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第二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札記

昭慧法師主講,耀行、淨慧整理

2010年7月17日至24日連續八天,佛教弘誓學院舉辦第二期《阿含經》研習營,由昭慧法師主講,共有86位學員參加。學員中有三位來自中國大陸,兩位來自香港。遠道聞法,殊為難得!

開場白談聞法的正確心態

16日晚間6:30,在無諍講堂舉行研習營開訓式,院長性廣法師讚嘆昭慧法師在繁忙的大學教務中,還挪出時間為大家講授《阿含經》,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的聞法因緣,用清淨心以法相會,多思維法義,莫閒聊戲論。學習昭慧法師擇法的要領與層層綿密的邏輯辨析,因為這是法師上課的精彩之處。
性廣法師並慈悲叮嚀大家,雖然已分配各組於每日下午的讀經進度,但要「輕鬆讀經」,不要「緊張研經」,以免失去了讀經的樂趣。
隨後,昭慧法師致詞說明此次研習課程的內容及形式,並表示:

學院一向認為「佛法是無價的」,因此從不對任何參加課程的學員收費,但是這樣也產生了一種危機:聞法者將聞法視作稀鬆平常事,反而容易不知珍惜,太過等閒視之!他們沒有想到,學院排課、老師上課、住眾與信眾護持,這些都是無價的心血。我們說「佛法無價」,結果反倒變成「廉價」。我自身在大學忙於行政,短期內已很難再開設這樣的研修課程。

有去年參加阿含研習營的學員反應,因為去年下午分配讀經、研討,對這種形式有所畏懼而不敢來。如果你的聞法,永遠是等著別人講給你聽,那你就不要來罷!如果你聽《阿含經》聽到現在,對於討論經典,竟還有那麼大的恐懼感,那就表示你依然停留在原來「輕輕鬆鬆上課」的思考慣性。但這樣對你們好嗎?永遠順著自己的毛摸,這並不叫作修道。所有的聞法,都要扣回到自身,來檢驗自己的心念與行為。如果想要輕鬆聽聽就好,那是不長進的。本套課程,設計下午讓大家作小組的讀經與討論,晚上禪坐,那是因為從聞思修的效益而言,光聽經還不夠,一定要加上研讀、討論,以及實修禪觀,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裏,給自己一個自我觀照及相互學習的機會。

有小組長希望事先拿到上課講義,好能在研習營開始前先作研讀。不是我不想給,而是不希望各位打亂了作息次序。該有什麼作息,就應該順應當前的作息安排。研習營還沒開始,各位不應該放下手邊的工作,先做這些功課。二來小心不要生起「爭競心」,為了「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所以「我要偷跑」,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小組長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雖然不懂的經文,確實是要弄懂,但可不是弄到不睡午覺,也無心工作,整晚熬夜趕工,任何時候都想找機會到圖書館查資料,這會讓心念浮動,沒辦法安住在每一個當下去做該做的事。爭競心、較量心不正是我們讀《阿含》所要革除的習性嗎?即使別組得到了獎項,不也正可讓我們做做「隨喜功德」這門功課嗎?拔得頭籌的順境固然可以修行,名落孫山的逆境也未嘗不可以當作觀照的資糧啊!

最後,勉勵大家珍惜這次的福緣,以清淨心共同讀經,讓所說、所想都清淨良善,與法相應,法喜自在,福慧盈滿!

溫故知新談蘊相應教

99.7.17

早上5點,在莊嚴悠揚的晨鐘聲中,開始了一天的課程。早課諷頌《成佛之道》,受八關齋戒。隨即早齋、出坡。8點半,昭慧法師於無諍講堂主講《阿含經》。

第一期研習營的授課內容,除了「蘊相應教」之外,為了增強上課的趣味性,法師都會以《雜阿含經》的一則經文故事啟始。這些故事大都是世尊與在家弟子以及社會人士的互動情節。

而此次講「處相應教」,每天的第一節課,依然是以一個故事啟始,但改為引《中阿含經》的其中一則經文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佛陀的互動對象主要是出家僧侶。由於很多學員去年未曾上過《阿含經》,所以昭慧法師以《雜阿含經》卷八第200經啟始,這部經敘述世尊囑咐羅睺羅為人解說五蘊、六入、因緣,羅睺羅竟因這樣的次第說法而達致解脫,以此故事讓學員感受到說法的重要性——不但讓聞法者受益,也有助於說法者的證悟。

於是法師依「五蘊、六入、因緣」這《雜阿含經》的三大編目次弟,善巧帶領著學生先行複習第一大項——「蘊相應教」的重點。
法師首先用幾部代表性經典,來幫助學員複習「蘊相應教」。以下就是上課複習的內容摘要:

《雜阿含經》卷二,第53經明確說到:世尊為世人說法,是初(動機)、中(內容)、後(效果)善,而且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

卷十,第269經提出,世尊演說「蘊相應教」的目的,是為了令弟子放下對色、受、想、行、識的錯覺與繫縛。就觀照的順序而言,是先觀色法再觀心法;觀照的範圍則是過去、現在、未來(時間);內、外(自他);粗、細(質地)、好、醜(內涵);遠、近(空間)。為什麼要先觀自身五蘊的無常呢?因為個己的身心是眾生執著的重點,所以修行的下手處就應該在這裏。初學者起步訓練從現在的五蘊起觀,從色至心,由內而外、由粗而細、由近而遠,逐漸擴大觀照的範圍,並深化觀照的內容。

第265經以偈頌來總結五蘊的正觀:「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由此徹底知道五蘊是無常,乃至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聖弟子於此觀照成就,方能依序生厭(見道)、離欲(修道)而證滅(證道)。

觀五蘊能得到什麽效果呢?卷五,第103經描敘了差摩比丘惡疾纏身的時候,通過觀照五蘊及現身說法,竟可當下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更因為法喜猛利的緣故,竟然連重病都豁然而癒。

卷十,第262經,也是印順導師時常引用的經文。世尊涅槃未久,長老闡陀尚未得證聖果,於法猶有疑惑,雖然他知道五蘊無常,但是不喜歡聽到「一切法空寂,不可得」,由此達到「愛盡、離欲、涅槃」。因為他認為,如果一切法空寂而不可得,這中間如何有我?如果沒有我,誰在言「我見法、我證道」?誰在得證涅槃?

