應該要重視的方向,也明白了《中阿含經》是延續《雜阿含經》,將其簡約的經文內涵,再加以分別抉擇,能得到更確實的理解,進而斷疑情伏煩惱。這對於庸俗的我人,在修證上是有清楚的指南針功能,所以,印順導師歸類《中阿含經》為破斥猶豫之對治悉檀。

讀經心得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正覺,首先為五比丘說的法就是四聖諦,《中阿含經》「象跡喻經」說:「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由這裡可推知,在因緣法則下,四聖諦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步驟;我們修行中,先感受到苦開始,這是知苦(苦聖諦),不滿於苦,就得找出造成苦的原因(苦集聖諦),找到原因,就要用對方法去對治滅除這個苦(苦滅聖諦),滅了苦,這滅苦的方法也確立了(苦滅道聖諦);昭慧法師在講四聖諦時,有說到《雜阿含》第四七○經,對身苦與心苦,作了詳細的解說:身苦,就像中了第一支毒箭。如果心再跟著苦,那就像自己射自己第二支毒箭,苦上加苦;所以,身受,好比中了第一支毒箭,心受,則好比接著又中了第二支毒箭。
再者,法師常強調「以慈止瞋」乃是佛教徒修行的至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家辱我,中了第一支毒箭;我生氣,中了第二支毒箭;我還擊回去,出手打人,更延生法律問題,那就中了第三支毒箭;從此,更多難題產生,第四支、第五支毒箭不斷中的而來,從此跌入深淵而萬劫不復。倒不如以慈止瞋,退一步,海闊天空。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是禪宗有名的典故,也不失是滅苦之道。如果能夠進一步「萬事隨緣了」,雖然有小乘風範,卻也將得到解脫大門的鑰匙,能向生死說拜拜,不再相見了!
我們本著實踐的原則,研讀《中阿含經》等書,不就是教我們修行時,碰到問題或有了苦,就去找出方法來處理它嗎?而三藏十二部等佛書,能夠相互為用,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有位居士婚姻生活碰到問題,離不離婚,陷於兩難而苦惱萬分,居士請求師父開示,師父說:「答案就在經典中,自己去找,不必求我。」我以為這也是佛法行解之道吧!《阿含經》的精神本來著重自力解脫。

《大智度論》與《中論》
性廣法師說:「龍樹菩薩的著作很多,大要可分為二類,一是『深觀』——抉擇深法,二是『廣行』——分別大行。前者是學理的敷演,用以開顯諸法的真實義,如《中論》的撰作;後者則導向大乘菩薩行的實踐,這是在『畢竟空』的深觀上,勸勉菩薩行者投入利益眾生的大願廣行,此如《大智度論》中所說。」所以,龍樹菩薩闡揚般若思想,《中論》係站在「般若皆空」之立場而言,以「八不中道」否定性來表達不落二邊的緣起性空觀,廣破外道和佛教內部的一分主張;《大智度論》則是立基於積極肯定的態度,來表明「諸法實相」之自性本空,並極力闡明大乘菩薩思想及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宗教之實踐。

《大智度論》的歷史地位
厚觀法師說:「《大智度論》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除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引用大辭典的經、律、論,在文獻上、修?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考價值。」佛光電子大辭典記載:「故本書不僅為印度唯識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即連《大乘起信論》所說之真如思想、空與中道思想之相即,均深受本書之影響。此外,本書中之佛身觀與法身觀,是密教思想之先驅,且為真言陀羅尼之根源。」
由此看來,該論書上承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初期大乘之《法華》、《華嚴》、《維摩經》、《十地經》等思想,也引用其他印度一般之思想:如韋陀(吠陀),僧佉(數論)等外道典籍;而對於後代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大乘佛教思想和宗派,都可以在他的著作中找到源頭,說他是大乘佛教的啟蒙者,名副其實;龍樹菩薩以弘法利生為己任,他理論與行證並重,在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和門戶紛歧的部派佛教中,和多方面的反對學派斡旋,終於,龍樹思想逐漸取代了小乘佛教的地位,大乘佛教興盛起來。
所以,我輩在學佛的路上,見地的認識、行證的實踐,《大智度論》是必參的論書,該論書有絕對承先啟後的樞紐地位。

