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快樂禪修路

2018年廣東梅州千佛塔寺佛教養生禪修營

性廣法師授課劄記(四)

整理│歆融‧修潤│釋耀行

 

第一部分 禪修理論

 

一、三學增上

1、戒學:根律儀。

這是修學佛法的基礎,禪修中我們宣導應用根律儀,於行住坐臥中,善守護六根,隨時隨地保持六根清淨,讓心能夠保持持續的專注。

2、定學:安般念。

依《阿含經》教授的安般念,繫意鼻頭用功,注意力專注于人中鼻息,引導心入安止。如果心能安靜,就不必要數息(因為呼吸不是非數不可)。

3、慧學:界分別觀。

界:一類一類的;

界分別:分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界。

色身,具有四界。

 

二、禪修之核心──觀智

觀諸法的自相與共相是佛法修學的主軸。

1、自相:

地:硬、粗、重、軟、滑、輕。

風:推、撐。

火:熱、冷。

水:流、黏。

2、觀共相:無常、空、無我。

 

三、觀智之基礎──取相

取得四大十二相的感覺即為取相。

1、地大:

硬:牙齒和牙齒咬的時候,身體的觸覺。

軟:用舌頭推口腔旁邊肌肉的感覺。

重:把頭垂下來,往前3寸,有重的感覺。

輕:把頭輕輕的提起來,提起來,支撐住了,那個感覺就是輕。

粗:牙齒跟牙齒咬,磨牙,左右磨,體會這個粗粗的感覺。

滑:用一點唾液在嘴唇上摩擦時滑滑的感覺。

2、水大和火大:

熱流:喝熱水時,熱水流過身體的感覺;

冷流:喝涼水(或冰水)時,冷水流過身體的感覺;

黏:當衣服繃得很緊,皮膚被束縛住的感覺,或者是太小的衣服穿在身上被壓迫的感覺。

3、風大:

撐:坐在椅子上,把注意力放在中軸筋膜,然後撐起來,撐住的那個感覺。

推:靜坐的時候,隨著呼吸會有往外推、往內推的覺受。

 

四、觀智之訓練──觀相

訓練觀察四大的12相,觀察次序為:「推、硬、粗、重、撐、軟、滑、輕、熱流、冷流、熱粘、冷粘」。

以觀軟為例:

1、取軟相:感受以舌頭推口腔中肌肉的感覺。

2、依次,從頭到腳、從腳到頭觀軟,510秒後,移動到下一個區域繼續觀,軟、軟、軟……,如果觀不到,就停留在那個部位,耐心的觀、觀、觀……。

耐心觀是在訓練定力(無分別,心一境性)。

一直觀察是在訓練慧力(揀擇為性)。

3、作意一直在軟、軟、軟……時,就是心不斷的在尋找軟,身體就會開始相應,那個軟相就一直會出現,身體就會慢慢變軟。

4、初學者剛剛開始接觸,會因生疏而觀不起來,多練習會有所改善。

建議初修觀的同學,先觀「推、軟、熱、流」,這幾個相已經包含了四大,推是風大,軟是地大,熱是火大,流是水大。

從觀「推」開始,也就是支撐,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從上往下觀推。平時要養成找中軸支撐力的習慣,推動使身體先活絡起來。

然後觀「軟」,如果觀不到,就靜靜的用念力,以推動的方式移一下,有時軟相就會出現。

接著觀「熱」、「流」。

從頭到腳觀四大的4個相(其實只有3個:推、軟、熱流),就這樣一直觀一直觀,觀到後來身心會越來越輕安,越來越舒服,四大就平衡了。

當感覺很好以後,把「輕」加上去,「滑」加上去,「硬」加上去,「粗」加上去,「重」加上去……,一個一個的加上去,繼續觀。

按照禪修的基本操作原理,如果取的相是「推」,那就一直觀推。這時出現熱、軟等其它相,你都不要理它,還是一直觀推,直到推相常常時恒恒時不移動、不晃動、不動搖、不變化、不消失、想要大就大,想要小就小,想要怎樣就怎樣。運用這樣的方法修觀,正念力會越來越好,四大會越來越調和。