其餘比丘無法說服闡陀,闡陀因此遠行至阿難住處,希望阿難能解答他的疑惑。阿難首先讚歎闡陀,不以長老身分而自矜持,坦然將自己的困惑說出,虔心問法,這是「破虛偽刺」。

為何阿難要作此讚歎?法師解釋道:虛矯的身段不能放下,這將宛如「針刺」一般,讓心不得安穩。反之,以質直心面對自己的局限,反而易於悟道。闡陀受此鼓勵,頓覺欣喜,這就如同白淨布料容易染色,已經形成一種易於承受法益的良好身心狀態。

接著法師解釋道:闡陀的問題在於:1、在見地上還沒有正觀緣起,所以視無我為「虛無」,落入了斷滅見;2、認為一定得有個獨立自存的我,方能構成生命的流轉與還滅,這就又落入了常見;斷、常二見是理智的錯亂,恐懼無我則是情感的顛倒。所以阿難對症下藥,直下告知:「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在阿難的啟發下,闡陀終於離常、斷二邊之見,自記其「不復見我,唯見正法」,在那當下,他獲證了初果(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清楚地瞭解到身心結構的無常、無我,對自他的五蘊就不會貪染、黏著,這就是「蘊相應教」的重點。

「蘊相應教」複習完畢,接著法師才提出「處相應教」的教學重點。「處相應教」的修學,由淺到深,分別是:1、守護根門;2、依六處觸對境界時,要善見、善觀其中「無常、無我」的法則;3、利根眾生在根、境、識和合的當下,就可觀空而見法。

總之,「處相應教」的教學重點是:感官緣對境界時,應該把握當下而修行。修行不是只停留在水邊林下,眼觀鼻、鼻觀心,必須善用六根、善護六根。善護六根可以杜絕惡劣境相的撓害,善用六根可以覺知美好事物以滋潤身心,這還是就自利而言。若就利他來說,六根張開,可以感知其它生命的憂喜苦樂,這即是所謂的的「自通之法」,由此可產生護生的動機與善行。所以「處相應教」教吾人理解六處的特質,透過六處作為生命緣對境界的窗口、介面,在依六處來緣對境界的同時,要以敏銳的覺知與判斷力來取其利而避其害,這是日常修行的重要功課。

接下來依淺層功課的「守護根門」,法師開始帶領大家讀經。

卷十,第271經:低舍比丘在齋堂中,對眾多比丘說他「不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世尊聞言之後,呵斥他為「愚癡人」,說他就是因為「不守根門」,導致「飲食不知節量,初夜、後夜心不覺悟,懈怠懶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維善法。」法師以「守門」概念來作譬喻:一個人不守護根門,就像大樓警衛失職怠惰,門口進了小偷猶不知情,貽害住戶實深。由此可知守護根門的重要性。

矯治心性是修行的關鍵

99.7.18

進入《阿含經》研習營第二天,昭慧法師先帶著大家研讀《中阿含經》卷五,第22經。

法師依經中舍利弗說法時,面對烏陀夷刁難的故事,分析個中情節與內涵法義。更重要的是,引導學員理解佛陀善巧地調人心性的教學風格。在本經中,世尊的教學重點,不是滅受想定之類高妙的境界,不是「阿那含能否出入想受滅定」之類佛學知識,而是矯治弟子的心性。
舍利弗說法時,烏陀夷幾度刁難且堅持己見。眼見其餘比丘靜觀兩造爭論而不作聲,舍利弗陷入「上駟對下駟」、「秀才遇到兵」的尷尬境地,於是只好默然。世尊首先責罵烏陀夷,讓他默然失辯。從佛陀的責備內容來看,烏陀夷最嚴重的錯誤,還不在於講錯答案,而是愚癡無智,竟還沒有自知之明,用勝負心與聖者較勁。

佛陀其次訶責在場的比丘,特別是有擇法能力,知所對錯而「多聞第一」的阿難,因為他對於「上尊名德長老」舍利弗,陷入「上駟對下駟」、「秀才遇到兵」的尷尬境地,竟然不聞不問,因此佛陀對這種毫無正義感的緘默,給予嚴厲指責。

《中阿含》本經讀迄,接著法師開始講授《雜阿含》「處相應教」中的第一門功課——「守護根門」的內容與效益。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65經,婆蹉國王問賓頭廬尊者,為什麽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就能夠安樂地過著清淨的修道生活,樂靜少動,看起來容顔潔淨、膚色鮮白。他們是如何熄滅性欲本能的呢?賓頭廬尊者說,他親從佛聞,佛告比丘,可以有三個方法解決這個問題:1、年長者作母想、中者姐妹想、幼者作女兒想;2、修習不淨觀,對自己與別人的身體都毫不戀著;3、守護根門,修根律儀,才能善攝其心。

其中第三個方法最受國王的認同,法師分析道:因為「守護根門」的修持,最具代表性與普及性。接續的第1167經,談到收攝六根的重要性,第1170經,提示律儀與不律儀的問題。在第275經中,欲念強烈的難陀比丘,因為看住六根門頭,見色聞聲時,不取其色相與隨形好,生起防非止惡的律儀,由此而成就了正念正智。

除了基礎功課的「守護根門」之外,進一步就要觀照「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法師特別提醒大家:同樣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觀五蘊與觀六處的差異何在?那就是:六處觀在根、境、識和合的當下,就能觀三法和合的無常恆性、無獨立性,五蘊觀則將重點放在色聚與心念,體會其不由自主地迅速變化,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因此雖然同樣達成「無常、無我」的體悟,卻各有其修學要領。

若不能於六處觸境的當下,作無常、無我的觀照,那麼六根緣境時,根、境、識三和合而生觸,觸對當下産生受,於是愛、取、有、生、老死的過程拉長,那就生死流轉而無有窮已了。

這些廣說深法的部分,都不是直下讀經就可參悟的內容,因此學員甚感法喜。

不放逸住以修七覺支

99.7.19

第三天講座一開始,法師講解《中阿含經》卷五,第23經,這是黑齒比丘與舍利弗之間的一番問答。黑齒比丘問舍利弗對牟利比丘還俗有何看法,舍利弗問:「牟利比丘對佛法有愛樂嗎?」黑齒反問舍利弗:「你對佛法有愛樂嗎?」舍利弗回答:「他於佛法無所疑惑。」舍利弗的回答,是如實陳述。因為「愛樂」代表的是一種情感的取向,而「無所疑惑」卻是在作智境的自我陳述,是於法有所印證所自然流露的自信,「無惑」比「愛樂」更為精準地陳述他此時的心境。黑齒比丘復問舍利弗:「你對未來事也沒有疑惑嗎?」舍利弗回答:「沒有猶豫。」

黑齒比丘自認為逮到了舍利弗「說過人法」的過失。原來在僧團中,就算已經證果,也不宜隨意向他人宣說,因為證悟本身只是個人的事情,沒有必要四處張揚。於是黑齒比丘前往佛陀跟前告狀,說舍利弗自稱自己已經證果。世尊於是呼舍利弗現前以查證此事。世尊沒有問舍利弗,到底有沒有說自己證果?而是問他,當初是怎樣回答黑齒的?舍利弗說:「不以此文,不以此句,我但說義。」法師於此解釋云:他當初回答黑齒的文句內容,不是自己的冥契經驗(證境),而是對佛法的義理無所疑惑的正見。於是舍利弗順逆演說十二因緣,得到了世尊的佳許。

法師提示道:這部經簡別了「說自己對法義無所疑惑」與「炫耀自己得過人法」的差別。本經還說明十二因緣觀照的重點是「受」,而受依於觸,觸依於根境識三和合,其中六根是有情最為在意的內容,所以要覺知「受」是無常之法,就要從六根下手,於「處相應教」多作修習。這也與四念處下手即先觀內身的道理相同,要觀照自己最執著的事物之無常、無我,而不是泛觀外境的無常、無我。春去秋來,花開花落,這也是無常法則的映現,但它不會引起內心的繫著,因此即使觀知它們確實無常、無我,也還是不足以斷除生命根深蒂固的愛、取、無明。