性廣法師演繹《大智度論》
性廣法師講課不喜歡照本宣科,死板地按照課文宣讀,法師採用大家都聽得懂的白話來顯明義理,取材我們生活瑣事為例證,歸納出學佛先學會做人為勸學,正是合乎所謂「祖師五法:消文、釋義、顯理、舉證、勸修」的講經次序。
例如講六道輪迴與三世觀,無宗教信仰者不以為然,法師就用演繹推理法,漸次地曉明道理。法師問:「昨天這時刻你在做什麼?」答:「好像在散步!」再問:「上個月呢?」「忘了!」三問:「去年呢?」記憶完全空白,殘念!法師歸納說:「以前的事情確實曾經發生過,你不能因為說你忘記了,就否定它的過去;電波你也看不到,你能否認電波的存在嗎?因此,前世的確有過,只是你忘了;六道輪迴自然在運作,只是你看不到罷了。所以,六道輪迴與三世觀是確定有的。」
另外,再擇要法師演繹論書的筆記:「大乘佛法高來飛去又神秘的境界,凡夫是遙不可及的,所以,學佛先學會做好人,腳踏實地做好你的本份,修好你的善業。」「做向善的事,修向上的心。」「今生不能成就,至少你能帶著你最好的業去投胎。」「萬一你下地獄,閰王責難你不修善,你當可理直氣壯反駁:閰王錯了,我有修《大智度論》。」「不要求現在有形的財富,當求生生世世無形的福報與智慧。」「什麼宗教都可以信,就是不要信計較。」「六道之中,只有人道擁有主動選擇權,要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自己有權選擇。」
此外,法師也傳授養身、健身法,靜坐,安般念。

做 就對了
兩位法師再三強調,學識思想與修行方法是不同的,但是,行解並重是一定要的。受教聽聞佛學、研讀佛書,學識內涵有所提昇,必須將所學落實於日常生活之身、口、意行中;法師不同情鬼神化的他力宗教,法師說依《阿含經》與初期大乘的本質,我們應該依人身來修行。況且,人身難得,人道苦樂參半,更有「憶念勝、梵行勝、勤勇勝」之特質,法師勉勵學員當把握人身,精勤向善、向上提昇,將來帶自己最好的業往生;達摩祖師言「說理者多,行證者少」。光說不練,永遠只是紙上談兵,成不了氣候。
佛法是活脫脫的,也是無所不在的,關鍵在於學佛者如何去切實地體驗。如果是在寺中慈眉善目,離開寺院便橫眉怒目,或者在鑽研經教時能作佛,離開了書本便作魔,那就是三塗無門,不請自來啊!所以,學佛貴在致用,知行合一。當下,課上了、書讀了,眾師父也巧譬善導、苦口婆心地開示了,接下來呢?該學員自己上陣演練了:「做,就對了」。

佛學班其他授課師資
佛學班師資還有四位常住師父:真聞師父與真啟師父翱翔「妙雲集」,真聞師父在講解「我之宗教觀」,對於(宗教之本質──人類意欲的表現)的內涵,作如此比喻:「拜佛你一定用你喜歡吃的水果來拜,你不愛吃的水果是上不了供桌的,你愛吃的,佛才有得吃,你不愛吃的,佛就沒得吃,這就是你意欲的表現。」真聞師父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重重地觸破我堅固的宗教意識形態:台灣、日本與泰國等的佛像形態各別,是人類意欲的表現,非佛陀示現表演;各種宗教之間的教義差別,是人類意欲的表現,何有孰是孰非、誰好誰壞的問題;不愧是聽君一席話,勝讀三年書啊!
真啟師父思路清晰,辯才無礙,上課總是隨機發揮,不惜詞費地引用故事說明教理,隨處捉來都是教材,也會播放影片來扶助教學,上課氣氛活潑又不枯燥。
該二位師父也在弘誓學院擔任教職,慈善寺與有榮焉!
真培師父乃飽學之士,擅長《般若經》,上課常舉一反三,滔滔不絕地講解,一部《八大人覺經》發揮了三十節課還沒結束,我三分鐘就可以唸完耶!
真?師父不遑多讓,通曉唯識學,她講作俱佳,興致起來還會高歌一曲呢!說話的表情超專注的,上她的課我都不好意思找周公下棋,對了!?師父授《四十二章經》。
由此可見,在達瑩與照旭兩位長老尼的教育下,慈善寺常住師父對佛學修養有非凡之造詣,個個芝蘭玉樹;師父們滿腹經綸,調教出來的學員亦不乏碩學通儒之士,慈善寺香火鼎盛之外,文風浩瀚。