如果一直的練習,就只會看到地水火風的12相(硬、粗、重、軟、滑、輕、熱、冷、流、黏、推、撐),而無法看到一個我,身心就時常處在沒有我的概念中。當心一直處於無我,達到找不到一個我的狀態時,就會發現色身只有四大,而沒有一個人。原來所謂的一個人,只是想蘊想出來的,從而就打破了有我的概念,進而破我執。

當定、慧成就時,執取我的慣性就被打斷,得,真正見到四大的共相:無常、空、無我。

再以此引導自己的心,以涅槃為所緣,離開每一個執著,得定發慧,從而「但見於法,不見於我」。

這是比較複雜的過程,它有幾個層層轉折,但基本原理就是這樣的。

 

五、正確的禪修觀

  初學禪修雖然以溫和為主,但目的和意義不是為了要舒服,也不是為了找樂趣,更不是用來治病,而是為了對治煩惱,修定、修慧證果。所以要認真嚴肅的對待,千萬不要打馬虎眼。

  上座坐好以後,用幾分鐘的時間調好姿勢,開始用功。初期的覺受出現,不要理它,如果受不了就先觀察它,如果沒效就再試著調整一下姿勢,還不奏效,到實在忍受不了的程度,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然後到外面鬆肩抬胯,緩解以後,回來繼續用功。

 

六、禪修時身體力量的理想運行線路

  禪修時「撐」是最基本的,靜坐開始的時候,要從頭撐到骨盆,以兩個坐骨作為固定支撐點,當中軸筋膜撐下來以後,上面的重量就會產生力量,這個力量會沿著幾條路線從上往下走,我們要引導這個力量走正確的路線。

比較理想的運行路線:

1、收腹、斂臀、提肛,使力量往後,然後層層向上,讓整個人挺起來,中間往下撐,旁邊往上收縮、收縮,上身就會挺拔起來。

2、另外一條,是往大腿兩側運行,走到股骨形成拱形,形成整個身體的力量來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股力量」。

3、上半身動力的最大支撐根源是肱骨,固定下盤,使身體猶如拱橋的固定一樣,夾脊又引發由下而上的強勁之力,所以,夾脊才有股肱之臣之說。

4、肌筋膜的走向和力量,經過23年有次第有毅力的認真練習,會逐漸體現出來,靜坐的功夫也會得到同步增長。

 

七、禪修提升生命品質

禪修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經過幾年的訓練,你會感覺到活著是很有趣味的。所以,勸勉大家要珍惜生命,於日常生活中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無異於在扼殺生命。更不要把惡事放在心上,如果你對別人有意見,例如:和別人打招呼沒有得到回應。請不要放在心上胡思亂想,可以直接問對方為什麼沒有回應,不要一直把對方當做心上人。

作為佛弟子不應當浪費生命,因為我們不知道下一世還能不能得人身,得了人身,不知道還能不能生到中國(有佛法的地區),生在中國還不知道能不能聽聞到佛法,能聽聞到佛法還不知道有沒有善根來發心學佛……。所以,人生充滿了重重的未知和困難。在條件具足的情況下,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努力用功學習,否則機會稍縱即逝。俗話說事不過三,好機會不可能永遠在等你,不信你放逸三輩子,看看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

所以,在這裡祝願大家!能夠把握機遇好好用功,精進不放逸,禪修進步。

 

第二部分 答疑

 

問:1、用禪凳靜坐和盤腿靜坐一樣嗎?如果一樣,那很多人不就可以不用忍受禪修盤腿的疼痛了?

答:1)用幻燈片詳細解釋用禪凳靜坐時骨盆的實際狀態。

坐禪凳有矯正骨盆的功效。如果盤腿,要保持上半身直立,只要舒服,腿怎麼放都可以。不過各種姿勢都會拉扯筋膜,只要鬆肩抬胯,鬆掉就好了,不會有很大的影響。至於效果,就入定而言兩者是一樣的,只是對身體會有不同的影響。

2)因此完全可以用禪凳來禪修。

 

問:2、有個三個月大的小孩,雙腳內側骨頭突出,有辦法解決嗎?