法師接著講述《雜阿含經》第211經,佛告諸比丘,佛昔未成正覺時禪觀思維,觀察自己的心多逐過去的五欲功德,少逐現在,更少逐未來。法師分析道:其原因在於:現在難以把握,未來更不可知,而過去的五欲功德,卻是我們已經覺知到的經驗,所以食髓知味,心樂追逐。而這正是凡夫真實的心路歷程。世尊因此覺悟,精進自護六根,不被憶念過去的想蘊干擾,直接承當,滅六入處,得淨諸漏。

第212經的重點則是,世尊因材施教,說不放逸行。不放逸者,依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的當下,立即以六識辨認是可愛境還是不可愛境,然後用精進力,不喜、不讚嘆、不染、不繫著於可愛境。因為如此以正念擇法,專勤精進,所以獲致法喜而身心止息,得到輕安。又由於心安樂住,常定一心,故得第一三昧正受。法師提示:這正是七覺支的部分次第: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覺支等。

在第213經部分,法師提醒道:佛陀說法皆依世間經驗而說,不離六根、六境,否則只會增其疑惑,因為「非其境界故」。因此,唯神、真心、靈魂之論,都「非其境界」,徒生諍論。

第214經中,法師進一步說明,根境識和合而生「觸」,觸生「受」,受生「思」、思生「想」,通常序列心所,都是說「觸、受、想、思」,何以該經卻依「觸、受、思、想」之順序而說?其中有什麼樣的區別?原來,受生「思」、思生「想」,這是符合眾生心念生起歷程的。

「思」是意志,「想」是構思,我們的意志往往被感情所支配,所以大多時候是在「受」的當下,就立即發動意志作了回應,這就是本能反應,下意識的動作,是非常快速的心念閃動。例如:皮膚一陣刺痛,立即本能地拍下去,接下來才有餘裕,檢視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同理,如果我們常常能「由受而想,由想而思」,就能時刻作出反省。因為反省無非就是回過頭來想一想,想清楚到底怎麼回事,想清楚當時的即刻反應是對?是錯?

218經提醒我們,不看不聽,可不是修行的正途。六根不是不要接觸境界,而是要在觸對的當下,如實覺知整體接觸過程的無常生滅、無可主宰。

226經,世尊說要斷一切計,因為計是病、是癰、是刺。法師提示:所以學法不保證沒有逆境,能保障的是,無論遇到順、逆境,因其不計(執著)的緣故,都可無入而不自得。遇順境不生迷醉、耽著,遇逆境不起恐怖、瞋惱,這樣就拔掉了三毒的病、癰、棘刺。

根境轉換中無我、我所

99.7.20

法師以《中阿含經》卷五,第24經的故事,作為本日授課的「開場白」。這部經描寫舍利弗夏安居結束後,向世尊告假,要去人間遊行,度化眾生。去後未久,有一比丘向世尊投訴,說舍利弗對他表達輕慢後就揚長而去。

法師提示我們:以舍利弗這樣謙和而有修為的人,怎麽可能莫名其妙地輕慢他人呢?要注意的是世尊的態度。他當然不會相信這樣的讒言,但在做法上卻充分照顧到程序正義。他立刻叫人追回舍利弗,然後問他:「你真的有這樣做嗎?」隨後舍利弗用一系列的譬喻說明,一個對自身行為保持正念的人,不可能冒犯他人而不道歉,就自顧自去人間遊行。舍利弗這一番平和中透出力道的自我陳述,讓該比丘悔過發露,承認自己以虛言汙謗清淨梵行的舍利弗比丘。

法師指出,該經與前兩天研讀的,舍利弗面對諍謗的兩則經典,共同透露出兩項重要訊息:一、作為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雖獲得絕大部分比丘的尊敬,卻依然會因其在僧團中的特殊份量,而受到部分同儕的妒恨毀謗。二、佛陀處理僧事,並不依憑個人權威,而是依循七滅諍法的程序,以當事人現前(現前毗尼),自說事情原委再行處置(自言治)的方式,來如法滅諍。

接著法師提示《雜阿含經》「處相應教」重點:

一、第234經,世尊告諸比丘,六入處就是世間邊,多聞聖弟子能在六入處,體會到它的生、滅法則,以及生滅不已所帶來的「味、患、離」,就是到達世間邊,能知世間,並為世間所重。

二、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相應教中,佛陀時時採用非常豐富的譬喻,來陳述如何守護六根,第235經就是這樣的例子,它提醒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就是修行。

三、如何做到所謂「生活即是修行」?第236經提到了於行、住、坐、臥、乞食過程中修學的「上座禪」。佛問舍利弗當時入何等禪住?舍利弗說他入「空三昧」禪住。舍利弗此時入的並不是四禪八定,而是三昧。三昧是「心一境性」,通於定心與散位。舍利弗專注於每個行動之當下,能觀見它是根境識三和合,是為「空三昧」。值得注意的是,「蘊相應教」中也說到「空三昧」,但蘊相應教中,第80經的「空三昧」,主要是觀五蘊的無常、敗壞、不安之相,而其「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的「無相三昧」,反倒才是「處相應教」中「上座禪」的要領。

四、為何「生活即是修行」?第245經給我們的啟示是:無論可愛、不可愛的境界,都是修行的資糧,就看你是否能善用處相應教的修行功夫來面對它。

五、以上經文,重在談「根」與「境」,但是依根緣境的「識」又是怎麼回事?第248經,尊者阿難與純陀共聚論法,他們討論的問題就聚焦於「識」。世尊說四大及所造色非我,但為什麼「識」也非我呢?在阿難的循循善導下,純陀於是默觀識的來處,發現原來識就是對根與境的分別作用。既然根在不斷轉動,境也不斷轉換,所以識自然也是無常恆性、無獨立性的。此中但見識法的無常變遷,不見於我,因此不可將意識流錯覺為「我」。

束縛我們的是欲貪

99.7.21

本日,法師以《中阿含經》卷十,第56經的故事開場。彌醯為世尊的侍者,托鉢途中見有美妙的環境宜於修行,就向世尊告假,欲往彼處專精辦道。世尊提醒彌醯:「知不知道佛陀目前只有一人在此,你是否可以稍停留一些時日,等到有其它比丘來了再去。」

可是彌醯仍然表示現在就要行動。不顧世尊的再三挽留,甚至擺明了他可不是世尊,世尊已經證道,所以不需再學,可是他還是凡夫,當然要以修學為重。於是斷然離去。

彌醯去到彼處,便生三惡不善之念,無助之中還是想到世尊,於是回到世尊跟前求助。世尊不念彌醯之過,依然慈悲地告訴他:習五法可令心解脫。

法師提示:彌醯的事蹟,浮現某些修道者的鮮活形象。為了自己的需要,可以棄師恩、親情而不顧,頭腦裏充滿了「我要、我要」,與俗人無異;修道只不過是將「要」的內容改變而已。因為要修道,所以其它可以不聞不問,周遭的同道、護法好像欠了他似的,有義務供養資具以成就他的需要,卻從不想照顧他人的感覺和需要。