眾人的挺助
要成就佛學班更需要眾人的挺助:真田師父負責講義、課本採購,真平師父掌控音效播放,真立師父錄音存檔,以及眾師父的夜間門禁管理,防止閒雜人等隨意出入;另外還少不了義工菩薩秀霞師姐等人的服務,因為她們先來後回的犧牲奉獻,處理教室雜務,我們才有舒適乾淨的場所上課;感恩師父!阿哩呀哆義工菩薩!

轉逆境為順緣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慈善寺緊鄰大馬路,上課時間會傳來垃圾車的音樂、餐廳吵雜聲和油煙味。此刻,昭慧、性廣法師卻有相應法門的傳授,法師說:「聽到外面的聲音嗎?那是你們心隨境轉了,沒關係!不要刻意去排斥它,繼續聽我講話的聲音,把心住在我的聲音之中……聽!外面的聲音存在否!」漸漸地,外面的聲音離了!滅了!原來,外界的逆境可以轉化成順緣,垃圾車的音樂是修習的增上緣,真是事事是佛法,佛法處處行。

善知識的提挈
偶爾因故缺課,會有師兄告知法師上課的內容重點,再補上一句:「上次你沒來,好可惜喔!」昭慧法師說話速度快了一些,起初我耳力跟不上,或者稍微分心片刻,法師已經講了一大段了,甚是懊惱,俊傑師兄說:「法師說話速度快得好哇!你不要把心落在快字嘛!你只要專心跟著法師說話的速度,掉隊了,再跟上隊伍就好,聽著法師說話的速度,跟垃圾車同樣的道理。」我又上了一課,感恩之!
參加佛學班,認識了許多善知識,大家相互左提右挈,更不吝嗇對我的鞭策鼓勵,有善知識相伴,真好!佛學班學員成份有公教人員、退休長官,最難得的是料理完家人晚餐,再匆匆趕來的家庭主婦,和患有重聽或體衰的長者。眾菩薩求法心切的精神,我衷心隨喜!

圓滿
結業典禮,達瑩長老尼、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輪番上台發言,對學員勉勵有加,照旭長老尼大概是太高興了,在台上「ㄍ、ㄍ、ㄍ」地笑逐顏開,真是笑的比說的好聽!達瑩長老尼的布衣之交慎齋堂住持普暉長老尼,專程遠從台中趕來與會,晏子曰:「衣莫若新,人莫若故。」他們兩老就是這份交情。
達瑩長老尼欣慰學員勤精進、莫放逸的求法志行,各個頒發結業狀和獎品,而且通通有賞,人人有獎。學員北面執經,謝謝法師、師父!也期待下學期再相會。學佛路上,弟子執鞭隨蹬,真好!
昭慧法師與性廣法師亦師亦友之情誼,當可比美孔子與子路吧!

附記
法師表示她們來慈善寺的心情像在渡假,因此,我以為兩位法師逐月來背山面水的花蓮,下課閒暇,會獨步曲徑通幽的山麓沉入禪思,或仰望煙波浩渺的海天振臂呼嘯。後來,我才知道法師所謂的渡假,是她們人在「異域」,暫時離開了日理萬機的工作崗位,雖然如此,她們卻利用這難得的「假期」,或作計劃、或寫稿等事,同樣片刻不得閒。法師說在這裡比較沒人吵,終於可以安靜地「趕稿」,時間是很奢侈的;法師辛勤如此,所以受到眾人愛戴,視之為佛教龍象,不無原因的。


巡堂師父說:「很晚了!樓上法師寮房的燈還亮著呢!」
香燈師父說:「我起床前,方丈寮房的燈已經點著了呢!」

寫於101.6.15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