答:骨骼的位置由肌肉決定,筋膜鬆掉就可以。很小的孩子,整療師應該有辦法幫助小孩恢復正常。

 

問:3、我們每天的禪修,有些什麼功德?

答:我們在講四聖諦時講過,苦集滅道包含了兩組因果:一組因果是苦、集,我們感受到的苦果,例如佛陀總結出的八苦,是果。為什麼會受苦?苦是被很多的原因搜集起來的——收集苦因。另外一組因果是滅、道,涅槃之樂是果,是要透過修道把苦的原因祛除——消除苦因。

  所謂功德,皆是有為造作,有為造作就一定落在苦與集裡面,為惡就下到四惡道,很苦很苦。你一直想要積功德,那是善,苦就會少一點。例如:身體不會那麼疼痛,沒有太多的疾病,也不至於很貧窮。可是,你來到了人間還是有親愛的父母、子女、眷屬、朋友,當面對死亡時,面對愛別離時,面對怨憎會時,再多的功德都沒有辦法免除這些基本苦惱。所以透過禪修,可以斷除召感世間善惡果的因,以求脫離這個世間。

  因此,禪修是根本不需要求功德的。不過,想成道,想生天,也要先重視把人做好,把天的善修好。

  持戒,就常常在人天中。守戒,就是把界限守住在人道的位置。佛陀制戒不是為了限制我們,而是讓我們用戒保護自己,不造身、口、意惡業,不墮落到下界去。

  戒,也可以說是「界」,三界。

  禪修是更向上一著的功夫,超越世間無為界,有功德是會被抓回到人間。

  禪修中如果以持戒為基礎,常修佈施、忍辱,就可能常在人天中,而且物質豐富,暢通無阻。不作功德想才是佛法順向涅槃出世的禪修之道,以無所得之心行佈施故其福德不可思量。

 

問:4、在這個禪修營裡打坐沒有昏沉的現象,但在其它的場域打坐就會昏沉,而且越想專注會越昏沉。這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答:1)昏沉的原因是心的暗鈍無力,以西方醫學來講,支撐力和推動力的關係沒有調好大腦就容易堵住,導致缺氧而昏昏欲睡。

2)昏沉的對治。

第一,透過聞法先建立正確的觀念。

第二,學會調中軸,調好姿勢。

第三,持續的做功法,堅持鍛煉,靜坐就不容易昏沉。

第四,修界分別觀,也就是循身觀,觀推動,如果有淤積、堵塞、繃住的感覺,先讓它鬆開來,這樣腦部就會清楚一點。接下來再觀柔軟,觀熱流等等,就不會昏沉了。

第五,一路跟著課程走,就能體會其中的好處。課程結束後雖然沒有老師引導,但只要按照學到的方法練習,就一樣可以祛除昏沉。

 

問:5、作為修行人,是要禪淨雙修還是單修其中之一?

答:禪淨雙修還是單修,屬於定跟慧方面的問題。任何法門的修學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所以不管是禪淨雙修,還是單修其中之一,首先都要持戒。淨土宗有戒,禪宗也要有戒,如果沒有戒,就可能掉到四惡道,也不能保護住自己的界限。

  守戒之後就可以開始修定。以淨土宗為例,開始是以散亂心念佛,念到「念佛三

昧」就是念佛的定。念佛的定可以分兩階段修學,在娑婆世界念佛,不管定也不管慧,就是一直念佛、一直念佛,等到了極樂世界以後,花開見佛才悟無生。

  所以,從修學戒定慧三學的角度看,有了戒的基礎以後,是要修定還是要修慧,就要看當前的需要。就像補充營養一樣,缺什麼補什麼,缺定就要補強定,缺慧就要補強慧,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因此單修還是雙修,就要看各人的具體情況,從自己的需要下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