不能護念眾生已是冷漠無情,彌醯甚至連承侍佛陀都沒有殷重心,自私習氣是非常頑強的。須知慈悲心與感恩心,是生命強大的自我護衛,少了慈悲心與感恩心,等到安靜獨處時,惡念當然容易滋生。彌醯一心逃避照顧佛陀的責任,以為這樣才能專心修行,豈知身邊少了善知識的隨機教誨,頑強的習氣是不容易得到矯治的。由本經故事亦可理解,何以佛陀會說:「滿梵行者,所謂善知識」——有善知識的提攜教誨,就可圓滿梵行。

接著進入《雜阿含經》的進度:《雜阿含經》第250經,辯才第一的摩訶拘郗羅往舍利弗處論法,問舍利弗:到底是眼繫色還是色繫眼?舍利弗回答:「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中間欲貪,是其繫也。」既不是感官綁住了境界,也不是境界綁住了感官,是因為中間有欲貪,牢牢地綁住了感官與境界。如同黑、白二牛共負一軛,不是黑牛繫白牛,也不是白牛繫黑牛,綁住它們的是中間的軛。舍利弗以喻合法,令拘郗羅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法師提示道:如果真的是感官與境界互相綁住,佛陀就不會教人建立修行而斷盡眾苦。因為感官與境界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存在就可能會遇,假設會遇而就必然繫縛,修行將徒勞無功,解脫也不可能成就。因此,聖者與凡夫的區別,不在於感官對境界不看不聽,而在於雖依感官而見聞覺知於其境界,卻能不起欲貪。

法師要學眾常常憶念本經的法義在「心」。因為我們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是依六根在面對六境,慣性反應通常是:「因為對方如此,所以我亦如此。」例如:「對方邪惡,因為對方的邪惡觸惱了我,所以我很生氣。」這瞋惱,其實還是欲貪繫縛的心理機轉——既然貪染順境,當然厭惡逆境。猶有甚者,有些修行人很容易看見他人的不好,別人還未必觸惱到他,內心已因看對方不順眼,而生起極大的瞋惱。這依然是一種欲貪——對順境的掌控欲很強,希望對方如其所願而呈現。

反之,戀著某個對象也是如此,不要說:「是她的美色勾引了我。」那還是落入「黑牛繫白牛」的思維模式。其實是因為眼根緣對美人境相時,用欲貪將眼根與對方的容貌繫縛在一起了。所以我們要常常在起心動念上生起警惕心,不要動不動就將過錯歸因到某個境相。

但法師還是審慎地提醒我們:這樣的觀照,並不意味著,在與人事物相處時,可以沒有倫理判斷與正義感。其實,面對對方的邪惡境相,而能克服「自我保護」的鴕鳥心態,敢於制止對方為惡,那依然是「超越欲貪」的一種心性鍛練。

252經,優波先那被毒蛇所傷,在生死的關鍵時刻沒有哀愁、恐懼,雖然知道身體即將敗壞,但因為遠離了我、我所,所以面色如常,而且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自己行將死亡的危急處境,而是環境衛生與他人善後的方便。他要求在一旁禪坐的舍利弗,將他扶出洞窟,以免朽壞的身體染汙了洞窟地板,讓人很難收拾善後。舍利弗讚嘆優波先那「善修八聖道,如出火燒宅,臨死無憂悔。」爾後往詣佛所,稟告世尊,世尊告訴舍利弗,優波先那當時如果誦慈心偈,就不會被毒蛇咬到。因此佛陀將偈傳授舍利弗。

法師提示:世人遇毒物往往必欲除之而後快,但聖者反倒是以「內去三毒」為重點。散發慈心,自不容易招感外毒。因此慈心是面對險惡世間,最好的生命護慰。至於毒蛇會咬到優波先那,並非優波先那猶有三毒未除,而是毒蛇的瞋習猛劇,驟落時的驚懼充斥其心,因此無從感受對方的善意或惡意,第一念就是先下手為強,咬了下去。佛說誦習慈心偈可以妨治毒蛇,與其說是偈頌具有某種神秘力量,不如說是慈心生起的充沛力量使然。原來此一偈頌的內容都與慈悲有關。在讀誦此偈的當下,慈悲心自然會順著詩句的導引而萌生,這時當已遠離了內三毒,與毒不相應,因此不易招感外毒。法師一併說明:佛陀一向反對咒術,但本經卻是原始佛教經典中,唯一出現的咒語。想來唸咒防蛇竟可生效,原理應該也與慈心偈相同。

斷諍事要依七滅諍法

99.7.22

本日,法師改以《雜阿含經》佛與出家弟子互動的一則經文來作開場白:

卷三十八,第1075經,陀婆摩羅子執掌眾僧飲食、床座的分配,有慈地比丘不滿隨次差請的飲食,認為陀婆摩羅子數次故意以粗食分給自己,內心生起極大的嗔惱,想要報復他,於是指使自己的妹妹蜜多羅比丘尼到世尊處,狀告陀婆摩羅子,說他與蜜多羅比丘尼犯不淨行。雖然蜜多羅比丘尼心不樂意,但礙於哥哥「若不從則斷絕親情」的威脅,只好應諾。爾後兄妹二人次第到世尊處,舉發陀婆摩羅子與蜜多羅比丘尼犯了淫行。

在解讀的過程中,法師詳細分析世尊處理諍事的流程,生動而詳細地演繹了操作滅諍法的具體方式和技巧:

世尊依七滅諍法的程序,先問陀婆摩羅子:「你有聽到嗎?你現在要怎麼做?」陀婆摩羅子回答說:「世尊你是知道的。」世尊有三明六通,當然可以透過神通力來知道事實真相,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不符合滅諍程序的。任何一位主席在斷諍事時,雙方都要在場(現前毘尼)而各自表述(自言治),其中一方不能單方面說:「主席你是知道我的。」即使主席真的知道,但也不能違背公平原則,在雙方不「自言」(自我表述)的情況下,做諍事的處斷。故而世尊令其憶念,看記憶中有沒有這件事(憶念毘尼)。陀婆摩羅子於是在憶念後篤定地說「沒有此事」。

然而慈地比丘兄妹卻言之鑿鑿,這件諍事到底要如何處置呢?為了訓練其它比丘斷諍事的能力,世尊將後續「覓罪相」的手續交給僧團處理,並且慈悲地將這些滅諍要領指示比丘:對陀婆摩羅子比丘要行「憶念毗尼」(讓他憶念是否真有犯行),對蜜多羅比丘尼要依「自言治」(讓她自己講出真相),對慈地比丘要妥善的勸諫、訶責並且詢問他:有什麼因緣?在什麼地點?見到二人行非梵行(覓罪相)。在嚴密的滅諍程序進行之下,慈地比丘終於如實供出了事實的真相。顯然地,他將要為「無根波羅夷謗」清淨比丘的一系列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

藉此故事,法師再三強調:處斷僧事的主席(即羯磨主),必須具備不「愛、恚、怖、癡」的德行,不可對當事者有所偏愛(不愛),不可對看不順眼的人或曾受惡待的人,挾帶瞋惱或怨恨(不恚)來進行斷事,不可害怕對方會因自己的處斷而挾怨報復、也不可因懼犯眾怒而不敢主持正義(不怖),不會因愚癡而不明事理(不癡)。而且要「知法、非法,知律、非律」,亦即對於法與律的精神非常嫺熟,內容非常清楚。如此嚴謹斷事,才能令大眾信服,從經中也可以看到,佛陀自己就是這樣的表率,他從不依自己在弟子心目中的無上權威,而對案例作出自由心證,甚至也不以神通能力來宣告事實真相,而是身先表率,用七滅諍法的程序正義來決斷諍事,因為只有這樣,不訴諸個人權威,不訴諸神秘經驗,才是一般比丘都可採用的正常道。

每日一經的事例作完分析後,開始進入本日「處相應教」的宣講。從《雜阿含經》卷九,第255經、253經中可以看到,魯醯遮婆羅門以及婆羅門尼,他們雖是婆羅門,卻都在長期供養、照顧一些比丘,從當今跨宗教的角度來看,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做?原來,在當時固然有些心胸狹隘的婆羅門,難免對佛陀與比丘有所敵視,但大體而言,佛教出現在印度,不太被視作與其它宗教對立、較勁的宗教。印度社會只是將它看作聖者應世,帶領修道者邁向解脫之途,而這些修道者在世間逐漸受到尊敬,所以這些婆羅門,不見得會用「宗教對立」的概念來看待佛陀與比丘們。

卷四十三,第1168經,佛陀用力士捶打麥粒而成粉末的比喻,形容六根在接觸境界時,就如同六個力士不斷捶打麥粒一般。因為六根在面對境界時,會很本能地認定哪些是我與我所,這就宛如將麥粒捶打粉碎一般,在主觀偏執下,讓境界面目全非。一旦經過「是我」或「是我所」的判斷,這就稱為「動搖」,即是我、我所見「捶打」的後果。這種動搖表現為:希望自己永續存在,乃至於對色、無色界、想與無想、非想非無想之我與我所的渴盼。所以,但凡把六根門頭綜合呈現的生命現象當著是我,把依於六根所緣的某些事物視作我所,就會形成宛若「力士捶打麥粒」的現象,這種動搖,如同病、癰、刺、殺。因此能正觀察動搖故苦(無常故),就能得不動搖心住(無我、我所),繫念在知其生時生、滅時滅的正知中。

1172經,是有名的毒蛇喻經,竹箱有四毒蛇,譬喻我們的色身,以粗鄙的四大組合而成,又用穢惡的食物來長養它,意味著四大是無常變幻的。後面的五怨賊,就像五取蘊一般,六根門頭對它的愛,就是內六賊,空村如同六根齊張而不設防,它是容易腐朽、不實的。空村外的群賊,譬喻為外六入處,即六根所見的可意或不可意色。而欲望就像大流水般奔騰而去,要渡過這些愛欲之河,必須使用八正道為船筏,用精進力渡過欲河,就可抵達彼岸而享受林泉安穩之樂。

法師提示: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偈頌:「丘井空聚落,朽故寂無人,彼岸林泉樂,禮法離欲尊」,這則譬喻的出處,應即是源自本經。 

收攝根門是生活中的日課

99.7.23

本日,法師提示《雜阿含經》的經文重點:

一、《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6經,世尊人間遊行至故國迦毗羅衛,於新講堂為諸釋氏演說法要。初夜過後,仍令大目犍連為比丘講解有漏、無漏法經。可以看到,比丘們在佛陀座下,過著非常單純而精勤的生活,因為法喜猛利的緣故,所以即便是中夜(晚間十時至午夜兩點)這段時間才得休息,也顯得精神飽滿。

二、第1177經使用眾多譬喻,生動地說明,何為離苦得樂?何為自利利他?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經中已經出現「菩薩摩訶薩」的字眼,自己得到安樂境界後,還要極力的幫助他人。如果撇開部派思想的影響不談,本經或可見證,利他根性的菩薩行人,在佛陀時代就已出現。

三、卷十一,第273經,有一位比丘獨自思維:我的本質是什麼?我的功用是什麼?我的成分是什麼?我所依的環境是什麼?於是請教世尊,世尊告知,你所思維的一系列「我」,簡單而言就是二法,即根門與境界。如果有人要捨此二法,另立他法,那只是「但有言說」而已,無法真實闡明其本質,徒增問者的疑惑,因為那不是他體驗的境界,只是想像的戲論而已。

四、第276經,世尊慈悲地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而後告諸比丘,自己年已老邁,不堪為比丘尼說法,諸比丘僧應當繼續承擔起教授比丘尼的責任。

於此法師特別強調:依「八敬法」,比丘尼夏安居必須依比丘住,而且必須半月接受比丘教誡。佛門男性沙文主義者聲稱:大愛道等是依「八敬法」得戒,尼眾也應依八敬法,才能成為比丘尼,但該經卻明白顯示:「八敬法」決非佛陀在大愛道未出家前,就已制訂出來的。例如:要求比丘分擔佛陀的教學重擔,來教授比丘尼,這已是在佛陀年老的時候,而那時比丘尼僧團早已成立。

法師以前就已逐條分析,為比丘尼量身打造的「八敬法」,每一條都充滿了矛盾與錯誤,如今講解該經時,還是再一次提醒我們:該經又添加了一項「八敬法非佛說」的經證。

五、第280經,世尊告婆羅門長者,如果有人問:什麼樣的宗教人士應該恭敬、尊重、供養?如果這些人在六根面對六境時,不能離於欲貪渴求,內心就不寂靜,所行就會非法,這樣的人就不必恭敬、尊重、供養,因為他們的作為與未曾修行的凡夫一樣,毫無差別。反之,那些收攝根門、好樂獨住、近樂獨人、同禪思者,則值得尊重、供養。世尊其心平等,對於世人須不須要供養宗教人士,其標準是一致的。他並沒有指示:只有佛門修道人應予供養。

法師特別提示:「近樂獨人」中的「樂獨人」,是指人格獨立,好樂獨處的人。親近這種人的好處是,彼此之間不會相互黏著。這樣才能陶養成平穩的修道根性。修道並非從居住的地點來衡量,所以,不必然是住在深山才值得尊重,修道人有的可能「大隱於市」,並非住在寂靜處,才有「樂獨人」這樣的人格特質。再者,如果只是住寂靜處,因為看不到好色、聽不到好聲的緣故才樂獨寂靜,這樣未免太經不起考驗了,並不符合「處相應教」的修學要領。

那麼,「收攝根門」是否艱難到必須是證得聖果的人才能做到呢?第281經就給了我們具體的回答。外道縈髮目犍連到迦蘭陀竹園見世尊,世尊問他從何處來,縈髮目犍連說:他剛從各種沙門、婆羅門、行腳僧聚會的講堂聞法而來。世尊再問:「你因為什麼樣的福德利益,要去那裏聽法?」縈髮目犍連說:「我為了聽他們競相辯駁。」

佛告目犍連:「他們彼此相互破壞,你在其中莫衷一是,難以建立信心,這又怎麼會是福利呢?」縈髮目犍連於是反問世尊:「你又是怎樣為他人說法,令他們得到福利呢?修行的具體方法是什麽呢?」

世尊於是從修習「七覺分」開始,為目犍連開示修行的次第。首先由「四念處」依其「念」修「念覺分」滿足,有了正念就能「擇法」,擇法清楚而得法之饒益,「精進」心就會生起,由此而生大法「喜」,心喜則「身輕安」,身輕安即入於「三昧」(心一境性的「定覺支」),在三昧中更明晰地照見「無常、無我」,而得不愛不憎而平等持心的「捨覺分」。

而「四念處」又要依憑「三妙行」的修習才能獲得,亦即是要修戒法。再者「三妙行」要如何修習,才能達到舉手投足、言說、心念都非常善妙的程度呢?佛告目犍連,關鍵就在六入處,要收攝根門,防非止惡。可見六入處是修行的基礎。

這番教誨,事實上也點出了:針對莫衷一是的論議,除非你修到具足擇法的能力,否則聽他們「競相辯駁」,那只是滿足了好奇感,卻無法得到法之饒益。縈髮目犍連聆聽了這番教法,當下就於正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這時他已具足了簡擇異說的正見,不會再停留在聞其「競相辯駁」的層次了,因此信心篤定,而於正法律中出家修道。

在第282經中,世尊開示賢聖的修根法。世尊問來訪的青年鬱多羅:「你的老師是如何教導你修習諸根的?」鬱多羅說:「我的老師告訴我,要眼不觀色,耳不聽聲。」世尊說:「如果是這樣的話,盲者也在修習諸根,因為他也眼不見色。」在場的阿難也說:「依你老師所言,聾者耳不聞聲,豈不亦在修習諸根!」於是世尊告訴阿難:鬱多羅老師所教導的方式,不同於賢聖法律的無上修根。

阿難請世尊為諸比丘開示賢聖的修根法,於是世尊開示:

1、對於可意色要修厭離,對於不可意色要修不厭離。
法師於此提醒,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對於不可意色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在生活中,不可意色往往出現在貧窮、苦難、卑微的眾生身上,如果見到髒亂、聞到臭爛,就生起了厭離,試問這樣的人如何能幫助眾生?因此對可意觸生起欲貪、對不可意觸亟思厭棄,都立刻要以慚愧心加以對治,才不會放縱根門。這種心態,才是離於二邊而說於中道的「修根」之道。

2、在此基礎上修習捨覺分:可意、不可意俱捨,甚至厭不厭的情緒都再行超越,於此即可見其寂滅,得勝妙法。 

答疑解惑

99.7.24

第二期《阿含經》研習營已於昨(23)日講畢七天課程,是日上午分組報告並頒發結業證書,以及般若獎、精進獎之獎品、獎狀。各組報告之後,昭慧法師作總回應,針對各組學員研讀《阿含經》的心得與問題,再作深細的分析。

第一組提問:六種慰勞法(六和敬)何以能使僧團和合?會不會高估了人性?如果沒有魅力型的領袖人物,會不會即便有制度,也未必能達到效果?

法師回答: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佛教講緣起,建構制度是希望透過制度來運作僧團。我們不要以為,制度可以解決人性的所有問題,否則就不需要戒定慧三學,只要訂一套規範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有了制度,人性未必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制度,恐怕是會更糟的。良好的制度,可以讓人在安全感下,呈現出心性的光明面,慢慢培養出光明的人生態度。不好的制度,會抓緊人性的弱點。例如:有的制度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疑忌和鬥爭,好讓上位者能鞏固自身的權力,讓團體在人際關係緊繃的情況下,得到統治者掌權的最大效應。這時,可能會激發出人性的陰暗、疑忌、不安全感,讓人性更加墮落。所以,好的制度未必能百分之百解決人性的問題,卻能從旁讓人在團體中,透過制度的保障與正向勉勵,來提昇自己的生命品質與樂群態度。

魅力型的領袖,確實可以讓團體變得非常強大。有些人喜歡玩權柄的遊戲,高高在上,分給隨從者幾顆糖果,讓人如癡如醉地盲從於他;但並非所有魅力型領袖都雅好此道。有些人不喜歡用這樣的心術,但會善用特殊的人格感召力或道行來攝受大眾。

再者,領袖人物倘若正見夠強、斷事敏銳,修行方法正確而有效,那麼他會產生聚眾的效果,這是否可歸因於「魅力」?或許可說,是這些長處,使他產生了群眾「魅力」,這時「魅力」的出現,是果而不是因。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發揮效應的,就不能直接歸因於「魅力」了。

坦白地說,一個教團的興衰,當然和領導人的德行、智慧與能力有關。即使佛陀告訴弟子,在他涅槃後,要以波羅提木叉(制度規範)為師,但是並非每個僧團都能毫無誤差地遵循波羅提木叉,大家對制度的體會和解釋也會有所落差,有時當事人會朝有利於己的方向去解釋波羅提木叉,有時也會導致制度精神的扭曲。

但一個團體倘若太過依賴魅力型人物,是會產生危機的,第一,團體中不可能源源不絕出現魅力型人物。佛陀不會看不到這個危機,所以才會不採用這種方式,而強調以波羅提木叉為師,也就是以制度來規範並攝受大眾。第二,一旦要靠魅力型人物才能維繫團體時,這個團體就會在魅力型人物的主觀意志下運作,於是成員逐漸讓理性繳械,他們會認為:「跟著領袖走準沒有錯。」那時他們的判斷力就會被自我限縮了。這當中還牽涉一些很細膩的人性問題。

這次研習營中講了許多部《中阿含》裡的經典,都是以佛陀處理僧團事務的風格為主體內容。佛陀是人格典範,姑且沿用「魅力」一詞來指聚眾能力,那麼佛陀也是一位超級的魅力型人物。到現在他的影響力依然強大。但是他斷諍事時,並不輕易運用大家對他的信賴,他還都是回到戒律的基本面,照著他自己所規範的滅諍程序運作。這是佛陀所展現的典範,我們一定要謹記在心。我自己領導僧團就很清楚,利用學生對你的信任是很簡單的,但你不能這樣做,這是為圖一時的方便,將帶來一種不好的示範。

我有時出門回來後,發現有諍事需要等我處理,常向學眾開玩笑地說:「貓不在家,老鼠就作怪。」我從來不會陶陶然說:「看看,你們太需要我了!沒有我,你們還活得下去嗎?」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反而會質疑:「如果我死了,那你們怎麼辦?你們應該自己學習滅諍,一定要學習依律處理諍事,不能夠依賴我,等我回來才處理。」

有時同學向我投訴說:「某某不講理。」我馬上會問:「某某不講理,那其它在座的人在做什麼?你們不能等著救世主啊!今天某個人很不講理,如果在座的其它人,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形成一種群眾的輿論壓力,哪會無法制止他的惡行?千萬不能因為『他沒惹到我』,就認為『那不干我的事』,這樣鄉愿的心念,與清淨法是不相應的。」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慢慢地同學們就會養成一種願意為人仗義執言的正義感。即便說得有些偏差,也沒關係,因為律制鼓勵人如法如律而說,若言語不如法、不如律,自亦有人提出矯正,我們只要願意接受矯正就成了。不說出來,又不表示心裡沒有這些不如法、不如律的想法,隱在心裡而沒機會受到矯治,其實更是不好。

所以,制度也有矯治人性的作用,不要以為那只是一套空虛的架構。僧團依戒律的制度運行,就有助於成員建立正見、表達力、自信心、正義感,還有抗壓性。所以,制度能從旁輔助修道,有助於引出人性中良善的質素。

因為這個問題比較深刻,涉及到觀念的問題,非常重要,所以法師回答的內容相當完整。

第五組提問:在當今的社會中,應該如何興盛佛法呢?

法師回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佛弟子倘若守護諸根、善攝諸根,在哪個時間點,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慢慢累積福德智慧資糧,讓修道生活形成一個秩序,自然會讓接近我們的人,因為得到平安喜樂而信任佛法。修道人讓惡法斷除而善法輾轉增上,世人就會因我們的表現而信賴佛法,於是佛法自能興盛。

法師提醒:相關的經文就在《中阿含》(大正二,頁726上至729中)。比丘各自表述,如何讓牛角娑羅林出現光輝?最後佛陀開示道:「比丘們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收攝諸根,善立其念,午後結跏趺坐,乃至漏盡,如此就能讓牛角娑羅林更加光輝。」在此,佛陀提示我們,做為一個修道人,在日常生活中按正確修道節奏來運作,因圓自然果滿,這就能於世間增益佛法的光輝。

至於節奏要如何測定其「正確」呢?在原始佛教時代,就比丘的生活節奏來看,當然就是乞食時收攝諸根,端正意念,回來後禪坐、聞法、經行,減除睡眠而精進辦道,最後得到漏盡,這樣就能讓樹林裡,充滿著修道者意念清淨與聖證解脫的光輝。

第五組提問:「四禪無慧觀,並不能得離有見、無見」,是否應加上慧觀,才能令魔無隙可乘?《中阿含》第178經(大正二,頁718上至720中),「獵師經」提到,怎樣才不會被魔所繫而處於魔王、魔王眷屬所不知處?方法是得四禪、四無量心、乃至四空定,最後達到漏盡。但是,如果只是得第四禪成就,為何就可以讓魔王、魔王眷屬不至?難道不是要證得四聖果,才能讓魔王及魔王眷屬無隙可乘嗎?

法師回答:這問題問得好,同學提問雖只針對四禪,但此經亦提到:四無量心與四空定。總括來說,只有最後證得慧見,諸漏盡斷,才是真正的斷漏,其它都不是。

但本經為什麼說,四禪就能讓魔王及魔眷屬無隙可乘呢?這是因為,魔王是以欲貪來繫縛我們的,而禪定的最大特徵是「離欲」,到達四空定,更是連色法的繫著都已捨去。無量心是用一種轉換的方式,例如:把個人心裡的快樂分享給無量眾生;或隨順他人的快樂而產生歡喜心,把歡喜心分享給無量眾生。大凡這些修行,都有一個特質:在禪定的當下,當然是離欲貪的,因此當然也就為魔之所不繫。這雖不是究竟離繫,但依然會出現階段性、暫時性的離欲效果。

另外在《中阿含》第187經(大正二,頁734上),「至第四禪成就遊」,從中進一步達到「定心清淨」而得解脫。前面已說明,禪定可以達到階段性、暫時性的離欲效果,但僅有禪定還是不能得解脫的。那麼要到達怎樣的定力,才能得到解脫呢?如果依《雜阿含經》「須深經」所述,不見得要依第四禪而入解脫,重點在得「法住智」。若沒有法住智,再高的禪境也無法證悟。

但在本經,是在作證果的檢驗。一個人有沒有證果,並不是他說了就算數,你可以隨時用這些項目來檢驗他。因此在本經開端,佛陀開示:

若有比丘來向汝說『已所得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汝等聞之,當善然可,歡喜奉行。善然可彼,歡喜奉行已,當復如是問彼比丘……

於是本經說了一些檢驗的項目,其中之一就是「至第四禪成就」,接下來就是趨向漏盡(通至作證),乃至見到四諦,乃至不受後有。於是我們要問:「至第四禪成就」的檢驗項目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得第四禪呢?

其實在佛教的學派裡,仍有重定學派及重慧學派的分別。重慧學派通常以《須深經》為根據,主張證悟不需要到達第四禪,但重定學派則是強調,必須要依第四禪。第四禪的定力穩定而有力,以此來觀照名色、因緣,會更加清楚。但此經似乎是用俱解脫阿羅漢的標準來作檢驗的,所以禪定的標準就會比較嚴格。

智慧的重要性,從《中阿含》第188經(734頁中)也可體會。沙門蠻頭梵志自吹其豐富的修道經歷,佛陀問他是否真有其事,他回答道:「他對於行住坐臥等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夠了了明明。」

佛陀並沒有針對這個問題再做進一步的質疑,卻回過來頭反問弟子:「我所說的智慧,你們是不是受持了?」沙門蠻頭梵志自認為所作已辦,也認為他的「知」已到達了全滿的程度,沒有不知之事。但是審問他的「知」是什麼?他說,他對於眼前所發生的事情都非常清楚,這就是他所謂的「知」。

這給我們一個提醒:「活在當下」未必即是正知,並不是當下每個動作都了了分明,就叫作「正知」,如果只是這樣,沙門蠻頭不也就這樣嗎?了了分明的當下,倘若出現的是一個有害與己或有害他人的動作,難道只是知道它在發生就算數嗎?當然還要制止它。因此「活在當下」而了了分明,那只是慧觀的基礎,進一步還是要依「四正斷」,對當前情境是法或非法、義或非義,做出研判與簡擇的。

第五組提問:若被人惡口傷害,要用慈心觀祝福他,似乎有些困難。請問該如何修持?

法師回答: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心境,你如何可能在別人非常惡毒的情況下,依然生起對他的慈憫心?一憶念到他,瞋恚心與厭惡感就猛然就生起了。因此不但要原諒他,還要慈悲他,這種能耐當然是需要刻意修學的。瞋恚心一生起,對對方自然就會築起一道心牆。一般人基於自衛的本能與報復的欲望,總是朝「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慣性思考來對待惡人。

有些基督徒雖然受惡人的傷害,但對《聖經》篤信不疑,因此照著聖經中耶穌的教導,學習著原諒對方。這是一種來自信仰的力量,使他們心甘情願地作意念的轉移,轉移了瞋恨意念以後,他們竟然發現:「原來,當我原諒了別人,我真的是會變得快樂。果然聽耶穌的話是對的。」這當中心理運作的機制是,先篤信,然後隨行,之後驗證,發現果然有效,就更增強了信心。

像基督徒敬信耶穌一般,佛弟子當然也可以因敬信佛陀的緣故而謹遵佛教。敬信佛陀是一種純淨的情感,純信不疑地照著去做,就會發現到:慈悲並原諒怨敵,其實是善待了自己,你會因放下對方而產生安樂。

然而在佛典中,也有雖敬信佛陀而不能依教奉行的例子。在《四分律》「拘睒彌犍度」裡,佛陀要相互諍鬥的弟子以慈止瞋,並講了一段「長壽王本生」的故事來勸諫弟子,豈料比丘們瞋火已起,竟請佛陀不要管這檔子事,連佛陀的諄諄教誨都聽不進去了。

原來,瞋惱是情感的呈現,慈悲也是情感的呈現。當瞋惱的情緒強烈之時,要轉換成慈悲的情感並非易事。這時理智的運作與精進力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味順著情感的驅策。能運用理智思維佛陀的教誨,明白「以慈止瞋」的效果,那也會產生精進力。試著修學四無量心,勉力將瞋心停息下來,起始修時當然覺得十分勉強,因此修學時還須有「由親而中,由中而怨」的次第。

如果初步修學時,覺得對怨敵發慈心還是十分困難,那麼建議大家修習身念處。因為慈心是觀照對方,同情他,憐憫他,祝福他。可是身念處卻是作自我的迴光返照:我生氣了,身體熱惱成這個樣子,對自己有什麼好處?身體的色聚順著心念而持續變化,瞋心其實是嚴重地在懲罰自己。觀照到此,必然得立即放下,因為無論你願不願意慈悲對方,但最起碼不需要跟自己過不去。

有學員問:《中阿含》「羅摩經」,佛陀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八正道(大正二,頁776中),但是,佛陀不是為五比丘說四聖諦嗎?

法師回答:這是很有趣的問題。這部經中,佛陀憶昔為五比丘說法。一開始並非直接切入「八正道」,而是先說「中道」,如云:

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大正二,頁777下)

佛陀這樣說,其實是在對治五比丘的心病。因為五比丘瞧不起悉達多放棄苦行而接受乳糜供養。他們心裡還有迷思,認為一定要依於苦行,才能夠達到梵行解脫。所以佛陀先破其疑,告訴他們:樂行是一邊,苦行是另一邊,離此二邊,才是賢聖求法的正途。

因此,初轉法輪為五比丘先說中道,這是很近情近理的。試想,如果不先解決他們心頭最大的困惑,他們對於佛陀的梵行是否值得信任就先有疑。帶著疑心聽佛陀講四聖諦,這樣會有多大的效果?就好像一碗好藥水加了一點毒素,其效果是會打折的。因此,佛陀得先破除他們的心頭疑慮,正告他們:苦是一邊、樂是一邊,離此二邊行於中道,才是正途。

在其它初轉法輪的經典敘述中,佛陀在講完中道後,開始三轉四諦法輪。講到道諦時,他又透過八項條目的分析,讓大家知道何謂中道。這八正道中,第一項即是正見,首先得確立「苦真實是苦」的正見。但問題是,苦是怎麼來的?如果不能理解它是怎麼來的,就可能會下錯藥,例如:用極端的苦行來求取離苦解脫。要滅此苦,就要循正確的方法,也就是八正道。所以,我們不必把四諦當作一邊,八正道當作另一邊,它們的內容其實是貫穿的。

有學員問:《中阿含》「持齋經」(大正二,頁771)講到五法,這是於六念門中去掉布施。為什麼沒講布施?

法師回答:因為這部經的脈絡,是在講八關齋戒的功德。從戒法直接切入,加上念佛、念法、念僧,就叫做四證淨,可以證得初果;再加上念天而成五法,因為持戒功德還是可以生天的。

礙於時間關係,法師的解說扼要精闢,但依然一針見血地回應疑難,剖析關鍵,學員聽了,莫不有恍然大悟的法喜。

出堂前的殷殷叮嚀

院長性廣法師在結訓開示時,提出了兩個概念:

一、人活在這個世間,只有兩件事情能夠做:1、做對自己的身心成長有意義的事。2、做對別人的身心成長有利益的事。這兩件事情之外,只要做了,既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出家眾的人生目標很明確,那麼在家眾呢?該怎樣使人生有意義?佛陀並不會要求每個人都過出家生活,但會要求我們從基本的戒德開始,愛惜自己也尊重、護念他人。在《阿含經》中,佛陀教導了很好的修行方法,以及面對生命、生活的正確信念,值得大家仔細聆聽並精進學習。很多大乘經講菩薩高來高去的境界,那是在我們身心淨化的前提下,才能進一步修學達成的。我們不能躐等僥倖。在這次研習《阿含經》時,只要各位能夠收攝身心,聞熏作意,應當都能得到很好的受用,親身印證《阿含經》教的效益。

二、學法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但是即使有心想學,還要看因緣成不成熟。以昭慧法師來講,她手邊有很多對佛教、對眾生有意義的事,在那麼多的事情當中,優先做哪一件事情?這時,「講經」就未必是絕對優先的事。因為那還要看求法者是否有殷重的求法之心。法師倘若要放下「講阿含經」這件工作,這並不代表她不工作,她可能會去做一些更為重要的事情。試問這會是誰的損失?當然是求法者的損失。所以勉勵大家,要以殷切誠懇的心,來向法師請法,希望她能夠繼續為大家講《阿含經》。

早在小組代表上台報告時,筆者就已將「殷勤期盼法師明年續講《雜阿含經》因緣相應」的學員心聲,一併提出了報告。明年此時,相信法師還是會滿學眾之願,續登法座的。但廣法師的提醒十分重要,不可因聞法的機會太過輕易獲得,反而輕忽以對。

對於兩位師長昭慧、性廣法師的殷殷教誨,大眾深切感恩,法喜盈滿地結束了本期《阿含經》研習營的課程。

後記

本期阿含研習營因為事先沒有寫作計畫,因而上課期間完全優游沉浸在法義的聞思之中。課程接近尾聲時,臨時受命於傳法法師,請我作日誌的增補,擬登載於《弘誓雙月刊》。情急之下,立刻調出錄音檔幫助記憶。再次聽聞的過程中,原本打算只做綱要性的補記,結果發現法師廣說經文的部分非常精彩,由此欲罷不能,將這些特見述諸文字,與大眾共同分享法喜。

法師說法時,往往將身邊發生的事情,信手揀來作正見的抉擇,令學員對這些事情後面,有關個人心性以及倫理尺度的把握,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對於《阿含經》中佛陀觸類說法的體悟,也多了幾分當前情境一般的親切感。「流轉」、「解脫」這個亙古的課題,從佛世延續到現在。這個看似複雜的過程,它的下手處實際就在根門,因此要常憶念佛陀聖教——「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中間欲貪是其繫也」的諄諄告誡。

筆者個人聞法後,雖感法喜猛利,但因時間、篇幅的緣故,短時間整理的內容,難免有遺珠之憾。是以在此殷勤地懇請法師,來年續登法台,引領我等問道者,持續聆聽佛陀的智慧綸音。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